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一贴,记录大学生活,从2013年3月21开始。

(转载——工作)三年工作血泪史,提前规划是王道

这篇文章是我出来工作三年后的心得,不是什么圣经,不是什么宝典,只是现在回忆当初我找工作时走的很多弯路,犯过的一些大忌,心有余悸,告诉各位,希望给大家一些提醒。
我毕业前大半年开始雄纠纠气昂昂的去找工作,找的很凄惨,毕业后工作得也比较凄惨,用悲剧二字来形容有点太温柔了。
真正步入正轨是在毕业一年以后,而刚才说的毕业前半年和毕业后的一年是我最痛苦最难受的阶段。几乎每天都在抱怨为什么读个研究生出来一个月也就3、4千,为什么自己找不到喜欢的工作、为什么自己怀才不遇,对我期待很高的家人也对我非常失望,希望我能回家乡发展,别再待在这大城市瞎混了。哎,那时真是心如刀割啊。
我在大学和研究生阶段,虽然没当学生会主席啥的,但是获得的诸如辩论赛、演讲比赛、校级优秀学生等等的证书是可以贴满半面墙的。按理说这样的学生找个好工作不成问题吧,可是我就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工作。身边那些在学校没我努力,各方面能力不如我的人却都发展得比我好。(当然,家庭条件好的人可以忽略掉)。
就是在最痛苦的那个阶段,我开始思考很多自己过去从来没有真正想清楚的问题,之后的半年是我成长极快的半年,我称之为“找工作”的“开窍”,这半年我发现了自己一直在找工作和职场上的“大忌”,通过看书、做职业咨询,和自己几个月的仔细思考,我开始明白了找工作究竟是怎么回事。
有了这个过程,再通过一番努力,我找到了一个我原来工作工资两倍的工作,然后过了两年后跳槽一次,工资再翻一番。
切入正题,剥开我如今还有点光鲜的外套,看看过去我犯过的一些、如今很多找工作的人还在犯得大忌。
大忌一:不清楚工作内容就瞎投简历
我在一次回母校给学生们做一个讲座时,发现太多的学生根本不知道社会上那些职位的工作内容是什么。我问一个大三的两眼萌萌的姑娘,你的职业理想是什么?她很坚定的说:我以后要做人力资源,做HR。于是我问她:为什么你要做这个工作?她理直气壮的说:我看了电影《杜拉拉升职记》,我觉得杜拉拉能做的我完全可以做到,而且做的很好。我直接当场崩溃,我想这位大姐是更想像徐静蕾老师那样穿的漂亮光鲜吧。
还有个学生说:我的志向是从事金融业。
我问:为什么?
他答:金融业年薪都是几十万。
我再问:你知道金融业是做什么的吗?
他说:进去了就知道了啊。
我汗流如柱……
不过我在嘲笑他们的同时,想起了当初找工作的自己。如出一辙。
脑袋里突然冒出个什么职业,马上就觉得特别好,于是就要从事那个行业,误打误撞做数据分析员就是这么搞出来的。
因此,如果你现在要找工作,你一定要做好下面的几点工作:
1、去百度一下,你要做的工作到底似是干什么的?看看这方面的书当然更好;
2、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一个做此类工作的人来做个访谈,哪怕几分钟都好,问问他这行当咋样;
3、问一个你准备去应聘的公司的职员,(你只要想找,你一定找得到)问问这个公司如何?包括工作时间、公司环境、待遇等等。
当你把这一切都搞得清清楚楚的时候,你就像一个屋里囤了1000多包盐的主,绝对不慌不忙。
而不做这些工作的人往往会出现什么情况呢?简单的说,两种:
第一种:因为不知道这个工作到底要干嘛,因此应聘时答问题总是答不到点子上,于是就拜拜了;
第二种:凭着一身本事冲了进去(我当时能做成数据分析员就靠的我三寸不烂之舌),入职后哭天喊地、痛不欲生,最后默然离去。
当然,你可能是第三种,进去发现什么都适合自己,那你赌赢了,可是我当初就赌错了,我也赌不起了。
因此,大忌之一:不搞清楚对方是男是女,或者只看了对方的艺术照,就直接求爱,没答应结婚还好,求爱成功了,你就彻底悲剧了。
大忌二:普通摄影爱好者跑去和冠希哥哥比摄影
学理工的跑出来做行政、学物理的出来做秘书、学新闻的出来做金融……这种现象常见的很吧。其实跨专业找工作没有这么大罪过,但是大哥大姐们不要跨得太离谱。
我大学、研究生时都学的新闻,出来后我却做的是数据分析员。我秉持着:只要我拼命,就一定能成功的概念来工作。
当时非常努力,每天工作12个小时,回屋后再自学3个小时才睡觉。够拼了吧,够给力吧,几个月后我也基本上能驾驭上级分配给我的工作了。(那时我得意的很,更加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成功”这句至理名言)可是问题此时也出现了,不管我怎么努力都超不过公司里那些大学时学计算机专业的人。他们学了四年、六年计算机,我怎么弄得赢他们?
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我本来是一个外向型、艺术型的小伙。我的核心竞争力(毕业后一年才知道的,刚毕业时我根本没太注意过自己的优势):突出的口语表达能力,能把话说得让人爱听,而且文字功底比较扎实,学习意识非常强。但是我的弱势是什么呢?不够细心、讨厌枯燥、坐不住。
其实到后来,学习意识太强成了我的弱势,因为我太相信只要努力学就能学好这句话,而把自己的特点完全忽视了。本来一个适合多与人接触,做需要创意的工作的人,成了一个数据分析员,而恰恰我就讨厌枯燥和一陈不变,又没这方面的天分,要是混得好那才叫冤枉呢。
因此,大忌二就是:到了要找工作的时候了,还不知道自己最大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你要是外向的话,就去做市场营销、销售、新闻等等多与人接触的工作,要是你内向、细心的话,去做程序员、数据分析员、搞研究啥的,你会花比别人少的多的时间发展的更好,而且不那么痛苦。这个道理很简单,怎么解决呢,先把大忌三看完,解决方案会在后文出组合拳来搞定的。
大忌三:骑马在沙漠中前行,你和马都得渴死
最近一本很火的书《拆掉思维里的墙》里问了这么一个问题:
如果你要出行,下面三个坐骑你选择哪个:
A:汗血宝马(汗血的哦)
B:骆驼
C:大象
你看到这个问题会怎么选,你这么聪明,一定答对了:得看我去哪,去蒙古草原,就骑宝马;去沙漠,骑骆驼;去娶泰国公主,骑大象;去楼下超市,用腿。
这部分我想我不用再多说了,你应该已经看明白了。那就是搞清楚你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搞清楚了各行业和职位的工作内容,找个和你优势匹配度高的工作(不可能完全符合的,世界上没有完美),然后骑着赤兔马、扛着青龙偃月刀杀进去,只要你能力不算差,定能过五关、斩六将,冲出一条血路来。
扯了这么多,亮出九阳真经:
1、我发现不了我的核心竞争力怎么办呢?
最好的方法是通过专业的职业咨询解决(别舍不得这点钱,也就你出去请朋友唱两次ktv的钱,绝对划算)。这玩意在国外发展得已经非常成熟了,国内也有一些非常不错的职业规划的机构。如果,你真觉得花钱做职业规划划不来,不如去唱ktv值得,那你还有几个方法发现你自己的优势:问你最好的朋友你的特点是什么,适合做什么。他们了解你,而且旁观者清,他们的评价还是比较准的。
2、我通过什么方式找那些我想进入的行业的已在职人员呢?
方法也很多,如果你实在人脉有限,就去找你的老师、导师介绍,再不行就主动给那些人写信,去论坛给人发私信,如:HR的论坛、市场部的论坛等等。这些过来人是非常乐意帮助大学生的。你看李开复不就帮得不亦乐乎吗?这两步做好了后,第三步:找一个和你优势匹配度高的工作就很轻松了。
不犯这三个大忌,找份比较高薪的工作,我想没啥大问题,看你愿不愿意花功夫解决上面的三个问题了,还是那几句老得掉牙的话来提醒各位: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磨刀不误砍柴工。
楼主 懂事的学习委员  发布于 2013-11-16 17:13:36 +0800 CST  
(转载——学习)如何学习建筑?(清华建筑系流传的经典文章)


对于那些三线城市的高校,每天还徘徊在技法重要还是理论重要,是手绘重要还是计算机设计重要的那些高校教师,应该看看!技法原本就没有对错,也不应该成为高校的羁绊,适合社会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

建筑师的非建筑

清华建筑系流传的经典文章,非常值得耐心阅读!由于篇幅较长,精选二十余图优秀手绘作为配图。


多年以来,建筑学院的新同学们普遍地要经历一个"困惑"的阶段,对建筑学(尤其是建筑设计)如何去学习、为何去学习感到困惑。而困惑之后,或者因无奈而颓废,或者放弃思考,或者转向其他,当然也有的能够在挣扎之后豁然开朗。可惜据我所知,最后一类结果,在本科的阶段能达到的实属少数。


解除困惑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去广泛的获得知识。这也是本文主旨。

一、心态上的准备

各位新来到清华建筑学院的同学们,过去都曾是自己学习领域的佼佼者;但是在开始学习建筑学这样一门"新鲜"的学科之前,还有必要在认识上做一些准备。


1、应试教育的缺陷和因此产生的障碍
首先告诉大家一个不幸的消息:诸位从前擅长的十八般武艺,诸位赖以获得多年荣耀和挤进清华的利器,多数都要失效了。诸位曾经如鱼得水的学习方法、思维习惯、知识对象多数也将失效,甚至将会成为下一步前进的障碍。因为我国的中学教育,是非常狭小和机械的。虽然具体的知识并不错,但是局限于小圈子的思维将难以适应更大更复杂的新形势。所以当你对新的课程、学习工作方式感到不适应、困难、迷茫的时候,不要先急于用自己过去的经验去评判和指导自己,甚至希望退回到过去简单愉快的思维中去。
因为多数的同学仅仅受过这样一些教育:科学上是简单的18世纪牛顿时代的数理逻辑的训练;哲学上是简单化的辩证法;艺术上完全无知或者仅受过一点机械的技能训练;宗教上不但无知而且有错误认识;方法上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并且在少量固定的知识内容里兜圈子;对于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问题也所知极少。这样的相当局限的思想基础对于建筑学这样的综合学科当然是相当不利的,但这也是目前我系教学无法逃避的实际问题。所以明智的对策是不要固执己见或者轻下断言,而是先尽快广泛的了解各方面的知识,等到自己大概齐对各种问题都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之后,再开始慢慢重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个过程至少需要大概1~2年的时间。
当然在此过程中,新生过去的训练也不是没有用。其实有两样关键的东西是需要继续发扬的:一是积极向上的态度,二是坚忍不拔的意志。这也是残酷的应试教育带给大家仅有的两样好的东西。当然,各位的中文修养,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和勤于思考、严谨认真的作风,如果有的话,也是应该继续保持的。平时的各种文体爱好,丰富的人生经验,对于建筑学也是很有好处的。


2、建筑专业的学习方法
如果说建筑学和各位以前的中学学习有所不同的话,最主要的应该是在建筑的人文内容上。作为工程的建筑,各位可以很轻松的以工科的思维去把握;但是作为人文的建筑却需要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模式。而建筑的人文属性,却恰恰是建筑最核心的、我们的教育中又最缺乏的品质。

具体的说来,方法上主要的是整体思维和经验积累。整体思维是个比较大的话题,下面再说。经验积累的方法是个基本的方法。因为建筑学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之道,也没有固定不变的规律法则,关键靠见多识广(基本上,人生主要是见多识广)。所有建筑的问题,都要依靠大量的阅读和实地调查去获得经验。在大量的实例学习中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将会逐渐提高,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以5年计。(个人以为实际上学习任何一门知识和技能,这都不算长,只不过中学的教学实在太简单化了,以至于大家对新知识的正常学习周期产生了误解。)



3、耐心的态度
由于建筑学作为工科招生,社会上对于建筑学专业也了解颇少,所以大一新生往往是对建筑学一无所知。没关系,实践表明,新生此方面的不足,包括绘画和艺术素养的缺失,都不会成为太大的问题。而心态才是第一重要。


第一是耐心。建筑学的素养提高通常是以十年计的。40岁还可以自称青年建筑师,60岁才算经验丰富,90岁还在干设计的也颇有一些。对于前面18年的基础来说,后面的50年显然更为重要。很幸运,建筑学博大精深而且就业出路宽广,基本上不需要天分和幼年基础的行当也可以干得很好,不像音乐和绘画。如果你不是要和高迪、柯布这样的顶级天才火拼的话,尽可不必着急,安安稳稳的坐下来慢慢的发力。靠自己的耐心学习,持续而愉快的长期学习来赢得美好的专业前途。总的来说即便是比较功利的做法,也不必像中学考试那样每个学期的就能排出个一二三来。
当然,虽不必悬梁刺股三天两头突击熬夜x天,但是踏踏实实的努力,而且是持续的不间断的努力,长达十年以至五十年的不停止,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尤其是在极度浮躁的当代中国,有几人不希望能如超女般一夜成名呢?不过等到你对本系的老教授有所了解的话,你会发现数十年如一日勤奋工作的绝对不少。不像发达国家有健全的社会条件、成熟的明星机制,能在中国做出成就的老同志们,其惊人的耐心和超长的寿命,有时会令后来者绝望--不过考虑到社会发展的加速度以及他们被历史耽误的二十年,各位新人还是大有机会的。

关于这方面,读一些传记大有好处。《建筑师梁思成》是首选的好书。另外一些著名的大师传记也都值得一看。了解一下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的艰辛历程以及可能达到的最高成就,对你是否决定这么一条路走到黑大有好处。比如如果你一心希望40岁挣够了钱退休或者18岁成为万众瞩目的超级XX,又或者希望成为与世无争的科学家,那还是尽快改行的好。


4、长远的人生规划
想对人生有个长远的合理的规划,是从事建筑学所必须的但又是很有难度的。这时候,有个世家的背景会好太多了。信息就是力量,你看梁启超的儿子们个个成就惊人,少不了老梁先生百科全书式的博学和高瞻远瞩。如果你没有这么走运,那就多花些力气吧,多做一些概论性的阅读和调查,努力成为 "世家第一代"。本系的教学因为种种原因,基本上集中在建筑设计上。然而真正到毕业的时候继续设计下去的其实相当有限。没办法,现在简直是干什么都比干设计轻松和来钱。与中学最不同的,大学里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以及以后如何工作和生活,需要你自己拿主意了。不幸的是,为自己安排计划拿主意这件至关重要的事情,中学偏偏没有教过。这个恐怖的缺陷将会在4年后推研定专业和5年后研究生选题的时候集中体现。
建筑历史、城市规划、景观园林其实都有各自很专门的基础知识和很不同的就业出路,相关的房地产行业也是就业热门。早一点搜集相关信息并不费力气,而且这些方面的知识对于一个全面的建筑从业人员也都是有用的。不要等到4年后匆匆拍脑袋,选错方向/选错导师的人简直如过江之鲫。即使选对了路线,早点开始阅读和适应非设计类的专业,也很有帮助。比如相对于本系薄弱的规划教学,如果你以后从事遍地黄金的规划行业,你会发现那些本科就接受规划训练并且师资力量庞大的同济对手相当可怕(且不和国外比)。而早点开始看研究资料会使你研究生选题轻松不少。

楼主 懂事的学习委员  发布于 2013-11-16 17:18:48 +0800 CST  
三、基础知识
由于考入本系的,一般都是人文素质相当欠缺的理科学生,所以恶补人文知识是逃不掉的。人文知识并不直接帮助你学好建筑学。其实,只是能帮助你达到一个基本健全的普通大学生的水平。它们是底线,不是目标。


不过不必担心,这些知识只要达到普及的水平就可以。这个其实《建筑十书》里就说过。而且大家知道,初次接触到一个新的学科时,因为是全新的内容,对于开拓视野和增长知识都是非常高效率的,兴趣也特别大,学习起来往往事半功倍。这里关键是要在设计课之前抢先学习,越早越好。这些本不是建筑学专门研究的,但是因为中小学教育的残缺,需要通过补习达到一个基本健全的水平,否则这些方面的缺陷会越来越明显的影响学生后来的发展。
具体的讨论有兴趣的可以看《读书》2006.4月号的大学人文教育的专题。看完也令人绝望:即便是MIT这样的理工大学,其人文社科大要求也是恐怖的。文中说"美国大学的通识课程相当于我国大学生前两年的主课,而不是仅仅相当于我们目前的通选课。"--没办法,不管发达但人文教育是一流大学的原因还是结果,你不能真的以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仅有百年历史并饱经战祸困扰的大学能这么快"国际一流",这个目标太遥远了……



1、哲学和宗教
人文学科的研究者不可能躲开哲学。而中国教育最残缺的一面,也是哲学。但要命的是人不能没有哲学思想--不学哲学就意味着你有的是一团糟或者很原始的哲学思想:方法论,认识论,世界观,伦理道德观念。


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非常局限,对于仅仅做一个思维健全的起码的人都只是杯水车薪,更何况对于综合复杂的建筑学的学习。比如最基本的时间、空间的概念,什么是逻辑,什么是形式,什么是科学,还有系统思维和整体思考的方法论,基本美学概念,绝大多数学生这些都不知道,更不用提什么混沌、天人合一这些东西方理论了。这样的哲学基础应该说进行基本的大学学习都成问题。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需要从学科的历史学起。如果是前两年,我会首先推荐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不但是好书,而且好看,几乎必读。不过现在有了新出的斯特龙伯格的《西方现代思想史》,要更简单更好看,可以放在罗素之前先看。中国方面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也是必读。另外特别值得推荐的是,再有一定基础之后读一读罗森堡的《科学哲学》,对做研究写论文有着"基础的基础"的作用。


宗教是中国教育根本没有的项目,却是西方文明的基础(其实对东方也是)。中国宗教的一般性的知识看过《中国哲学史》就大概齐了,佛教史可以看南怀瑾的《中国佛教发展史略》,比较轻松。基督教最基本的书目就是《圣经》和《基督教史》,鉴于我们的学习对象主要是西方文明,西方建筑发展又和基督教密不可分,只好啃了它(不过《圣经》在清华图书馆仅有两本,哎哟….)。



2、社会学以及政治法律经济学等
社会学是个很关键的学科,尤其是要走规划路子的话。对于理解建筑深层问题也很有好处。我看过的书里《江村经济.生育制度》是最好看的一本,《消费社会》也还不错。基本是用到什么看什么,总能有很丰富的收获。可能也是因为国内这方面的知识特别欠缺的缘故。象韦伯的《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或者《经济与社会》就比较艰苦了。社会学是个急迫的领域但是又过于庞杂。一般的,新生看过《西方现代思想史》就差不多了,对于普选民主、社会契约这些可以慢慢的了解起来。对于理解中国社会以及乱七八糟的建筑现象也大有好处。


法律、政治还有经济学这些,需要选择性的看一些,否则常识上会有缺陷。我都是零星的看着学着,倒也不必着急。

3、艺术

虽然入学要求美术加试,但是实际无关紧要。事实证明入学前是否学过美术不是关键问题,入学以后一样可以学好。而且最重要的不是绘画技能,而是艺术家的思维方法。学好美术对于把握建筑中最难把握的感性因素非常重要。艺术关键是亲历亲为。不拘那一类,至少学一门。因为艺术集中代表了感性思维方式的作用,和整个科学的理性思维互补共鸣。尤其是整体思维和综合感知。艺术其实起步的时候并不难,难在下决心入手。绘画、古典音乐是基础,比较容易入门。直接上摄影、电影这样的综合艺术可能进展反而比较慢。学艺术最好有活人当老师,光自己琢磨恐怕比较难,这也是学艺术的重要难点之一。好在现在媒体发达,要好一些。不必犹豫,谁知道你不是一个艺术天才呢。


我个人认为我系的美术教学还是相当成功的。但是对于确实美术上存在困难的同学应该认真对待,坚决补上。书目当然还是《西方美术史》和《中国绘画史》,不同的版本问题不大。自从美院来了以后有很多很好的画册看了,这比我们以前强多了。不看美术史,以后去了国外美术馆是要抓瞎的。



4 、历史
特别的,历史本身是值得认真读点书的,否则看史的时候会晕。历史在中国是巨无霸学科,恨不得5000年都在搞这个。像汤因比的《历史研究》或者布罗代尔的《文明史纲》这样的大砖头可能比较难看(不过也物有所值)。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万历十五年》那几本就很轻松愉快了,还有吴思的《潜规则》和《血酬定律》是必看的。具体历史的柏杨的《中国人史纲》可看性很强。
楼主 懂事的学习委员  发布于 2013-11-16 17:21:41 +0800 CST  

四、专业路线:
按照秦佑国教授的说法,现在的建筑教育的问题是建筑学/建筑术不分,以致于教育相当的混乱。不管系里教改如何运行,各位自己弄清楚自己以后可以学什么,学什么会有什么样的效果,从而考虑自己应该学什么,大有必要。基本上,以后从事实践工作的,不惧怕下工地与民工面对面和能耐心于无比繁琐永远改不完的施工图的,偏重建筑术;搞理论研究或者教学工作的,甘于枯燥艰深的理论探讨和诲人不倦的教育工作的,偏重建筑学。当然即使目标明确,也不能过于偏废。能全面发展最好。还是那句话,见多识广是建筑学习的关键。
1、建筑设计技能为主的路线
打算毕业出去打拼挣钱养家糊口的,务必重视建筑术.也就是进行建筑设计的实际技能.
基本上,包括:


a、全面理解建筑设计任务的社会流程
建筑设计不是一个"问题--答题"的简单过程。它更多包含服务行业和创造的内容。理解设计任务的关键是对设计任务前因后果的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从而整体把握建筑设计到实施的全过程。从策划立项到了解业主的意图,理解并能自行编订合理的任务书,了解建筑设计从接任务到提交方案以致于工地监督直到交付使用,这一整套业务流程的必须熟练掌握。其中特别不同于正常教学的是制定任务书。任务书的背后是对整个设计事件的综合把握能力,值得大家从第一个案子开始留意。再说一遍:建筑设计不是一个针对任务的非此即彼的答题过程,而是一个理解驾驭业主动机和社会环境限制并协调各方面利益的价值实现过程。这一能力的培养要花费多年的事件,一般在本科毕业之前多数人达不到这一要求。

调研也是一项很重要但是本系教学因为种种困难而比较薄弱的环节。把与设计任务相关的方方面面的信息在短时间内搜集到并整理出来,是一个基本功。调研发现的,总有很多超出所有人意料之外的影响因素,这是一个完善题目和逐步形成答案的过程。相关的书籍,个人觉得首推凯文林奇的《总体设计》,另外很多介绍具体工程项目的文章也可以参考,核心期刊里有无数这样的文章。


b、快速的发散的丰富的独特的多方案草图构思能力
单的说,就是要能迅速的发现多种可能性并迅速形成草图方案的能力,而且在草图形成的同时,要已经考虑到一些重要的细节(比如最终形象的特色和基本功能结构的顺畅)。这一点没有别的办法,一是多画图做设计,推敲功能和形象,二是每个设计都深入细致的思考反复推敲精益求精,三是认真研习经典的大师作品。在本科阶段比较实用的是根据设计题目搜集案例。这是建筑师一生都要保持的习惯:在每个设计任务之前搜集和调查同样类型的先例。因为本科的阶段,主要是学习而不是创造。所以我个人以为这个搜集和咀嚼经典案例的过程是本科学习的主体,而随后的设计方案基本是以之为基础的照猫画虎照葫芦画瓢。由此我个人以为 目前系里教学一上来就是方案设计,是典型的急功近利的做法。
草图构思总的来说是必须用手的,电脑到大脑的距离比手到大脑的距离远太多了。同时构思平面关系和透视效果是必须的。草图构思一定是构思一整个建筑的整体以及与环境的关系,而不是平面-立面-形象这样的流水线。综合的形象和逻辑同步的思维很重要。


这一能力当然也是要多年培养的,但是比第一条见效更快。参考书首推C?亚历山大的《模式语言》,然后就是各大著名建筑师的经典案例。
c、 基本功:娴熟的电脑绘图技巧和良好的操作习惯
什么是建筑学的基本功?过去的建筑教学一直把墨线、水墨渲染、水彩渲染当作基本功。我个人的意见是,这在当时是没错的。因为那时候墨线和渲染确实是建筑设计的基本工具。至少在我刚入学的几年,针管笔、喷笔都是干私活挣钱的必备利器。我以为基本功就是指针对当时(而不是过去)建筑行业基本设计工具而练习的技能。今天电脑制图作为建筑设计的基本手段已经无庸置疑,只是是否在本科阶段尤其是低年级阶段引入可能还有争议。我看来cad和3d软件才是今天的建筑学基本功。当年针管笔的粗细今天变成了Cad的线型和分层,当年水彩渲染的笔法变成了今天3dMax的布光和材质,当年保养疏通针管笔的技术,今天变成了软件安装杀毒破解到技术。工具发展了,基本功的具体内容也变了。


同样是手头功夫,容易混淆的是把修养和基本功混为一谈。相对墨线渲染,草图能力手绘透视,我看其实属于艺术修养的内容,不算建筑学应该由美术学习而不是墨线练习来培养。
具体操作上,我的意见是双管齐下,构思草图用手绘,正式成图用电脑。早期认真花几张墨线图当然还是好事,而且不可不画。但是cad制图也一样最好从小抓起。可惜的是据我了解系里能教cad制图的寥寥无几,主要是年纪大些的老师们都没有学过,年轻一点的也多年没有机会亲自上机了。其实手工墨线固然能画的漂亮(如莫宗江先生的图绝对是典范),电脑绘制的线条图一样能画出云泥之别。这和工具无关。比如我见过我的班主任的cad平立面图,虽然是简单的现代建筑,但是画得简直如入化境。我想如果当年莫先生是学CAd起步的,他的cad文件一样会画成艺术。新手上路,只好看书学或者找别的同学学了。另外良好的操作和存盘习惯也很重要,这里就没法子细讲了。



d、大量经典和时尚作品的资料积累
没有办法,学建筑就是要见多识广。学建筑尤其要行万里路。一般来说建议是从经典现代主义作品看起,一直看到当下的时尚名作。再往前看,把中西方古典建筑也仔细看看。再有时间了,把中国和第三世界国家的乡土民居再看一看。看建筑的时候,顺便把规划和环境景观也了解了解。关肇邺先生就说自己是从小看画册受的建筑启蒙。初学者看图册难免看不出趣味来,完全正常。经典作品本来就是要反复体会的。但是也不尽然。伟大的艺术就算是投射到纸上也依然有夺人魂魄的能力。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看见泰姬玛哈的幻灯片的惊艳,不过看出康的作品的好处来就是数年以后的事情了。


按照一般艺术和文学教育的正常步骤,先花大力气临摹和赏析经典作品是基本的,象咱建筑系这么急功近利上手就要"创作"的其实少见,早就该改革了。系里的赏析类课太少。不过许愗彦教授开的通过模型学师作品的课我觉得相当的好。有精力的同学更可以辅助以3D模型来细致体验名作的妙处,可以深入到细部、材质、光线和环境,虽然费时较多,但效果也好,宜量力而行。
说句闲话,我以为早先巴黎美院传统的古典建筑立面制图渲染这样的训练,其实决不如今天看来那么死板。当时渲染的仿古立面,其实正是当时的"当代建筑",渲染也是当时的主要绘图手段,其训练极为实用,就如同我们现在用软件搭赫尔佐格的作品那么的实际,转手就能拿去挣钱。另一个启发就是,建筑设计训练应该一部分一部分的来,立面、平面、流线什么的都有必要单项逐个学习,整体构思也是个相当独立的训练项目,正如同语文里学习组词造句的训练,整篇文章的写作是很高端的事情,尤其是大部头。在本科就加入数万平米的旅馆设计,我以为实在没有什么价值。复杂的功能设计完全可以在功能组织专项训练里解决,不必搞成整个设计。很多很多大师,也就是能把小住宅设计好了而已。本科阶段做一整个建筑物的设计的话,我觉得有个几百平米小题目就很好了,比所有建筑类型走马观花的草草设计有价值多了。如今街上那么多大而糙(甚至小也糙)的建筑,多少和这种粗陋的建筑设计教育有关。


看作品的时候,一部小巧的数码相机是必要的,同时一本速写本也是必要的。看大师作品顺便描绘平面和照片好处极大。


相关的书籍,以几名经典现代主义大师为首选,当代明星建筑师参差不齐,不过也不能不看。至于东西方古典名作是非看不可,只是总量太大,只好逐步收集。核心期刊和几本重要的国外建筑杂志,应该养成经常翻看的习惯。不如经典作品可看性强,其主要价值在于了解社会现实情况,不至于沦为火星人。
楼主 懂事的学习委员  发布于 2013-11-16 17:22:42 +0800 CST  
e、 敏锐的感觉和多层次综合的鉴赏力
正所谓眼高比手高重要,跟艺术沾边的难免要看重审美能力。要能体味不同层次和类型的艺术的趣味,据说感觉是要看天分看境界的。不过靠着见多识广,也能补上不少。如果小时候对艺术一窍不通的,现在抓紧恶补还来得及,至少对付建筑设计还够用。话说柯布当年的日常生活是半天绘画半天搞设计,感觉真是不一般的好。一是要自己学好绘画,另外就是多看一点画展艺术展,还有周边艺术的理论,都有好处。其实这还真是个美差。去美术馆看画展,可是要门票的。


可惜北京虽然有点文化设施,但是其实很配合咱国家温饱阶段的发展程度。比比巴黎还是罗马的博物馆,还是两个字:绝望。上次去国家博物馆,仅见几百件展出的藏品…..据说藏在故宫地下这样的大仓库里有9万书画珍品,49年至今只展过1万而已。那些海量的艺术品,你我普通人估计此生不会有机会见到了!陈丹青的在《常识与记忆》(《退步集》)一文里很残酷的说出了真相:咱的文化建设实在差的太远了……只不过对于初学者应该还不至于设计这个问题。先把目前能看到的好东西看看再说。陕西、河南这些文物大省的省博物馆真是有相当多的好东西,不容错过。

2、建筑理论学习的路线
对理论研究有长远志向的,最好早开始学术阅读。
很难说新生会对以后的学术研究有什么概念,不过留在高校就职过上安稳闲适生活的不在少数。这样一来理论研究也就热了。有此打算的,或者自己觉得做方案不适应,不喜欢谈合同喝酒下工地画施工图的,以下这些是重点:


a、各种建筑史的娴熟了解
一切研究都是对历史的研究,不了解历史者没有谈理论的资格。初学者可以从西方现代建筑史看起,再到中国古代建筑史,再进而西方古代建筑史,再有精力可了解各种其他文化的建筑史。看建筑史的过程里,其实就把经典作品看了。对应的书主要有塔夫里的《现代建筑》(弗兰姆普敦的那本比较晦涩,可以结合柯林斯的《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来看),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这本虽然比较早也有些争议但很好看,其他的版本都材料过多堆砌,可看性差),还有建工出版社那一套《世界建筑史丛书》(塔夫里那本就是其中一本)。另外关心城市的必看芒福德的《城市发展史》,以及贺业钜的《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
我个人觉得,本系教学对建筑史教育过于轻视,尤其忽视了建筑史对建筑设计的基础意义。相比中文学习,大家可是从学前就开始被唐诗的。如果能把几种建筑史结合建筑赏析,作为入学头两年的主要科目,我相信不论是基本修养还是现代建筑的设计,都应该会好很多。


b、 建筑各种建筑理论的初步积累
王贵祥先生新翻译的克鲁夫特的《建筑理论史》是在是一本好书,也非常重要,但是也非常的难看。(由此可见我国的建筑理论领域的发展程度之低,如此重要的书籍在西方出版了20年才得以翻译为中文。当然还有更多更重要的书籍至今未被翻译出版,只是流传着一些复印本的复印本的复印本...)刘先觉的《现代建筑理论》也不错,不过也很不好看。一般还是有需要再看比较好。至于一些经典著名的理论著作,最好早看,比如林奇的《城市意象》,舒尔茨的《场所精神》等等。只要是有考虑读研的,等到本科毕业再看肯定是晚了。

c 、几种重要哲学思想的深入了解
读过基本的哲学史还不够,其他比较热门的存在主义、符号学或者维特根斯坦、康德这些,中国的传统哲学总要深入学一些。不过这些读了哲学史之后自己就能够判断和选择了。


d、美学素养
美学是目前建筑教育里特别缺乏又特别重要的相关学科,宗白华的《美学散步》或者《艺境》,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强力推荐,可看性极强。然后就是最基本的两本美学史,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和叶郎的《中国美学史大纲》都是必读,不过可以放在哲学史之后。光潜那本成书较早,可以考虑找一本现当代西方美学书补充看。象斯克鲁顿的《建筑美学》这些建筑类的美学书籍其实都比较晦涩偏僻和一家之言,远不如经典美学书籍来得清楚好看。



e 、强大的资料搜集和管理能力
资料是研究的基础,"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资料"是搞学术必备的基本技能。如果希望有良好的学术发展,从起步就认真的整理好自己的资料很重要。除了调研的照片、做过的设计,要清晰的整理归类之外,基本的资料积累模式是:1 买书,经典的书籍值得传世(有藏书也是世家的一个优势),而且书籍是人类目前为止最主要也是最正式的资料积累方式。2 写(或者用键盘敲)读书笔记,摘录和写感想,所谓不动笔(键盘)不读书。零星的资料随手就拍下来,放在硬盘里。不管是以后做设计,还是做作品集申请出国还是找工作,都用得上。

另外要特别重视目录线索,也就是绝世武功的目录。很多时候你没有时间去具体了解某些知识,但是记住他们的目录很有用。检索工具就是其中一种。学校图书馆花巨资买了一大堆电子资源不是白买的。但是有的学科本身知识积累就比较混乱,比如我们建筑学科。这时候就要自己有个结构良好的资源总目录,不断的把有价值的目录线索补充进去,需要或者有空的时候可以去查找研究。各种著作,论文,期刊,零散的小文章,听到的报告讲座,导师的指导言论,某个比较专门的网站,某个新知道的文献数据库....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是别人的著作和论文的参考书目,这个对自己的专业极重要;一个是期刊杂志,应该通览。



技术操作上,电脑上资料的整理,首先要分大类,大类里头个人觉得最好是按日期排列文件夹最好,不但好记而且方便备份。分类过于复杂的话,备份会非常困难。从一开始整理资料就要有长期考虑,试想50年的资料搁在一起,有任何文件名的不清楚就会无法查找。我自己目前已经有快200g的资料了,照片就有6万多,如果不严格清晰的管理好,是没办法使用的。技术上因为现在大硬盘的普及,最合适的办法是一份硬盘拷贝+一份dvd备份,或者双硬盘备份(比较贵)。因为硬盘一般只有5年寿命,光盘又容易磨损,双份才保险,而且要至少有一份硬盘的才方便用。光盘没办法用来日常查看,太麻烦。
f、普遍阅读学术期刊
国内的核心期刊虽然质量往往不高,但是毕竟是国内最高的了,对于了解业内同行的情况还是有必要的,对于研究生毕业发表论文是绝对必要的。养成习惯每个月把新来的学术期刊都翻翻费时不多但大有好处。除了自己的专业期刊,一些相对学术的休闲性新闻性的综合期刊报纸比如《读书》《南方周末》《南风窗》都值得多看看,可以了解社会各方面的情况。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是针对拥有良好知识框架(或者至少是学习计划)的人而言的。东一榔头西一棒、道听途说或者熊瞎子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都不是搞学术的办法。
特别值得推荐的是三联的《读书》,我是作为睡前读物消遣之用,对开拓学术眼界很有帮助,是本很好的学术普及读物。

3.、读硕和读博
现在就业压力大,本科工作也不好找。能读硕的就读,没什么可犹豫的。但是读博确实需要慎重。基本来说,直博不是一个好制度,要么培养质量差,要么就得特别辛苦而且往往要延期。除非是一心要留高校做老师的,或者真心热爱严谨的学术研究的,没有什么家庭经济负担拖得起也有钱吃饭的,可以考虑读直博。当然如果不是真心研究,而是为了高校的饭碗来读博,本人是绝对鄙视的,并且个人认为得不偿失。至于普博,读过硕士的人自己会知道,不需要我废话了。
楼主 懂事的学习委员  发布于 2013-11-16 17:23:16 +0800 CST  



五、实践建筑
建筑学终究是一门实践学科,感性的经验是至关重要的。把实践调研放在最后,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决定性价值,另一方面也因为这件事不太能在书面上说清楚。前面所说所有的理论的阅读的工作,和实地调研相比,最多也就是同等重要的关系。做本科生的时候能多跑一些地方最好不过。虽然不像欧美学生有那么好的游历条件,国内还是有很多可看的,尤其是古典建筑和风景园林。逐步的利用各个假期把国内跑一跑,比如国内的世界遗产,名胜古迹,历史城市,必定受益无穷。这件事值得借钱去干,当然前提是确实是去学习而不只是去当地海吃胡喝逛街买东西的。

1、硬件准备
学好建筑学确实是要花钱的。自己一定要有电脑,DVD刻录机最好有。一台便携的数码相机也很重要,能有台质量比较好的高端数码或者数码单反更好,现也便宜了。长时间外出的话,一只数码相机伴侣是很好的装备,可以代替笔记本电脑。胶片相机不要考虑,不是因为胶卷贵,而是因为拍摄数量太少而且整理很困难。另外就是速写本,不必要再准备读书笔记本和课堂笔记本,白纸的速写本能干一切。资料的载体越简单,长期的资料整理和保存就越方便。


最重要的硬件是锻炼身体。除了日常的爱好之外,有一项简便易行的有氧运动习惯是很重要的。因为本专业的人都太忙,踢球这样需要场地人手的活动很快就成为一种奢侈,也就是慢跑之类的方便坚持。我个人是打太极拳,清华的田秋信老师教得相当好,不学感觉亏了。据调查中关村高级知识分子平均死亡年龄仅五十多,这是很可怕的。能健康活到90岁以上的话,对建筑行业真是一个极大的优势。

2、动手动脑
每一次外出参观调研建筑或者风景,相机和速写本都需要。拍照是一项基本技能,这是从梁先生创系之前就有的传统。据说梁先生当时用的是莱卡。系里其实颇多老师都是个中高手,从很老的到很年轻的。毕竟对于学过绘画的人来说,摄影会很容易上手。建筑师的整个职业生涯,都离不开相机。拍好照片不但能积累资料,也能加深对建筑的理解。有些建筑师会认为自己的建筑摄影作品比职业摄影师拍的更加好,我相信是很有道理的。拍照不要怕多,这在数码时代不那么难为人了。不过即便这样回家以后你也常会发现拍的少了。视钱包和硬件设备情况尽量多拍吧。


途中务必携带速写本,我相信现场手绘速写,对建筑的理解远胜单纯拍照。当然时间成本更高。尽可能量力而行吧,认真写生一段,你会发现花费的时间精力是绝对值得到。大师们很多热衷于速写,虽然他们并不见得画的好。(柯布在雅典旅行时的速写还不是一般的难看-_-!)但这决不妨碍你从现场速写中受益。重要的是动手去画,而不是是否画的好看。这一点上吴良镛老爷子八十多岁在登泰山雨中还坚持写生,非常值得大家学习。

具体的参观调研,主要是城市、风景区、文物古迹和乡土村镇三类。城市里,最方便的当然是北京、上海这两个大家伙。北京以传统文化为主,故宫天坛颐和园这些遗产值得多去去,西山的一些寺庙也很好。旧城虽已毁去大半,也还有残余可看,要看要抓紧,08奥运动时候估计就拆完了。上海主要是现代建筑以及繁华大城市生活。其他比较容易去城市里,苏州首先值得推荐,中国最完好的古城,不但有绝世美妙的苏州园林,还有老贝的苏州博物馆新馆,我最近刚看过回来。杭州也确实不愧天堂称号,去了很不想走。西安不但文化深厚,吃的也相当爽且便宜。南京有中山陵等近现代建筑,城市也舒服,另外是有东南大学建筑系可以参观。重庆非常好玩,吃的也极爽,并且有重建大可参观。风景区比较好去的就是主要就是泰山黄山张家界几个世界遗产地。另外阳朔也绝对值得去。文物古迹首推山西,但是分布的比较散,基本要跑全境。乡土村镇是本专业特别值得花时间的主题。江南水乡的绍兴、周庄、同里、角(lu)直、乌镇、西塘这一大堆值得一路多次玩过来。皖南的宏村、西递、棠樾、唐模、歙县一系列也不能不去。山西的一堆包括平遥、乔家大院也值得去。湘西凤凰,福建的永定土楼,桂北的三江龙胜,云南的大理丽江,都是我去过还想再去的好地方,只是比较远和贵,有的还比较艰苦。边远的西藏新疆内蒙,我没去过就不说了。


六、负责和免责声明
作为一个通用的指导,本文力求公允客观并具有较大的包容性。所以本文的主要内容并非本人的独特见解,而是整理和细化了长久以来得到普遍承认的建筑教育观点和方法。这些基本的指导思想可以在我系一贯宣称的教学思想以及很多相关著作,如《广义建筑学》或者清华传统的办学方针等诸多冠冕堂皇的地方找到。


但是把这些抽象的思想贯彻为同学日常的学习活动,却是我系多年来应该做到、却在教学改革中越改越糟糕的一件基本工作。这个教学改革的问题,据可靠文献记载,已经有不少于15年的历史,至今改善不大,甚至有的方面发生了倒退。而本人作为只有一年教龄的助教博士生,来进行这项工作实在是勉为其难。但是考虑到一来我系正式的教师们大多忙于更重要的工作,无暇进行此等琐屑小事,二来也考虑到很多学生时代的困惑和艰难,对于教学多年的教师们实在是很遥远的事情了,以至于不值一提。在我看来,对于写这样一个基本的学习指南,现在的关键不在于好不好,而在于有还是没有。所以是否权威和全面,那也不由我说了算 。
对于新生教学,高班生的"误导"是一个时常提及的话题。应该说世上并没有十全十美的绝对真理,由于每一个个体的差异,任何其他人的言论都会产生某种的误导。任何观点都只是一家之言,但是如果因此就默不做声则知识永远不能进步,也不会有任何积极的建设意义。而对任何观点都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学生应该首先持有的基本态度。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作为前提,再加上讲述观点者在学术上是诚实的,则没有什么观点是误导的。


因此,本人对本文的严肃性负责,但对阅读本文后产生的任何不良后果概不负责,请读者谨慎判断。


七、祝愿的话
如果说建筑学的领域里,有绝世武功存在的话,那有很多书就是这些绝世武功的秘笈。可是这些秘笈太多了,不得不需要一些绝世武功秘笈的目录来引导大家去搜寻秘笈。而本文,连绝世武功秘笈的目录也不算--充其量,算是绝世武功秘笈的目录的目录吧。希望看过这片文章的人,都能有一点收获,该去看书的看书,该改行的改行,该旅行的旅行。实在没有什么收获的,麻烦提一点改进意见,也算攒人品了,这不就有收获了么?嘿嘿。(整理:建筑师的非建筑;文字及配图均源自网络)





楼主 懂事的学习委员  发布于 2013-11-16 17:24:01 +0800 CST  
(转载——工作)
如:“你经历太单纯,而我们需要的是社会经验丰富的人”,“你性格过于内向,这恐怕与我们的职业不合适”,“我们需要名牌院校的毕业生,你并非毕业于名牌院校”,“你的专业怎么与所申请的职位不对口?”面对这种咄咄逼人的发问,作为应聘者,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无论如何不要被“激怒”,如果你被“激怒”了,那么你就已经输掉了。那么,面对这样的发问,如何接招儿呢?





□ 如果对方说:“你经历太单纯,而我们需要的是社会经验丰富的人。”

■ 你可以微笑着回答:“我确信如我有缘加盟贵公司,我将会很快成为社会经验丰富的人,我希望自己有这样一段经历。”

□ 如果对方说:“你性格过于内向,这恐怕与我们的职业不合适。”

■ 你可以微笑着回答:“据说内向的人往往具有专心致志、锲而不舍的品质,另外我善于倾听,因为我感到应把发言机会多多地留给别人。”

□ 如果对方说:“我们需要名牌院校的毕业生,你并非毕业于名牌院校。”

■ 你可以幽默地说:“听说比尔盖茨也未毕业于哈佛大学。”

□ 如果对方说:“你的专业怎么与所申请的职位不对口?”

■ 你可以巧妙地回答:“据说,21世纪最抢手的就是复合型人才,而外行的灵感也许会超过内行,因为他们没有思维定势,没有条条框框。”




如果对方说:“你原单位这么好,你却要走,是不是在原单位混不下去只好挪个窝儿?”你若结结巴巴,无言以对,抑或怒形于色,据理力争,脸红脖粗,那就掉进了对方所设的圈套。应聘者碰到此种情况,要头脑冷静,明白对方在“做戏”,不必与他较劲。

挑战式的语言陷阱,这类提问的特点是,从求职者最薄弱的地方入手。

对于应届毕业生,面试官会设问:“你的相关工作经验比较欠缺,你怎么看?”对于女大学生,面试官也许会设问:“女性常常会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你怎么看?”如果回答:“不见得吧”、“我看未必”或“完全不是这么回事”,那么也许你已经掉进陷阱了,因为对方希望听到的是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而不是简单、生硬的反驳。

对于这样的问题,你可以用“这样的说法未必全对”、“这样的看法值得探讨”、“这样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我恐怕不能完全接受”为开场白,然后婉转地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

面试官有时还会哪壶不开偏提哪壶,提出让求职者尴尬的问题。如:“你的学习成绩并不很优秀,这是怎么回事?”“从简历看,大学期间你没有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这会不会影响你的工作能力”等等。

碰到这样的问题,有的求职者常会不由自主地摆出防御姿态,甚至狠狠反击对方。这样做,只会误入过分自信的陷阱,招致“狂妄自大”的评价。而最好的回答方式应该是,既不掩饰回避,也不要太直截了当,用明谈缺点实论优点的方式巧妙地绕过去。

比如说,当对方提出你的学习成绩不很优秀时,你可以坦然地承认这点,然后以分析原因的方式带出你另外的优点。如,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之所以不很优秀,是因为我担任社团负责人,投入到社团活动上的精力太多。虽然我花在社团的心血也带给我不少的收获,但是学习成绩不是最优秀,这一点一直让我耿耿于怀。当意识到这一点后,我一直在设法纠正自己的偏差。

在面试中屡战屡胜的Michael就有过一次这样的面试经历。Michael的学习成绩并不算顶尖,面试时,这便成了考官发起攻击的要害:“你的成绩好像不太出众哦,你怎么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呢?”

Michael不慌不忙:“除了学习,我还有其他活动。不是只有成绩才能反映人的学习能力的。其实我的专业课都相当不错,如果你有疑问,可以当场测试我的专业知识。”Michael巧妙地绕开了令人尴尬的问题,将考官的注意力引导到他最拿手的专业知识上。



楼主 懂事的学习委员  发布于 2013-11-16 17:25:31 +0800 CST  
诱导式的语言陷阱。这类问题的特点是,面试官往往设定一个特定的背景条件,诱导对方做出错误的回答,因为也许任何一种回答都不能让对方满意。这时候,你的回答就需要用模糊语言来表示。

如:“依你现在的水平,恐怕能找到比我们企业更好的公司吧?”

如果你的答案是“YES”,那么说明你这个人也许脚踏两只船,“身在曹营心在汉”。如果你回答“NO”,又会说明你对自己缺少自信或者你的能力有问题。

对这类问题可以先用“不可一概而论”作为开头,然后回答:“或许我能找到比贵公司更好的企业,但别的企业或许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如贵公司重视,机会也不如贵公司多;或许我能找到更好的企业,我想,珍惜已有的最为重要。”

这样的回答,其实你是把一个“模糊”的答案抛还给了面试官。

还有一种诱导式的语言陷阱是,对方的提问似乎是一道单项选择题,如果你选了,就会掉进陷阱。比如说,对方问:“你认为金钱、名誉和事业哪个重要?”

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这三者当然都很重要。可是对方的提问却在误导你,让你认为“这三者是相互矛盾的,只能选其一”。这时候切不可中了对方的圈套,必须冷静分析,可以首先明确指出这个前提条件是不存在的,再解释三者对我们的重要性及其统一性。

你可以这样组织语言,“我认为这三者之间并不矛盾。作为一名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追求事业的成功当然是自己人生的主旋律。而社会对我们事业的肯定方式,有时表现为金钱,有时表现为名誉,有时二者均有。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去获取金钱和名誉,三者对我们都很重要。”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一种误导式陷阱。面试官早有答案,却故意说出相反答案。若你一味讨好,顺着面试官的错误答案往上爬,面试的结论一定是:此人无主见,缺乏创新精神。自然被列为淘汰之列。

还有一种测试式的语言陷阱。这类问题的特点是虚构一种情况,然后让求职者做出回答。比如“今天参加面试的有近10位候选人,如何证明你是最优秀的?” 这类问题往往是考察求职者随机应变的能力。无论你给自己列举多少优点,别人总有你也许没有的优点,因此正面回答这样的问题毫无意义。你可以从正面绕开,从侧面回答这个问题。

你可以回答说:“对于这一点,可能要因具体情况而论,比如贵公司现在所需要的是行政管理方面的人才,虽然前来应聘的都是这方面的对口人才,但我深信我在大学期间当学生干部和主持社团工作的经历已经为我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这也是我自认为比较突出的一点。”这样的回答可以说比较圆滑,很难让对方抓住把柄,再度反击。


有时,面试官还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你对琐碎的工作是喜欢还是讨厌,为什么?”

这是个两难问题,若回答喜欢,似乎有悖现在知识青年的实际心理;若说讨厌,似乎每份工作都有琐碎之处。因此,按普遍心理,人们是不愿做琐碎工作的(除非特殊岗位,如家庭钟点工),即考官明知故问,我们可以推测出其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工作态度”。

我们可以这样表述自己的态度,“琐碎的事情在绝大多数工作岗位上都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我的工作中有琐碎事情需要做,我会认真、耐心、细致地把它做好。”

这句话既委婉地表达了大多数人的普遍心理——不喜欢琐碎工作,又强调了自己对琐碎事情的敬业精神——认真、耐心、细致。既真实可信,又符合对方的用人心理。

在各种语言陷阱中,最难提防、最具危险的,可能要算“引君入瓮”式的语言陷阱。

比如,你前去应聘的职位是一家公司的财务经理,面试官也许会突然问你:“您作为财务经理,如果我(总经理)要求你1年之内逃税100万元,那你会怎么做?”如果你当场抓耳挠腮地思考逃税计谋,或文思泉涌立即列出一大堆逃税方案,那么你就上了圈套,掉进了陷阱。因为抛出这个问题的面试官,正是以此来测试你的商业判断能力和商业道德。要记住,遵纪守法是员工行为的最基本要求。

比如,你正要从一家公司跳槽去另一家公司。面试官问你:“你们的老板是不是很难相处啊,要不然,你为什么跳槽?”也许他的猜测正是你要跳槽的原因,即使这样,你也切记不要被这种同情的语气所迷惑,更不要顺着杆子往上爬。如果你愤怒地抨击你的老板或者义愤填膺地控诉你所在的公司,那么你一定完了,因为这样不但暴露了你的不宽容,还暴露了你的狭隘。
楼主 懂事的学习委员  发布于 2013-11-16 17:26:24 +0800 CST  
(转载——学习)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属于09国商的大学生涯结束了,很多朋友们也早已踏上新的征程。林老师让我们给13级的弟弟妹妹们写点什么,我却一直没有动笔。一来是四年的回忆实在太多,仿佛不写这篇文字,大学就还没有结束;二来思绪纷繁不知从何说起,很多事情也许对于现在的你们来说并不重要。暑假有幸和一些13级的同学们有过交谈,隐约也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结合自己四年学生工作和一年助理辅导员的经历,谈谈感受,和大家分享几个让自己收益的惯,更希望有机会和大家交流、探讨。

很多同学看了林老师空间里师兄师姐们写的11篇文章,不知道是否引起大家的共鸣,如果让我大胆猜测,可能并没有。这是因为目前大学对于你们来讲只是“幻想”,也许是每天课程不多,下午在图书馆或草地的阳光下看书,晚上回寝室打打游戏看看电影,周末约上三五好友吃顿大餐,来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和说走就走的旅行。这的确是一种大学生活,不过往往发生在大四。事实上,如果你希望大学能够很大收获,生活将会是非常忙碌的。

所有同学基本都会问一个问题,大学应该怎么过?诚然,包括这些文章在内的所有经验类帖子只能给大家起到参考作用。对于你而言,走什么路要自己选择。你肯定会问了,我应该走什么路呢?我个人一直主张在大一阶段,“做什么”和“怎么做”比“为什么”更重要。多学习多体验,能尝试的都去尝试,这有助于让你判断什么更适合自己,也能让你想清楚“为什么”的问题。而达到这个目标的基础便是“做什么”和“怎么做”。开学了,你会发现各大组织招新,团委、学生会、广播站、校报、光华园、合唱团、职场起跑线、KAB俱乐部、模拟联合国、Enactus、JA、英语天堂、起点话剧社、AIESEC、未来企业家、学生实验超市、学生实验广告公司……回想起我大一刚来的时候,也有一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新鲜感甚至是恐惧感。不同组织有不同的组织文化,这些都是需要你花时间、精力去体验和感受的。

那么,应该“做什么”,并且“怎么做”呢?结合自己的经历,分享几个我自己一直在做,认为很有帮助的习惯。

学会主动。我甚至把这一个习惯放到了坚持学习的前面,因为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效果肯定不一样。林老总和我们讲一句话,人终归是自己成全自己。很多同学喜欢讨论西财的排名,国商的实力等等。这一切和你有什么关系吗?学校实力再强,国商师资再牛,有再好的经验再好的指引,自己不努力、不去践行,等于零。而且他人的经验只有在践行的过程中才能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调整。因为当班长的缘故,我大一开始就坚持每天上网的时候先看一遍学校主页、学院主页、团委、教务处、信息中心、学工部等职能部门的主页,甚至还有其他学院的主页。这个习惯坚持了四年,实际的效果便是我得到的信息有时甚至要快过学院,并且发现了很多没被人注意的机会。譬如2011年的时候,我看到工商学院在招募第六届管理学年会的志愿者,便主动报了名,也顺利的参加年会提供了志愿者服务,而很多同学甚至不知道这个活动的存在。再比如学生会的工作中,我力求让自己负责的工作都做出一点新意来,而不是简单重复。在大家的支持下,我们将学院品牌校级活动环球商务之旅打造成了四位一体的系列赛,将青年干部交流会打造成系列品牌并形成每期简报;将校团委学生会学生干部培训、考核整合创新,将学生权益维护的概念不停深化,通过自习室问题、线上维权和反馈等方面,踏踏实实迈出了第一步。你写在简历上的每一笔都应该是你如数家珍的宝贵经历,而非生搬硬套绞尽脑汁编出来的空壳子,这其中主动的作用不言而喻。




楼主 懂事的学习委员  发布于 2013-11-16 17:28:22 +0800 CST  
坚持学习。有些同学到大学毕业还一直没搞清楚学习和考试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很明显,不完全一致。大学的上课方式与高中截然不同,你不写作业不认真学习,没人管你。除了数学类课程,你想挂科其实也是挺难的事情。这是不是就意味着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了呢?非也。一门学科,学的是否扎实,你内心会有很明确的判断。以我非常浅薄的经验来看,开学你们拿到的《培养计划》是一份相当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可惜很多同学甚至从来没看过,这着实是一件让人特别遗憾的事情。培养计划不仅清晰明了的介绍了大学期间和课程有关的所有事情,同时给了你很大的自由度去选择你想成为怎样的人才。可是这份培养计划只是骨架,肌肉能否锻炼的强劲发达还要靠你后天的坚持。假如你对财务感兴趣,可以多在会计类课程上下功夫,假如你对股票感兴趣,金融证券的相关知识你也必须掌握。如果碰巧你很喜欢国际贸易或者国际商务,那国际市场的动向、大宗商品买卖和汇率变动总该是你关注的吧?学习是一项长期的事业,而考试则是有准备技巧的任务。考试其实是最简单的事情,因为大学期间的考试是水平性测试而非选拔性测试,说白了就是看你掌握这门学科的程度,而这个标准往往都是非常基础的。另外,上课的时候争取坐在前面,多和老师互动交流,都有助于你提升平时成绩进而获得一个不错的分数。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多去旁听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西财有很多讲课很精彩的老师,听他们的课是一种享受。既然有这样免费的资源,何乐而不为呢?而且旁听的过程也许还会让你认识很多新朋友。我大一下学期去旁听法学院的《民法总论》,认识了一个法学院的同学,后来成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并且一起组了队伍参加了谷歌杯益暖中华大赛,是四届比赛以来财大第一支获奖实施团队。更巧的是,里面有三个法学院的同学后来成为了他们主席团的成员。和大家一起讨论的时候非常愉快,真正的头脑风暴显然会给你带来极大的满足感。

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你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优势在哪里?这应该是值得每个人深思的问题。不管是在学业上,在学生工作上,甚至以后在工作岗位上,你都应该有与众不同的核心竞争力,否则只能成为700万大学生中的普通一员去做分母。核心竞争力也许是一门独特的技术,但对于我们来讲可能更多的是由许多软实力组成的合力。这些软实力也许并非他人不会,但是他人多半没你做的好,没你做的细致。比如我经常给以前带过的学弟学妹们强调办公软件的重要性,这就是我认为的一种软实力。很多同学其实根本不会用办公软件。从大一开始,所有我处理、上交的材料一定要把排版弄得漂漂亮亮的,一个标点符号都不允许出错。在材料优势的基础上,我们拿下了2011年暑期三下乡的特等奖和2011年成都市优秀青年志愿者组织。前两天和我妹妹吃饭,她说暑期投了个行政助理实习,人家没要她。我问她,你会用复印机、传真机吗?你会用word、excel、ppt吗?你知道基本的公文格式规范吗?她一问三不知,试想如果你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你会要这种实习生吗?核心竞争力绝非一蹴而就,需要一个培养的过程。每个阶段给自己定几个小目标,一点一点向前推进,总有一天你会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把自己的相对优势变成绝对优势。

与人为善和心怀天下。还记得大一的班会,我们的助理辅导员李霖洁学姐请到了当时的校学生会主席王志刚学长给我们做经验分享,刚哥说的大学期间最重要的是学会做人。这四个字看起来简简单单,可是做起来确实在太难,需要用一生去品味。理顺自己的人际关系也是一种非常强大的能力。你不能选择你遇到的是什么人,但你可以选择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问我怎么做,我认为就是与人为善,真诚、善良的对待朋友、师长,自然而然会给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除了做人,宽广的胸怀也应该是我们国商人应该具备的素质之一。卢新宁在北大开学典礼上讲,你所站立的地方,便是中国。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其实对于我们西财也是一样。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西财精神能否在大家身上传承,大气为人、大智谋事、大爱行天下的西财青年品格能否在大家身上体现,完全取决于你自己。非常建议大家有机会参加一下暑期社会实践,走到基层、走到农村去看看,你会发现一个和网上完全不同的世界。我刚上大学的时候也算是个愤青,可四年里七次社会实践让我越来越发现自己的浅薄与无知,更明白少说多做的重要性。心怀天下并非不自量力的空想。人的能力有大小,日后的发展也有差异。不过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帮助他人,这难道不就是“为人民服务”吗?

篇幅有限,学生会的收获与感悟就不一一列举了。亲爱的弟弟妹妹们,加入国商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事情之一,相信你们可以创造国商新的辉煌。像我以前跟大家分享时候最喜欢说的,人生这个年龄,只求耕耘,不问收获。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也希望大家在半年之后、一年之后再回头学长学姐们给大家写的这些文字,相信大家会有别样的体会。祝福你们!
楼主 懂事的学习委员  发布于 2013-11-16 17:31:36 +0800 CST  
(转载——学习)
一个哥伦比亚大学大四学长的建议:少即是多 “Less is more”
作者: 翟梦琦

每每回想到上学期的第一个星期,那些和朋友在一起的美好日子,不管是吃了一顿四个小时的晚餐然后没有目的地闲逛校园,是在中央公园听我最喜欢的演唱会,还是一起为了公益在舞蹈马拉松跳到早上七点,开心总是溢于言表。

可是无论这种满足感多么真切,在哥大的校园里这种自发性和开心总是很难延续很久,因为一种不安感总会袭来。几天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又没有完成按时完成阅读、做完习题。吃饭大多数时候只是为填饱肚子,少了和朋友叙旧的晚餐,与之而来的是不尽的压力。

问题是,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焦虑着。我们大概从高中起就开始做我们力所能及并且舒服范围之外的事情了。进取心或是野心,即使不是我们的天性,在接到一个名校的录取通知书的时候,那种不安感也会迫使你“用功”:一方面,你不愿辜负社会对你的期望,想要发挥自己的潜能;另一方面,你知道你的出众在这个人才辈出的顶尖名校不过平庸。

所以,你可以明白为什么我们总是过度工作,去参加一些我们原本并没有期待的工作和活动。最后在过度熬夜、高压和焦虑中,成为身体上和精神上都最不健康的学生。我在为“学生健康项目”摆桌的时候,很多学生写到如果可以把退掉一门课,从而有更多的时间,他们会睡觉,会读闲书,会做饭,会去纽约下城逛逛,会去见见教授、聊聊天,健身,和朋友一起玩——可是几乎没有一个人有这样的勇气。相反,弹琴、素描和表演等等我们挚爱的兴趣,却成为了我们社交和生理需求的公敌。(译者注:美国大学生常常说,学习、睡觉、和社交只能选两样 )同时,哥大著名的核心课程里那些原本倍加鼓舞人心的书籍和阅读,早被Sparknotes之类的名著简介取代——在这个“快餐时代”,我们都忘了选课、加社团和找实习的初衷到底是什么。

如果这样的话,我不知道究竟是我们在利用哥伦比亚大学绝好的教育资源,还是被资源所利用?更加可惜的是,当自己的兴趣都变成了浅尝辄止、自我安慰的过场游戏,我们不但这样为了结果忽视了过程,也在逐渐地远离自己的理想生活。当我们不断安慰自己,只有两页密密麻麻、成就无数的简历才可以找到我们理想工作的时候,我们常常忘记了那些多余的、让我们过度工作以至于焦虑的工作,相比于让我们进入理想的研究生学院,更多时候只是徒增皱纹白发。所以,我给那些想给“轻松的课程量”加课的同学,和那些想在金融业找到一个暑期实习的学弟学妹的建议是:如果这是你真正热爱的,去做吧!——但是请记住,在你回答之前好好思考一下真正的热爱意味着什么。

不如,让我们的目标简单些,再简单些。让大学成为一个我们真正感到快乐并享受的时光,然后去探索我们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人生太过短暂,我们不可以为了所谓的“最终的理想生活”不断推迟个人当下的幸福。至少有一个学期,我们应该尝试一下大学生活的另一面:懂得舍弃,简化一些课程和活动,留些时间去真正地了解自己,认识些之前永远没时间结交的有趣朋友,去体味什么才真正地滋养、而不是榨干我们。只有真正地放松,才能让我们体会到,也许我们更喜欢通过和同龄人聊他们所热忱地事物而自我成长。

那些持有不同意见的人也许会说,健康、适度地压力对于激励我们实现我们地潜能是有必要的。尽管我很同意这样的观点,在哥大这样过度用功的大环境,我们已经谈不上真正的健康了,更不用提很多时间我们眼中所谓的实现潜能是和成为一个高效的赚钱机器化等号的。来看一下麻省理工大学的学制吧(尽管它们疯狂学习的程度也不是那么健康的),它们正常的课程量是4-4.5门课。在达特茅斯,为了限制学生过度选课,如果每学期上四门课、连上了一年(相当于在哥大两个学期都上了六门课,即选课极限),学生要缴更多的学费。如果你觉得这个很可笑,哈佛日报里曾有一篇文章,里面把20个上6门或者6门以上功课的学生描述成疯狂的受虐狂。

如果你在嘲笑哈佛的学生,那么你没有体悟这些规定背后的意义。

到最后,少,反而是多。我们应该利用大学地宝贵时光去追求自己地兴趣,去结识朋友,参加有益的活动,而不是仅是在Facebook(美国的人人网)这种社交平台上看到这样的新鲜事。到最后,绝没有一个人,哪怕是未来雇主,会因为我们选择发展自己、而不是完成第二学位而觉得我们不够优秀。退掉一门课吧:生活会顿时美好!

本编文章是哥伦比亚一名大四学生 Steven Castellano 2013年1月28日在校报发表的一篇文章,引起了哥大学生巨大的共鸣。史蒂夫主修生物物理学,是哥大学生事务代表以及学生健康项目的决策者之一。译者翟梦琦,哥大和UNC Kenan-Flagler Business School在读本科留学生。

译者注:个人认为,作者的这篇文章不在于反对用功,相反,哥大开学第一周周末图书馆就满了。并且,一个学生物物理学的人,(英文)能做到文笔如此优美、思维如此深刻、全面且独到,实属不易!另外一篇文章关于”努力与幸运“,可以和大家分享。

楼主 懂事的学习委员  发布于 2013-11-16 17:32:20 +0800 CST  
As I reflect on the first week of my last semester at Columbia, I am filled with elation from the great times spent with friends, whether it be eating four-hour dinners and wandering the campus aimlessly, or goofing off at the Winter Jam in Central Park and dancing till 7 a.m. at the CU Dance Marathon.

But as I continue reflecting, a wave of gloom overcomes me when I realize that the pervading spontaneity and optimism throughout the campus may not last. In a matter of days, we will fall behind on readings and problem sets, our dinners will become increasingly rooted only in their function of sustenance, and the pallor of stress will creep across our faces.

The problem is that for many of us, this anxiety is all we know. We have likely been habituated since high school or earlier to biting off more than we can comfortably chew. And even if ambition was not always in our DNA, it certainly was spliced in as we faced the dual insecurities that accompanied our acceptance letters: living up to societal expectations for our exceptional aptitudes and discovering that such exceptionality is mediocrity at our new home.

Given these forces, it should be no surprise that they coalesced to pressure us into taking on more responsibilities than we want and to accordingly compete to be the most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unwell students we could be. When I was tabling for the Student Wellness Project this week, students filled out Post-its saying they would sleep, pleasure-read, cook, go downtown, go to office hours, work out, and chill with friends if they gained the time that came with dropping a class, yet few were inspired to carry through with doing so. Instead, we all watch as beloved pastimes like playing piano, sketching, and acting become enemies to our social and physiological needs. All the while, inspiring course readings get SparkNoted as we do whatever we can to get a good grade, often forgetting why we signed up for classes, clubs, internships, and more in the first place.

楼主 懂事的学习委员  发布于 2013-11-16 17:33:48 +0800 CST  
In this way, we are making time for the opportunities at Columbia to take advantage of us, rather than the other way around. Even more ironically, though, is that as we turn real interests into superficial ones, we not only get wrapped up in living for ends rather than means, but we also sabotage ourselves from achieving our ends anyway. By giving into the pressure and belief that we need two-page résumés full of “accomplishments” in order to land our “dream jobs,” we often do not realize that these superfluous, unfulfilling, and overwhelming commitments do more to create wrinkles and gray hairs than they do to get us into grad school. Therefore, my response to the friend who wants to add another course to her “light” course load is the same as to the one pursuing a summer internship in finance: if that’s what you love, go for it—but be sure to remember what it means to love something before you answer.

Instead, we should keep our goals simpler. Use college to make ourselves happy and explore who we want to be as people. Fulfillment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 should not be deferred when considering our short existences. Therefore, we should all spend at least one semester experiencing another side of college, minimally filling our schedules with activities in order to explore our personalities, meet new people, and discover what truly sustains rather than drains us. Only after relaxing can we know if we prefer educating ourselves simply through talking with peers about their passions.

Dissenters may still say that a healthy level of stress is necessary to motivate us to reach our potential. And while I agree, I think we at Columbia have particularly lost all perspective on what’s healthy, not to mention that we often equate reaching our potential with becoming money-generating robots. Just look at our (likely still unhealthy) peer schools to see what I mean. A normal credit load at MIT is four to 4.5 courses. At Dartmouth, students face additional fees if they take four classes for more than 3 trimesters (the equivalent of taking six classes for more than two semesters). And if you want a good laugh, there’s an article in the Harvard Crimson where the 20 undergraduates taking six or more classes are portrayed as deranged masochists.

If it’s the Harvard students you’re laughing at, you’re missing the point.

Ultimately, less can be more. We can use college to pursue hobbies, socialize, and attend the campus events that we currently only notice when clearing our Facebook notifications. All the while, no one—including employers—will think any less of us for choosing to develop ourselves rather than our second major. Drop a class: It’s refreshing.

The author Steven Castellano is a Columbia College senior majoring in biophysics. He is the Columbia College Student Council academic affairs representative and the Student Wellness Project policy chair. The translator Veronica Zhai is currently a Columbia College sophomore, who also goes to UNC Kenan-Flager Business School.
楼主 懂事的学习委员  发布于 2013-11-16 17:35:53 +0800 CST  
(转载——态度)中美对抗(一)
今天的中国和美国是分别排列世界第二和第一的经济大国。过去三十多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让世界普遍认为中国即将在不远的未来会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美国在苏联崩溃之后,一直就有鹰派观点认为需要拿中国代替苏联成为美国的头号敌人加以打击和围堵,以保证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和国家的绝对安全。然而在过去三十多年当中,因为种种中美两国各自外部的环境和内部的发展,令到美国寻求以中国作为敌人的观点一直没能成为美国的主流国策。

过去三十多年虽然中美关系一路撞撞跌跌发展不平顺,但大致上还算平稳没闹翻决裂,合作当中有对抗,但以合作为主,和平共处,生意来往热络。用中国当局的话说,中美关系好不到哪里也坏不到哪里。因此,当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2009年7月21日在曼谷国际记者发布会上宣称“美国(现在)重返亚洲”,中国几乎完全忽略了这个宣言的意义。事实上美国的势力特别是军事力量从来没有离开过亚洲,因此也说不上返回亚洲。希拉里的说法近似一句空话废话。当奥巴马的第一任任期接近尾声的时候,希拉里宣言的内容已经明显地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美国已经十分明显地将中国摆在了一个对抗的位置上,除了高调宣布美军将六成的军力由欧洲、中东等地转往亚洲,并公然地挑动和鼓动中国的邻国甚至远到非洲国家疏离甚至挑战中国利益、权威和影响,激化中国与邻国的领土争议,中日、中菲、中越的领土纷争纷纷在这种背景下被激化。在中日钓鱼岛争议当中,美国首次公开宣布钓鱼岛属于美日安保条约覆盖范围,明确站在日本一边,使日本有底气扩大争议势态,并公开明确不惜在钓鱼岛争议上动用武力。客观上,算不上是鹰派的奥巴马政府如此这样对待中国,对中美两国都是一个极有指标性意义的转变。

中美对抗已经成为了在中美双方国内和全世界国际事务观察圈子里一个放在台面上的现实议题。

中国和美国是一对非常不同的大国。中国号称有五千年历史,是世界大国(甚至是所有国家)当中持续文明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地球上唯一一个民族和文明能活怎么久而没有灭亡,总有它非常优秀的地方和原因。而相比之下,美国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是世界大国之中最年青的。一个民族和文明仅仅有短短的近代史现代史,而短短的历史当中其中最后四分之一的时间到今天是作为地球最强大和超强大的国家,当然也有它非常优秀的地方和原因。

美国在它两百多年的历史当中基本上是看着中国从衰败走向崩溃边缘。中国在那段不堪回首的时代当中再多走一两步就不复存在。这种危亡状态一直维持直至到GCD革命胜利为止。中国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几乎就面临在失去外蒙古后,再失去东北、新疆和XZ等地区危机。即使汉族主要集聚地也面临军阀武装割据,所谓中央政府的政令,往往只能在三几个省内可以得到贯彻,有时甚至出不了京城城门。清末到民初三四十年当中,中国再往崩溃的方向前进一步就很可能土崩瓦解。在经济上,当时的中国也走到了谷底,人均产值仅有当时印度的六七成,同撒哈拉以南的黑非洲处于同一个水平。今天中国国歌,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歌词当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形容中国当时的状态完全没有艺术上的夸张成分。固然,大一统的中国历史上并非没有分裂的记录,南北朝和五代十国都各有百年上下的大分裂状态。但中国古代周边没有强大外力,中华民族可以靠自己内部力量重新恢复统一。而近代中国强敌环绕,一旦进入大分裂格局,重新统一恐怕无望,就算不是绝望,希望也极低,因为统一的中国不符合除了中华民族自己之外世界其他各个强弱民族的利益。跨度长于中国任何一个朝代寿命的奥斯曼帝国才崩溃几十年的今天已经消踪匿迹,世人难以看到多少这个超过六百二十年历史地域庞大人口众多帝国的痕迹就是极佳的例证。乐观者或者能指出奥斯曼帝国多民族结构同中国人口主要由汉族组成非常不同,但仅仅的民族向心力是不足以克服强大的外力阻挠分裂民族重新统一。今天分裂的民族在世界上比比皆是,我们的邻居高丽民族、地理距离稍远点的库尔德民族、阿拉伯民族、日尔曼民族等等。而且即使是同一个民族也未必一定追求统一,人们可以从台湾独立活动推进模式当中看到即使是“纯种”汉人,要求分裂的态度的决绝不下于异族的民族离心心态。近代中国一但分裂必然不再容易恢复原状。今天同属正宗日尔曼民族的奥地利人、德裔瑞士人、卢森堡人、列支顿士登人以及日尔曼民族支流丹麦人、挪威人、瑞典人、冰岛人、法罗人、英格兰人(即美利坚民族主要主流部分的所谓昂格鲁撒逊人也属于日尔曼民族的支流),在日尔曼神圣罗马帝国分裂后,就再没有意思和德国的族人重新统一在一起。要知道,广东人同陕西人的差异可能比奥地利人和丹麦人的差异更大。如果整个日尔曼民族无望再统一成为一个单一的民族国家,那么近代或现代中国如不幸分裂的话,汉族(更不用说中华民族其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无法再统一是一个可料的结局。

然而中国毕竟没有分裂而最终生存下来,没有变成一组灿烂古代文化历史的活化石供世人凭吊哀叹。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要归功于美国。而美国要在中华民族最面临危亡的时刻出手协助保存中国的统一完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要制衡在明治维新后表露出高度豺狼凶恶侵略性格并对美国造成威胁的工业化日本,并且同时还可以平衡当时苏联、英国和法国在亚洲和世界的影响力。美国更因此在战后强力推动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在美国看来,一个庞大体弱而对外温和无力的中国同强大的美国联手制衡短小精干恶毒的日本是一个再合理不过的安排。
楼主 懂事的学习委员  发布于 2013-11-16 17:38:00 +0800 CST  
后面的审核过不了,不再发这一篇了《中美对抗》
楼主 懂事的学习委员  发布于 2013-11-16 18:05:33 +0800 CST  
(转载——笑话)乔布斯年轻时每天凌晨四点起床,九点半前把一天工作做完。他说:自由从何而来?从自信来,而自信则是从自律
大二病是大学生进入二年级后出现的早晨不起床,不愿上课,对社团活动不积极,缺乏进取心,同时却又期待自己能在各个方面获得进步,幻想自己达成奇怪的成就的一种状态。 砖家表示,这是大学生在进入二年级后 ,失去了对大学的新鲜感,体会到一年无作为的苦恼,同时也未感受到即将进入社会的压力,进而产生的自我的放纵与幻想。
楼主 懂事的学习委员  发布于 2013-11-16 18:08:18 +0800 CST  
(转载——大学)今年6月结束十多年的学生生涯,至于它是否有天会有续集,不得而知。用数学的模型来总结作为学生的这些年,基本是个开口向上的抛物线----从高峰跌落,沉底,从顶点开始重返轨道。而正是因为对称轴右半边的曲线尚未达到左半边的最高点,让我确信自己的学生故事还没结束。
每个人都有与自己学生生涯相对应的数学模型,在学生生涯的某一点,我们都无法预计当时处于何种斜率,是正是负,曲线将带我们去哪里。于是只能在阶段性画完这条线后,才坐看风云变换,虽然对过去的依然束手无策。阶段性查阅自己的学习曲线,在我现在看来是非常有指导意义的。我们通过这样做来扭转乾坤,至少是在潜意识里,然后静候意识指导行动。我的乾坤在高考后扭转,就想大多数同龄人一样,区别可能在于那之后四年不同的乾坤带我们去了不同的地方。
高考是段痛苦的回忆,因为之前的十年寒窗见证了我不断下行的左半边曲线。以小学升学考状元的身份进入市内最好的初中,拿下若干奥数竞赛奖项,全国书法大赛折桂,4年大队委员大队长,一切看起来都是完美;初中在精英群中迷失,混迹于中产阶级,中考将将过关得以继续在重点高中学习;高中开始在错误的时间追求错误的东西,在篮球场的时间超过在教室,谈恋爱的用心比温功课良苦,结果自然是混混沌沌进了一所跟重点中学毫无瓜葛的N流大学。在如此谷底,开始了没有管束的大学生活,难道还能变出救市的利好?这里我想介绍下我的中学(初中+高中),因为她,我走上了与很多人截然不同的道路。
首先有必要介绍下我三年与众不同的初中。学校名唤“XX市外国语学校”,英语教学特长这个事实相当明显,但考虑到10年前英语学习在国内远没有现如今的“一呼百应”,下面的事实相当刺目。初一的头一个月,开始了国际音标的纠音过程。从20个元音到28个辅音,进行复杂得排列组合,不管此音是否有对应发音的单词,老师的目标就是让我们看到任何组合,都能机械化输出。以此联想到大一进入英语专业学习后,居然在语音课上发现很多学习英语10年的同学连基本48音标都磕磕绊绊的事实,大感震惊。风雨过后,更大的风雨在等候。第二个月开始,出现在我们手中的是一套4册的Look,Listen&Learn教材。本书作者是大名鼎鼎的L.G.Alexander。不认识此人请查看新概念封面。之后的三年差一个月,故事情节趋于平淡,背诵课文,一天一课,签字画押,然后尝到晚饭的滋味。初中对我人生的意义在于,无形中我有了英语这种救市技能,并在若干年后的高考熊市后帮我否极泰来。
高中的故事发生在同一个校园,不同的牌匾下。招牌从XX外国语学校变成了XX高级中学,老师还是那些老师,同学也还是那些同学:初中部的同学们90%都进了本部高中,并齐心协力在英语考试中拉下外校考入学生平均分10分左右。可对我来说那些似乎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们再也不用背完课文回家了,初中学完相当于新概念3册英语内容的我们,高中几乎没有在英语课上学到更多。于是周一到周五4点45准时回家,周六周日从不补课,黄金周从来不加课的管理模式,给我所有的特立独行创造了有利条件。高考后我后悔为什么不在那么多的课余时间,挤出哪怕一半来学习。现在我的想法是,物极必反,高中的自由式管理,在造成我无人监管下开始学业上堕落的同时,也给进入大学后的我一个努力学习的理由----我还没有吃过苦,还没有学够。于是当大学同学们在真正意义上的“十年寒窗”后松开发条时,我开始狠狠地上紧属于自己的发条,四年大学,我在进入人生第二阶段前的这四年,用出了今生迄今为止最大的力量。对应的对国内相当比例的大学生,在最应该努力的大学阶段开始重复我高中堕落的原因,后文中将详细说明。

楼主 懂事的学习委员  发布于 2013-11-16 18:14:16 +0800 CST  
大学生活在对高中生涯的反省中开始。同学们的新鲜劲过去得很快,约莫一个月时间后,恋爱了,通宵了,网游了,篮球了,社团了。我在基本英语课本中打法时光,不太得法却投注足够热情。转机在等待中出现。在英语歌唱比赛的娱乐资格被无情剥夺后,学术性更强的英语话剧表演,使主管学生学术活动的老L老师找到了我,问是不是乐意参演系里组织的英文话剧《雷雨》的演出,留给我的角色主角的不能再主----周萍。震惊很快被机遇带来的兴奋取代,第二周就发现自己身处多功能厅,周围是一群各怀心思的同僚。
《雷雨》的经典要求我们不糟蹋艺术,英语基本功是最起码的要求,台词磕巴还谈何对人物性格的演绎?于是背诵20多页台词的任务一经下达,我就开始了重操旧业的过程。三年初中的感觉很快回来身边,于是一周后,台词流利方面一经没有任何问题,我的那些对手戏们,却依然在跟老L软磨硬泡讨价还价中。日子一天天过去,一周两次的排练风雨无阻,四个月的排练生活带来了校园英语节压轴表演的巨大成功。其中当然有官方评语中的诸如“锻炼了团队合作精神,体现了统筹安排合理”云云,可剧组成员最在意的显然是通过排练和演出,英语水准的突飞猛进。在大一的四级考试中,参加话剧演出的大一新生们,几乎都顺利通过考试,分数也多在500以上。我的成绩虽然不高,但580,作文满分的成绩,在我看来已经是对高考失利的初次救赎。
说起救赎,更不得不提的是大一6月参加的CCTV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在本校英语节演讲比赛中获奖的我代表学校参加了市级的比赛。兴奋和激动之余,准备比赛和比赛过程对我的触动很大,以大一学生身份立足全国性大赛的舞台,无疑进一步激发了自己对专业学习的热情。也因为看清了与最优秀选手的差距,让我没有在功劳簿上YY太久,又迎来了第二年的新攀登。

人生无停滞,变迁纷沓至。大一到大二之间的过度,亦是如此。再次庆幸在CCTV归来,期末百无聊赖的某一天,机缘巧合地参加了一次某法语留学教育机构的大学宣讲会。对欧洲文化痴狂的我,在5位来自里昂的青年大珠小珠的法语中,萌发了学习法语的欲望。一不做二不休,大一暑假的我,乐此不疲于家乡的法语培训学校和电脑西瓜之间。回到学校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缴纳不菲的500课时培训费用,预支出今后一年中周一到周五中3个晚上9小时的时光,在当时宣讲的专业法语培训学校继续我的法语之旅。
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大二约等于专业四级,事实也基本如此。一年狂欢后,绝大多数同学们都开始回归自习室,有的用身,有的用心,可惜身心并用的仅在少数,次年5月的考试结果也验证了这一观点。英语方面的厚积在此时有了薄发的可能,虽然专四成绩没有足够优秀,但用最小的代价得到了必要的考试结果,同时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拓宽视野,我认为还是相当值得。此项的集中表现在于第一次兼职经历和法语学习。
第一次课外兼职活动算是个小小的意外,因为第一年在学院的表现,使主管学生工作的系主任在为自己的小侄子寻找英语课外辅导时,第一时间想到了我。辅导一个初三学生英语以应付中考,并算不上什么太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但第一次使第二次有了可能,从这个角度看,我对系主任心存感激。辅导的收入比起经验的积累,对英语辅导培训这个行当的逐渐熟悉,实在不足挂齿。而这一经历,在大二暑假又一次命运的安排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此段子将在稍后道来。
法语的学习给我带来的是两大主要利好。其一,英法两种语言的历史亲缘,让我在两种语言的同时学习中,更多了相辅相成而不是恼怒抓狂。事实上很多词汇我先在法语中谋面,后在英语阅读中大叹语言关系之神奇,并不费力气过目不忘了很多高级词汇。比如;augment(er), amelior(ate/er), coup d’etat, collaborat(e/er),impressionist,menace等等等等。其二,在课堂上认识了来自巴黎的外教Olivier,此黑哥后来成为我语言学习和健身搭档,让我的法语水平在大三那年课程结束后非但没有退化,反而突飞猛进。也是在他身上我感觉到了肤色之间也有友情萌发的土壤。
对于专业,大二时间不可避免的有所停滞,原因在上面已经有所阐述。大二12月的六级考试,仅仅凭借初中和大一的修行,得了个不痛不痒的578,唯一聊以自慰的是写作依然是满分。下半学年的专四也是不温不火地度过。于是在大二结束前的日记里,暗自定下一个暑假的目标。参加上海高级口译资格证书的考试。

楼主 懂事的学习委员  发布于 2013-11-16 18:18:16 +0800 CST  
酷暑降临,空调西瓜电脑等往年夏天必备品在那年暑假不再成为房间的主宰,取而代之的是五本500页左右的翻译教材。江南的夏天让人足难出户,于是每天的作息时间跟太阳老爷看齐,晨练,早餐,阅读,午餐,翻译。一天8小时在书桌前,是高中阶段都很少有的记录(感叹高中生涯的另类),于是颈椎在重压下埋下隐患,日后不得不减少伏案时间。只要智商正常,学习上的努力等于成功,这是我多年来被教导的金玉良言。若听老人言,成功在眼前,果然在9月的考试中,顺利通过了笔试部分考试,在一个通过率仅有15%的考试中成功,无疑让我在大二对英语相对忽视后,重新找到了起跑线。
大学生涯的第二个暑假,发生了对将来若干年影响深远的第二件事件,要数机缘巧合开始了英语培训机构的兼职讲师生涯。供职于家乡某重点高中的姐姐暑假闲来无事,找到长三角地区英语培训业龙头学校的一份新概念兼职。但时逢市年轻英语教师上岗培训,需离开一周,无奈中想到了让我临时顶班。在一月下旬的烈日蹂躏下,我来到位于市图书馆四层的培训学校,当时的教务总监询问我有没有新概念授课的经验。感谢我的初中,感谢我的大学系主任,冥冥之中,熟悉课本又有兼职家教经验的事实,让我得到了试讲的机会,并进而得到了代课的机会。而正式这次代课的巨大成功,让我很自然地得到了将来假期的兼职机会。再次回到校园,同学们在专四成绩面前或庆幸或顿足,我已在心里勾勒出大三一年的轮廓。
大三是相对没有考试压力的一年,专四刚过,专八遥遥无期,是个迷失自我的绝佳时机,看着身边人都逐渐开始迷失,或迷失到更远的地方。挟夏天通过口译考试和兼职讲课之状态,我向当地某著名英语培训学校投了简历。顺利通过一面后,教务总监留下了三个特点不一的候选人进入最后一阶段的培训,意在塑造个性,形成上课风格。此过程持续了两月有余,奔波于校园和培训学校之间,一次次被强行雕琢后,我开始在100多人的课堂上“妙语连珠”地吐出事先准备好的段子,用离谱的单词谐音记忆法指点江山,每月在父母生活费之外领到数目不菲的课时费。可对自己内心的背叛让我在三个月后放弃了这份看起来体面的兼职,我难以做到口是心非地传授根本谈不上客观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这里我想通过自己在英语培训业摸爬滚打2年有余的亲身体会,对国内的英语培训机构做个简单的点评。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迎着入世的东风,大小外企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国内的出国留学热潮也空前高涨,再加上英语作为新世纪全才必不可少的技能这一特殊身份,使良莠不齐的英语培训学校在一夜之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种传播媒介中。按受众分,英语培训学校大致分为三类:出国考试类,职业培训类,升学应试类。出国考试类学校以托福、雅思、GRE、GMAT、SAT等留学申请必备的考试辅导为主,多面向有英美留学梦的高校学子开设阅读口语听力写作填空逻辑等针对性很强的分科。此类学校授课老师多有相关考试高分经验或英美留学经历,颇有留学人士传递接力棒的意味,事实上很多成功申请赴美赴英的学子,多至少接受过此类学校的熏陶。职业培训类的核心课程包括剑桥商务英语、PETS、托业、翻译口译等,受众大多为供职于外企或外贸企业的工作人士,学习目的在于迫切希望提升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从而在事业上取得新的发展。一部分相关专业的大学在校生,有先见者,也会选择此类学校未雨绸缪。最后的一类学校从少儿英语到高考英语,少儿英语之所以被我拉入此框架内,原因在于具我观察,八成以上的家长,对下一代实行英语早早教的目的,并非从小进行双语教育,而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在学校考试中,能比周围同学多考几分。此类学校老师组成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某些城市明令禁止在校高中老师组织家教活动,于是高考中考名师们挂职于此类培训学校,收取一小时几百的培训费用;另外一部分老师来自本地各高校,英语方面有特长的在校大学生,也乐意将高考中考中应试经验于小学弟学妹们分享。这类学校的核心课程包括新概念英语(经典教材不服不行)语法串讲和阅读理解等。
遗憾的是,无论上述哪种培训学校,都有培训方面见利忘义的行为。有的老师为了博取学生的高评分,不惜在课堂大讲黄色笑话,大侃本人阅历,大吹海量词汇。可在课程结束后,学生在参加相关考试的结果前才恍然大悟,悔之晚矣。而真正英语能力出众的人士极少有此类培训学校的上课经历这一事实,也从侧面验证了培训业本职功能的缺失。这也是在毕业后,我没有产生要在培训机构全职工作的一大原因。

大四的到来让娱乐三年的同学们开始感受到就业的压力,加之英语专业貌似百搭实则百不搭的特性,滋生了很多病急乱投医的举动。一时间,公务员考试,报关员考试,会计资格证,导游证等技能考试成了耳熟能详的谈话内容。惨淡的是,为了考个证而参加考试的同学们,几乎没有一个如愿以偿得拿到他们眼中的求职敲门砖。
人到大四,出路有三,出国考研找工作。此三路人马又各分两小路。为了理想而出国的,为了出国而出国的。为了研究而考研的,为了考研而考研的。明确思路开拓职业生涯的,奔波各招聘会只为有地方去的。结果自然也是少有意外的,前者们都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找到了方向,朝着目标努力度过人生最好的壮年时光,也在各自的事业上取得不错的发展;后者们运气好的找到一条可以不愁衣食混沌度日的门路,运气差的在待业上岗下岗再待业的恶性循环中消磨掉最好的时光。而这一切,其实在学生生涯时,都或多或少的有了先兆。
国内的高考模式使豆蔻年华进入大学生涯的广大学子们,大都急切得想找到发泄寒窗之苦的途径。试想初中高中6年,为了在国内优胜劣汰的考试生态环境中生存,乐意与不乐意的孩子们,都不得不加班加点,或多或少失去童年的乐趣。这是我在大学时从同学、兼职时的学生口中听到的相近的青春版本:早上6点半起床去学校,早上从7点开始早自习,加上连续8节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诸多课程之间的任意排列组合,早已混混沌沌。可故事远没有完结,指针指向下午5点,在家乡的我开始飞奔向篮球场或骑车回家的时候,两节甚至三节晚自修还在等待着全国绝大多数的中学生们。7点或者8点又可能是9点,被折磨了一整天的幼小心灵门得以回到温暖的家,可成堆的各科作业,让他们不得不在夜半钟身后才能入睡。医学专家提供的中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理想睡眠时间,在填鸭式教育体制下成为海市蜃楼。越来越多的孩子在课堂上钓鱼,越来越多的周末被补课家教填满,朝思夜盼的黄金周和寒暑假被无情打折。不知娱乐为何物的同学们好不容易熬完了地狱般的6年,进入无人监管的大学校园,极乐净土,他们压抑良久后的放任不羁,夜夜笙歌难道就没有畸形的中学教育的责任么?
当然学生本人也有责任,大学在人的一生中是真正的过渡性阶段,关键性阶段。从工作后的情况看,一个人的大学怎么过,跟他在招聘潮,考验潮,出国潮中的表现息息相关。好逸恶劳只能带来失业迷茫。
楼主 懂事的学习委员  发布于 2013-11-16 18:18:40 +0800 CST  
(转载——股票)现在分享下我的炒股思路!
本人为长中短结合,只会做上升趋势的股票,如果是下跌趋势了那么我就不看了,包括目前我手里的股票也是严格站在20天上方的股票。如果哪天我看中的股票都走坏了我就休息了,至于大盘不好我只是控制下仓位,但最近没有做到,因为我的股票涨的还可以。所以如果你手中的股票20天线往下了而且股价一周没有收回基本上我就不太会做这种股票可以不用问我。我从来不参与日线走坏股票的反弹(至于抄底还是会的不过抄底不会大举买入买的很少)我也不能给出你合适的操作方法,因为我真的不会,最多只能根据k线和更长周期的均线来判断股票是否再周线或者月线级别走坏。当然了即时是趋势往下了也能有反弹也能赚到钱但是我真的不会做这种。
我做的是中线波段行情,一般至少有30%左右的空间,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会更高。短线也做,但是前提是建立在中线持仓的基础上,纯追涨停板我不会……所以请见谅有时候你的股票我真的无法给出比较好的意见。
记住手中股票跌破20天线了特别是哪天20天线被拽下来往下了基本上股票要调整1个月左右。那时候先出来到时候再进也不晚。
楼主 懂事的学习委员  发布于 2013-11-16 18:19:45 +0800 CST  

楼主:懂事的学习委员

字数:306171

发表时间:2013-03-21 21:0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3-09 16:40:09 +0800 CST

评论数:120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