历史,你为何选择了曾国藩?——曾氏生平及传世家书 (连载)

目录
第一部分 曾国藩生平
一、 绪论
二、 曾国藩所处的时代背景。
曾国藩家世 西学东渐的大潮
醉生梦死的王朝 太平天国的雄雄烈火
三、 曾国藩的崛起
寂寥的京官生涯与书生热血
扛起平乱的大旗——办团练
忍辱含垢,积蓄力量
初试锋芒,喜忧参半
四、客军虚悬 坐困江西
湖口惨败 罗泽南分军湖北
塔齐布之死 客军虚悬
饥疲之兵的惨剧
回籍奔丧
五 决战安庆
六 天京城下
七 剿捻前线
八 古老帝国的破冰者
九 天津教案
十 长路漫漫 后起行之

第二部分 曾国藩传世家书


序 言

百年以来,人们对曾国藩的评价可谓天壤之别。辛亥革命起,有人斥他为剿灭太平天国的“曾剃头”,而梁启超、蔡锷、蒋介石却对其推崇备至,章太炎这样总结:“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
对于曾国藩如此悬殊的评价,折射出了百年中国的兴衰之路,时代的风云变幻。
今天,处在全球一体化大潮之下的中国人,更加渴求在古典与现代、激进与渐进中寻找新的精神支点。人们在急剧的社会变革中,依然保持着不断审视传统的惯性。人生天地之间,自入世之日起,就时刻流淌着父辈的血液,许多恒久的东西的是无法改变的,那就是文化的根。它可以让我们更加理性地面对世界,把握未来。
曾国藩离世后,距今仅百余年的时间里,从梁启超、黄兴、蔡锷到毛泽东、蒋介石,无数的时代英杰们研读曾国藩的生平事迹,抄录他家书中的金玉良言,从而为自己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传统文化根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蒋经国离开苏联,回到已阔别十二年的老父身边,蒋介石要求他潜心阅读《曾文正公家书》,并作读书笔记,直至离开大陆到台湾后,蒋氏父子一直在研读曾国藩。

曾国藩(1811—1872)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早年受严格的儒家教育,其祖父心志很高,不时教导儿孙:“君子在下则排一方之难,在上则止息万物之嚣”,“人以懦弱无刚为大耻,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出生农村的曾国藩小时候放过牛,砍过柴,步入成年之初,还带着幼小的弟弟去集市中叫卖过菜蓝。无数个夜深人静的日子,曾国藩苦读积累,终于在28岁那年考中进士。
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清王朝急剧衰落,朝廷上下贿赂公行,人心沉沦,民不聊生,1851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清廷正规军——绿营一触即溃,节节败退。1853年1 月,曾国藩以在籍侍郎被咸丰帝任命为团练大臣,负责湖南的自保。曾国藩比清廷想的更为长远,以剿灭太平军为已任,想于此改革军制,建立一支体制外的军队,这支军队以宗法关系为纽带,领军统帅可以指挥如意,完全不同于绿营军各自为政,朝廷临时统兵将领不能指挥如意的僵化体制。曾国藩在建军时只招募朴实的青年农民,不收市井油滑、城镇市民,由同乡、同学、师友中量才而用,为军队统领、营官。曾国藩对湘军拥有最高领导权。
正是这支多由“忠义血性”的而不染当时奢糜世风的读书人为核心层的湘军,“书生领山民”,收复武昌一战,挽回了清廷的颓势。
由于清廷上下对国家正规军绿营心存幻想,寄望江南、江北两大营攻破太平天国首都天京,满清政府深恐曾国藩羽毛渐丰,湘军,这支体制外的军队在诞生之初即受到清廷的疑忌。因而让曾国藩长期处于没有地方实权,客军虚悬的境地,由于饷源枯竭,仰食于地方官,事急则用,事过即弃,以至于不少饥兵为地方官所诱,不惜铤而走险,去攻打太平军重兵把守的城镇,结果全军覆没,惨不忍睹。困境中的曾国藩,数次战败,二度自杀未成,“撑起两根穷骨头,养活一团春意思”,这副自作的春联是他当时心境的形象反应。
清末学者王闿运对时人多有讥评,当他阅读在曾国藩这一时期的奏折时,泪流满面,感叹:“夜览涤公奏,其在江西时实悲苦,令人泣下……‘闻春风之怒号,则寸心欲碎;见贼船之上驶,则绕屋彷徨’(按:此处王引用的是曾国藩奏折中语),《出师表》无此沉痛。”

(待续)
楼主 心月长河  发布于 2008-04-08 14:43:00 +0800 CST  
世间所有的新生事物,无一不是经过种种磨难之后成长起来的。湘军——这股清王朝的新生力量在曾国藩的带领下,历尽艰辛,总算扑灭了太平天国的熊熊烈火。
决战天京的硝烟刚刚散尽,曾国藩审时度势,他深知,清廷对湘军疑忌日深,湘军的何去何从已到极为微妙的时刻,他忍痛剪掉了自己的羽翼,大量裁撤军队,以至他在剿灭捻军的战场上,湘、淮军不和,不能指挥如意。他制定的围堵捻军的“河防”之策,受到朝廷上下官员的嘲讽,多笑他迂腐,在河防被捻军突破之后,曾国藩被调回两江总督之任。而李鸿章师承其河防之策,在遭遇多次挫折后,终将捻军镇压。
此际,清王朝已是日薄西山,垂垂老矣。朝野上下的清流之士们依旧顽固不化,拒绝社会的变革,曾国藩倡导的洋务运动正是在这种环境中艰难成长。
在军事工业方面,曾国藩矢志不渝的理想是建立一支近代化的海军,结束列强在中国万里海疆如入无人之境的历史,曾国藩为此费尽心血。这一遗愿最后由其门生李鸿章实现。
在教育方面,曾国藩促成了公派留学生远赴美国。这是中国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在中国数千年僵化的教育体制之下,首开先河,影响深远。碍于朝野“清流派”的阻拦,曾国藩经过数次向清廷力陈其利,最后这一方案得以实施,而此际曾国藩已长眠于九泉之下了。
继曾国藩、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局之后,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李鸿章创办金陵机器局,恭亲王亦诉又命崇厚创办天津机器局。风气渐开,坚冰渐融。再之后,在军事工业基础上,旨在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的民用工业逐渐兴起。
世间之事,当人们循着先行者的脚步走下去时,也许会不时感叹事业之艰难,但又有谁能体味拓荒者披荆斩棘之时所付出的巨大心血?其艰辛之状,比之后来因循者,谁轻谁重,自有明鉴。
曾国藩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除以上有目共睹的成就之外,尤为可贵的是他的这种开拓精神,激励着后人前行的脚步,敢于去突破前人所没有涉足的领域,比如从经济变革到政治民主化变革——如此不断前行,永不停歇。

从湖南山村中走出来的曾国藩,在位至两江总督之后,依然保持着朴实的本色,衣服旧了才换件新的,他在家书中要求女儿、儿媳们每人每年给他做鞋一双。这种农村人掘诚、吃苦耐劳的精神,与他一贯所倡的经世致用之学是异曲同工的。在草创湘军时,他认为:“今日不可救之端,在于人心陷溺,绝无廉耻。”立志:“引出一班正人,倡成一种风气”,在他的努力经营下,湘军人才辈出,官至总督、巡抚的达到27人,这些人物的成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湖南人以乡贤先辈为榜样,从宋教仁,黄兴到毛泽东,无不留心经世之学,从小即立志以天下为已任,不惧艰险,推动时代的进程,这些人物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令人深思。
为转移社会风气,曾国藩优奖提携了大量的人才,他极为倔强地认为:“天下滔滔,祸乱未己;吏治人心,毫无更改;军政战事,日崇虚伪。非得二三君子,倡之以朴诚,导之以廉耻,则江河而下,不知所届!”
诚然,人们常言:“时势造英雄”,于是坐等时势的到来,或怨尤自己生不逢时,乃至随波逐流,此等人屡见不鲜,毫无血性,大抵皆为碌碌之辈。
曾国藩早年精专学问,学做圣贤。风云变幻的时局把他推向了腥风血雨的战场,戎马倥偬之际,他留下了1500万多字的奏稿、案牍、诗文、书信、日记等,其中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是他的家书。清末民初时期,曾国藩家书乃是士大夫必读之书。这些家书,或写于宁静的书斋岁月,或疾书于奔赴外地的旅途中,或写于军旅间颠簸不成字的小舟,或处于战阵危急四面被围,文报不通的营地,用隐语蜡丸递出(担心送信者被抓)……
这些家书,真实、生动地体现了曾国藩怎样在艰难曲折中走向成功,成为他立身处世的心得体验,是一个饱历风尘,不屈奋斗者的心路历程,更是一个实干家对世道人心的深刻感悟。
读懂曾国藩,首先在其家书精华部分,而如何读懂其家书呢?
对家书的字面意义的了解,我们想只要是念完了初中,稍有古文基础知识的读者都不难读懂家书的半白话文体,这种半白话文体,静下心来读它,有一种独特的韵味,若翻译成现代文体,则其中的意旨全无。
由于年代久远,加之曾国藩当时所处的环境错综复杂,如果对家书的写作背景缺乏详细的了解,人们就无法真实而全面地理解曾国藩的内心世界,更无从感悟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境界。因此,读曾国藩的家书,不可不详细、客观地了解其生平经历。
基于此,笔者撰成这部《曾国藩生平 • 传世家书名篇》,从曾国藩千余封家书中选取有可读价值的近五百篇传世精品,从而让我们更加全面、透彻地吸取成功人生的精神之源。

楼主 心月长河  发布于 2008-04-08 18:51:04 +0800 CST  
不管是毁,还是誉,有一点是人们公认的:曾氏是中国近代最后一个集体传统文化于一身的典型人物。
对于那些成就了非凡事业的时代俊杰,人们总是想去了解他,吸取成功的营养。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许多离我们较近的俊杰们或被置于神坛,或被打入十八层地狱,使我们无从去接近历史的真实……人们不断求索的目光,终于上溯到了曾国藩,这个中国近代最具影响力的人物身上!而让人叹为观止的是,一部《曾国藩家书》较为真实在纪录了曾国藩为走向成功而不屈奋斗的心路历程。
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乏舍本逐末、识见浅薄、追求一夜暴富的人们,这些人立身处事,个人修养很是欠缺,却偏偏对耍手腕,勤算计可谓费尽心机。于是,许多江湖游医们亮出了“祖传密方”,曾国藩被许多文人歪曲成了深怀“武功密笈”的成功高手,许多“法则”、“方略”充斥市间,与其说这些人是在“与时俱进”,还不如说是在轮奸传统文化。
编撰者于此寄望:让我们静下心来读曾国藩,让我们的心灵在周围的喧嚣中回归宁静!于此,我们以香港学者王尔敏的话作结:
天下有一帆风顺之庸才,却并无一帆风顺之英雄,庸才必与草木同朽,而圣贤豪杰之坎坷起伏、生死荣辱,正足以供后人凭吊与研讨……曾国藩带兵日久,历经折磨,迭遭倾挤,无不逆来顺受,忍辱含垢。经过长期奋斗,终能建立大勋,功名盖世。此种坚苦贞定之毅力,实为曾氏过人之长。用于当日官场,乃最有效之适应方式。

楼主 心月长河  发布于 2008-04-08 18:53:04 +0800 CST  

曾门家风

清嘉庆十六年(1811)农历十一月十一曰深夜,湖南长沙府湘乡县高嵋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白杨坪笼罩在一片漆黑中,村民为了省油,早已经熄灭了油灯,在隆冬中酣眠的村庄,不时传来几声狗叫声。
年近七十的村民曾竟希在酣睡中,突然间一条巨大的蟒蛇在空中盘旋了一阵,倏忽间飞进了曾家,盘桓在屋梁上……曾竟希惊叫着爬起床,原来是一场梦!正在不胜骇异之中,这时家人跑来报喜:孙儿媳妇产下一个男孩!
数月之后,曾家屋后庭院中缠在古枫树上的紫藤,本来早在几年前就枯槁了,却神奇地复活了,长出茂盛的叶子,盘旋如同一条虬龙,淳朴的村民们都说,江氏生下的这个男孩——宽一(乳名)是一条蟒蛇精投胎!
曾国藩就是在这种富有传奇色彩的情境中出生的。
湘乡曾家源于衡阳,起初家世微薄,远祖自明朝以来,几乎都无缘于科举,即便是秀才也无人考中。曾家后人经过辛勤劳作,不断积累,光景稍好,到了曾国藩的祖父曾星冈时,家中有近100亩水田、山林。
曾家历来节俭、勤奋、为人厚道,曾星冈幼年聪明好学,但渐后因家庭较为宽裕,心情变得有些游惰,年轻的曾星冈在这一年龄段十分放纵,叛逆性很强,他不事农事,不时往返于湘潭繁华闹市间,和一帮青年朋友喝酒划拳,常常通宵达旦,日高酣眠。
如此年复一年,曾星冈年岁渐长,对这种游戏征逐的生活生出厌倦,时觉无聊。一天上午,沉睡中,曾星冈只觉口渴难忍,原来他昨夜饮酒甚多。一碗凉水下肚,正要睡去,听见旅馆里年长的邻居在议论他,一人说:“听说这后生家里很富裕,祖辈很是勤劳。”另一人言:“祖辈虽勤,但出了此等轻浮浅薄之子孙,真是败家子啊!”言罢二人叹息。曾星冈听后久久不能入睡,历经好几个不眠之夜后,他终于醒悟,扔弃游资,卖掉马匹,决心回家,平日饮酒的众多朋友中,只有一、二人为他送行,他步行往家赶,这一百多里的路程,对于从未经历艰苦环境锻炼的曾星冈来说,实在是一种挑战,他咬着牙前行,细皮嫩肉的脚上,血泡一个接一个地增多,烈日下不时有人骑马而过,尘土飞扬,曾星冈满脸尘垢。最后,他终于一瘸一拐地望见了家门。
从此,他痛改前非,终身天不亮就起床,着手经营自已的家业,讲求农事。那年星冈35岁。夏日,劳作了一个上午,曾星冈汗湿沾衣,在田头树荫下稍事休息,和风吹过,庄稼点头,他顿觉从未有过的充实,感叹:“凡菜蔬经自己之手种下,眼见其长成,又亲手收获,其味格外香甜;凡事物亲历千辛万苦而成功者,食之弥安”!他和雇工们日夜苦干,将山林田产管理得井井有条。步入老年后,他将治家的心得总结为祭祖、善待亲邻、早起床、勤打扫庭院、读书、种菜、养鱼、养猪等八条,命后辈们恪守这些信条。
曾星冈在家族里间享有较高的声望。他声如洪钟,容止威严,无形中给人一股慑人的力量,邻里间发生了纠纷,人们常常请曾星冈充当仲裁人,对于这种左右为难、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他却很乐意为之,往往有一个较为客观公正的裁决,当然不时遇有蛮不讲理、不服之人,经过他厉声训诫,才幡然悔悟。有时,曾星冈为化解两方矛盾,自己掏钱准备一桌酒菜,将他们请来,款通情意,杯酒之间化去干戈,一笑散去。乐善好施,颇有侠士风的曾星冈,常对家人言:“君子在下则排一方之难, 在上则止息万物之嚣”。传统儒家思想的社会责任感,在曾国藩心中积淀很深。这种责任感,表现在具体行动中,曾星冈是这样做的:遇见道路桥梁毁坏不治者,孤寡老人、衰病无医者,量自己之所能,随时图之,不无小补。他反复告诫子孙:“若是一定要等到富贵了再去想这些事情,则天下终无可成之事”。

楼主 心月长河  发布于 2008-04-09 09:20:44 +0800 CST  
针对自己少年任侠、不求自立而后痛自刻责,历经艰辛方有所成的经历,曾星冈不时对少年即十分懂事的曾国藩言:“人以懦弱无刚为耻,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祖父言传身教,在国藩幼小的心灵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曾国藩一生受祖父影响最深,言:“余常细观星冈公仪表绝人, 全在一重字。余行路容止亦颇厚重,盖取法于星冈公”。
曾国藩父亲曾竹亭,为曾星冈长子。曾竹亭为参加科举考试,积苦力学,但屡屡受阻于科场,直到四十三岁之时,才中秀才。自己年岁浙老,曾竹亭见无望仕进,于是寄希望于国藩兄弟们身上,苦心孤诣地教育他们。曾国藩这样回忆父亲教育自己的情景:“国藩愚陋,自八岁侍府君于家塾,晨夕讲授,指画耳提,不达则再教之,己而三覆之。或携诸路途,呼诸枕畔,重温昨日所惑者,必通彻乃可”。
曾竹亭事父母极孝。曾星冈晚年患了中风病,行动不便,次年冬天,病情加重,口不能言。需要什么东西时,只能用眼神示意。在病痛很苦时,也只能皱一下眉头。曾竹亭早晚服侍,老人想要什么他都十分清楚。夜间照料父亲时,曾星冈不忍心频繁叫唤支使家人,而所用仆人又不甚称意。曾星冈每夜小解六七次,曾竹亭一面扶他起来,一面拿便器接着,这样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他静听老人的声息,尽心服侍。在严寒之夜,父亲要大便时,曾竹亭令他人帮忙搀扶老人,他不时用身体护着父亲,挡住从门窗缝隙而入的冷气。有时父亲身子弄脏了,就给他洗净,轻手轻脚地换上内衣,如此日复一日,不曾懈怠。次日晨,竹亭的弟弟过来接替他照料,也同样是耐心周到。久而久之,孙子、孙媳妇们,内外长幼,都被这种场面感化了,都抢着抱去洗那些脏衣脏裤,觉得十分快乐,不曾觉得有丝毫臭秽。老人患病三年多,曾竹亭没有睡过一夜安稳觉,时间越久,越是周到、爱敬老人。此际曾竹亭自己已是两鬃霜白的老人了。人们闻见其悉心照料老父的情景,无不为之动容。
曾国藩5岁时开始识字,学名子城。7岁那年,父亲设立私塾,授徒多人。他在这时随父亲学习,达十年之久。主要书目有四书、五经、《史记》、《文选》等。曾国藩幼年十分内向,显得有些早熟,相对于那些聪明外露、 巧话多的孩子,他十分沉默,勤于用内心思考。
道光四年(1824),国藩14岁,随父亲到湖南长沙府参加童子试回家后,父亲的朋友欧阳凝祉来到曾家,翻阅了国藩的诗文,赞叹不止。随后欧阳先生出题“青云共登梯”,叫曾国藩赋诗一首,曾国藩在庭中信步沉思,片刻之后吟出诗句,欧阳一听,不禁暗暗叫好,欧阳一生爱才不爱财,他将自已的女儿许与国藩为妻。当时,湘乡的名门闺秀之家认为曾家并不富有,皆不愿与之结亲。
20岁时,曾国藩开始到外地求学,先是在衡阳唐氏家塾从师汪觉庵先生,随后肄业于湘乡涟滨书院,山长刘元堂,看了国藩的诗文,称他必成大器。
曾国藩求学于汪师时,与10岁的弟弟国潢同行,弟弟口齿伶俐,应对敏捷,塾师常常夸奖他,以为有出息,很是讨塾师欢喜。而国藩却默不作声,表面上显得笨,不善于讨老师的欢心。一次国藩偶有小错,汪师训斥道:“你这个蠢货,一副戳牛屁股的相!你将来要是有出息,我给你背伞!”
刘元堂与汪觉庵,同为国藩的老师,却是天壤之别的评语。于此可见,人言虽可畏,更重要的是,不管别人的评价是毁还是誉,都要泰然处之,誉则加倍努力,不存骄傲之心,毁则鞭策奋发,不气馁。内向、早熟的曾国藩正是以这种心态要求自已。十多年后,已入翰林的国藩回想起汪师当年的鞭策,心存感激之情,作《汪觉庵师寿序》。
曾国藩二十三岁那年,考取秀才。这年十二月,他与欧阳夫人完婚。
道光十四年(1834),国藩肄业岳麓书院,其间大约一年左右。书院山长是欧阳厚钧主讲岳麓书院近三十年,虽然国藩在这里只学习了一年左右的时间,然而开阔了他的眼界,对于他的成长影响十分深远。在书院,曾国藩以诗文闻名,初显才情。这一年,他参加乡试,中第三十六名举人。二十四岁的国藩有“早售”之喜,曾家一片喜气。
中举人后当年岁末,曾国藩远离故土,前往京城参加会试,可惜的是此次考试他名落深山。他留宿京城长沙郡 ,读书研究经史,尤其喜欢韩愈的文章,韩文沉郁顿挫、志向深远的格调对曾国藩一生为人为文都影响深远。而对挫折,他并不灰心,在一首诗中言其志向:“匣里龙泉吟不住,问予何日斩蛟鼍”!

楼主 心月长河  发布于 2008-04-09 09:22:12 +0800 CST  
多谢.我老家湖北,我们同饮一江水,呵呵


作者:我是丹丹 日期:2008-4-9 10:17:31
顶,楼主继续,在看.对曾很感兴趣


楼主 心月长河  发布于 2008-04-09 10:45:54 +0800 CST  
很感激诸位的期待、鞭策,我一定努力。
楼主 心月长河  发布于 2008-04-09 18:52:56 +0800 CST  
道光十六年(1836),二十六岁的曾国藩参加恩科会试,再度名落孙山。
又一次的失败,并没有让这位急于科举的寒门的子弟心灰意冷。即使在京会试期间,他依然不曾放松自己的学习。会试落第后,准备回湖南时手中已无余钱,为开阔自己的心胸,他绕道清江、扬州、金陵,而后逆江而上湖南。游历途中,他大开眼界,增长了自己的见识。在路过江苏雎宁时,前去拜谒了同乡易作梅知县,曾国藩一路上尽管吃咸菜米饭果腹,可手中还是所剩无几,很是困窘,但他下定决心在南京购置一套二十三史,便向易作梅借了百金,可还是不够买书的钱,他便脱下衣服典当了,终于买了一部二十三史。
受祖父家风影响,更依靠自己的悟性,曾国藩在幼年时即立志成为国家有用之才。他在如此穷困的境地,没有在科名受阻之时灰心失望,面对父老乡亲的引颈而望,他将目光放得长远,想从历代的成败得失、兴亡更替之道中丰富自己的思想境界,磨练自己的心志。
到家的那一天,父亲望着一路风尘仆仆,衣衫褴褛而目光深沉的国藩,面对儿子捧出的二十三史,曾竹亭说:“你借钱买书,我会不惜一切为你还 ,只要你能用心去读它,就算对得起我了”。国藩从此天刚亮就起床读书,直到半夜方才上床休息,他遍读百家之书,近一年的时间足不出户。受浓厚的志趣所驱使,贫困愈发激励他加倍苦读,其德业大有长进。
过了两年,又逢三年一遇的会试。曾家偿还易作梅的借款之后,家中已经没有钱给国藩进京了,只好求告于亲族邻里,勉强筹借到三千吊钱成行。一路上,国藩省吃俭用,三月不知肉滋味,即使如此,国藩到达京城时,口袋里仅剩下三吊钱了。当时,他身上的土布衣衫经多次浆补,早已失去了颜色,应试的举人之中,再没有比他寒苦困窘的人了……

楼主 心月长河  发布于 2008-04-10 10:59:00 +0800 CST  
艰难困苦,正是成就事业的最好时机,年幼时,祖父常对他言:“凡事物亲历千辛万苦而成功者,食之弥安”!此际,国藩没有灰心伤感,相反意志愈来愈坚强。此刻,唯有背水一试了!
苦尽甘来,这次会试,国藩中第38名贡生。
四月,正大光明殿举行的殿试,国藩为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按照惯例,三甲的成绩不能进入翰林院。曾国藩十分羞愧,发榜当日,就准备买车南下回湖南,不准备参加随后进行的朝考。后经郭嵩焘劝阻,湖南同乡劳崇光御史的帮忙活动,他才留了下来。朝考取得了一第三名的成绩,五月初二日引见之后,改为翰林院庶吉士。
这年8月,曾国藩请假出京,与凌玉垣、郭嵩焘,同行归湘。翰林回家,亲友们都过来庆贺,数日间,曾家沉浸在喜悦中,宾客盈门,酒终人散之后,祖父对曾国藩父亲说:我们家以农业为本,虽然富贵了,但千万不能忘了这一点!国藩成为翰林,事业刚刚开始,以后的路还很长,我们家中的一切食用都不能让他牵累,以免他分心”。
此后十余年,曾国藩官居京师不曾受到家事的羁绊。
这一年,国藩开始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记录每天所做的事以及所读的书籍,名为《过隙影》,自此以后,他持之以恒,日记从未间断过。

楼主 心月长河  发布于 2008-04-10 11:08:12 +0800 CST  
作者:喜欢听德电 回复日期:2008-4-10 0:09:11
谈曾国藩应该从宋学说起,否则无根.但是我担心有太多的人一提到宋学,就想到程朱理学...然后什么封建/保守之类的词语足以让他胆怯到不敢思考五四之前的文化

您说的有道理,多谢。我在以后的行文中会涉及到。
楼主 心月长河  发布于 2008-04-10 11:12:13 +0800 CST  
道光二十年(1840),他抵京后,患热病十分厉害,生命危急,幸得同乡欧阳兆雄的悉心照料,请医问药,多方奔走。这一病就是二、三个月,直至八月初,才慢慢开始好转。十二月,父亲曾麟书带着曾国藩夫人,九弟国荃、儿子纪泽来到京城。次年三月,曾麟书离京回湘。
曾国藩从小就立志成才、济世。步入翰林,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一般人看来,富贵己极,人生的梦想莫过于此,至于更高的理想——济世,许多登科士人不屑于为之,或是为稍遇挫折后即感叹生不逢时,开始随波逐流,只想让自己过得快活一点,不少人甚至感叹:所谓理想、信念,完全是骗人的。正如康熙帝所言:“士子负笈而行时,以天下为易,跌蹶经营,一入高位,反成尸位!”可见,身处高位者胸怀济世之想的人并不多,而在田舍村夫中,却不乏救助民众的义士,寻诸中国历史,举不胜举。所谓“人各有志”,不是环境所完全决定的,关键在自身。
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目标,注定要历经千辛万苦,当然有的人得之甚易,但也会失之甚易。曾国藩步入翰林,首先是明志,其后在修身上痛下功夫,多年忍受贫穷、失意的折磨。
这位来自湖南农村,有着山民的淳朴,毫无钻营取巧民习气的翰林,没有淹没在京城的浮华与醉生梦死之中,自强不息,作箴言自励 :
煌煌先哲,彼亦犹人。藐焉小子,亦父母之身。聪明福禄,予我者厚哉!弃天而佚,是及凶灾。积悔累千,其终也已;往者不可追 ,请从今始!荷道以躬,与之以言;一息尚存,永矢弗谖!
这则“立志箴”,是曾国藩二十八载春秋,家风影响与个人深悟的大总结。
曾国藩在给诸弟的家书中言:“人苟能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唯孔孟是学,人谁得而御我哉?!”
他作《小池》诗,托物言志:
屋后一枯池,
夜雨生波澜。
勿言一勺水,
会有蛟龙皤!


楼主 心月长河  发布于 2008-04-10 15:26:00 +0800 CST  
进京后,曾国藩对自己的学业抓得很紧,同大学士倭仁、同乡吴廷栋、何桂珍、陈懿辰等交流学问,过从甚密。他在日记中,十分注意剖析自己“修身“的效果,对自己严格要求,有许多自责的话语。他为自己订下了十二条课程:1、主敬,2、静坐,3、早起,4、读书不二,5、读史书,6、说话谨慎,7、养浩然之气,8、保持身体健康,9、每天记茶余偶谈,10、每月作诗文数首,11、写毛笔字,12、夜晚不出门。
一个人若想实现自己的目标,其才能固然是一方面,但如果在人品、修养方面不足,那将使自己失去人心,功败垂成。不少人一味地学习耍手腕、时时算计,深恐自己吃亏,结果小事精明,坏了大事。世间男儿,如妇人之心者不在少数。曾国藩律己甚严,针对自己过于多言、好名、求利、争强好胜、好色这些弱点,痛自刻责。
其在道光二十二年前后日记中云:
坐间,闻人得别敬,心为之动。昨夜梦人得利,甚觉艳羡,醒后痛自惩责,谓好利之心,至形诸梦寐,何以卑鄙若此!方欲痛自湔洗,而本日闻言,尚怦然欲动,真可谓下流矣!
是日席间,海秋言:“处德我者,不足观心术;处相怨者,而能平情。——必君子也。”此余所不能也。

二十二岁初度。同年十人在寓中会课。绝早客来,灯后方散。出题太难,又以生辰,同人皆不完美,余亦不作,无恒!

凡喜誉毁之心,即鄙夫患得患失之心,于此关打不破,则一切学问才智,适足以欺世盗名。

小珊前与我有隙,细思皆我之不是,苟我素以忠信待人,何至人不见信?苟我素能礼人以敬,何至人有避言?且即令人有不是,何至肆口谩骂?

自戒烟以来,心神彷徨,儿若无主,遏欲之难,类如此矣!不挟破釜沉舟之势,讵有济哉。

自正月以来,日日颓放,遂己一月,志之不立,一至于此。每观此册,不知可以为人乎?
……
在曾国藩的日记中,律己之言举不胜举。这种传统儒家的“慎独”精神,激励曾国藩在自强之路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梁启超言:“如无曾公之毅力,必为失败之人”。现在看到这些文字,或许有人会暗喜:“一个干大事的人身上也有这么多缺点”。殊不知,敢于面对人性的弱点,向自我挑战,并以百折不挠的毅力追求完美,这样的人实在罕见。
同为湖南人的毛泽东在青年时代言:“惟学如基础,今人无学,故基础不厚,时惧倾圮。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毛泽东吸取了许多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在治党时强调:“批评与自我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正是借鉴了曾国藩的这种律己自强精神。

楼主 心月长河  发布于 2008-04-10 19:07:58 +0800 CST  

曾国藩敢于面对自己的另一弱点:色欲。日记中言:
友人纳妾,欲强之见,狎亵大不敬。在岱云(陈源兖)处,言太谐戏。车中有游思。晚饭后,静坐半时,读史十页。

日中,闺房之内不敬。去岁誓戒此恶,今又犯之,可耻,可恨!

是日,目屡邪视,直不是人,耻心丧尽,更问其他?夜,心情不畅,又厌闻呻吟(内人生病)声。

不管是百年以前,还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男人妻妾如云,或是纵情风流,被不少人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对一般人来说,人生最美之事,莫过于此。但如果要干一番事业,就不能沉迷于情欲之中。不少人在温柔乡里,锐气暗消。二十世纪中国另一位伟人蒋介石在青年时期日记中,也对自己多次“冶游”,不知节制,进行自责。后来他对自己的心得总结言:“事业可以满足欲望,而欲望足以败坏事业;事业未成功,先务魇足欲望,必败无疑……”
曾国藩深怀济世之志,在家书中言:“余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官(宦) 积金遗子孙为可羞可恨,故私心立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神明鉴临,予不食言”!
虽说耻于做官为发财,但自己的生计,迎来送往,孝敬父母的用度这些总要维持吧?但曾国藩步入翰林的最初几年,他无权无位,又耻于投机钻营,曾国藩境况极为清苦,以至借债度日,他屡在家书中言:“儿光景甚窘……”数年中,他累计欠债一千多两银子。虽然自己很苦,然而一遇朋友、同僚中有困难、以及疾病、亡故之人,他一次又一次竭力相助,十分丰厚。
及至道光三十三年(1843),曾国藩参加翰詹廷试,名列二等第一名。六月,任命他为四川省分试正考官,曾国藩的清苦生活方才稍有改变。
道光二十三年(1843)三月,曾国藩参加翰詹廷试,名列二等第一名。经过十四日的引见,国藩被升为翰林院侍讲。六月,被任命为四川省分试正考官。他行至河北保定时,中暑了,不能进食,抱病前行,其他人见病的不是自己,竟不闻不问,人情的冷暖,自是别有滋味在心头。闰七月,病了一个多月的国藩行至西安之时,已是“惨淡过潼关,沉昏度清灞”的情形。时为陕西巡抚的李星沅见国藩病重,让他住在官府中,百般照料,数日后,病情才渐渐好转。随后方启行入川。
同年十一月,曾国藩返京之后,充当渊阁校理。
四川差使完成后,马上寄了一些钱回家里,作为馈赠亲族邻里之用。
曾国藩对于族人,姻亲的情谊十分深厚,在他的内心深处,有着深沉的悲天悯人情怀,在道光二十四年三月给弟弟的家书中,说道:
所寄的银两,用四百两来馈赠给族人、亲邻……我已亥年到外公家时,看到大舅住在泥做的房子里,吃的仅仅只是青菜萝卜,这让我长时间都觉得很难受。
通十舅送我的时候,说:‘外甥在外地做官时,舅舅来做烧火伕。’南五舅送我到长沙,握着我的手说:‘明年,我送你的媳妇一同去京城。’我说:‘京城很苦,您不要来了……’。舅舅说:‘是啊!可是我最终还是要找到你当官的地方!’说完,泪流不止。我想,舅舅们年纪都老了,挨饿受冻的情形也能够想象,而今十舅已经去世,我的意思是还应当照顾一下他的妻子儿子,……弟弟们都比我晚生十多年,看到亲戚族人家里都很穷,我们家比较富裕,以为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却不知道,他们当初和我们家是一样兴旺的。只有我见到过昔日他们兴盛的情景,现在却落成这个样子,我心中十分难受”。
曾国藩来自乡间,深深地知道民生之艰难。家国之苦,儿女情长,泪湿于纸!国藩的目光早已关注到民不聊生的现实,只是自己一介书生,空有悲天悯人的情怀。

楼主 心月长河  发布于 2008-04-11 09:36:10 +0800 CST  
道光二十四年(1844),曾国藩三十四岁。正月,同乡友人陈源兖的妻子易安人病死在京城,陈的儿子远济甫满一个月,国藩将他带进家中,雇乳母喂养远济,并将次女许配给他。
五月,道光帝在勤政殿召见曾国藩,派充翰林院教习庶吉士,数月后,升为翰林院侍读。
八月中,湖南新宁人江忠源为举人,留在京师。通过郭嵩焘求见曾国藩。江性格豪爽,颇有侠士之风,不拘礼节。众人谈论了一些市井琐闻,欢笑之间,不觉日已西斜,江忠源起身告辞而去。曾国藩望着他的背影,回过头对郭嵩焘说:“京师之中难以寻觅这样的人才了!”二人感叹良久,曾国藩又言:“此人必将有大功于国家,然而,会因为忠诚节义而献身……”当时,清王朝承平已久,尚未发生大的内乱。闻听到这话的人都觉得不可理解。国藩于隐约之间 ,已经敏锐嗅到了天下大乱的迹象,是直觉,还是冷静的分析?或许二者兼而有之。
道光二十五年(1845)五月,曾国藩迁官为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九月,又升为翰林院侍讲学士。
曾国藩晋升很快,名位渐渐显踊跃贵,门庭热闹起来,他常常以盈满为戒,将自己书房命名“求阙(缺)斋”。所有湖南同乡在京为官以及在京举人,他们遇有疾病、困窘无法解决时,常想到找国藩帮忙,国藩在钱财方面尽力资助,办事则竭力经营筹划。道光二十六年(1846),湖南籍京官奏事,开始由曾国藩领衔具折,他成了湘籍京官的核心人物。
这年夏秋之际,曾国藩患了热病,在城南报国寺静养。湖北汉阳人刘传莹,精通考据学,他正巧也居住在报国寺,他们二人经常切磋学问,对坐终日,成为莫逆之交。只可惜刘传莹体弱多病,英年早逝,道光二十八年病卒于汉阳家中。
道光二十七年(1847)四月,曾国藩参加翰詹大考,取得二等第四名的成绩。六月,升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从四品骤升为二品大员,湖南三十七岁官至二品者,在清朝,曾国藩是第一人。
曾国藩并没有陶醉在声名远播的环境中,更加好学,极为刻苦,以坚韧的毅力,在个人才能的积蓄方面,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他对治理国家、典章制度方面,如《会典》、《通礼》这些书,进行了反复的研究。采辑古今名臣大儒的言论,分条编录成《曾氏家训长编》,分为修身、齐家、治国三大门类。
此时,他对经世致用之学开始广为涉猎,对盐政、海运、币制、河堤等诸多方面,辑录成册,随时查阅。
但凡有才能的人,必须得到朝廷的发现,才能够一展自己的才华。国藩自从道光十八年(1838)参加会试起,其后多次考试都由穆彰阿担任总考官,这中间,建立了师生之谊。曾国藩由于勤奋努力,有才有识,加上十分注重个人品格的修养,深为领班军机大臣、道光帝所倚重的穆彰阿所识拔。曾国藩在实授礼部右侍郎之后,正式开始其从政生涯。在清代,侍郎是六部的副职,正职为各部尚书。以前在翰林院供职时,曾国藩还没有参预国家政事。担任内阁成员时,由于没有进入军机处,清闲得和冗员一样。担任侍郎之后,他开始屡次上书言事。

楼主 心月长河  发布于 2008-04-11 12:38:18 +0800 CST  


作者:cancoo 回复日期:2008-4-10 19:38:53
期待你的精彩大作 写不好 要打板子的 知道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谢.我一定努力!!
楼主 心月长河  发布于 2008-04-11 14:30:55 +0800 CST  


作者:opima 回复日期:2008-4-10 19:19:34
慎独


作者:小898虫 回复日期:2008-4-10 19:23:24
潜力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曾公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诸位与我共努力!
楼主 心月长河  发布于 2008-04-11 15:00:33 +0800 CST  
扛起“平乱”的大旗—办团练勇

在清王朝前期,当时久经战乱,民心思治,顺治、康熙、雍正又都很善于治理国家,经过上下一心的努力,社会经济步入繁荣,进入乾隆后的灯红酒绿之中,乾隆六下江南,耗费巨大。和珅受宠20多年,朝政日渐松驰,时时更换官吏,上下相蒙,只知道设法贪赃索贿,开始还只是用千百算计,后来不是万数不行,最后以至于数十万甚至数百万。大贪官们视万金的交纳,如一桩小事,属下为迎合,拼命搜罗剔刮,民不聊生,以此来满足上司的贪心,博得好感,如此层层相因,上行下效,日甚一日。清代吏治,自乾隆朝中叶到嘉庆、道光年间,腐败已达到极点。
乱世出英雄,形势发展到道光、咸丰时期,民间各路英雄开始磨刀霍霍,准备揭竿而起。翻遍中国历史,在辛亥革命之前,从来没有人民可以参与国政的先例,民众被官吏所欺凌逼迫,在残酷的虐政下无以为生,问天天不语,绝望之中,只有一条路可以求活了:造反!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清王朝中叶以前,军队除了八旗兵以外,还有绿营兵。入关之后,昔日勇猛善战的八旗兵,习惯于养尊处优、骄气、惰性渐渐滋生,在平三藩的战斗中,雄风不再,一触即溃,全仗绿营兵苦战之力。而到了乾隆后期,武备废弛,绿营兵躺在从前的功劳本上,战斗力一落千丈,以至于在阅兵时,出现了射箭箭虚发、骑马人落地的场面。嘉庆初年,在镇压白莲教大起义的战争中,绿营兵一败涂地,后来全靠各地地主团练武装冲锋陷阵,绿营兵则在一旁冒功请赏。
眼见古老的帝国日益衰朽,日渐兴盛的西方列强暗自窥喜。1840年8月,英国议会通过侵华决议案。万里海疆,对于船坚炮利的英国军队来说,如履平地,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制造的舰艇,冲涛斩浪,天涯只在咫尺之间,加上埃及苏伊士运河开凿成功,落后的东方与发达的西方距离骤然拉近,西力东渐,奔涌如海潮。英舰队炮轰广州,进击厦门,攻占定海、宁波、上海。1842年8月,《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英 、法、美等国纷至沓来,古老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面临解体,中国成了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以及原料基地。
鸦片战争之后,国内阶级矛盾进一步加深,民不聊生,无路可走,各地农民举起了造反的大旗。1842年1月,湖北崇阳钟人杰起义;1844年5月,湖南来阳杨大鹏揭竿而起;1845年,广西邓立奇、钟敏和起义;1847 年10月,湖南新宁雷再浩领导天地会起义……
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咸丰元年,曾国藩上《议汰兵疏》,其中说:“我看天下大患,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为国家财力不足,二为军队不精。军队情形各省不尽一致。漳泉军士很残暴,经常发生千百人的大械斗。贵州、四川的军士,以勾结盗贼为业。其它的抽鸦片、聚众赌博,各省都普遍存在。大部分兵员没事干的时候就游手好闲、恣事生非,一遇到战事就雇用无赖之人替代自己,望见盗贼就纵其逃走,贼逃了,就杀民邀功请赏。张贴告示陈述谕旨丝毫不起作用,无法改变他们的恶习。至于国家财力不足,内外臣人人忧虑。
“从庚子年至甲辰年五年当中,一大损耗在于外患,二大损耗在于库案,三大损耗在于河流决口,因而,财力已经无力满足这些浩繁的用度!己已年之后,陕西、河南两省连续两年大旱,东南六省发水灾,累计每年欠收在千万以上。又发给百万赈救款,国家的财政怎能不紧张?”
乾隆四十六年,实行扩军,一举增兵6万多人,当时,大学士阿桂曾经上疏陈述:“用作国家的经费,一次拿出来不感觉它太多,而年年拿出来就会觉得很为难了。此次新增兵饷,每年接近三百万,以二十余年来计算,就须七千万之多。请不要实行增兵计划”。后来朝臣商议驳回,最终增兵。因而到了嘉庆、道光年间,帑币库藏大减。曾国藩极力主张裁军,他和当时的阿桂深有同感。

楼主 心月长河  发布于 2008-04-11 15:31:36 +0800 CST  

作者:第7个ID 回复日期:2008-4-10 20:08:09
王船山之学说对湘人影响至深,应该写写这方面的事情。
曾在评乱之时,左老三对他的帮助最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船山在后文有所涉猎.
"左老三"还是叫"左季高"或"左宗棠"好一些,诸位以为如何? :)

楼主 心月长河  发布于 2008-04-11 17:04:39 +0800 CST  
作者:飞马横刀斩浮云 回复日期:2008-4-11 16:59:42
“在军事工业方面,曾国藩矢志不渝的理想是建立一支近代化的海军,结束列强在中国万里海疆如入无人之境的历史,曾国藩为此费尽心血。这一遗愿最后由其门生李鸿章实现。”
——在相当多的文稿中,曾对西洋之器物抱持着颇为不屑的态度。而李之眼界确实高过其师,中国近代化海军的建立李之功不可没也,至于曾有何贡献,不敢妄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说的有一定道理,不过,曾国藩为中国洋务运动的开山巨匠,此说已有公认。
至于李鸿章,梁启超以为“李为曾肘下一人物矣”,我觉得此说是比较中肯的

楼主 心月长河  发布于 2008-04-11 17:16:04 +0800 CST  
咸丰元年,曾国藩上《备陈民间疾苦疏》,其中所列举的民间疾苦,分为三大项:“一是银票价太高,钱和粮食很难交换。东北和手南方的地方,大约一石米能值钱三千文,从古到今,没有多大悬殊。以前一两银子换钱一千文,一石米能得三两银子。而现在一两银子换钱两千文,一石只能得银子一两半,朝廷从建朝伊始就按劳取酬石米卖钱三千文规定收粮不变,所以百姓实际上要增加一倍的支出。除此以外,房基、坟地,都为纳税课目,而且是按银价计算,这些成倍超过了往年。自银价上涨之后,百姓纳税愈加辛苦,官员们追缴税款越来越残酷,如果一家完不成税款,就强制带走同族中富裕的人家逼迫代交。更有甚者,铐走他们的亲戚,羁押他们的邻居。
“二是盗贼太多,百姓难以安生。庐、凤、颍、毫一带,自古就是盗匪成群的地方。百姓迫不得已控告到官府,官带兵前去,先贴出告示,而后到这个地方,牌保谎称盗匪已经逃跑,官吏就焚烧百姓的房屋,显示完自己的威风就走了。当差的趁机敲诈勒索事主,装满财物之后才离去,然而,盗匪依然逍遥法外。案件不能昭雪,盗贼不能被抓,而事主家已经破产,只好饮泣吞声,不能再去控告。即使抓到盗匪,当兵的平时都和他们勾结,临时抓来,再花钱把他们放走,一点不露痕迹,反过来借盗匪之名恐吓村民,索要重金 ,否则就被指为盗匪同伙,烧掉他们的房屋、或者施以酷行。要不就是让同族或者邻居,限他们把盗匪绑来献上。
“三是被冤枉入狱的太多,百姓的怨气难以伸张。有一家长期申诉,得有十家破产;一个人蒙冤,百人受株连。常常一些小的案件,几年不能结案,颠倒是非,老死在牢房,这些现象真让人发指啊!”
道光二十年(1840),清廷因鸦片战争而受挫于以往所蔑视的英夷,百年来八旗兵与绿营军已经衰朽不堪的现状,暴露无遗。加上连年灾荒,流亡的人满街都是,百姓已经没有安身之所,许多人铤而走险。当时上上下下的文武百官,还陶醉在乾隆、嘉庆以来太平已久的习俗中,只贪图眼前的享受,视百姓的疾苦如同玩笑。在执行朝廷律令时,相互粉饰,一意遮掩,当时流行的当官秘诀是:“少说话,多磕头”,国家政权在这样一些人的手中,高官们对眼前的危机麻木不仁, 歌舞终日。曾国藩已经预感到情况的严重性,开始筹划挽回颓势的对策,这是卓有远见的,只是在统治阶级中这样的人太少了!“经其野,民有菜色,入其朝,不闻直言。此所谓燕雀处堂,而不知大厦将焚”。曾国藩力图挽回危机四伏的局面,连上奏折,但对时局并没有什么改变,相反,却由于其中一片奏折言辞切直,险些引来一场大祸!

楼主 心月长河  发布于 2008-04-11 19:31:42 +0800 CST  

楼主:心月长河

字数:86877

发表时间:2008-04-08 22:4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12-02 21:44:06 +0800 CST

评论数:86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