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四百八十寺

走出天王殿,眼前一亮,大殿安安静静的坐在眼前,历经沧桑依然安静,骨子里透着自己的骄傲。大殿面方五间,重檐歇山顶,灰筒瓦整整齐齐,屋脊干干净净,没有任何雕饰。红柱红门窗,白粉木墙,显得有几分旧颜色。此刻雨又开始下了,天空有点灰蒙蒙,而大殿,就在那里,你来与不来,不增不减。
大殿是元延佑思念(1317年)修建,是中国江南现存最早的元代遗构,虽为元构仍保存了宋貌。为重檐歇山顶建筑,下檐系明朝天顺年间(1463年)修缮时添加,八架橼屋副阶周匝。当心间面宽特大,四金柱间置倒凹形佛坛。原坛中置本尊,左右为二弟子及四供养人。殿内整个梁架井然有序,梁栿皆为饱满的琴面月梁形制,内柱皆用梭柱,上下两端均做收分,三橼栿上蜀柱刻鹰嘴状,当心间檐柱下施宝相花柱础,其余皆为踬形柱础。斗拱形制特殊,“实为罕见之孤例”。大殿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此段全抄殿前说明)
大殿正中檐下悬有清漆红木金字牌匾上书:“大雄宝殿”。此刻殿门紧闭上锁,我攀着窗格往里尽力望去,中央青石质倒U形佛坛,佛坛正中有圆鼓形的异形供台,而供台上又设红色莲花宝座,佛祖结跏趺坐于莲台上,佛螺髻发,双眼微闭,袈裟敞胸,右手呈说法印。左右为二弟子双手合十站立于小莲台之上。四供养人则站在两侧前列,相对面向中央。看样子佛像年久失修,身上的漆粉已经脱尽,近乎胎像本色。看起来却有一种历经沧海的沧桑,让我感到凝重。虽然我知道文革时期毁了了原像,但我相信这也是最接近原来的造像。
四周墙壁皆为白粉墙,而墙上有多幅绘在白粉墙上的中国画和诗词,因为距离的原因看不清字画,但能看到那清秀的画风和飘逸的字迹,这些笔墨画和诗词都是明朝原物,非常难得的文物。
穿过窗格,我想上看顶部的木梁结构,其实不是真的看结构,我是找大概林徽因曾经站的位置。想一想林那时候也是一个很精灵的年轻女生,而非今天的传说。
扒窗许久,我不由的想起民国的一些传说,其实中国历代,我最喜欢的是民国时期。我一直认为,在民国时期,思想和精神都是初步向自由发展的启蒙阶段。。

















楼主 僧寒  发布于 2018-05-17 17:58:17 +0800 CST  
我坐在大殿前的石阶上,静静地享受着时光的流逝,清新的泥土味,飘零的凉雨点,都让我淡淡的莫名忧伤。
殿门前左右有两座石狮,匍匐状,蜷缩着相对而卧。岁月已经抹去了当初的姿态,只留下体态的轮廓,已无一丝一毫的威武,看起来更是憨态可掬。寺内有考证过,无法具体年代,只判断是唐宋风格的石狮。与今日的石狮相比真是风格迥异,时间会改变很多很多,无论石狮风格还是建筑风格。人心亦如此?
大殿前有一汪碧水,想来是过去的放生池,周围的青石栏杆倔强的竖立,而池边的野草纵情的伸展。池中水微微泛黄,却安静无波,想来这片池水与大殿是一起度过了长长的岁月,相看两不厌。
殿前其实也是放生池两侧,皆有一间新建仿古木结构厢房,样式一模一样,大门紧闭,左边我上去门里瞄了一眼,里面有些图画似乎是展览室,右侧我去看时,门微开,有一个年老保安坐在里面打盹,我马上不敢再瞧悄悄离去,怕惊扰了他或许不准我在转。
于是轻轻地绕道大殿后门,与前门极似,感觉唯一变化的是悬在檐下的横匾变为红底黑字上书:“法云广荫”。后门左右窗格变成了白粉墙,上书两首墨笔旧诗,白粉墙底泛黄,字迹破损,像是禅诗,不知年代。














楼主 僧寒  发布于 2018-05-18 12:08:25 +0800 CST  
大殿后面是宽阔的庭院(宽阔是相对而言),庭院是用石块做垫石,按照四周方形,中间圆形的排列组合铺满整个庭院,增添了庭院的古色。
庭院正前方乃一层楼的普通木结构建筑,灰瓦红门窗白粉木墙,显得比较陈旧。背后就是山体,依山而建,面开七间。虽说是一层,其实与旁边两侧的二层厢房同高。中间檐下悬有黄底金边黑字的牌匾上书:“藏经”。想来就是寺院的藏经楼了,不过楼前的说明却是说“观音堂”。“藏经”牌匾两侧还悬有老旧两块牌匾,分别是“扬善除恶”和“穆然众象”。
前檐柱外侧有彩塑的狮象牛腿(牛腿又名梁托),色彩丰富绚丽,雕刻细致入微,狮象神态夸张可爱,极具传统民间艺术风格。牛腿的作用是衔接悬臂梁与挂梁。观音堂是清光绪年间重建的。
沿杂草丛生的台阶而上,从门窗格里窥视,中央的供台上,一尊观音立像,身披香客供奉的双重厚重的披风,看不到面貌和身姿,我还是从她脚边的微型的善财和龙女的小塑像中判断出乃观音大士。
台阶下有一对石狮两侧拱卫,苔痕已经将石头的颜色变成了深绿色,蹲立状,头部内缩,显得脖子很短,看起来很老实。狮头部分应该已经风化掉,整体看起来更像现今的斗牛犬。不过不要小瞧这对石狮,考证过的,元代原物。










楼主 僧寒  发布于 2018-05-18 20:54:37 +0800 CST  
观音堂左右两端前方,各有一棵罗汉松,不算高大也不算粗壮,但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苍劲虬立。虽貌不惊人,细看树上的古木保护牌也是一级,年代有600年了,算来是元代的,想来与大殿同岁,一起经过600年风雨。其实罗汉松多用于庭院做观赏树,很难得见到如此高大,这也是我见过最年久的罗汉松。
庭院右侧厢房,也就是东厢房,来头可不小,是明代原建筑,传统石头地基,两层楼的木式建筑,颇似民居,上檐和下檐间正好只容得下窗户,显得二楼比较低矮。此刻大门紧锁,隔窗探望,房中摆放的是大殿的木式模型。
西厢房与观音堂侧房相接,其实是观音堂整体建筑是一个倒U形,正面是观音堂,两侧连接部分是原库房等所在。
西厢房与观音堂相邻的山墙有一门洞,搭有几级木梯,上去第一间房门正开,探头一望,正好里面的办公室电脑前一年轻男子也往外望,原来是办公所在。我倒是很吃惊,也担心他来讯问,他却很淡然,看罢不再理会我,我心怀庆幸的走过。隔壁的的房门门上悬有“武义县延福寺文物保护所”的招牌。再往里走,就是观音堂倒U形转弯处,也有一门打开,一女子背对着我坐在办公桌前,头也未回,我想还是不打扰人家正常工作了,讪讪的退回庭院。
庭院左侧厢房,也就是西厢房,与东厢房一模一样,看起来也是有些岁月。我隔窗观望,青砖地面,内部里面立有古碑。延福寺有两块古碑文物,一是元泰定元年(1324年)刘演书写的《重修延福寺记》石碑,二是明天顺七年(1463年)陶孟端书写的《延福寺重修记》石碑。想必就是此两碑所在。我猜西厢房不是年代特别久,只是仿造东厢房。










楼主 僧寒  发布于 2018-05-21 22:40:19 +0800 CST  
继续上图






楼主 僧寒  发布于 2018-05-21 22:43:25 +0800 CST  
庭院深深,此刻只有雨丝轻飘。
我发现管理人员并不在意我,于是就四处游走。其实老寺几乎都已经走完了,只有寺的左前角还有一处未曾去过,那是钟亭所在,那钟亭是近年新修,是根据寺中保留的元泰定元年(1324年)刘演书写的《重修延福寺记》石碑中的内容,重新恢复修建。不过亭中的钟可是珍贵的南宋铁钟原物。
幽静的寺左前角,四边是绿木草丛,中间有一四木柱亭,方形攒尖顶,颇有几分新。亭内便是南宋铁钟了,此钟为南宋宝佑二年(1254年)铸造,周身因锈已经泛红,锈迹斑斑,但钟面的图纹保存整齐。宋钟这样全无保护的暴露在空气中,自由展示,至今还能如此外表也算很令人意外了。钟身分为上下两层,每层有六个方格,方格都是上小下大,底边是八耳浅波形檐口。
我坐在亭中,静静斜看着雨中大殿,这时,那个打盹的老年保安走了出东配房看到了我,走了过来,客气的问我哪里来,做什么的等类似的家常,看得出来老保安是好客的,且喜欢聊天。
亭边,有一棵浓密玉兰花树正在盛开,细细乳白的花瓣散发着清新的香味,闻着若有若无,虚无缥缈的幽香,有一句没一句的搭着话,微微雨丝飘在脸上,有一种惬意洒满了心头。












楼主 僧寒  发布于 2018-05-24 18:30:10 +0800 CST  
闲逛已久,我需要返程,告别老保安,慢慢从原路返回,心中有几分宁静。我回头看着大殿,还是安安静静的坐在那里,不增不减。殿前池水微波不惊,寺中苍翠摇曳白墙,远处青山迢迢,迎面风雨微微,这一切都给延福寺增添了一抹沉静。
其实一个寺院中至今能保有元明清三代建筑同院,国内实为少见,即便是那些名寺大寺。老延福寺目前看样子基本已经不再承担寺院的职能,更似中国古建筑宝库。中国古代建筑虽经多次摧毁,民间保留不多。但因佛教或者说信仰的特殊原因,部分寺院无意中保留下来了。
在网上找来了林徽因在此寺中梁上安静的注视的一张照片,这是梁思成所拍。而还有一张梁思成远远站在大殿门前,却是林徽因所拍。
走出寺院,再望古朴沉默的寺门,当年梁林离开回头望时,会不会也心中安静。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
我说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楼主 僧寒  发布于 2018-05-24 18:37:39 +0800 CST  
这次自行去日本访寺,共计6座寺庙,分别是高野山的金刚峰寺(日本真言宗大本山),大阪的四天王寺,一心寺。奈良的东大寺,兴福寺(日本法相宗大本山),唐招提寺。因为时间,语言和文字等原因,还有就是日本寺院拍照严格等,实在无法像在国内那么去欣赏,鉴别,笔记。
日本寺院与中国寺院有很多不同点,当然也有许多相同的点,我实在不能分别是我们变了还是他们变了。既然无法辨别,只能按照一贯无知者无畏的风格从自己的角度乱说。肯定漏洞百出,也非常欢迎各位探讨和指正。
唐招提寺是我此去的重点,因为该寺应该是保持了当时唐朝本土的寺院特点,加上鉴真大师之威名,另外还有“唐”这个字,所以我会努力按照我平日访寺风格去记录该寺。其余寺仅仅就上一些简单文字和图片,诸君也就随意看看。
最后我要说,我更喜欢或者说更习惯中国的寺院风格,自认更正宗。
(图片乃唐招提寺中鉴真大师干漆夹造坐像,日本国宝)


楼主 僧寒  发布于 2018-05-25 11:49:44 +0800 CST  
金刚峰寺
金刚峰寺位于日本和歌山县高野山上,日本弘仁七年(816),日本真言宗(中国为密宗)开山祖师空海奏请嵯峨天皇赐地高野山。第二年空海即登高野山结庵修法,3年后建成起名金刚峰寺。金刚峰寺被誉为日本真言宗总本山,也就是我们的祖庭的概念,譬如天台国清寺是天台宗的祖庭。
空海大师我在灵隐寺那节中有提过,他渡海来唐学习佛教,回日本创立真言宗,日本文字平假名就是他发明的,他又名“遍照金刚”。他的铜像现在还在灵隐寺藏经楼后面竖立。
沿石阶入寺,石阶两旁铺满碎青石子,全木质山门,山门顶真是厚重。
入门,迎面是长长的大殿,殿前有长长的,空旷的庭院。大殿也是全木质,白色木墙褐色木顶。










楼主 僧寒  发布于 2018-05-25 12:17:32 +0800 CST  

楼主:僧寒

字数:171

发表时间:2017-05-27 20:13:49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8-19 15:17:34 +0800 CST

评论数:143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