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岭行之板寮村

离开均路村,沿盘山公路西行至坳后村,这里是公路三岔口,往左往南到高楼,往右往西北去金鸡山,车过下上垟村,再往上就是板寮村了。听妹夫说到板寮村,我们连忙叫车停下,我知道板寮村,还是从胡炎送给我他父亲的遗作《胡景瑊文选》上看到的,胡景瑊是浙南游击纵队第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温州和平谈判中共首席全权代表,解放后温州首任市长。
板寮村是一个仅二十多户的自然村,原名包垄,属下上垟行政村,位于金鸡山下的瑞安、文成、青田三县交界瑞安境,海拨800多米,山峦起伏,林密山高,宜于隐藏,战争年代最合适游击战,浙南特委、游击纵队把机关设在这里,说明这一带的群众基础好、觉悟高。在根据地,有好多次,由于叛徒告密,国民党民团突袭,由于事先得到群众消息,隐入山林,使国民党屡屡扑空,凶残的国民党匪徒对根据地群众威胁利诱拷打,革命群众不为所动,守口如瓶,许多人甚至为此牺牲生命。
我们先去村边的怀英园,瞻仰了浙南游击纵队成立纪念碑亭与龙跃墓,纪念碑亭在园正中,正面亭柱对联“号召三军此为司令部所在,擎天千尺正是游击队之家”,亭镌刻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游击纵队成立纪念碑”由纵队司令员兼政委龙跃题写。龙跃墓在园右侧,龙跃自从1935年随粟裕、刘英红军挺进师进入浙江,在浙江国民党统治中心坚持革命斗争十三年,与浙南人民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感情。
浙南游击纵队纪念馆在村口公路边,馆前路口有开国上将张爱萍将军题写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游击纵队旧址”碑,纪念馆门虚掩着,馆内空无一人,妹夫对这里很熟悉,他打开电灯开关带我们进去,他说,纪念馆是他朋友家捐的,他带人来过多次,现在村里的老屋不多了,纪念馆是两层七开间古屋,楼上摆设着浙南特委、游击纵长领导人龙跃等人使用过的床、办公桌等实物,从这些老物件上能看出革命人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和顽强的革命意志。楼下是展览馆,展出400多幅珍贵图片及文字说明,介绍浙南特委和浙南游击纵队的战斗史、发展史及革命先辈及烈士的英雄事迹。1948年11月25日,浙南游击纵队在板寮成立时,龙跃任纵队司令员兼政委,郑丹甫任副司令员,胡景瑊任政治部主任。下设三个支队、一个独立大队和一个警卫大队,在解放战争中,浙南游击纵队与各县武装的革命力量,从小到大,进行大小战斗近两百次,歼敌15000人,部队发展到一万余人,最后以最小的代价解放温州全境,迎接解放大军南下,尤其是温州、瑞安等城市的和平解放,使温州人民免受战火涂炭。
胡炎对图片中的许多人,不看图下文字说明就能认出这是谁谁谁,他出生于革命家庭,他们家从祖辈起就参加革命,他的奶奶姚平子是中共温州独立支部成员,温州早期妇女运动的先驱,两个叔叔,一个在抗战中失踪,一个被国民党杀害,对温州的革命先辈英勇事迹很熟悉。我是土生土长的湖岭人,对于浙南的革命,更多来源于小时候在外婆家,外婆家在坑源乡西坑,那里也是革命老区,坑源乡在白色恐怖时,被杀害的革命群众多达四十几人,我有个远房舅舅是老党员,人老实巴交,是根据地山区与外界联系的交通员,别人问他,为什么要参加共产党,他说:“共产党人好!”,多朴素的一句“共产党人好!”,道出了老区党员和老区人民对共产党的情感与拥护,革命胜利后,舅舅没有进城,依旧留在家乡种田,在那个年代,有多少像他一样的朴素党员,他们参加革命不为名,不图利。小时候,我经常到他家,他会把自己珍藏舍不得吃的红薯枣拿给我们吃,而他唯一的收入就是到挑一铺多路到湖岭镇上的卖柴收入,他到湖岭街经过我家门口时,母亲怎么也拉不住他,喝碗茶水,吃碗点心,我们那里的习俗,见亲戚都要吃点心的,就是自已家揭不开锅,也要让亲人吃上一碗热腾腾的点心。
解放后,舅舅只去过城里一次,那次去城里看望已是地委书记的战友,那是个寒冬,他还穿着单衣,地委书记忙把自己身上的军大衣脱下给他穿上,他们是过命之交,后来这件大衣就成了他最珍贵的宝物。
楼主 云溪山人3  发布于 2018-02-28 17:35:50 +0800 CST  
红色之旅
楼主 云溪山人3  发布于 2018-03-26 08:28:29 +0800 CST  

楼主:云溪山人3

字数:1582

发表时间:2018-03-01 01:35:5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3-28 13:58:12 +0800 CST

评论数: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