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的读书心得(转载)

史料:





楼主 LM901  发布于 2020-03-18 18:04:57 +0800 CST  
楼主 LM901  发布于 2020-03-18 18:23:48 +0800 CST  

楼主 LM901  发布于 2020-03-23 18:34:07 +0800 CST  


-----------------------------
楼主 LM901  发布于 2020-03-25 21:28:50 +0800 CST  
楼主 LM901  发布于 2020-03-26 19:18:51 +0800 CST  
传说中的“出国就爱国”,连某些公知也一样

楼主 LM901  发布于 2020-03-27 14:55:49 +0800 CST  
作者:钱掌柜ALv 8 时间:2020-03-29 02:01:14
昨天看一个视频,记录的台词:最近经常听到一句话,国外抗疫连中国的作业都抄不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事呢?我来说一个火神山建设不完全手册:首先,你,需要一个紧急命令:在一个五万明方米的坡地上指挥7500人,向全体国人立下一个军令状:10天建成一所1000张床位的救命医院!紧接着你,需要设计研究院在78分钟内,将17年前的小汤山图纸全部整理完毕;24小时之内出设计图。60小时之内,敲定施工图稿。你需要国家电网260多名员工不眠不休24小时连续工作完成8000电力电缆铺设;你,需要华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电子,中国信科,中国铁塔等等前后方企业紧密配合,在360小时内完成5G信号覆盖;交付云资源;并建成与解放军总医院的远程会诊系统。而完成这些才仅仅可以动工。所谓中国速度,不过是一个个朴实善良的劳动者;一个个不畏生死的医护人员;一点一滴积累出来的。有了他们的前仆后继,才有了“基建狂魔”;才有了“中国速度”;才有了震惊世界的:made in china.
楼主 LM901  发布于 2020-03-29 08:28:46 +0800 CST  
楼主 LM901  发布于 2020-03-31 12:01:21 +0800 CST  















楼主 LM901  发布于 2020-04-04 16:54:20 +0800 CST  
作者:凌瑶jiessca 2020-04-05 19:13:03






楼主 LM901  发布于 2020-04-05 19:30:03 +0800 CST  
@声细:2020-04-05 08:58:07 评论

1932年,蒋介石称“决心与倭寇持久作战”,1936年,蒋介石将“持久抗战”写入《国防计划》。1937年,蒋百里在《国防论》中提出“持久抗战,日寇必败”,同年底,蒋介石称“中国持久抗战,必抱最后胜利之信心”。1938年,著名作家李德胜发表《论持久战》,抄袭上述观点,连“转”字都不写。
---+---
楼主 LM901  发布于 2020-04-05 19:35:09 +0800 CST  
1.蒋百里将军的《国防论》是一部比较优秀的军事学著作,但根本不是一本对日作战的军事战略著述,通篇只是蒋百里将军考察欧洲各国后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欧美列强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的总结,吸取西方新的军事理论和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以阐明对国防建设的主张。全书共六篇,约10万字,赘言甚繁。核心论点有四:一曰“生活条件与战斗条件一致则强,相离则弱,相反则亡”、二曰“军队战斗力与国家经济力是不可分的”、三曰“国防建设必须与国民经济配合一致”、四曰“国防强兵必须理财”,行文中虽然论及了持久战,但甚为简略而且不是主要论点,更谈不上对抗日战争的建设性和针对性的战略指导。

2.蒋百里1937年《国防论》,此书论及持久战的几乎是寥寥数语,且都是常识性的,更无专门论述如何以持久战来抵抗日本的具体战略方针。涉及日本的仅限考察日本明治维新和日俄战争。根本没详谈抗日战略问题。


3.读遍《国防论》,就会发现书中根本没有提到“持久战”三个字,而提到“持久”二字的共有如下两段:

“国防的部署,是自给自足,是在乎持久,而作战的精神,却在乎速决,但是看似相反,实是相成:因为德国当年偏重于速决,而不顾及于如何持久,所以失败,若今日一味靠持久,而忘了速决,其过失正与当年相等。”

“坚固者,于各事之冲突上所生意志之抵抗之谓,忍耐者,则意志抵抗之自时间上言者,二者甚相近,而其本则相异,盖坚固仅由于情之强,而欲其持久不变,则不能不藉于智之彻,盖行为之继续愈长,则对于行为之计画亦愈密,而忍耐力则实生于智力之计画者也。”

两处段落共215字,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字,这和抗战中的《论持久战》有什么关系呢?
楼主 LM901  发布于 2020-04-05 19:35:44 +0800 CST  
实际上,蒋百里的《国防论》,无论从出版背景,还是从目录、内容等来看,都显示出与抗日持久战并无多少关系:




蒋百里《国防论》目录

第一篇 国防经济学

导言一………………………………………………………………1

导言二………………………………………………………………5

导言三………………………………………………………………10

第二篇 最近世界之国防趋势

第一章 世界军事之新趋势…………………………………………17

第二章 兵学革命与纪律进化………………………………………26

第三章 介绍贝当元帅序杜黑制空论之战理………………………39

第四章 张译鲁屯道夫全民族战争论序……………………………49

第三篇 从历史上解释国防经济学之基本原则

第一章 从中国历史上解释…………………………………………57

第二章 从欧洲历史上解释…………………………………………[**]

第四篇 二十年前之国防论

第一章 政略与战略(敌与兵)论战志之确定……………………73

第二章 国力与武力与兵力…………………………………………78

第三章 义务征兵制说明……………………………………………84

第四章 军事教育之要旨……………………………………………94

第五篇 十五年前之国防论

第一章 裁兵与国防…………………………………………………105

第二章 军国主义之衰亡与中国……………………………………123

第三章 义务民兵制草案释义………………………………………132

第六篇 中国国防论之始祖

第七篇 现代文化之由来及新人生观之成

第一讲 古迹与新迹…………………………………………………177

第二讲 美术与宗教…………………………………………………185

第三讲 个人与群众…………………………………………………195
楼主 LM901  发布于 2020-04-05 19:35:59 +0800 CST  
《陈诚将军持久抗战论》简介

《陈诚将军持久抗战论》是由战时生活社出版的。前三篇1-20页录自陈诚发表在《救亡日报》上的宣传文章约6000字,文章中虽然有持久抗战与消耗战的说法,但没有理论和实战相结合的起码理论阐述,属于典型的宣传鼓动材料。21-26页是郭沫若的文章,27-31是附录,32-50是洛甫的文章,51-56是中共抗日十大纲领,57-64是外国人文章的翻译,65-68是史良的文章。

简单来说,是中共出版社辑录陈诚的几篇讲话,
楼主 LM901  发布于 2020-04-05 19:36:14 +0800 CST  

《陈诚将军持久抗战论》是由战时生活社出版的。前三篇1-20页录自陈诚发表在《救亡日报》上的宣传文章约6000字,文章中虽然有持久抗战与消耗战的说法,但没有理论和实战相结合的起码理论阐述,属于典型的宣传鼓动材料。



楼主 LM901  发布于 2020-04-05 19:37:33 +0800 CST  
楼主 LM901  发布于 2020-04-05 19:37:47 +0800 CST  
《国防论》节录:


导言第一种
与塞克脱将军佛兰克教授谈话资料
同外国人谈天,要想得到一点益处,有两种办法:第一种,研究他的著作,发见了几个问题,做几句简单的问句,请他答覆。第二种,将我自己的意思并疑问,述成一个明了的系统,先期请他看了,然后再同他谈话,比较的议论上可有一个范围。塞将军的“一个军人的思想”等著作并佛教授的替秦始皇呼冤的王道(对霸道)主义,我是知道的。但是我这短短旅行,没有工夫研究理论,我所需要的是解决当前问题。所以我于约期会面之先,草此一文,送给他们两位。结果塞将军因病,又因为忙,仅仅得了五分钟的谈话,佛教授则畅谈两回。今先将此文录如下方:
研究高深兵学的人,没有不感到历史研究的重要,近世德国首先创造了历史哲学,历史的研究蔚成了一种风气,足征德国军事天才的优越,国防事业的坚实,确有学术上的背景的。就中国说来,孔子的最大努力就是编了一部有哲学性的历史——《春秋》。不管他的微言大义对不对,但他终是努力从客观的事实中,寻出了一个主观的方向,所以《春秋》是中国历史著作一种划时代的创作;因为社会的过程是那样错综复杂,头绪纷纭,要从中寻出几个要点,成立一贯的系统——由此明了一个民族的传统精神,确是不容易的事。中国数十年来创造新式军队,事事只知道请教外人,结果只学得外人的皮毛(因为外人有外人的传统精神不是中国人所能学的),不能深入国民的心性,适应民族的传统,以致节节失败,原因有一部分就在于历史没有研究好。
古时的中国民族,当他走入农业经济时代,就遇着游牧民族的压迫,可是他能应用治水术,编成方阵形的农田(即井田)以拒绝骑兵及战车之突击。这一个方阵,成为一个最小的抵抗单位——同时又成为共同劳作的经济团体。所以中国古代军制即包含于农制之中,所谓“寓兵于农”。春秋两季更有大规模的打猎——有收获的秋季演习——或运动会,这种寓兵于农的精神之发展,后来又造成了长城与运河,这长城与运河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利用农民的乡土观念,做精神武力的基础,其结果有一缺点,就是战术上防守性强而攻击性弱,但是随着经济力的自然发展,他的攻击性是变成迟缓的自然膨胀。如汉、唐、元、清之于陆;唐、明之于海,所以中国国民的军事特色,就是生活条件与战斗条件的一致。我于世界民族兴衰,发见一条根本的原则,就是“生活条件与战斗条件一致者强,相离者弱。相反者亡”。生活上之和平与战斗,本是一件东西从两方面看,但是依人事的演进,常常有分离的趋势。不是原来要分离。因为愚蠢的人将他看做分离。财政部长见了军政部长的计划就要头痛,老粗又大骂财政部长不肯给钱。
近世史上曾国藩确是一个军事天才家,所以湘军虽是内战,但是就国民性看来是成功的。他知道乡土观念是富于防守性的,所以第一步要练成一种取攻势的军队。政府叫他办团,他却利用办团来练兵。他一面办团,利用防守性维持地方,保守他的经济来源;同时又练一种能取攻势的兵。他能在和平的经济生活与战斗的军事生活分离状况之下,双管齐下,使分离的变成一致。
但是他的天才所以能发展,却更有一个原因,这就是环境,能给予他及他的左右,一种事业的长期锻炼。因为同太平军天天打仗,不行的人事实上会自己倒,行的人自然的得到了权力。但是现在谈国防,谁能用国家的存亡来做人才的试验场呢?
所以我说中国近来衰弱的原因,在于知识与行为的分离。读书的人一味空谈,不适事实;做事的人一味盲动,毫无理想。因此将我们祖先的真实本领(即经济生活与战斗生活之一致)丧失了。
姑就军事来举一个简单的例,不到十年前,一字不识的人可以做大元帅,做督军,他们自然具有一种统御人的天才,但一点常识也没有,在现在怎样能担任国家的职务?反之,在今日南京各军事学校当教官的,十之七八还是终身当教官,没有直接办事的经验。
不仅军事,各社会事业都有此种倾向。这可说是现在的最大缺点,所以现在建设国防,有两个问题须提前解决:
(一)如何能使国防设备费有益于国民产业的发展?我们太穷了,应当一个钱要发生二个以上的作用。
(二)如何能使学理与事实成密切的沟通?现在不是空谈,就是盲动。盲与空有相互的关系,愈空愈盲,愈盲愈空。
楼主 LM901  发布于 2020-04-05 19:38:07 +0800 CST  
《论持久战》开篇节录:


问题的提起

(一)伟大抗日战争的一周年纪念,七月七日,快要到了。全民族的力量团结起来,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同敌人作英勇的战争,快一年了。这个战争,在东方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历史上也将是伟大的,全世界人民都关心这个战争。身受战争灾难、为着自己民族的生存而奋斗的每一个中国人,无日不在渴望战争的胜利。然而战争的过程究竟会要怎么样?能胜利还是不能胜利?能速胜还是不能速胜?很多人都说持久战,但是为什么是持久战?怎样进行持久战?很多人都说最后胜利,但是为什么会有最后胜利?怎样争取最后胜利?这些问题,不是每个人都解决了的,甚至是大多数人至今没有解决的。于是失败主义的亡国论者跑出来向人们说:中国会亡,最后胜利不是中国的。某些性急的朋友们也跑出来向人们说:中国很快就能战胜,无需乎费大气力。这些议论究竟对不对呢?我们一向都说:这些议论是不对的。可是我们说的,还没有为大多数人所了解。一半因为我们的宣传解释工作还不够,一半也因为客观事变的发展还没有完全暴露其固有的性质,还没有将其面貌鲜明地摆在人们之前,使人们无从看出其整个的趋势和前途,因而无从决定自己的整套的方针和做法。现在好了,抗战十个月的经验,尽够击破毫无根据的亡国论,也尽够说服急性朋友们的速胜论了。在这种情形下,很多人要求做个总结性的解释。尤其是对持久战,有亡国论和速胜论的反对意见,也有空洞无物的了解。“卢沟桥事变⑴以来,四万万人一齐努力,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这样一种公式,在广大的人们中流行着。这个公式是对的,但有加以充实的必要。抗日战争和统一战线之所以能够坚持,是由于许多的因素:全国党派,从共产党到国民党;全国人民,从工人农民到资产阶级;全国军队,从主力军到游击队;国际方面,从社会主义国家到各国爱好正义的人民;敌国方面,从某些国内反战的人民到前线反战的兵士。总而言之,所有这些因素,在我们的抗战中都尽了他们各种程度的努力。每一个有良心的人,都应向他们表示敬意。我们共产党人,同其他抗战党派和全国人民一道,唯一的方向,是努力团结一切力量,战胜万恶的日寇。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十七周年纪念日。为了使每个共产党员在抗日战争中能够尽其更好和更大的努力,也有着重地研究持久战的必要。因此,我的讲演就来研究持久战。和持久战这个题目有关的问题,我都准备说到;但是不能一切都说到,因为一切的东西,不是在一个讲演中完全说得了的。

(四)抗战十个月以来,各种表现急性病的意见也发生了。例如在抗战初起时,许多人有一种毫无根据的乐观倾向,他们把日本估计过低,甚至以为日本不能打到山西。有些人轻视抗日战争中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他们对于“在全体上,运动战是主要的,游击战是辅助的;在部分上,游击战是主要的,运动战是辅助的”这个提法,表示怀疑。他们不赞成八路军这样的战略方针:“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认为这是“机械的”观点⑷。上海战争时,有些人说:“只要打三个月,国际局势一定变化,苏联一定出兵,战争就可解决。”把抗战的前途主要地寄托在外国援助上面⑸。台儿庄胜利⑹之后,有些人主张徐州战役⑺应是“准决战”,说过去的持久战方针应该改变。说什么“这一战,就是敌人的最后挣扎”,“我们胜了,日阀就在精神上失了立场,只有静候末日审判”⑻。平型关一个胜仗,冲昏了一些人的头脑;台儿庄再一个胜仗,冲昏了更多的人的头脑。于是敌人是否进攻武汉,成为疑问了。许多人以为:“不一定”;许多人以为:“断不会”。这样的疑问可以牵涉到一切重大的问题。例如说:抗日力量是否够了呢?回答可以是肯定的,因为现在的力量已使敌人不能再进攻,还要增加力量干什么呢?例如说: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口号是否依然正确呢?回答可以是否定的,因为统一战线的现时状态已够打退敌人,还要什么巩固和扩大呢?例如说:国际外交和国际宣传工作是否还应该加紧呢?回答也可以是否定的。例如说:改革军队制度,改革政治制度,发展民众运动,厉行国防教育,镇压汉奸托派⑼,发展军事工业,改良人民生活,是否应该认真去做呢?例如说:保卫武汉、保卫广州、保卫西北和猛烈发展敌后游击战争的口号,是否依然正确呢?回答都可以是否定的。甚至某些人在战争形势稍为好转的时候,就准备在国共两党之间加紧磨擦一下,把对外的眼光转到对内。这种情况,差不多每一个较大的胜仗之后,或敌人进攻暂时停顿之时,都要发生。所有上述一切,我们叫它做政治上军事上的近视眼。这些话,讲起来好像有道理,实际上是毫无根据、似是而非的空谈。扫除这些空谈,对于进行胜利的抗日战争,应该是有好处的。
楼主 LM901  发布于 2020-04-05 19:39:16 +0800 CST  
1935年12月毛泽东在中共瓦窑堡会议上发表讲话,这个就是《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文中明白的说:“中国革命战争还是持久战,帝国主义的力量和革命发展的不平衡,规定了这个持久性----要打倒敌人必须准备作持久战----要求我们勇敢地抛弃关门主义,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防止冒险主义。不到决战的时机,没有决战的力量,不能冒冒失失地去进行决战---”。

1937年11月29日,陈诚致电蒋介石建议撤离南京电报:“对倭作战,贵在持久,而持久之原则,在以空间换取时间,对于一时之胜负与一地之得失,似不必过于忧虑。现在首都卫戍既然有专人负责,请公迅赴湘赣,统筹部署,以制敌机先,实无滞留危城之必要也。”


1938年1月27~29日,国民政府在武汉召开军事会议,研讨对敌战法。白崇禧于大会中提议:“应采取游击战与正规战配合,加强敌后游击,扩大面的占领,争取沦陷区民众,扰袭敌人,使敌局促于点线之占领。同时,打击伪组织,由军事战发展为政治战、经济战,再逐渐变为全面战、总体战,以收“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取时间”之效。”


“我们这次抗战,是以广大的土地,来和敌人决胜负;是以众多的人口,来和敌人决生死。本来战争的胜负,就是决定于空间与时间。我们有了敌人一时无法全部占领的广大土地,就此空间的条件,已足以制胜侵略的敌人。”“我们就是要以长久的时间,来固守广大的空间,要以广大的空间,来延长抗战的时间,来消耗敌人的实力,争取最后的胜利。”

—— 1938年2月7日,蒋介石在武昌中枢纪念周演讲


军事委员会就山西应战要则致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和副司令长官卫立煌,提出“化整为零”、“分合进退”等作战原则,要求遵照实施。电文:“总之,我军此后作战方略,在利用我广大土地之活动,以求得时间持久之胜利,无论大小部队,皆须立于主动地位,无论胜利大小,收获多寡,只要处处袭击,时时扰乱,即可积各处之小胜,而成最后之大胜。”

—— 1938年3月6日电报



—— 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演讲。
楼主 LM901  发布于 2020-04-05 19:40:44 +0800 CST  
对强盗,就要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







楼主 LM901  发布于 2020-04-06 16:41:55 +0800 CST  

楼主:LM901

字数:98601

发表时间:2016-01-14 01:3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4-18 04:24:24 +0800 CST

评论数:36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