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由外部环境看国人性格形成的原因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环境中发展的,虽然也是经历了几次大的外来文化融合,但总体上文化发展是相对封闭的,在南北朝、唐朝时期,佛教文化对中国的影响较大,伊斯兰教、基督教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国人主体文化的发展还是以儒家文化为主,道家的思想适度掺杂其中,外来文化大多被国人同化,呈现中国本土的特点传承下来,如中国的佛教就有明显儒家文化的内容。
中国从汉到清末时期的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大多数国人的哲学思想一直被儒家思想占据,而官员其思想、文化底蕴都是儒家的思想,所有的学者皆称自己为儒生。
如果看自汉以来的中华文明,这一个极少受到外来文明侵入的文明,2000多年的战争始终是以内部的战争为主,朝代更迭频繁,但外敌入侵很少,外部完全改变中华文化的战争没有发生过。
七百年前,蒙古国的入侵改换了国人的统治者,但其依然是采用汉文化来统治这个国家,没有文化的输入。相反,汉文化却把他们同化了;清代是满族入侵,近千万的满人统治了中国250多年,其带来的游牧文化没有伤及国人文化的分毫,相反其完全被中华文明同化,清王朝解体后,满族已经完全的融入了中国的大文化之中了。所以我们的文化是在一个相对较封闭的区域发展,民族2000多年也极少经历外敌侵略的磨难,这就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大特点,这一特点也对民族性格的塑造有极大的影响。
国人大多数没有宗教信仰,凝聚力比较差,但有勤劳、耐吃苦的性格,因为没有宗教信仰,权力、财富必然就会成为国人追求的第一目标,现在更加突出。几乎所有的国人都梦想着自己成为富豪,国人眼中的英雄也是富豪或有权力的官员,这些可以通过文学作品和舆论报道以及朋友、同事的交谈中感受到。
如果说磨难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最好的老师,那这句话对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同样的适合,国家和民族也应该是多经历磨难才能坚实和成长。
中国五千年的封闭发展,在磨难方面无疑是少了些,信仰的缺失和凝聚力弱同这一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民族几千年极少经历外敌入侵的磨难,自然就难以形成集体意识,难有共同抗敌的思想。没有外敌入侵的忧患,自然内部战争就成为历朝、历代战争的根本原因。因2000多年国人把精力多消耗在内斗上,故思想意识如散沙一样,国人对谁来做皇帝都无所谓的心情,也暴露出国人信奉的是谁最有权力和力量,谁就可以做皇帝的哲学。
一个民族没有经历外来的磨难,自然是难以形成内在凝聚力,当然更难以形成统一的信仰。我认为外部环境是促成内部成长的关键因素,适者生存的客观规律同样适合于国家,没有外力对内部的不断净化,自然信仰就难以坚定形成。对于一个人来讲,没有磨难是难以形成深刻而伟大的灵魂,历史上的圣人、思想家、英雄很少不是经历磨难的,此模式对一个民族同样也实用。我们这个民族在几千年的历程中极少受到外部的强烈撞击,没有经历大的、多次的磨难,同样也难以形成一个深刻的灵魂。
《进化论》阐述自然竞争是促进进化的最佳手段,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历程来看,因我们极少同外部文明冲突,和其它文明的竞争压力也不大,大多数时间是在自我发展。这有如在相对于封闭的小环境,那些近亲繁殖的树木,因为很少经受风霜雪雨,当然也可以长的高大,但是这样的树木如果有一天暴露在自然环境之中是难以经得起暴风雨的。
中华文化可称是博大丰富,但我认为深度不够,我们缺少像苏格拉底那样深刻的灵魂,也没有对自然真理极度追求的精神,所以近百年来在同西方文明的较量中,我们败下阵来。
一个民族的性格绝对不是短时间可以改变的,几千年来国人形成了相信皇权,相信祖宗的性格,故对自然真理的追求并不热衷,因此我们同西方文明的交手中败下阵来,民族现在依然是处于彷徨、迷茫之中。皇权虽然被打倒了,但是人们对权力的崇拜和迷信却没有根除,人们缺失信仰自然会对权力、财富有极大的欲望。这或许是多数国人都希望暴富的原因,也是国家提出的建设“经济社会”的原因。这也说明即使我们物质富有了,但在思想和灵魂上依然是贫穷。
我认为中华民族正处于新性格形成的初期,宗教信仰已经在全国逐步的推广,有信仰的人在逐渐的增多,随着文明的前进,随着外部文化力量的强烈撞击,相信人们会慢慢有自己的信仰,性格也会慢慢的变得刚毅。到那时,或许每个省都有独特的性格,但我相信那时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必然要远大于现在。我相信凝聚力的形成绝不是靠所谓的血脉,而是靠我们有共同的信仰,有顽强的毅力,有坚强不息的性格。根本是因我们有一个充满着深刻思想的伟大灵魂。

史高
楼主 史高1967  发布于 2018-09-04 21:37:01 +0800 CST  

楼主:史高1967

字数:1805

发表时间:2018-09-05 05:37:01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9-06 19:21:37 +0800 CST

评论数: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