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乾陵

常听到肉体崇拜者带着戏谑或不无自恋的口气说,肉体是一个谜,我无法抗拒。来到咸阳乾县时,我又想起了这句话。放眼望去,乾县郊外的梁山南面东西对峙的两座山峰比其北峰要矮小很多,却形如女人双乳,当地人称其为乳峰。传说中的袁天罡用铜钱作为标记“覆盖”的山体,与李淳风用发针扎入他摆出的八卦阵两尾鱼相交处的那山体,远看就是一个线条柔美体态丰腴姿态撩人的睡美人,南边两峰便是这美人的双乳。而李淳风的发针扎中的恰恰是袁天罡铜钱中心的那道方孔,或许那方孔便是睡美人的神阙,甚至心房。梁山是睡美人,何人变的?那是一个谜。但谜却“迷”住了武则天,高宗死后,她先是下令在梁山造设了乾陵,接着从东都洛阳将高宗灵柩运到乾陵安葬,之后就不管不顾地当了皇帝,二十多年后自己也老了,眼看留在世上的日子也已不多,也想通看开了,便宣告退位,将江山社稷还给李唐,再令其后人在其死后以李家唐朝皇后的身份与丈夫李治合葬在乾陵。世间夫妻虽说原本是同林鸟,但大难临头时,大多还是作了飞散状,令无数情种气短,可两个做过皇帝的夫妻,死后却合葬于一处,让世人讶异,讶异之后,自个冷寒的心多少有了一丝热度。没有人能窥测到武则天的内心世界,即便只解读两人的合葬之举或那块无字碑,就够后人折腾的了。虽然精神境界的追求看起来更切中人类在文化和教育方面的本意,但肉体仍然是一个巨大而恒久的诱惑,即使它们最终也逃脱不了腐臭朽烂的命运,但记忆中鲜活可人的它们,仍然能勾起人们浓厚的兴趣,不管是从历史方面,还是从文学艺术方面,人类都在竭尽所能地猜想、推测、想像、考证。尽管如此,还是有许多东西是连想象和考证都得傻眼的,比如乾陵,也就是说,到了今天,乾陵仍然是一个巨大的谜团。其实这样的谜团都是符合历史和文学规律的,我真不相信典籍上那些线索脉络都清晰之极的记载就是历史真面目,自然也无从打消文学作品中不管是有限度的虚构还是极致的夸张带来的审美享受。我们连身处的现世都难以说清楚,仅仅靠几册散发着霉味的典籍和一座座散发着死亡之气的古墓,就能得知历朝历代的真实情形?
艳阳横空,但关中大地仍然显得不甚清晰。我抵达梁山时,夺目的阳光和灰蒙蒙的一层从平地缓慢升到空中的云雾造成了视觉上的强大反差,我只能理解为这里确实是一个风水宝地,连李淳风和袁天罡两个大仙级别的人物都来了,借以证明此地只能埋葬皇亲国戚,皇家威仪是不可抗拒。因此在普通百姓看来,这里的一切他们都是不知晓的,也不用知晓,当然,也不可能知晓。面对梁山浑然天成的两座酷似女人乳房的南峰,我又想起了肉体这个概念。懂得肉体之谜的估计只有医生,但也是相对而言。在性交这个层面上,医生估计没有常人那么容易进入亢奋状态,当然,同样是相对而言。或许,只有不了解肉体结构和功效的人,才真正享受了性,更看重生殖效果和传宗接代的意义。在生命乃至政治这个概念上,肉体的存在和毁灭,是需要大智慧和大勇气的。上帝在西方建造他们属于西方文化的性灵及精神世界,我们的老天爷在东方隆起了诠释人性的自然造化物(除了梁山乳峰,还有乐山著名的睡佛等),使在现实生活中蔑视和违背人性却又无法抗拒性的复杂心理,用山水或别的什么来呈现,成为一种既有自然美,也有人性之光的风物。
就在这两座看起来充满了勃勃生机的乳峰之间,对面的北峰突然甩出一匹素色绢帛,缓慢而优雅,却又不失王者大气,直溜溜地铺排过来,在两根高高的八棱柱前才停止。那是司马神道,神道口的这两根八棱的石柱,就是华表,古今都是皇权威仪的象征,在这里,则是帝王陵寝的标志。在各地的帝王陵寝前见到的华表大多一致,但乾陵的这种八棱柱的石头华表,倒不多见,其象征意义通常是代表帝王们至高无上的威仪,乃至万寿无疆、永垂不朽。但很多学人往往只强调这一点,对于其他的蕴涵和象征意义,即使提及,往往也是轻描淡写。在这里,八棱柱石质华表最根本的象征意义是人们对生殖的崇拜,是一种抽象和形象高度结合的“图腾”。人与动物最为相似的一点就是对生殖器及生殖行为的好奇和迷恋,说大一点就是对生殖极致的崇拜,对性无可抑制的渴望。只是动物在发情期或别的时候,大多是通过气味或别的什么方式瞅上同类异性后,就蛮不讲理地扑上去了,不装,不演,不说谎,不说教,不海誓山盟,即便乃配偶单一、终生厮守的禽兽,基本上跟节操没关系,而是与生理及其结构、环境和生存等有关。人呢?刚好相反。从这点来看,人与动物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对待性的态度上。在动物方面,人们就看不到动物们用诗歌或学术阐述它们为何要在生殖器上获得快感和幸福,却在云雨之欢后大骂性行为肮脏、性对象下流、无耻、伤风败俗等属于人类的人格分裂的现象发生。生殖崇拜其实就是生命的延续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人因为比动物更具有高级思维形式,尤其是抽象思维的能力,包括羞耻之心,因而才有了节操、贞节、伦理、道德、知识、文化和文明,当然,也包括扯谎、欺骗和性过度与性无能等普遍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大量元素。建造这一对华表(包括历朝历代的其他华表)的人们,肯定是通晓政治、经济、文化,尤其是人性的。天赋异禀带来的不仅仅是艺术创造在形式上的卓越,更重要的是,他们有思想。真正有思想的文人艺人,往往会通过创作,将世人并不待见甚至残害的思想情感化为文字、造型,深入形象的骨髓和血液中去,而普通人感兴趣和愿意秉承的无外是皇权带来的外在形式,只是这种外在形式往往将思想者遗忘,人们也只会在这外在形式上歌功颂德。当思想者也在生殖崇拜这一环节上被人性之光照亮,却始终无法走出性及其文化,乃至不得已损伤了文学或艺术创作,成为许多伟大而又纠结的“文艺惨案”时,他们多半也就淡然处之,绝少后悔,更不会推翻自己的性灵世界。我想,武则天最终脱下皇袍,重新穿上李唐王朝皇后的衣裳,以妻子的身份跟早已去世的丈夫合葬在一起,或许就是她掩藏在她内心深处的女性元素终于在人之将死时战胜了她作为才人、媚娘、皇后和皇帝的身份,回到他们夫妻的心性世界中去,在另外一个世界耳鬓厮磨,相濡与沫,生儿育女。
沿着这袭巨大的唐代绢帛,我继续往前走。华表之后,是两匹石刻翼马。翼马也称天马或瑞兽,材质为石头,一般放置在皇帝陵墓前,是作为最高统治者权威的绝对体现。顾名思义,翼马者,乃长有翅膀的马匹也。眼前这两匹马强健剽悍的身体两侧的翼翅呈卷云纹状,雕刻得舒活流畅,给人以造型优美、雄健有力、肌腱饱满、随时都能四蹄奔腾,、腾云驾雾、展翅高飞的感觉。翼马之后,是一对鸵鸟浮雕。这组浮雕手法简洁,既凸显出朴拙的质感,又生动传神。马和鸟都极富灵性,与人亲近又疏远,人总是渴望能像马一样奔跑,像鸟儿一样自由翻飞于长空,最终只能骑在马上狂奔,借助高科技展开铁翅膀,载着沉重的肉身和无穷的欲望,飞翔飞翔,实则乃非分之想。当然,人类的思想、想像和联想功能,能让人“飞”,则是另外一回事。武则天倒是在历史征途上奔跑了很远,在心灵的天空中随心所欲地飞翔,但她到底还是输给了肉身的苍老,输给了死亡,其实就是输给了时间。或许在她走下龙辇的时候,她就停止心事和思想的奔驰和飞翔了,那时,她获得了救赎的机会,却无法阻止肉身走向腐化糜烂。
看过了鸵鸟,迎面而来的是五对石仗马和十对石雕翁仲(直阁将军)。仗马都配备有驾驭者,比真人略高,骨架粗大。尽管经受了长时间的风雨剥蚀,人和马的面目、神态和衣饰纹路都受损严重,但从造型上来看,仍然栩栩如生,顷刻之间就把人带到了那个遥远的年代,亲眼目睹了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灵柩先后抵达,在工匠们高亢洪亮的齐声吆喝中,被缓缓送入幽深的墓室的情景。石翁仲在全国各地的帝王陵寝前大多能见到,比如,从南京紫金山到明孝陵的一条必经之道就叫翁仲路,明孝陵最高大、技艺最精湛的雕像就是石翁仲。翁仲,一说是匈奴人的祭天神像,秦汉时期被引入关内,当作宫殿的装饰物,刚开始是铜制的,叫“金人”“铜人”等,后来改为石质的,主要指神道或陵墓前的、用石头雕刻的文武朝臣。另一说,翁仲实有其人,姓名阮翁仲,秦始皇时期的大力士,高一丈三,因力大无比,骁勇异常,极其善战,秦始皇便命令他领兵镇守临洮,匈奴人闻风丧胆,不敢轻易侵犯秦边地要塞。翁仲死后,秦始皇念其戍边有功,令人为其铸造了一尊铜像,放置在咸阳司马门外。据说匈奴人来咸阳,见到这尊铜像,以为是真人,吓得不敢靠近,只能躲在远处观看,最终逃之夭夭。“直阁将军”之名起于南北朝时期,意思是在殿阁前值勤的将军。基于这几个原由,人们便普遍将在庙堂、殿阁、神道和上层阶级的陵墓前放置的石像,称为石翁仲或直阁将军。乾陵神道两边的石翁仲雕刻的形制基本类似,动作造型一样,完全就是一个人。这些石翁仲雕像高度皆为四米,高高硕硕,威威武武,神神气气,整齐地排列在神道北端两侧,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不可侵犯、威猛不可阻挡的气势,毕竟这是皇家陵墓,是要地,惹不起皇家威仪倒也罢了,连翁仲都不敢招惹,确实霸道之极。生前被万众拥戴,殿堂前威武武士护卫,无人敢侵犯,死后也要享受世间的权力带来的威严和荣华富贵,无疑是人心在权力、地位和生死面前最为直接,却又是最为怯懦的表现,秦始皇的兵马俑,战车等,同样具有这样的目的和意义。他们渴望长生不老,不仅要将尘世的荣华富贵在阴间复原,还要捎带着不逊色于人世的肉体,抖擞着不可一世的精气神,宣称不管是在人间,还是在阴世,他们都是被人神歌颂赞美和惧怕的王者。不可否认,乾陵的这条司马道给人产生的震撼是其他陵墓前的神道没有的,这样的石马石人像无论从高度,还是形制,乃至最后带给人的印象和影响,也无需赘述。这神道,便成了高宗夫妻二人相见,最后升天的通道。只是他们没想到的是,一千多年过去了,凡夫俗子们竟然敢在神道上面大摇大摆、挺胸凸肚地来来去去,高声喧哗,肆无忌惮,仅仅将这里当着单纯玩耍的号去处,或神情肃穆,徜徉流连,不为文学艺术或历史,而是为那个战胜了男人的唯一的女人和萦绕着她的那一团团迷雾,到头来,就连翁仲也迷糊了,斑驳的面目和身子,就像谜团本身。
神道北段,乃一道坡度不大但舒缓的坡路。放眼望去,但见两座石碑,一左一右,一东一西,竖立在神道北端,后面是两座高高的、极具大唐风格、青砖砌成的阙楼。
先说西边那碑,就是著名的、极富特殊史学和建筑价值的述圣纪碑。说它特殊,指的是它打破了古代帝王陵墓前不树碑、专事歌功颂德的传统,即,这是一座专门赞颂歌呼唐高宗李治文治武功的功德碑,由武则天亲自撰文,由唐中宗李显题写。整座石碑呈方形。碑顶建筑形制为庑殿式,四个檐角,每檐角处有护法大力士守护。碑顶(也就是碑首)的形制,意为永恒的太阳。四檐的檐口都雕有斗拱,技艺不凡。斗拱之下便是碑身,由五节青石组成,最上那一节最小。五块青石榫卯拼接,拼接处的痕迹非常明显,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后人维修时在拼接处涂抹了现代材料。之所以不采用整块石头雕凿,而是采用五块青石拼接,主要原因是五块石头象征金木水土火五行。碑身下面是碑座,象征着月亮,也是榫卯相接而成。整个述圣纪碑就是由碑顶、碑身和碑座三大块共七部分组成,迎合日月金木水土火七个自然万物的组成部分,其实是象征高宗(包括所以统治者)不管是生前还是死后,其文治武功都将像日月一样永恒,照耀千秋万代,永不泯灭。当然,因为是武则天撰文,其间奥妙,她本人才清楚,她如此这般的动机,恐怕不仅仅只是因夫妻一场,临到头来,动了真感情,要全力为丈夫在历史中扮演的角色添加色彩。高宗在世时,武则天就已经显露出了称王天下的迹象,高宗不傻,当然心知肚明,加之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治理天下的心力越来越弱,而武则天则精力充费,精明能干,他也就没有什么可多说的了,久而久之,还真放下心去了。尽管武则天后来真的不顾纲常和无数异样的眼神,如愿以偿地坐上了龙椅,但她内心有一道坎,有一个心结,她清楚,在很大程度上,她抢了高宗的权,大唐帝国跟其他王朝异样,人们面子思想严重,尤其是男权意识占主导地位,她的皇位是名不正言不顺的,她恼怒过,杀戮无数,但到头来,她到底还是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作为女人的强势,至少在对丈夫这一层面上,不管是在阳间,还是在阴间,都是一种伤害和不恭不敬。因此,她在高宗陵墓前弄这么一出,显然是深思熟虑过的。这些歌功颂德的文字主要分布在述圣纪碑的阳面,但第一节和第四节青石上却没有一个文字。碑文字体为楷体,骈体文。据资料记载,全部文字为五千六百多个字,目前能见到的,只有一千六百多字,其余大部分文字被岁月和人为的破坏吞噬。据说旁边还有一座碑亭,但现在见不到了。述圣纪碑由四四方方的木栅栏围住,木头是新的,新旧一对比,才知道什么是时间,什么是历史。
司马道的右边,即陵墓东侧,便是闻名遐迩的无字碑,其后面是陵墓东边高大的阙楼遗迹。一块石头上,有文字对无字碑作了言简意赅的介绍:“无字碑,中宗李显为母后武则天而立。高八点零三米,重约九十八点八吨,为碑中之巨制。初立时,未刻一字,宋、金以后多有文人学士题诗刻文。”最后那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还是先说碑吧。这是一块完整的巨石,虽然早已在书本上见识到,但真到了现场,尤其是在烈日下,站在这座碑中老大的跟前,还是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唯一的女皇帝,头号石碑,完美的结合,先让人浮想联翩,后又不得不让人庄重起来,严肃起来,甚至,得学术一点,知识一点,文化一点,历史一点。碑额阳面的正中是一条遒劲与动感十足的螭龙,左右两边还各有龙身整齐下摆、龙头翘起的四条螭龙,合起来总共九条螭龙,紧紧盘绕在石碑顶头,因此无字碑又叫九龙碑。李治和武则天都是皇帝,是真龙天子,当然得有螭龙雕刻在碑上,这碑自然就是两位做过皇帝的人的“肉体”在阳间的“再生”,乃永恒的“龙体”了。历朝历代,皇家建筑都是由最好的设计者和技术最为精湛的建造者共同完成的,几乎件件都是艺术精品,无字碑上的螭龙也是如此,雕刻得极为精细,传神。在碑身两侧,还各有一幅升龙图,由一条线雕刻成腾空飞动、活灵活现的巨龙,雕刻技艺更是了得,将飞龙刻画得栩栩如生,出神入化。碑身下面是碑座,上面刻有狮马图,受风雨侵蚀等缘故,那些线条、图案都不大看得清楚了。除此之外,让我感兴趣的是碑身上的文字。看过很多资料,都点明无字碑上的文字是从宋金以后才开始出现的,全是武周朝之后游人的“杰作”,真书、楷书、行书、草书、篆书“五毒俱全”,就像一场小型题刻展。前面我提到过,旅游管理部门在一块石头上搞的简介的最后一段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上面分明写着,那些诗文题刻是宋金以后的文人学士刻上去的。当初看到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就疑虑丛生。当今,“某某到此一游”“某某登高处”“某某观光游览处”等不文明的文字大肆出现在各个自然或人文风景区,让国人的素质普遍受到质疑,但那是在一般的旅游景区,鲜有在诸如皇陵及其石碑上肆意乱写乱刻的现象,一般游人没有条件和胆量在武则天的墓碑上东写西画,当代那些不文明的行为多是以粉笔画或用小刀在建筑物面上进行的刻画为主,而在无字碑上的刻写,几乎等同于艺术上的劳作,是雕刻,是题刻,显然不是普通人所为。那,是什么人在武则天的墓碑上题诗刻文呢?单看陕西旅游部门的文字说明,是宋金以后的文人学士们干的。但我以为,这种说法有待商榷。文人学士多是宅男或狂游者,一时兴起,想在别人的墓碑上题写诗文,也不是没有人,但能真正刻写上去,估计不多,文人学士普遍不具备这个雕刻的本事。那,是艺人干的?即使文人学士有条件雇请工匠雕刻,工匠干不干,敢不敢,都还得打个问号。这次莅临乾陵,亲眼目睹了无字碑,我似乎找到了答案。我将碑身阳面的文字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并用相机拍摄下来,尽管上面的文字,大小不一,排列也不将就,文字除了汉文,据说还有女真文。很快,我就发现能在武则天碑身上题刻诗文的,不是普通游客,也不是一般的文人,而是武则天的大周朝之后的官员。想来,也只有好大喜功,又爱显摆,官本位思想渗透到骨髓血液中的古今官僚,才有心力、精力、财力、能力和鼓胀了满肚子的虚荣心,将文字题写在武则天的无字碑上,跟现在的“某某到此一游”殊途同归,毫无二致。请看,无字碑上的很多“留言”都是以官职开头的,譬如,“兵部员外郎”“钦差巡按陕西监察御史”“大金皇帝都统”“钦差镇守”“太傅”“陕西布政使”等。尽管阳光强烈,照射在碑身上,实在是伤害眼睛,但我还是仔细地观看,直到两眼发花发涩发痛,才罢休。我倒不是说这些题字的对与错,也没有丝毫崇拜帝王将相的心思,更无贬低文人学士的心机,我只是觉得既然作为历史资料和文物管理部分的介绍,是不是应该准确一些。尽管无字碑上确实有四言、五言的诗作,但更多的是官僚们来到无字碑前,渴望留下足迹和心得,要跟高宗和唯一的女皇交流、汇报而留下的文字,其中还有一位成都的官僚老兄。“游人”和“文人学士”这两个概念是不准确的,而钦差、兵部员外郎等大抵是不能简单归纳进文人行列的。尽管不论对错是非,但那些题刻者显然是在做破坏性工作,或者完全不顾武则天无字碑的意义,真把自己当成可以跟女皇媲美的人材了,就跟当代社会中,那些在肉体上的低劣文身如出一辙,区别在于,当今男女是自愿或看别人拉屎屁股痒而纹的身,无字碑上的文字,是某些言行皆拙劣的官僚强行纹上去的。至于武则天为何要将墓碑搞成无字碑,历来的解读很多,各有各的结论和依据。除了大家都能想到的意图之外,我想是不是还有作为女人在年老之后突然滋生的歉疚心理,或者是心虚了,怕自己在自己的墓碑上题下皇后或皇帝身份,都会遭人唾骂,不如一字不留,任凭后人评说。不管如何解读,无字碑都是一个超强女人超强的智慧的结晶,也是其卓越政治智慧的载体。可以肯定,在危机四伏的政治漩涡中,武则天用一生的打拼和荣辱得失得出了一个最为精确,也是最为聪慧的结论,而这个结论只有武则天知道,对世人来说,那是一片“空白”,或者是一个永恒的谜团。或许,也可以将无字碑解读成女人洁白无瑕的肉体。是的,我们期冀精神永恒,更渴望肉体永恒。一具没有任何污点瑕疵的肉体伫立在天地之间,也只有武皇才有这样的魄力,也只有这样,才能掩饰她不顾伦理纲常,强行窃取李家天下,自作主张地做起了武周朝的皇帝,被天下人无情谩骂的事实和由事实带来的尴尬和恐惧,尤其是对自己离开尘世后后人的评价,她自然会考虑到,知道会是什么下场。或许,在她勘定梁山是她和她第一眼就爱上的男人李治的归宿的不二之选那刻起,那个躺在关中大地上,挺起双乳的睡美人,就是自己,但她是皇帝,不是那个从川北利州风尘仆仆地赶往京城长安的山野村姑,她要昂首挺立,借洁白无瑕之躯,昭示她的母性,并以此母仪天下。这种解读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文学的烙印,史家们自然是不干的。到头来,这个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的武则天,到底还是摆脱不了被人肆意评说、肯定和否定都难说真诚和公允的命运,只有死亡是世上唯一公正的元素,谁都会有这么一个结局,在某个时刻成为骨灰和泥尘,多数人将被遗忘,少数人或事或事物将被人牢记,被人评判,即便是皇帝的无字碑,也会被迷信但却从不信鬼神、从未产生过原罪感的人肆意糟蹋,写上他们的名号和“到此一览”的文字,将皇帝也不当一回事,就连游客中的某个小男孩都满不在乎地嘟哝了一句:“女皇帝又有啥不得了的?还不是一个死老妞儿!”还是孩子来得直接,多少皇帝的新装,皇帝的无字碑,在孩子的一席话里,甚至一个眼神里,就露了馅儿。国人之所以对不起孩子,这恐怕也是其中原由之一吧。
无字碑是乾陵的重点,看了无字碑,心里似乎轻松了许多。便顶着毒日头看了看东西两座高大的阙楼遗迹,也就是乾陵四门中的南门,即朱雀门的遗迹。在遗迹的北边,是两组真人高低大小的石雕群。这就是著名的“六十一蕃臣像”,也叫“蕃像”“宾王像”。具体讲,东边的雕像为二十九座,西边的有三十二座,总共六十一座,每座雕像都没有脑袋,肩膀上都是海碗大的“疤痕”。据权威部门解释,除了由战争造成的人为破坏之外,便是明嘉靖年间陕西华县发生了八至十一级的大地震,而这些雕像采用的材料是石头,但石头里有很多石瑕,不结实,当地震发生,雕像倒在地上时,脖子极容易断裂,身首便分家了。这些石头雕像的原形不是想像或神话中人物,而是当时参加唐高宗葬礼的唐朝属下的少数民族官员,以及相邻国家的王子、使臣等。武则天也是个好大喜功之人,为了壮大唐声威,更是为了体现她的风范、气度和威仪,令人将这些使节等雕成石像,放在乾陵前。这些人物被雕刻得极为生动,传神,只见他们双双并立,双手前拱,姿态极为谦和恭顺,彬彬有礼。要是他们的脑袋还在,那我们还能在那些神色中解读出更多有关大唐和武则天的内容来。
历朝历代的官府门前,或陵墓内,安放造型威猛的石狮,基本上是定例,乾陵也不例外。在乾陵的诸多石狮中,朱雀门的这对石狮最为威风,型态更为生猛,一副兽中之王不可侵犯的气势被雕刻家的双手形象抵雕刻出来。在陵墓放置威风凛凛的石狮,不仅增添了墓园的威严、神圣和肃杀之外,还给后人留下了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让人感叹不已。
继续朝前在走,便是一块刻写着“唐高宗乾陵”字样的石碑和一条通往北峰和传说中的乾陵墓道的土路。沿着这条坚硬不平的土路走不多远,路左边立有一块牌子,上面提示,前面的陵园由于没有安全保护设施,游客旅行到此为止。但我和几个游客还是继续往前走,越往前走,石灰岩地貌特征就越发明显。抵达北峰时,除了登高望远,做一回皇帝,尽情展现俯瞰关中大地的豪情逸兴之外,每个人没半点探寻乾陵千古之谜的兴致了。其实,真正的墓道口究竟在哪,即使参与考古的人员和一心要告诉公众一个确切大安的官员,恐怕也不清楚。以前层在网上看到过一篇文章,作者说乾陵地宫一旦发掘,人们将会揭开这个星球上最大的谜团,里面深藏的五百吨珍宝将重见天日。这显然是胡诌,信口开河而已。当然,这既不是官方和考古界的推测,也不是盗墓者找不到乾陵墓道口绝望后的胡说八道,而是一个网络写手的作品《悬念乾陵》。这是文学作品,对于史学和考古没有参考价值,自然也引起了某些自诩为学人的强烈不满,并写文章澄清。其中某学人用轻蔑和愤懑的口吻说,一旦历史和文学同流合污,将如何如何,又如何如何,会如何如何。这很可笑,两个领域,各行其道,即使互相渗透,就看你的解读能力了,公众解读不了,你要出来做人师,可偏偏不懂文学,或者对文学有偏见,便对那些用文学的方式想像中溜出来的数字报以愤怒和不屑,使用上了很多不让人舒服的字眼儿,到底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学识水准和胸襟度量……
站在乳峰前回望,司马神道和神道上头的无字碑及那座至今在地下深藏不露的庞大地宫,渐渐成为一道道纯粹的风景,与历史渐渐分离,越来越远,越来越让人无法精确解读,甚至无法动用文学上的各种技巧和手段,来写写或想像这些附带着无数现实因子的古老元素。我再次凝视着神道南端的两根八棱的华表,解读着生殖崇拜的文化意义和生命意义。而乳峰却在越发坚挺中变得更加模糊,却渐渐朝代表生殖意义的两根华表缓慢而沉重地移来。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再次得到了最有力的确认,同时在共性的意义上获得了时间和空间的垂青,从而有了乾陵,有了如在世时一般卿卿我我恩恩爱爱的李治和武则天。后来,我站在乾县城郊某座凸起的土台上,第一次真切地看到一个恍若香睡香睡的女人,后者轻轻地呼吸着,身体在柔软的绸缎里面微微起伏,不知什么原因,她丰满圆滑的乳房始终那么饱和,那么轻微而又十二分撩人地颤摇着,充满了某种神秘却又极具诱惑力的气息、力量和风雅,将世间人事和其他的林林总总都排斥在外,她只有沉睡,或者佯装沉睡,心里却始终不停地想着,思着,琢磨着,盘算着,或者憧憬着……
我愿意在梁山这石灰质的肉体中解读武皇,更相信真正的历史就是我们没有看见且永远看不到的那部分旧人往事,最大的收获就是历史从来都不是清晰的,鲜有结果,只有线索,不可戏说,只有探索,就像肉体,正因为那是一个谜,我们才无法抗拒。
楼主 罗锡文  发布于 2018-03-10 14:41:23 +0800 CST  
纠正:文中“大小不一,排列也不将就”的“将就”应为“讲究”。
楼主 罗锡文  发布于 2018-03-10 15:08:33 +0800 CST  
纠正:倒数第三大段“即使参与考古的人员和一心要告诉公众一个确切大安的官员”一句中的“大安”应为“答案”。
输入法也充满了迷惑,稍有不慎,字词就错开了。
楼主 罗锡文  发布于 2018-03-10 15:11:58 +0800 CST  
纠正:倒数第四段“一副兽中之王不可侵犯的气势被雕刻家的双手形象抵雕刻出来”一句中的“抵”应为“地”。
楼主 罗锡文  发布于 2018-03-11 15:55:39 +0800 CST  
无字碑上,大量题刻多为唐以后的官僚所为。大家看看。

楼主 罗锡文  发布于 2018-03-16 13:04:22 +0800 CST  
而无字碑一侧的石头上,有旅游部门撰写的介绍,指出无字碑上的文字乃宋金以后的文人学士题刻上去。虽然无字碑上确实有诗作,但以此就断定是文人学士在无字碑上题刻,这种说法有待商榷。文人学士和官僚阶级,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尽管他们之间有“交叉关系”。平时闲聊,咋说都可以,但在历史和学术方面,是不是应该严谨一点?

楼主 罗锡文  发布于 2018-03-16 13:11:39 +0800 CST  
大家继续看。

楼主 罗锡文  发布于 2018-03-16 13:12:28 +0800 CST  


楼主 罗锡文  发布于 2018-03-16 13:13:58 +0800 CST  


楼主 罗锡文  发布于 2018-03-16 13:14:46 +0800 CST  


楼主 罗锡文  发布于 2018-03-16 13:15:33 +0800 CST  


楼主 罗锡文  发布于 2018-03-16 13:16:51 +0800 CST  
乾陵。司马神道。

楼主 罗锡文  发布于 2018-03-16 13:17:39 +0800 CST  


楼主 罗锡文  发布于 2018-03-16 13:19:31 +0800 CST  


楼主 罗锡文  发布于 2018-03-16 13:20:16 +0800 CST  


楼主 罗锡文  发布于 2018-03-16 13:20:44 +0800 CST  


楼主 罗锡文  发布于 2018-03-16 13:22:39 +0800 CST  
图文结合。就发这些啦。感谢大家阅读。

楼主 罗锡文  发布于 2018-03-16 13:23:35 +0800 CST  
@东征提督李如松 2018-03-21 11:18:10
支持
-----------------------------
问候东征仁兄。
楼主 罗锡文  发布于 2018-03-25 16:43:08 +0800 CST  

楼主:罗锡文

字数:9565

发表时间:2018-03-10 22:41:23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7-21 11:57:09 +0800 CST

评论数:2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