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工作回眸——影海拾遗续集

印度工作回眸——影海拾遗续集

自《影海拾遗——印度那山那水那人》帖发表以来,受到各方关注,让我感到高兴的是非常平时的日常生活照片却得到大家的认可,从另一个角度提供了一次认识印度的机会。尤其是各栏目版主的推荐,使该帖能迅速得到传播,只有近三百张照片的帖子得到五万多次的点击率,让我深受鼓舞,发帖有所值!

但有不少网友对帖子内容略嫌不足,希望看到更多的内容,尽管我已在原帖的开头说明只是对原《赴印度工作见闻》一文的不足补充。我看“异国风情”栏目版主将此帖置顶版面时,改为“印度工作纪实”的名称。这一点题使我得到启发,我的影集中还有不少关于我工作生活的相关照片,虽已成历史,但可以提供大家了解:在印度这神秘的国度,我们中国人是的如何努力工作与生活的;在我们眼中的印度又是怎样的国情。于是我又重新审视照片,将要处理的照片又过滤了一遍,找出过去所发帖子中尚未发出过的工作生活照片,编辑为此帖,回应版主的题意,取名为《印度工作回眸》——影海拾遗续集。

根据一些年青网友的建议,尽量少写文字,于是也如《影海拾遗——印度那山那水那人》帖一样,一段简短文字配一些照片而成段落,大致根据我在印度工作过程的路线来编辑。

可能只是些零乱的事情,不成系统,若想了解详情,则请去本栏目中我的其他赴印度工作见闻帖。此《印度工作回眸》所反映的内容只到我第三次来印度工作结束,有人会说都是十年前的事了,但古人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要从长计议,不学会历史地看问题,我们就不能深入去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我的印度工作乏善可陈,仅能聊以自慰。江山代有后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在习主席的“一带一路”大战略布署下,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推行“走出去”的实施战略,将会有更多的人走向世界各国,愿他们给我们带来更多丰富多彩的异国风情!


知足常乐z1l2a3
2016-4-23于西安


目 录

1. 首途泰国廊曼机场

2. 下榻DEC加办

3. 印度农家乐——河边宾馆

4. 第一批入住S厂营地

5. S厂的EPC办公大院

6. 名声在外的S厂大食堂

7. 住卡巴镇顶级宾馆

8. 印度式的工程临时设施

9. 自有妙招

10. 快乐的一天

11. 开斋节营地来了一群人

12. 接触小镇私人医院

13. 圈在营地内的休闲生活

14. 在广袤平原上观日出

15. 享受印度人的礼遇

16. 别出心裁的迎新年活动

17. 在D厂住“沈公馆”

18. D厂生活区的绿色世界

19. D厂DEC项目部大院

20. D厂的川味食堂

21. 在印度国际大学感受中国情

22.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23. 喝茶有讲究

24. 兴师动众吊汽包

25. 印度邦部长秘书来视察

26. 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中国工人

27. 雨季带来的危害

28. 不同国情要因地制宜

29. 显示力量的游行示威

30. 回国途经泰国新机场

31.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题外的话

32. 战地黄花分外香

33. 印度那山那水那人

34. 抹不去的记忆——结束语
楼主 z1l2a3  发布于 2016-05-16 14:45:28 +0800 CST  
1. 首途泰国廊曼机场

至今清楚的记得2005年3月6日是我们一行四人第一批出国出发的日子,此去也是我们总公司相隔十年再次与东方公司合作的又一EPC工程。故双方领导十分重视,出发前总公司为我们专门饯行,我由总公司领导亲自陪同专车送至机场。东方公司在成都设宴接风,并由印度D厂项目经理沈总一行四人陪同我们前往印度。

当时国内尚未开通直飞印度加尔各答的航班,只能经泰国首都曼谷转机才可到达,故我们首途就在泰国首都曼谷的廊曼机场短暂停留。时隔一年半国际航班都转入泰国新机场,从此大家都没有机会见识原廊曼机场了,到后来国内开通直飞印度加尔各答的航班后,就连泰国也不经过了。

所以现在见到当年的旧照片,又勾起了回忆,现展示开来。该机场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个一字长蛇阵,光登机口就排列七十多个。从转机处上楼后,右侧全是免税商店,左边就是候机休息处。向两头走分别都是长长的登机口。现在唯一留下纪念的是在此给小孙子买了一只棉布做的大象,花了60元人民币,至今还立在茶几的台灯旁。


图片说明
①. 从转机处上楼后,左边就是候机休息处。




②. 充满泰国风情的建筑。




③. 楼下登机口的大厅。




④. 右侧全是免税商店。共五张












⑤.唯一留下纪念的是在此给小孙子买了一只棉布做的大象,花了60元人民币,至今还立在茶几上的台灯旁。

楼主 z1l2a3  发布于 2016-05-16 14:55:00 +0800 CST  
2. 下榻DEC加办

东方公司(对外简称DEC)在加尔各答市内设立了一办事处,专门负责接待过境人员的吃住行工作。加办是工程的无名英雄,为工程作出了不可缺少的贡献,也是我值得怀念的地方。不过现在的加办已迁至在加尔各答国际机场附近的盐湖城了,可以更加方便过境人员的往来。

现在文中所提加办还是指原来的老地方,是一栋精致的小洋楼,为前邦首席部长秘书的私产。是一座底层加4层结构的欧式建筑,刚装修好,门窗全为实木结构,所有地面、柱、阳台、卫生间全为大理石贴面(大的有1.5米长,1米宽),工艺很讲究。

加办所处位置在加市的南边名叫雷克玛克特(河边市场)旁边,相当于国内的自由市场,如果迷路了只要说出这个地名,司机一定会把你送到地方,因为它是加尔各答价格最贵的自由市场而出名。

DEC的EPC项目印度S/D厂工程尽管早在2004年已进入现场展开工作,但尚不具备中国人入住条件,因此我们首批人员将在加办要小住一段。分配我住在此楼的第二层右边第一间(中国人习惯称为2楼,在印度则为1楼,因底层是厨房,停车,或下人住的地方。),房间小巧,如若住二人就打不开转身了。但楼房中客厅却很大,于是就成为我们每天办公的地方。

我开始就疑惑条件这样好,为什么房间修这么小,又不缺钱?等我第四次来印度工作,去农村见地主家的住房同样也是小间布置紧凑,完全不是国内介绍地主生活的慨念。到了第六次来印度工作,住进业主给自己修的院子内,占地可谓空旷,而住房仍旧是小间布置。此时才明白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习惯所养成的,所谓“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广厦千间,夜眠八尺。”

来到印度后,很多第一次机会认识印度都是在加办工作时发生的,了解到的。得到比其他员工多得多的待遇,在此应感谢DEC与西北电建的领导对我的关心与照顾。

第一次在加办深夜看到印度结婚的迎亲队伍,不是接新娘而是接新郎,且结婚仪式就在夜晚举行。后来知印度本土结婚的吉时是晚上七点、九点、十一点,由主持仪式的祭师决定,大多数是在晚十一点举行。

第一次在加办由胡总管陪同在加尔各答市内参观,了解市场行情,逛了该市最大的超市班德鲁。并听取了胡总管关于在印度的风俗习惯,我们应注意的事项等介绍。

第一次在加办观赏了印度四大传统节日洒红节的狂欢场面,外国人称颜色节,正规名叫霍利节。

第一次从加办到加尔各答火车站坐短途快车前往D厂,享受了象在飞机上一样的服务。才看到印度原来是这样坐火车的:开放的站台,无人验票;车站内无任何广播,站台自动对号车厢相差无几;车厢内亦无任何广播与音乐,不报站名;火车车厢的门始终是开着的,自己掌握上下且动作要快;出站亦是无人查票。

第一次在加办参加了DEC考察组,一行六人在梁总带领下前往C.G邦卡巴镇巴克工程考察收资学习。乘坐在长途列车的硬卧车厢,返程坐上了软席卧铺,体验了印度火车的运营服务。

第一次在加办由DEC梁总和西北电建付总陪同游览了加尔各答著名景点维多利亚纪念馆。

还有我第一次由胡总管陪同在加尔各答市为西北电建项目部购置印度越野车一台,价值八十三万卢比(折合人民币十五万),我还提出要优惠,最后答应提供一副方向盘护套,在四个车门下加装保护踏板。合同签订后,牌照、保险一切都由经销商负责,几天后直接来开车就可上路。

还一次性购买IBM笔记本电脑八台,经销商负责上门调试,安装中文包。

……等等不一而足。(详情请见《赴印度工作见闻》)


图片说明
①.加办还是指原来的老地方,是一栋精致的小洋楼。




②.分配我住在此楼的二层右边第一间,房间小巧,如若住二人就打不开转身了。共三张








③.第一次在加办由DEC梁总和西北电建付总陪同游览了加尔各答著名景点维多利亚纪念馆。图为与梁总合影。




④.还有我第一次由胡总管陪同在加尔各答市替西北电建项目部购置印度越野车一台。

楼主 z1l2a3  发布于 2016-05-16 15:04:00 +0800 CST  
3. 印度农家乐——河边宾馆

当我们乘短途快车前往杜伽坡D厂后,由于给我们西北电建的临建还在紧张装修之中, 便送我们四人入住周围镇上一渡假村“河边宾馆”(A RUSTIC RIVERSIDE RESORT),DEC戏称“农家乐”。

入住二楼后开始打量周围环境,院落中央为我们住的三层长条形楼房,楼房四周是花园、草坪,前坪有几颗高大树木,风景宜人,草坪修剪整齐,小路铺着均匀小颗粒石子,一色红色风化石,不渍水,不扬灰。五彩缤纷的花甚是喜人,想不到在农村镇上有这样一处优美之地。

房间陈设一般,双人间,空调功力特大,同时床脚处各配一台吊扇,有12"LG彩电一台,设闭路天线可选70多个台,象美国HBO、法国时装台均有,但印度电视台尤多,歌舞多,音乐动听。房间的插座仍是英式园孔插座,洗手卫生间特大,装有电加热水器,抽水马桶水压很大,不知为何留下那么大的空间?房间供应1升装纯净水,没有开水。

之所以宾馆被取名农家乐,是因为当初2004年DEC进点时,也是先在此借住。周围都是农村院落,道路如蜘蛛网一样,司机常常走错路,被迷路。2005年迎新年DEC就在此举行了篝火晚会,吃烧烤,放焰火,十分热闹,吸引了当地农民。大家还很怀念这个地方,就取了一个易记住的名字。


图片说明
①.入住周围镇上一渡假村“河边宾馆”(A RUSTIC RIVERSIDE RESORT),DEC戏称“农家乐”。




②.在宾馆门廊口留影。




③.楼房四周是花园、草坪,草坪修剪整齐,小路铺着均匀小颗粒石子,一色红色风化石,不渍水,不扬灰。五彩缤纷的花甚是喜人。




④.宾馆小花园。共二张






⑤.房间陈设一般,双人间,空调功力特大,同时还配有吊扇,有12"LG彩电一台。共二张







⑥.洗手卫生间特大,装有电加热水器,抽水马桶水压很大,不知为何留下那么大的空间?共二张



楼主 z1l2a3  发布于 2016-05-16 19:30:00 +0800 CST  
4. 第一批入住S厂营地

为了立即开展工作,作好施工组织总设计,我们必须先进入现场,结合实际策划。尽管S厂营地尚未建好,但满足六个人入住还是没有问题的,于是我们一行三人先行去了S厂,与前期在此负责临建的DEC两专工会合。

到达当晚业主就来看望我们,我们吃的还是DEC从国内带来的方便面与袋装四川榨菜。第二天我们建议先去巴兰布采购炊具,米面油,蔬菜等,我自告奋勇来替大家做饭。就这样一周后国内厨师赶来了,我们才进入了正轨。

S厂DEC营地选在工程现场的西北角,开始营地只先盖了三栋平房,A、B两栋坐西朝东,C栋坐南朝北,成直角布置。A栋先好,安排我住第一间。东西向的房间从早晒到晚,十分闷热,由于电源容量关系空调没有,只好给小房间配风扇。没想买回来四台台扇,三台不转,又派人去换。同时DEC专工从D厂杜迦坡带回8台立式风扇,中午立即安装一台,底座与立杆拧上去还摇晃不定,质量真是凑合。简直无法和国内相比!让我们对印度制造质量只摇头,要在国内风扇是绝对可靠的。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居住条件不断改善。相比之下现在看来DEC所创造的条件还是不错的,远比我所去印尼的几个工程的营地条件要好得多。

按国内习俗C栋座向属上房,于是DEC为照顾我通知我搬入C栋,这样我便和徐主任搬进了C栋#1号。

印度最冷的季节在凉季(每年的十二月与元月),但对我们来说还只是秋天而已。然而印度人就认为冷得不行,皮夹克、羽绒服、棉帽、手套、围巾、护耳等全副武装都会上身。甚至市面上还有棉被出售,DEC又照顾我,还给我发了条棉被,我还不习惯用,就铺在床上垫了,仍盖毛毯就足够可以。


图片说明
①.S厂营地的大门。




②.正在结尾的A、B两栋平房。




③.A栋先好,安排我住第一间。





④.我所住房间内设施。共三张









⑤.按国内习俗C栋座向属上房,于是DEC为照顾我通知我搬入C栋。





⑥.这样我便和徐主任搬进了C栋#1号,我住外大间,徐主任住内小间。共二张







⑦.图为我与徐主任在S厂工地现场。





⑧.市面上还有棉被出售,DEC又照顾我,还给我发了条棉被。

楼主 z1l2a3  发布于 2016-05-16 21:46:00 +0800 CST  
5. S厂的EPC办公大院

DEC在现场的东北角规划了一个办公四合大院,约60米见方,可以容纳DEC各部室,设计院工地代表,制造厂厂家代表等联合办公。DEC项目部室分布在院内右侧,工代与厂代主要在左侧。按高峰时150人办公需要设置,院内广场为停车场。因此与我们去巴克工程时,山东朋友的工地办公条件相比,确实好多了。

图片说明
①.DEC在现场的东北角规划了一个办公四合大院,图为大门外旗台。




②.办公大院的大门。




③.值勤的印度保安。




④.此院内右后角为DEC领导办公区。




⑤.图为我在此办公区内的办公室。




⑥.工代与厂代主要在院内左侧。




⑦.DEC项目部室分布在院内右侧。

楼主 z1l2a3  发布于 2016-05-17 07:29:00 +0800 CST  
6. 名声在外的S厂大食堂

中国美食蜚声海外,尤其我们来到地处印度边远农村中的工地上,自然倍受关注,开始印度人好奇中国人如何吃饭。等盖好那样大的大食堂更是感到惊讶,可与印度正式餐馆的餐厅相媲美。

梁总应邀与业主的约定,请印度业主等人来此聚餐一次之后,S厂食堂美名不胫而走。来S厂工地视察的印度邦政府部长,议员不断,以能品尝到中国餐为荣。印度业主们还将自已的家属小孩从城市接到工地,指名要参观S厂营地,当然少不了要吃一顿中国餐。

我在S厂见证了大食堂的建设过程,第一时间留下了食堂新开张的照片。并且在大厨刘师回国跑签证时,我主厨一个星期。刘师是个有心人,他担心自己离开后无人做饭,提早就训练了印度帮厨,教他如何炒菜。

此名印度帮厨是位穆斯林,等级观念较重,也爱干净。但也不放心他一人做饭,由于我曾在刘师未来之前也做过一星期的饭,于是刘师就请我来主厨一周,主要工作是监厨。

我每天按照刘师回国前所开列的一日三餐的菜谱,检查督促帮厨的工作,重点是防范不卫生。比如做米饭的水,作汤的水必须是桶装纯净水,不能图省事直接用当地井里抽上来的水;检查案板,刀具的干净;洗菜必须洗二遍,第一遍水要放些盐浸泡等。

剩下时间就看帮厨炒菜,此时才发现刘师教印度帮厨炒中国菜还真是绝了。等锅烧热放大半炒勺的油,然后放一汤匙的盐,就将菜下锅。翻炒几遍,菜快熟了,再放一汤匙的味精。再炒均起锅,一道菜就好了。

十六人吃饭,中、晚餐四菜一汤,每道菜各2份,工地上人下班前一小时开始炒菜,做汤正赶趟。早餐好解决,有人送牛奶,购有面包,帮厨可以油炸花生米,煮鸡蛋。况且刘师临走,又蒸了不少馍都放在冰柜里,熬稀饭较简单。

有了这次监厨经历,我对自己的身体开始担忧了,厨师做的菜油重盐味重,长此以往恐出问题。果不其然,候我2007年回国前,身体出现状况,此事后面再说吧。


图片说明
①.新盖的印式食堂,图为大门。




②.能容纳一百人就餐的大厅。




③.左侧是食堂操作间。




④.大厨看着按自己要求修建的操作间心里真高兴。




⑤.这是印度帮厨。




⑥.这是原设计的打饭窗口,实际没有用,最后都是自助餐形式。




⑦.刘师前期给大家准备的丰富的晚餐。


楼主 z1l2a3  发布于 2016-05-17 10:11:00 +0800 CST  
7. 住卡巴镇顶级宾馆

根据我从事电力基本建设的经验,在国内的模式是否能适合印度的国情,心中没有底。为了尽到自己当顾问的职责,就向DEC的梁总建议走出去收资调查研究一番,并写有收资调查研究提纲。

梁总听取了我的意见,联系到山东朋友承担的印度KORBA镇(C.G邦)Balco工程4*135MW机组处于施工高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充分了解的机会。

此次收资调研回来写有专门的汇报,我均放在《赴印度工作见闻》帖子里了,不在此重复。

梁总这个领导出门非常注意形象,尤其是不能有损中国人的声誉,因此交待在印度住宿安排一定要得体不能凑合,故请山东朋友提前联系了卡巴镇的顶级宾馆。
下面让我们来见识一下当时的卡巴镇的顶级宾馆的情形。

图片说明
①.卡巴镇顶级宾馆的大门,门两侧为商店。




②.双人的房间一人住一间,价格为900卢比(人民币180元)。




③.房间内的设施。共二张






④.卫生间是中印合璧,还提供卫生纸。共二张






⑤.房间除空调外还有吊扇,镶有金属装饰,很漂亮的。




⑥.站在房间窗口看大门外,有前坪、花坛、停车场等。共二张



楼主 z1l2a3  发布于 2016-05-17 14:36:00 +0800 CST  
8. 印度式的工程临时设施

电力基建工程开工前有一个场地要求,最简单的要做到“三通一平”,即水、电、路通,场地平整。国内还有高标准的叫“五通一平”,多二项,即通讯、铁路要通。

我们初次来到S厂工地现场一看,印度业主较开明理智懂工程,很多工程前期工作已在做了,如已开始修厂区施工道路,敷设厂区施工水管,架设过路施工电缆门架等。让我们也见到了印度的施工方式,尤其是对临时建筑的要求。

先说水,在恒河平原上施工应是不缺水的,但要形成生产能力。国内施工多是建有地下井群(或者是在水库、河边修提水泵房)抽水,在现场修蓄水池,沿现场形成环网管道供水。我来到现场老远就见到业主已修建了一个高位水箱耸立在厂区现场后部,旁边建有深井泵房,靠自压供水。后来到D厂也见到老厂的高位水箱,与提供此次新建电厂的高位水箱,还多了一个水塔。

再说电,国内施工的临时电源都是建设单位自已管理,只是在电网上申请电量,在指定地点接引,设表计量。来到印度后,先在S厂所见按我们要求修建的几个临时变电站都已建设好。完完全全都是正式的样式,看不出任何临时的痕迹。业主告诉我们,能否送电授电,必须是经供电部门验收合格才可授电送电,要求十分严格。

让我们自叹不如,足见印度人对安全用电的重视。因为在现场见到哪怕是一个简单的架线杆都是槽钢立柱,要是我们平时都是用杉木杆了。后来去D厂也是如此要求,只不过一个是政府项目标准高些,一个是私人企业就条件差些。

至于电缆过道路,国内早已多为地埋套管式,不选用架空方式,以免影响起重机械与设备运输通行。在印度仍旧是架空方式了。

但最终能解决问题的是印度人自已的方式供电,到处是柴油发电机供电,不受地方限止。故有人告诉我,印度的电厂都是用柴油发电机堆起来的!原因是印度电网脆弱,经常停电,一到刮风下雨就要拉闸保护。与其这样影响施工,还不如随时随地可以用柴油发电机发电,这给我们是很大启发,思路也开阔了。

最后是路,印度人干起来,一点不含糊,对路基分层碾压, 想他们对自己的地下情况最有发言权。这是在S厂,在平原上实施起来要方便得多。但在D厂就困难得多,山地丘陵,后面将重点介绍。


图片说明
①.S厂业主已修建了一个高位水箱耸立在现场,旁边建有深井泵房,靠自压供水。




②.D厂老厂原有的高位水箱。




③.D厂提供此次新建电厂的高位水箱,还多了一个水塔。




④.S厂所见按我们要求修建的几个临时变电站都已建设好,根本不临时。共二张






⑤.在现场见到哪怕是一个简单的架线杆都是槽钢立柱。




⑥.D厂也是如此要求建设临时变电站。




⑦.至于电缆过道路,在印度仍旧是架空方式了。




⑧.但最终能解决问题的是印度人自已的方式供电,到处是柴油发电机供电,不受地方限止。共三张








⑨.图为S厂按照我们要求在现场修筑大件运输路。共三张









⑩.图为D厂按照我们要求在现场修筑大件运输路。共三张





楼主 z1l2a3  发布于 2016-05-17 20:24:00 +0800 CST  
9. 自有妙招

我们在S厂现场作施总设时,对大件运输认为是个大问题。设备从加尔各答清关出来,沿着#34国家公路可直达巴兰布市,再转到邦级公路北上近三十公里,就要右拐弯进入撒伽迪农村了,全程共45公里。关键在这后一段路全为农村公路,拐弯抹角的,影响大件运输通行。

我们还沿此农村公路又实地考察了一次,按安全要求,很多地方拐弯半径不够,很多农舍碍事,还有路面不够宽,有涵洞与桥梁等等,比较麻烦。在考察过程中打听到附近有一条大河,可以通往加尔各答,于是萌出想法何不用水运而来,便到河边还实地看了一下。但又要修建临时码头,也不简单。

最终决定还是委托当地运输公司较为合算,可以省去很多与地方打交道的麻烦,相信他们自已人会有办法的。

当后来见到超长超重大件汽包平平安安来到现场,超长大板梁送进工地后,我们悬吊的一颗心就放下了。而也未听到任何反映,佩服印度人有办法!

后来在D厂时对超重件主变压器(195t)的就位,怀疑印度施工方没有合适的起重机械,仅有一台75T履带吊是不行的。不想印度人全凭着在地上铺钢板、垫枕木、用滑轨加滚杠、利用千斤顶等,30多人拉,花了二天多终于就位。真是穷有穷的办法!

印度正式的安装钳工上班是每人要提一个长方形铁盒子上班的,开始我不知道放的什么东西,因为中国安装工人上班一般都背工具袋。等到在工作面时,印度人一打开盒子取工具,我才明白原来也是工具箱,这也是印度特色啊!铁盒子经久不坏,工具袋还有使用寿命哩。


图片说明
①.萌出想法何不用水运而来,便到河边还实地看了一下。但又要修建临时码头,也不简单。




②.见到超长超重大件汽包平平安安来到现场,而也未听到任何反响,佩服印度人有办法!




③.图为价值八千万卢比的瑞典产拖车,车头10个车轮,平板128个轮子。共二张






④.当超长大板梁送进工地后,我们悬吊的一颗心就放下了。




⑤.主变压器(195t)全凭着在地上铺钢板、垫枕木、用滑轨加滚杠、利用千斤顶等,30多人拉,花了二天多终于就位。共三张








⑥.印度正式的安装钳工上班,每人要提一个长方形铁盒子上班的,原来是工具箱。共
二张



楼主 z1l2a3  发布于 2016-05-18 07:24:00 +0800 CST  
10. 快乐的一天

刚来印度不觉已有大半年了,但在S厂营地活动范围很小,外事纪律要求也不能随便外出。外出必须请示,亦要集体行动。而对外联络的只有手机,在这偏僻的农村连网络也没有,所以消息很闭塞。

多亏梁总巧安排,单调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如以前赴印见闻所写的远足芒果荔枝园,游览大王宫、废弃的伊斯兰城堡、枪炮博物馆等。

我打听到食堂每天去买菜的地方江给普是个小镇,一个星期天便约了徐主任与刘总三人去了一次江给普小镇,度过了快乐的一天。

早餐后(星期天为两餐制)经请示,要了小车出营地大门南行,十分钟车程就到。(注:游览小镇原文在《赴印度工作见闻》,但未配照片,此次配上。)

江给普位于一条国道和邦级公路的交叉处,紧靠冈嘎河。从一立交桥旁拐进小镇,如不经人指点真还找不到入口呢。小镇网状的小街小巷显得十分宁静,恐怕很少有小车开进小镇,引起居民的好奇,不时向司机询问着什么。这完全是一个农村式的集镇,有一些小商店,主要经营生活用品而已。镇上最漂亮高耸的建筑是一座小巧清真寺,最古老的建筑是一座印度教庙,而最华丽的建筑是一所幼儿园。一种悠闲平静的舒适生活气氛弥漫全镇。


插图文字说明
①. 这完全是一个农村式的集镇,有一些小商店,主要经营生活用品而已。




②. 镇上最漂亮高耸的建筑是一座小巧清真寺。




③. 最古老的建筑是一座印度教庙。




④. 而最华丽的建筑是一所幼儿园。



楼主 z1l2a3  发布于 2016-05-18 13:01:00 +0800 CST  
接上文

来到镇上一渡口,两岸往来不断,全凭小木船摆渡,原来对岸也是镇的一部分。两头尖尖的小木船,中间盖满竹板,过渡行人全为站立,凭艄公撑杆过渡。我们也想试试,经交涉同意花15RS将我们送过去,再划回来。我们上得船来人站不稳,没有锻炼过,只好盘坐在竹板上。十多分钟就到了对岸,河水混浊,水流急,水量大,可想艄公的辛苦。回来时给了艄公20RS,多给5RS算是小费慰问吧!


插图文字说明
①. 来到镇上一渡口。




②. 两岸往来不断,全凭小木船摆渡。共二张






③. 原来对岸也是镇的一部分。




④. 两头尖尖的小木船,中间盖满竹板。




⑤.渡行人全为站立,凭艄公撑杆过渡。




⑥.我们也花钱试了试,十多分钟就到了对岸,见到当地妇女洗衣服新方式。共二张





楼主 z1l2a3  发布于 2016-05-18 13:09:00 +0800 CST  
接上文

汽车又直接将我们拉到河边渡口另一侧,左边有一小河叉,叉口悬架一座铁索桥,每人花2RS就过桥,来到一河心小岛。原来整个小岛是个公园,河堤芳草铺地,树木成荫,立有爱神神龛,修一湿婆神庙。岛中为儿童乐园,陈列一辆豪华儿童列车,宽敞的草坪四周树林成排。利用小岛设一花园,小巧精制,想不到小镇内还藏着一个如此精品小公园。可想当地人是多么会享受生活!关爱儿童!

参观完小岛,我们就原路返回营地,又投入到愉快、欢乐气氛下的包饺子行列中。改善自己的生活,又吃上家乡的水饺,度过了快乐的一天!


插图文字说明
①.左边有一小河叉,叉口悬架一座铁索桥,每人花2RS就过桥,来到一河心小岛。




②.原来整个小岛是个公园,河堤芳草铺地,树木成荫。共三张









③.岛中为儿童乐园。共三张








④.陈列一辆豪华儿童列车。




⑤.宽敞的草坪四周树林成排。




⑥.又投入到愉快、欢乐气氛下的包饺子行列中。

楼主 z1l2a3  发布于 2016-05-18 13:17:00 +0800 CST  
11. 开斋节营地来了一群人

我们刚到印度不久,迎来了印度法假日产业之神节,按当地习俗所有机械设备都要休息一天,工厂企业要敞开大门让人参观。没想到那天下午当地百姓都是节日盛装聚集在营地大门口。来印度这么长时间还从来未见过当地百姓来营地,大家不知发生什么事?

后经保安说明过此节的习俗,既然如此不妨也来展示一下中国人的风采。于是大开营门,满足当地人的好奇心,请他们进来参观。相信有印度神灵保佑,我们的工程一定会顺利完成

2005年11月4日是穆斯林开斋节。我们S厂所在地区是印度穆斯林聚居人较多的地区,与我们并无往来。就在我们聘用的印度雇员和劳工中也只有2人是穆斯林,加之刚过完排灯节,正好遇上星期天可以好好休息。所以大家都在宿舍各自处理自己的事情。谁也没想到我们会与开斋节有什么联系。

下午4点钟突然梁总叫我赶快出来照相,我跑出来一看,只见成群结队一伙人正从营地大门进来。原来自从上次过节来参观过营地后,当地老百姓已把参观中国人的营地和中国人接触当作他们节日庆祝活动的内容之一。所以自发地又聚集在大门口,梁总见到认为这也是宣传中国人形象的好机会,难得他们有这样的要求,于是指示保安开门放行,同时也要我们出来迎接以示礼貌。


插图文字说明
①.梁总见到认为这也是宣传中国人形象的好机会,难得他们有这样的要求,于是指示保安开门放行,同时也要我们出来迎接以示礼貌。




接上文
我曾在《赴印度工作见闻》中有此情节的描写,但所配的照片仅四张,此次将未帖过的照片全部帖出。

通过这次近距离接触,对我了解印度人的习俗有很大帮助。

第一了解到印度人爱照相,不管有没有拿到相片,能上镜头就是一种愉悦的事。尤其是女孩子将我团团围住,抢镜头照相,我都满足了她们的要求。

第二看清楚了女孩子们个个都戴黄金首饰,有项链,耳环,鼻环。还在眉心上点痣,手腕上戴不少手镯。一反平时的邋遢像,个个衣着光鲜。并且未成年的女孩都是短发,成年的女子才能披长发。


插图文字说明
①.女孩子们个个都戴黄金首饰,有项链,耳环,鼻环。还在眉心上点痣,手腕上戴不少手镯,个个衣着光鲜。共五张










楼主 z1l2a3  发布于 2016-05-18 20:21:00 +0800 CST  
接上文

第三发现了如此普遍的手绘,从风俗变成时尚。据说印度原有“为夫祈祷节”,也是在11月份左右,印度妇女传统节日。这一天,已婚妇女都要精心梳洗打扮,包括在手上画出各种美好的图案,同时在月亮出现之前禁食,以祈求神灵保佑丈夫健康长寿。这就成为了手绘的由来!

最先是一个小男孩拿出他的双手让我看,一下子吸引住我,两只小手绘制了漂亮的棕色图案,连忙对准照相,可不想这张相却照了好长时间。只见周围的女孩子全都伸出双手让我看,都挤在相机前要求拍照,于是你推我挤直逼相机,无法拍摄了。原来女孩子和小男孩的双手都绘制有图案,一种风俗已转变成一种时尚。

细看这些双手:画案有细线条的,有粗线条的,有工笔绘,有写意画,有复杂的,有简单的;颜色有深有浅,有棕色,棕红色,紫色,红色不等;双手绘画有一致的,有不同的,还根据图案、颜色进行排列组合出各种各样的搭配不一而足,让我们欣赏过够。


插图文字说明
①.原来女孩子和小男孩的双手都绘制有图案,一种风俗已转变成一种时尚。共六张











楼主 z1l2a3  发布于 2016-05-18 20:26:00 +0800 CST  
接上文

最后只有成年人与小男孩都礼貌地远远站在一旁,静候女孩子拍照。我注意到这一现象,连忙也一一过去给他们拍照,当满足了他们的心愿后,他们才离去。

插图文字说明
①.连忙也一一过去给成年人与小男孩拍照,当满足了他们的心愿后,他们才离去。共三张





楼主 z1l2a3  发布于 2016-05-18 20:28:00 +0800 CST  
12. 接触小镇私人医院

我们来印度工作,大家都会带些自备药品解决一些头痛脑热的小病。DEC项目部还尽能力也提出了应急措施,一是分别在现场办公室和营地配备了急救小药箱,主要针对外伤。二是分别联系了当地的四家医院,选择当地医疗条件好的公立和私人医院。分别签订协议,要求第一时间内提供就诊治疗,并且先看病后结帐。较好地解决了大家的后顾之忧,实践证明完全必要。我们先后有五、六同志因突发急病而送到当地医院,都得到很好及时治疗而康复出院。

有一位慢性阑尾炎发作的同事被送到江给普小镇的私人医院住院二天,花费用3000RS。由于他的住院,所以我得以去医院看望,接触了私人医院。该医院位于小镇的另一条街上,等我们走近这家医院门口一看,气势不凡。应是这镇上最高最大的建筑了,装修算得上当地顶级的了。

于是我们先绕医院一周看了一看,正面看此医院门窗带有伊斯兰风格的简单雕花栏杆,医院处于全封闭式的。医院后面是一口水塘,由此可见与外界可以隔绝,只是蚊虫会滋生,反而不卫生了。医院两侧种植了椰林与橡皮树等,门口周围有几位来候症看病的人。

由于我们算得上是外宾,门卫提前让中国人先进去了。可让我们感到不舒服的是从跨进住院部门起就要脱鞋,光脚上楼梯,穿走廊,进病房,总感到不自在。但只能随乡入俗!

等我们进入病房,只见同事正在打点滴。病房设施简单,只能放两张床。据同事介绍私人医院的住院部治疗服务很敬业,一天24小时用药,打点滴、肌肉注射和口服三管齐下,疗效显著。

相反的是,医生对我们感到不舒服,抱怨一次来探视进来人太多,批评我们讲话高声吵闹。他说将我们作为贵宾看待,病人还安排住的单人间,希望我们能理解他,我们都表示虚心接受,下午同事就出院了。

在医生办公室我们见到了当班的护士与护工,他们很高兴我们能来,一会接班的护士也来了,趁此机会我给她们三人合影留念。待到下午去接同事出院时,就将此照片打印出来送给她们,表示谢意。(农村条件所限只能如此)


图片说明
①.该私人医院位于江给普小镇的另一条街上。





②.走近这家医院门口一看,气势不凡,应是这镇上最高最大的建筑了。





③.正面看此医院门窗带有伊斯兰风格的简单雕花栏杆,医院处于全封闭式的。共二张







④.医院后面是一口水塘,由此可见与外界可以隔绝,只是蚊虫会滋生,反而不卫生了。





⑤.医院两侧种植了椰林与橡皮树等,门口周围有几位来候症看病的人。共二张







⑥.等我们进入病房,只见同事正在打点滴。病房设施简单,只能放两张床。




⑦.在医生办公室我们见到了当班的护士与护工,与接班的护士。共二张







⑧.趁此机会我给她们三人合影留念,表示谢意。

楼主 z1l2a3  发布于 2016-05-19 07:04:00 +0800 CST  
13. 圈在营地内的休闲生活

我在上一篇帖子《影海拾遗——印度那山那水那人》中,写到了我栽种含羞草的经历与感受。有人质疑含羞草在广东那都是杂草,不知美在哪里?

我想说的是,美感是人的一种愉悦的感受,不同的人在不同环境下对同一事物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因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观,美学也就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比如沙漠中见绿洲,何尝不是如此!

想我们初来到S厂后,每天都圈在营地大院内,当时农村没有网络,对外联络只有手机。加之前期事情不是很紧张,如何打发自己的休闲时光,是每个来印度的同事要天天面对的事。

不可能天天晚上看录像,在电脑上看电视连续剧,也不可能天天打牌,必须有正当的娱乐活动。对于我年纪大的人,我选择了栽花种草,这样来陶冶自己的情操。就地取材就找到了含羞草,这也是一件能使自己身心愉悦的事,当看到了含羞草枝繁叶茂,结果开花,能不高兴,感到美吗!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下面就介绍在S厂同事们所开展的栽花种草活动:有同事从国内带来一些菜籽,种出了南瓜,辣椒。有同事带来花种,栽植出了指甲花,牵牛花,鸡冠花,扶桑花。

我们还在营地的空地中发现有野生的名花羽叶鸟罗,十分小巧。还有印度野生空心菜开花,似啦叭花,只不过刚好相反是花芯为紫红色,而外花瓣为白色。

最后项目部在花坛统一种下了万寿菊与侧柏。

我的休闲时光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照像取景,学会了用电脑打字。(我不会汉语拼音输入,好友刘总专门替我下载了数字五笔输入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每到一处就忘不了照像取景,闲下来就琢磨写自己的见闻,日积月累才有今日这么多的文字。


照片说明
①.有同事从国内带来一些菜籽,种出了南瓜,辣椒。共四张











②.有同事带来花种,栽植出了指甲花,牵牛花,鸡冠花,扶桑花。共五张













③.在营地的空地中发现有野生的小花羽叶茑萝,十分小巧。共二张







④.还发现有印度野生空心菜开花,似啦叭花,只不过刚好相反是花芯为紫红色,而外花瓣为白色。





⑤.最后项目部在花坛统一种下了万寿菊与侧柏。

楼主 z1l2a3  发布于 2016-05-19 13:05:00 +0800 CST  
14. 在广袤平原上观日出

我们在国内观日出,平时大多是登高望远,如登泰山,上华山观日出,或临海边,攀崂山,去天尽头看日出。到印度后,我们跑签证来到尼泊尔,专门上著名景点拿加阔看喜玛拉雅山的日出。不惜长途跋涉,起早贪黑,为的是看那日出的一瞬间。

而在S厂这广袤平原上又是何景象?自有了在房顶上看日落的经验后,我决心尝试一次观日出的场景。时间选在印度的凉季,在中国正是秋高气爽的时候,能见度很好。现在看到的照片与录像就是在2005年12月2日清晨六点所拍摄的。

站在房顶上看到天空中还有满月正晨曦中西落,东方的天空已出现映彩的云层。一会云层退去东方的霞光集中在一处,回身望身边的工地还在沉睡之中,但有晨便传统习惯的印度劳工却已早早起床,出现在野地里。

东方的太阳已经露出了头,映红了天空。我连忙改用相机的录像功能,开始录下这一瞬间的日出场景。太阳冉冉升起,当它全部跳出云层那一刻,霞光一下子染红了天空,天已大亮了。

回房后再出来看营地上空早已是洒满天空的鱼鳞状的云块,又是一个大晴天!

这就是在恒河平原上看日出的过程,无人多拥挤之苦,无人声喧哗之累,自由自在。然而只有我一人在房顶上潇洒走一回!


照片说明
①.站在房顶上看到天空中还有满月正晨曦中西落。




②.东方的天空已出现映彩的云层。




③.一会云层退去东方的霞光集中在一处。





④.回身望身边的工地还在沉睡之中,但有晨便传统习惯的印度劳工却已早早起床,出现在野地里。





⑤.东方的太阳已经露出了头,映红了天空。





⑥.开始录下这一瞬间的日出场景。共三张









⑦.当太阳全部跳出云层那一刻,霞光一下子染红了天空,天已大亮了。





⑧.看营地上空早已是洒满天空的鱼鳞状的云块,又是一个大晴天!

楼主 z1l2a3  发布于 2016-05-19 20:17:00 +0800 CST  
15. 享受印度人的礼遇

作为DEC的成员参加此工程的EPC项目管理,相当于受业主委托的二业主,对分包商而言我们也自然成为他们的甲方业主。我也尝到了印度人对待甲方业主的礼遇,
与我们在国内一样惯例,逢年过节分包商都向甲方送礼。排灯节是印历新年,2005年这是我们在印度的第一次过当地的新年,早一天分包商就给DEC送来五大筐包装精美的礼品,每筐都用透明纸包裹,上面都贴有标签,注明是谁送来排节灯礼品。

我们都好奇,人走后提前打开看,原来是果篮。筐底由树枝绿叶托起,上面布满鲜花,花丛中摆有8瓶印度的酒,周围放着十个大苹果,然后点缀几袋腰果,杏仁等印度特产。

这些东西要是放在国内是很不起眼的,在我看来这倒是突出了印度特色。考虑还是周全的,酒在印度是不提倡的,但中国人喝酒是有名的,所以送上了印度的酒。印度的苹果本来就小,能挑出大个也是不易,在印度吃苹果算是高档消费。再配上印度特产干果,在中国人面前展示印度的特产。

印度也曾是四大文明古国,也可称是礼仪之邦。分包商这样做,不失礼仪,所谓礼轻人义重!后来我在第四次来印度工作时,参加了一次订婚仪式,那送的红包给新人,里面只装20卢比(当时相当于人民币2.5元),也让人惊叹!

同年的圣诞节紧接又来,分包商这次仅送上一个鲜花果篮,一盒蛋糕。外包装都是基本相同的,只不过果篮内放了一些巧克力糖果。

印度人送礼还是很实在的,我记不起有一次不知为什么给DEC送礼,现在只留下了照片,图中他们将原来是如何设计包装的模型都拿来给我们看,想是结合现场有所突破,但最后还是走的鲜花包装老套路。


照片说明
①.排节灯分包商给DEC送来五大筐包装精美的礼品。





②.每筐都用透明纸包裹,上面都贴有标签,注明是谁送来排节灯礼品。





③.我们都好奇,人走后提前打开看,原来是果篮。





④.这是我在印度加尔各答市场上买到的印度红包样式。





⑤.同年的圣诞节紧接又来,分包商这次仅送上一个鲜花果篮,一盒蛋糕。





⑥.外包装都是基本相同的,只不过果篮内放了一些巧克力糖果。共二张







⑦.蛋糕是鲜花蛋糕。





⑧.他们将原来是如何设计包装的模型都拿来给我们看,想是结合现场有所突破。





⑨.但最后还是走的鲜花包装老套路。




接上文

印度分包商对我们管理人员在逢年过节同样会有礼品的,记得那年产业之神节我在加办,过节后回S厂上班第一天,我办公桌上摆放了一封当时辛普勒公司的邀请函,制作精美,四方墨绿色信封上印着公司的标识。取出请贴,封面在一张薄透的纱纸下套印着产业之神的画像,足见公司的虔诚。同时还送有一份礼品,用彩纸包装的食品盒,内盛干果。象征希望印中双方为工程结出丰硕成果而共同努力!

十年间我六次来印度工作收到分包商最多的礼品是笔记本,且都是精美的大部头的笔记本,一般都是在公历新年或印历新年送来的。

说起送笔记本,恐怕国内年纪大的人都会回想到这是解放后五、六十年代的事。那时的电影表现男女交朋友,赠送礼品就是笔记本,或钢笔,手帕等。上学升学,参加工作也多是送笔记本。在当时是一种时髦,也可能是学习苏联老大哥的影响!

此次在印度再次见到这,让人感到印度人的执著,尊重知识,尊重工程师。可惜笔记本大,装箱占地方又重,我只选了一本给女儿作纪念,其他的都当时就留下了给同事们。

分包商这样礼遇我们,是尊重我们,说白了也看重了我们手中还有一点点权力,我们更应谨慎从事才对。不想我们当中有个别人却忘乎所以,竟仗着自己的的外语优势,干起了有损国格的事。利用每月审批工程量的权力,要分包商多报私分。

自以为得计,瞒天过海。谁知技经人员火眼金睛,从工程总量中看出端倪,要扣回超报工程款。分包商急了,道出实情。此人只好被遣送回国,待岗在家,断送了自己的前程。

楼主 z1l2a3  发布于 2016-05-20 07:06:00 +0800 CST  

楼主:z1l2a3

字数:38438

发表时间:2016-05-16 22:45:2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7-15 18:01:43 +0800 CST

评论数:15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