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这十几年来一直陪伴我的200部电影

(55) 机械师


蝙蝠侠的扮演者Christian Bale为这部电影牺牲了太多,在两周内减轻体重30公斤,敬业精神之伟大之变态,看到男主角瘦得排骨精似的身体我早已泪流满面,谁料到他拍完这部作品立刻增肥锻炼出演了蝙蝠侠前传一,再想到他之前接拍的美国精神病人和今年大火的蝙蝠侠之黑暗骑士,不得不说绝大多数的童星都陨落了,但是他的光芒却越发越耀眼了。这部机械师从形式上讲可以归类为悬疑惊悚片,从内容上讲又像是心理分析片,这年头大家都"有病",都不容易啊,就此打住,拒绝剧透。


楼主 听话就让咬鹅  发布于 2008-12-27 23:05:04 +0800 CST  
(56) 寂静岭


没玩过这个超级著名游戏的人看这个片子会有很多跟不上节拍的地方,什么里世界,表世界,真实世界,著名的三角头你如果都不知道它的具体含义的话看这部电影会越来越无趣,只能在画面上欣赏,实际上该电影背后的内涵和宗教思想非常深远,在目前为止寂静岭系列是我心中的绝对排第一恐怖电影和恐怖游戏。电影中的护士全是请全美超牛跳爵士舞蹈的人现场演绎,跳得那是让你心扑通扑通扑通扑通的。寂静岭的主题主要是围绕母爱,后工业时代,对善恶的思考,赎罪外加审判之地,宗教反思做文章,最后一定不要错过游戏寂静岭2中的原声大碟,尤其是喜欢电吉他的朋友,promise太好听了,一片叫好之声,五星完美评价!

楼主 听话就让咬鹅  发布于 2008-12-27 23:17:57 +0800 CST  
作者:decalage 回复日期:2008-12-27 23:13:17
52.53.54这三部片子全看了
哈哈
《蝴蝶效应》和楼主看的一样都是导演剪辑版的,据说剧场版的是另外一个温和很多的结局,不过还是喜欢剪辑版
《致命魔术》本身就很喜欢,不多说了
《致命ID》今天晚上刚刚看完,感觉稍微有点乱,不过还是不错的一个悬疑惊悚片
++++++++++++++++++++++++++++++++++++++++++++++++++++++

蝴蝶效应不止两个结局,我记得应该是四个,我说的那个绝对最震撼
致命ID有bug,但绝对是好片,这类电影你拼命去找硬伤基本都有,电影嘛,本身玩的就是故事

楼主 听话就让咬鹅  发布于 2008-12-27 23:28:44 +0800 CST  
【寂静岭的世界观】
“三元论”、“二元论”与“二元主义”
看过《寂静岭》的人可能都应该感受到电影中不止存在着一个空间。对于寂静岭究竟有几个空间的问题,普遍存在“已死论”、“二元论”和“三元论”三种观点。持“已死论”(也就是认为寂静岭就是“阴间”,进入寂静岭中的人实际已在片头车祸中死亡)的观众可能是“没看懂”电影或者受到一句被错误翻译的台词字幕——“你们都已经死了”(实际应为“你们都已经被诅咒了”)的误导。“三元论”则是广受支持的一种观点,更有文章用“黄澄澄”、“灰蒙蒙”、“黑漆漆”三个词简明而传神地概括了寂静岭的三个世界。但是我认为,虽然寂静岭存在三个世界,但是“三元论”这个说法却是不准确的。

首先可以区分一下寂静岭的三个世界都是什么:
1.真实世界:就是真实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的寂静岭就是一个被废弃的小镇,即“黄澄澄”的世界,这是由于电影中多数表现真实的白天都采用了一种温暖阳光的色调。
2.“表世界”:即“灰蒙蒙”的世界,就是女主人公罗丝(Rose)在车祸醒来后发现自己身处的世界,仿佛冬天的样子,实际上是由恶魔化之后的阿莱莎(Alessa)用邪恶的力量营造的世界,将一切“罪有应得”的人困在了里面。
3.“里世界”:即“黑漆漆”的世界,就是表世界响过警报之后不定期转化后的世界,一派血腥、肮脏的景象并有各种怪物出没,实际是阿莱莎内心痛苦和压抑的反映并由其邪恶的力量和仇恨的情绪控制。表世界和里世界都是从《寂静岭》游戏中借鉴来的概念。
存在三个世界这一点似乎没有问题了。但经过分析之后,我们会发现,如果从“次元对立”的角度看,那么只有两个对立的空间。在这之前,要看一个概念:二元主义。
“二元主义”(Dualism)在哲学中作为一种思想通常指承认两种根本的,不可再分且互异的元素,它们彼此冲突或者相互补充,又分为将这两种基本要素应用于认识活动中的“认识论意义上的二元主义”和用于解释一切广义上的客观现象的“形而上学意义上的二元主义”。“二元主义”本身也是西方历史文化自我否定式的发展规律自近代以来的产物,是对中世纪基督教唯灵主义的否定。
寂静岭的世界本身就存在表里世界的二元对立,这样一来加上真实世界,似乎“三元论”是成立了。但是对立的表里世界二者却不能同时与真实世界构成对立。因为寂静岭的世界要么是表世界要么是里世界,二者相互转化不能并存,所以导致要么是真实世界与表世界共同存在且对立,要么是真实世界与里世界共同存在且对立,无法存在真实世界、表世界、里世界同时存在并且对立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在里世界中的教堂只是由于信仰的原因使怪物无法进入而已,它并不具备表世界的特征,因而不是表世界,只能算表世界中的一个特殊地点;而阿莱莎所在医院的地下室也只是表世界里的一个特殊地点而已,还不能因为医院地下室有怪物和黑漆一片就认为那是表世界,因为表世界也有怪物,而地下室没有光自然是一片黑;而游戏《寂静岭》中表里世界的创造、形成原因与电影中不同,也不能作为解释电影《寂静岭》的依据。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寂静岭确实存在三个世界,但是从“对立”的角度看,只有二元对立。因而《寂静岭》中的世界观是存在三个世界的“二元论”,或者也可以认为实际只存在两个世界:真实的世界和变化着的寂静岭的世界。作为西方带有宗教题材的恐怖片,《寂静岭》也没有脱离二元主义的规律。
其实片中的这种二元对立在电影一开始就已经暗示了,那就是罗丝的女儿莎仁(Sharon)梦游时险些摔下悬崖的镜头,构成了上下的对立,水上和水下的对立,真实世界与虚幻世界的对立,善良的莎仁与阿莱莎的邪恶面的对立,甚至原来是水下世界却存在幻境中的烈火这样水与火的对立。当阿莱莎的邪恶面从悬崖上高速下坠的镜头出现时,我承认确实被吓到了,虽然据说这个停留的镜头只持续了0.7秒,但是那恐怖的笑容着实让人一震,真很难想象到可爱的阿莱莎的形象与这个恐怖的邪恶的阿莱莎是同一个小演员出演的!实在不得不佩服她的演技!

【三个阿莱莎】
影片中就“小女孩”的角色问题,可能有人梳理不清阿莱莎、莎仁等人物的关系,参照一些公认的定论,我们可以明确有三个不同形式的“阿莱莎”存在。
1.阿莱莎:即在三十多年前被施以火刑的小女孩,也是后来在教堂进行屠杀的“终极怪物”,从她后来的身形可以的知她一直处于生长中。
2.阿莱莎的邪恶面:即引发罗丝车祸的人影,后来一直引导罗丝追踪、解谜,以燃烧的形式消失并在医院地下室与罗丝融为一体的小女孩,以一身阿莱莎当年穿的蓝紫色校服出现。她就是阿莱莎被严重烧伤后,在医院极度的恐惧和仇恨所产生的邪恶力量形象的具体化,她使阿莱莎拥有了恶魔的力量。
3.阿莱莎的善良面:即罗丝的女儿莎仁,由阿莱莎以分娩的形式产出,并由阿莱莎的邪恶面送出到真实世界的修道院,后由罗丝领养(由此得知阿莱莎的邪恶面有自由穿行于三个世界之间的能力)。有人根据阿莱莎曾被强奸过这一情节认为莎仁是阿莱莎的亲生女儿,这根本就是缺乏基本生活逻辑:以当时阿莱莎的年龄不可能有生育能力,另外以莎仁的年龄看,阿莱莎不可能怀孕二十年再生孩子,而莎仁一再梦游想回寂静岭就是受到神秘力量的召唤,回去与阿莱莎的邪恶面“结合”。

【­《寂静岭》中的人文内涵】
《寂静岭》的人文内涵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宗教元素的存在。就在片头罗丝发疯般寻找莎仁并最后与赶来的丈夫抱在一起时,画面背景就出现了一个亮着灯的十字架,为什么那边不出来一些别的东西呢?比如亮着灯的摩天轮?亮着灯的建筑?因为这本来就是一个暗示,告诉你本片涉及的宗教题材。而罗丝带莎仁去寂静岭的路上出现的一块牌子,镜头特地在上面停留,上面的内容是,“Do you not know that we will judge angels?Do you not konw that the saints will judge the world?(岂不知我们要审判天使么?岂不知教徒要审判世界么?)”这些句子本来就是《圣经·多林哥前书》中的内容,原文是“Do you not know that the saints will judge the world? And if you are to judge the world, are you not competent to judge trivial cases?Do you not know that we will judge angels? How much more the things of this life!(岂不知教徒要审判世界么?若世界为你们所审,难道你们不配审判这最小的事么?岂不知我们要审判天使么?何况今生的事呢?)”这就是在预示她们此去寂静岭的前景,被一群自宗教偏执狂“审判”,但是最终却是在暗示整个影片的结尾,就是魔鬼对教徒进行的审判,那些为恶而自认为正义的人,最终会被上帝抛弃——别告诉我你没有注意到牌子的外形就是一本书,别告诉我你看见那书的外形没有想到那是《圣经》!还有罗丝在寂静岭学校时候,门框上文字的一个镜头:“The foes of the righteous will be condemned.”这是《圣经·诗篇》中的内容,原文为:“Evil will slay the wicked;the foes of the righteous will be condemned(恶必害死恶人;恨恶义人的,必被定罪)。”已经不用多说了,那些自以为信仰上帝的人的命运,被定罪审判,已经再一次提前告知观众了。
从电影中我们可以得知,寂静岭是1974年11月因为地下煤矿的火灾而被废弃的小镇,至今地下的锅炉和矿脉还在燃烧着熊熊大火,因而寂静岭的空气中飘浮着致命的污染物。这一点在真实世界中表现的不明显。而在表世界则表现为似乎是不断落下来的“雪”,后来罗丝发现其实那是飘落的“煤灰”。而《圣经》中的《圣约翰启示录》是怎样描写“地狱”的呢?“它是一个永久的火湖,它的空气来自祸害的煤炭,光来自闪烁的火焰。夜晚一片漆黑,被诅咒之人的处所毒蛇横行。他们的希望是绝望。啊,永生之死!无生之生!啊,无尽的痛苦!”《圣经·福音书》中耶稣对地狱的描绘中也有“火是不灭的”字样。
里世界那些残破的墙壁,锈迹斑斑的管道和门,铁制的楼梯,转动的风扇,不知从何处产生的铿锵作响的金属撞击声和烟雾或蒸汽,似乎只存在铁黑和火红这两种颜色的压抑环境,正是大机器生产的工业时代的再现!这都是电影在以后工业时代的艺术风格对没落的工业时代以一种末世的悲凉形象进行的渲染。
对于《寂静岭》来说,后工业时代的艺术风格只是它的表象,《圣经》中的宗教隐喻才是它的实质。在里世界被开启之后,教堂中的教徒们祈祷所要阻止的也正是《圣经》中的“末日审判”,或电影中所谓的“天启”的到来。

【怪物】
《寂静岭》中的怪物也是一大看点。它们的外形和特征等都是严重烧伤的阿莱莎恐惧、痛苦、仇恨、愤怒心理的形象具体化之后的表现。无论电影中还是游戏中,这些怪物都不是仅为了引起恐怖的视觉效果而往“怎么丑陋怎么设计”出来的产物,宗教内涵与性暗示足以使这些怪物受到弗洛伊德信徒们的鼎礼膜拜!
罗丝进入里世界后首先看到的第一个恐怖景象就是一张铁床上的物体,具体是什么我看了好几次也没看出来,具体说是一个死得很惨的人,这是对游戏场景的一个还原。罗丝后来发现铁丝网墙上挂着的是一个穿着“防护服”的教徒(人还活着)。如果我没有看错,他已经断了一只手,而且他就是以十字架的形式挂在那里(又是一个宗教暗示)。接下来冒出的那些还处于半燃烧残骸状态的怪物,就从它们的形体大小和发出类似孩童的嘶叫声音的角度看,其实它们就是当年在学校欺负阿莱莎的同学,这些孩子在被阿莱莎拥有的邪恶力量引发的火灾烧成焦炭以后,就以这种怪物的恐怖方式存在于里世界中。
第二个出场的怪物被游戏玩家称为“紧身衣”,也是电影中表世界出现的唯一怪物。从它被女警察西比尔用枪击毙时喷出的红血基本可以推测出那是一个被困在自己皮肤里的人。据说在拍摄这个怪物时也是用真人穿上无臂的紧身衣然后再用电脑合成的。这个怪物是游戏《寂静岭2》中男主角长年自我束缚在生病妻子身边痛苦心理的写照,搬到这里一样也可以有合理的解释。因为阿莱莎受到火刑时也被强制束缚。
从厕所中爬出来的怪物,就是当年阿莱莎被同学欺负躲进厕所后强奸了她的清洁工,电影中两次用身份牌上的名字柯林(Colin)暗示出他与怪物的关系。这个怪物被以扭曲的形式用铁丝网捆绑,应该是阿莱莎以被强奸时的心理对其的报复。而怪物的眼睛被铁丝网蒙住则是阿莱莎对柯林强奸时看了她身体的惩罚。只有怪物身上的输液瓶让人觉得奇怪,也可能是对游戏细节的尊重。怪物爬行时手臂所及之处会产生藤蔓般的血管并伴有毒泡产生,它不断“吐舌头”的动作则是性暗示的标志,而按照它那样两腿被高高吊起地爬行方式,每爬动一次,生殖器就会被严重摩擦,让它经受如此的痛苦也是阿莱莎对他的报复。
在罗丝于里世界的镜头中,出现很多笼子中倒挂的成年男性的尸体。为什么都是成年男人,我只能用阿莱莎本身是私生女、从小没有父亲素仪很少接触男人,后来又被男人强奸而导致她对男性产生了极不信任感和仇视来解释了。随着罗丝下楼梯的镜头我发现其中一具男尸是没有生殖器的(被割去了?),或许这也就是因为上述原因导致阿莱莎对男人的报复。也是因为这种不信任和仇视也是阿莱莎没有将罗丝的丈夫拉入寂静岭世界的原因。而那些被倒挂的尸体,其实在《圣经》中的《彼得启示录》中就有很容易找到的答案。那里描写的地狱里被惩罚的人以不同罪恶的原因被施以不同的刑罚,但是被“吊起来”或“倒挂”却是很共同的一种。其实寂静岭的里世界就是“地狱”!
之后,多灾多难的罗丝遇上了一大群圣甲虫或被称为“人面虫’的怪物。三个来不及逃跑的教徒被虫子吃掉,看来他们身上看似结实厚实的防护服也不怎么样,顶多应该能抵挡下表世界“紧身衣”怪物喷出的毒液。关于这些虫子的来历,有人认为是阿莱莎重伤时被甲虫咬过或感觉身上像被甲虫咬的感觉幻化出的,其实这些都是没有任何根据的,至少电影中没有这些情节。认为虫子是阿莱莎以前同学的说法也似乎有些牵强,而且我没有怎么看出甲虫的脸怎么像人脸。其实这些虫子就是圣甲虫,古埃及神话中被认为是太阳神科何普拉的化身(当然,古埃及神话中太阳神不止他一个),原因是古埃及人看见这些乌黑的甲虫反射的阳光就认为它们是太阳神的化身。有人认为这些虫子是尸虫而不是圣甲虫,其实这点并不矛盾,因为古埃及人确实将这种被认为能避免尸体受到恶灵侵害的虫子倒入棺材。圣甲虫在古埃及神话中的另一意义就是“复活”,在电影中它们它们代表了经受火刑之后几乎死掉的阿莱莎“复活‘时产生的仇恨。或者也可以揣摩一下这些虫子的宗教隐喻,《圣经·福音书》中耶稣对地狱的描述中就提到了地狱中“虫是不死的”(圣甲虫可以随着寂静岭表里世界的转换而复生),而《圣经》中《彼得启示录》更写到了迫害正义之士的人要“站在火焰中”,“受到不死之虫的吞噬”,而谋杀犯和帮凶则“被扔进满是恶毒害虫的狭小之地,他们受到那些生物的折磨,不停痛苦地扭动着。黑云一般的害虫向他们频频袭来。被谋杀之人的灵魂在一旁站立,目睹自己仇人受罚,并对他们说道,主啊,你的惩罚公正无比。”以上内容有没有让人想起那三个教徒被圣甲虫吃掉时候的场面?这些人里哪个当时不是想烧死阿莱莎的谋杀犯,哪个不是女教主克蕾丝(Ghristabella)的帮凶呢?
接下来出场的就是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大铁头”怪物了。这个在游戏《寂静岭2》中代表南主角自身的暴力倾向和对罪孽的自我审判的象征,据说其典型的特征“三角铁头”来源于寂静岭历史上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一座监狱中的刽子手形象。在电影中,这个拖着沉重步伐游走于里世界并且见人就杀的怪物也着实让人感到恐怖和震撼。其头部的三角形,在几何学中是最稳定的结构,但是在心理学与美学中,却是“极不稳定”、“暴力”、“烦躁”的象征。其极具男性特征的粗壮躯体正表达了阿莱莎复仇的渴望,之所以阿莱莎会被同学欺负、被强奸、被施以火刑而无法反抗,就是以为内她是一个弱小的女孩,而如此强悍的外形则正好符合阿莱莎复仇的条件。有人曾对电影里三角头的武器由游戏中极具性暗示作用的长矛换成大刀而感到遗憾,但是我觉得这大可不必,因为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不仅是长矛,一切长形、凸起、竖起、坚硬有穿刺力的物体,尤其是武器本身都是极具性暗示的。当罗丝和女警察西比尔(Cybil)在小屋的铁门后面躲避铁头怪物的剧情里,当铁头怪物用极具性暗示作用的大刀“刺破”关着两个“女性”的铁门,并将已经“进入”铁们的大刀来回“搅动”时,这里的“大刀”、“小屋”、“铁门”、大铁头伸进来的“手”和“门闩”,甚至被放进来的几只圣甲虫本身就带上了弗洛伊德性暗示的暧昧色彩。再联想到大铁头在教堂门前因为安娜(Anna)曾经向阿莱莎的生母扔石头而石头而将安娜撕成两半的情节里,你说铁头怪物你要撕就撕好了,为什么还要把安娜衣服扒光了再撕呢?大铁头扒人家衣服时干净利落地简直有几分强奸的神韵,这是否是阿莱莎对自己被强奸的报复呢?弗洛伊德又在微笑了... ...
就那把大刀看,似乎《圣经》也要来分一杯羹。《圣约翰启示录》中写到末日审判中,羔羊(本指耶稣,在电影中能否是对柔弱的阿莱莎的暗喻?)揭开七印,倾斜出愤怒(此处与电影一致),放出四个人,第一个被赐予“冠冕”(铁制三角吗?),第二个被赐予大刀... ...看来这下,上帝要与弗洛伊德一起微笑了。
那群护士怪物,本来也是游戏《寂静岭2》中男主角长期性压抑的产物或者《寂静岭1》中阿莱莎对医院的反感的产物,在电影中就只能解释为阿莱莎得到邪恶力量时由于极度愤怒而将身边的人都杀死并变成怪物,从片中也可以得知当年寂静岭的大火也确实烧死了一些无辜的人。那个没有眼睛的红衣护士是因为好奇而看了重伤之后阿莱莎后被阿莱莎挖去了眼睛并一直照顾阿莱莎的生活。护士怪物们用利器相互切杀并不是自相残杀,而是感觉到身边有人但却因为无光(片中说到它们只对光有反应)的反应而已,而这些护士怪物走路时的动作被誉为“痉挛芭蕾”,据说她们都是由艳舞女郎和爵士舞蹈家扮演。
在教堂最后那场稍显“华丽”的屠杀中,被罗丝(或者说阿莱莎的邪恶面)的血腐蚀的教堂地板上,真正的阿莱莎从满是暗红色烈火和钢铁设备的地下出现了。她在杀死克蕾丝教主的时候,很明显可以看见,最早刺进其身体的铁丝网是从裙子下面伸入直接刺进下体的,这又是一个明显的性暗示。从克蕾丝那身蓝紫色的衣着与阿莱莎就读学校学生校服的颜色一致我们可以得知克蕾丝有可能是那所学校的老师,如果要宣传一种宗教,那么从孩子抓起完全是可能的,何况在西方并不是没有教会学校。那么也就是说孩子们认为阿莱莎是女巫除了有片中提到“父母的灌输”以外,很有可能有克蕾丝老师的教唆和命令。其中克蕾丝找阿莱莎的生母谈话时曾关门推走了几个好奇的学生,由此得知她们谈话的地点就是学校,能在学校召见家长的,除了老师还有谁呢?而正是因为学生们被克蕾丝唆使欺负阿莱莎,她才会躲进厕所而遭强奸,因而完全可以得知阿莱莎这样杀死克蕾丝是对其行为导致自己遭到强奸的报复。最后,阿莱莎将克蕾丝一分为二,正是让其知道阿莱莎受火刑而痛苦地分裂为一个善良体和一个邪恶体的感受,所谓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而教堂这场屠杀正是犹太教末世论和条顿化基督教对最后审判日观念的体现,或许走进寂静岭就是打开了《圣经》。对于《寂静岭》中杂项的解释试探:
1.寂静岭中的真实世界与表世界,真实世界与里世界都可以以一定方式联系,此处可以从罗丝给丈夫的电话,女警察发给总部的求救,丈夫闻到罗丝的香水味得知。
2.阿莱莎是通过自己邪恶面造成的车祸的方式,用神秘的力量将罗丝和女警察拉进寂静岭表世界空间里的,这可以从很多相关资料中得到证明。女警察很有可能是阿莱莎故意拉进寂静岭以用来保护罗丝完成任务的。女警察跟踪母女俩的原因是女警察曾去寂静岭调查过一个杀人狂将一男孩塞进煤矿通风管道的案件,进而对想去被废弃小镇的大人加小孩的组合加以怀疑。对于有资料认为曾有克蕾丝身边一个塑料女模特是暗指女警察这点不予支持,我认为之所以有这种想法是因为女警察头发短而塑料人正好没头发导致看起来相似而已,而且到不如说那塑料是在暗指克蕾丝自己,被控制在寂静岭而又不自知的“傀儡”。
3.注意女警察的名字,西比尔,英文为“Cybil”,乍看来就是一个普通的英文名字而已。但是英文中“女巫”一词,除了常用的“witch”以外,还有两个词,分别是“sybil”和“sibyl”,为女巫、女算命师和女预言师的意思。有没有发现,其实这两个词中第一个词与女警察的名字“Cybil”只相差了一个首字母而且它们的发音是一致的?而第二个词“sibyl”仅仅是把第一个词“sybil”中间的两个字母“y”和“i”调换了一下位置?而且它的发音也与“Cybil”一致呢?也就是说,女警察的名字本身就是“女巫”或者说被设定为“女巫”的谐音,这又是一个暗示,暗示女警察Cybil被烧死(与女巫被处死的方式一致)的结果。
4.真实世界转换与表世界怪物出现时会造成收音机、手机等电子产品噪音这点是对游戏的还原,无科学解释。
5.里世界经常出现的风扇的喻义:一个是工业生产本身必须的通风设备,也是后工业艺术风格的元素,也是里世界压抑的工业运行声音的来源,也是对里世界就是“绞肉机”的暗示,而且也有宗教观点认为地狱的运行就是“铁轮”来回转动的原因。
6.教徒们用来对表里世界转换的报警工具是笼子里的鸟,这也是今天用于监测煤矿一氧化碳含量的工具。
7.片中寂静岭的世界周围都是悬崖,这也是被困在这个空间里的人跑不出去的原因。即使能跑出去,另外的地方也是表世界也是表世界的延伸,会转成里世界,所以不如老老实实呆在教堂里避难。
8.不支持片头NATHAN旅馆下的“DRUGS”(药的意思,也指毒品)是对小镇贩毒的暗示。这是游戏里的情节,电影中没有交代。这最多就是对游戏的还原,如果是暗示也只能是暗示教徒们对他们宗教的信仰如吸毒一般。
9.片中出现的男警察就是当年在寂静岭从火刑架上救下阿莱莎的男警察,因为是好人,所以没有被阿莱莎困在寂静岭世界的空间里。
10.罗丝曾经得到的一把刀为什么一定要在跳跃中丢失?这个我还在思考,只是网上很多人认为刀掉下去没有声音这点很诡异,而我认为如果下面地面上幽深么有什么柔软的东西,没有声音正常。
11.罗丝拿到画的信箱号是111,后来在旅馆中找到火刑画后面的房间(就是当年阿莱莎受火刑的房间)也是111,一处明显的暗示。
12.女警察护送罗丝下电梯时与几个穿防护服的教徒发生打斗,她曾经将一人隔着防护服打得头部直接喷血,这样的人还能再爬起来对女警察已经殴打,我觉得施瓦星格也不行!坚定为硬伤!
13.不清楚这点应该如何解释:片中已经告知,阿莱莎拥有邪恶力量引发的大火使寂静岭废弃是在1974年,罗丝来寂静岭已经是2006年,中间已经有32年时间。但是从片中克蕾丝前后32年的模样我们可以发现她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也就是说有可能被困在寂静岭的人已经停止了,因为从寂静岭表世界建筑的破旧可以得知如果不是有年头的话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而且认为安娜就是阿莱莎以前同学的说法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她怎么看也就二十多岁,绝对不像三十多岁或者四十多岁的人,1974年可能她还没有出生呢。而阿莱莎只可能把迫害过她的教徒拉进她的空间,因此看来教徒从1974年以来就停止生长是正确的,而奇怪的是最后屠杀时的阿莱莎本体却已经是成年人的体形了,可以可见她却是一直生长的。疑问就在于即使人不生长了,但是片中的人还是得出来找食物的,在寂静岭那样的环境中任何种植和食品加工都是不可能的,我们也看到安娜找的都是一些以前寂静岭剩下的食品罐头。但是请注意!什么罐头的保质期能保证32年呢?寂静岭里又有多少罐头能供那么多人维持32年呢?而且寂静岭里的人的水又从哪里来的?自来水厂肯定是一片废墟了,片中说寂静岭边的河也被绝壁隔住了。里世界似乎下雨,但是里世界的雨水能喝吗?即使能喝,能供应这么多人吗?里世界的雨水会不会随着世界的转化一样消失掉?如果说寂静岭的人是被“延缓”而不是被“停止”以解释教徒的年龄的话,那么当年解救过阿莱莎的男警察又怎么解释呢?假设1974年他只有20岁,2006年他也有52岁了,但是片中他最多三十多岁而已,他不在寂静岭的世界怎么年龄也被“延缓”了呢?
14.罗丝带着阿莱莎开车回家,虽然出了寂静岭,世界也仍是一片灰色,来寂静岭的路上热闹的加油站也空无一人。回到家时,电影用罗丝在灰蒙蒙的寂静岭与丈夫所在的黄澄澄的真实世界的反复交替出现来说明罗丝其实是被永远困在了寂静岭的表世界里。原因很简单,当时的莎仁其实是阿莱莎的邪恶面通过对视与莎仁融为一体之后的人,或者说,莎仁已经不存在了。没有发现回家后的莎仁有一种成人的眼神,并且仿佛从来没有来过自己的家一样,进屋之后有种好奇感?阿莱莎就是因为曾经被自己的生母抛弃给教徒,而从罗丝这里感受到真正母爱,而想把罗丝永远困在寂静岭的世界里以独享母爱!而“莎仁”上车之后吸手指的动作就是在使用神秘力量,她吸手指之后,原本不能发动的汽车发动了。有文章认为车是从悬崖上“飞”出去的,我觉得不是,从车经过悬崖的画面明显可以发现原来的绝壁上已经出现了一座桥梁,这也是车上的莎仁吸手指使用神秘力量延伸出来的结果,最后表世界的空间被一直延伸到罗丝的家。我认为,劫难之后的罗丝其实已经知道自己的女儿不是原来的莎仁了,也知道自己将永远被困在寂静岭的表世界,否则她怎么就上去去试图开动这辆之前已经开过但却无效的车呢?罗丝原本也知道寂静岭四周是无路可走的虚悬,怎么就敢开车往外走呢?原因就是她知道“莎仁”或者说阿莱莎不会让车掉进悬崖而一定会让自己开车出寂静岭。世界仍是一片灰色和加油站的空落罗丝不可能没有察觉,最后她进屋后直愣地望着沙发,就是她感觉到了自己丈夫的存在,但却也知道这种“两个空间”的存在是咫尺天涯了。其实者这一切都是阿莱莎安排好的,她将自己的善良面莎仁送出寂静岭险恶的地方被人收养,长大到自己受火刑的年龄再招回寂静岭,复仇并完成合体,然后独享母爱。­

【寂静岭所要表达的主题】
1.母爱:体现在罗丝面对如此艰险的环境还义无返顾地寻找女儿,阿莱莎的生母无论在里世界还是在最后审判中都安然无恙。女警察一句“在孩子的眼中,母亲就是上帝”和罗丝对其的引用,以及女警察被烧死时也喊母亲、都揭示了这一点。
2.后工业时代:一如美国甚至世界各国在后工业时代没落的工业城市,寂静岭也象征一个时代的终结。
3.宗教反思:阿莱莎是因为私生女所以才被当地的“邪教”组织所不容,类似的还有旧中国某些某些地区女人未婚先孕就要被淹死的陋习。美国本身是一个新教国家,而中世纪天主教在欧洲烧死的“女巫”则不计其数,无数无辜的人被以各种名义施以火刑处死,沦为宗教狂热和愚昧的牺牲品。最荒谬的更有1474年巴塞尔城曾因为一只公鸡下蛋(公鸡中的战斗机?)被视为“女巫”而烧死!美国本身在成立之前也有从欧洲大陆来的各种教派,导致今天美国各种名目繁多的宗教组织。在美国建国前的混乱状态,各教派都认为对方是“异端”,结果就是更多人因为“异端”或“女巫”被推上火刑架。所以《寂静岭》不仅是基督教新教对天主教的反思,也是美国新教本身对自己的反思,一如阿莱莎生母说:“我们的信仰是我们的掘墓人。”
4.对善恶的思考:电影中借男警察之口道出“魔鬼也有自己的正义”,如果正义用邪恶的手段摧毁邪恶,那么它究竟是正义还是邪恶?究竟什么是善和恶?是否存在一个绝对的标准?
5.赎罪/审判之地:这本来是游戏《寂静岭2》所要表达的主题,在这里同样适用。寂静岭其实就是每个人心中的道德底线,是每个人最后都要受到的自我拷问。那些做了坏事的人最终都要被最后审判,赎罪的方式就是接受审判,就像电影中那些教徒,那些为恶又自我开脱而不自知的人,早晚都要受到魔鬼的最后审判!

寂静岭是一个恐怖、压抑而又充满魅力的地方,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给文章标题鬼使神差地写上了“带我回到寂静岭”,仿佛我曾经去过,或许那里对人的内心有种神秘的感召力。李安导演在奥斯卡获奖时曾经说人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臂山,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哦认为每个人心中也有一座寂静岭,那是每个人心中的自我审判,是每个人最后都要回到的地方... ...


楼主 听话就让咬鹅  发布于 2008-12-28 09:14:36 +0800 CST  
对于没有玩过寂静岭游戏的人请参照上面的具体剖析,是不是有股豁然开朗的感觉?
楼主 听话就让咬鹅  发布于 2008-12-28 09:16:14 +0800 CST  
(57)卢旺达饭店


这个故事来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我看过一遍后就不想再看第二遍,太残酷,每分钟都是血与泪交织在一起的地狱惨案,从本质上来说和南京大屠杀没什么分别。剧中的主角他一直都坚信着依靠那些以美国西欧国家为主导的联合国可以在卢旺达实现和平,但在战争爆发后所有的希望都成了泡影,最后也被迫背井离乡。


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位西方国家的记者说的一句话:你以为拍下的东西就会有人看,如此就有人关心这儿的情況?不,他们会边看电视边说:天哪,那真恐怖!然后继续吃晚飯...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


楼主 听话就让咬鹅  发布于 2008-12-28 09:38:07 +0800 CST  
(58)穆荷兰道

这部影片不是一部让你轻松的影片,IMDB上号称只有智商在160的人才能够一次性进入这个可怕的故事,大卫林奇能把梦魇如此真实地展现在大银幕上,十分惊叹与他的构思。当然喜欢它的人喜欢的要死,讨厌它的人讨厌的要死,狠它的人狠的咬牙切齿...回过头来看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真是一本神作,在此打住,绝不剧透!

楼主 听话就让咬鹅  发布于 2008-12-28 09:53:30 +0800 CST  
(59)21


据说,人死后会失去一些重量,这个重量就是21克。21克,其实本质就是命运和救赎。一桩交通意外将这三个人的生活联系在了一起,随着而来的是苦难、复仇,还有爱和救赎,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又一次翻版剖析。西恩潘,本尼西奥德托罗,娜奥米沃茨都是我很喜欢的演员,尤其是邪谢的西恩潘,完全是本位出演。导演的拍摄手法采用的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打乱时间倒叙和错而不乱的拼凑模式,貌似现在喜欢用这招的人越来越多,还好没有审美疲劳,总体上来说也算是一部很能打动你和让你思考命运的佳作。

How many lives do we live?
How many times do we die?
They say we all lose 21 grams at the exact moment ofour death.
Everyone.
And how much fits into 21 grams?
How much is lost?
When do we lose 21 grams?
How much goes with them?
How much is gained?
How much is gained?
Twenty-one grams.
The weight of a stack of five nickels.
The weight of a humming bird.
A chocolate bar.
How much did 21 grams weigh?


楼主 听话就让咬鹅  发布于 2008-12-28 10:02:36 +0800 CST  
(60)爱情是狗娘


Amores perros,西班牙语,两个单词分别是爱情和狗的意思,但是如果你把这两个单词看成Amo es perros就是爱情是狗的意思,我不知道这部片名的翻译是不是这样来的,也不知道这样命名是不是有导演的用意在里面,希望西班牙语达人进来为我们解析。


电影是讲述三段或多或少与狗有关的故事,当然重点是刻画命运的无情和对生活的进一步反思。我们在生活中早已失去了本色和初衷,比如男主角失去的是对爱的纯真,女主角失去的是爱的热情,老人则是因为没有做好抉择而意识到自己为了次要的东西失去了对自己其实最重要的东西,三段令人唏嘘不已的人生。导演采用的是和低俗小说比较类似的平行叙事的风格,最后电影结束的时候突然出现一句字幕:For Luciano,because we are also what we have lost...请高人进来解析,传说Luciano是导演刚出生的小孩的名字,但是2天后却夭折了,导演是针对这个事情吗?


楼主 听话就让咬鹅  发布于 2008-12-28 10:17:20 +0800 CST  
上面的插图错了, 爱情是狗娘应该是这个!
Lo siento

楼主 听话就让咬鹅  发布于 2008-12-28 10:19:23 +0800 CST  
(61)撞车


就是这部电影把断背山给谋杀在奥斯卡奖上,不过这部电影实在拍摄得太出色。一切看似无关的琐事,却在36小时内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绞缠在一起,在这个以暴力,性,金钱闻名的多民族、多文化聚集的大城市—洛杉矶街头一幕幕上演。电影非常突出种族这一非常敏感的话题不断做文章,这种东西尤其是在美国这样的国家,非常容易能引起共鸣,白人、黑人、韩国人、东南亚人、波斯人、波多黎各人..想想这里面有多少文章可以做。不过,影片不够完美,太迎合主流了,导演不敢更深层次的去剖析这种社会现状,最后还来个大团圆的美好结局,如果我是导演我会更激进一点,那个小女孩很可能就...



楼主 听话就让咬鹅  发布于 2008-12-28 10:30:04 +0800 CST  
期待有高人进来啊
楼主 听话就让咬鹅  发布于 2008-12-28 16:25:18 +0800 CST  
(62)杀人回忆


最讨厌有关奸杀案的影片,但是不得不说思米达人真的把这个片子拍的很美. 在看电影杂志列出的100部最好韩国电影排名第一。影片中无数错综复杂的巧合意外,警方又一再错失侦察线索,外加上动荡不安的社会时局,影片前后承载着无言的疯狂伤痛。 影片的结局充满着愤懑和想杀人的冲动,最后全面对不知道该杀谁的压抑。杀手仿佛近在咫尺,只隔一层纱,却永远都找不到,这种无力和愤怒很好地传达给了观众。


楼主 听话就让咬鹅  发布于 2008-12-29 20:56:40 +0800 CST  
(63) 落水狗



文艺流氓昆丁的处女作,影片讲述一帮抢匪的悲喜交加抢劫行动,他们总共六个人,其中还有一个警察驻扎在里面的内奸。整体来看全片分为三个部分:序幕;抢劫之后的争执;抢劫之前的聚集。三个部分交错纵横,互相穿插,每一次穿插伴随主人公的替换。摄影机是一个聚光灯,扫到谁那儿就开始讲谁,完全不受时空限制。这种新鲜的叙事风格马上引起不管是观众还是影评人的叫好,一部分优秀的“另类”影片就这么横空出世。


一个花絮,文艺流氓昆汀在电影中用十分认真的语气反复说:dick,dick,dick,dick...话说麦当娜看罢这部电影,简直是赞口不绝,不过十分不满意开头几个纯流氓对这首歌的评价,于是送了张Erotica作为礼物给昆汀并且在上面写到:“昆汀,那首歌和阳具无关,是和爱有关。”

楼主 听话就让咬鹅  发布于 2008-12-29 21:03:29 +0800 CST  
(64)低俗小说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把它隆重地定义为后现代的标志作品,讨厌这部电影的人又把它狠狠地描述为一部超级垃圾之作,就是这么一部极富争议的作品。昆丁太有想像力了,环形叙述结构打破了传统线式的叙述模式,并且每一处的小细节,显得那么自然而又精致。另外一直淡淡的冷幽默和极其机智的对白也是个很重的看点。

最经典的就是Samuel Jackson每次要杀人的时候都来那么一段:The path of the righteous man is beset on all sides by the inequities of selfish and the tyranny of evil men.Blessed is he who, in the name of charity and good will, shepherds the weak through the valley of darkness for he is truly his brothers’ keeper and the finder of lost children. And I will strike upon thee with great vengeance and furious anger those who attempt to poison and destroy my brothers. And you will know my name is the Lord when I lay my vengeance upon thee!



楼主 听话就让咬鹅  发布于 2008-12-29 21:21:50 +0800 CST  
(65)罪恶之城

真正很黄很暴力的影片来了,影片改编自著名漫画大师弗兰克•米勒的经典同名漫画,由三个都发生在虚拟的罪恶之城的故事组成。在这里里,警察和暴徒已无分别,影片不断宣扬暴力摧毁一切,也保护一切,如果你不想被暴力打败,就要让自己变的比暴力更暴力更坚强。同时罪恶之城中强烈的色彩对照,加上黑白的干净利落和红色的鲜艳欲滴使观众看得很过瘾,非常强烈的对比感一下子就出来了。


楼主 听话就让咬鹅  发布于 2008-12-29 21:26:28 +0800 CST  
(66)搏击俱乐部

十颗星完美之作,永远永远的经典之片,里面有太多精彩出众的地方,在我心中简直就是神作中的神作。影片用流畅和前卫的镜头完美叙述了很多被隐藏很久或者大家早已麻木的残酷真相,每个人都渴望获得更多物质,然而精神方面却日益委琐.结尾伴着pixie的where is my minde的歌声下无数大楼倒下很有一种末世感觉,并且残忍的是没有拯救.Edward Norton和Brad Pitt在剧中看得出都把表演发挥到极致。抄袭一段网络上的评论:影院的黑暗中,隐隐听到人们充满疑问的喃喃自语。和我料想的没错,还没有摆脱“贫困的束缚”的中国观众,尤其是依然向往着小康与小资生活的这群大学生,又怎么理解影片中所谓“物质的束缚”呢? 但迟早有一天,这群从来被体制化,社会化和全球化的人性弃婴,会发现自己莫名的痛苦,略有头脑的人可能会明白自己痛苦的来源,但不会挣脱思想的枷锁。因为我们是这样被喂养出来的。能够时时自省反思的人,能够看透这世道为你描述的一切美好其实是出于某些目的的人,能够花时间,不害怕痛苦,经历思想的磨练的人,才能不至于走向迷茫的深渊,自失于物质富有的奴役中。 ”写得太好了!


最后一个问题考考大家,影片共出现了几个dick的画面?


楼主 听话就让咬鹅  发布于 2008-12-29 22:07:59 +0800 CST  
作者:weiaierai 回复日期:2008-12-29 21:58:28
去看音乐的帖子


+++++++++++++++++++++++++++++++++

我没写完,再过几年再搞点佳作进去,希望天涯不要删贴
楼主 听话就让咬鹅  发布于 2008-12-29 22:10:50 +0800 CST  
(67)剪刀手爱德华

Tim Burton和Johnny Depp的完美合作产物,当然本子也太棒了,90年的片子,没有运用什么高超而精美的电脑特效,也没有现在人们所崇尚的大片风格。但是确是那么的出彩,那么的容易打动观众。影片中人性里藏着的恶与善,人类这个群体所遵循的奇怪的规则都赤裸裸得体现得淋漓尽致。 片尾Jonhy Depp在冰雕面前忙碌的身影,也同样深深的引在了我的心底。他不懂人类的所谓利益和用心,只想用剪刀把周围变得更美好。他的眼神清澈又孤独,所以他注定要离开,也许离开才是最佳的选择。

楼主 听话就让咬鹅  发布于 2008-12-29 22:19:56 +0800 CST  
(68)海上钢琴师

一部注定打动你心,注定让你流泪的上乘之作。最喜欢1900最后所说的,他是个天才却只能在有限的琴键上演奏出无限的音乐,在无限的琴上何去何从他自己也不知道。这是人对未知的一种恐惧。想起大话西游里唐僧的一句狠话:外面的世界对于我来说只是一个更大的监狱... 电影里有一个镜头特别经典:人们围绕在1900身边为音乐起舞的时候,这时突然有人看见了自由女神,他开始咆哮,一下子所有的人都鸟兽散状,只剩下1900孤寂的身影。再多的荣耀也挽救不了孤独,此刻他非天才,是个可怜的被遗弃者。



楼主 听话就让咬鹅  发布于 2008-12-29 22:25:52 +0800 CST  

楼主:听话就让咬鹅

字数:345411

发表时间:2008-12-24 04:4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1-08 13:17:11 +0800 CST

评论数:638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