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垭墓地考古发掘日记摘录(2)

2005-4-14 晴
今天天气非常好,桃元一早回武汉,发掘工作正式开始。
六点半准时开饭,七点民工和工作人员都准时到工地,今天的工作是勘探。勘探是专业术语,通俗地说就是寻找埋藏于地下的古文化遗存。勘探本来是地质部门用来寻找地下矿藏的一种技术,考古学将其引进,所以称为考古勘探。所谓“古文化遗存”,指的是古人在生产、生活中遗留下来的物品及遗迹,这些物品和遗迹考古学统称古文化遗存。考古勘探的目的就是要摸清埋藏于地下古文化遗存的基本情况,为发掘提供依据。具体到王家垭,就是要将深埋于这片荒地里的墓葬找出来,以便发掘。
关门岩的民工我们都非常熟悉,很多都是老朋友。他们在上工时都要经过老张家门前,相隔几个月再次相逢,大家招手示好,称兄道弟,有说有笑。关系虽好,但工作上不能含糊,大家各做各的事,既要相互尊重,也要服从安排,否则出了问题要承担责任。工作是工作,友情是友情。
这几年,关门岩的村民大多都参与我们的考古发掘,他们当中很多都算得上考古“老人”了。知识是日常生活的积累,参加发掘时间长了,考古发掘知识也丰富起来,他们当中有些像专业的考古人,对墓葬结构非常熟悉,在发掘中知道哪里是可以挖的,哪里不能随便动,挖到不能动的地方就会停下来,等工作人员处理完了之后再继续下挖。这些民工虽然是农民,但今天的农民不再是过去的农民,他们大多受过良好教育,可算得上是知识型的农民。我们对这样的民工不仅欢迎,而且在待遇上也给予相应的考虑。



王家垭墓地是北泰山庙墓群的一部分,而北泰山庙是一个特大型古代墓葬群,时代从战国一直沿续到明清时期,以战国和两汉为主,尤以战国时期的楚国墓葬最为突出。通过已往的调查和发掘表明,它是鄂西北现已发现面积最大的楚墓群。这个墓群分布十余座小山包,我们将每个山包按当地的称呼命名为墓地,如王家垭墓地就是因为当地称这个山包为王家垭。我们每年的春秋两季各发掘一座这样的小山包,如此大规模发掘已持续了两年时间,发掘了几座小山(几个墓地)、数百座墓葬。


2005-4-14 晴
考古勘探,非考古人都觉得神秘,其实它非常简单,毫无神秘可言。所谓的神秘是针对不懂,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不解其中奥秘的人而言的,他们觉得在茫茫荒山野地能将一座座墓葬找出来,这无异于在大海里捞针。其实,没那么难,考古人对勘探视之为“玩”。当然,这种玩是手中有“活”的玩,手中要有“金刚钻”。具体地说,其神秘在于考古中的地层学,若有了相应的地层学知识,并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所谓的神秘也就不存在了。
具体做法是,在要发掘区域的地表按1米见方的距离,用白灰布成梅花点,民工就用探铲,从白灰处往下打探洞。探铲将土带上来,考古人员通过观察土质土色的变化以及地层中的包含物,来了解地下是否有古文化遗存,是何种性质的古文化遗存。如在王家垭,若探铲打出来是花土,那么基本可以认定下面有墓葬,反之则不然。当然其它地方并不一定如此,要看地下的埋藏情况。
考古人对土质土色特别敏感,他们可以将普通的土分出各种不同的种类,通过对不同土质土色的分析、判断,从而解决他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在墓葬的发掘中,他们可将土分成三种不同的类型,即生土、熟土、花土。所谓生土,是没有受到人为翻动的土(原生堆积或称为原生地层),即自然堆积的地层。生土的颜色基本一致,结构紧密、纯净。而熟土是相对于生土而言的,它是经过人为翻动或是挖动过的土,这种土往往夹杂有人类生活的废弃物,致使其土质不如生土那样纯,颜色相对杂乱,同时结构也相对疏松,这种土与生土在疏松及纯净度都有很大差异,一看便知。花土成形相对复杂,多出现于墓葬中,所以它对确立墓葬起着近乎决定性作用,在墓葬的发掘过程中其重要性更为突出。花土也称为填土,即墓坑内的土。花土形成的原因与墓坑有直接关系。墓葬是先挖墓坑,待墓坑挖好后再放置棺木及随葬品,之后将墓坑填平,堆起封土,填平墓坑和堆起的封土一般都是花土。原因是填墓坑的土就是从墓坑中挖起来的土,由于墓坑是由地面向地下挖,通常会挖到生土层。自然界的土质颜色不尽相同,这些挖起来的土会渗杂在一起,于是形成多种不同的颜色,考古学将其称之为花土,也有叫五花土,或称“填土”,即回填土。墓葬内的花土,其成因与墓葬有直接关系,所以确立了花土也就基本可以确定墓葬,道理非常简单明了。考古人员以区别不同的土质土色来确定地下是否有墓葬、判断墓葬的方向和大小等。这就是知识和经验,非考古人认为的神秘,其实就是这样简单,说穿了,只要能准确认识花土,寻找墓葬就没有一星半点的神秘。

勘探半天之后,李宏柱提出新的建议,他认为这样工作太慢,有一个更快捷、更省时省工、还更准确的办法。我们都很高兴,非常想听听他到底有什么好的点子。
李宏柱,整个工地他年龄最长,是考古前辈。他八十年代就开始在这一带发掘,对这里的环境非常了解。他建议放弃探铲(探铲,俗称洛阳铲,是由洛阳盗墓贼发明的,后来考古界引进了这种工具,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地下古代文化遗存的分布及其内涵。现在考古界使用的探铲除洛阳铲外,还有荆州铲。荆州铲是湖北的相关人员将洛阳铲引进后改造而成的),改为普通的锹和锄。他说,这一带表土层很薄,最深处只有二、三十公分,一般在十公分左右。如果用锹或锄头,一锹或一锄就能见到生土,如果有墓葬的话一定可以发现。大家认为他说得非常有道理,于是让两个民工回家拿来锄和锹进行试验。结果正如李老师所言,有的一锄就能到生土。换一句话说,有墓葬的地方,一锄就能发现填土,这就等于发现了墓葬。下午通知所有的民工都带锄头或是锹。勘探工作达到空前的效果,工作人员跟在民工的后面,只要看到花土就用白灰做上记号,这种工作效率比探铲勘探要快数倍乃至十余倍。经验就是效率,经验就是时间。

2005-4-15 晴
李宏柱的一个建议将原计划十天的勘探时间提前了八天,发现墓葬近七十座,今天发掘工作正式开始。
民工根据已往的经验,他们三人或四人为一小组,每个小组由一人负责,负责人由他们自己推选。在发掘时,每个小组同一时间只能发掘一座墓,待该墓发掘完成后再给下一座墓葬。民工满以为今天发掘的是墓葬,但我给他们的是探方,这让他们有些不解,叽叽喳喳地吵个不停。这种改变是因为此次发掘的要求变了,以前是墓葬勘探出来后直接发掘。这次不同了,要将整个发掘区先按探方发掘,使墓葬全面暴露出来,而后再发掘墓葬。



探方发掘是考古发掘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发掘方式,其具体操作是将发掘区按规定的标准划分成若干个小的发掘单位,这样的小单位称为探方。探方分为5×5和10×10米两种,皆为正方形,且为正方向分布,所以人们经常看到考古工地都是一些方形土坑,它就是探方。严格地说,考古发掘就是挖探方,之所以将所发掘的区域分成如此之多的小单位,其目的是更好地掌握地下古文化遗存埋藏情况。按理说发掘墓葬也可以不用探方发掘的形式进行,但新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是这样要求的,既然有规程就得照办。好在王家垭墓地的探方发掘非常简单,因为此处并没有文化层(文化层是古代人类活动而形成的地层堆积,这种地层包含着其形成时代的文化信息,故称之为文化层),表土下就是生土,所以发掘起来较为轻松。昨天将王家垭的整个发掘区全部按10×10布成探方,所以今天民工挖的不是墓,而是挖探方。



王家垭是关门岩这片山地所伸出的一个小山包,呈南北向,除南面外,其它三方皆邻水库。虽然是山包却没有树木,只是偶尔能看到几株橘树苗,其间套种油菜或蚕豆之类的作物,从那些瘦于荒草的作物身上可以看出当地人并没有将这块土地当回事,一种望天收的心态表露无余。农民不在意,可盗墓贼却很关心,这个存在了二千多年的墓地,一直无人知晓,前些年周老师在此发现盗洞,因而引起文物部门的关注。专家们根据被盗情况而确认这里有古代墓葬,许多迹象还表现出王家垭是一处先秦时期级别高、面积大的贵族墓地。如在盗墓者挖出的填土中,发现青铜器残渣和铜锈等信息,通过这些零星信息得出此墓地不仅时代早,且规格还很高。于是,这片似乎被人遗忘的荒地成为考古和盗墓贼关注的焦点。南水北调工程的文物保护工作开始,王家垭墓地成为首选发掘项目。
墓地是有优劣之分的,墓地的地理环境与墓主人的地位、权势相关。所以墓地的优劣既是一个环境问题(包含着古代的风水学说),也是墓主人社会地位的体现。王家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山包,海拔较高,又向阳,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具备了理想墓地的必要条件。王家垭墓地的主人选择了这块地方,推测其主人应该是当地的名门望族。我将民工安排好后,工作人员也相应进入自己所发掘的探方,我没有太多的事情,于是走出发掘区,到周围寻找旧石器。
北泰山庙这一带的旧石器(也称打制石器,是人类最早的工具)遗存非常丰富,分布面极广,周围的荒地和橘林,或水库边常在不经意中就有这样的意外收获。我对旧石器颇为偏爱,似乎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总觉得那些“石头”具有磁性,有一种说不清楚的吸引力,所以每年在此发掘都要采集一些回去。
转悠了一段时间,收获不随我愿,只好回到热闹的发掘现场。

(未完待续)
楼主 秦风楚雨巴山月  发布于 2018-07-13 08:42:13 +0800 CST  

楼主:秦风楚雨巴山月

字数:3649

发表时间:2018-07-13 16:42:13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7-17 09:37:59 +0800 CST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