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发现一大学教授的一篇文章同一个院士一年前发表的文章中内容一样


今天无意中在网上发现一大学教授的一篇文章同一个院士一年前发表的文章中内容一样,其中有一部分的文字和标点一模一样。


下学上达,文质相宜
——论知识如何转化为能力,素质
杨叔子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表于 2007-10-4 11:04:00
面向21世纪,思考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时,研究一下我国优秀的传统教育思想,特别是孔子的有关论述,并赋以现时代的解释与涵义,是十分有益的.
孔子说:"下学而上达."又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两句话表达了十分重要的素质教育思想.下学,学习知识,了解具体的事物,掌握形而下的东西;但是,要上达,要超越知识,去了解知识所载有的精神,去领悟具体的事物所包含的抽象本质,去达到所体现的形而上的东西.如果现在把"文"理解为知识,理解为形而下的东西,把"质"理解为素质,理解为形而上的东西的"内化";那么,在教育中,过分强调素质而忽视知识,则野蛮,落后,愚昧,无知;相反,过分强调知识而忽视素质,则寡廉,鲜耻,缺德,没有人格.彬彬者,相配适宜也;只有文质配合相宜,才能成为有用的高层次人才.
我认为,在大陆高等教育主流发展很好的情况下,弊病也在于"应试",应谋求一个好职业的"考试".高等学校工具性这个功能,决定了应教给学生服务于社会的知识与能力,教会学生做事,让学生找一个好的职业,而高等学校目的性这个功能,教给学生做人的功能却被忽略了.特别在理工科大学中出现了"五重五轻":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重功利,轻素质."重"是对的,"轻"是错的.从某种意义上讲,重功利,轻素质是前面4个"一重一轻"的根子.对人才的培养,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孔子说:"毋欲速,毋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对人才,素质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东西,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置之不问.素质教育是相对于急功近利的功利主义教育而言的.过于追求这种功利,"五重"的曲子奏得再好,结果是"曲终人不见",人呢 功化了!异化了!教育走向自己追求的反面.
知识•能力•素质
50年代,我们谈知识,谈知识就是力量.60年代,80年代,我们谈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90年代,我们又谈最关键的是培养生高的素质.我们的确需要解决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问题.
知识,当然是极为重要的.科技发展史,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知识的不断发现,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与积累的历史.没有知识,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一切.高尔基讲得好:"知识是进入天堂的阶梯."没有知识,就愚昧,无知,野蛮,落后."知识就是力量",21世纪的最大,最宏伟,最富有生命的产业很可能就是知识产业,21世纪就是知识的时代.
但"知识就是力量"是有条件的.知识决不等于力量,知识只是力量的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只有加上"能力",知识才能为力量.我们所谓学生中的"高分低能",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就是讲有知识而无能力.因此,不仅要重视知识,而且还要重视培养能力.有了能力,是否等于力量可以发挥,可以有益于人民呢 不一定!只要查查历史就十分清楚了.例如,汪精卫很有知识,很有能力,然而是一个大汉奸.他在日本侵略军屠刀保护下成立伪中央政府时,有人送幅对联给他:"昔具盖世(该死)之德,今有罕见(汉奸)之才".再以今天人们使用计算机却因有病毒,有高级垃圾而苦恼,谁干的 就是最有计算机知识与网络知识能力的人干的.所以,有知识,有能力,决不等于力量能够充分而正确地发挥.我们只一味追求培养学生有渊博的知识与强的能力,而忽视高的素质的话,后果如何,很难想象.
素质非常重要.素质是经过千锤百炼,日积月累而形成的,素质又是长期地,决定性地起作用的.素质是内因,内因是事物起作用的根据.所以,"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老子这段话讲得十分精辟.德者,此处就是指德方面的素质,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素质.
有知识,有能力,绝不等于有高素质.但这决不是讲知识不重要,能力不重要;没有知识,没有能力,绝对不会有高素质.要有高素质,一定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很强的能力.高素质能使知识与能力正确而更有效地发挥作用.高素质是知识与能力的定向器,放大器.《论语•宪问》讲:"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如果将德与仁解释为素质,勇理解为能力,言理解为知识,这就讲明了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关系.有些人似乎很懦弱,但如果他的素质高,爱自己的国家,爱自己的民族,到了为了国家,民族利益的关键时刻,他就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反之,则会如孔子所讲,"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只顾一己私利,什么坏事都可做得出来.
特别是在高科技急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的素质.科技之所谓高,在于知识含量之多,之密,之新,而有以渊博知识与强的能力作为基础而形成的高素质的人才,就难于掌握,难以发挥作用;科技之所谓高,还在于其应用所起的作用之远大,之深远,之惊人,而无高素质的人才去掌握,就难以发挥其正面作用,就可能以其负面作用严重危害人类,甚至造成难以想象的恶果.目前,世界上有见识的人们,强烈地关心着高生物技术,例如,克隆技术,高效病毒技术.所以,我们必须讲:"高科技呼唤高素质!"
我们可否这么讲,知识是基础,是形而下的东西.素质最主要的是知识的升华与内化,是形而上的东西.能力是人的一部分素质(特别是智方面的素质)的表现,可以说,是"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东西.我们大学培育的学生应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对于德智体美而言,一般讲来,都有其特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在60年代,80年代,我们强调的能力,其实主要是智方面的素质及其表现;这是针对当时片面强调知识特别是智力方面的知识而言的,忽视知识的内化与升华,而形成了学了不会用,不会活用,缺乏思维训练,不会自我发展.90年代我们所强调的素质,其实主要是思想道德素质,是做人,是爱国.这是由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们看到所培养出的学生中,出现一些令人堪忧的现象,不顾集体利益,不顾国家利益,不顾民族荣誉,只图个人享受,只求个人利益,乃至置人格与国格于不顾.所以,我认为高等学校最根本的任务培养高层次的人才,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爱国,爱我们中国,爱我们中华民族,这属于德方面的素质;一是要能自我发展,要能创新,这属于智方面的素质.培养的人才不爱国,办大学可说是彻底失败;培养的人才不能创新,办大学也不能算成功.
学习•思考•实践

知识怎么升华与内化为能力,为素质呢 岳麓书院的教育传统对此作了明确地回答:"博于问学,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这就是边学习,边思考,边实践,解决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关系,以成就大有作为的人才.
博于问学.要学习,学习知识,这当然得读书,书,目前仍是知识的主要载体.特别是对学生,首要是读书.但对每个人而言,学习决不只限于读书.知识要渊博,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万件事","活到老,学到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读书,在这里是十分重要的.孔子曾尖锐批评子路不重视读书,把读书不多的子羔派去当官吏.宋代陆游年老时写道:"眼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特别是青少年,应十分重视读好书,要对读书有特殊的爱好和感情,像于谦所说"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我们要以人类有益的知识把自己头脑武装起来.要博学,基础要宽广,眼界要开阔.看看我国一些大师,几乎莫不贯古今,通中外.知识是素质的基础,那么,学习当然是形成素质的基础.
笃于务实.学习是为了实践,实践也是人们要学习的一本大教科书.没有实践,没有证实,就没有科学.重视学习联系实际,是我国真正的优秀教育传统.我国最重要的传统经典之一的《论语》,开篇就讲:"学而时习之."从整个《论语》与孔子的教育思想来看,很清楚,这里的"学",主要是指向实践学习,学做学问,学做人,学做事,"习"是指实践,这句话是讲学习做学问,做人,做事,并经常加以实践,身体力行,去理解,去领悟;决不是指读了的书,经常去加以温习.就在《学而》这篇中,我们可以举出一系列例子来证明这个"学",不仅是读书,更主要的是学如何做人.可以说,整个一部《论语》,就是讲做学问,做人,做事的实践.陆游教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王夫之把实践提高到"躬行为启化之源".也就是朱熹讲的,"问渠哪得清如许 唯有源头活水来,"实践,躬行,是认识的源头.我国—直提倡教育小孩一边读书,一边学习洒扫应对进退.出家,学佛,学禅,时间长长的第一课就是劳动,"砍柴挑水,无非妙道."天降大任,必须先苦其筋骨,劳其心志.学习知识,努力实践,深入思考,苦苦磨炼,就能转化与升华为高的素质."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野荠花."野荠花不正是在风吹雨打的各种磨难中锻炼出来的吗 人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才能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何况,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应通过自己的行为与实践,体现为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孔子的高足子夏就讲过:"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致其道者,行也.我们可以说,离开实践,就谈不上素质;实践是知识转化与升华为素质的根本条件.
明于睿思.思考是知识转化与升华为素质的关键,学习中,不思考,知识不能获得,知识具有的精神不能体会;实践中,不思考,具体的感知无法升华,隐藏的真理无法领悟.不思考,无法推理,无法归纳,演绎,无法想象,探索,无法去认识客观规律.不思考,不仅形而下的东西不能转化为形而上的东西,甚至形而下的东西也无法认识,无法了解与掌握.当然,离开了学习,离开了实践,而去冥思苦想,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白费劲!孔子讲得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之异于禽兽,就是因为人的大脑不同,人能思考.人之有差异,人之智慧有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于思维方式与思维水平之不同.思考,当然包括认识自己,改造主观世界,"以修身为本."何况,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科学上的怀疑,批判,证实,都是深入的思考."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是唐代韩愈的两句名言.我一再告诉大学生:入大学,第一是学会如何做人,第二是学会如何思维,第三是学会掌握必要的高层次的知识以及相关的能力.能否善于思考,即睿思,不仅是将知识转化与升华为素质的关键,而且是高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目前极应关心的素质之一.
解剖学的进展告诉我们,思考,当然是脑细胞的活动.在学习中,在实践中,特别是在思考中,人的思维中枢与情绪中枢势必活动,一般讲来,在生活中,同情绪有关的杏仁核,边缘系统与前额叶活动更为剧烈.在长期活动中,父母遗传基因所形成的先天功能会得到相应的发展,同时,在脑细胞中,在脑皮层上,将形成后天积累而得到的功能,两者相辅相承,就形成人的素质.这一切都离不开脑的活动,离不开人的形形色色的实践活动.
志于成人.志者,目的也,导向也,学习,思考,实践的方向与目的是成就有用的人才.这也是我国的优秀教育传统.在《中庸》就明确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只有如此,方能"择善而固执之",方能成人.《中庸》接着强调,一定要以"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精神去彻底做到这五点,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即"弗措也".宋代白鹿洞书院是以这五点作为书院的教育原则.孙中山先生以这五点题赠给中山大学作为校训.今天,在高等教育中,在重视专门教育的同时,高度重视素质教育,认真去贯彻《中庸》提出的这一教育思想,是十分必要与有益的.
下学而上达
学习是基础,实践是条件,思考是关键.深入思考,将学习中与实践中所感知的形而下的东西抽象为形而上的东西,将知识转化为素质.
科学技术提供给人们的最重要的形而上的东西,最重要的精神就是"求是".求是,就是求真,就是辨别真假,就是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越符合客观世界规律就越"是"越"真".求实不等于求是.求实,是必要的,是前提,但还停留在客观事物的表面;当然,不求实,就一定不能求是;然而,只求实,就不一定能求是.科学技术最重要的是要求是,要符合客观规律,违之者亡,逆之者败,无可更易.
要能求是,必须献身.科学技术是求是的,来不得半点虚假.坚持求是,追求真理与坚持真理,必须有献身精神.布鲁诺坚持哥白尼日心说被烧死,塞维尔正要发现血液循环的时候也被烧死.那时,"自然科学把它的殉道者送上了火刑场和异端裁判所."唐三藏西天取经,经历了多少磨难与考验.俗话讲:"好事多磨."这是一条真理.《西游记》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歌很有哲理:"敢问路在何方 路在脚下!……踏平坎坷成大道."没有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献身精神,求是,求真,能达到吗
只有求是,才能创新.创新精神的基础是求是.不求是的"创新",是伪科学,是"假冒伪劣".而创新,是国家强大的动力,民族昌盛的源泉.人类发展史,科技发展史,就是一部道道地地的创新史.有人讲,中国保守,孔子保守,这不对!他们抓住《论语》上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这句话作文章.但为什么不拿孔子讲的"富有之谓之大业,日新之谓之盛德"(《易经•系辞》)这句话呢 我们决不文过饰非,决不掩盖我们民族不足之处,但断定孔子就是保守,中国缺乏创新,这至少是十分不全面的.提倡"日日心,又日新,作新民",这不是鼓励创新又是鼓励什么 应该说,—个新的"求是",就是一个"创新";一个"创新",就是一个新的"求是".
要能求是,要能创新,必须从严.我们有句话,叫"三老四严",即做老实人,讲老实话,办老实事,态度严肃,作风严谨,思维严密,工作方式严格.不如此,决不能求实,更不能求是,更远不能创新.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两字,我们一切就得讲"认真".只要看一看居里夫人不知从多少吨沥青矿的残渣中,花了近四年的时,用十分原始的方法,才获得了十分之一克的微量氯化镭,何等严格!何等辛劳!
从科学技术中,我们应该上达的就是这样的科学精神与作风,就是求是,献身,创新与从严这样的精神与作风.
我们知道,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是一个知识体系,一个人是体系,是求真,而人文社会科学不但是一个知识体系,一个认识体系,而且还是一个价值体系,一个伦理体系.不仅求真,辨别真假,更要求善,区分善恶,越符合人民的利益,就越"好"越"善".简扼的讲,科学求真,科学解决的问题是:"是什么 "人文求善,人文解决的问题是:"应当是什么 "真为善奠基,善为真导向,两者相辅相承,不可缺一.不能辨别真假是非,从何区分善恶好坏;不以善恶好坏为据,真何处用,真何时行 永必求真,今必重善.在今天,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国际竞争剧烈,多元思想文化冲突激荡;我们应从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中深入学习与领悟有关形而上的东西,充实与完善我们的精神世界,提高我们的素质.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价值的取向最重要在于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的自由与幸福而献身.对于青年学生来讲,思想上如何认识人生价值极为重要.有人讲:世界观求真,人生观务善,我想价值观则在于完成真与善的谐调,完成"美".华中理工大学某系一名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面对同具高学历的同事纷纷离去的情况毫不动心,决心献身教育事业,困难一个接一个地被克服,工作取得一个又一个的重要进展,感到生活得十分有意义.一个有所觉悟的大款称自己"穷得只剩下钱了",家庭破裂了,朋友没有了,成天是钱,钱,钱,他感到对于他毫无精神财富可言,生活得十分贫乏,苦闷.事实就是如此.看看一代伟人爱因斯坦吧!爱因斯坦自称为斯宾诺莎这位荷兰唯物主义者的"追随者",深受其影响.斯宾诺莎讲过,为一般人所追求的幸福大致有三者:荣誉,资产,感官快乐.他认为,这三者是乱人心的;于是他断然宣称,彻底放弃这三者,就是放弃了真正的"恶",获得了真正的"善".正因为爱因斯坦强烈崇敬斯宾诺莎,于是想出与之相应的结论:"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他还断言:"一心扑在钱眼上的人,不可能有具体的幸福."他深信,事物能永恒,生命的永恒,既体现在追求崇高目标的过程中,也表现在追求崇高目标的结果上.这同老子所讲的"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的哲理思想一模一样.正因为如此,所以爱因斯坦对一个人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这点上讲过:"在这个重要的领域内,开明的古希腊人和古代东方贤哲们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我们现代的学校与大学."这不是十分值得我们深省吗
塑造崇高的民族精神.一个伟人首先是同他的民族同命运,共呼吸的,有强烈的人文精神的.我们的国家,民族是自古迄今没有灭亡,历史没有中断的国家与民族,这是同自己的优秀人文精神密切相关的.1994年12月,北京大学季羡林老先生谈到中国的优秀传统就是中国的人文精神,他归结为两点:爱国主义;有骨气,有节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爱国主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有骨气,有节操.古代的屈原,近代的闻一多都是这类的典范.屈原在《桔颂》中说:"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闻一多说:"诗人的天赋是爱,爱自己的祖国,爱自己的人民."作为一名青年学生必须有中华魂,民族根.和境外相比起来,大陆的知识分子待遇低的多,但为什么大部分会留在大陆呢 尽管我们现在物质条件比外国差,但是不愁吃,不愁穿;更重要的是,我们精神非常充实,我们正在努力建设我们的国家,对我们的祖国充满了信心.因此,应提倡在青年中普及人文教育,陶冶高尚情操,锤炼崇高人格,净化精神世界,达到塑造生气勃勃的民族精神.
改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非常重要.思维方式也是一个人的极为重要的素质.爱因斯坦曾讲过,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开拓人的想象力是无限的.他把思维问题的重要性强调到这样一个高度.如果学的知识都是僵化的,不会用,不理解,知识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要善于思维!孔子非常重视思维.有一次孔子问子贡:"你跟颜回比较,谁好 "子贡说:"老师,我比颜回比不上,颜回听一件事情知道十件事情,我听一件事情只知道两件事情."孔子说:"对!不但你比不上,我也比不上!"可见,颜回不仅德好,智也好,孔子又一次跟子贡讲:"你以为我是学得很多,才懂得这么多吗 "子贡说:"对,我是这么认识的."孔子说:"不对,我是’’一以贯之’’,抓住了问题的核心."思维方式的问题就这么重要!很多知识问题用良好的思维方式可以解决.而我们有的学生读死书,死读书,是爬在书底下读书,不是站在书上面读书,结果读书没有什么开拓,很死板.我们的学生不能做书呆子,做知识的奴隶,而应驾驭书本,驾驭知识.
增强非智力因素.要超越具体知识,具体事情,要增强学生的非智力因素.1995年,美国出了一本畅销书《情感智商》(Emotional Intellegence,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年翻译出版,其实应译为情感智力,现暂用其译名),作者丹尼尔•戈尔曼有根有据地指出:情感智商对一个人事业成功,生活幸福所起的作用远比智商为大.其实,情商讲的就是非智力因素,就是一个人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有效地控制自己,如何正确地认识别人,如何正确地认识个人,认识集体,正确地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我对学生讲过,《情感智商》中所提出的那些重要结论,《论语》中已讲得十分清楚了.不信你去研究一下《论语》,研究一下例如孔子对颜回的评价.儒家学问的中心是"仁","仁"就是二人,人和人的关系是"仁"的核心.非智力因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如何看待自己,控制自己;如何看待别人,对待别人;如何正确评价自己,正确评价别人;如何把自己跟别人,跟集体有机地融合起来,怎么把别人组织起来;这些都是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非常重要,那些"老子天下第一"的人,干不出什么大事情.《老子》说:"善用人者为之下."你要用别人,你首先处在别人下面,不能处在别人上面;要理解别人,尊重别人,使别人心服,使别人主动,使别人深深感到你与人为善,这都是非智力因素.根据了解,大学生在工作上取得成功,
80%以上的因素都是非智力因素.显然,一般来讲,智力因素只有通过非智力因素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里绝不是讲智力因素不重要,那是极大的误解,绝对错误.我们是讲,在实际工作中,一般讲来,首先不是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起了更大的作用.
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从人文社会科学中能学习与领悟的形而上的东西,既提供了无比的精神动力,又给予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使一个人成为具有强烈人文精神的高尚而有益于人民的人才.
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是十分丰富的.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教育传统,吸取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按照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发展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基础实,知识广,能力强高,专业面宽,适应性广的高质量的高层次人才.






人文素质:从博于学问到志于成人
作者:周金声 文章来源:河南教育第3期 发表时间:2008-03-31 点击次数 357 次 树人网讯



人文素质的形成和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关键是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时时刻刻学习和修炼,所以人们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守株待兔”。岳麓书院的箴言说得好:“博于学问,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 “志于成人”就是要立志成为一个有良知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一个有修养的人,这是治学和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提高人文素质的最终追求。而“博于学问,明于睿思,笃于务实”正是提升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
胸有诗书气自华——博于学问
素质是一定的知识、经验和能力综合而成的结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就不可能有相应的素质,正如高尔基所说:“知识是进入天堂的阶梯”。要提高人文素质也就必备一定的人文知识。在信息业高度发达的今天,各种各样的信息铺天盖地,有健康向上的,也有低级庸俗的。个体汲取怎样的知识信息,归根结底主要取决于自己的选择。班固说得好:“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恶人从游,则日生邪情。”大学生要自觉培养欣赏高雅文化的情趣,保持关注健康信息的期待心态,这是快速获取优秀文化信息、提升人文精神的根本条件。否则,就是置身于人文专业班中,也未必能提高人文修养。
获取人文信息的渠道有很多种,读书是第一种渠道,也是当前最重要的一种渠道。这里所说的“博于学问”,既指倡导关注各类跨学科的知识,善于从各种渠道勤学好问,更提倡通过读一些人文名著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书籍,目前仍是知识的主要载体。读书比其他任何信息渠道都便于引发思索,也有利于培养想象力和研究能力,对人的精神熏陶更是其他形式难以代替的。对此,培根《论读书》有精彩的阐述:“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学问变化气质。”当代著名科学家华罗庚、苏步青、钱三强都终身喜好读古诗古文;爱因斯坦、爱迪生、杨振宁等从小就读了大量人文书籍,终身保留着随手翻阅人文典籍的兴趣。大师们成长成才的经验一再告诉我们,要重视读书,读好书,用人类有益的知识武装头脑,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
获取人文信息的第二种渠道是影视、网络以及各种多媒体,这是现代信息社会传播和获取信息最为便捷的方式,已经逐步成为当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在不远的将来定会成为主渠道。随着信息现代化的到来,我们的阅读方式将会发生变革,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从单纯读文字发展到多媒体电子读物,而且可以在同电子资料库对话中高效率检索式阅读,获取各种信息将更加容易。在电子书刊和宽带网中,知识间的联结不再是线性的,而是网状的,可以有多种联结组合方式和检索方式,甚至伴随着声色图画,既方便又诱人。所以,学生应尽快掌握电脑网络技能和多媒体技术,尽可能利用电子传媒条件获取知识,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增强感性认识,真正做到足不出户即可通晓天下大事,咫尺视频就能阅尽人间春秋。
但是,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现代科技既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也埋下了诱人沉迷、麻痹智慧的隐患。有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看影视作品主要看故事情节,不懂表现方法;听音乐主要听流行歌曲,对纯音乐基本不理解或无共鸣;对美术常识,如三原色、人体黄金比例等不清楚。重理轻文的结果只能培养出工具意义上的人,而不能培养出目的意义上的人。专家们指出,大学生将过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互联网,势必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和身心健康。”影视和网络作品由于受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没有读书那样给受众留下的想像和思考的余地。大学生长期依赖影视、网络,很容易产生心理惰性,在不知不觉中麻痹了思维,制约创新智慧的发展。所以网络、影视是不能取代读书的。特别是目前网络精神文明尚待加强,优秀的网络文化还不够丰富的情况下,低俗的东西充斥其中,很容易迷惑人,浪费有限精力。这是青年学生务必警惕的!
第三条渠道是多问。清代学者刘开专门为求学者写过一篇《问说》之文,其开篇说道:“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杨振宁教授曾多次谈到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比较有个缺点,就是不善于问学,不爱发表己见。他认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话并不全对,应辩证地看。不知就要学,更要问。古人尚且不耻下问,开放的今天上问老师、同学互诲,更应该成为互教互学的良好风尚。
绝知此事要躬行———笃于务实
世上有两种知识,一种是知性的知识,是经过头脑化作用,以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经验。科学与技术的成就是以智力为条件的,因此近代就特别强调知性的知识,而教育与学识也就以此为重。知性知识在探究自然界的奥秘和处理一般的生活事务时有用,但对于精神生活而言,则起不了大作用。人们可以用知性的知识处理生活、市场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却很难用知性知识来使自己快乐、欢喜和看透生命的真谛。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可以了解许多促使人心情快乐的知性的知识,但仍然不快乐;许多人都知道凡事不要紧张急躁,但总是无法自制。所以,对精神生活而言,我们需要的是另一种知识,即体验性知识。体验性知识的重要性在于它超越了主客对立的知识与觉察。这种主客对立的知识与觉察,是由于以自己作为知识性主体来观察作为一个客体的自己而得到的。体验性的知识超越了这种主客对立的知识,因此也就超越理性的认知概念。
读书为学的目的,不仅要使人们获得知性知识和理性思维,更要获得身心健康、情趣高雅以及形成良好的个性。这就要学会体验,而体验离不开实践。学习是为了实践,实践也是人们要学习的一本大教科书。毛泽东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重视学习联系实际,是我国的优秀教育传统。《论语》开篇即是:“学而时习之”。从整个《论语》与孔子的教育思想来看,这里的“学”,主要是指向实践学习,学做学问,学做人,学做事,“习”是指实践,这句话是讲学习做学问,做人,做事,并经常加以实践,身体力行,去理解,去领悟,决不单是指读了的书,经常去加以温习。陆游教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王夫之把实践提高到“躬行为启化之源”。也就是朱熹讲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实践、躬行,是认识的源头。学习知识,努力实践,深入思考,苦苦磨炼,就能转化与升华为高的素质。“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野荠花。”野荠花不正是在风吹雨打的各种磨难中锻炼出来的吗?人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才能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何况,人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应通过自己的行为与实践,体现为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孔子的学生子夏就讲过:“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致其道者,行也。可以说,离开实践,就谈不上素质;实践是知识转化与升华为素质的根本条件。
大学生的实践机会是很多的,关键在于自己是否用心去追求。比如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可以培养自己一丝不苟的做事态度;从自戒不乱丢污物到自觉拾拣草坪上的杂物,你会体会到一个文明人的自豪;大胆而积极地参加讨论、论辩等人文活动,你会在不知不觉中变得落落大方;如果你能实实在在学一种乐器、一种舞蹈体操或学作诗绘画等等,真正形成一种业余的文艺爱好,久而久之,你就会脱俗,就可能高雅起来。谈吐自然、写作顺畅可说是大学生良好的人文修养的基本要求,而这方面的功夫决不是朝夕之工,必须日积月累。只要处处留心,时时注意积累语汇、认真对待说写,大家就会迅速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和读写能力。
千古得失寸心知———明于睿思
从本质来说,人文精神是一种自觉、自主、自由的精神,它必须通过自我观照、自我领悟、自我理解的“内省”方式获得,其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在实践中体验和领悟。但这种实践并不是简单的做,而要用心去做去体悟。思考是知识转化与升华为素质的关键。学习中,不思考,知识具有的精神内核就不能体会;实践中,不思考,具体的感知就无法升华,隐藏的真理也无法领悟。当然,离开了学习,离开了实践,而去冥思苦想,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孔子讲得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的智慧有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思维方式与思维水平之不同。思考,当然也包括认识自己,改造主观世界,“以修身为本” 。杨叔子院士多次教诲大学生说:“入大学,第一是学会如何做人,第二是学会如何思维,第三是学会掌握必要的高层次的知识以及相关的能力。能否善于思考,即睿思,不仅是将知识转化与升华为素质的关键,而且是高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目前最应关心的大学生素质之一。”
提高人文修养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用心品味和体悟文史哲艺之精品。好读粗俗小说,只求好玩、消遣;喜听流行音乐,沉浸于低俗的词曲;爱看粗鄙的画册,追求感官刺激,不但无益于提高人文修养,反而会使人庸俗。同样,即使读高雅的文学、看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观赏一流美术作品,如果只是走马观花、无所用心,或者应考而学,那么也不会有太多受益。一个人读一篇文学作品,被其中健康的故事所打动,从中领悟到某种人生的真谛,对他的生活就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一个人欣赏一部音乐或美术作品,并从中得到了美的感受,就会净化他的心灵;一个人坚持体悟生活,久而久之,就会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境界。人们对待人文艺术大体有以下三种态度。一种是娱乐消遣、无所用心式的,虽然也可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效果缓慢而微小,这是一种低效率的欣赏法。大学生决不应满足于这种欣赏层次。第二种态度是学术研究式的,对欣赏对象的一切均要问个为什么。一般大学生不必这样深究。第三种态度是静心入境、尚美悟善式的。这是我们提倡的欣赏态度。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谈到欣赏时强调说:“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苏东坡也说过:“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能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就是说欣赏者一方面要力求摆脱功利目的,而抱着审美求善的期待心情去欣赏,努力使自己入情入境,陶醉于艺术氛围;另一方面要抱着一种积极思索的期待心理去品赏,去关注其中的艺术美和思想内涵。不同的艺术有不同的艺术追求,把握特殊艺术的特性有利于顺利进入艺术情境。比如,欣赏诗歌着重品味其情感、韵律和意蕴;欣赏小说注重把握其情节安排、典型环境和人物个性;欣赏美术往往从其色彩、线条和光与影的变化切入;欣赏影视艺术则需调动视觉听觉从人物(表演、化妆、服饰)、环境(景物、社会背景、道具)、气氛(色彩、构图、光线)、声音(对话、旁白、音乐、音响)以及影像运动等方面综合考虑,才能真正进入艺术欣赏的殿堂。而且,在欣赏过程中,一刻也离不开想象和联想。想象作品描绘的情境和芸芸众生的种种命运,联想与之相关的古今历史和生活经历,可以大大丰富人们的阅历,使人们深化对人生的领悟。有了心灵的慧悟,加上思维能力和语言技能的掌握,人文素质的发展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作者系湖北工业大学语言文化传播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楼主 人在江湖走四方  发布于 2011-04-06 01:48:00 +0800 CST  

楼主:人在江湖走四方

字数:13910

发表时间:2011-04-06 09:4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9-30 11:38:57 +0800 CST

评论数: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