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乎中医 那些不得不说的事

艾烟猛于虎 使用需谨慎
燥湿平衡不上火
近十年来随着中医的复苏,一些传统的中医治疗治疗手段逐渐被发掘和普及,刮痧、拔罐、艾灸、刺络疗法作为保健手段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在一些养生会所甚至和减肥美容联系到了一起而大行其道,被冠以中医养生的美名,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从艾灸开始理论之。
普通大众对艾灸知识的来源基本是两个渠道,大众健康媒体的宣传和养生会所,另外就是一些非专业人士的推荐,对艾灸的基本论点是艾灸可以提升阳气,驱逐寒邪,近些年来人人身体都都带有寒气,万病由寒而生的观念被广泛普及,这样一来就自然得出一个结论,人人都需要艾灸来防病治病,在此基础上衍生出艾灸的保健功效,似乎顺理成章,就差没有把艾灸说成是包治百病的绿豆了。事实果真如此吗?
在寒冷的北方,冬天农闲时节无所事事,围着火炉喝茶嗑瓜子打发时间,是一件很惬意的养冬方式,可是有些人就是享不了这样的福,为什么?因为炒过的瓜子吃多了很容易上火,口干舌燥,严重的还会干咳大便干结,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凡是被火炒过的东西都带有了火的燥热之性,嗑瓜子的同时,也把燥热之性带入体内,破坏了人体燥湿平衡,故咽干口燥,小孩子身体平衡的调节力差,更容易出现这种问题。喜欢吃烤肉的人也会有上火的体验,其实都是因为考制食物里增添了燥性。古人发现凡是经过火烤之物都带有了温燥之性,故在中医里,发明了炒制法,可以将寒凉的药材通过炒制减少寒凉偏性,比如我们在中药店买的炙甘草、炒白术、炒黄芩都是炮制过的药材。

艾叶之性
艾叶本性苦温,煎煮服用有温通血脉的作用,燃烧之后的烟气在温性的基础上添加了燥热之力,艾叶的烟气能入于血脉管道之中,它具备的热燥之性能除血脉中的寒、湿之邪,寒邪湿邪被清除,血液就会流通的更欢畅,就好像春天的溪水摆脱了严寒的束缚,一路欢畅奔向大海,听起来很美,但是也提示我们只适用于血脉中寒凝不通的情况,对于大量堆积在组织间隙内的寒湿之邪并没有直接的作用。这是什么意思呢?大家见过高速公路上的清雪车吧,它可以把路面上的积雪清除畅通交通,但对田野里的积雪是不起作用的。在人体血液循环通畅,可以给组织带来更多的能量,帮助提升机能,所以作用是有的,但对于严重的寒湿体质,艾灸则无能无力。
健康的根本是五脏之间的平衡机制,人体寒湿的产生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用燃烧的艾叶推动血液循环来清障是救急而不是治本。一些爱美女士艾灸之后会发现身体发热,面色红润,但长远来看,并不会有根本变化。而且因为燥热之气温血的同时也在耗血,导致血虚血燥之症。
带有五行偏性的药物只在人体五行失衡是才有调整恢复平衡的作用,而且偏多少就纠正多少,就好像开车时打方向盘调整方向,无病而用或病轻药重都会破坏阴阳平衡,所以任何药物都可以治病也可能致病。艾灸适合于寒凝血脉和回阳救逆,并不是见病就可以使用,更不能为了取一时之效用于美容和减肥。
艾叶的主要作用是驱寒,且这个寒定位为血脉之寒,所以对湿气的作用是驱寒的附属作用,所以去湿作用非常有限,肥胖是组织间隙的痰湿堆积导致,故艾灸用于治疗肥胖没有作用,如果短时有效那是应为过度的艾灸沸腾血液,强力令推土机工作,弊大于利。
艾灸这种操做手段能和中医攀上亲戚,操作技术实在太容易掌握,所以被养生会所冠以中医养生的美名作为营业项目,又被学问不足又喜欢指导他人的养生专家作为保健方式在人群中广泛流传,殊不知滥用此法对人体,尤其是老人和孩子会消耗阴液,造成健康隐患,望施灸保健者爱好者慎之。


楼主 守中2014  发布于 2015-12-24 12:48:59 +0800 CST  
艾烟猛于虎 施灸要谨慎
中医的精华在于思想,任何手段都是思想的延伸,所以叫做辨证施之。古人对艾灸的危害早有提醒,但是因为商业利益的驱动,很多从业者随意放大其适用范围,对其危害闭口不谈,导致艾灸保健在百姓中大行其道。
社会上流行一种错误的中医理论,认为阳气是人身之本,只要阳气足,就会得来健康百病不生,艾灸可以提升人体的阳气,所以艾灸可以保健康。这是把中医简单化了,人体如天地循环,是阴阳互生的,不是只要有阳光就会有生命,沙漠里阳气充足却没有水,可那里是生命的禁区。
水主收藏,火主炎上,水化为火走木气升发之路,火化为水走金气收降之路,所以水火为阴阳之征兆,金木为阴阳之道路。生长收藏平衡才能保平安。对不同病情调节当有偏重,所以中医发展到后世有了金元四大家的流派,哪一派都不能脱离守中的原理。
长期艾灸增加人体火气,阴液会逐渐消耗,若由此导致新的平衡失调,则会阴虚火旺,大便干燥,脾气暴躁,皮肤粗糙细纹增多,经量减少,甚至脱发。。。。。。。故阴虚火旺体质、痰湿瘀血、湿热所致疾病者均不适合艾灸。
艾灸之法在中医里面并不作为保健之用,古人使用艾灸只用于阳虚寒症和回阳救逆,常见于阴寒极重或暴寒凝滞血脉,发病急骤或短时间危及到生命的时候,比如寒冬掉到河里被救上来这类紧急情况。
对于普通人来说,没有严重的虚寒症,却用如此之手段,就相当于给正常人打强心针,如何不对五脏气机造成伤害?假如作为保健使用就更为不妥,用中医的眼光看亚健康的原因,各不相同,有阴虚、阳虚,有实证、虚证,还有痰饮水湿及瘀血等病理产物的原因,艾叶只在短时间内温通经脉,所以灸完之后会觉得精神旺盛,但因为人体血脉、皮毛、三焦通道是一个整体,局部的改良并不能代表整个系统的升级,所以过不了多久又会打回原形。
阴虚瘀血患者用艾灸则令虚者更虚,瘀者更瘀,相当于火上浇油,乃是大忌;对于痰饮水湿病人用之,相当于用推土机硬推垃圾,东院干净了,西院却堆积更甚。倘若辨证不清,试图用艾灸达到保健甚至彻底治疗效果,必难到长城。其实滥用艾灸的真正危害还不在此,听守中大哥慢慢道来。
艾灸产生的烟尘,比之于雾霾和二手烟的危害,强过不知多少倍,艾灸的烟雾里面,不但包含了纸烟和雾霾所有的成分和微尘颗粒,而且有害成分的含量以及颗粒漂浮物的直径范围比香烟和雾霾要大得多,大家会有这种体会,在雾霾的天气里,你可能只是稍微的胸闷咽痒咳嗽,但是若闻到艾灸的烟味,不但咽痒胸闷还会有胸骨后疼痛、哮喘、刺激性呛咳、烦闷的表现。更可怕的是,艾烟有走窜经脉的能力,其燥热之气可以随血液流动波及五脏六腑,所以雾霾和二手烟造成的影响,你离开这个环境或雾霾相识之后,不会继续难受,而艾灸的烟尘就不同了,它可以象癌症细胞一样渗透转移,造成多组织伤害。
很多被艾灸熏过的人,衣服上的味道存留好几天,甚至带到家里的被褥上,曾经有一个2岁孩子,有段时间夜夜不睡,哭闹起来声嘶力竭而且伴随干咳,找不到原因,后来才发现是因为孩子妈妈那段时间每天艾灸,这种辛燥的气味令孩子肺燥不安。知道这个原因之后妈妈说说原以为纯天然的保健方式没想到危害这么大。从那以后,这位妈妈再也不敢盲从任何保健方式了。
古人用艾量是以壮为计,直接放到所选定的穴位之上施灸,使用量是很小的,没有多少烟尘,现在不同了,很多诊室使用艾棒对着关元中极这些穴位熏,浓烟滚滚不啻舞台上的烟火特技,让人误以为房间里面躺着的都是垂危患者,其实是虚惊一场。
香烟烟气中主要有害物质为焦油,焦油中含有万分之二的苯并芘,为强致癌物质,艾条在灸燃时,平均每支可产生400~750 mg的焦油,约为燃吸20~40支中等焦油的卷烟所产生的烟雾,会造成被动吸烟的危害。
实验室研究表明艾烟及挥发油中含有的成分,如α-侧柏酮对神经系统有不良反应,大量吸入会引起癫痫样惊厥。艾燃烧过程中产生焦油、苯甲醛、苯酚、2,4-二甲基苯酚和绿花白千层醇等芳香烃物质,是致癌物,尤其对怀孕女性会有致畸作用,未婚女性长期接触艾灸烟尘,有潜在的致畸作用。
不仅如此,很多艾条里面加了肉桂、附子、干姜被称为雷火神灸的,因为猛药的参与,其烟尘对的危害更大。
艾烟引起的症状与枯草热类似,有扁桃体肿大、咽痒、目痛、咽鼓管痒和很明显的昏睡,还有胸中发热或烦躁等感觉。
以上只是对人体有形的伤害,无形的伤害更不可估量,因为艾灸烟尘在具备纸烟和雾霾的所有特点的同时,它本身有具有辛燥之性,长期吸入,堪比慢性毒药。
提示:艾灸必须在空气流动的地方,尤其不能在卧室客厅进行,因为烟味可以附着在棉质品上,对肺脏娇弱的孩子造成肺阴虚燥症,以及由此衍生的咳嗽,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国内大型医院的艾灸基本上用各种吸尘设备做了无烟化处理,尽管如此艾叶的烟尘危害仍然是特定医务工作者长期面临的一个劳动保护难题。对于注重保健的普通百姓,可以选择更有效的各种导引术,比如运动、太极拳来养生,轻易不要将医学中的治疗手段当做保健手段来使用,慎之。

楼主 守中2014  发布于 2015-12-24 12:53:00 +0800 CST  
@佳木青 2015-12-24 12:55:00
守中老师开贴啦,期盼许久,还记得您上次在天涯的帖子,燃起我对本源中医的好奇与兴趣,还有学习下去的信心
-----------------------------
谢谢苟同,那我晚上把艾叶的物性再深扒一下。呵呵。。。
楼主 守中2014  发布于 2015-12-24 13:04:00 +0800 CST  
@腾蛇夭夭灼灼其华 2015-12-24 13:03:00
去年艾灸的时候,开始还好,时间久了发现凌晨会突然醒过来,心里面很难受,但是夏天那阵子,白天发困的症状也有所缓解些
-----------------------------
凌晨突然醒来,就是肝木的生发提前了,相当于春天提前到来,是艾灸导致的四时阴阳失调。
楼主 守中2014  发布于 2015-12-24 13:07:00 +0800 CST  
@士不伤 2015-12-24 13:43:00
楼主, 瓜子如果是煮过的, 是不是相对对炒过的好点, 多吃了 不过有那种燥性吧
-----------------------------
是的 煮过的燥气少

楼主 守中2014  发布于 2015-12-24 14:15:00 +0800 CST  
@腾蛇夭夭灼灼其华 2015-12-24 14:33:00
@守中2014 前阵子听人家说了灌肠?这个适合什么样的人使用?什么样的人群不适合呢?
-----------------------------
呵呵 只有极极极少数物理性肠梗阻性的病人适合,用之美容保健,没有一个人合适。
楼主 守中2014  发布于 2015-12-24 14:39:00 +0800 CST  
多谢打赏,下午有空,再深扒一下艾叶的事
艾叶性苦微温,凡药之性酸涌苦泄为阴,辛甘发散为阳,从三焦部位上说,下焦属阴,下焦有一阳始生属阳,故艾叶可入下焦起到升阳的作用,艾叶是阴分药,故必须入人体之阴血中发挥生阳的作用,这两点结合起来,那么艾叶的主要作战战区就被编定在子宫这个区域了,对吧。

所以古人认为艾叶是一味最好的温下焦元气暖子宫的药物,因为其入阴血之后又发挥温通升阳的作用,故主妇人漏血、利阴气。《金匮要略》中艾胶汤将其与阿胶同用,阿胶为纯阴补血之物,艾叶入于血中而令血气上升,这是一对治疗子宫因虚而寒的经典组合。

艾叶我们定其为阴中之阳药,于阴中生阳,在人体有一个具备阴中之阳特性的器官,其以阴为本,以阳为用这就是脉管,其中所含的血为阴,其流动又为阳,与艾叶之性同频,故艾叶走脉管而发挥治疗寒凝血结的作用。故本经称其利阴气。从这个物性看出,艾叶是不能用于阴虚燥热之病的。

因为艾叶有走脉管温通血脉的作用,燃烧之后此特性依然保留,不同之处是加火之后,温性变成了燥热之性,生发阳气之力大增,故对于阴寒凝结的危重症,无法通过口服给药这个渠道,直接艾灸穴位,达到回阳救逆的目的,是一个急救措施。要说明白的是用艾灸灸穴位亦需要辨证,不是乱灸的,否则效果受限,而且带来反作用。

在仲景那个时代,医界开始产生不求经旨,以经验治病的乱相,尤其是火熨和艾灸,类似于今天的火疗,仲景在中医临床经典之作《伤寒论》里指出滥用艾灸的危害,称其能“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復也”。
楼主 守中2014  发布于 2015-12-24 16:07:00 +0800 CST  
@回归88888888 2015-12-24 16:11:00
@守中2014 :本土豪赏1个 赞 (100赏金)聊表敬意,对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楼主这么赞,更新这么勤快,打赏一下楼主以示鼓励吧!【 我也要打赏 】
-----------------------------
收到打赏真开心,但是也不要在一天之内太破费,守中哥哥会不安,再引申一个话题表达忠诚谢意吧:《伤寒论》是本什么书?从古至今,中医典籍可谓多矣,以其思想之浩瀚如海,数量之汗牛充栋称之,当不为过。但是大家知道吗,凡是与治疗相关的医学论著,包括当今每年产生的数不清的医学论文,其实源头都来自于东汉时代的《伤寒杂病论》。就目前的文字记录,在仲景之前,是没有完整的中医临床典籍的。张仲景汇通《黄帝内经》、《难经》等先秦的中医思想,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编撰出的《伤寒杂病论》,开中医临床之先河,故称为“医圣”。这是一部有严密理论体系的伟大医书,也是后世百家中医的源头,历代那些伟大的医家无不以解读《伤寒杂病论》为骄傲。守中大哥觉得,从伤寒论入手学习中医,是最快速的打开中医之门的方法。
东方明珠塔再怎么耀眼,都离不开地基的支持,伤寒论之于中医临床,无啻于中华临床医学地基的地位。谢谢。。。
楼主 守中2014  发布于 2015-12-24 16:34:00 +0800 CST  
每天八杯水 真的能保平安?

所有的疾病都是在整体健康失去的情况下才得的,除非是意外伤害,比如走路掉沟里骨折,切菜不小心划破手指。这就象荒芜的田地才会野草丛生,至于长哪种野草那是因时因地随机的。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有时空条件背景,疾病也是如此,一场寒流袭来,有人病有人不病,不决定于寒流,而是决定于体质,也就是你的健康状况,这叫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所以要少生病,健康是前提。而不是说生病了所以身体不健康了。

先有体质下降,身体防御和修复力变差,然后才有疾病的产生,至于具体什么毛病,则与生活环境,情志特性,甚至饮食作息习惯相关。五脏元真通畅则身体安和,正气不足才有病邪肆虐,故保养正气才是健康之道,保养正气落到行动上就是养生方法。

说起养生保健方法,我从病人口里听到的可谓多矣,但是最常见也最能让守中哥引起情绪波动的竟然是“每天八杯水保健康”这个方法,还有就是多吃水果少吃饭。不知看官们发现这中间的诡异之处没有?她们每天坚持喝八杯水,但是却成了来找我看病的病人。


楼主 守中2014  发布于 2015-12-25 18:24:00 +0800 CST  
人类自称万物之灵,所谓灵就是信息以及对信息的整合加工能力,万物之灵,就是说对信息的接受和整合能力特别强,在地球上的物种中排名第一,所以人类发展成了地球上最强大的物种。这种能力是优势但也可能带来灾难,假如收到的信息是错误的,那么越“灵”,带来的灾难则会越大。

养过动物的朋友会发现,它们的进食特点是“饥则食渴则饮”,动物没有文字不会接收到任何饮食保健知识,每天既不用喝八杯水也不用搭配营养伙食,但是身体居然也很健康,甚至糖尿病三高症也比主人少得多,为什么?因为他们把决定是否进食这项功能交给了身体的自我调节系统,生命体是一个精密的自组织系统,通过自我调节来维持能量的平衡,物质转化为能量需要氧气和水分的参与,所以氧气和水分是能量交换的介质,本身并不提供能量,当一个人在剧烈运动比如追捕猎物或逃命时,需要大量的能量输出,所以会自动提高呼吸深度和频率以达到燃烧物质输出能量的目的,物质代谢过程中会消耗掉大量水分,所以逃命成功后会以感到口渴的方式表达这种需求,产生饮水要求。这说明生物体对物质的需求是消耗多则摄入多,消耗少则摄入少,通过饥饿感和口渴干来调整,这样才能维持能量的进出平衡,假如违背了这个原则,吃饱了却继续进食,不需要很多能量却大量摄入高热量食物,就会生出所谓的富贵病,诸如高血脂之类。
楼主 守中2014  发布于 2015-12-25 18:25:00 +0800 CST  


大家都知道食八分饱有利健康,假如我变成了一个健康专家,告诉别人“每天吃八碗饭有利于健康”,朋友你会不会冲到台子上来打我?那么当我听到“每天坚持喝八杯水,有利于健康”,作为一个希望每个人都健健康康的医生,我情绪的波动是不是也就变得容易理解了?那么“每天喝八杯水”却有那么多人照做,这是几个意思?这个信息可靠吗?
人体内水分的来源有两个途径,一个是从饮食而来,这叫外源性水源,一个从身体内部物质代谢而来,比如碳水化合物分解释放出能量的同时也会产生水分子,这是内源性水分来源,一个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的同时可以生成六个分子的水,这个生水量是非常大的,同时由于水是作为生命的活动的载体而存在的,而不是提供能量的必需品,所以人体对水的利用是循环使用的。尿液,与其说是在排泄水分不如说是在通过水这种载体,把人体的代谢废物运出体外。所以人体对水的利用有一个宽广的的调节阈值,假如没有以上两个功能,莫说一天八杯水就是八桶水,也不够人体使用。

楼主 守中2014  发布于 2015-12-25 18:26:00 +0800 CST  
前面我们说逃命时呼吸会瞬间增快,是因为氧气在人体内既不能储存也不能生成,所以必须同步供应,但是水分不同,一是可以储存并能在五脏间调配,其二是物质氧化分解的同时会产生水分,所以不需要同步补充,甚至如果消耗量在人体可调整的范围之内,即使出汗后也不会感觉到口渴。

陆生哺乳动物对水的需求是以口渴来自动调节的,所以不需要担心脱水而亡,有些人担心少喝一口水就会体内缺水,实在是杞人忧天。我见过一位辟谷的朋友,他可以随时在十天之内不吃不喝,每天照常爬山干活,没一点事。教科书上写的是七天不喝水人会死,后来参加了一些普通人的辟谷班,多次发现对成人这个结论是不成立的。

每天喝八杯水这种说法稍微深究一下,就发现并没有可靠的理论来支持,宣传者会说人体质量的百分之六十由水分组成,这个比例让没有深入接触生理学知识的会突然感觉到水的重要,在这个信息基础上,专家站站出来说每天喝八杯水有益健康,那么很容易被接受随之跟风,但是忘记了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人体是智能的,每天的活动量不同,饮食不同,对水的消耗量是不同的,如果固定八杯水,假如养花都有可能被浇死。人体所有的生理反射是千百万年的进化形成的,如果用知识来违背进化形成的条件反射,那么这种知识就是伪知识,照此行动就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一个谣言要成气候,必定有很多的因素,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传播者放弃了思考的能力。大脑的意识如果违背自然规律,生存优势就变成了生存劣势。
楼主 守中2014  发布于 2015-12-25 18:27:00 +0800 CST  


水是人体的必需品,但并不是喝的越多越好,旱灾固然不好水灾同样有害,人体水的来源主要通过一日三餐饮食补充,水分在人体内是循环利用的,额外补充水分,人体真的在正常饮食之外需要额外补充水分时,会以口渴的反应发出信号,这时候喝水会感到特别香甜,这是口感的调节机制,虽普通,思之却深感造物主之神奇,当有一天吃东西不香时,说明身体的调节机能开始减退了。

楼主 守中2014  发布于 2015-12-25 18:28:00 +0800 CST  
水分在人体是作为载体而存在,能重复利用,所以按照能量分解公式所得出的绝对耗水量不能代表纯粹的饮水量。摘录一段从网上搜索来的资料,以飨喜欢分解式科学的朋友:

每天喝八杯水有益健康并能美容的论调,可能出自两个来源。第一,1945年,美国食品与营养协会建议人们在每摄取1卡路里食物的同时摄取1毫升水。考虑到普通人每天摄入大约1900卡路里的热量,因此就同时需要1.9升水,这个结论和每天八杯水之间并无因果关系。第二,2007年,卡罗尔(Aaron E Carroll)和维雷曼(Rachel C Vreeman)曾撰文称,美国营养学家弗雷德里克?斯特尔曾经在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的情况下,鼓励“人们每天至少要喝6到8杯水”。 事实上,2004年,美国医学科学院食物与营养委员会审查了关于水消耗的问题,他们认为:绝大多数健康人只要依据是否口渴来进行饮水,就可以充分满足所需水分摄入。

2008年,内戈亚努(Dan Negoianu)和戈德法布(Stanley Goldfarb)综述了美国肾脏学会志上的数据,结论是“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喝更多的水有益”。这份报告里明确指出过度饮水可能威胁生命健康。正常情况下,肾脏每小时可以处理0.7升多的液体。饮水太多太快,可能引起低钠血症,导致心脏衰竭和肾衰竭。

楼主 守中2014  发布于 2015-12-25 18:30:00 +0800 CST  
水分在人体是作为载体而存在,能重复利用,所以按照能量分解公式所得出的绝对耗水量不能代表纯粹的饮水量。摘录一段从网上搜索来的资料,以飨喜欢分解式科学的朋友:

每天喝八杯水有益健康并能美容的论调,可能出自两个来源。第一,1945年,美国食品与营养协会建议人们在每摄取1卡路里食物的同时摄取1毫升水。考虑到普通人每天摄入大约1900卡路里的热量,因此就同时需要1.9升水,这个结论和每天八杯水之间并无因果关系。第二,2007年,卡罗尔(Aaron E Carroll)和维雷曼(Rachel C Vreeman)曾撰文称,美国营养学家弗雷德里克?斯特尔曾经在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的情况下,鼓励“人们每天至少要喝6到8杯水”。 事实上,2004年,美国医学科学院食物与营养委员会审查了关于水消耗的问题,他们认为:绝大多数健康人只要依据是否口渴来进行饮水,就可以充分满足所需水分摄入。

2008年,内戈亚努(Dan Negoianu)和戈德法布(Stanley Goldfarb)综述了美国肾脏学会志上的数据,结论是“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喝更多的水有益”。这份报告里明确指出过度饮水可能威胁生命健康。正常情况下,肾脏每小时可以处理0.7升多的液体。饮水太多太快,可能引起低钠血症,导致心脏衰竭和肾衰竭。

楼主 守中2014  发布于 2015-12-25 18:39:00 +0800 CST  
@美汐1984 2015-12-25 20:38:00
学习了,守中老师不要太辛苦呀。
-----------------------------
谢谢。
楼主 守中2014  发布于 2015-12-25 20:44:00 +0800 CST  
@lily19830202 2015-12-27 17:30:00
担心害怕的丧失理智了,病由心生能解释一下吗?
-----------------------------
生病一是由七情六欲对一身气机的干扰,久积为病;还有一种是外界环境风寒暑湿燥火对人体气机的影响,亦可致病。还有意外伤害,另外归类。
楼主 守中2014  发布于 2015-12-27 21:09:00 +0800 CST  

过度饮水的危害

先讲一个门诊故事,来就诊的患者,只要是每天早晨起床就喝一大杯水的,从气色上就看得出来,但是我不能直接这么讲,一般看中医的病人喜欢和医生做迷藏,有症状她不告诉你,而是让你把脉,叫你先说,然后她才对你作出评价,在庞大的西医诊疗面前他们是不敢这么做的,进了医院只有敬畏,有的病人甚至比中医大夫还牛,认为他懂得更多。

假如有心情又有闲功夫碰到这种情况,我就配合她们一下,如果等把完脉我再加一句,你每天早晨干嘛不口渴还要喝一大杯水,这时候有些人就会很惊讶,这个医生把脉好厉害,连早上喝水都把得出来,其实不是直接把出来的,而是面色和脉象已经告诉了我,她的太阳经受寒了,以她们这种年龄和生活条件,这种受寒不是从外而来,而是来自内部,排除其他可能,故推测出跟过量饮水有关。

楼主 守中2014  发布于 2015-12-28 17:15:00 +0800 CST  



人体是不需要多余的水分的,那么喝下去的水到哪里去了?

一般的想法是身体不需要,那就直接排出去了,如果是这样,那么水从口入通过胃肠道就会直接从肛门排出,变现出来的腹泻的症状,可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实情不是这样,喝水过多小便会变得频繁,说明多余的水液是从肾脏排出去的,通过肾脏排泄就代表着摄入的水要进入血液循环,在身体里运行一圈之后才经过水处理器排出,我们知道人体的任何一项生理功能的完成都需要消耗能量,也需要阳气的支持,同时任何一项功能都是有最高限制的,对水的处理也是如此。

如果进入体内的水液超出了身体需要,也超出了处理排泄的限值,那么就会在人体内造成水灾,也就是所谓的水中毒,表现为水肿、颅内压增高、视力模糊、恶心呕吐等等。比如水肿水液的排泄亦是如此。这是一种极端的水灾情况,多见于医院过度输液,水不能及时排除,带孩子输过液的妈妈们应该有这种体会,打过吊瓶之后,孩子一是小便多,二是面孔浮肿,脸色恍白。
楼主 守中2014  发布于 2015-12-28 17:16:00 +0800 CST  



人体摄入的多余水分不是直接从肠道排出,而是通过胃肠道粘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再通过肾脏系统的滤过排出体外,这个过程在中医里叫做膀胱气化功能,由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的经气共同完成,膀胱为湖泊,肾中之阳为气化动力,假如肾中阳气不足,或者水分超过了肾阳能气化的最高限制,则引起水液的潴留。

潴留在五脏六腑以及经络之中的水液又变成病理物质反过来影响人体气机通畅,形成逐渐加重的恶性循环,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痰饮水湿病,这类病人都有轻微的面部浮肿和面色恍白畏寒怕风精力不济的特征。

现代社会里,人们的体力活动普遍减少,所以水湿病非常广泛,这种病人很少会产生口渴的感觉,既便是运动出汗之后,因为水气的排出而感到身体轻松,也不容易感觉到口渴,如果不以口渴作为饮水的标准,无端补水就是损伤阳气,增添水湿。老百姓说成是增加肾脏负担,也可以,总归意思就是说不是好事。
楼主 守中2014  发布于 2015-12-28 17:16:00 +0800 CST  

楼主:守中2014

字数:9170

发表时间:2015-12-24 20:48:59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7-14 13:09:55 +0800 CST

评论数:66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