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筢子(运河故事之四十七)

小时候用的竹筢子主要是用来搂草拾柴火用的,有时打场晒粮食也用得着。一指宽半米多长的竹篾,尾部弯成钩,十几个均匀地聚成一捆,绑在一米多长的木头把上,既轻便又好使。

那时柴火普遍不够使的,连烧锅做饭都是个问题,我打小就拉着筢子去地里或者路边搂柴火,筢齿子划在坑坑洼洼的乡间土路或沟渠沿儿上,一道道白印子后面尘土飞扬,跟着脚步延伸腾起。灰头土脸回到家,把一粪篮子或者用草绳捆成一个疙瘩的麦秸干草放在厨房里,母亲烧锅做饭就有了柴火。印象中那些年月,和挎着竹篮去薅野菜喂猪一样,拉着筢子搂柴火,这是每天傍晚或者放学后必须要做的两件事情。

打场晒粮时也用筢子。脱粒的稻子和麦子散成一堆,伴着机器旋转轰鸣,撒下来的稻粒和麦粒,混杂着稻草麦秸甚至毛擦碎末。母亲头上系着方巾,站在粮堆一侧,把竹筢伸到对面,筢齿子向下,轻轻一拉,就把杂草清扫干净。响晴天的时候,粮食摊在路边或者房顶,晒过一通太阳,表面一层热腾腾的,赤着脚,烙得慌,像踩在火炭上一样。晌午头里顶着烈日,拉着竹筢在粮食上面走一遭,就把粮食翻了一个个儿。竹筢的用处还有很多,家家户户不可或缺,农忙时用的多,平时也离不了。

竹筢是从集上或者会上买来的,刚拿回家时竹篾的弯处还有火烤的痕迹,时间长了用的久了,筢齿子磨短了、变秃了,舍不得丢,通常是先拣秃得厉害的那个筢齿子取下来换个新的。父亲是个木匠,修理或者打制农具本身就是他的特长,弯个竹篾更不在话下。先寻个竹条来,劈开刮净,薄厚均匀,长短合适,在半乍的地方放在火头上烤,凑近火苗又不触及,待火烤处受热发软时,轻轻地折,弯成钩状,固定好,换下磨损变秃的筢齿子。有时一个竹筢子竟然被换一个遍,依次循环,只到筢把或者筢齿子损坏,再也不能用了。记得有一次开春后和父母去二月会赶会,买回一个竹筢子,回来时父亲蹬着自行车,母亲坐在后座上提着竹筢子,我的坐在前面车梁上,手抓住车把。竹筢子尽量贴着车轮,时不时碰到我伸出来的腿上,母亲再拿开一些,接着再蹭一下,再拿开。

别看竹筢子一人多高,但轻便好使,在路上搂草或者平时在家小伙伴们聚在一起,拎起竹筢子就能舞动一番,是一件称手的好兵器,风声在耳边呼啸,学猪八戒。不知多少个日夜,我们兄妹三人在狭长的庭院里一次次舞动木棒和竹筢,上演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路上的一些章节故事。

后来出现铁筢子,比竹筢子要短小些,细硬的铁条代替了竹篾,看上去单薄了些,但是牢固耐用,不用担心筢齿子磨短变秃,省去了当季时破竹弯折更换筢齿子的麻烦;再说拿出去在路边搂草拾柴,也方便了不少,但我总感觉不如竹筢子那样好使,那样威风。

村里的地几年前就卖了,农家没有了自己的土地,农具还留着有什么用,铁锨、小镢、锄头没有了,木锨、三股叉、撒巴没有了,铁耙、脱粒机、打稻机也没有了,更别提竹筢子了。还好,记忆中还有,还在某个角落竖在那里,而且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难以忘记,难以磨损变秃。
楼主 有任京杭  发布于 2018-05-07 15:57:55 +0800 CST  

楼主:有任京杭

字数:1182

发表时间:2018-05-07 23:57:55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5-09 19:54:18 +0800 CST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