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的尴尬与命运

中国哲学史有多少个版本,我还真不知道,因为我基本不读现代人写的涉及儒学方面的书,所以不得而知,不过冯友兰先生写的《中国哲学史》还是有所耳闻。
在当今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几乎都来自西方,西方的哲学概念已经成了标准件,很难再用其他术语替代,所以在论述中国哲学的时候难免使用这些概念。使用西哲概念揭示中国哲学并非不可(毕竟西哲概念也是文化交融的产物),因为材质不同,用同样的工具加工出不同的产品是完全可以的,但就怕掉进咖啡壶里,爬出来还是一身咖啡味儿。
怕是没用的,有时候恰恰就是怕什么来什么,譬如中国哲学史。凡作中国哲学史者,无一不是挂着中国哲学的羊头,卖着西方哲学的狗肉。原因很简单,不能解读《周易》,就不能建立起中国哲学的构架,没有中国哲学的构架,而欲为中国哲学史,是犹竹篮打水,必定一场空,所以,欲为中国哲学史,系统地解读《周易》是前提。
冯友兰先生写过《中国哲学史》,但我认为冯友兰先生的儒学底蕴根本不足以承担中国哲学史的撰写工作,冯友兰先生甚至连中国历史都搞不清楚,没有哪项指标表明冯友兰先生能够承担此项任务。
民国时期,儒学虽没什么成就,但儒学味儿还是有一些,而现在的儒学别说成就,就连儒学味儿都没有一点。复兴中华文化,喊得震天响,真正能做事的,找不出一个。说说大话,喊喊口号,搭搭舞台,搞搞折腾,好像都成了中国儒学界的专利。
现在儒学(国学)有热度,专家教授趋之若鹜,纷纷趁热打铁,埋头著作,写一些或编一些无滋无味的有关儒学方面的书,滥竽充数,汗牛充栋,哪管摞上几年就是废纸一堆。这么多专家教授,没有谁去想想如何把中国哲学史再打造一番,其实不去想就对了。中国历史被绑架,儒学基础研究零状态,《周易》《老》《庄》啃不下来,又凭什么去打造啊!
楼主 一而已  发布于 2018-06-28 14:20:31 +0800 CST  

楼主:一而已

字数:719

发表时间:2018-06-28 22:20:31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6-29 11:01:56 +0800 CST

评论数: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