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0本我读过的书



孙磊考虑过有好的产业迁移时会跟着走。但从孩子的情况来看,还走不了,还需要在北京再拼一段时间。

批发类商户的转移对打工子弟家庭有明显影响。不少打工子弟学校学生家长多是一些商贩,转移意味着失业。伴随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是整治城乡结合部,打工子弟学校被殃及,生存空间受到威胁,学生求学该何去何从?

毫无疑问,这个群体深受影响。转移的阵痛就这样转嫁到了他们身上。

公立校能否放开招收流动儿童?



(旧宫镇教委为海迪学校找到的学校新址,位于一所幼儿园内)

受拆迁影响的不只是打工子弟学校。8月14日傍晚,在朝阳区奶西村,芥末堆看到奶子房小学(公立学校)的四周都已被拆除,进入学校的小路坑坑洼洼,碎瓦砾到处都是,工人师傅还在给学校装修。

张丽娟在奶子房小学呆了二十五年。她告诉芥末堆,学校暂时不拆了,下学期还正常开学。奶子房小学现有三百多学生,90%以上的学生都是打工子弟。自2014年北京市五证要求提高之后,学校生源减少一半。学校不再自己招生,每年由朝阳区教委统一分配招生名额。她介绍,去年分来了二十多个学生,今年只分了11名学生。

2009年,宋映泉曾对城乡结合部的的一些公立学校做过调研,当时某所学校有三个校区,但另外两个校区都招不够学生,虽然学位足够接收部分非京籍学生,但教委控制着招生人数。

宋映泉认为,2012年以来,北上广的流动儿童读公立校的门槛在不断提高。2014年更是趋紧。北京的特殊之处在于,只有北京才有这么多不合规打工子弟学校,有些学校曾被强行关闭。

公立学校放开一些学位接收打工子弟在宋映泉看来也并非很有难度,只是有人担心会出现洼地效应,导致更多外来人口涌入北京。学界不认可这一观点,“一个家庭举家搬到一个城市,是很复杂的决策过程”。

他认为城市规划、管理不应该不顾下一代,人的价值永远高于城市价值。矛盾的解决首要考虑的是人力资源的被重视,“要关注每个儿童受教育的机会不受损害”。

从更宏观的政策来看,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问题已经进入政策视野。2001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了“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的“两为主”政策。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将常住人口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将随迁子女教育纳入财政保障范围。

宋映泉介绍,2008年至2012年期间是上海对打工子弟最友好的时期,当时,上海市政府降低公立校接收打工子弟入学门槛,同时对打工子弟学校给予补贴以提升办学质量。这是完全符合《义务教育法》的要求。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数据统计,上海市级财政逐年增加对专门招收打工子弟的学校的生均经费,由2008年的每生每学年2000元逐渐增加到2016年的6000元。

上海的这一做法一直被认为值得学习和推广。针对流动儿童的教育经费问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曾建议加大省级统筹,建立各级政府分担的教育财政机制。省内流动的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经费由省、市、区县三级政府负担。跨省流动的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经费由中央、省、市、县(区)四级政府分担。他还建议确定中央政府承担跨省流动的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经费的比例不低于50%,这将是对地方政府极大的鼓励。

8月15日,海迪学校的家长们前往旧宫镇教委为学校找的新址探访。新址位于大兴区小红门的一所幼儿园旧教学楼,距离海迪学校6.5公里。目前,海迪学校登记等待安排的学生有600余人。探访时有家长提出新址的教室能否容纳这么多人,校方对此没有给出明确答复。

另外,校长特意向家长声明,新址不能保证不再次被拆。

(注:文中孙磊、许松、张丽娟、曹琳为化名)


这种武断的一刀切 和包容 人文相去太远了



赶你回老家呀!只有这一个目的,别无其他!



为什么不给打工者的子女一个学习的空间,他们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国家为什么不能给孩子一个校园呢?
楼主 烽火戏诸侯陈烽火  发布于 2017-08-24 18:37:56 +0800 CST  
1717
竹简的惊世表情,挺好的素材写的不伦不类
楼主 烽火戏诸侯陈烽火  发布于 2017-08-24 18:39:16 +0800 CST  

浙大首位 90 后美女博导:号称学神


浙大首位 90 后美女博导:号称学神

近日,很多人的朋友圈被浙江大学 90 后美女教授杨树的传奇故事刷屏了。这位年轻的杨教授出生于 1990 年 6 月 5 日,20 岁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24 岁博士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



据公开报道,杨树是首批香港博士奖学金获得者,已在 TED、EDL、IEDM、APL 等国际顶级期刊及会议发表论文数十篇。她的研究成果目前已被工业界杂志如《Compound Semiconductor》、《Semiconductor Today》等广泛引用。凭借这些耀眼的成绩,她入选了第十二批 " 青年千人 " 计划,被聘为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十二批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年轻化趋势更为明显,相比于去年年初公布的第十一批国家 " 千人计划 " 青年人才,这次不但 "85 后 " 的比例明显增多,而且 "90 后 " 也首次出现。对于 "90 后 " 入选有多难,我们来看看这批入选者的年龄区间统计数据。从统计的结果看,1975-1979 年龄段的有 125 人,1980-1984 年龄段的有 375 人,1985-1990 年龄段的有 63 人,1990 年出生的有 2 人,从年龄分布来看,1980-1984 年龄段成为青年千人计划的绝对主力军,占据了 66.37% 的比例,而 "85 后 " 的占比仅为 11.15%,而两位 "90 后 " 在其中只是占到了 0.35% 的比例。

90 后牛津女博士后回国当教授,学生叹其太漂亮

第十二批国家 " 千人计划 " 青年人才最终公示名单中,除了杨树,还有另一位 90 后成员,她就是出生于 1990 年 5 月的电子科技大学美女教授刘明侦。



18 岁进入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学习

21 岁以全系第一名毕业

22 岁硕士毕业于剑桥大学

23 岁 Nature 发表论文,

24 岁拿下牛津博士,

25 岁入选电子科技大学 " 百人计划 " 被聘为教授,

26 岁入选第十二批 " 青千 ",牵头成立了 " 应用化学研究中心 ",助推电子科技大学化学学科成功进入 ESI 前 1%。

读博期间,她所在的团队主攻以卤化物钙钛矿材料为核心的太阳电池器件。她在《自然》正刊上发表的这篇文章,完全摒弃了染料敏化典型的介孔结构,利用真空气相沉积的方法制备了高效的平面异质结结构的钙钛矿太阳电池,为该电池的科学研究带来了全新的认识。

仅三年时间,Google 学术目前引用量已超过 2700 次,成为钙钛矿太阳电池领域内他引次数最高的三篇论文之一。23 岁的刘明侦博士也成为在 Nature 上第一作者发表论文最年轻的中国女学者。



" 一般新材料的研究期只有 3-5 年,为了抢时间,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做实验,钻在实验室里十几个小时。" 刘明侦说," 到 2013 年 4 月底终于实验成功了。" 从研究材料到发表论文,刘明侦仅花了半年多的时间,抢在了本领域的最前端获得研究成果。

2015 年 10 月 10 日,刘明侦正式成为电子科技大学 " 百人计划 " 入选者,与该校签订协议到微固学院工作。刘明侦说,作为重庆人,一直有浓厚的川渝家乡情结,她愿意放弃在英国的职位回到中国,来到电子科技大学,下定决心要为学校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尽自己的力量。

90 后,走上社会各个领域的前台

杨树和刘明侦这两位高颜值学神,带着 90 后的标签向我们宣布——他们走向了学术前台。引发网友热议:





















不仅如此,纵观其他领域,90 后早已在综艺界、商界 …… 脱颖而出。

综艺界,活跃在观众视线下的 90 后明星层出不穷,不必多说。

至于商界,90 后霸道总裁更是层出不穷,有一度,中国 90 后十大富豪榜也常刷屏。



2016 中国 90 后十大富豪榜发布龙光地产纪凯婷身价 80 亿排第一

于是问题又来了,中国 90 后教授、90 后霸道总裁都有了,下一个 "90 后 " 大神会是你吗?





10小时前

中国任何一代都不会垮掉,只是发展太快,上一批人接受不了下一批的新鲜事物。

362







10小时前

貌美加才女,一个字棒!

152



彼岸聆枫



9小时前

何谓女神?这才是真正的女神!

84



tcxst



9小时前

比你聪明的人不但比你更努力,还比你好看
楼主 烽火戏诸侯陈烽火  发布于 2017-08-24 19:00:20 +0800 CST  
活在中国,你感觉这个国家最让人不解的是什么?

易中天参加开讲了节目时,一个学生代表问了他一幅早年清贫时写过的对联: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叹人间从此惜年少
身跻九流,家徒四壁,问天意何时重斯文

易中天给予了这样的回答:









中国一方面嚷着要做文化产业大国,强国。另一方面社会普遍对教师和医生这样的知识分子远没有达到应有的尊重。
楼主 烽火戏诸侯陈烽火  发布于 2017-08-24 19:23:06 +0800 CST  
袁岚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 副研究员

谢邀。
一方面,明明白白地鼓励大家追求财富。甚至资本家赔本跑路,第一反应不是追究他们的法律责任,而是忙着减税、增加贷款。甚至连缺乏技能的大学生,都鼓励他们辍学创业。
另一方面,对真正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专业人士百般刁难,死活不愿意给他们跟自己贡献相符的报酬。一宣传科学家和劳模,就是淡泊名利,安于清贫,生活俭朴,拿钱少,不顾家,积劳成疾,英年早逝……这都是什么导向!

举几个例子:
《大国工匠》第一集:38万公里,是“嫦娥三号”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在中国航天,53岁高凤林的工作没有几个人能做得了,他给火箭焊“心脏”,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大国工匠》第一集开播:揭秘中国火箭)贡献这么大,待遇怎么样呢?“他的时间80%给工作,15%给学习,留给家庭的只有5%。”“很多企业试图用高薪聘请他,甚至有人开出几倍工资加两套北京住房的诱人条件。”这意思,为国家焊火箭就是要吃亏?给国家栋梁与市场平齐的待遇会死啊?整天喊着要提高劳动收入,为什么不从国家项目开始做起?是不是以为让好人吃亏很光荣啊?

《大国工匠》第三集:有了他,“蛟龙号”潜航员才放心。深海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组装起来最大的难度就是密封性,精密度要求达到了“丝”级。而在中国载人潜水器的组装中,能实现这个精密度的只有钳工顾秋亮。 (《大国工匠》第三集“两丝”钳工顾秋亮 “蛟龙号”潜航员以生命相托)“他原来所在的实验室一直希望他回去,收入能多一半,这对于他这个单职工、女儿上学急需用钱的家庭来说,能起不少作用。”“尤其是7000米海上试验,船刚刚启航,他就接到妻子打来的电话。当时妻子被查出怀疑恶性肿瘤,领导都来安慰他,后来查到不是恶性肿瘤,回来后他和妻子哭着抱成一团。”不把为国效力搞成最惨的事不罢休,没救了!

《大国工匠》第四集:中国商飞大飞机制造首席钳工胡双钱在35年里加工过数十万个飞机零件,没有一个次品。(《大国工匠》第四集:国产大飞机的首席钳工胡双钱)“私营企业的老板甚至为他开出了三倍工资的高薪,但是胡双钱拒绝了。”“现在,胡双钱一周有六天要泡在车间里,这张仅有的全家福还是2006年照的。一年多前,老胡一家从住了十几年的30平米老房子搬了出来,贷款买了上海宝山区的70平米新家。作为一个一线工人,老胡没有给家里挣来更多的钱,却带回了有一摞摞的奖状证书。”只给奖状不涨工资,不令人寒心?

有人总结得好:萱萱眼里,好工人停留在脏乱差穷不顾家,好干部停留在清廉绝症不要命,好受害者停留在原谅宽容倒贴钱,宣传效果停留在好人没好报祸害遗千年。

如何宣传劳动光荣?为萱萱提个建议。找一位技术工人,说他上学时如何勤奋,如何感谢师傅;在工作中解决了多少技术难题,多有成就感;工作条件多好,收入多高,房子多大;出去人人尊敬,个个敬酒;如何继续钻研,跟国外同行竞争。不是经常羡慕日本和德国的技工精神吗?那就好好学人家的宣传导向!

2016年4月5日增补:参见关于我国知识分子待遇问题该如何正确看待? - 袁岚峰的回答。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在整个国家的人均GDP只有美国的1/7的背景下,我相信绝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希望的并不是立即把待遇跟西方看齐,而是表现出在当前条件下的尊重。当然,我不是说现在过得很糟,跟文革时和八九十年代“搞导弹不如卖茶叶蛋”时相比自然好了太多。但是,杂七杂八窝心的事不少。管理者常常显得不是把知识分子看作知识的创造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而是看作潜在的腐败分子,最重要的不是帮助他们做出多少成果,而是盯着别让他们贪污了。于是乎,项目计划制定得钜细靡遗,一切经费的使用都要严格按照计划来,连哪年去哪里开多少会都提前几年定好了。问题是,科学发现的本质之一就是不可预测性,如果提前几年就能预测出来的,那还叫科研吗?种种刻舟求剑、胶柱鼓瑟的做法,就像第22条军规,充满黑色幽默。
当前条件下的尊重是什么样?要让专业人士凭自己的专业技能堂堂正正地拿到高收入,成为社会尊敬与羡慕的正面形象:科研工作者凭科研,教师凭教学,医生凭诊断,记者凭写稿……如果人为地压低专业技能的收入,把科研劳务费、课时费、挂号费、稿费定得很低,再八股式地宣传知识分子就应该“淡泊名利”、“安于清贫”(在物质匮乏、需要全民同甘共苦的时代,这种宣传是合理的、积极的;在物质丰裕、社会把富人视为英雄、成功学热销的时代,再这么宣传就充满了反讽效果,令人怀疑宣传部门是不是把脑子遗忘在了几十年前),就等于要么逼着他们跳槽,要么逼着他们从其他附加值渠道获取报酬:科研工作者凭材料费,教师凭补课,医生凭检查和卖药,记者凭有偿新闻……由此造成的弊端数不胜数:把需求引导到错误的方向上去,专业人士内部劣币驱逐良币,公众觉得专业人士道德败坏……唯一的效果只是维持了“专业技能就该廉价”的社会固定印象。这种贻害无穷的老观念不除,“科教兴国”、“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就是口不应心的空话。让专业技能体现出高价值,才是尊重人才,尊重知识,才能从根子上消除反智主义、读书无用论的土壤。


两个回答的综合见袁岚峰:“国家的人”,就该少拿钱?。
楼主 烽火戏诸侯陈烽火  发布于 2017-08-24 19:24:39 +0800 CST  
人民日报》2016年4月8日发表记者吴月辉的文章《崔院士的三个烦恼》(崔院士的三个烦恼(关注)[人民日报社),如下。

【内容摘要】作为主持建设这艘“天文光谱航母”的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崔向群这些年来见证着LAMOST的每一步成长。她在为LAMOST不断取得好成绩高兴的同时,也有一些对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现状的担忧和烦恼。

中国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全景。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供图

前不久,美国科学家发现引力波的消息,在中国引发科普热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大科学装置的关注。

大科学装置是指通过较大规模投入和工程建设,建成后以长期的稳定运行和持续的科学技术活动,实现重要科学技术目标的大型设施。可以说,现代科学技术诸多领域取得突破都离不开它。引力波的发现就是借助于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这项大科学装置。

近些年来,我国也先后建成和在建一系列大科学装置,LAMOST便是其中的重要代表。

LAMOST全称“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是我国上世纪90年代提出并开始建设的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大视场光学望远镜,被称为中国自主创新研制的“天文光谱航母”。

作为主持建设这艘“天文光谱航母”的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崔向群这些年来见证着LAMOST的每一步成长。她在为LAMOST不断取得好成绩高兴的同时,也有一些对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现状的担忧和烦恼。

烦恼一

买得起马,配不起鞍

“买得起马,配不起鞍”,这是崔向群院士的第一个烦恼:“为啥国家花了这么多钱建设大科学装置,却没有配套的人员管理、薪资发放机制?”

崔向群说:“LAMOST建成后至今,国家每年都会给一笔运行费,但是却没有相应的人员经费,我们只好借钱来发薪。2014年,我们就已经欠了2000多万元,到现在只会更多。”

曾经在国外大科学装置长期工作过的崔向群告诉记者,国外的大科学装置建设经费中包括10%-50%的人员经费,人员管理机制也相对灵活,有课题时就拿出人员经费聘用科学家入驻科研,课题完成了仅保留少量的人员维持运转。但是,国内的大科学装置往往是只管建,不管聘人。

“现在在LAMOST工作的科研人员有60多人,从事运行、观测、数据分析等工作,但是其中相当一部分人都没有编制。没有编制,也就意味着这部分人没有工资来源。”崔向群说,这样一来大家就必须腾出一部分精力到外面争取横向科研项目(企事业合作单位提供经费的科研项目)来发工资。“这不但影响科研人员正常的科研工作,同时对于基础研究人员来说,争取横向科研项目也较为困难。”

即使是体制内的那部分人,国家下拨的“人头费”也不足以全额发放工资。

目前,LAMOST每年从国家获得3000万元运行费,但是其使用范围受到严格限制,比如备件更新、消耗品、水电费等,用于人员的只能是出差、开会,不能发工资,甚至不能用于大科学装置所在地工作出差。

“不仅LAMOST有这样的情况,大科学装置基本上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崔向群说,更让她担忧的是,由此造成科研队伍不稳定,高水平人才留不住。“科研工作的本质是高强度、高水平的人类脑力活动。即便再重大、再先进的科研装置,缺少了具体人员的设置、操作、维护乃至后续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就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

“对大科学装置不仅要重建设,还要进一步完善、优化人员管理和经费投入机制。”这些年来,崔向群一直为此呼吁。今年两会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她又再次提出这个问题。

“这次相关部门有了回应,说已经注意到这方面问题,去年出台了运行费可用于非在编人员的新规定,但对于在编人员不能全额发放工资的问题目前还是没有较好的办法。”崔向群说。

烦恼二

难以得到持续支持

LAMOST建成运行4年来,已经得到并发布了569万余条光谱数据,其中包括314万颗恒星光谱参数星表,相当于为浩瀚的太空做了一次普查,由此获悉天体的温度、密度、年龄和化学成分等。这些数据遥遥领先于国外同行。

尽管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但崔向群院士仍感到担忧,因为国外研究在步步紧追。“LAMOST做出来后在国际上有很大反响,欧美开始纷纷跟踪。目前国际上已经有十多个建设光纤光谱望远镜的计划,它们的思路与LAMOST一样,都是往大规模的光纤光谱方向发展,但是有的光纤数将超过LAMOST。例如,美国在2020年将完成5000根光纤的光谱巡天望远镜,日本口径8米的望远镜也开始试观测。虽然我们现在获得天体的光谱数是世界第一,但5年左右就可能被超越。所以我们现在必须尽快再向前迈步,不能在原地踏步。”

崔向群团队对下一步的中国光学天文的建议是在LAMOST掌握了极大望远镜技术的基础上,尽快建设中国急需的大型精测光学望远镜。然而,这个想法提出来后,没被通过。“主管部门有压力,他们认为,LAMOST才做出来,还没有出什么重大科学成果,怎么能又花费几十亿元去建设新的装置?”

崔向群说,这种想法他们非常理解,毕竟国家的资金也很有限,很多地方都需要钱。但基础研究有其自身的规律,需要长期积累、坚持不懈,产出成果的周期也较长,成果的作用也并不是立马就可以显现的。比如,此次美国发现引力波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项目,几十年间投入上百亿元人民币,直到3年前还没有产生任何重大意义的成果,而去年就有了震惊全世界的发现。国际经验一再证明,用重大科学装置换取重大成果的产出,需要长期稳定的政策、有前瞻和持续的项目和经费支持。

她也表示:“当然,建设大科学装置一般都花费巨大,国家在批准建设之前要严格筛选论证把关,不能随便上马,避免造成重复建设和浪费。”
楼主 烽火戏诸侯陈烽火  发布于 2017-08-24 19:25:29 +0800 CST  
烦恼三

我们还是缺自信

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中科院院士王绶琯、苏定强等人就开始设计这样一台拥有数千只“眼睛”的望远镜,他们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在一次观测中同时获取数千个天体光谱的前瞻性的研究课题,提出了LAMOST的设计构想。

构想中,LAMOST是要做成最大光学镜面6米多,视场5度,并配备4000根光纤的望远镜。当时,国内外专家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苏定强院士说,“搞LAMOST需要敢死队”,崔向群硬是接下了“敢死队长”的任务。

在一片怀疑声中,崔向群带着团队全身心投入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她说:“王绶琯先生曾说‘斗智不斗财’。钱少,逼着我们想出了一种新型的主动光学方法。”2008年10月16日,LAMOST成功那一刻,崔向群向世界证明这种新型主动光学方法是可行的:薄变形镜面和拼接镜面相结合的主动光学方法,成功实现了六角形变形子镜和在一个光学系统中同时采用两块大口径的拼接镜面。

这种新方法不仅使LAMOST这种非传统光学系统成为现实,也将我国望远镜研制水平推进到“世界最高水平的前沿”。主动光学发明人、欧洲南方天文台专家威尔森评价:“LAMOST的成功,不仅是中国科技界的胜利,也是整个国际天文界的胜利。”

然而,在国际上受到高度认可和尊重的LAMOST研制团队,这些年来在国内受到的质疑声却始终没能间断。每谈及此,崔向群就有点心烦。

“一些人总是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想法,就是认为我们的技术和外国的差距很大,只要跟着国外做就可以了,自己做的肯定不行。比如,我国自主研制的望远镜稍微出点问题,他们就会立刻说看来还是不行。其实,国外的望远镜也会经常出问题,也需要不断维护升级。”

崔向群认为,有这种想法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我们的自信心不够。

“缺乏自信,就会对我们的创新造成束缚。我们的科学家应该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我们不能永远都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去大胆创新,并相信自己有能力干成。”
楼主 烽火戏诸侯陈烽火  发布于 2017-08-24 19:25:56 +0800 CST  
最让我不解的是正在看的“刘国梁”话题,看一半没了……没了……没了……
我是不是遇到鬼了,苍了天了,大白天闹鬼了……说好的建国后不许成精呢,都成了“鬼”。
是真的鬼还是谁再搞鬼,我好害怕。
再见了朋友们,我要回火星了
楼主 烽火戏诸侯陈烽火  发布于 2017-08-24 19:26:22 +0800 CST  
烽火病好了
楼主 烽火戏诸侯陈烽火  发布于 2017-08-25 07:52:20 +0800 CST  
杀人的方法五花八门,有些甚至是打手们精心的策划。比如一帮打手守在被还人的屋门口,把被害人叫出来,被害人刚一出屋,他们就用事先准备好的铁丝迅速套在他的脖子上,两边使劲勒,让他出不了声音就被勒死,然后好接着叫他家的别人。也有的事先在被害人屋门口拉好了电线,人一出来上去就电,为的也是不让他出声,好顺利地杀害他的全家……。 最残酷的莫过于对待老人和小孩儿,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反抗能力,凶手毫无顾虑,可以为所欲为。受难者只能眼睁睁地走向死亡。在马村,有一对被活埋的祖孙二人,当凶手们向他们身上扬土时,怀中的小孩儿说:“奶奶,迷眼。”老人说:“一会儿就不迷了”……。


真是伟大的革命
楼主 烽火戏诸侯陈烽火  发布于 2017-08-25 08:54:55 +0800 CST  
再见!国民老公!


随着万达、富力和融创交易的结束,各路媒体突然纷纷反应过来,开始唱衰万达,不断的开始挖掘之前的种种迹象,来复盘万达是怎么突然缺钱的。


甚至,很多人还把万达的衰落,跟国民老公挂上了钩,无论是天价晒狗还是泡网红,都成为了所谓的一桩桩“罪状”。


但是,如果是政事堂的老读者,一定会记得,我在15年的时候就说过,国民老公,是国民老公公最大的财富。


为啥这么说呢?


我们先从京东和奶茶的联姻,来看一看。


“奶茶”章泽天,作为中国互联网上,最知名的女性IP之一,跟刘强东从绯闻到结婚生子,为京东增加了巨额的无形资产。


别的不说,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在各大媒体上,奶茶长期霸占了科技频道的头条,而京东和刘强东,也长期霸占了娱乐频道的头条。这种效果,可不是京东砸个十亿八亿广告能够达到了的。


刘强东说自己脸盲,根本不知道她漂不漂亮,这句,政事堂还是相信。





一方面,就像国民老公说的,“我交朋友不在乎他有没有钱,反正都没我有钱”。身价千亿的刘强东,身边会缺漂亮的妹子么?


而另一方面,娶了一个章泽天,几乎将京东的影响力,覆盖到了全国大部分的网购适龄群体。


要知道,刘强东和奶茶在一起的时候,是和天猫竞争最激烈的时候,也是京东亏损最严重的时候,一度媒体都在像如今讨论乐视一样,分析京东的市值是不是一个骗局。


结果等到今年,奶茶生完孩子,亏损的京东已经开始大幅盈利,股价飙升,即将把BAT三甲的百度甩到身后。


反思一下,这几年里,刘强东就算年年砸央视的标王,效果都远没有娶一个奶茶好。


毕竟,一个屌丝逆袭娶到了白富美,形成的巨大反差,会成为大众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故事。


同样,我们仔细琢磨就能够看出来,国民老公也是深喑媒体之道,利用自己富二代的身份与屌丝的语言之间巨大的鸿沟,来制造爆点。


无论是排队、抽奖,还是电脑桌事件,都利用身份和事件的反差,长期霸占了舆论的热门话题。


更不要说,知道加藤鹰的,都是广大的“撸瑟”。





他这个富二代频频跟无数网红们闹绯闻,说白了,就是靠接地气,才有了国民老公这个称号。


要知道,倘若真是跟赵家名媛谈朋友的话,对方家庭可不会允许他这么炒作。


更进一步说,为啥国民老公喜欢吹嘘“我交朋友不在乎他有没有钱,反正都没我有钱”呢?





因为,他需要让别人相信,他真的有钱。


国民老公的钱都是哪来的?


本质,都是国民老公公给的。


而国民老公公缺不缺钱呢?相信15年左右的时候,除了政事堂和他的铁杆读者们,大多数国人,恐怕是觉得国民老公公是不缺钱的。


而伴随着国民老公花样秀网红,国民老公公则在海外花了2500亿进行并购。众所周知,由于中国的外汇管制,实际上老公公海外并购的钱,大部分都是国内银行提供的。


国内银行为啥会借给你钱海外并购?还不是对公司的还债能力有信心嘛。


所以呢,国民老公的所作所为,塑造的是什么形象呢?


他一直在塑造一个首富之子的形象。


而这个形象的目的,就是来塑造他爹这个“不差钱”首富。





只有全国人民都相信首富不差钱,才能从金融机构拿到可持续的融资。


乐视为啥被招商银行查封?


还不是因为贾跃亭半年来,被媒体炒作的,大家都知道他在玩一种类似庞氏骗局的游戏,担心无法收回贷款的银行,自然要开始抽贷。


而乐视就算还完银行贷款,银行也抽贷了,然后乐视玩不下去了,就这么崩了。


对比乐视,万达从上到下数千亿的负债了。要知道,万达的绝大部分的重资产卖了,也就600来亿。


品牌和管理能值几千亿这个笑话,恐怕很多人琢磨一下都会嘀咕的。


同样,对于万达而言,为了能从银行贷款,那么信心就远比黄金重要。


只要大众相信国民老公的所作所为,像个首富之子,那么自然也会相信首富真的有钱,也敢于把钱借给他。


对比一下,奶茶从怀孕到生子,京东的配套活动都是紧跟老板娘的步伐。而王思聪刚炮轰了京东的物流,随后万达就向奔电商去了。


有钱人的媳妇和儿子,本质上也是一种工具.....


很显然,当如今的万达,涉及到向外转移资产嫌疑的时候,我们似乎才发现,国民老公早已销声匿迹很久了。


因为,此时儿子再“炫富”,就是给老爹作死了。


也许,这句话要变成现实了:


再见!国民老公!
楼主 烽火戏诸侯陈烽火  发布于 2017-08-25 09:29:38 +0800 CST  
最近有个投资者和我探讨问题,他说“坐标北京,职业程序员。年薪20万+,算是家乡人比较羡慕的薪资了,但是我仍然觉得自己过得日子紧巴巴的,并非一般人眼中的高收入群体。那我是否算中产阶级呢?”

这个问题有代表性的,就来聊聊这个,毕竟理财的用途就提高幸福感,也希望大家说说自己的看法。那么什么是中产阶级?有三种普遍分法:

1、狭义中产阶级定义:
收入接近或超过发达国家中等收入者,约人均31000美元/年或85美元/天。

2、福布斯定义:
福布斯杂志也公布过一个中产阶级标准:生活在城里;25岁到45岁之间;有大学学位;专业人士和企业家;年收入在1万美元和6万美元之间。

3.地区定义法:
中产阶级,年收入(全年现金收入或可支配可兑现的险金之类如用来买房的公积金,以及各种期权股票保守股价)达到30-150平方当地均价。

笔者更认可的是第三种,因为房产对于中国人来说太重要,而且房产意味着教育、就业、医疗、交通等各种因素,所以城市差异大,应该以当地的房价作为衡量。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位朋友还不能算中产,因为您在北京,而不是在其他二三线城市,所以人的幸福感实际上是与地域有关系的。很多时候,我们会忽略这一因素,从而导致幸福感错觉。 中国人民一直以来都践行着多种相互冲突的价值观,而如何在恰当时机选择自己愿意相信的那一款价值观,就成为吾国人民驾驭拧巴生活的重要能力。


贵国民都有一流智慧头脑
楼主 烽火戏诸侯陈烽火  发布于 2017-08-25 12:07:07 +0800 CST  

美国教授写给「被开除」中国留学生的一封信:我就不该录取你





中美教育的巨大差异是很多留学生都能够体会到的,因此去美国读书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需要承受的更多,需要适应的也更多。本文作者是一位来自美国克瑞顿大学的教授,她所在的大学开除了一名中国留学生,而这一封留给学生的信,揭示了许多。下面就和主页君一起看看这封信里到底说了些什么吧!


作者所在大学开除了一位来自中国的研究生,而作者本人正是这位研究生的导师。从这一事件中,作者观察到中美大学教育的差别,同时郑重地给这位被开除的留学生写了一封信,坦诚地表达了她本人的观点。


从中,我们看到了作者诲人不倦的谆谆教导之心。这也给广大已经或即将赴海外留学的中国学生提供一个重要的参考,同时对于中国大学教育以及想送孩子出国留学的家长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XX同学: 接到你要求“保留学籍”的上诉被研究生院董事会驳回的消息,我想告诉你:这是你的失败,也是我的失败。你很难过,我也很难过。一个教授,一辈子培养不了多少研究生。你祟拜的Y教授,刚去世,他一辈子也就培养了九个“东西方比较哲学”的研究生。我创建的C大“东西方比较研究”,从第一个研究生到最后一个研究生,一共十一个。你是第十一个。现在,第十一没有了。因为项目停了,以后也不会再有。


在美国,或在C 大,遍地都是西方文化,加开一点中国文化研究项目,很不容易,全是教授自愿作出的无偿贡献。所有的研究生,都是教授的作品。我用同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研究生,我希望每一个作品都是杰出作品。你被取消学籍,第十一个作品报废。你没达到标准,是我和你的共同失败。


你想到的是:你的前途中断了。这是不对的。你的前途依然有无限多的选择。你可以从商,在网上办你的杂文网站,或回中国办公司,再换一个能收你的项目学习,等等。我希望你在别的行业和地方能有成就。如果,你下了决心要在学术界做学问,我下面写的东西,是给你的临别礼物。如果你不想做学问了,下面的话,你根本不用看。世界上路很多,不一定要做学问,做个好人,就值了人生。你可以就看到这句为止:“你当个好人,我祝你好运。” 如果你往下看了,那我假设你想知道为什么你刚开始往“做学问”这条路上走,就失败了的原因。如果,你还想走做学问的路,下面的话会对你有用。我对你直话直说。 事实上,我从来没有跟你绕过弯子,也没有改变过对你的要求。你失败的原因,有些是你自己的责任,有些是那些把你教成这种样子的教育模式和社会环境的责任,有些是我的责任。 先讲我的责任。我的责任是:我不应该录取你。因为你想要的东西,我无法给你。你想要的是到美国来见识一圈,和教授搞好关系,使一些点子,让教授按着你的设计,给你一些作业,你轻轻松松得到一个学位;再靠这个学位,说自己成为学者了,然后在中国或美国找个挣钱多又体面的工作。你说你将来想在大学当教授,你还对我说过不止一次,你必须得到这个学位。我懂这个学位对你的重要性。 但是,我能教给你的,是做人和做学问的基本原则,让你成为一个尊重知识、热爱真理的人。在学术领域,你必须不为任何利益撒谎,只说真话,且对自己说的每一句话负责任;你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去寻找未知,没有捷径可走;你还必须知道自己的局限和无知,把你个人的角度和判断低低地放在“公正”之下,这样,你才能开始做学问。要想从我这里得到学位,你必须达到这些标准,我不卖学位。我的知识可以无偿贡献给愿意跟着我一起寻找真理的学生,但不做交易。


这是我们之间的误区。我是在你选了我的两门课之后,才认识到我们之间的这个误区。这个误区,造成我们之间的所有冲突。我认识到,把你录取来,是我犯的错误,也是对你犯的错误,让你错误地计划了前景。 其次,讲你的责任。讲你的责任,其实是我对你的最后评价。或,是我给你的解释——为什么你不适合做学问。


你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商人、公司老板或其他什么职业人士。搞学术,和经商或当清洁工,没有职业高下的不同,但明显有职业要求的不同。做学问,要有品格,最首要的是,得做人。我前面说的误区,与其说是学术上的,不如说是如何做人上的。你在C 大期间,做学问的技术,我时时刻刻在教你,那些技术都详细写在你的每一篇作业和论文上了。但是,关于做学问和做人的关系,我没跟你讲透彻。在谈你的责任时,我会讲这个问题。 因为你本科成绩不好,我亲自在北京对你面试后,才决定录取你。录取你,是我拍的板。当时,我对你的判断是:人很聪敏。但是,那是一个错误判断,因为那个错误判断,我得分担你失败的责任。现在,我对你的评价是:你不聪敏,你没有一点儿做学问的人所必需的聪敏。这种聪敏就是苏格拉底说的“我知道我的无知”。 你一进校的时候,就认为在美国上大学很容易,你知道怎么能玩得转。你不停地显出你什么都懂;参加讨论,不懂的事,你也常常不懂装懂,胡说一通。上课,你原著不读,必读书不买,看一些网上第三手的书评、简介,就敢宣称:书读完,懂了。就敢狂加评论。你有种种理由认为你是对的,所以,你可以轻而易举地宣称,你懂了,你比同学教授都懂得快。


你有你的机巧。但你的读书“机巧”我完全不看好,那是做生意的机巧,不是做学问的技术。我对你的判断是,在我的前三门课上,我要求的必读书,你不是没读,就是没读懂。你真正开始认真读的一本书,是我的第四门课“比较逻辑”上的《逻辑》。这本书,目前,你读懂了60%。这是你的进步。


我想告诉你:你这种很坏的学习方法,至少得为你的三个“C”和两个“I”,负一半责任。 用你那种学习方法做不了学问。你可以东找一点西找一点猎奇的信息,放到你的网站上,让大众读着玩(这是你的权利),就像旧时茶馆里说书的、传小道消息的人,目的就是吸引听众兴趣一样。这没什么不好,也是一种传媒方式。


但这种方式绝不能用来做学问。做学问,不是猎奇,也不是快速地搜罗信息。做学问,是一点一点地积累,在他人工作的基础上,拨开前面让人看不清楚的杂草,细细地分析;用理性拷问自己,拷问先人;然后,向前小心翼翼地放一块小小的新石头,让后人踩着,不摔下来。这就是为什么维特根斯坦将能不能把思维说清楚看作是一个道德问题。


你很爱说,也总是在说。但是,你很少能把问题说清楚。在做学问上,“凡你能说的,你说清楚;凡你不能说清楚的,留给沉默。”(维特根斯坦,Tractatus)在一知半解的时候,你胡说,那叫“扩散无知”,是害人、误导,是浪费别人生命。做学问的人,要对自己说的每一句话负责任。如果你不能,或不想负这个责任,你别走这条路。我不培养产品推销商(不会),也不培养哗众取宠的网络编辑(没能力)。 因为你学识基础很差,你得弥补这个致命缺陷,才能去做学问。学识基础差并不要紧,你从基础开始好好补,是能赶上去的。但是,你却用了一些奇怪的、与学者品格不相容的方法来掩饰你的致命弱点。


第一个例子,你刚来的时候,和我谈话,动不动就扯出一些社会“名人”,这个,那个,你跟他们都认识。你说的这些“名人”,我半个也不认识,也不知道你为什么要把这些人的名字夹在你和我的谈话中。我也不想认识这些社会“名人”。如果他们有成就,我为他们高兴,但是,他们与你我都无关。


你要做学问,好好跟我学,不必去追啥社会“名人”。学术不是社交,不是出名,是坐冷板凳。你做学问的目的,必须是对真理的热爱和对未知的好奇心。名不名与学者无关,得奖也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对学者来说,做学问本身,就是乐趣所在。想用社会“名人”来衬托你自己的地位,你要么是骗人,要么是骗自己,都是想掩饰你先天的不足,没有自信心。如果你不想用你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他人的信任,你也不能做学问。


再一个例子,就是你在XXX课上的抄袭问题。你可以跟我解释,从网上复制了东西,贴下来当作业交给我,不叫“抄袭”,是我“误解”了。事实上,我也没真报告你抄袭。你也用不着解释来解释去,说你不是存心要抄袭,怪我不理解。


我理解或是不理解,其实都不是关键。关键是:一,我没有报告这事件;二,不管我“误解”不“误解”,事实是你交来的作业,7%以上绝对与网上他人的东西一样,这就叫“抄袭”(按C大校规定义,7%以上雷同就叫“抄袭”)。这件事,是我坚决反对你想找捷径、借以掩盖你的基础差和没有治学能力的缺陷的开始。我就此警觉并反对你的走捷径,一直和你对抗到上周的最后一次考试。


对你第一次“抄袭”这事本身,我只希望你说一句话:“对不起,我再不这样做了。”然而,我得到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报怨:为什么我不理解你的解释——那不是“抄袭”。我没有报告你抄袭,甚至都没有取消你的奖学金,这是我所能做到的对你的最大保护,是给你改正机会。但,你要我接受“那不是抄袭”,这是你在指鹿为马,还公然要求你的教授跟着你一起自己骗自己,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你可以赖掉一个错误,我可以不追究,但你同时也失掉了我对你的信任。如果,你还想做学问,你永远要有能力和勇气认识和承担自己的错误,不然,你不能做学问。

楼主 烽火戏诸侯陈烽火  发布于 2017-08-25 12:26:17 +0800 CST  

你自己要承担的责任,还包括你的人格分裂。这一点,不能全怪你,人格分裂是畸形教育的结果,这也是我最后要讲的你的社会背景的责任。你是我见过的最自相矛盾的学生。当我想到你的社会背景,我对你的人格分裂抱有同情。但是,我还得指出,这是病态。你应该尽快找心理学家帮助,治好这个毛病。做学问的人,必须里外一致,言行一致。
楼主 烽火戏诸侯陈烽火  发布于 2017-08-25 12:26:42 +0800 CST  
【逃北者一家五口自杀】据《朝鲜日报》,上周一逃往中国大陆的朝鲜家庭在中国境内自杀身亡,父亲是一名50多岁朝鲜劳动党前高官、他的妻子、儿子和两个女儿。他们原计划从朝鲜经中国逃亡韩国,因非法入境被中国警方抓获。之后担心被遣返回朝鲜,一家五口全部自杀。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周一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非法进入中国境内的朝鲜人不是难民,他们违反中国法律,非法进入了中国”,中国将根据“国际法和人道主义原则,妥善处理非法入境朝鲜人的问题”。 真是恶魔的后裔!
楼主 烽火戏诸侯陈烽火  发布于 2017-08-25 15:09:51 +0800 CST  
为了集体利益而无条件牺牲个人利益完全是扯淡 ,因为所谓集体利益代表的是掌控集体利益集团的集体代表的利益.
楼主 烽火戏诸侯陈烽火  发布于 2017-08-25 18:23:41 +0800 CST  

曾高喊“买房就是爱国”的女厅官倒了

7 月 24 日,安徽省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王爱华涉嫌严重违纪,开始接受组织审查。

看法新闻记者注意到,此前王爱华曾在当地电视台一档直播栏目中极力推销楼盘,在节目临近结束时,王爱华喊出了 " 买房就是爱国 " 的口号,引发网友热议。



54 岁女厅官落马 曾在省城重要岗位任职

公开简历显示,王爱华,女,1963 年 5 月出生,安徽庐江人,1984 年 10 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注册城市规划师。在其被查前,职务为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党工委书记,为副厅级干部,分管工作为:主持党工委、管委会全面工作,主管财税、审计、规划 ; 联系国税局、地税分局。

1984 年,王爱华毕业于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工系工业民用建筑专业,毕业后进入中房合肥公司设计室工作担任技术员,在此工作 9 年后,王爱华进入合肥市城市建设综合开发总公司工作,先后担任办事员、规划设计处副处长。随后又先后担任合肥市新站综合开发区规划处处长、新站综合开发区建设发局局长。

2002 年,王爱华转任合肥市规划局局长、党组书记,并在此工作了 11 年时间。直到 2013 年 1 月,王爱华升任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党工委书记,跻身副厅级。

看法新闻记者登录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网站,在领导简介一栏中发现,王爱华的信息仍未被撤下,其职务仍为 " 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另外记者注意到,本月初王爱华还曾公开出席活动。据该网站显示,7 月 3 日,由合肥巢湖经开区总工会、妇联、团工委联合举办的 " 党在我心中,永远跟党走 " 文艺汇演,在岠嶂社区核心价值观广场隆重举行。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爱华出席并致辞。



在直播中推销楼盘 称 " 买房就是爱国 "

看法新闻记者检索相关报道时发现,王爱华因 2009 年时在一档电视栏目中发表的言论而备受。

2009 年 1 月 12 日,合肥电视台《都市直播车》栏目给滨湖新区的房产商做了一次直播广告,而到场嘉宾就包括时任合肥市规划局局长的王爱华。王爱华在节目中极力推销楼盘,在节目临近结束时,王爱华还喊出了 " 买房就是爱国 " 的口号。王爱华的该言论也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在网上引起几乎一边倒的批评,因此事王爱华还被网友称为 " 王爱国 "。

据《新闻晨报》报道,在 3 万多名网友参与的调查中,96% 的网友认为,将买房和爱国联系起来,纯属牵强附会。当时正是楼市一片惨淡之际,有评论称这意味着王爱华局长急切的救楼市心理暴露无遗,网友更是质疑不买房是不是就不爱国了?

《郑州日报》曾发表评论称,这样的以号召、口号为利器,意欲绑架公众的做法,在本土还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自以为占据了道德情感的制高点,赤裸裸地为资本掠夺造势,公开威逼公众,于本土的官员来讲,还是头一遭。爱国是一种好的情怀,不是失德官员嘴上的唾沫星子。

极少有不爱国的一般国民,却常有拿爱国做幌子,行一己私欲的权势人物。他们真实的用意不是爱国,而是爱资本,爱自己。这样的爱国论,其实就是误国,比清谈误国还误国。

一个造壶人分享的干货:化工壶和手工壶如何鉴别



违法乱纪先不谈,单论2009年让市民买房,不是给市民发财的机会么



当年那些骂她,没听她话的人,现在后悔不?



2009年 推销房子 这是真父母官啊



MD!没早点开始爱国,现在真是后悔死了!现在开始爱还来的急吗?



大实话,跟着她走,不都暴富了么
楼主 烽火戏诸侯陈烽火  发布于 2017-08-25 19:11:19 +0800 CST  
1718
噪反1:闹与静
楼主 烽火戏诸侯陈烽火  发布于 2017-08-25 19:12:24 +0800 CST  
2017年1月10日,董文标荣获“2016十大经济年度人物”。
董文华靠做个搜索就成了十大经济年度人物 厉害啊
楼主 烽火戏诸侯陈烽火  发布于 2017-08-26 08:20:57 +0800 CST  
摇滚乐手抱个保温杯算什么中年危机?
真正的中年危机是这样的。
你38岁,大公司中层,你的总监小你六岁。公司里新来的应届生,波士顿大学硕士,月薪八千任劳任怨。大环境不太好,隔壁部门裁员了,你不敢离职,你位于北四环的90平米老破两居室,月供一万二,你儿子的早教班一学期两万。比你有钱的移民了,比你穷的认命了,你没地儿可去,你的工位是你的坟墓。

今早醒来你没晨勃,你比较在乎这件事,你老婆早就不在乎了,她晚上得陪孩子睡。同时出现状况的还有你的腰围和眼袋,发际线么拿刘海盖一下还说得过去。前两年兴跑步的时候你买过一身运动服,后来过年回家转送给了你爸。在你家帮带孩子的丈母娘执意扔了你家无线路由器,说wifi辐射对孩子不好,你抗争一番后还是用回了网线。晚饭间你老婆提起女同事们都拥有了号称中产阶级妇女标配的大牌电吹风,近期打折只要两千八还送烤面包机,你没接茬。

你在大学同学微信群里又联系上一个女同学,长得实在一般,但对你大概有点儿意思,刚发来微信说晚上请你喝酒。你顾虑比较多,怕对方走心纠缠,怕老婆发现跟你离婚,怕对方老公发现打你一顿,最主要还是怕自己临场硬不太起来。你想了十分钟,回了一句“今晚有会,改天我请你喝咖啡”就删除了对话,上次类似对话没删的后果是你老婆偷看了你手机,一礼拜没跟你说话。可你按时下班了,你不想回家,凑合着加入了同事们的饭局,他们聊股票和蜜蜡,你听不进去,一直走神儿,在手机上玩儿了一把斗地主,输了。你又打开微博,大家都在转发一个摇滚乐手抱保温杯的段子,你觉得太逗了。

你捧着手机,笑了。
楼主 烽火戏诸侯陈烽火  发布于 2017-08-26 13:09:01 +0800 CST  

楼主:烽火戏诸侯陈烽火

字数:1060067

发表时间:2014-05-25 18:3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5-07 15:49:10 +0800 CST

评论数:574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