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心物一体的本源

人是心物一体的本源

唯物论者亦称唯物主义者,以唯物辩证法为辩证观,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物质的反应是第二性的。唯物理论作为一种社会发展模式或方法论成为探索自然的手段还好,如当这种物质观念及手段一旦进入人的主观心里,就会变成可怕的物欲争夺能力。而与之相反,中国传统文化则以阴阳太极为辩证法门,儒家思想讲格物致知体用结合及知行合一的行为观念,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两种观念由于坚持的本体论内外相异,因此所推导出的社会理论特点亦有所不同。前者唯物不乏唯其物质化的外部功能,以追求物质化的共产主义为信仰;后者格物不乏格其内部理念,以普及道德良知为己任,致力于仁者爱人的大同世界为追求。二者因为唯物与格物之别,故而不乏相互纠结的关系表现,但亦不乏具有相通共性特征存在。

唯物论者说劳动创造了人,此话正确与否姑且不论。自从人类来到世上,也为这个缤纷的世界增添了光彩。火的利用摆脱了茹毛饮血的生存状态,语言的形成则为文化艺术宗教等意识形态垫定了先决条件,从此也开启了人与低等动物的根本区别。后来文化大发展时期各种观念相继产生,唯物论者也追上来说它才是世界的老大,是第一性的。以此就中国而言,从荀子的天人相分,历经王充等到至今唯物理论的形成,至少也论争了一两千年。

人类社会自当以人为本,人才是心物一体的本源,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之根本体现,如何可有心物之分。古人言:无手足心则废,无心脑肢亦残。心不仅只是代表意识,而更是精神与灵魂的载体,在人类社会中如果物质高于精神、欲望大于良知,社会将成何体统、想必风气也好不到哪去。自从人类顶天立地的站立起来,就该是赋予了人类天地人和,人者居中上明天理为阳、下识地利为阴的辩证关系。如言:‘人之一身主宰在于一心,心也君子也;手足者臣民也,君有乾纲独断之明,而后臣民效指挥如意之势’。体与用这一对哲学范畴,最早是荀况提出,他说;‘万物同宇而体异,无宜而有用’[富国]。并认为‘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解蔽]。而孟子则言;‘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一如民言则有‘思路决定出路’。而在唯物辩证法中则解释为:内因与外因,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并且指出主观的能动性质。而现实中‘心’不仅可思,亦可学而知之,乃至学以致用。吕子论学;吕子曰,‘天生人而使其耳可以闻,不学,其闻则不若聋;使其目可以见,不学,其见不若盲;使其口可以言,不学,其言则不若喑;使其心可以智,不学,其智则不若狂。故凡学,非能益之也,达天性也。能全天之所生,而勿败之,可谓善学者矣’。如顾炎武所言:“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则乱亡,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之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夫之无耻,是谓无耻”。



楼主 李同庆ABC  发布于 2018-02-10 09:58:59 +0800 CST  
通过唯心、唯物能证出唯理论,应该才更有价值。
楼主 李同庆ABC  发布于 2018-02-11 17:32:02 +0800 CST  

楼主:李同庆ABC

字数:1197

发表时间:2018-02-10 17:58:59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2-12 16:43:10 +0800 CST

评论数: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