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哲学、佛法,想到哪里讲到哪里

继续为大家讲些玄而又玄的东西。

据说球王贝利有一句名言:“最好的球是下一个”。俺的帖子也一样,最好的帖子当然应该是下一个。但是现在有一个问题,俺自己越来越不知道应该给大家讲些什么才好,这是因为俺觉得自己之前讲过的很多内容都是显而易见,理所当然的,根本不值得反复讲解。俺其实知道这很可能是一种错觉,自己反复思考相关的问题,可以熟悉到不假思索的程度,就像吃饭喝水一样自然,当然就会觉得简单,但并不熟悉这些内容的读者恐怕接受起来会存在诸多障碍,有障碍自然就不容易理解。读者的理解障碍与俺自己所认为的显而易见很可能会造成某种隔阂,这种隔阂会进一步增加读者理解问题的难度。思前想后,还是无论简单复杂,全都细细讲来最为稳妥,不管读者之前是否接触过这些观点,哪怕一些经常跟帖的读者也产生了某些观点浅显易懂的错觉,俺觉得也要细细讲下去为好,就当俺面对的都是新读者吧。

另一个破解问题的办法是读者提问,俺来解答。提问回答的方式最具有针对性,俺不太可能知道所有的读者究竟在哪里存在障碍,而一旦读者提出问题了,那么俺自然会给出有针对性的答案,即使俺给不出答案,探讨一下也是好的。

在以前的帖子里,俺也曾经想给大家细细讲解《唯心识学》中诸多命题的推导过程,但现在想来可能意义不大。数学推导本身就是一种简洁优美的表达方式,如果用数学公式与数学推导都讲不清楚,用纯文字描述恐怕更难讲解清楚。若有人因数学方面的障碍而难以理解其中的推导过程或方程式的意义,可以提问,只要不是基础太差,俺都可以顺便简单地帮助读者熟悉一下相关的数学知识。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6-02-23 17:29:00 +0800 CST  
本帖以《唯心识学》简本2016-02-06版为标准,涉及到其中的定义、公设、命题或理论计算,可以直接说第几页第几行。

《唯心识学》简本2016-02-06版下载地址可以在这里找到:
http://blog.tianya.cn/post-5918916-112349019-1.shtml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6-02-23 17:29:21 +0800 CST  



黑洞镇楼。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6-02-23 17:30:11 +0800 CST  
如果黑洞出现在一颗红巨星附近形成双星系统,大概就会出现上图的状况。

通常情况下,红巨星比黑洞的体积大,但质量却可以比黑洞小很多,这两种天体的密度存在巨大差别。红巨星表面的物质被黑洞所吸引,形成黑洞的吸积盘,那里是一片狂暴之海。黑洞在吸收红巨星物质的过程中,会在其南北极释放伽马射线暴,就像探照灯一样射向宇宙深处,横扫一切阻碍它的天体。宇宙中很难找到比伽马射线暴更为猛烈的爆炸,除非距离特别遥远,否则伽马射线暴所到之处,类似地球上的生物种类不太可能幸免于难。伽马射线暴短至千分之一秒,长则数小时,会在短时间内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如果与太阳相比,它在几分钟内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上亿年太阳光能量的总和,其发射的单个光子能量通常是典型太阳光子能量的几十万倍。

因为伽马射线以光速传播,所以我们在原则上也不可能对伽马射线暴进行预警。目前的天文观测所发现的离地球最近的黑洞距地球约1600光年,这颗黑洞位于人马星座,它同编号为V4641SGR的一颗普通恒星组成一个双星系统。实际上,如果在某一天,地球恰好被数千光年范围内的一颗黑洞所发射的伽马射线暴照射了几分钟,那么地球上空就可能突然变得比太阳还亮,被高能伽马射线照射的一切生物都可能瞬间汽化,地球文明就此消失,这并非无稽之谈。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6-02-23 17:31:08 +0800 CST  

最近在离我们星系很近的一个地方发生了一起黑洞行凶未遂事件,一颗幸运的恒星逃脱了超级黑洞的吞噬且仅仅损失了一丢丢质量。 当然对于恒星的一丢丢对我们来说也是非常大的一坨:足足有木星那么大。

黑洞的可怕引力足以撕碎任何靠近它的星体,哪怕太阳也不例外。当恒星被黑洞的潮汐力扯开的时候会出现明亮的耀斑,这就是所谓的“收潮汐影响的瓦解事件”(注:也就是当一颗处于环绕巨大黑洞之轨道上的恒星靠近而被黑洞潮汐力拉离轨道时发生之受潮汐影响恒星被撕扯的事件),这种事件被认为每一万(10000)到十万(100000)年才会发生一次。

这颗幸运的恒星位于Laniakea超星系外围,距离大熊座大约650万光年。虽然这个距离听上去很遥远,但是在星际距离上其实非常的接近。

观察到这次现象的团队并没有看到这颗恒星本身,而是通过位处夏威夷的ASAS-SN15厘米望远镜观测到了黑洞捕获一部分恒星是释放出的耀斑。 这次“潮汐瓦解事件”是有史以来观测到的距离我们最接近的一次。第一缕耀斑于今年一月25日抵达了地球,经过几次后续利用地面和卫星的观察后观察团队终于确定了事件发生的星系:SDSS J110840.11.

根据释放出的能量,研究者们计算出一小团大约相当于木星大小的恒星质量被吸进了黑洞。 至今为止我们人来观察到这种现象的次数并不多,看起来很多时候黑洞并不吞掉整颗恒星而只是撕下来一块? 以目前我们掌握的信息来看恐怕还无法得出结论。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6-02-23 17:35:35 +0800 CST  

黑洞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它真的存在吗?

实际半径小于其史瓦西半径的天体被称为黑洞。对于不自转的黑洞,史瓦西半径所形成的球面组成一个视界(自转的黑洞的情况稍许不同),即使是光子也无法逃离这个球面。

史瓦西半径可以表示为: r=2GM/c^2
其中 r 是史瓦西半径,G是引力常量,M是天体质量,c是光速。

史瓦西半径至少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得到,第一种是通过爱因斯坦场方程,在广义相对论的框架下得到,第二种是通过逃逸速度公式,将逃逸速度值设定为光速c后计算出的半径r值就是史瓦西半径。虽然这两种方式得到的史瓦西半径相同,但物理意义却并不相同。

用逃逸速度公式得到的史瓦西半径,其物理意义简洁明了,直接可以解读为即使光速运动的物体也会恰好不能逃离黑洞的视界。

用爱因斯坦场方程得到的史瓦西半径,其物理意义就不那么明确了。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6-02-23 20:20:48 +0800 CST  



如果在网上搜索物理学中最优美的方程,爱因斯坦场方程必然会上榜进入前十名,甚至会被当作最优美的物理方程而排在第一位。不过,俺对爱因斯坦场方程的正确性一直持谨慎的保留态度,没有其它原因,就因为在数学上,爱因斯坦场方程仅仅是个丑陋的半成品。

因为引力常量G中的质量量纲与能动张量中的质量量纲恰好可以相互抵消,所以在数学意义上,四维时空的曲率根本就与质量无关。

爱因斯坦场方程在数学上是丑陋不堪的,在物理学上并无任何物理意义,那么它究竟美在哪里呢?

也许爱因斯坦场方程就像很多西方画家的涂鸦作品,其本身根本谈不上任何艺术性,却因种种原因被当作艺术珍品。一旦陷入了怪圈,无知的人即使内心深处认为那是丑陋的,嘴上也不敢这样说,生怕被别人看作不懂行的人。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6-02-24 15:26:55 +0800 CST  



图中红圈所圈住的那一项是能动张量,将能动张量展开后就是下面那个个4*4的矩阵,无论这个矩阵中的元素是能量密度还是能流密度或者其它什么东西,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能动张量的每一项都含有质量量纲。学过张量分析的人都知道,如果一个张量中的每一项都含有相同的系数,则这个系数可以被提取出来写在张量的外面。

因为能动张量中的每一项都蕴含质量量纲,所以能动张量的质量量纲可以被提取出来写在张量的外面。因为引力常量 G 中蕴含质量量纲的倒数形式,所以引力常量 G 中的质量量纲与能动张量中的质量量纲是可以相互抵消的。这说明在数学意义上,爱因斯坦场方程根本与质量无关。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6-02-24 15:40:42 +0800 CST  

俺现在越来越想不通为什么物理学家们几乎都认可爱因斯坦的那个荒谬观点,即“引力根本不是一种力,它是时空的弯曲。”

这难道不是物理学家们集体的堕落吗?

引力是不是一种真正的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引力带有力的量纲。比如物理学家们可以认为离心力不是一种真正的力,但他们绝不敢明目张胆地宣称离心力不带有力的量纲。而时空的弯曲是用曲率来表达的,曲率是一个不带量纲的数。从什么时候开始,物理学家们堕落到认为一个无量纲数等价于一个有量纲的物理量的地步了?

爱因斯坦场方程与质量无关,与能量无关,与能量密度无关,与能流密度无关,与动量密度无关,与一切蕴含质量量纲的物理量无关,甚至与一切带有量纲的物理量统统无关。爱因斯坦场方程的数学意义就是如此。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6-02-24 16:05:03 +0800 CST  




与上图类似的各种千奇百怪的时空弯曲图是物理学家们经常拿来糊弄人的。我们来分析一下,假设引力就是时空弯曲,会导致什么样的荒谬结论出现。

在上图中,地球弯曲了周围的时空,导致卫星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我们假设这是成立的。

请问:在地球质量不变的前提下,地球周围的曲率会发生变化吗?

根据爱因斯坦场方程,显然在地球质量不变的前提下,地球周围的曲率不会发生变化,即在距离地球重心为 r 的空间区域,时空弯曲的程度是相同的。假设引力是时空弯曲造成的,那么在距离地球重心为 r 的空间位置,质量为 m 的卫星与质量为 2m 的卫星所受到的地球引力就应该是完全相同的。

但是,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在距离地球重心为 r 的空间位置,质量为 m 的卫星与质量为 2m 的卫星所受到的地球引力绝不会相同,两者恰好相差一倍。

究竟哪个才是事实呢?显然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的质量为 m 的卫星与质量为 2m 的卫星所受到的地球引力相差一倍的结果才是事实,而根据爱因斯坦场方程,我们只能得到无论卫星的质量大小,在距离地球重心为 r 的空间位置(时空弯曲的程度相同)会受到相同大小的地球引力。

由爱因斯坦场方程得到的引力是时空弯曲的解释明显站不住脚,但那么多人就是愿意相信这个荒谬的结论,这就是一种典型的迷信。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6-02-24 16:50:00 +0800 CST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爱因斯坦场方程是一个丑陋不堪的半成品,那为什么还会得到无数实验观测结果的验证呢?答案是,所谓对广义相对论(或爱因斯坦场方程)的验证,都是在偷换概念,实际上,水星近日点进动、光线在引力场中的弯曲、光谱线的引力红移、雷达回波延迟甚至最近弄得沸沸扬扬的引力波的发现等等所有实验观测结果,都不是在验证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而是在验证史瓦西度规的正确性。

史瓦西度规就是这个方程式:


史瓦西度规非常精美,它是爱因斯坦场方程的一个解析解,也是第一个精确解,是由卡尔·史瓦西于1915年针对广义相对论的核心方程(即爱因斯坦场方程)得出的解。因为它描述了引力源外侧空间的状况,所以也被称作史瓦西外部解。

既然天文观测已经验证了史瓦西度规的正确性,而史瓦西度规就是爱因斯坦场方程的精确解,难道这还不能证明爱因斯坦场方程的正确性或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吗?

当然不能。史瓦西度规是爱因斯坦场方程的一个解析解不假,但史瓦西度规本身并非爱因斯坦场方程,更不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它只是一个独立而精美的方程式,仅此而已。我们可以通过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或爱因斯坦场方程完全无关的其它方式得到这个方程。

假设通过理论 X 也能得到史瓦西度规,且理论 X 完全不同于爱因斯坦场方程或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如果有人一定坚持验证了史瓦西度规的正确性就等于验证了爱因斯坦场方程的正确性,为什么不认同验证了史瓦西度规的正确性等于验证了理论 X 的正确性呢?由 A 能够推导出 C ,由 B 也能推导出 C ,且 A 与 B 是不同的,现在实验观测数据验证了 C 的正确性,为什么人们偏偏认同 B 正确而不认同 A 正确呢?难道仅仅是因为 B 先于 A 出现的?在逻辑上完全没有这个道理。

那么,不同于爱因斯坦场方程或广义相对论的那个理论 X 是什么呢?它真的存在吗?

这个真的存在,《唯心识学》中的命题 16 就是。

与史瓦西度规的美丽比起来,爱因斯坦场方程实在是太丑陋了。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6-02-25 14:25:03 +0800 CST  



史瓦西度规究竟在描述什么?

在上图中,公式(1)就是史瓦西度规,公式(2)与公式(1)是等价的,只不过更为简洁明了些。由《唯心识学》的命题 16 我们可以得到公式(2)。将公式(4)代入公式(2)就可以得到公式(1)。

那么公式(2)究竟在描述什么呢?公式(2)实际上是对公式(3)的俢证。

将公式(3)左右两边分别除以dt^2,我们就会发现公式(3)实际上是勾股定理的形式,也就是说,史瓦西度规的本质是对引力场所对应的空间中勾股定理的俢证。

为什么要对勾股定理进行修正呢?这是因为存在相对论效应。

恐怕有些人一看到“相对论效应”这几个字就又要犯迷糊了。相对论效应是自然现象,爱因斯坦相对论是解释相对论效应这种自然现象的物理理论,如果有人连相对论效应与相对论理论之间的差别都分不清,以为那是同一个东西,就请不要往下看了,看了也没用。

公式(2)究竟对引力场所对应空间的勾股定理修正了些什么呢?

修正了以光速 c 计量的线元矢量的径向分量 dr ,说得更明确些,因为我们观察到的径向分量 dr 存在尺缩效应,是蕴含尺缩效应的线元分量,是被扭曲了的勾股定理形式,所以在公式(2)中,需要将这部分尺缩效应还原,以满足正确的勾股定理形式。

公式(5)就是以光速 c 计量的线元矢量。在球坐标系中,用公式(5)的形式所构造的线元矢量是最基本的形式,其中 dr 是径向分量,另外两个是切向分量。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径向分量 dr 存在相对论收缩。

那么,径向分量 dr 发生相对论收缩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是因为引力场外侧的空间点蕴含逃逸速度,而逃逸速度的方向恰好就是 dr 的方向。观察者会感受到发生在运动对象自身的尺缩效应,这是一种最基本自然现象,可以用尺缩钟慢公式来定量描述。与史瓦西度规一样,尺缩钟慢公式也可以通过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之外的其它理论得到。

公式(6)就是逃逸速度公式。引力源外侧的每个空间点都可以对应一个逃逸速度,将逃逸速度所导致的尺缩效应考虑进去,则引力源外侧的空间是存在某种“连续性”的收缩的,如果我们一定要将这种“连续性”的径向长度收缩当作时空扭曲,当然也不是不可以,但我们一定要清楚,这种所谓的时空扭曲是空间点内蕴的逃逸速度造成的,而不是什么由引力源的质量造成的。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动笔计算,将上图中的六个公式仔细推敲一番,好好感受一下用数学如何描述引力源外侧空间的具体状况。

上图中的六个公式是隐含了光速不变原理的,如果光速不变原理不成立,那么上图中的关键公式根本无法相互联系起来。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6-02-25 15:09:29 +0800 CST  
史瓦西度规究竟有多美?

史瓦西度规的成立需要满足至少三个条件:

1、要满足光速不变原理。
2、要满足不同观察者观察视角的对称性。
3、要满足勾股定理。

它结合了光速不变原理的优美,对称性的优美以及勾股定理本身的优美。正因为史瓦西度规是优美的,是正确的,所以它才能满足一切相关的天文观测结果。世界就是这样精确地运行着。

优美精巧的史瓦西度规绝不是丑陋不堪的爱因斯坦场方程所能相提并论的。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6-02-25 15:31:34 +0800 CST  

广义相对论的基石之一是广义相对性原理,它是这样描述的:一切坐标系(包括非惯性系)都是平权的,即物理定律在一切参考系中都具有相同的数学形式。

广义相对性原理显然是不成立的,我们举个例子。取地球与月球的连线作为静止坐标系的一根坐标轴,我们将会看到这样的情形。



我们将这个坐标系记作 A ,请问在这种坐标系 A 下,地球与月球之间的万有引力定律还能具有相同的数学形式吗?

有人可能会说,万有引力定律在坐标系 A 中当然还具有相同的形式,即地球与月球之间的万有引力仍旧是 F=GMm/r^2 。

那么请问:既然万有引力定律还具有相同的形式,为什么在坐标系 A中,地球与月球并没有相撞呢?

因为解释不了这个问题,所以稍微明白些的人自然就会知道广义相对性原理是不成立的,但糊涂些的人可能还会继续诡辩,他们会说:因为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离心力恰好抵消了引力,所以地球与月球才不会相撞。

那么,在坐标系 A 中,地球与月球之间存在谁围绕谁公转的问题吗?显然不存在。在坐标系 A 中,地球与月球是保持相对静止的,根本不存在谁围绕谁公转的问题。既然地球与月球是保持相对静止的,那么抵消掉万有引力的离心力又从何而来呢?

因为离心力可以表示为 F=mv^2/r ,其中的公转线速度 v 在不同的坐标系中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值,所以如果 F=GMm/r^2=mv^2/r 成立,即离心力恰好可以抵消掉引力,那么必存在一些特殊的坐标系使得 F=GMm/r^2=mv^2/r 成立,而在另一些坐标系中,仅仅因为坐标系的转变就会导致物理规则 F=GMm/r^2=mv^2/r 不再保持相同的数学形式。

既然 F=GMm/r^2=mv^2/r 这个最常见的物理规则都不能在所有坐标系中具有相同的数学形式,那么广义相对性原理还能成立吗?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6-02-26 14:00:45 +0800 CST  

因为广义相对性原理根本无法成立,所以爱因斯坦的时空观是明显错误的。我们再来看看牛顿的时空观。

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对时间和空间给出了如下定义:

1、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而且由于其本性而在均匀地、与任何其他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着,它又可以名之为‘延续性’;相对的、表现的和通常的时间是延续性的一种可感觉的、外部的(无论是精确的或是不相等的)通过运动来进行的量度,我们通常就用诸如小时、日、月、年等这种量度以代替真正的时间。

2、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相对空间是绝对空间的可动部分或者量度。

也就是说,时间在宇宙中均匀地流逝着,而空间好像一个容器,两者之间没有联系,也不与物质运动发生关系。

相比爱因斯坦的时空观,牛顿的时空观朴素而优美,但遗憾的是与实验观测不符。从牛顿的时空观出发,我们无法得到光速不变原理,无法得到描述尺缩钟慢等相对论效应的公式,解释不了大量的自然现象。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了呢?问题就出在一切西方科学家的内心深处从没有被佛教世界观的真理火炬照亮过,在基督教习俗的熏染下,无论他们信教还是不信教,是唯物主义者还是唯心主义者,即使是反对基督教的科学家也是如此,无一例外都被基督教错误的世界观潜移默化地误导着,根本无法发现世界的真相,甚至会成为阻碍真理传播的帮凶。

西方科学的根基是古希腊哲学,如果不是基督教这种愚昧的一神教压制了古希腊哲学文明的生长繁衍,如果古希腊哲学能够有机会被佛法照亮,那么现在的世界将会完全不同。众所周知,没有文艺复兴运动打破中世纪基督教的黑暗铁幕,就不可能产生现代文明,而文艺复兴运动所复兴的正是古希腊的哲学传统。

亚里士多德的时空观显然不及牛顿的时空观与爱因斯坦的时空观,但这只是时代的局限性造成的,完全可以随着沟通交流逐渐分辨清楚。实际上,柏拉图的“洞穴之喻”隐隐已经有了展示出诸法实相的苗头,但这一切都被愚昧顽固的一神教毁掉了,被窒息在萌芽之中。

即使到了今天也是如此,被基督教世界观迷惑的科学家们崇尚逻辑实证主义,将形而上学贬低得一无是处,他们使用越来越复杂的数学工具编织起一系列精美的面具去掩盖一个又一个显而易见的错误,他们看不起一切哲学思辩,哪怕哲学思辩的基础是无比严谨的逻辑学,他们欺骗世人说哲学已经跟不上科学的脚步,妄称什么哲学已死。对于种种自然现象,他们陶醉在得到一个又一个方程式的阶段,至于这些方程式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秘密,他们根本不去关心,甚至会打击那些敢于去猜测方程式背后秘密的人,因为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支配宇宙运行的方程式只能出自上帝之手(哪怕这个上帝不是耶和华而是斯宾诺莎的上帝),凡人不能被允许去染指一二。

无中生有本身是逻辑矛盾,但相当多的物理学家们却相信无中生有是可以成立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堕落。他们宁愿相信宇宙是从一个奇怪的点爆炸出来的,也不愿意承认广义相对论有问题,他们宁愿忍受越来越多的悖论以及越来越复杂的数学游戏,也要维护那个丑陋不堪的爱因斯坦场方程,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堕落。

如果牛顿出生在古希腊,以他的聪明才智完全可以与亚里士多德比肩,但可惜的是,在牛顿的时代,基督教已经占据了统治地位,既然佛法的智慧没有机会照亮他的内心,那么他注定不可能找到正确的时空观。爱因斯坦也是如此,即使他能够提出光速不变原理,即使他相信尺缩钟慢等相对论效应,只要他不接触佛法的智慧,他就不可能提出正确的时空观。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6-02-26 16:08:58 +0800 CST  
什么才是事实真相?每个观察者各自构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世界,这才是事实真相。



坐标空间 Span(x,y,z) 与 Span(x’,y’,z’) 之间的相对速度大小为 v 。
P(x,y,z)(x’,y’,z’) 是任意空间点,P 在 Span(x,y,z) 中的坐标为 (x,y,z) ,在 Span(x’,y’,z’) 中的坐标为 (x’,y’,z’) 。

物理世界中的所有观测证据都显示不同运动速度的坐标系具有不同的时间流逝快慢,P 点的时间流逝在 Span(x,y,z) 与 Span(x’,y’,z’) 看来可以是不同的,我们分别从 Span(x,y,z) 与 Span(x’,y’,z’) 的视角来观察就会发现 Span(x,y,z) 与 Span(x’,y’,z’) 各自的空间是不同的,而 Span(x,y,z) 与 Span(x’,y’,z’) 各自的时间流逝快慢也是不同的,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将 Span(x,y,z) 与 Span(x’,y’,z’) 分别看作两个不同的世界,而不应该为了某种信仰而固执地将 Span(x,y,z) 与 Span(x’,y’,z’) 看作同一个世界。

在 Span(x,y,z) 的视角观察,Span(x’,y’,z’) 的时间流逝得慢。


在 Span(x’,y’,z’) 的视角观察,Span(x,y,z) 的时间流逝得慢。


显然 Span(x,y,z) 与 Span(x’,y’,z’) 绝不是同一个世界。请仔细体会一下这两张图,弄清了这些,是理解时空真相的第一步。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6-02-26 16:51:38 +0800 CST  
什么是时间?

观察者对变化的主观感受就是时间。在《唯心识学》中,时间是用连续的倒数变换序列定义的。倒数变换是一种基本的数学变换,对于一切 x ,x 经倒数变换后成为 1/x ,1/x 经倒数变换后成为 x 。因为倒数变换序列无所谓正反,所以时间一定是单向的,只能从过去进入未来,我们不可能回到过去。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6-02-27 18:20:25 +0800 CST  
@熊熊chn 2016-02-27 20:58:32
想像一下,你睡了一觉,醒来肚子没饿,月亮还是在原来的位置,原子也没振动,周围可参照的一切都没有变化。
这时,是不是可以说时间静止了?
所以没有变化,就没时间。这种变化,可以用物体相对运动来描述(也可以用其它的来描述)。
比如沙漏,地球自转,钟摆。
通过以上推理,可以给时间下个清楚的定义,时间是: 观测者对变化的主观感受。
楼主的倒数变化,从数学上更清楚的定义时间。

时间有办法静止么?应该也有办法。
1.温度<=绝对0度
2.速度>=光速
-----------------------------

大致上是这样,不过:

1、目前尚没有证据显示温度的变化会引起尺缩钟慢效应,所以绝对零度能让时间停止的说法不太可信。

2、瞬时速度等于光速的运动对象,其自身的时间是停滞的,但超过光速的速度只能是平均速度,超光速的瞬时速度没有定义。因为平均速度与尺缩钟慢无关,所以超光速导致时间停止甚至倒流的说法不太可信。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6-02-28 13:21:32 +0800 CST  

我们可以看到停滞的时间吗?

当然可以。在我们的眼中,每一个光子自身的时间都是停滞的。光子可以引起视觉,虽然光子本身的时间是停止流逝的,但由光子联系起来的每个人视觉世界的时间依然在流逝,这意味着时间不可能是绝对的,时间必然具有相对性。

除了光子之外,我们还能观察到另外一些时间停止的东西,比如黑洞的视界。黑洞视界处的时间是停止流逝的,因为在黑洞视界处,逃逸速度等于光速,所以黑洞视界处的引力红移为无穷大。

引力红移是个什么东西?

引力红移就是引力场蕴含的逃逸速度所引起的相对论效应,仅此而已,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神秘之处。读者可参考《唯心识学》中的命题 18 。引力红移公式的获得根本用不着广义相对论,借助时间膨胀公式就可以准确地得到。

在黑洞视界处,时间量子膨胀到无穷大,这意味着时间是停止流逝的。黑洞为什么连光子都无法逃脱?实际上,并非光子无法逃脱,而是光子根本没有时间去逃脱。

因为时间停止流逝意味着时间量子膨胀为无穷大,所以黑洞视界处的光子,无论其真实波长是多少,在我们看来其波长都是无穷大。因为光的波长越大颜色越暗,所以一个波长为无穷大的光子,其颜色只能对应严格的纯黑色。

因为光速是常量,所以时间膨胀公式与长度收缩公式是等价的,这说明无论一个东西的真实长度是多少,只要它不是无限长,它在黑洞视界处的长度就都是严格的零。

这会导致一个非常有趣的结论,即黑洞的视界就是世界的尽头。

如果我们驾驶一艘飞船飞向一个大型黑洞,我们会发现自己被黑洞吞噬吗?

绝对不会,我们会发现自己永远也不可能接近黑洞的视界,随着我们自己飞船的前进,黑洞的视界将越来越远,甚至黑洞会变得不再那么黑,而是渐渐展现出其复杂的真实面貌,我们可能会发现其中蕴含着无数的天体甚至无数的星系,这完全可被看作另一个宇宙。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6-02-28 13:53:27 +0800 CST  

人们彼此之间难以相互认同的原因可以总结出很多种,但其中一种重要的原因是违背逻辑的“同一律”原则所导致的偷换概念、各说各话以及种类繁多的诡辩。

某餐馆,一位女士兴高采烈地对另一位女士说:“…,爱因斯坦是6月28日出生的,…”邻桌一位有些强迫症的物理学家忍不住纠正道:“女士们,爱因斯坦的生日是3月14日,3.14,很好记的。”那位女士答道:“先生,难道我家小狗的生日您比我还清楚?”

女士所说的爱因斯坦是她家的小狗,物理学家所说的爱因斯坦是他的前辈同行,虽然两人使用的相同的文字符号,但所指却完全不同,这就违背了逻辑的同一律原则,观点无法达成一致就是必然的了。

1、我现在没时间
2、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
3、现在的时间是23点11分19秒
4、时间不等人
5、时间是个名词

如果有人提问:什么是时间?

请问这个问题有意义吗?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6-02-29 15:30:41 +0800 CST  

楼主:善欢喜王

字数:264004

发表时间:2016-02-24 01:2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4-25 11:13:09 +0800 CST

评论数:729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