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虑一得之奇想录


11.3.6.2流动的“水桥”竟然也可以当电池
那么连在一起的水为何不会断裂?有一种理论认为,是电压使得水分子成队排列,形成一种电介质张力,从而使得“水桥”不断。另一种理论则认为,是水面本身存在的向内收缩趋势,形成了一种表面张力,维持“水桥”不断。现在,研究者认为这是两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来自伊朗德黑兰市谢里夫理工大学的Reza Namin及其同事测量了整座水桥的多种参数,包括电压、水流和直径。之后,他们将数据输入到一台模拟电脑中计算整个过程中水流所受到的力。结果显示:电介质张力和表面张力各分担“水桥”一半的重量,从而维持“水桥”不断(该结果将发布在下月的《物理评论E》杂志上)。研究者相信,该研究结果将可以帮助工程师开发电润湿技术,该技术利用电流使得位于屏幕基板上的滴液发生形变与位移,而该技术将造福下一代电子书读者。
“水桥”现象在十九世纪被发现后,就陷入被人遗忘的尴尬场景。直到2007年在格拉茨技术大学被科学家们拿来重新开展研究,这个曾经的“妃子”才再度被科学家们恩宠。将蒸馏后的纯净水放在两个烧杯中,通上高电压,就形成了一个浮动的水桥;这个水桥是双向流动的,它有着特殊的密度、结构与性能。
上图为在15千伏高压下形成的“水桥”(先准备两个装满水的烧杯,然后将两个杯子通上电,最后把它们分开,这时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从烧杯中渗出来的水流并不会下落,而是相互连接在空中形成了一座“水桥”,与重力抗衡)现在,格拉茨技术大学的研究小组和荷兰Wetsus研究中心课题组对外宣称:这座浮动的水桥产生的带电水,至少能在短时间内储存电荷。
水桥里的水喜欢分量更重的带电质子,因为只能靠它充电;所以这种新型的“水”带正电还是负电取决于它包含质子的多少。研究表明,在阳极水发生电解的情况下,一侧烧杯中的质子相对于另一侧是过量的。如果水桥突然关闭,可以通过测量光谱来证明质子仍处于带电状态。初步的研究表明,这种流体的带电状态会稳定一周左右。
从“水电池”到低废化学
这种水桥当用于电化学或生化反应时,就相当于给各种可能的工业应用发了一个巨大的“红包”,其可以帮助物质和其他材料接触以发生化学反应,水也可以成为“水电池”来存储电荷,并且也可以在不产生任何酸性或碱性水的情况下生产出酸和碱。这在化学上减少了废物的产生,开启了环保清洁剂发展的新篇章,并为其在医疗上的应用增添了新的可能性。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4-18 19:44:13 +0800 CST  
11.3.6.3探讨:形成水桥(即部分水膜的向外扩张)的动力来自中微子
我们在前文中分析到,中微子广泛分布在浩瀚的宇宙中。但是,中微子的分布不是均匀分布,而是按照压强平衡进行分布,即宇宙空间内,处处中微子的压强保持平衡。一旦发生不平衡,产生压差,中微子就会产生流动,从高压流向低压,最终重新保持平衡。
在水桥试验中,烧杯表面覆盖一层水膜,水膜上下中微子压强相同。接入正极时,该烧杯流入电流动能,击碎部分水分子,释放大量低速中微子,快速从周边中微子吸收动能,使得该烧杯内的中微子压强升高,向往膨胀。介入负极的烧杯,杯内中微子的压强相对变成低压区。这样,两个烧杯,一个中微子压强增加,需要向外扩张,一个中微子压强相对成为低压区。所以,中微子必然会从高压的烧杯流向低压的烧杯。
高压区的中微子向外扩张时,能够优先流向阻力最小的方向,即不会均匀膨胀,只会单方向膨胀。所以,中微子会从高压区的水杯流向低压区的水杯。由于中微子极其微小,只能推动很小面积的水膜向外膨胀,我们就看到了一小股细流,从接正极的烧杯流向接负极的烧杯。就像用钝物从气球里面向外捅,气球不会破,气球会形成一个尖锐的凸起。
如果把水换成油,那么,这个水桥现象将会更明显。因为水的“表面张力”远远大于油的表面张力,所以,油受到中微子的向外扩散的力后,更容易向外扩张。
那么,水桥如何在“重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呢?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4-18 19:44:35 +0800 CST  
11.3.6.3探讨:水桥能够不坠落的原因与陀螺不倒的原因相同之处
我们在前文分析道,陀螺之所以受到撞击后,还能保持长时间不倒的原因。其原因在于,陀螺转动时,由于陀螺的转速很高,被拍打到侧向、形成气墙的空气分子的速度也会很高,具有较强的惯性力。外界的空气分子与它们碰撞时,它们能够轻松的把外界的空气分子撞飞。这样,在这层气墙的阻拦、保护下,外界的气流并根本不能撞击到陀螺。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陀螺将长时间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从陀螺不倒这个现象,我们意识到,或许这些向下的气流、中微子流就是重力的执行者。就是这些气流、中微子流的撞击动能,把空气中的物体撞向了地面,把陀螺按倒在地,让我们看到重力作用的作用,看到了苹果落地。
水桥不坠落,也是这个道理。
当高压中微子定向流到低压区时,就会在快速流动的中微子流周边形成漩涡。这个漩涡的中心是个低压区,周边的中微子会盘旋着流向漩涡中心。这些旋转的中微子会带动周边的空气一起奔向漩涡中心。此时,原本垂直向下的重力气流,就变成了接近水平方向的边旋转边奔向漩涡中心的气流,这个气流的撞击方向也变成了水平方向。因此,水桥在垂直方向所受到的重力就基本转换成水平方向的撞击力,水桥也就不会坠落了。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陀螺不倒与水桥不断的原因基本类似,那就是原本的重力的执行者即垂直向下的空气流等被改变方向,不在垂直方向上进行撞击。这样,陀螺、水桥相当于不受力的作用。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4-18 19:45:15 +0800 CST  
咋不能发图了吗?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4-18 19:46:37 +0800 CST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4-18 19:49:04 +0800 CST  

11.3.6.4猜测:揭开水桥不断的秘密戏法
1)水桥不断。
解释:原本垂直向下的气流,被中微子漩涡带动,改变成接近水平方向,边旋转边撞向水桥。因此,水桥在垂直方向不再受到“重力”的作用
2)油桥的油柱喷的更远。
解释:一方面油膜的表面张力小,高压中微子更容易喷出;另一方面,油的密度低,同样的作用力,可以移动更远的距离。
3)电压加大,水桥变粗。
解释:电压加大,意味着能量进入的更多,烧杯内形成的压强越大。水膜受到的力更大,可以鼓起更大面积的水膜。
4)螺丝刀可以截留水桥
解释:水桥的主体是水分子在外,中微子夹杂在水柱内。螺丝刀是固态金属,其内部固有的空间结构造成:一、中微子密度要小,比空气中的中微子密度低。二、适宜中微子通过弹性碰撞向远方传递振动能量。当高压的中微子来到密度更低、且容易流通的螺丝刀前,会优先流向螺丝刀。这就造成了水桥被螺丝刀截留。
5)水桥断裂后的蓝色光
解释:水桥断裂后,在断裂处,水分子由于表面张力仍然能够形成封闭的水链。大量具有振动能量的中微子会撞击到水链上,这些撞击能量能够击碎水分子,把水分子变成激发态的氢原子和氧原子。这些蓝色的光,就是激发态的氢原子发出的光。
6)用油代替水,为何两个烧杯都向外喷出油柱。
解释:接正极的烧杯,由于中微子的大量进入,形成中微子高压区,必然会向外喷发,这个现象可以理解。那么,接负极的烧杯,形成中微子的低压区,为何也向外喷出油柱呢。
我们认为,接负极的烧杯能够向外喷出油柱,这个现象正符合漩涡的特征:即漩涡中心形成低压区,周边的中微子流向中心低压区。当接正极的烧杯向外喷发时,其周边的中微子、空气分子等必然会流向这个漩涡。所以,接负极烧杯的中微子流向漩涡也是必然的。这些中微子就会推动细细的油柱流向接正极的烧杯。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4-18 19:49:36 +0800 CST  

11.3.6.5试验:水桥现象让我们看到了原来不可见的中微子的“漩涡”
我们可以通过试验进行验证。
试验一、在密封的环境下,进行试验。通电后,从水桥上方喷入少许较轻的有色烟雾,观察是否有色烟雾是否旋转改变方向,水平奔向水桥。
如果能够发生这样的现象,说明我们的推测是正确的。这个试验,也让我们看到了原本不可见的中微子漩涡。
试验二、在试验的过程中,分别用磁铁的N、S极靠近接正极的烧杯。观测水桥粗细的变化。
磁铁的N极流出中微子,能够使得烧杯内的中微子压强增加,使水桥变粗;磁铁的S极流入中微子,能够使得烧杯内的中微子压强变低,使水桥变细。
这或许需要一个加大的磁场,才能看到明显的粗细变化。
试验三、在试验的过程中,使用强大的磁场靠近水桥。观测水桥能够发生偏转。
强大的磁场能够产生较高的中微子压强和较大的漩涡,强大的旋转惯性力能够把中微子拍到到侧向,从而改变中微子的流向。
我们可以使用各种方法,观察水桥受到磁场的影响结果。或许,这些观测结果能够说明,水桥就是中微子的压差产生的。
希望有能力者进行验证。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4-18 19:50:02 +0800 CST  

11.4探讨:世上本无万有引力
万有引力定律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条定律,1687年为牛顿所发现。任何物体之间都有相互吸引力,这个力的大小与各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例,而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如果用m1、m2表示两个物体的质量,r表示它们间的距离,则物体间相互吸引力为F=(Gm1m2)/r^2,G称为万有引力常数。
中文名 万有引力
所属学科 物理学
发现者 牛顿

11.4.1百度
11.4.1.1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首先提出的。牛顿利用万有引力定律不仅说明了行星运动规律,而且还指出木星、土星的卫星围绕行星也有同样的运动规律。他认为月球除了受到地球的引力外,还受到太阳的引力,从而解释了月球运动中早已发现的二均差,出差等;另外,他还解释了彗星的运动轨道和地球上的潮汐现象。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成功地预言并发现了海王星。万有引力定律出现后,才正式把研究天体的运动建立在力学理论的基础上,从而创立了天体力学。 简单的说,质量越大的东西产生的引力越大,这个力与两个物体的质量均成正比,与两个物体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地球的质量产生的引力足够把地球上的东西全部抓牢。
万有引力定律传入中国:《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牛顿最重要的著作,1687年出版。该书总结了他一生中许多重要发现和研究成果,其中包括上述关于物体运动的定律。他说,该书“所研究的主要是关于重、轻流体抵抗力及其他吸引运动的力的状况,所以我们研究的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该书传入中国后,中国数学家李善兰曾译出一部分,但未出版,译稿也遗失了。现有的中译本是数学家郑太朴翻译的,书名为《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1931年商务印书馆初版,1957和1958年两次重印。


详细内容
两个可看作质点的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F=G•m1•m2/r^2。即万有引力等于引力常量乘以两物体质量的乘积除以它们距离的平方。其中G代表引力常量,其值约为6.67×10^-11 N•㎡ /kg^2,为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亨利•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得。
万有引力的推导
若将行星的轨道近似的看成圆形,从开普勒第二定律可得行星运动的角速度是一定的,即:
ω=2π/T(T为运动周期)。
如果行星的质量是m,离太阳的距离是r,周期是T,那么由运动方程式可得,行星受到的力的作用大小为
mrω^2=mr(4π^2)/T^2。
另外,设k′为常数,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
k′=r^3/T^2。
行星受到的力的作用大小为:
mr(4π^2)/T^2。代入上式的k′的值,得行星受到的力的作用大小为:
mk′(4π^2)/r^2。
由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可知,太阳也受到以上相同大小的力。设太阳的质量为M,从太阳的角度看,太阳受到的作用力大小为:Mk″(4π^2)/r^2。
因为行星受到的作用力和太阳受到的作用力是相同大小的力,由这两个式子比较可知,k′包含了太阳的质量M,k″包含了行星的质量m。由此可知,这两个力与两个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它称为万有引力。
如果引入一个新的常数(称万有引力常数),再考虑太阳和行星的质量,以及先前得出的4•π^2,那么可以表示为万有引力=G×m1×m2/r^2(G=6.67×10^-11 N•㎡ /kg^2)。
两个通常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极其微小,我们察觉不到它,可以不予考虑。比如,两个质量都是60千克的人,相距0.5米,他们之间的万有引力还不足百万分之一牛顿,而一只蚂蚁拖动细草梗的力竟是这个引力的1000倍!但是,天体系统中,由于天体的质量很大,万有引力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天体中质量还算很小的地球,对其他的物体的万有引力已经具有巨大的影响,它把人类、大气和所有地面物体束缚在地球上,它使月球和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旋转而不离去。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4-19 19:46:54 +0800 CST  

11.4.1.2重力
在人类航天事业兴起之前,万有引力早已被应用于宇宙天体的研究。重力虽然早被发现,但是重力的研究进入宇宙这个领域,是航天科学带领的。从地面出发进行的宇宙航行的路上,物体受的重力要发生巨大变化。到达目标天体或人造天体后,物体受的重力也会与地球上有很大区别。要考虑人如何耐受体重的巨大变化,要研究支撑物如何承受物体重量带来的压力的巨大变化。但是重力的研究难于万有引力。至今重力的定义只停留在地面附近,重力的概念也没有深入本质。重力研究停留在下面的小范围之内。
重力,就是由于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而产生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地球在自转,除了在南极北极端点,在地球上任意一点的物体,其重力并不等于万有引力。此时可看作绕地球的向心力和重力合成万有引力(矢量和—平行四边形法则)。由于绕地球自转的向心力远小于重力,故一般就认为重力就略等于万有引力了,其实重力是略小于万有引力的,只有在南北极物体绕地球自转的向心力为零时,重力才等于万有引力。重力和万有引力的方向不同,重力是竖直向下,万有引力是指向地心,竖直向下和指向地心是不同的,不能混淆。
上面研究重力的方法只适用于地面,宇宙航行中的重力和宇宙中天体或人造天体上的重力的研究,离不开下面重力的概念和定义。
在静力学范围内,以放置物体的支撑物或物体本身为参照物,来研究重力能得到最好的保障。万有引力和惯性力都是同时作用在物体的每一个微小部分,因此都能使物体获得重量。在没有其他的力具有这样的作用效果。因此将万有引力和惯性力的共同作用,即它们的合力叫做重力。这种研究重力得到的结果与上面提到在地面上的研究方法得到的结果完全相同,因为地球也是宇宙天体之一。
会从这里发现,在地面研究重力,怎么只考虑地球的引力,却没有考虑把地球吸引得团团转的太阳的万有引力和其他众星球的万有引力?新的概念和定义能很好地做出解释。把各星球看做质点,那么太阳的万有引力和其他众星球的万有引力,都分别和与它们对应的惯性力相互抵消。因此在求地面上物体的重力时除地球万有引力以外,其他的万有引力可以不参与重力的计算。但是不加考虑是不可以的。宇宙航行中物体的超重、失重现象的解释和物体在其他星球上的重力计算,都可以在新定义下,用物体所受重力的变化或说重量的变化来解决。
这样重力的研究就会伴随万有引力的研究进入宇宙空间。



11.4.1.2.1伟大意义
17世纪早期,人们已经能够区分很多力,比如摩擦力、重力、空气阻力、电力和人力等。牛顿首次将这些看似不同的力准确地归结到万有引力概念里:苹果落地,人有体重,月亮围绕地球转,所有这些现象都是由相同原因引起的。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简单易懂,涵盖面广。
万有引力的发现,是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它把地面上的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了起来,对以后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它第一次揭示了自然界中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在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
牛顿的万有引力概念是所有科学中最实用的概念之一。牛顿认为万有引力是所有物质的基本特征,这成为大部分物理科学的理论基石。


11.4.1.2.2发现过程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原因很多,主要因为以下几点。
一、科学发展的要求:牛顿之前,有很多天文学家在对宇宙中的星球进行观察。经过几位天文学家的观察记录,到开普勒时,他对这些观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得到开普勒三大定律:
1.所有行星都绕太阳做椭圆运行,太阳在所有椭圆的公共焦点上。
2.行星的向径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3. 所有行星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即r^3/T^2=k。
开普勒三定律是不容置疑的,但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什么让它们做加速度非零的运动?牛顿经过研究思考解决了这个问题:物体之间存在万有引力。当然他发现万有引力定量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二、个人原因: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虽然是科学发展的要求,生产力发展的原因,但我们不能忽略牛顿本人的一些因素:聪明 勤于思考 拥有一定的知识量。据《物理学史》说: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那一段时间,废寝忘食(每天魂不守舍,在食堂吃饭,饭碗在前,他在发呆。去食堂吃饭,却走错了方向。一些老师在校园后的沙滩上散步时,看见了一些古怪的算式和符号。1669年,他年仅27岁,就担任了剑桥的数学教授。 还有1672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666年,23岁的牛顿还是剑桥大学圣三一学院三年级的学生。看到他白皙的皮肤和金色的长发,很多人以为他还是个孩子。他身体瘦小,沉默寡言,性格严肃,这使人们更加相信他还是个孩子。他那双锐利的眼睛和整天写满怒气的表情更是拒人于千里之外。
黑死病席卷了伦敦,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那确实是段可怕的日子。大学被迫关闭,像艾萨克•牛顿这样热衷于学术的人只好返回安全的乡村,期待着席卷城市的病魔早日离去。
在乡村的日子里,牛顿一直被这样的问题困惑:是什么力量驱使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为什么月球不会掉落到地球上?为什么地球不会掉落到太阳上?
在随后的几年里,牛顿声称这种事情已经发生过。坐在姐姐的果园里,牛顿听到熟悉的声音,“咚”的一声,一只苹果落到草地上。他急忙转头观察第二只苹果落地。第二只苹果从外伸的树枝上落下,在地上反弹了一下,静静地躺在草地上。这只苹果肯定不是牛顿见到的第一只落地的苹果,当然第二只和第一只没有什么差别。苹果落地虽没有给牛顿提供答案,但却激发这位年轻的科学家思考一个新问题:苹果会落地,而月球却不会掉落到地球上,苹果和月亮之间存在什么不同呢?
第二天早晨,天气晴朗,牛顿看见小外甥正在玩小球。他手上拴着一条皮筋,皮筋的另一端系着小球。他先慢慢地摇摆小球,然后越来越快,最后小球就径直抛出。
牛顿猛地意识到月球和小球的运动极为相像。两种力量作用于小球,这两种力量是向外的推动力和皮筋的拉力。同样,也有两种力量作用于月球,即月球运行的推动力和重力的拉力。正是在重力作用下,苹果才会落地。
牛顿首次认为,重力不仅仅是行星和恒星之间的作用力,有可能是普遍存在的吸引力。他深信炼金术,认为物质之间相互吸引,这使他断言,相互吸引力不但适用于硕大的天体之间,而且适用于各种体积的物体之间。苹果落地、雨滴降落和行星沿着轨道围绕太阳运行都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人们普遍认为,适用于地球的自然定律与太空中的定律大相径庭。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沉重打击了这一观点,它告诉人们,支配自然和宇宙的法则是很简单的。
牛顿推动了引力定律的发展,指出万有引力不仅仅是星体的特征,也是所有物体的特征。作为所有最重要的科学定律之一,万有引力定律及其数学公式已成为整个物理学的基石。
当然,当时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理论,却未能得出万有引力的公式,因为公式中的“G”实在太小了,因此他提出:F∝mM/r^2。直到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著名的卡文迪许扭秤(即卡文迪许实验)较精确地测出了引力恒量的数值。

牛顿并不是发现了重力,他是发现重力是「万有」的。每个物体都会吸引其他物体,而这股引力的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与物体间的距离有关。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说明,每一个物体都吸引着其他每一个物体,而两个物体间的引力大小,正比于这它们的质量,会随著两物体中心连线距离的平方而递减。牛顿为了证明只有球形体可把「球的总质量集中到球的质心点」来代表整个球的万有引力作用的总效果而发展了微积分。然而不管距离地球多远,地球的重力永远不会变成零,即使你被带到宇宙的边缘,地球的重力还是会作用到你身上,虽然地球重力的作用可能会被你附近质量巨大的物体所掩盖,但它还是存在。不管是多小还是多远,每一个物体都会受到引力作用,而且遍布整个太空,正如我们所说的「万有」。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4-19 19:47:14 +0800 CST  

11.4.1.3基本力
万有引力是任意两个物体或两个粒子间的与其质量乘积相关的吸引力,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力,简称引力。在粒子物理学中则称引力和强力、弱力、电磁力合称4种基本相互作用。引力是其中最弱的一种,两个质子间的万有引力只有它们间的电磁力的1/10^35 ,质子受地球的引力也只有它在一个不强的电场1000伏/米的电磁力的1/10^10。因此研究粒子间的作用或粒子在电子显微镜和加速器中运动时,都不考虑万有引力的作用 。
一般物体之间的引力也是很小的,例如两个直径为 1米的铁球 ,紧靠在一起时 , 引力也只有1.14×10^(-3)牛顿,相当于0.03克的一小滴水的重量 。但地球的质量很大,这两个铁球分别受到4×10^4牛顿的地球引力,所以研究物体在地球引力场中的运动时,通常都不考虑周围其他物体的引力。天体如太阳和地球的质量都很大,乘积就更大,巨大的引力就能使庞然大物绕太阳转动。引力就成了支配天体运动的唯一的一种力。恒星的形成,在高温状态下不弥散反而逐渐收缩,最后坍缩为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 也都是由于引力的作用,因此引力也是促使天体演化的重要因素。
迄今为止,我们已经知道,引力是一种与时空基本结构紧密关联的普适力。应该视其为基本力。换句话说,我们应该用引力来度量其他东西,而不是用其他东西来度量引力。因此,在绝对意义上来说,引力不是微弱的——它本来就是这样子的。事实上,引力显得如此之微弱一直让理论物理学界感到困惑。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4-19 19:47:39 +0800 CST  
但是科学家们对于在宏观尺度上发生重大作用的万有引力,通过对恒星坍缩后所形成的宇宙黑洞的探索和研究,发现宇宙黑洞具有吞噬一切的能力,而这种力,恰恰是坍缩后的星体内部粒子间的其他三种失效后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的引力作用的结果。
1928年,钱德拉塞卡从印度来到英国剑桥跟英国天文学家阿瑟•爱丁顿爵士学习。在跟随爱丁顿爵士对宇宙的研究中,钱德拉意识到,不相容原理所能提供的排斥力有一个极限。这意味着,恒星变得足够紧致之时,由不相容原理引起的排斥力就会比引力的作用小。钱德拉计算出;一个大约为太阳质量一倍半的冷的恒星不能支持自身以抵抗自己的引力,这一质量被称之为钱德拉极限。
这对大质量恒星的最终归宿具有重大的意义。如果一颗恒星的质量比钱德拉塞卡极限小,它最后会停止收缩并终于变成一颗半径为几千英里和密度为每立方英寸几百吨的“白矮星”。白矮星是它物质中电子之间的不相容原理排斥力所支持的。这些恒星是由中子和质子之间,而不是电子之间的不相容原理排斥力所支持。所以它们被叫做中子星。它们的半径只有10英里左右,密度为每立方英寸几亿吨。
钱德拉指出,不相容原理不能够阻止质量大于钱德拉塞卡极限的恒星发生坍缩。在恒星引力坍缩形成黑洞时,运动会快得多,这样能量被带走的速率就高得多,所以不用太长的时间就会达到不变的状态。随着这区域继续坍缩,只要在几个钟头之内,作用到站在坍缩中的恒星表面的人头上和脚上的引力之差会变得如此之大,以至于再将其撕裂。
在恒星坍缩成黑洞后,粒子之间的作用力包括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及电磁作用都不再有效。而原本微弱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引力此时变得非常巨大。一切物体都会被黑洞的巨大的引力所拉近吞噬,甚至连光线都无法逃逸出去。
为什么在坍缩的恒星内部及其附近,使原子核和电子结合为原子的电性力、使质子和中子结合构成原子核的弱相互作用力、使夸克组合成质子的强相互作用都不再有效?
钱德拉的开创性工作以及霍金的深入研究表明,坍缩的恒星内部密度增加变成宇宙黑洞后,星体对外部物体的引力增大。虽然我们尚不清楚被黑洞吞噬的光是否在这种情形下已经具有了质量,但宇宙黑洞能够吞噬一切物体的特性却让科学家感到迷惑:是不是宇宙万物统一于能量?由此,科学家提出了有关大一统的一种猜测:即,能量赋予物体内在的和外在的运动能力,四种基本力是同源的,万有引力只是物体表现出来的其所蕴含的其他三种基本力的余力。否则,为何当恒星坍缩后,星体内部粒子之间的作用力失效后,引力便会变得无限大?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4-20 19:48:07 +0800 CST  
11.4.1.4大统一理论

万有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这四种作用力是基本力。它们都是通过在粒子之间交换的一种“传播子”实现的交互作用的,这就像两个人托排球,通过他们之间的排球把他们联系在一起一样。带电粒子之间电磁相互作用的传播子是质量为零、自旋为1的光子。 原来有学者认为,核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核力)是靠π介子传递的,但由于核子和π介子都是由夸克组成的,所以归根结底它们是夸克之间的相互作用。传递夸克之间强相互作用的传播子称为“胶子”。注意光子不带电,且只有一种,而胶子带“色荷”,分为八种不同的胶子。不过它和光子一样,都是自旋为1的玻色子。 弱相互作用的传播子是“中间玻色子”,它的自旋也为1.有三种带电情况:把带有正负单位电荷的中间玻色子记为W+,W-.把不带电的中间玻色子记为Z0.1983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卢比亚和范德梅尔,在质子-反质子对撞机实验中发现了这三种中间玻色子,第二年即获得诺贝尔奖。
在现代物理学中,能量概念比质量概念更具有核心地位。这表现在许多方面。真正守恒的是能量而非质量。出现在各类基本方程,如统计力学的波尔兹曼方程,量子力学的薛定谔方程和关于引力的爱因斯坦方程等方程中也是能量。而质量似乎更多地与技术途径相联系,例如作为庞加莱群不可约表示的符号。
因此,爱因斯坦方程提出了一项挑战。如果能够用能量来解释质量,这将有助于改进科学家们对于世界的描述,这样,构建世界所需要的构件可能变得更少。
借助于爱因斯坦定律,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或者回答牛顿所未曾解决的问题:什么是质量的起源?引力与其他基本力之间到底有什么关联?
问题1:如果E=mc2,那么,质量正比于能量。因此如果能量守恒,是不是意味着质量也守恒?然而,爱因斯坦的方程只能运用到静止的孤立的物体上。一般来说,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能量和质量不成正比。E=mc2根本不适用。
问题2:用无质量的构件搭建起来的物体如何感知引力?牛顿定律说物体受到的引力与质量成正比,但事实上,通常被认为是零质量的光子却会受到引力的作用而发生弯曲。这是1919年为严验证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所提出的假设进行的一次科学实观测所证实了的。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光子质量非零还是牛顿引力定律缺少普适性?
光的问题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首要性问题。《圣经•创世纪》中上帝在造物的第一日所创造之物便是光,上帝在圣经中也多次把光当成自己的化身。光是“所有事物”中最重要的元素,当然它截然不同于原子。人们本能地认为光是与物质完全不同的另一类东西,是非物质的甚至是精神层面的,这很自然。光也的确表现出完全不同于可触摸物质的特性——后者是那种你踢一下就会伤着脚趾头或者是流过吹过你身边的东西。如果你要跟费恩曼例子里的灾后遗民讲授物理学,你大可告诉他们,光是物质的另一种形式,他们也会理解。你甚至可以告诉他们,光是由粒子——光子——组成的。光子在真空中运动速度很大,但是在超导状态下,光运行的速度很慢,大体跟目前世界跑得最快的奥运会短跑冠军的速度相近,而且,光子在这种状态下也具有了质量。
其次,值得提及的是原子不是故事的结束,它们是由更基本的构件组成的。因为所有的物质都能发光,所以我们可以假设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原子和光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很小,其大小大约为原子的10万分之一,但它却包含所有的正电荷和构成了几乎所有的质量。沿此思路走下去,我们将很快将费恩曼故事中灾后遗民引领到正确理解科学的化学和电子学的道路上来,从而重建我们的世界。原子因为原子核和电子之间的电性吸引而保持稳定。最后,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原子核却由另一种力来维持,这种力要比电性力强大很多,但作用的距离却很短。这种对于物质认识状态,大约是1935年前后的情形。而我们所了解的当然要大大跨越这一时期的知识水准。
1932年,詹姆斯•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这是一个里程碑。在查德威克的发现之后,理解原子核的道路似乎变得通畅了。人们认为原子核的构件已被发现,它们就是质子和中子。这是两种重量近似的的粒子,而且有着类似的强相互作用。质子和中子的最明显的差别就是质子带正电荷,而中子呈电中性。此外,孤立的中子不稳定,大约会在15分钟的寿命期限内衰变成一个质子(加一个正电荷和一个中微子)。将质子和中子简单相加,你就可以得到不同电荷数和质量的模型原子核,它与已知原子核基本相符。
牛顿在1704年发表的《光学》一书中,这样表述了他对物质的终极性质的设想:
“在我看来,事实上可能是,上帝开始造物的时,将物质做成了结实、沉重、坚硬、不可入但可运动的微粒,其大小、形状和其它一些属性以及空间上的比例都恰好有助于他实现创造它们的目的。由于这些原始微粒是些固体,所以它们比任何由它们合成的多孔的物体都要坚固得无可比拟。它们甚至坚硬得永远不会磨损或破裂,没有任何普通的力量能把上帝在他第一次创世时他自己造出来的东西分开。”
物质的科学实质,其不可再分的核心是质量。质量规定了物质反抗运动的能力,也就是它的惯性。质量是不变的,即具有“保守性”。它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但是永远不会增生或被消灭。对于牛顿来说,质量定义了物质的多少。在牛顿物理学中,质量提供了力和运动以及引力源之间联系的桥梁。而在拉瓦锡看来,质量的稳定性及其精确的守恒性,则构成了化学的基础和富有成果的发现指南。
我们在化学的经验表明,对所有这些复杂性给予解释是可能的。也许质子、中子和其它强子不是基本粒子。它们也许是由性质更为简单的更为基本的对象构成。
事实上,如果我们针对原子和分子水平上做在质子和中子水平上做的散射实验,来研究原子和分子在近距离碰撞下会发生什么,我们会得到同样复杂的结果:重新分布的分子和碎裂而成的类新型分子(或处于激发态的原子、离子或自由基),换句话说,得到的各种化学反应。服从简单的力定律的只是基本的电子与原子核,而由多个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原子和分子则不。而且在亚原子粒子情形下,质量也不守恒。如果你将质子轰击得足够致密,你就会发现得到的是更多的质子,有时还会伴有其它强子。一个典型的情形是,让两个高能质子相互碰撞,得到却是3个质子,一个反中子和若干个介子。这些粒子的总质量会大于反应前两个质子的质量之和。
光没有质量。光不用推动就可以产生巨大的速度从光源传递到接受器。光很容易就可以产生(发射)或湮没(被吸收)。光也不具备引力那样的拉力。但光有能量,能轻而易举地被转化并储藏起来,例如植物的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下,可以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植物根系吸收的水分、矿物质转换成多糖、氨基酸或纤维素的化学键里。在元素周期表我们找不到光的位置,而这个周期表里分布都是构成物质的各种构件。
在近代科学诞生前的几百年以及诞生后的两个半世纪里,实在分为物质和光似乎是不言自明的。物质有质量且守恒,光没有质量。如果有质量物质和无质量的光始终彼此隔绝,那么物理世界就始终无法实现统一的描述。
在20世纪的前半叶,相对论和量子物理学的出现摧毁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现存的物质和光的理论几同废墟。这一创新性的破坏过程,使得物理学家有可能在20世纪的下半叶建造起一个新的更深刻的物质-光理论,它将彻底破除自古以来对两者分离的认识。新的理论认为,世界是建立在充满以太的多层级空间基础上的。这里借用的“以太”虽然是十七世纪的哲学家笛卡尔的概念,在十九世纪时麦克斯韦则称之为“场”,而在1970年代中,维尔切克则将其称之为“网格”。
新的世界模型尽管看起来有点稀奇古怪,但却非常成功而且精确。它为我们提供了对普通物质质量起源的新认识。简单来说,物质的出现于相对论、量子场论和色动力学均有关系——后者是研究支配夸克和胶子行为特有规律的学问。如果不深入了解并熟悉地运用这些概念,我们就无法理解质量的起源。而且迄今为止,量子场论和色动力学仍然是活跃的研究领域,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有待解决。
不久以前,人们曾经认为普通物质的基本构件就是质子和中子。之后,科学家们又发现,普通物质的基本构件——质子和中子——内有些小东西。这些小东西叫做夸克和胶子。当然,知道它们的名字并不等于告诉我们他们是什么,正如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所解释的那样:
“名字有什么意义?我们叫做玫瑰的东西,换个名字,还是一样的香艳。”
但是,如果夸克和胶子只是物质内部永无止境的复杂结构的又一层级,那么它们的名字只不过提供一种让人们炫耀的非流行语词。然而夸克和胶子并不“只是又一层级”。在胶子本身被发现之前,人们已经发现了描述胶子的方程。1954年杨振宁和罗伯特•米尔斯发现作为电动力学的麦克斯韦方程组自然数学推广的一类方程组,表明麦克斯韦方程组的自然数学推广方程组支持所有已知荷的对称性,而在杨-米尔斯方程组基础上由大卫•格罗斯和弗兰克•维尔切克于1973年推导出了适用于现实世界中强相互作用胶子方程的过程中使用了三种“荷”。出现在强相互作用理论中的这三种荷通常称为色荷,或简称为荷。
在20世纪60年代初,实验者发现了几十种强子,它们的质量、寿命和固有的自旋均不相同。其中,希格斯玻色子是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预言的一种自旋为零的玻色子,至今尚未在实验中观察到。它也是标准模型中最后一种未被发现的粒子。物理学家希格斯提出了希格斯机制。在此机制中,希格斯场引起自发对称性破缺,并将质量赋予规范传播子和费米子。希格斯粒子是希格斯场的场量子化激发,它通过自相互作用而获得质量。2012年7月2日,美国能源部下属的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宣布,该实验室最新数据接近证明被称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2013年3月14日,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发布新闻稿表示,先前探测到的新粒子是希格斯玻色子。
在粒子物理学里,标准模型是一种被广泛接受的框架,可以描述强力、弱力及电磁力这三种基本力及组成所有物质的基本粒子。由于基本粒子和基本力形成了物理世界,所以,除了引力以外,标准模型可以合理解释这世界中的大多数物理现象。最初,标准模型所倚赖的规范场论禁止基本粒子拥有质量,这很明显地显示出初始模型不够完全。后来,物理学者研究出一种机制,能够利用对称性破缺来赋予基本粒子质量,同时又不会抵触到规范场论。这机制被称为希格斯机制。在所有解释质量起源的机制之中,希格斯机制是最简单、最被认可的一种。物理学者已完成了很多实验,并确实侦测到这机制引发的许多种效应,但是他们不确切了解这机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标准模型给出了自然界四种相互作用中的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的统一描述,但是在能量低于一定条件后,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将呈现为不同的相互作用,这被称为电弱相互作用的对称性自发破缺。希格斯粒子就是在标准模型解释电弱对称性自发破缺的机制时引入的。
根据标准模型理论,宇宙空间中的各处,无论是真空中还是空气中,甚至是物质的内部,都充满了希格斯粒子(希格斯场)。希格斯粒子被认为是生成基本粒子的“质量”之源。虽然质量总是与“重量”联系在一起,但严格说起来是不一样的。质量应该是反映“改变加速度的难易程度”的物理量。
为什么有些基本粒子具有质量,而有些基本粒子的质量为零?物理学界仍在不停的探索中。而更加令物理学家们棘手的是,即使标准模型理论解决了除引力外的另外三种基本力的统一问题,但引力如何与其他三种达到大一统的局面,仍然缺少一些重要的中间环节。另外,如果爱因斯坦提出的能量与质量交换方程是普适而有效的,那么,质量是否源于能量的凝聚呢?
我们知道,原子中的电子可以有不同的轨道形状,其自旋可有不同取向,因此原子可有许多不同能态。对这些可能的态的研究是原子光谱研究的重要内容。我们常用原子光谱来揭示各种不同的态是由什么决定的,来设计激光器以及许多其它事情。由于原子光谱本身的重要性以及它与夸克模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得首先花点时间来说说光谱。
像火焰或者恒星大气这样的热气体中就包含处于不同态的原子。即使是原子核相同、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其电子仍然可有不同轨道或不同自旋取向。这些态有不同的能量。高能态可衰变到底能态并发光。由于能量总体上是守恒的,因此发出的光子的能量可通过其颜色来获知,这个能量反映了初态和终态之间的能量差。每一种原子发出的光都有一套特征颜色分布。氢原子发出的光是一组颜色条纹,氦原子发射的光泽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组颜色条纹,等等。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将这种颜色分布成为原子频谱。原子的频谱起着标识该原子特征的作用,可以用来识别原子。当你让光线通过棱镜从而使不同的颜色分开时,得到的谱就相当于一套条码。
原子光谱在构建原子内部结构模型方面曾经给予我们很多具体的指向。以此为基础,我们再回到夸克模型上来。同样的设想经过改造后再亚原子层面上依然有效。在原子层面上,电子两个态之间的能量差相对较小,这个能量差从原子总质量来看显得微不足道。夸克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夸克“原子”即强子的不同态之间的能差非常之大,它们对确定强子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根据爱因斯坦能量质量交换公式推导出的m=E/c2,我们可以将不同质量的强子理解为不同轨道模式——即不同量子态——的夸克系统具有不同的能量。质言之,原子光谱是供看的,强子谱泽是供称量的。利用这一原理,盖尔曼和茨威格证明了,人们可以将观测到的许多不同的强子解释为几个基本夸克“夸克”的不同态。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4-20 19:49:57 +0800 CST  
然而,难以置信的是,尽管科学家们都非常渴望找到单一的夸克粒子,结果却屡屡失败。迄今为止,人们没有观测到任何粒子具有单一夸克的特性。如同发明永动机的失败一样,寻找单个夸克的失败已经升格为一条原理:夸克禁闭原理。
当物理学家试图用夸克来充实介子和重子的内部结构模型,以便可以说明它们的质量时,更大的困难出现了。即使是在最成功的模型里,情况似乎总是,当夸克(或反夸克)彼此靠近时,它们几乎从不注意到对方的存在。夸克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如此微弱,人们很难将它与无法发现独立夸克的事实调和起来。如果夸克彼此接近时不在乎对方的存在,那它们彼此远离后为什么不可以单独存在呢?
这里可能出现了一种以前从未有过的随距离增大而增大的基本力。最初的夸克模型没有给出描述夸克之间力的精确方程。在一方面,夸克模型颇有些类似于前牛顿的太阳系模型,或者前薛定谔/前玻尔原子模型。许多物理学家,包括盖尔曼本人,认为夸克只是一个可以成为自然界数学描述里的有用的工具,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在的元素。
我们知道,质子内部的物质运动极快。在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科学家实际上是采用电子来轰击质子,然后观测两者碰撞后出射电子的行为。出射电子的能量和动量比碰撞前要少。由于能量和动量整体上是守恒的,因此电子失去的能量可能是被虚光子带走,并转交给质子。这往往导致质子经复杂过程而被打破,由此导致了一种新的实验方法,只追踪电子,即只关注能量和动量流。
量子理论允许我们调和关于质子是什么的两个看似矛盾的概念。一方面,质子内部是动态的,里面的事情在不断变化、运动着。另一方面,所有质子随时随地都表现出完全相同的行为,也就是说,每一个质子均给出相同概率。如果质子在不同的时间里表现不一,所有的质子怎么可能表现完全相同的行为?一个简单而直观的解释是,虽然每一个体概率在演化,但整体概率分布却保持不变。这就像一条平缓但在流动的大河,即使每一个滴水都在向前流淌,但整个河流看上去却并无变化。
在微观尺度上大量的粒子都很难被捕捉到。科学家们把它们叫做粒子和反粒子(或者把反粒子叫做虚粒子)。这些虚粒子出现和消失都很快,但也跑不了多远。科学家们只能在极短时超高分辨率的抓拍中和它们偶遇。在任何通常意义下人们都无法见到它们,除非我们能提供所需的能量和动量来促使它们产生。但即便如此,我们看到的也不是原来未受干扰的虚粒子——即自发产生和消失的那种粒子。
现代生物医学告诉我们,只有借助于更复杂的生物体(宿主),病毒才可以存活。虚粒子则远为脆弱,因为它们需要外部帮助才能存在。尽管如此,它们却在量子力学方程里,而且根据这些方程,虚粒子会影响到我们看得见的粒子的行为。
虚粒子总是成群地处于高速运动的状态中。物理学家将其称之为虚空空间中的实体成为一种动态介质。由于虚粒子的行为,正电荷会被部分屏蔽。也就是说,正电荷周围往往因为异性相吸引而裹着一层补偿性的负电荷。从远处看,我们感觉不到正电荷的全部静电力,因为有部分被周围的负电荷抵消了。换句话说,你越是接近电荷有效电荷就会越多;你越是远离电荷,它就显得越小。
在夸克模型里我们正好得出相反的行为。假定夸克模型里的夸克在相互靠近时相互作用很弱,但如果它们的有效电荷在邻近区域达到最大值时,我们得到的只是相反的结果。这时它们彼此间的距离越小,相互作用就会越强烈;相距越远,其电荷被屏蔽得越明显,因而相互作用也就越弱。
量子电动力学起源于1927年保罗•狄拉克将量子理论应用于电磁场量子化的研究工作。他将电荷和电磁场的相互作用处理为引起能级跃迁的微扰,能级跃迁造成了发射光子数量的变化,但总体上系统满足能量和动量守恒。狄拉克成功地从第一性原理导出了爱因斯坦系数的形式,并证明了光子的玻色-爱因斯坦统计是电磁场量子化的自然结果。人们发现,能够精确描述这类过程是量子电动力学最重要的应用之一。另一方面,狄拉克所发展的相对论量子力学是量子电动力学的前奏,狄拉克方程作为狭义相对论框架下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所描述的电子等费米子的旋量场的正则量子化是由匈牙利-美国物理学家尤金•维格纳和约尔当完成的。狄拉克方程所预言的粒子的产生和湮灭过程能用正则量子化的语言重新加以描述。
静态夸克模型建立之后,在重子质量谱和重子磁矩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某些由一种夸克组成的粒子的存在,与物理学的基本假设广义泡利原理矛盾。为解决这个问题,物理学家引入了颜色自由度,并且颜色最少有3种。这个时候颜色还只是引入的某种量子数,并没有被认为是动力学自由度。
经历了十年左右的各种实验,都没有在静态夸克模型中发现分数电荷的自旋1/2的夸克存在,物理学家被迫接受了夸克是禁闭在强子内部的现实。然而,美国的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SLAC在七十年代初进行了一系列的轻强子深度非弹性散射实验,发现强子的结构函数具有比约肯无标度性(Bjorken Scaling)。为解释这个令人惊奇的结果,费曼由此提出了部分子模型,假设强子是由一簇自由的没有相互作用的部分子组成的,就可以自然的解释比约肯无标度性(Bjorken Scaling)。更细致的研究确认了部分子的自旋为1/2,并且具有分数电荷。
部分子模型和静态夸克模型都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两个模型对强子结构的描述有严重的冲突,具体来讲就是夸克禁闭与部分子无相互作用之间的冲突。这个问题的真正解决要等到渐近自由的发现。格娄斯,维尔切克和休•波利策的计算表明,非阿贝尔规范场论中夸克相互作用强度随能标的增加而减弱,部分子模型的成功正预示着存在SU(N)的规范相互作用,N自然的就解释为原先夸克模型中引入的新自由度--颜色。
色荷概念的引入和部分子的应用实在量子电动力学基础的物理学的突破进展。物理学家们将这种新的理论称之为量子色动力学。两者之间虽然有诸多相似之处,但还是有如一些重要的区别:首先是胶子对色荷的响应——由量子色动力学耦合常数衡量——要远远强于光子对电荷的响应。其次是胶子可以一种色荷变换成另一种色荷。量子电动力学和量子色动力学的第三个重要的区别来自于上述第二个区别的结果。由于胶子对色荷的存在和运动做出响应,而且胶子携带不平衡的色荷,因此胶子可以直接对另一个胶子做出响应。这与光子的情形正好相反。
相比之下,光子是电中性的。它们相互之间完全不存在激烈的相互作用。因此这些差异使得量子色动力学的计算结果要比得到量子电动力学的计算结果更为困难。而且,由于存在导致色流动的各种可能性以及更多种类的节点,在做这类计算时,科学家们又引入渐近自由概念。通过引入渐近自由,像喷注的能量和动量的整体流动,都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确定。
关于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哲学和科学思考一直都在变化。许多枝节性问题仍然保留在今天最好的世界模型和一些大的谜团里。显然要下结论还为时尚早。
就自然哲学而言,我们从量子色动力学和渐近自由中得到的最重要的认识是,在我们认为是虚空空间的地方实际上充满了活跃的媒介,其活动铸就了这个世界。虽然早在大约2000年前成书的大乘佛教的典籍《金刚经》就曾指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而今现代物理学的其它发展强化并充实了这种认识。以后,当我们探索当前知识的前沿时,我们将看到“虚空”空间概念是怎样一种丰富的动力学媒介,它推动着我们不断思考如何去实现力的统一。
其实,关于空间虚无性的争论可以追溯到现代科学的前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曾经这样写道:“自然界厌恶真空”,而他的对手原子论者们则认为,用古罗马诗人卢克莱修的话来说,就是“整个自然,作为自足的实在,都是由两件东西组成的:物体和虚空,它们赖以建立,并在其中运动。”
这种思辨性争论在现代科学的黎明——17世纪的科学革命——得到回响。笛卡尔提出,对自然世界进行科学描述的基础应建立在他所谓的基本性质之上:广延和运动。物质除了这两点再没有其他属性。他的一个重要结论是:某一物质对另一物质的影响唯有通过接触才能发生。因此为了描述诸如行星的运动,笛卡尔不得不引入无形空间的概念——其中充满了不可见物质。他设想空间是一种复杂的充满漩涡的海洋,行星就在其中冲浪。
牛顿用他精确制定的、成功的行星运动数学方程,用他的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所有这些潜在的复杂性。但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并不适应于笛卡尔的框架。前者假设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一定距离来进行,不必一定要通过接触。例如,根据牛顿定律,太阳即使不跟地球接触,也可以对地球施加引力作用。尽管他的方程为说明行星运动提供了一个详细解释,但牛顿本人对这种超距作用并不满意。牛顿在1693年2月25日写给本特利的信中这样说道:“一个物体可以不借助任何其他东西穿越虚空距离而作用于另一个物体,物体通过虚空进行彼此间作用和力的传递,这对我来说是很荒谬的。我相信,任何有足够哲学思维能力的人都不会沉溺于此。”
牛顿的方程发表过后大约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数学家们几乎不曾对此提出过任何质疑,但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却发现这样导出的方程不协调。1861年,麦克斯韦发现,他可以通过在方程中引入额外的项来消除这种不一致性,换言之,就是假定还存在着一种新的物理效应。而迈克尔•法拉第此前早就发现,当磁场随时间变化时,它们产生电场。麦克斯韦为了解决方程的自洽性,不得不假设存在相反的效应: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有了这一添加物,场的概念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和验证: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的磁场,后者反过来再产生变化的电场,如此便形成了每一种自我更新的循环。
麦克斯韦发现,他的新方程组,即广为人知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具有纯场解决方案,即场以光速在空间运动。这一综合的顶峰便是他得出的结论:这些电场和磁场里自我更新的扰动就是光——一个有待经受时间考验的结论。对麦克斯韦来说,这些充满所有空间并可以自己维持生活的场正是上帝荣耀的一个明确标志:
“广宽的行星际和星际区域将不再被视为宇宙中无用的场合,人们不再认为造物主还没在他的王国里找到合适的、具有多重象征的东西来填补其中。我们将发现,这些场所已经充满了这种神奇的介质。它们是如此丰盈,人类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将其从哪怕是最小的空间上移去,或在其无穷的连续体上留下哪怕最轻微的缺损。”
爱因斯坦对以太的认识是复杂而且多变。在1905年发表的《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中这样写道:“引入‘光以太’将被证明是多余的,因为按照所要发展的见解,即不需要引入一个具有特殊性质的‘绝对静止空间’,也不需要给发生电磁过程的真空中的每一点规定一个速度矢量。”
爱因斯坦的这一强有力的宣示曾经让很多物理学家困惑不已。在1905年时,物理学界面临的问题不是没有相对性理论,而是有两个相互矛盾的相对性理论。一方面是力学的相对性理论服从牛顿方程。另一方面是电磁的相对性理论,服从麦克斯韦方程组。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需要调整的不是新生的电磁理论,而是古老的牛顿力学理论。在狭义相对论里,麦克斯韦场方程无需修改;相反,它们提供了狭义相对论的基础。事实上,狭义相对论的思想几乎要求充满空间的场,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解释了它们为什么存在的理由。
早在1899年,德国人普朗克提出了第一个最终发展成为量子力学的第一个概念。普朗克提出,原子可以与电磁场交换能量,也就是说,可以发射和吸收电磁辐射,譬如光,但只能以离散的单位量的形式,或者说以量子的形式进行。但普朗克的概念爱因斯坦不甚满意,他假设,不仅原子发射和吸收光(和一般的电磁辐射)是以离散单位进行的,而且光本身就是以离散的能量单位出现的,并且带着离散单位动量传播。有了这些扩张,爱因斯坦能够解释更多的事实,并预言了新的现象——其中就包括他于19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主要工作即有关光电效应的预言。但爱因斯坦明白:普朗克概念与现行物理定律不相符,但有效。现行的这些物理定律一定有错!
如果光以能量和动量包的形式传播,那么,光本身以及这些包看成是电磁粒子就自然而然了。场的概念可能更方便,但爱因斯坦从来不是一个贪图方便而将其当成原理的物理学家。对他而言,空间充满实体的概念,就像是以无限大的速度经过某物却看到它与静止时看到的一样。
到1920年代,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问世后,他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事实上,广义相对论更多的是一个基于以太的引力场论。尽管如此,爱因斯坦从未放弃对消除电磁以太的努力。爱因斯坦本人在1920年5月5日在荷兰莱顿大学的演讲中这样说道:
“如果我们从以太假说的观点来考虑引力场和电磁场,我们就会发现两者之间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可以说没有一种空间,也没有任何空间部分是没有引力势的;因为这些引力势规定了空间的度规性质,而没有这些度规性质则是根本无法想象的。引力场的存在于空间的存在是直接相关的。但另一方面,在一部分空间内不存在电磁场则是完全可以想象的。”
历史地看,狭义相对论肇始于电和磁的研究,导致了麦克斯韦的场论,但它又超越了电磁理论。它的本质是对称性假设:当你在具有恒定相对速度的两个参照系考察同一物体时,物理学定律应具有同样的形式。这一假设是一个普适性陈述,超越了其电磁根源:狭义相对论的坐标变换对称性适用于所有的物理学定律。狭义相对论的一个主要的结果是存在有限的速度:光速,即零质量粒子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一个粒子对另一个粒子的影响不能传播得比光速更快。
但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遥远物体受到的引力与其当前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就不服从这一法则,所以它与狭义相对论不相容。事实上,“当前”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个问题。对于静止观察者同时发生的事件对以恒定速度移动的观察者来说将不会同时发生。爱因斯坦本人认为,推翻“当前”这个一般性概念,迄今为止仍然是达到狭义相对论认识论的最为困难的一步。但是如果场服从简单的方程组,那么在存在有限速度的前提下,这种从粒子描述到场的描述的转换就会变得富有成效,这样我们可以从场的的值计算出来它们的未来值而不必考虑其过去的值。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广义相对论和量子色动力学都具有这种属性。在广义相对论里,爱因斯坦用弯曲时空的概念来构建他的引力理论。
我们回到标准模型:W和Z玻色子,根据定义它们的方程组,它们本应该像光子和色胶子一样都是无质量的粒子。但物理学家们却设法让W和Z玻色子获得质量。而且他们也知道,在自然界里,还有原子红奇特的物理状态也可以使无质量的受力粒子获得质量。使受力粒子变重的模型是超导电性。在超导体内,光子变得沉重。
我们知道,光子在电场和磁场中推动扰动。在超导体内,电子对电场和磁场反应强烈。电子恢复平衡的能力非常强大,它们能对场的运动施加一种迟滞作用。因此在超导体内,光子不是像通常那样按光速运动,而是要缓慢得多。就好像它们获得了某种惯性。当你研究方程时,你会发现,超导体内慢下来的光子所服从的运动方程与非零质量粒子的运动方程是一样的。
质量一向被认为是物质的一种确定的属性,质言之,质量是一种使物质可称其为物质的特性。爱因斯坦认为宇宙应有一个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不变的密度。但是,引力是一种普遍的吸引力,物体都不愿意分开。引力总是试图把物体合在一起。爱因斯坦提出的E=mc2可以看作是他对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修正。但是,如果将这一公式转换成m=E/c2,这一方程的内在含义变成了质量等于所具有的能量与常速光速的平方之比。
量子色动力学是一种非常强大的理论。通过将无质量或几乎无质量的对象诸如夸克、胶子的计算能够给出它们的质量,然而,这也当然不是任何意义上的质量,只是我们的质量,即组成我们自身的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也就是说,量子色动力学方程组可以从无质量的输入得到质量的输出。那,这是为什么?
首先是夸克的色荷产生一种网格扰动——具体地说,是胶子场扰动——这种扰动随距离加大而增长。就像一个奇异的风暴云团,它从最初的中心的一缕云烟发展成为一种不祥的雷暴云团。扰动场意味着将其推向高能态。如果你持续扰动无限容量的场,所需的能量将会变成无限大。
其次是可以通过让一个带相反色荷的反夸克去接近夸克来迅速遏制。然后,这两个扰动源相互抵消并恢复平静。如果反夸克不偏不倚地正好位于夸克的正上方,那么这种抵消是彻底的。这将会是胶子场的扰动最小化:即“无”。但是彻底抵消还需要付出代价:它源自夸克和反夸克的量子力学性质。
根据海森伯的不确定性原理,要获得准确的粒子位置信息,就必须让粒子具有很宽的动量范围,特别是要有粒子的大动量。但大的动量意味着大的能量。所以,更准确地说,要使粒子局域化,就必须更多能量。
再次是我们应该回到爱因斯坦的质量与能量关系方程中来考察。由于有两种方向相反的互相竞争的作用,要消除夸克对场的扰动,同时尽量减少能量,并使反夸克局域化,所以就必须赋予反夸克相应的活动余地。这样双方在彼此抵消后的总质量不能为零,即m=E/c的平方。这样我们从无质量的输入得到质量的输出。这同时也是质量的起源量子力学解释。
任意两质点之间的万有引力,就是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通过交换“引力子”实现的。而在广义相对论中,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则被认为是时空弯曲的表现。物质的存在使得它周围的时空发生弯曲,而物体在弯曲的时空中沿测地线运动,就自然地表现为相互吸引。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指出:两个质点之间的万有引力,与它们的质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二者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它实际上是广义相对论的引力理论在静态弱引力场中低速运动情况下的一种近似。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4-20 19:50:27 +0800 CST  

11.4.1.5万有引力传播的媒介子——“引力子”
1913年,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万有引力场论。爱因斯坦认为任何带有质量的物体周围都存在有引力场,引力场是通过引力波来传播的,引力波像电磁波那样通过媒介子传播,我们都知道电磁波是通过光子来传播能量的,因此它的媒介子是光子,引力波在传播能量的过程中,同样有媒介子的作用,爱因斯坦把这一媒介子称之为引力子。引力子以光速传播,它的质量与光子一样为0。
经过这么多年的探索,人们一直没能在宇宙中发现它的踪影,我们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它的存在,也没有足够的证据否认它的存在。因此,探索引力子是否存在成为科学界的一大难题。
虽然引力子在宇宙中无处不在,但探索之路仍然是举步维艰。有学者认为,引力之微弱表明,其媒介子引力子几乎不与其它的物质发生反应,这是我们长期探测不到它的原由,这个理由虽然很有说服力,但也不足以证明引力子是存在的事实。
试图找到一种更有说服力的方法,就是证明引力波的存在,从而间接的证明引力子的存在。如果可以证明宇宙中有引力波存在,那么引力波必定有与之对应的媒介子引力子来传递能量。
引力波在宇宙中是普遍存在的,星体的加速旋转,相撞,吞并等都可以使引力场发生扰动并产生引力波,但由于引力波与引力子一样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以至于至今我们无法探测它的存在,只能间接地通过观测行星发生引力辐射,而导致周期的变化证实它的存在。
引力辐射是引力波的另一种称呼,它是指引力波从星体或星系中辐射出来的现象,如果证明了引力辐射的存在就等于证实了引力波的存在。
为什么这样说呢?
引力辐射是一种能量的辐射。假如一个行星围绕恒星运动,恒星的旋转会伴随有引力辐射的发生,使得行星的运转轨道发生变化,其主要变化特征表现在行星运动周期的减小,如果行星的运动周期减小,那么就能说明引力辐射的发生。
这一现象在1974年,被赫尔斯和泰勒二人所证实。他们对脉冲双星PSR1913+16进行观测,发现它们的公转周期变小率为(-2.40+-0.09)*10^-12,这个数值与广义相对论的计算符合的很好,广义相对论的预言值为(-2.403+-0.002)*10^-12,这一点充分证明了引力辐射的存在。
引力辐射的存在,意味着引力波在宇宙中是存在的,并且无所不在。同时也证明了引力波的媒介子引力子的存在。
通过这些论断,可以证明引力子在宇宙中是必定存在的,只不过我们无法探测到。引力子的无法探测性,其实并不影响我们寻求量子引力理论,因为量子引力理论建立的基础是场,而不是粒子。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4-21 19:42:11 +0800 CST  
11.4.1.6广义相对论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很好地解释了地面上物体所受的重力、海洋的潮汐和行星与天体的运动,把天上的运动和地上的运动统一了起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让牛顿感到遗憾的是,他一直没能解释清楚两个有质量的物体之间为什么会有引力?这个问题被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很好地解决了。
广义相对论实际上就是关于万有引力本质的理论。它认为,一个有质量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时空发生弯曲,在这个弯曲的时空里,一切物体都将自然地沿测地线(也叫做“短程线”)运动,而表现为向一块靠拢。我们看不到时空的弯曲,只看到物体在互相靠拢,就认为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万有引力”,实际上物体之间表现出来的这种万有引力,并不是一种真正的力,而是时空弯曲的表现。
四维时空的弯曲我们不好想象,但是可以降一维(在二维平面上)做个比喻。设想有一块布把它悬空展平,上面放一个小球,它就会把布压弯,在另一个地方再放一个小球,它也会把它周围的布压弯。我们看到,这两个小球就会自然地向一块靠拢,这是它们在沿各自的测地线运动的结果。我们看不到布的弯曲,只看到小球在向一起靠拢,就说它们之间有个引力存在,其实它只是时空弯曲的表现而已 。
这种解释在水星近日点的进动、光线在引力场中的弯曲、引力红移等问题上得到了很好的检验,其后在大量更精密的实验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检验,与实验符合得很好。广义相对论被认为是一种最好的万有引力理论。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4-21 19:42:24 +0800 CST  
11.4.2猜测:世上本无重力和万有引力
11.4.2 .1探讨:地球主磁场的形成
11.4.2 .1.1探讨:太阳系的公转是形成南北方向的地球主磁场的主要因素
我们在前文《11.2.11.9猜测:太阳系的公转使地球产生了磁场》分析了地球磁场的形成原因。
……我们分析了地球以30千米/秒左右的速度围绕太阳公转,太空中微子就对地球大气层产生了巨大的作用,让我们看到了信风带的移动。那么,太阳带动地球等8大行星,以250千米/秒左右的速度围绕银河中心公转,太空中的中微子对地球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我们认为,太阳系的公转使地球产生了主磁场。如下图。


……
太阳以250千米/秒左右的速度向上带动地球围绕银河中心公转,宇宙中的中微子会以同样的速度迎面向下撞击地球。因为所有的中微子是相连通的,所以,这些中微子的撞击动能就能够通过地球内部的中微子进行传递,传递速度为光速。
我们可以理解为地球是一层层巨大的网格式物质比如铁丝网组成,中微子可以轻松的穿过这些铁丝网。中微子穿越地球时,我们甚至可以不考虑这些铁丝网,相当于宇宙间的中微子在“畅通无阻”地穿过地球。众多的中微子定向流经地球,必然会产生一定的作用效果。
首先,形成了定向流动的中微子流。
在穿越地球的这些定向的中微子流中,其中,最长的就是从北极到南极的中微子流。中微子的传递、扩散过程中,会向四周均匀扩散。但是,由于其周围都是长长短短南北方向的中微子流,所以,经过相互碰撞后,中微子整体会遵循南北方向的定向流动,其中,中微子从北极到南极的流动最为稳定。
其次,定向流动的中微子流产生了中微子漩涡。漩涡中心为中微子低压区,四周的中微子将流向漩涡中心。这样,在地球上就产生了以磁南极(北极地区)、磁北极(南极地区)为漩涡轴的漩涡。漩涡四周(包括地表、大气层)的中微子都会呈边南北方向流动便向漩涡集中的状态。
第三,形成了所谓的地球主磁场。漩涡四周(包括地表、大气层)的中微子在流向漩涡轴心的过程中,形成了垂直于中微子漩涡的磁场。该磁场方向不是垂直地表指向地球中心,而是垂直于中微子流过地球的方向。由于地球存在一定角度的倾斜,中微子不是从北极流向南极,而是从地球北纬66度左右,流入地球,从南纬66度左右冲出地球。据测定,该磁场强度为0.5-0.6高斯。
第四、形成了所谓的“重力”。中微子在流向漩涡中心的过程中,必然推动大气层、地表、海水等所有的物体向漩涡轴心流动。地球上以及大气层范围内所有物体,都身处漩涡四周,都受到流向漩涡轴心的空气分子、中微子的撞击,都处在向漩涡轴心移动的大趋势下,因此,所有物体包括空气分子全部被压向地表。这就是我们认为的“重力”。
可以看出,在这个过程中,中微子的撞击动能是形成重力的最初的动力来源,空气分子受到中微子的撞击后,跟随中微子撞向地面,也起到一定的撞击作用。具体有多少中微子的撞击动能转化为空气的撞击动能,还需要进一步测定。
第四,形成了地心的高温、高压环境。亿万年长期的中微子的撞击能量,能够把地心的物质(包括地心的中微子)“点燃”。就像风中点燃的香头,会越吹越亮。这使得地心的物质(包括地心的中微子)的温度越来越高,形成的压强越来越大。
第五,形成了球形天体。
在地心内部的高温高压,会比较均匀的向四周扩散,最终,形成了接近球形的天体。
第六,造成了南北极地区的总体轮廓相似。
我们来看南北极的总体轮廓,会发现北极洋与南极洲大陆的轮廓很相似。从中微子定向流动的角度来说,这是很正常、容易解释的事情。中微子从北冰洋方向撞入,北冰洋周边陆地对中微子撞击的阻挡作用较大,北冰洋海水对中微子撞击阻拦作用相对较弱。因此,中微子的撞击力会沿着北冰洋的轮廓向下更好的传递。或许,这个作用力可以通过地球内部一直延伸到南极,必然导致南极的部分地区突出。这个突出的形状,应该与撞击的形状相似。
由于地球的倾斜与自转,导致中微子的撞击力在传递过程中发生一定角度的偏转,所以,突出的南极大陆位置与北冰洋的位置不是线性的,而是具有一定角度的偏转。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4-22 19:39:55 +0800 CST  

11.4.2 .1.2探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是形成地球主磁场的次要因素
地球以30千米/秒左右的速度围绕太阳公转,太空中微子就对地球大气层产生了巨大的作用,让我们看到了信风带的移动。
同样,太空中微子从侧面、从赤道地区流入地球,也能够产生磁场。由于地球公转速度只是太阳公转速度的八分之一左右,再考虑到赤道地区的对流层较厚,对中微子的拦截作用远大于北极地区,因此,地球公转形成的磁场都远远小于太阳公转形成的主磁场,或许只是百分之十吧。
这个从赤道进入地球的东西方向的磁场,会在地球中心位置与南北方向的主磁场汇合,形成一个更大的南北方向的磁场。
从这个角度来讲,南半球的主磁场是两个磁场合并而成,因此,其磁场强度应该比北半球要大一些。但是,考虑到主磁场在传递过程中被不断的拦截、改变方向,正常情况下,中微子流应该越往南越弱。
综合考虑这两个因素的影响,我们认为,或许地球主磁场的强度,从北向南,正常情况应该线性降低。考虑到不断有水平方向流过来的中微子的支援,或许,地球主磁场从北极到南极,其数值变化应该很小。我们可以对比南北半球同纬度地区的磁场强度,看一下是否支持这个推断。我们没有这方面的数据,希望爱好者能够提供这方面的数据。
从理论上,赤道地区以南地区有了两个磁场的叠加。但是,由于赤道形成的地球磁场一天之中只有早上6点左右才能够形成(即地球公转时的最左边,该地区为早上6点左右。),其方向是从西到东,并且数值仅仅是南北方向的主磁场的十分之一左右,其它时间,该磁场不存在。所以,我们在考虑南北方向的主磁场时,甚至可以不考虑赤道地区形成的东西方向的磁场。只有在特定的时候,或许,我们才考虑这个磁场的影响。
虽然,地球公转对主磁场的影响可以忽略,但是,地球公转却产生了一个重要的结果:水平方向的地球磁场。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4-23 19:44:42 +0800 CST  
11.4.2 .1.3探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形成了水平方向的地球磁场
目前,我们认为地球是一个大磁场,磁力线(即中微子流)从北极进入贯穿地球,从南极出来,并且在高空中形成完整的闭合曲线。
我们从上文分析地球磁场的形成中,可以看出,地球主磁场的主要来源就是从地球北极进入地球的中微子。从赤道方向进入地球的中微子形成的磁场,仅仅是从北极方向进入地球的中微子形成的磁场的十分之一左右,我们暂时不考虑这个影响。
在南北方向的主磁场中,很多中微子的确能够从北极进入地球,从南极流出。这是一个开放的类似直线型曲线,它如何在太空中变成闭合曲线呢?中微子以光速运行,当它冲出南极地表,是谁给它一个作用力,使它产生了弯曲呢?我们看到的弯曲的磁力线是怎样形成的呢?
我们认为,地球还存在一个水平方向的磁场。这是这个磁场,产生了我们看到了地球表面弯曲的磁力线。
我们在前文分析了在磁场中移动的导体能够形成电流的原理,导体中之所以能够形成电流,本质上还是发生偏转后的中微子的动能撞击造成的。由此,我们又想到:太阳向四面八方均匀的发射具有振动能量的中微子,这就是一条条的磁力线(即中微子流)。这样,地球公转以及自转时,都存在垂直切割“磁力线”的情况。
地球公转时,无论走到公转轨道的哪个位置,都存在一条太阳发出的中微子与其垂直。即地球无时无刻不在向右运行,靠近并垂直切割磁力线。那么,靠近太阳发出的中微子流漩涡(即所谓的磁力线)时,地球上的中微子会被拍打到哪个方向呢?如下图。



可以看出,地球带动地球上的中微子向右运行,靠近太阳光形成的中微子漩涡时,中微子会被拍打到上方。这样,在地球大气层中,从上到下,从南到北,甚至地表下方一定的范围内,所有的中微子都向上,即向北运行,形成了地球表面的水平磁场。
根据如上的示意图,可以推测出,赤道地区,在白天(6点到18点)由于太阳光形成的中微子漩涡的拍打作用,地球表面的水平磁场强度最大。在夜晚,即地球背面,基本没有太阳光穿透过来,也就没有中微子漩涡,也就不能对地球背面大气层的中微子进行拍打,水平方向的磁场强度逐渐变小。特别是在半夜12点数值应该最小甚至接近为0。
我们没有相关数据,不知是否有相关的数据支持这个推断。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4-24 19:45:35 +0800 CST  

11.4.2 .1.4探讨:地球自转对局部地区水平磁场的影响
地球公转的同时还进行自转时。地球上总有一个地区处于中午时分。此时,这些地区由于地球的自转,其运行方向(水平向右)与太阳发射的中微子流的方向(垂直向内)互相垂直,即该地区也在垂直切割磁力线。
上文我们分析了,地球公转水平向左时,地球大气层中的中微子在地球的带动下,水平向左运行,垂直切割太阳光形成的磁力线,形成了向上即向北的水平磁场。那么,中午时分,地球该区域的运行方向与地球整体向左的方向相反,那么,空气中的中微子被拍打的方向应该向下,即向南。
我们仔细分析这一过程,就会发现,这种说法实际上是错误的。
地球公转的方向向东,即整个地球,包括正冲太阳的区域(即12点),都以30千米/秒左右的速度向东运行。同时,地球自转时,赤道地球的线速度为460米/秒左右,此时,正冲太阳的区域(即12点)实际上总体速度向东,其数值为30-0.46=29.54千米/秒。这个数值比正常向东的速度略小一点点,因此,此时(12点)形成的水平磁场也会略小一点点,方向仍然向北。
可见,地球自转对局部地区(12点)水平方向的磁场的影响可以忽略。
但是,地球自转对地球水平方向的磁场整体分布有影响。由于地球自转,赤道地区形成的对流层较厚,南北极地区形成的对流层较薄。这就意味着,赤道地区容纳的中微子数量较多,被太阳光形成的漩涡拍打后,向上运行的中微子流也较大,即水平方向的磁场强度较大。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4-25 19:37:50 +0800 CST  
11.4.2 .1.5探讨:地球水平磁场的公式推导
百度:地磁场水平分量,赤道地区最大,0.03-0.04毫特(特斯拉)(即0.3-0.4高斯),南北极接近为0。
我们试着解释一下这个现象。
整个地球形成的水平磁场方向都是向上(即向北),并且其大小也应该相同。因为地球整体向东的公转速度相同,即大气层中的中微子撞击同样的太阳光漩涡的速度相同。在这种情况下,为何地球的水平磁场强度的数值差距如此之大呢
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各地的水平线是不同的。
从大的空间范围来看,赤道地区的水平线的方向是正南正北方向,中微子向北形成的磁场大小就是该地区水平方向的磁场大小;南北极地区水平线的方向是东西方向,中微子垂直向北形成的磁场在东西方向的分量为0,所以,南北极地区的水平磁场基本为0。
据此,我们可以认为,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水平磁场分量数值应该是基数乘以该地区与赤道夹角的余弦值。不同纬度,水平磁场的基数不是固定值,应该随纬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少,但是,该基数的变化幅度应该不大。
地球水平磁场强度公式为:Ф水平=Ф0*cosα α为该地区与水平线的夹角。
我们没有这方面的数据,希望有能力者进行验证。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4-25 19:38:01 +0800 CST  

楼主:半卷素书看天下

字数:1038503

发表时间:2013-11-01 04:1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6-09 14:33:06 +0800 CST

评论数:93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