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宋词人物】春衫•薄酒•黄花


春衫•薄酒•黄花
一、春衫
在男性话语权主导的古代社会,女子一直都处于被压制、被欺凌的地位。但是她们从来没有放弃自己歌唱和绽放的权利,比如蔡文姬、薛涛文采卓著,花木兰、穆桂英勇武过人,都留下了青史美名。其中有一位极其聪慧的女子历尽飘零之苦与流浪之悲,在生命的这场苦旅中走得太远太远,落得个悲情的下场。但是却不甘沉沦,以文字为自己也其他红颜赢得尊严,赢得后世读者钦敬。她就是一身经历两朝的南渡词人李清照。
她原来是一个被上天宠幸、令须眉绝倒的少女。她的父亲是著名学者李格非,朝中担任礼部员外郎,母亲也善诗文,所以她自小就被书香濡染,在书房中储才养学,吞吐文字,就像生长在庭院中的一株娇美的文竹,从上到下布满了生命的葱茏绿意。在日常生活中也没有什么束缚和牵绊,她可以静坐在室内捧一卷史书看着沉香袅袅,凝眸遐思,也可以让侍女陪她去后园中荡一会秋千,说说笑笑;她可以在暮色熔金时候独自划一叶小舟误入藕花深处,还可以去东京的夜市欣赏如昼的花灯,直到灯火阑珊,月挂中天。而就在不经意间,她的词作传遍东京文坛,名动一时,引来文人才子点赞。而她,却宠辱不惊,在最单纯也最美的年纪里安然创造着诗意,享受着闲情,在命运的恩宠中静静编织着多彩的花环。
更为幸运的是,在她春心微动的时候就遇到了自己的心上人,收获着一份缘定今生的爱情。据说,尚未婚配的太学生赵明诚曾对父亲说起自己午睡时做的一个梦,梦里看到一本书,书上有这样几句:“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实际上暗示他将是“词女之夫”。这段故事正史中不载,一些学者也对故事的真实性有过怀疑,可后世许多人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因为人们总愿意将般配的姻缘说成是冥冥中的注定,天上的安排,自然就有征兆。然而这段看似完美的婚姻也有不和谐的音符存在,那就是双方的家长本是各执政见、水火不容的政敌。北宋存在新旧党派之争,新派即元丰党人,主张大刀阔斧地改革社会的政治经济弊端,代表人物是王安石;旧派即元祜党人,认为改革不可动大手术,主张渐进式变革,代表人物有苏轼、司马光。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归属新派人物,力挺王安石变法,而李清照的父亲则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为旧派人物,深受苏轼思想影响。党派矛盾没有影响这对有情人的选择,他们仍然走到了一起,恩恩爱爱,情深意笃,真是情到浓处无所畏惧了,也因此有了赌书、猜句、泼茶的千古佳话。
二、薄酒
如果说爱情是天真少女的一捧甘露,那么婚姻则是痴情女子的一杯白开水。如果说爱情让李清照在萌动的春心中睁开双眼,真正地打量着窗外的花花世界,审视着自己的斑斓内心,那么婚姻则让她抛开浪漫,品尝人生苦味和世情冷暖,走向从容,走向淡静,走向成熟。她们把家安在青州的归来堂,以躲开政治的旋涡。归来堂,多好的名字。它似乎是在告诫在外求取功名、宦游不归的丈夫,无论在外奔波多久,有多疲累,无论在外看过多少绚丽的风景线,都要记得归来,归向这片遮风避雨的港湾,而在这儿,会有一位妻子点一盏照亮迷途的灯火,掐指计算着丈夫的行程,恭候丈夫打马归来,一同坐拥月圆花开的优雅时光。
上天不仅给她娇宠,也要给她一个完整的婚姻体验,所以既安排了相聚相守,也安排了相离相别。正是相离相别让她品咂着爱的另一种滋味,相思的滋味。她只能默默登上西楼,守候着日升日落,潮涨潮退,渐渐地,守候成了她的心病。她害怕等待,等待意味着不确定,她担心归期会不会遥遥无期,让她心头长满了青苔,长满了荒草,长满了厌倦。可是她明明又寄情于等候,因为至少还有盼头,至少还有牵挂,至少还有希望。她宁愿相信,她的丈夫正披星戴月、一路兼程地赶在归来的路上,而她只需要将这份清清浅浅的思念裁剪成唯美的文字,连缀成一首首词句,连缀成“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缠绵哀怨。只是,对于这样一个用情至真的女子而言,无尽的等待是不是太无情了?当思念爬满心扉,她会不会有“相思令人老”的喟叹呢?如果是一株草木,在天地间春秋轮回,一岁枯荣,生命的音节太仓促,还来不及谈情说爱,就被卷进时间的激流中,所以它们不怕被时间辜负,也就无所谓有情还是无情。人却不一样,人是万物的灵长,他们寻寻觅觅,就是为了得到一份令人欢喜的情缘,好不容易得到了却不能尽情地品尝和享受,内心自然蓄积了不满和幽怨。就像京戏里的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年,历尽千千心结,最后还是等到了衣锦归来的薛平贵,团圆是团圆了,可是王宝钏容貌已老,心已沧桑,最好的生命芳华浪掷在度日如年的等待中,我只能说,命运对她太刻薄了,这是对爱情的消耗和折损。她只享受了短短的十八天,这十八天未必就是春暖花开、苦尽甘来。
李清照当然没有像王宝钏那天等到沧海桑田,等到地老天荒。她只是用文字作藕丝,串联两处闲愁,没有惊喜,也不必惨淡。伴随她的是鹃声雨梦,轻浪萍花,一声断鸿,一杯薄酒。今天能读到的李词约有58首,而提到饮酒、醉酒的就有26首。她带上一杯飘着酒香、散着醉意的酒盅,时而“小酌”,时而“沉醉”,时而“残酒未消”,总之,饮酒是家常便饭,醉酒也不少见。在女词人的生活中,酒是恒久的陪伴,是调味的饮品,也是延续她写作灵感的生命之水。在读着这些弥漫着馥郁酒香的小词时,我在想,她会不会也跟《红楼梦》里的史湘云一样,宴饮之后,醉卧在假山后的青板石凳上,枕着一包芍药,一任红香飞落在脸上、头发上、衣襟上,半醉半醒之间还说着几句酒令呢?
三、黄花
她的晚年凝结为一个“寻”字。过去,她曾有一个安宁的国,一个稳定的家,还有可以期许的人生价值,这些都是她生命里的凭靠。靖康之变后,乾坤扭转,时代大乱,家园碎裂,她的好梦还未能多回味片刻就提前终结。这回,她可真的是独自一人划浆,漫溯长满水藻、沉积淤泥的河道,艰难地寻觅下一个渡口。偏偏又在这个时候,她被小人诬告,诬告的罪名居然是她背叛旧朝,奉迎金主。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她只能带着一大堆古书和金石文物,沿着皇帝逃难的路线一路跟过去,等追上皇帝后再把古董字画献给朝廷。可是,她视如性命的文物,要么丢失,要么毁于战火,而她从越州到明州,从明州到台州,从台州到温州,转徙千里,已然成为有着流浪基因的吉卜赛人。
可是,小朝廷并不体恤她的疲惫,她的苦楚,甚至也不需要她的忠君泪,报国心。因为政治是男人的事,与女人无关,何况国难当头之际,连许多须眉男儿也噤若寒蝉了,她一个人到中年的女子又能帮什么忙呢?她所寄居的朝代,已经不能再给她任何宽慰的话语,有关未来的念想。她唯有写词明其心志:“子孙南渡今几年,飘零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
当她的悲剧到了一种无以复加的程度时,她的才情也迸发出来,达到了至高点。《声声慢》这样的宋词佳作,《金石录》这样的纯学术著作,足以让一个人立言而不朽,而它们都出自饱受打击的暮年女子之手,真令人惊呼不寻常。特别是迫于生计再嫁张汝舟,看清对方真面目后又毅然与之决裂,不惜身陷囹圄,承受牢狱之灾,不惜承受“败德败名”的舆论苦果。这哪里像一个在风刀霜剑中踽踽独行的女子所为,分明是堂堂七尺男儿的做事风格!
在宋代华美的锦锻上,无数人都渴望在青史上绣出属于自己的图案,而李清照不过是飘摇在这件锦缎上的一枚凉薄的黄花,它和其它花儿一样,开过,败过,枯萎过,然后深埋于历史的厚土中,深藏于重重叠叠的云烟中,不可复见,不可找寻。但它又迥异于其它花儿,正如词人自己所写:“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而今天的我们,只要守候在微风细雨的时节,独坐亭台楼阁,就能聆听到她所吟唱的那一曲流水落花,天上人间。




楼主 太平钟义民2016  发布于 2018-06-28 18:07:51 +0800 CST  

楼主:太平钟义民2016

字数:3047

发表时间:2018-06-29 02:07:51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7-16 09:12:24 +0800 CST

评论数: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