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树洞


尽管现在债务沉重,债务利息压力山大,央行却不敢降息。

因为中国的商业银行收入主要靠的是存贷息差,中小商业银行现在揽储和拆借成本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降息,中小商业银行存贷息差空间被压缩,会陷入亏损,无法付息和覆盖经营成本,结果就是被挤兑倒闭。

中国大多数地方中小商业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实际坏账率很高,很多地方商业银行,实际就是地方ZF和僵尸国企庞氏骗局的承担者,靠的是高息放贷产生的利润来维持运营,一旦不能维持息差来兑付储户和拆借利息,必然就会被挤兑,被挤兑之下只能收贷,收贷就会让地方ZF和僵尸国企的庞氏骗局破产,坏账公开化,结果就是债务危机和银行倒闭。

在这种情况下降息,债务利息压力没得到多少减轻,反而让中小商业银行陷入生存危机,进而引发金融危机,央行实在是左右两难。

楼主 南方孤驴  发布于 2020-06-25 19:18:36 +0800 CST  

截至2019年6月末,中国共有22种类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而可以称之为银行的法人机构共有4072家。除了1家开发性金融机构,2家政策性银行,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26家上市城商行、农商行,41家外资行,合计88家(2%)外,其余的中小商业银行风险都不小。

降准会造成银行风险越来越大(实际存准率降到风险线以下)。中国商业银行的实际坏账率远大于公布的坏账率,坏账主要来自于商业诈骗骗取贷款,企业经营不善和倒闭形成的坏账,地方ZF和僵尸国企根本无力偿还的贷款,以及近年来个人消费信贷违约(信用卡,小额贷。。。。),过去有行间猜测,一些中小银行的坏账率超过20%。

很多表面按年滚动的贷款(主要是地方ZF和僵尸国企),实际已经成为庞氏骗局,一旦商业银行不再续贷,逾期违约坏账马上就会浮出水面。如果一味降低存准率,实际就是放大商业银行的风险,当实际存准率低过实际坏账率,商业银行就只能倒闭。存款保险制度只能覆盖50万以下,意味着大额存户血本无归,而大额储户主要是企业,意味着本已艰难的企业经营资金损失,雪上加霜。

包商银行,锦州银行爆雷,不过是冰山一角,看起来好象还能通过重组来救助,而如果大面积中小银行坏账爆雷,根本就没有救助的可能。所以实际存准率对比实际坏账率,是中小银行的生死线,一旦大量中小银行突破生死线,金融危机就必然爆发,而中国的危机顺序是:金融危机。。。经济危机。。。ZZ危机。。。。

楼主 南方孤驴  发布于 2020-06-25 19:19:13 +0800 CST  

保GDP名义增长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1.政绩和合法性需要
2.保就业
3.保债务

理论上来说,M2与GDP的关系:GDP增长,M2就要相应扩张,如果GDP增速大于M2增速,会出现通缩,M2增速大于GDP增速,就会出现通胀。

所以过去尽管没有公开声称:M2必须随GDP增长,但事实上就是这样做的,哪怕GDP是造假的,增量是债务和泡沫构成的,而M2增长却是实打实的。

楼主 南方孤驴  发布于 2020-06-25 19:19:43 +0800 CST  

民国时期的军队,大到中央军,小到地方小军阀,军队都属于私人或小集团所有,根据地域和派系不同,常被冠以“X家军”,“中央军”“川军”。。。。。等名号,一眼就能看明白。

军队腐败是普遍现象,平时是以“吃空饷”“剋口军饷””卖官衔”。。。。。等等手段敛财,战时就是军官们向上一级伸手要军资的机会。即使赫赫有名的远征军,各种腐败也是琳琅满目,前一天刚发下去的军资,第二天就出现在黑市上高价出售,就连美军顾问团也看不下去。

就吃空饷一事,美军顾问团曾经想过办法:由美军顾问亲自发饷。大鼻子鬼佬手持花名册,一个个叫名字,叫到的出列,由美军顾问亲手发饷,发完后点验发饷人数和队列总人数,差了一大截,大鼻子们百思不得其解。

这其中的奥妙只有中国军官才清楚:在大鼻子们眼里,中国人都长一个模样,再加一模一样的军装,一色的光头,根本分不出张三李四。叫张三时,一个兵站出来领饷,叫李四时,还是这个兵站出来,大鼻子们根本就分辨不出来。发到最后,人数对不上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陪同美军顾问的中国军官难道看不出来吗?当然能看出来,但是中国军官为美军顾问团服务是暂时的,以后还是要和国军的军官们共事,而且还有“封口费”可拿,又有谁会去得罪自家人呢?

每每大战将临,军队的伙食就会改善,会足额发饷,老兵油子们就知道要开战了,等到上级公告“奋勇作战,优厚抚恤”时,这仗估计就会很惨烈了。这个时候,有门路的就往后方调动,没门路的下面的小兵们就争当逃兵。

这样的军队上了战场,战斗力极差,往往一触即溃,伤亡惨重。远征军进攻松山和龙陵腾冲,二十万装备精良的国军,面对万把日军,战事旷日持久,双方伤亡比例为10:1,也就不是什么值得惊奇的事了。

社会经济条件好时,不顾国力财力,用优厚待遇笼络军人,指望靠这个拉拢军队为己用,其实效果并不佳。因为人的贪念是无止境的,军人一旦身家暴富,必然惜身怕死,一旦政局有变,选择站队必然是能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一方,这在中外政局变化中屡见不鲜了。

黄埔军校门前的对联:“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即是对中国古往今来军队的本质,在清楚的认识之下,打的一针预防针。不会以史为鉴的人,必然会被历史淘汰,沦为千古笑柄。

楼主 南方孤驴  发布于 2020-06-25 19:20:43 +0800 CST  

到现在为止,大多数人还是不理解近十年来富裕阶层的移民潮是怎么回事,也不理解为什么外储流失会那么快,以至于要采取非常手段去逼迫这些流失的外储回来。

近十年来能跑的都在跑,这些人不论财富,智商,阅历,对ZZ和经济的嗅觉。。。。。都不会低于国内的平均水平。虽然不是每个人都会如此警觉,但是看见聪明人在怎么做,自己照葫芦画瓢的本事总还是有的吧。

个中的逻辑其实很简单: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现在走出去,将来还有机会回来,不走,将来很可能再也走不出去,或者要付出更沉重的代价。

楼主 南方孤驴  发布于 2020-06-25 19:21:19 +0800 CST  

一个分析政策的逻辑方法

高层所有的政策、决策,基于一个三层递进结构。

最高级别:ZZ稳定
中间级别:主权稳定
最下级别:社会民生

所以,如果一个事情只影响社会民生,大概率,可以容忍。

上升到影响主权稳定,就视情况而定,但被容忍的概率就大大下降了。

但如果一件事影响ZZ稳定,放心,一定不会被容忍。

所以,对于我们分析很多事情,理清了这个思路,就一下子豁然开朗了。

1、 房价

每年大会都会提到: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口吻不可谓不严厉,是真的要让房价下跌了吗?

我们不妨试想一下。

如果房价下跌20-30%,会发生什么?

首付一共才20-30%,房价跌掉首付之后,购房者就会断供,及时止损,包袱就扔给了银行。银行拿到后通常也不能原价拍卖,一般都要打个8折左右,银行就会出现20%的亏损,或至少10%的亏损,也就是不良率。

此时的开发商呢,因为房价下跌,市场上也都在观望,没有人购房,开发商的负债率都是接近100%的,失去了流动性,基本上倒下50%是极其轻松的,开发商借的钱都是通过银行、券商、信托、投资公司融过来的,没钱还,这些房子就成了不良资产,开发商破产之后,就是券商、投资公司的倒闭。

整个中国社会融资60%以上的锚定物都是房地产,此时,社融杠杆就真的断了,这就是中国版的次贷危机。

中国版的次贷危机发生,影响的是什么?只是社会民生吗?影响的一定是ZZ稳定!

这是不会被允许出现的,所以,房价暴跌这事,在中国不会发生,因为涉及的是ZZ稳定!

2、 减税

减税这个事喊了很多年,每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今年又开始喊了,前段时间央行和财政部隔空对骂,央行也指责财政部力度不够,赚这么多钱,赚钱速度超过了GDP,但就是不减税,财政不积级,财政部也公开表态说,减税都是下半年,也就是说下半年要更大力度的减税。

但我对这个事却并不感冒,并不对减税抱什么希望,失望了这么多年,也不对减税有什么幻想。

为什么对减税不抱幻想?

税收大幅减少,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小ZF大社会模式,意味着弱ZF模式。这直接冲击的是中国的根基:中央集权式的财政体系。这影响的是什么?是ZZ稳定。

所以,在减税这个事儿上,高层是很慎重的,因为,开支太大,顾不住,减不动。这就是原因。

用这套分析模型,去分析其它政策,就一下子就明白很多了,为什么股市可以跌?为什么汇率不敢大跌?为什么房价不敢大跌?

这一切,都是基于政治的逻辑,而中国经济,是典型的ZZ经济学。

楼主 南方孤驴  发布于 2020-06-25 19:23:03 +0800 CST  

一个国家贫富分化严重,就会产生社会动荡,想要平息动荡只能均贫富。均平富的方法有两个:

第一,搞活经济,放松管制,调整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大家都有工作,底层百姓的收入越来越高,贫富分化就不再是问题。

就算有钱人开劳斯莱斯,玩游艇、私人飞机,多找几个老婆。普通人的住房、医疗、养老、就业,都解决的很好,富人的生活也就仅仅是穷人的谈资。

这样的社会,基本稳定,大家安居乐业,有矛盾也都是拿嘴喊一喊就过去了。这类国家以欧美和亲欧美的发达国家为主。

第二,消灭富人,把社会除了个别特权阶层之外的阶层,全部变为穷人。这样穷人见不到身边有比自己好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大家都穷,甚至见到身边曾经富裕的,变得跟自己一样穷,穷人还会高兴,这就是人性。在都穷的社会,穷人会产生错觉,认为大家都一样,心理也就没有落差了,社会趋向于和谐。这类国家有:伊朗、委内瑞拉、津巴布韦、南非等。

其特点就是启动过经济改革,也曾经富裕过,最后又回到了原点。

世界上基本只有这两类国家,其余就不多说了。

楼主 南方孤驴  发布于 2020-06-25 19:24:06 +0800 CST  

5月份CPI上涨2.4%,PPI下降3.7%,背离 2.4%+3.7%=6.1%,典型的滞胀。实际上从去年开始,滞胀的情形就已经非常清晰了。

滞胀意味着经济下行,企业效益不好就要裁人或降薪,物价上涨,穷人的日子更不好过。

滞胀要搞好是很困难的,尤其是通胀猛如虎。央行如果以货币宽松来刺激经济,经济未必会有起色,而国内通货膨胀会更加严重;而收紧货币,通胀是控制下去了,但是经济下行压力又增加了。此时会面临双面夹击的困境。

滞胀对经济的伤害巨大,不可能长期持续,只是未来走向大幅通胀或大幅通缩之间的一个过渡时期。

楼主 南方孤驴  发布于 2020-06-25 19:26:01 +0800 CST  

看到网上很多人对经济转型的设想,感觉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经济转型的基础是现有经济至少能维持或增长,以便给经济转型提供资本和时间,财政在经济分配中的比例要下调相当大的比例,让企业有更多资源去转型。

过去几年喊经济转型,实际最后又回到房地产,原因就在于财政消耗过多,无法支撑到经济转型提供新的收入来源,最后只能又回到土地财政(房地产)。

寄希望于ZF大幅收缩财政支出,减少对经济和社会(甚至人身)的控制,让企业和新经济新技术得到更多活力和资源去实现经济转型,现在看来基本可以视为空想。

当公开说出今年M2要增长12%或以上时,无疑是公开地打了“房住不炒”一个响亮的耳光!难道不觉得疼吗?

楼主 南方孤驴  发布于 2020-06-25 19:26:30 +0800 CST  

财政赤字货币化,如果做到以下两点,也未必就真的会成为洪水猛兽:

1.货币国际化:2008年后,美日欧多轮QE,并未引发恶性通胀,甚至没有通胀,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货币国际化后资本流出海外,如果都停留在本国进入消费流通,高通胀甚至恶性通胀就是必然的了,毛子和委国就是前车之鉴。

2.低(零)利率:这样不论国债还是企业债,都不会给ZF或企业带来沉重的利息压力,债券滚动发行也不会造成还本的压力(事实上美日欧国债发行都是这样的方式),不至于因为债务利息造成财政困境,和企业难以承受的融资成本。

但是中国做不到这两点,所以不具备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安全环境。

中国央行缺乏独立性,过去多年都在ZF的财政压力下节节让步,一旦开了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大门,财政必然会逼迫央行无限购债,来满足财政永不知足的需求,金圆券也就会在不远的将来到来了。

楼主 南方孤驴  发布于 2020-06-25 19:27:03 +0800 CST  

流动性陷阱(liquidity trap)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国民手中的钱袋就像是一个能够吸收任何物质的“黑洞”一样,把国家分配给国民的所有货币都无情地吞噬掉了,由此产生了一个货币需求无限大的“流动性陷阱”。

我这里没有日本央行从90年代到现在QE的总额, QE 出来的货币主要的去向:
1.海外投资:2019年5月,海外日元资产341万亿日元,占到了M2(1029.8万亿) 的33%。
2.国债:2019年末日本国债总额1114万亿日元
。。。。。。。

海外投资 + 国债 = 1455万亿日元(超出日本M2的部份,应是海外资本购买的日本国债),说明QE的货币没有成为在日本国内的投资与消费,大部流出了海外,或者购买了国债。

2019年12月27日一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0.122%,也就是说尽管日本ZF国债总额庞大,只要不用还本(滚动发行就不会有还本压力),利息基本是没有任何压力的。

日本所谓的“流动性陷阱”,其实只是日本人在国内减少了投资和消费行为,但是通过日元国际化和低利率,将投资和消费流出了海外,以及ZF利用国债,以无息方式又从国民手中“借回”(收回),用于ZF投资和国民福利支出,绝大部份的日元并未陷入陷阱失去流动性。

这些与中国式“流动性陷阱”完全不能同日而语。

楼主 南方孤驴  发布于 2020-06-25 19:27:38 +0800 CST  

2018年贸易顺差3518亿,外资直接进入投资3700亿美元(其实就是前几年逃出去的非DNA的钱,又被逼回来,无路可去,大部就进入了股市,成了股市的一针鸡血),到了年底外储还减少了672亿:
3518 + 3700 + 672 = 7890 亿美元
---这些大部都是外资出逃的美元,说明外资出逃非但没有挡住,反而加剧了逃跑的速度。

2012年以前,进入中国的外资80%投入了实体,而近十年来外资实体资本一直在外逃,短期游资热钱却在大举进来,将国内各种炒作(大到炒房炒股炒期货,小到炒古董普洱茶。。。。。)推得一波高过一波。

2018年出逃的7890亿美元,除了短期游资进出以外,至少有三分之一是逃走的实体资本,也就是说最少有2000亿美元,而这还只是一年的数字。为什么现在外储中外债的比例大得惊人?就是因为投资实体的资本逃得差不多了,只能靠大举借外债来维持外储。

尽管国内通过外汇管制严控外汇流出,但是资本管制长期是没用,一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管制效果越来越差。2019年一季度,经常项目逆差282亿美元,就是证据。货物贸易顺差减少、服务贸易逆差扩大是此次经常项目逆差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看,货物贸易顺差减少主要是因为进口增幅高于出口(虚假贸易增多);我国服务贸易长期都是逆差,今年一季度,旅行逆差增加91亿美元,贡献了服务贸易逆差增幅的70%。我国没有个人结售汇的统计,所以一般是用旅行逆差代替。

简单地说,资本管制下购汇不自由,导致披着合法外衣的虚假进口和个人购汇增多,从而不断地削减管制作用。只要贸易项下的外汇收支无法彻底断绝,资本管制就不可能成功,而彻底断绝贸易项下的外汇收支,就是彻底关门了。

楼主 南方孤驴  发布于 2020-06-25 19:28:33 +0800 CST  

从中国目前来看,并不是生产过剩,而是过去三十年积累下的巨额出口产能,由于外需大幅减少,而国内又无力消费,才形成所谓的“产能过剩”。根源并不是“产能过剩”,而是社会财富分配严重不均造成的贫富悬殊,大部份国人的消费能力低下,无法去消费国内生产的产品。

如果财富分配得以平均,至少在有限的程度上得以平均,目前国内所谓的过剩产能,根本就不是能不能消化的问题,某些目前表面显得过剩的行业,还会产生短缺,因为人人都希望有能力消费更多商品,得到更好的社会服务。。。。。

所谓的去产能供给侧改革,不从财富分配方面着手解决问题,反而要把生产者驱逐出去,就象人拉肚子,不去把吃的东西洗干净,而是去把P眼缝起来,这个逻辑可谓千古奇谈!

工业社会的过剩是生产力过剩,但并不是资源过剩,如果外来资源无法输入中国,中国的产能还能过剩吗?

楼主 南方孤驴  发布于 2020-06-25 19:29:03 +0800 CST  

查看了很多大的行业的数字,包括家电,家具,印刷,办公用品,快消品。。。。发现业绩和市场顶点基本都在2013年,最迟也没有迟过2014年。说明2013年之后,国内市场一直在走下坡路,现存的大部份企业都是在硬撑,而相当多的企业已经萎缩倒闭和搬走。

而2013年末M2是110万亿,2019年末是198万亿,上涨了80%,同期的PPI远远跟不上这个幅度,这些新增的M2,并没有真正刺激到实体经济的增长(哪怕只是价格增长),说明了两个问题:1.产能过剩,价格竞争白热化,造成的PPI上不去;2.大部份行业的市场需求并没有大幅增长,反而因为消费降级,量价同时在下滑。

货币政策从2013年到现在,都是采用的揉面团的方式,面干了加水,水多了加面,实际就是在走钢丝,货币政策早已失效,一直是在靠行政手段扭曲一切经济规律硬撑,今年遇到新冠黑天鹅,终于显露出黔驴技穷的疲态。

楼主 南方孤驴  发布于 2020-06-25 19:29:27 +0800 CST  

看了不少有水平的网文,对于如果按照现在的做法继续下去,未来会是什么样,什么样的预测都有,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未来中国会变穷。

以前有人预言中国会重新进入贫穷,很多人都不以为然(包括我在内),而现在看来,这已经逐步在走向现实了。前几天李公开说的中国人均收入,其实就是在公开承认贫富悬殊已经非常严重。30年来的改开,让核心阶层富可敌国,极少部份人身家亿万,但一半的国民月平均月收入却只有1000元,就是那些伪中产的纸面砖头富裕,也是以负债累累形成的,一旦出现较大的社会动荡,随时会堕入贫困,这就是很多伪中产对社会动荡充满恐惧的真正原因。

前两天网上的一篇文章:一个国家贫富分化如此严重,就必然会产生社会动荡,想要平息动荡只能均贫富。
均贫富的两条路径:
1.搞好经济,富有阶层富裕,普通百姓的收入越来越高,住房、医疗、养老、就业这些福利都解决的很好。这样的社会,基本稳定,有矛盾也都是拿嘴喊一喊就过去了。这类国家以欧美和亲欧美的发达国家为主。
2.消灭富人,把社会除了个别特权阶层之外的阶层,全部变为穷人。其特点就是启动过经济改革,也曾经富裕过,最后又回到了原点。这类国家有:伊朗、委内瑞拉、津巴布韦、南非等。

承认了贫富悬殊已经非常严重,只能再一次进行均贫富,才能稳定社会乃至稳定政权。但又只能在不能改的坚决不改,经济环境越来越差,未来会变穷的预期下进行,所以第一条路径明显是行不通的,那就只剩下第二条路。

楼主 南方孤驴  发布于 2020-06-25 19:30:09 +0800 CST  

地摊经济,并不会减少政府的税收,因为增值税消费税附加税等,在生产和批发环节就已经缴纳了。而且可以通过征收市场管理费,让地方政府得到一笔收入。

真正受到地摊经济巨大冲击的是商业门店,而且主要是中小型的商业门店,这些门店本来就存在铺租高,各种税费贵,经营成本高的弱势,很多实体门店已经被电商冲击得摇摇欲坠,再经过这轮地摊冲击,大批倒闭关门转而成为地摊是必然的结果。也就是说,新增的地摊,相当部份会是门店倒闭后转入地摊的,他们有一定的商业经验,那些毫无经验的失业者进入地摊,是无法与他们竞争的。这是在让相当部份的商业门店倒闭失业,替换成地摊经济,让实际解决的就业数字大大缩水。

而受全民地摊经济冲击最深重的,就是本已每况愈下的中小型商业地产。地方政府收了地摊管理费,却失去了部份商业地产带来的税收,算是拆东墙补西墙吧。

有人说这是政府在“以工代赈”,可谓胡说八道,“以工代赈”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济的一种扶持政策。而地摊经济不过是政府放开城市管制,实际上还是让失业人口自谋生路,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1999年去沈阳出差,出租车司机自豪地说,沈阳根本就没有外来工,修鞋擦鞋的,修单车的,缝衣服的,扛大包的.。。。。。全是下岗工人,这其实就是城市里的下岗职工,挤占了进城的农民工的岗位。今年一季度新增的229万城镇就业,主要就是这样来的。

现在的地摊经济重启,不过就是90年代大下岗的2.0版而已。

楼主 南方孤驴  发布于 2020-06-25 19:30:48 +0800 CST  

房地产这样的关乎国(油)计(水)民(十)生(足)的产业,对于囊中羞涩寅吃卯粮,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的来说,犹如一大群肥羊游走在草原上,又怎么可能不被饿狼惦记?

识趣的,早早投靠被收编,或者就是让出地盘改行干别的去。偏偏有那么些份量不够,还仗着后面有人,给脸不要脸的,那就别怪手下不留情了。

杀伤力低的桃色事件,只是敲山震虎,最多也就判五年。如果谁还要负隅顽抗,还有不听“缴枪不杀”的,以后只怕就不只“猥亵幼女”这么简单了。

房地产最终走向会是那些国字头的国企央企大地产商,在ZF的指挥棒下垄断市场,成为ZF彻底掌控的财源和控制民生的手段。手法会是多种多样的:愿意投靠的就收编,不愿投靠的识趣的就退出,愿意收点钱的就卖掉。。。。。。。

比起十年前那些“躲猫猫”,“被自杀”。。。。来说,至少还能上法庭,还能请大律师辩护,也算是文明进步一些了。
楼主 南方孤驴  发布于 2020-06-25 19:57:42 +0800 CST  

被删6层楼。

楼主 南方孤驴  发布于 2020-06-26 08:50:06 +0800 CST  

年轻人,毕业就失业的学生。。。。你们不响应新的“尚姗夏香”?

就用低收入,高通胀,高房价,高物价,高税收。。。。。逼你们就范。。。。


楼主 南方孤驴  发布于 2020-06-26 14:13:35 +0800 CST  

敲骨吸髓,涸泽而渔。。。

是知道自己末日将临,所以竭尽搜刮以备不测?

楼主 南方孤驴  发布于 2020-06-26 14:29:31 +0800 CST  

楼主:南方孤驴

字数:18064

发表时间:2020-06-26 02:27:4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6-27 15:36:15 +0800 CST

评论数:11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