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让”秦可卿怎么死?

应该“让”秦可卿怎么死?

中国学者 09年12月4日

在“红楼梦”第十三回里,秦可卿死了,病死的。吃了张太医(张友士;友士,谐“有事”)的药后,没过多久就死了。有些“红学家”认为这是被改写了,最初不是这样写的;最初写的应该是上吊死的,悬梁自尽。

1,死的太突然。没直接写她的死状。荣府里的人听到死讯,都感到惊讶。王熙凤发了一回呆;贾宝玉吐了一口血。因为什么呢?因为太突然。这是俞平伯的看法?但是,我觉得不管是上吊死的,还是病死的,都可能会死的很突然;死的突然,就会让人感到惊讶。(附带说明一下:王熙凤与秦可卿关系亲密,反应自然会强烈;贾宝玉为什么也反应这么强烈呢?贾宝玉和秦钟的关系密切。并且,贾宝玉与秦可卿的关系也很好。贾宝玉在贾家的地位特殊,秦可卿自然会与他亲近;秦可卿貌美,贾宝玉也自然会亲近她。但是,两个人的关系,还没有达到男女关系的程度。)

2,在第五回里,在有关秦可卿的判词,画,曲子中,只是在那幅画中明白显示是上吊死的。判词: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从这个判词来看,还看不出是上吊死的。但是,那幅“画”却明白地显示是上吊死的。

曲子(词):{好事终]

画梁春尽落香尘. 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 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 宿孽总因情.(秦可卿)

“画梁春尽落香尘”,字面的意思是,女人居室里的画着彩绘的房梁上,在春天过完了的时候落上了被脂粉的香气熏染过了的尘土。也可以是泛指富贵人家的房舍的屋梁上在春天过完了的时候落上了被香气浸染过的尘土。从字面的意思来看,也看不出她是上吊死的。只有那幅“画”明白地显示她是上吊死的。

为什么这里暗示是上吊死的,但在第十三回里却写成是病死的呢?据说,在某个“脂评本”里记载,“脂砚斋”,亦或是“畸芴叟”?这个人是曹雪芹的朋友,他曾经建议曹雪芹把这段文字改写;据说第十三回的标题也改了,原来的标题叫“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曹雪芹听取了他的这位朋友的建议。

那么,曹雪芹该不该听取这位朋友的建议把这段文字改写呢?我觉得应该。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为什么呢?即便秦可卿真是“淫丧天香楼”,真是上吊死的,也不应该直写,而应该用曲笔,应该写的隐晦一些。这就是所谓的“史笔”吗?

为什么不应该直写秦可卿上吊呢?1,金陵十二钗,十二个女子,十二个不凡的女子,怎么忍心“让”她们上吊呢?2,小说刚进行到第十三回,就让最貌美的秦可卿上吊,这将会给读者什么感觉?十二钗太不堪了!贾家太不堪了!因此,他的朋友建议他改写?因此,他听取了朋友的改写建议?

有的读者和“红学家”对改写后的文字颇有微词。据说刘心武还特意写了小说“秦可卿之死”,以恢复原来的文字。不过,仿佛他并没有写成“淫丧天香楼”。并且,秦可卿与贾珍的关系不是“扒灰”的关系,而是纯真的爱情。难道这真是曹雪芹改写前的意思吗?我觉得刘心武的小说“秦可卿之死”非驴非马吧。(我没看过这部小说?只看过他的有关的文字。)

此外,王熙凤之死,也应该写的含蓄一些。我觉得曹雪芹写的比较含蓄,而87版的电视剧则显得十分庸俗了。一定要让她被贾琏给休了;一定要让她哭着回金陵,给人当婢女;一定要让她死的很惨,尸体用破席卷了扔到荒野里。

王熙凤也算比较坏了。但是,对她的“惩罚(报应)”越重越好吗?

再有,贾珍的男子气。刘心武评价了贾珍和尤氏。他认为尤氏是一个出色的女人,善于处事。这个看法我赞同。尤氏确实善于处事。例如,她和惜春口角,分寸就掌握的比较好,话说的得体;还显出忍让的态度。但是刘心武对贾珍的男子气的说法显得不妥。他说贾珍是贾府里最有男子气的男人。与贾政,贾赦,贾琏等比较,贾珍确实处事果断。但是,贾珍是宁府的最高权威,处事果断也不足为奇。希特勒,斯大林,萨达姆,朝鲜,处事都比较果断。绝对权力大抵如此。当然,贾珍也不是一无是处的。这点就不多说了。
另外,尤氏既然也很出色,为什么秦可卿死,让王熙凤“协理”,“让”尤氏旧疾发作卧在床上呢?很简单,作者是想表现一下王熙凤的能力。否则,王熙凤的能力就不显著了。并且,尤氏发病也是可能的。
楼主 zhongguoxuezhe  发布于 2009-12-05 07:44:00 +0800 CST  
提。
楼主 zhongguoxuezhe  发布于 2009-12-05 18:23:13 +0800 CST  
作者:品咖啡17 回复日期:2009-12-05 19:00:12
《红楼梦》的话题,也算得上是中国文人的永远的话题了。呵呵。

不过自从胡适开端然后四面八方忽然冒出来一堆“脂砚斋”之后,这《红楼梦》的研究就乱了套。最近20多年,刘心武为代表的一群人更是没边儿地“牵强附会”了。
------------------------------------------
:) 问题越来越复杂了。一部小说,哪有这么复杂?“红学家”也不是故意的。水平问题吧。感谢!


把一部小说当成密电码来欣赏,可能确实是中国特色的文化。也难怪历史上那么多文字狱--写的和读的都以“曲”的心态来,两者的差距无法想像。
-----------------------------------------------
中国特色。文学贵含蓄。写作的人不妨这样写。但读的人则不能捕风捉影。“红学家”的水平还差。


又一个游戏很著名:一排人,第一个听到一句话后单独告诉第二个人,第二个再悄悄告诉第三个。。。十来个人之后,这句话早就面目全非了。这还是所有人都尽量想告诉后面的人“真实”的原话呢。
------------------------------------------
以讹传讹大概就是这样。一个错误被放大。胡适说后四十回是高鹗的续作。于是,“高鹗说”就成为定论。


楼主 zhongguoxuezhe  发布于 2009-12-06 07:48:11 +0800 CST  

楼主:zhongguoxuezhe

字数:1668

发表时间:2009-12-05 15:4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9-24 18:14:26 +0800 CST

评论数:2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