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西东》:惟问南北,不外乎家国情怀!

《无问西东》:惟问南北,不外乎家国情怀!

江上小堂

了解了一下,《无问西东》这部片子是描述四个清华学子在四个历史时期的故事,分别是北洋时期、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时期。故事结构就像一根烤串,串烧在一起。这样的结构,没有对历史的通观,在我看来,就如失忆症患者的记忆片断。料想观众会有一种跳跃感,如果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缺乏大致的了解,会整不明白。





该片本来是2011年清华百年校庆的献礼片,因多次修改至今才得公演。片名据说取自清华校歌的一句歌词,“立德立言,无问西东”。上映后,也引起了不少探讨和争议,想知道影片到底想表现什么?

我觉得这再明显不过了,无非是想表现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与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清华学子是中国最顶尖的知识精英,影片想以他们的经历、他们的选择为代表来倡导知识分子应当将自己的命运紧紧地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片名《无问西东》暗示了这一主题。清华校歌中的“无问西东”的原意是指在德行和学术成果上不论中西,所谓“科学无国界”,但在影片中却意指地理上的东方和西方,而不是学问上的东方和西方。就是说无论漂泊何处,是在北平优美的校园里也好,是在云南僻壤的西南联大也好,都要心系国家。如孔子所言:“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困顿窘迫还是流离失所都要不改衷心。

“无问西东”的言外之意,就是“惟问南北”。“南北”自然就是政治上的含义。在汉语里,南北一向具有政治方位和区分统治合法性的含义,例如“坐北朝南”。有一部历史著作《南渡北归》很有名,记述了抗战时期清华等高等院校的师生从中原迁往西南联大,又再回归中原的故事,详尽反映了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沉浮和他们的一系列选择。书名正好与片名相映成趣。





纵观历史,中国知识分子还没有从家国情怀中跳脱出来。所谓“家国情怀”,就是“以国为家”。这既受传统儒家思想的遮蔽,又受近现代以来中国受到西方冲击后,而形成的国家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国家主义意识形态要求个人牺牲自我以实现国家的强大,从而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传统的影响,孔子说,“士若怀居,不足为士也”,意思是要以国家天下为重;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朱熹说,“以天下为己任”;顾炎武说,“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便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出处。

而国家主义则将国家作为最高目的,个人则是国家的手段。例如孙中山说,“个人不可太过自由,国家要得完全自由。到了国家能够行动自由,中国便是强盛的国家。要这样做去,便要大家牺牲自由”。这类的宣传或口号很多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等。

表面上看,这些要求很正确。但问题在于如果没有赋予个人独立的价值,没有个人权利,“天下”和“国家”就会成为人压迫人的工具,天下就只是一人的天下,国家就只是一部分人的国家。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就会迷失自我。所以,我们会看到,许多知识分子在历经劫难后,仍然未能醒悟,认为是“娘打孩子”,娘打错了但目的是好的;仍然未能获得独立的人格,痴心不改,无怨无悔,可以说是“虽九死其尤未悔”;向往和迷失在温暖但却虚幻的国家怀抱。就像一个受了家暴的孩子,挣脱不了家庭的羁绊。

这种“家国情怀”,“以天下为己任”的深厚情结,我以为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致命伤。它极大地影响了近现代中国历史的路径选择,使得中国远离和排斥了先进的文明,以变异和转形的方式,新瓶装旧酒,将自己重新包裹和封闭起来。代价非常惨重,无论是整个国家还是知识分子自己,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历经劫难,却并没有进入那期盼和许诺的美好光明世界。但为什么还要无问西东继续走下去呢?须知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2018年1月28日

楼主 江上小堂1  发布于 2018-01-29 11:47:23 +0800 CST  

楼主:江上小堂1

字数:1502

发表时间:2018-01-29 19:47:23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2-04 14:10:25 +0800 CST

评论数:1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