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人口城镇化中工农业失衡与阶级分化  

中国城镇化建设从来没有象今天一样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所谓城镇化至少有城市化、城镇化、都市化三种叫法,城镇化在我国就其实质应该为农业人口非农业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的城市化已经是关乎政治格局、经济增长、社会公平、社会主义道路乃至政府执政能力的综合考验。有人甚至认为这是国家工业化的一种必要形态。这样做的目的似乎为改善农业现状,降低农业人口,增加农业效益扩大内需消费。但从长远看应该说是一种失策;大量产生的城镇居民、工商产业人员,因为经济“周期因素”也许会给未来增加沉重的社会变革力量和数量众多的“城镇无产者”。从而把各层阶中最安定的、最保守的阶级变成革命的温床,而这一切的结果,更具体的就是分散着从事家庭作业的农民被市镇和工商业剥夺了生产资料而集中了起来。尔后因为经济周期的波动----也许是一个历经进城务工、经商、工作后的二代或三代的迁徙人口,在不能肯定的历史某个时点上被强制地推上动荡的道路。提出者似乎基于解决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寄希望于城镇化来扩大需求优化供给侧。反对者认为人口流动将加重城镇之承载能力和社会管理成本上升、认为它是社会秩序紊乱的根源之一。一如18世纪后期进入工业化的英国、欧洲一样产生数量巨大的城市市民。因此在该问题的认识上难以回避地产生诸多冲突。本文试图立论,在改开时代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来,跟踪无产阶级源流进行的溯源研究,即我国城市工业领域的纯粹以出卖体力活脑力劳动为主的受雇佣劳动者,他们为什么失去,如何失去--生产资料问题试图探讨。他们和普通农业生产劳动者一样,都面对不太理想的生活境况,苦苦挣扎在经济危机边缘;形成一定群体和阶层。我们无意于探究工农业领域所有“因劳所得”者生活水准,抑或是否因分割和区别而“先农后工”安排失衡;总之他们是同一阶层。写实地揭示这只看不见的推手,推动着急速无序城市化政策关联的阶级分化产生的问题;当然这都需要历史来见证。借用当今一句话,“城镇化反向运动”永远在路上。
“天赋人权”是不容置疑的。不妨碍他人应该是任何文明都要遵循的底线。人类进入高级社会后,每个人为了生存的目的都应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但它的界址应为不妨碍他人的领域为限。所谓:“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古今中外 “良心、公平、正义” 永远是人类指路的明灯,是古往今来人们衡量理想社会的标准之一,一直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价值取向。可如今中国人传统的‘仁爱、友善’早让步贪得无厌、得寸进尺的市场经济规则的吞噬中。
贫富差距、一夜暴富、富而不仁者满眼皆是,富人们面对血淋淋的资本原罪如何救赎?他们自己也不知所措。为了获得安全感,富人热衷移民,以致境外移民。在中国社会表现是农村富裕人口完成弱势人口的搜刮后面向城镇迁徙。这种城镇面向城市;官僚豪富面向国外的移民迁徙也逐步加剧。主要针对中国的区别于人才移民的美国投资移民计划2004年就登陆,移民申请人以美国政府的要求投资50万美元到宾州,期限五年,即可获得永久绿卡。近10年,中国一直是加拿大,类此移民措施的最大来源地,可以理解几百年来欧美洲之间资源抢夺仍然继续。在市场经济下以结局论,本质是少数人对更多人的财富抽空,汇聚起来的先富阶层让“财富更大”的“资本本能”蒙蔽双眼。这等人口何来什么国家和民族观念。因此,城镇化措施只会导致更大程度上的贫富悬殊---国民财富积累流出,以至于制造出庞大的困难群体丢弃在民族体系积贫积弱的国度。鉴此,几个世纪前马克思天才地描述了我们现在正处于的这种社会状态和关系;“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首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的虔诚、骑士的热忱、小市民的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激发,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总而言之,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
它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灵光。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
79年以后的政治革新方向,通过时间的传导,到1984年前后即已开始在省市、县、乡由农业向非农业人口互相进行的大规模无序迁徙流动为基本态势的二三产业增长;已使我们经济上获得了相当成就感。从马克思主义角度是绝对忽视了城镇化与阶级分化间的某些联系。也许有人会认为这种联系很为牵强。因为目前没有一个专门的评价平台,没有形成一种讨论氛围;才让它身处后台。这种联系对意识形态、政治框架、社会结构、经济发展影响久长深远。
影响到底有多深?记得有位朋友谈论自己故乡,那是一个小县城;望着变得日益拥挤,污秽,无序的城镇。他似乎认可城市管理者“野蛮执法”,觉得城市管理者对外来人口的制度以及治理方面的限制,仍显不够力度。更有人甚至认为“原住民们”不应沉睡不醒,麻木不仁,应该采用极端形式团结起来解决问题。就如一些国家的光头党采取爆裂措施一样,而光头党的口号是“你侵占了我们美丽的故土,抢走了本应属于我们的住房,喝着我们的水,呼吸着我们的空气,就像贪婪的硕鼠。。。。。。。。。。。。”可见混乱的城镇化运动剧烈冲突的深度。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虽身处方寸之域,日日接触实际,讨论一下城镇化中各类问题,以期抛砖引玉。(待续)
楼主 Laouhuang  发布于 2017-09-07 14:15:34 +0800 CST  
@tianhan12345 2017-09-07 14:22:29
改革开放的道路,总体上是正确的!如果你想不通,说明你还没有全面的深入观察的眼光和格局
-----------------------------
谢谢指教 看看后面的一些分析
楼主 Laouhuang  发布于 2017-09-07 14:33:06 +0800 CST  
@tianhan12345 2017-09-07 14:22:29
改革开放的道路,总体上是正确的!如果你想不通,说明你还没有全面的深入观察的眼光和格局
-----------------------------
这东西形成于09年前后,发贴部分后老被删
楼主 Laouhuang  发布于 2017-09-07 14:34:03 +0800 CST  
农村社会中因地权出现的分层  *
当前,农民主张权利的呼声最大。究其根本农业人口占多数。用上百年甚至更久的目光来看待中国农民手中“地权渊源”。首先应该感念中 山 先生!这个伟大的人物在中国首次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带领人们为“耕者有其田”而奋斗,竭尽终生突破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封建土地观念。后来以觉悟者李大钊、陈独秀为核心的工人知识分子;领导的民主革命,他们冒砍头危险,继续着反封建压迫和剥削,在工人运动及后来的武装起义中,队伍里最中坚的分子仍然是工人和知识分子。后来他们在党的领导下,作为革命中最坚决的力量开始了土地革命。无数市镇和乡村的人们为了免受缙绅地主,官僚资本,殖民买办的压迫盘剥,雇农和贫农为了获得最根本的生产资料---土地,前赴后继响应革命。这里要指出的是党在一切领域反对“机会主义”就是指富农、小资产者,投身革命的动机不纯。无论是红军长征中的“扩红”,还是三大战役中的起义动员,还是一直在军内进行的”新式整军运动””俘虏转化”均以土地许诺和保卫既得地权为主轴线,这就是我们所常说的土地革命。有段话简要说明了当时的工农关系,“农民是小私有者,由于农业生产自然性的特点和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农民要求稳定的土地占有和基本生产资料私有。‘耕者有其田’是千百年来农民最高的经济追求和梦想,也是鼓舞农民投入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动力。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理所当然地实现对农民的土地承诺”,这里我党仅显示出了在土地公有制度下;农业耕种面的户均集体化方面政治承诺。
回顾历史可以看出,现代农民之所以成为“有产者”,其手中的土地价值;包含着作为劳动者联盟的无数先烈、仁人志士、工农无产阶级的生命鲜血的历史作用。
52年土改结束,3亿贫农、佃农和雇农全国人口约50%的人分得了土地。和封建主倒台后的民国时期一样,79年以来家庭联产承包形成的农民和土地关系到现在为止,在我地农村现实社会中基本形成了以下阶层的农业经营者;

地主村霸;属于农村的上流社会,占有土地,在市区、县城均有产业,和地方上层建筑在经济或政治上有着各类联系。自己不行劳动能够依靠再发包土地或强势占有各类宜农生产资料,获得经营资本与地租的农业经营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占有发展区位优势(如城乡结合部)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村民,购买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房地产业主实际上也是地主)。他们占有农村户口和大量土地,享受和拦截国家惠农补贴,一切福利利益均沾。更为甚者,收纳黑恶、社会闲散两劳释放人员或联系宗族势力欺压善良、称霸一方、为非作歹把持基层政权、渗透政治领域。

新型富农;79首轮耕地承包因人口优势,其拥有一定土地数量。至今自己家庭劳动力不能完全耕种,富余土地请帮雇工;或招引运用城镇剩余价值,建基于工业积累的以工哺农为形式,以各类财政补贴为基本生活保障。他们在城镇和农村两头均占资源,要他们丢掉农村的土地等生产资料不愿意;从城镇放弃已获得的机会和关联利益回农村进行低端的农业生产却又心有不甘。他们包括数量庞大的84年户口政策松动后通过各种渠道已进城定居人员。

自耕农、中农;占有少量土地,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者。在现有的农业集体中,因高度分散分割的农业生产面积,而难以在“耕播管收”方面发挥现代农业科技优势,无法产生规模化效益。无法统筹起来,支撑公共设施农业生产建设,如水利、路垄、山海之便。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其实际收入规模和积累不能承担其子女后代在现代社会的消费水平。因经济衰退,积累薄弱,长期消耗而成为贫困户。为得到上升阶层层级机遇,多数家庭子女外出读书、务工。但这个层阶最终会为村霸和富农的剥削和压榨逐步走向贫穷。

贫农、佃农;又称农民工。自己土地量少,因农耕社会糟粕的种姓文化和本身群体势力单薄等多重因素或为生存计,以多余劳动力季节性地或全年地外出到市镇出卖劳动的流动人口。也有的干完本身的活后以剩余劳动时间继续回乡返乡,为其他的地主富农出卖劳动力,这在农村现有人口中占二分之一强。以这样的形式进行生产的劳动者,年龄大了一般是回农村养老。这样的城镇市区的劳动无产者的同盟军还包括以下的雇农。
雇农:农村中的无产阶级。征地开发、迁徙、劳动力下降等原因导致失去土地或被兼并.有的转化为准城镇人口,完全或主要以出卖劳动力为生。
非农小私有者;本身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土改时没有分得土地,79年后的承包运动也没能让其进入农业生产的集镇小自有经济者,这类人口主要是传统上以集镇为核心的与工农业均发生经营关系的非农小私有经济,手工业者、商人,以摆脱繁重农业体力劳动为目标;以参加企事业、行政工作安排为形态,进入到吃定购商品口粮范围内。通过读书招工和退职不回乡的“员外、缙绅”。也有投靠、扶养、复员留城、总之因历史上各种原因的积淀形成的非农业人口。这类城镇化人口已占84年前城镇人口至少三分之二。他们目前多数仍以工资或社会保障为生活来源,也有被雇佣或自主地从事着体力和脑力劳动;因为他们的农业联系被而称“非农”,又因为生产基础薄弱所以称谓“无产者的同盟军”。
84年前纯粹的无产者,是指一直以来工业发展过程中良性形成的产业技术工人、手工业者和城镇各行业部门靠雇佣劳动领取薪酬生存的人口。他们目前可以说是“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对那时候工厂的工人、城镇职工、公务员等,按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的精神,对生、老、病、死、伤残、医疗和集体保险等作了具体规定,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保障政策当时还是很受拥护的,大家普遍反映:“社会主义好,生老病死有劳保。”后来的“54年宪法”,还是以人民利益作最高原则,对社会保障这一块逐步扩大“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从其中的描绘可以看出,工人无产阶级及各条战线人们,劳动积极性无比高涨,在“低工资,高积累”下,三个产业中工业占比由1952年的17.6%提高到78年的44.1%, 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679亿元,到1978年增加到3645亿元,国内工业生产总值以年均15.1%的速度增长,连续十二年通胀率0—0.02之间,基尼系数0,世界少有。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基础一穷二白,根本没有。在如此的积极性鼓舞下前30年的建设,工业结构门类齐全,钢铁、有色、煤炭、石油、电力、机械、轻纺、食品等工业部门逐步发展壮大,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如航空航天工业、国防工业、汽车工业、电子工业等也从无到有,迅速发展。
如果我们的改革开放面对“前30年”成绩视而不见,置“54宪法”为充饥画饼?那么建国“30年来,为改革开放垫底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工薪阶层如何定位?由此产生根本性的问题;带着先烈血泪的平均地权的胜利果实,被什么样人窃取了?那些在高强度低工资的工人劳动中积累起来的国资,由什么样的人代表了?我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公义和良知的基础何在?
楼主 Laouhuang  发布于 2017-09-11 13:12:22 +0800 CST  
为什么将1984年作为无序城镇化开始的时间
建国后工农业在土地政策和人口迁徙方面一直因政权的温和约束中没有出现大的动作。1984年以后县域社会中陡增大量非农小私有经济,如果将时间前推到84年以前,或则是作为改革开放标志式时间1979年也是可以的。但是作为中国城乡经济互动敏感结合部的县域发生的城镇化运动,以84年为界似乎更为真实。根据1986年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74城镇人口迁移调查的结果,首先匡算出1949至1986年由农村迁入城镇的净迁入量累计达7300万人,占全部增量的39.5%。按06年统计全国乡镇共41636个,如果按每个乡镇平均4000非农业人口,那么这部分人群就要达到1.6亿以上,还不带因为户口阻隔,滞迟在大中城市脱离农业生产,专习市麎习俗的农业人口。
在这里不得不牵涉到户口制度,户籍就是一项国家对社会有效管制的制度,在我国已实施了几千年,并非新中国的独创,本来职业间社会地位的差别和户籍没有必然联系。关于户籍管制,太史公有记:“禹平水土,定九州,计民数”。春秋时管仲的“禁迁徙,止流民”政策,战国时商鞅在秦国变法,公元前356年提出“什伍连坐”法。萧何入州府库不理财宝,而唯秦之户口册籍。论政府主导下的移民如秦统一全国,一次就“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西汉继续奉行“实关中”的政策,唐朝行乡保制,“五家一保,四家一邻,百户一里”。里长“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伪,催驱赋役。” 《唐律疏议•讼律》载:“同伍保内在家有犯,知而不纠者,死罪,徒一年;流罪,杖一百;徒罪,杖七十”。民国时期。1931年和1935年,国民党政府又颁布和修订《户籍法》及实施细则。1937年,颁布 《保甲条例》 ,在全国统一建立保甲组织,实行"联保连坐"制。历史给出的轨迹说明;以人口管理为核心的社会管制任何朝代都是一样的,不是以阶级分化为条件的,而恰恰说明了它就是解决分化有效工具之一。
解放后,在工商业和农业生产人口往返无序流动的状态下,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决策人出于恢复国民经济的考虑;及尽快实行工业化初衷,建立一套严格的户籍制度。 1953年4月17日 ,政务院公布了《关于劝阻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盲流”一说在此仅指盲目流动;1954年3月,内务部和劳动部发文《关于继续贯彻劝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 1956年12月30日 ,国务院公布《关于防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 1957年3月2日 ,国务院公布《关于防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补充指示》; 1957年12月18日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发文《关于制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由此可见当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问题的严重。1958年,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委员会第91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之前,公安部长罗瑞卿就这一条例草案进行说明中讲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是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无论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都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规划和计划进行。因此,城市和农村的劳动力,都应当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进行统一的有计划的安排,既不能让城市劳动力盲目增加,也不能让农村劳动力盲目外流。”
改革开放后,在“先富”的口号下决策人摸着石头过河打破各种框框,允许人口基本属于自由流动地外出寻找生活门路。出现以低成本出售劳动力的部分人挤占另外一部分人已有工作机会的现象,也锻造出少部分人用市场经济规则合法汇集获得多数人劳动成果的“特色”。
84年户籍管制松动表现形式为;1984年10月13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政府积极支持有经营能力和有技术专长的农民及其家属可凭《自理口粮户口簿》进入集镇经营工商业,公安部门应准予其落户常住,且统计为非农业人口。同时在处理后来因“高考”而中举,解决商品粮户口跃出“农门”,成为了“士绅可以不纳粮”“知识改变命运的主要形态;不下田劳作即能收获”,作为鼓励和刺激农业人口进城的政策安排,成为在中央层面农业政策领域研究和突破重点。这个时间点应被视为无序人口流动的开始。
几年中的逐步以解放生产力为前提,并无大碍后,2001年公安部提请国务院批转《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的文件,其中明确提议:“全国县级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及其他建制镇,所有在当地有固定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及与其共同居住生活的直系亲属,均可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城镇常驻户口”。目前,这个规定现在一直有效。由此可见,对户政开头的试撬到后来的开闸,政策力度的把握是非常有节奏的,也从进一步证实了户籍在经济制度改革中所处于的地位,也让我们发现了急速城镇化---城镇与工业作出的牺牲---改革成果之间的必然逻辑关系。
急速城镇化带来了房价、工业品剩余价值积累、社会管理成本垫高,以及带出衰退、失业产品过剩等消极后果,似乎一段时间内得到人们注意。从09年开始落户政策上似乎开始追加一些条件。有人认为权利和义务应该对等,履行城市建设的义务、纳税经历、稳定的社会保障关系等规定出现在一些户籍政策中。在房地产领域称谓“限购令”目前还处于探讨阶段,真正实施是什么效果,这是不可预料的。另外发展生产方面;金融机构的农户贷款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和资金补贴的范围中对“非农户”的排除性界定中讲到;“非农户是指长期(一年以上)居住在乡镇(不包括城关镇)行政管理区域内的住户,还包括长期居住在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的住户和户口不在本地而在本地居住一年以上的住户,国有农场的职工和农村个体工商户。位于乡镇(不包括城关镇)行政管理区域内和在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的国有经济的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的集体户;有本地户口,但举家外出谋生一年以上的住户,无论是否保留承包耕地均不属于农户”。要求能得到贷款的农户以户为统计单位,既可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也可以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农户贷款的判定应以贷款发放时的承贷主体是否属于从事种植、养殖、饲养农户为准。
从公开的政策得到信息:一方面城镇化承载力不能承受之重让决策人引起的重视。一方面可以说明,84年以后进入现住地的人口给现有城市化建设带来沉重的压力。
楼主 Laouhuang  发布于 2017-09-11 13:14:12 +0800 CST  
@景UAG瓷 2017-09-11 14:19:52
新圈地运动?有得一逼。盼续
-----------------------------
谢谢鼓励,再续
楼主 Laouhuang  发布于 2017-09-11 21:39:24 +0800 CST  
现代城镇居民  *
在世界各国社会、民族、地域间矛盾很多是由人口迁徙和土地配置关系引起的。比如中东问题,旧约中“应许之地”亦称“以色列之地”,即巴勒斯坦早就是上帝应允,赐给犹太民族永远居住的土地。应许之地更早前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开垦和游牧混居,后来因为信仰分割为各自民族。经过几千年的流徙,二战后在复国主义的号召下,在大批犹太人进入“流着蜜和奶的地方”,中东战争也由此开始。再比如四百年前的美国,由一艘“五月花号”带来的流动人口,从新教不能立足的英国工业化资本主义征地运动中失去土地的人们来到了北美,用枪炮和犁征服灭绝印第安人后,开垦出美利坚几百年的现代江山,此类先例在世界历史中比比皆是。中国由农业社会进入工业化现代化的时间非常短,前面提到的有一个群体,他们即不是城市或城镇的产业工人,也不能等同于纯粹的本分农业生产者,而是大量的在传统上以集镇为核心的与工农业均发生关系的各类行政企事业单位工作调动、招工招干和退职不回乡、投靠、扶养、读书、复员留城人员和家属。他们从家庭历史上或许是农业生产者和手工业者。因财产积累或技术工作的场合形态发生变化。遗弃故土,更愿意朝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地域流动。获得的成功信息激励更多在原始和不太发达的生产条件下担负农业劳作艰辛苦累的人们,渴望流动迁徙改变处境的思想动机膨胀。如同“应许之地”一样,占有他人机会和资源的举动,成为了个人的理所当然。
城镇化中人口移动和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再次论证了社会分层的渊源。强力的城市化中确实有人先富了;但带来的后遗症是大量农村人口在高税费压力下脱离故土,让职业所带来低下经济收入和劳动技能过窄的自卑,驱使他们急于脱离自身熟知的行业,另一方面却在知识技能无法与城镇需求融合下带来在“证明自我”方面的急躁病。同时,农村被抽空的生产力让留下的部分人身上加剧了固有负担。累计为税费改革最初的起因。到税费改革后,千百年来的皇粮免了;农业生产力和积极性不但没有上升,反而下降。试问?今天农村80后90后还有谁能下水田三指并拢插秧,“待到山花烂漫时”谁愿意丢掉城市的发展机会和花花世界去重建国家最基础的产业?现实是农村根本看不到这个年龄阶层下地务农;种田两句话“人无余力、地无余利”。记得有次在田边与一位本分老农闲聊,他就谈到“现在田亩产出都是不足也无法集中,本来气候土壤非常适合种双季稻,根本原因是劳动力缺乏,现在仅搞点中谷,维持了事”。
楼主 Laouhuang  发布于 2017-09-11 21:39:47 +0800 CST  
人口集中到城镇是诸多乱象之源 *
我们可以看到霓虹灯后下岗女工阵阵悲歌,乱尾楼里农民工思乡的叹息。新闻中主持人急促的命案报道,正直劳动年龄的无业少年挥刀狂奔,街边广场一阵阵乐声中带着腹臀赘肉,去城镇化中的闲肉肥脂的大婶们,本可以芝麻田中锄草、稻田除虫来去代替广场翩翩起舞,会合虎狼之年的壮老农业生产力,却满街占场挎袋,悠游扭动。还有端坐巷口“绿光淫来送往”的壮汉。而农村中片片空心村,积重难返的三农问题,以及野蛮城镇化开发为工商业用地继而撂荒的耕地上,由阶层分割出一栋栋出的别墅。这些真切写照不得不令人深思。80年代前通过上山下乡、入伍、招工、提干等用实践考验选择出的优良作风的优秀人才到各类工农业领域服务的良好秩序也彻底粉碎。起自70年代末的那场变革;使读书、行伍、务工成为一次“跑步进城”的机会主义大放送。“劣的驱逐良的”贪婪、好事、嫉妒、搬弄、暴掠等人类的劣根被“混乱迁徙”赤裸裸地发掘出来。资本作主、金钱至上之风跟进甚嚣。
有很多人小有成功后即竭底呼喊着“我是农民的儿子”;似乎要翻身了!。这何尝不是一种“另类划层”?我们农民真如你所说不如他人,寻求翻身吗?从来没有过!那么请问你是农民的儿子,非农民的儿子该怎么办?中国人有“子承父业”之习,你不回故土不去服务家乡,为何专事贪恋城镇的豪华呢?古人说:商人通贾,倍道兼行。夜以继日,千里而不远者,利在前也。渔人之入海,海深万仞,就波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当明白这样的呼喊是妄图不劳而获的进城机会主义的原本动因后。我们对其批判更能理直气壮了,但我们必须得将这种进城机会主义和传统最保守和稳定的小农思想分割开。因为这种进城机会主义,比任何思潮都要贪婪和卑劣。
传统农业社会的中国人认为“耕桑为治世首务”,一直视 “西塾课儿孙,东皋艺黍稷”为立家之本。传统国人多奉“耕读”为累世之业!何也?是为“念祖考创家基,不知风霜沭雨,受多少苦辛,才能足食足衣,以贻後世。为子孙计长久,除却渔樵耕田,恐别无生活,总期克勤克俭,毋负先人。”是啊,克勤克俭!万物土中生,全靠双手勤,那时代里的朴素认识,总为“勤俭”两字,现代又何尝不是如此?所谓“勤能补拙,俭可助廉”。历史上所有的食利阶层和劳动阶层均强调了“自食其力,劳有所得”,连高利贷者也吹嘘自己是“将本吃息”,而带着不劳而获思潮的进城机会主义在下的确不敢认同。即使“面朝土背朝天,插秧割谷”“摆地摊,做货郎”只要是劳动付出,勤俭所得,一般是会赢得人们尊敬的。这样的人们比功名利禄至上,贪占剥削他人的官僚、地主、资本家要强上好多倍。那么结论是;无论党政军民学,东南西北中;“所劳即有所得”才可以称作现代文明进步的最高圣典。
我们现在有种具体的机会主义现象,实为此类思潮中最为卑劣也最易成功的,特提出专以辨析;这是种认为读书—文凭---进城---显才耀能---升官---发财是成为个人价值体现理所当然的路子。知识改变命运提法何尝不是一个悖论?改变谁的命运?在丛林规则中改变自己的命运势必带来对他人的妨害。一般文明社会而言,科技与知识只有用于改造自然,为大多数人创造幸福才具有普世正义性!如果以知识仅改变自己的命运去鼓励不劳而获,消极化社会服务观,专一凸显个人价值,只会导致文明倒退,这或许已说明当今社会的价值取向被扭曲的程度。试看,如今那个不是在身份转变及至金钱和地位丰收,望见城市的靓丽忘乎所以,眼放绿光?那个不是鹭鸶腿上劈精肉、蚊虫肚里刮膏脂忘掉了根本?城镇化后时代“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带给我们何种启示不言而喻。妄图通过知识来改变命运者与渴望金榜题名者是一回事,属于最现实的机会主义。所以具备良知和正义的人们不能放弃“劳动决定命运”思想准则。
城市化运动在世界各国都出现过。一直以来,理论研究认为“工业发展导致城市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规律”。中国城市化给国民带来了什么好处呢?我们现在谈论改革开放时,经常会提到开放前三十年的计划经济的低效率。其实我们可以看到;时下论调渲染的,本质上是以市场来配置人口资源,大规模私有化大生产,归集人口自由流动带来的低廉价格的劳动力所产生的剩余价值。以政权初期承诺的生养死葬的劳保政策失信为代价,以道德沦丧换取的经济进步,进一步讲是以由亿万产业工人下岗来埋单,通过一次将“效率低下”需要提高国力的宏伟指标作为主题的“慕尼黑会议”,使贫穷者更贫,让富者更富,尽管这不是经济体制改革设计立意,但这一结果一直是改革年代的最大忧虑。
我们来看看那时效率是如何低下;据强国上某种说法,当时价格体系、产值口径都和现在不同的统计下,49-79年前三十年GDP仍达到年均增长率7.2%%。在没有国际货币比对状态下黄金可谓“货币太阳”。49年-79年黄金标价是没有变化的,每克3.04元人民币。2009年黄金国内最高交易市价为每克272.06元人民币。增长比率达到8949.33%。78年刚毕业大专生实习期51元月工资,51/3.04= 16.776克 ,转正后58.50元,58.50/3.04= 19.2434克。本人在一县内职能部门职工,工龄26年的公务员,1200月工资x12个月+4个季度1000绩效+年终3000各项津补贴=21400元÷12=1783.33元月收入÷黄金单价272.06=仅能购买 6.55克 。84年本地市场猪肉每斤0.5元。2008年9.5一市斤,上涨18倍。两阶段结局稍稍对比,再加上媒体消息动耶出手购买黄金就是几十公斤,即可掂量出我们后三十年改革开放给城镇化后的底层老百姓增加多少幸福感。
计划经济时代的理论坚持不患寡而患不均,任何职业首先都是在为社会主义贡献。只会有分工不同或发展孰先的制度安排。农业自给自足,工人吃定购统销粮食,由社会管理者有组织地生产、交换,全部积累公有化。国民生产分类各部门,本质上没有贫富贵贱的区别。这是因为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由于对资本主义的“周期因素”有着深刻认识;景气时对劳动力、技术、和市场的需求增大;经济衰退时产能过剩、紧缩、失业,动荡、社会保障能力下降的经济规律一直萦绕心头。为实现国家富强,稳定农业,发展工业这个总目标,才制定了建国以来一直行之有效的户籍、土地、粮食供应政策。因此,农民和市民并无位差,农村和城市的并无矛盾。至少理论上应该如此,所追求的现实状态也应如此。这种政治理论是具有良心的。那么现实状况又是怎样的呢?
1956年大力推进高级社后,劳动并没有给自身带来充分的回报,原本可以在农村从事生产的大量农民、非农小私有经济活动的人口,拼命挤向城市,获得成功的信息迅速返回到农村,诱发大量人员向市镇流动。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工作中,精减职工和减少城镇人口去加强农业战线,市镇大规模公有制经济的推行,特别是服务业的萎缩,又恰恰缩减了宽泛的就业机会,同时造成了市镇人口在政策和经济的双重压力下向农业流动的过程,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精兵简政、干部下放为特征的逆城市化运动。回复到57年人口统计意义上的理想状态。在政权力量的约束中人口和土地的矛盾一度缓和有序,而且流动的人口质量尚属优良。这种流动、调整、变迁的整个过程中产生了数量巨大的非农人口,主要分布为市镇工商业者,粮棉供、商业、加工企业,教科文卫事业,行政事业乡镇机构的人员。在计划经济时代就业主渠道为退伍、城镇待业青年招工、顶班、农代干、各类专业大中专毕业生。进入非农领域后都会带来户籍身份和粮食关系的转变是这段时间人口流动的主要个人动机。正是这种机遇驱使才逐步形成了前述的“进城机会主义”,或者说是工业化、城镇化中的意欲占领主流的机会主义。
(待续)
楼主 Laouhuang  发布于 2017-09-13 20:27:26 +0800 CST  

楼主:Laouhuang

字数:11952

发表时间:2017-09-07 22:15:34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9-17 16:52:32 +0800 CST

评论数:1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