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味】庐州月


大四那年,我开始了艰难的求职之路。抱着满腔的真诚,跑过芜湖、贵池等地,投的简历往往没有下文,只有去图书馆找书看,自习充电,再次鼓起勇气赶往下一场招聘会。第一次从象牙塔中走出,自谋生路,那感觉真像是一块石头扔进茫茫大海一样,不知道自己将安身何处,落脚何方。后来我过关斩将,一路拼杀,考中了肥西的在编教师。去肥西考试的前夜,我特意去图书馆找一本地图册,翻到介绍省会合肥的那一页,仔细辨认肥西城关所在地上派的位置。肥西地处市区的西南方向,地图上一条短短的线路把它们连通起来。下面有一行字:合肥,古称庐州,因淝水流经此地而得名。我合上图册,心想:庐州,淝水,上派,真是好听的名字。
在不舍和期待中,大学同窗各奔前程。有不少是回去支持家乡建设的,而我则和其他同学一道成为闯荡江湖的异乡人。坐在北上的汽车上,一路颠簸着,也一路昏睡着。汽车不经过县城,所以要转车。有时是到合肥南门车站,再换乘中巴到上派,或者是在严店收费站下车,走到乡村公路上等中巴,路口边有一幅巨大的广告牌,上面写着“千年古镇,三河水乡”的字眼,近旁是漠漠农田,青青碧草,遂有心向往之意。我记得在上派得青年路住了四年之久,跟一位教地理的青年同事合租的。回宿舍,要走过一条商业街,穿过一个弄堂,这里面蜗居着好几户做小生意的人家,反正距离金鸣街很近。那时除了去学校的篮球场投两个球外,更多的时间是在书房里埋头苦读,抄抄写写。因为自己没有一点教学经验,只有拜教研杂志为师,常从阅览室借来一大堆期刊书籍,用半新的二手自行车带回住所。读累了,靠着阳台的纱窗看云、听雨、赏月、临风。那一刻,我可以忘掉自己的清贫和寂寞,忘掉尘世的纷纷扰扰。有几次,几位好友特地来肥西看我,我才会带他们去陌生的街市转转,临时找一家台球室陪他们打打球。待朋友走后,我回到宿舍,开始长夜孤灯下的求索,在书桌下留下重重叠叠的印痕。这样的生活简单到有些无聊,颇有些遁世隐居的情调。
后来,我有幸认识了同办公室的张老师,他是我所在年级的语文备课组长,也是一个书生,喜欢教书,喜欢写字,为人和善,总是热情地为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年轻人介绍学校方方面面的情况,教我如做课件,教我怎么设计教学,把握重难点。我第一次上公开课,张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提醒我要注意的事项。我的第一堂公开课《荷塘月色》上得很糟糕,既无精彩设计,又无精彩对话,后排听课的同事走过来,报以亲切的目光,对我这个新来的年轻人毫无轻慢。张老师回到办公室里更是鼓励我,有优势,别气馁,慢慢学,多请教。闲时聊天得知张老师喜欢舞文弄墨,那篇《肥西的符号》我读了好几遍,让我对肥西的人文有了更深地了解。张老师在文中写道:“李陵山下的周老圩,大潜山下的刘老圩,周公山下的张老圩曾是肥西最亮的符号。当年淮军由乡兵乡勇、乌合之众而成为国防军,镇守着祖国的边疆,确实给肥西人民以无限荣光。”读罢我才知道肥西是淮军故里,著名的将领除了台湾前任巡抚刘铭传外,还有周盛传、周盛波兄弟。感念庐州昔日风采,又想起肥西今日成就,心中满是自豪之情。
到了下学期,学校为了帮我们这些青年教师树立目标,打下从教基础,安排了语文特级教师凌老师给我们开了一个讲座。他用六个词作总纲(“有情”“有心”“有境”“立德”“立功”“立言”),以“出手要正,下手勿偏”作主题,生动幽默地聊起了成长中的自我定位,语言精炼,掷地有声,让我对教书这一职业有了一份莫名的好感。听完讲座归来,走在校园的路灯下,我心里暖暖的。从此,在一片期许的目光中,我踏上了专业成长之路,就看到了许多用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心眼俱开。后来,我拜凌老师为师,在名师工作室学习了三年左右,虽然其中沉寂一好长时间,但每一次在路上遇到凌老师他总要问我最近有没有读书,有没有写论文,有没有对教学反思,仁者的叮咛,智者的教诲,总是让我一边羞愧,一边追赶。特别是2010年,他以专家和领导的身份给我许多鼓励,推荐我参加合肥市课堂教学大赛。那一次可能是我最有可能在教学上脱颖而出的时候,可惜我天性愚钝,心又太浮躁,最后没有拿到一等奖。我那段时间也是倍感压抑,每次在路上总是低着头,真不敢看老师的脸。我觉得学校把这个机会给我,我却深负所望,对不起为我磨课的同事。
这个时候,年级组长汪老师对我始终充满信任,他既是领导,也是长辈,同时还在一个班级里合作共事。他不怀疑我的教学能力,甚至在一些场合中表扬我。有了他们的目光,我没有理由懈怠,所以我只有勤奋,再勤奋,努力把课堂打磨得更好一些,对学生更负责一些,拿成绩来回报他们。每次在汪老师跟前,我总担心有愧学生,而汪老师,总是对我报以父亲般的微笑,就这样定格在我的回忆中。所以,当2013年8月新的班级组建并自由选配教师时,汪老师打电话邀请我带实验班语文课时,我心里难过极了,只有默默流泪拒绝。而这一次拒绝,连同我在临别时班里同学对我的那一声询问,将是我有限的教学生涯里永远的痛悔。
也曾在学校门口坐30路车去合肥,有时是在建工学院下,有时是在南七下,有时是在三孝口下。我没有去过北上广等大城市,所以庐州就是我心目中的大城市形象。高楼林立,路桥贯通,随处可见商铺的醒目店名和巨幅广告。街上总少不了密集的脚步和川流不息的车辆。白天,市民行色匆匆,各自奔波;至夜,晚风习习,灯火璀璨如织。自己开始对合肥交通不熟,晕头转向的,找不到方向感,坐几路车,在哪一站下都要频频问人。跑得次数多了,才知道庐州的大致布局。我最熟悉的是金寨路,长江路和淮河路,其余只有一个大概方位。古迹名胜我只去过包公祠和逍遥津,那里花木深深,古意盎然,郁郁苍苍,有好多刚刚种植的新树。我觉得自己是一只爬行的蜗牛,我那小小的触须张开,想要试试城里的繁华和阜盛,结果只留下短短的一段足痕。好友曾带我去政务区看市政府的新办公楼,让我大开眼界。在天鹅湖畔游览,赏鹅湖月色,品湖光灯影,柳条依依,惠风和畅,让我生平第一次有在庐州永久定居的念头。
我告别庐州数年,再聚首时已是另一番光景。高架桥四通八达,摩天大楼如森林状分布,高铁南站的人气比火车站更旺,飞机场已经搬迁到肥西高刘镇好几年了,地铁1号线年内通车,路上的私家车比比皆是,随处可以听到南腔北调,异地口音。老同学带我去看了新建成的省地质博物馆和文化博物馆,庞大的建筑形体里面都是精致的标本,古韵依依,令人心醉。本来想去肥西一趟,看看肥中的新操场,见师傅一面,可是心中怯怯,未能成行。一切都似曾相识,又迥异于前。和几个大学好友举杯共饮的时候,讲到我回来后的生活,笑着说我是山野之人,也有人劝我找机会回庐州工作,而我只有苦笑一声,又听到生于庐州、长于庐州、如今正驰骋歌坛的歌手许嵩的一段唱词:“三月一路烟霞莺飞草长,柳絮纷飞里看见了故乡。不知心上的你是否在庐阳,一缕青丝一生珍藏……”听完不由得潸然泪下,回来提笔在书案上仿《金缕曲》之韵写下一段曲词:
步履苍茫路悠悠,直北到庐州。天鹅湖畔晴照,大蜀山下凉秋,余韵何在?通衢街市,冷风轻柔。入冬身形消瘦,记起从前杯酒。
我亦飘零久,聚散无常,几人堪受?纵有长啸曲,怎敌它、岁月无情手?斜晖脉脉水悠悠,独对古道长亭,不见当年烟柳。凝眸处,意不尽,余顿首……
今夜,我轻轻推开窗户,山里的月色如水,城里的月色又当是如何呢?虽然相隔数百里,但是这里的月光也能照到庐州,照到曾经的伙伴和师长吧,明月千里遥寄相思,山隔不断水隔不断,我想在心底藏有这片溶溶月色,然后面朝北方,面朝庐州,对于这座城市,对了自己走过的每段路和为我耐心指路的每个人,道一声感激,微笑,并且祝福。


楼主 太平钟义民2016  发布于 2018-07-20 09:36:57 +0800 CST  

楼主:太平钟义民2016

字数:3062

发表时间:2018-07-20 17:36:57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7-21 14:16:17 +0800 CST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