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风云:不一样的隋唐史

千古名将
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千古名将、这次伐陈之役的大英雄贺若弼和韩擒虎二人的风采,首先来介绍贺若弼。
贺若弼(公元544年—607年),复姓贺若,字辅伯,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出生在将门之家,其父贺若敦为北周名将,非常勇猛善战,任金州(今陕西省安康)总管。
小时候的贺若弼十分潇洒有雄心壮志,和他父亲一样非常勇猛,善于骑马射箭,箭法十分高超,百发百中,更加难得是他非常博学,文章写得非常好,在当时有很大的名声。北周齐王宇文宪十分器重贺若弼,引为记室,为自己出谋划策,写写文章。没过多久,贺若弼就升官了,被封当亭县公,升迁为小内史。
在官场上春风得意的贺若弼很快就遭受了人生中第一次的沉重打击,让他一辈子也无法忘怀。公元565年(北周保定五年)十月,他的父亲贺若敦因口出怨言,被北周晋王宇文护所忌恨,逼令自杀,临死前,贺若敦将自己的宝贝儿子贺若弼叫到了自己的面前,流着泪,对贺若弼说:“我一心想要平定长江以南地区,现在看来是不可能了,你应该继承我的遗志。”
贺若弼泪流满面地凝视着眼前这个可怜的人,父亲先前是多么的威风,多么地潇洒倜傥,他简直不敢相信眼前所看到的一切、听到的一切,他泣不成声地说:“孩儿知道了,一定会努力完成父亲大人您的遗愿的。”
“还有我是因为说话太多,才遭致杀身之祸的,弼儿,你不能不好好想想啊,千万别学父亲了,记住不要说多话,言多必失啊!”
贺若弼认真地听着从父亲嘴里说出的每一个字,他紧紧地咬着牙,发誓今生今世一定不会多嘴的,一定要记住父亲总鲜血换来的教训,他连连点头,向自己的父亲保证道:“孩儿知道了,一定不会多嘴的,请父亲大人您放心!”
贺若敦欣慰地看着眼前的儿子,说:“弼儿,父亲相信你,但是,我们都是性情中人,喜欢打抱不平,难免会说错话啊,为了以防万一,父亲决定用锥子在你的舌头上刺血,希望你想说话的时候,不要忘记父亲的良苦用心,希望你能记起今日的情景,希望你能记得自己的舌头上被为父刺出了血来。”
贺若弼毫不犹豫地伸出了舌头,父亲贺若敦泪流满面地拿起手中的锥子,刺在了贺若弼的舌头上,火红的鲜血瞬间流了出来。
对于父亲贺若敦的突然离世,贺若弼万分悲痛,他永远也忘不了父亲离世的那一天,父亲临终时所说的每一个字都像锥子一般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上,他发誓绝不多嘴,要谨言慎行。
很快地,贺若弼的杀父仇人宇文护被北周武帝给干掉了。北周武帝宇文邕是个比较英明的君主,他对太子要求十分严格,太子十分害怕自己的父皇知道自己的过错,于是矫情掩饰,所以,太子的过失周武帝很少能够知道,也很少有正直忠贞的大臣敢向北周武帝揭露太子的过失。
上柱国乌丸轨是个比较忠直的大臣,他实在看不惯太子的所作所为,这哪是一国储君所应该做的呢,如果让这样的人当上了皇帝,那么北周的明天会是个什么样子的,他真的不敢想,为了自己的国家,乌丸轨决定挺身而出,要爷们一回,但是,乌丸轨知道独木难支的道理,要让武帝相信自己的话,必须要有人支持赞同自己才行,不然武帝还以为我和太子有仇,说太子的坏话呢?
于是,乌丸轨找到了当时很被武帝信任的贺若弼,他对贺若弼说:“太子一定不能身担大任。”
贺若弼听了,连连点头,对此很是同意,他劝乌丸轨去告诉武帝,最好能废掉现太子,重新立个有德行的人为太子,这样才能保证北周的基业千秋万代。乌丸轨获得了贺若弼的强力支持,自信满满地来到北周武帝的面前,对武帝说:“太子不是帝王人选,我也曾和贺若弼讨论过这件事,他也认为为了北周的万代基业,希望陛下您考虑重新选择一个合适的人为太子。”
武帝听了乌丸轨的话,对此事异常的重视,他连忙召来了贺若弼,贺若弼知道废太子是件非同小可的大事,太子不会因为自己和乌丸轨的一席话,就能动摇太子的地位,他想起了父亲临终时对自己的教诲并用锥子刺了自己的舌头,于是,他对武帝说:“皇太子德行操守很好,微臣没有看见他有什么缺点。”武帝听了贺若弼的话,默然不语。
事后,乌丸轨指责贺若弼出卖了自己。贺若弼却说:“君主若没有所隐藏就会失去臣服于自己的大臣,大臣若不有所隐藏就会失去自己的身家性命,所以我不敢轻率发表对太子的议论,希望你能理解我的苦衷。”
果然,后来太子继位,乌丸轨被诛杀,贺若弼却免受其祸。
公元579年(北周大象元年),贺若弼随上柱国、行军元帅韦孝宽攻克淮南(泛指今淮河以南地区)、寿阳(今安徽寿县)等数十城,使长江以北土地都划入北周。其中贺若弼所出计谋居多,于是拜为寿州(今安徽省寿县)刺史,改封襄邑县公。次年,杨坚为北周大丞相,总揽朝政。相州总管尉迟迥于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起兵造反。杨坚怕大将军贺若弼响应尉迟炯,急忙派遣自己的亲信长孙平取代了贺若弼的职务。
公元581年(隋开皇元年),杨坚受禅登基,改国号隋。杨坚称帝后,就有吞并江南、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隋文帝查访可胜任者戍镇江淮地区。尚书左仆射高颎推荐说:“朝臣之内,文武才干,没有人比得上贺若弼的。”隋文帝很是赞同。于是隋文帝拜贺若弼为吴州(今扬州一带)总管,镇江北要地广陵(今江苏扬州西北),委派给他平陈之事,经略一方,作灭陈准备。
贺若弼非常高兴地接受了这一任命,这不是自己父亲临终时的遗愿吗?我一定要努力,一举平定江南,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高兴之余的贺若弼,他的本性慢慢地暴露了出来,开始变得多话了,他给寿州总管源雄赋诗一首,写道:“交河骠骑幕,合浦伏波营,勿使麒麟上,无我二人名。”诗所表达的意思很明显,是说贺若弼自己很有信心一举拿下江南,希望好朋友源雄和自己一起努力,等到平定南方的时候,二人因卓越的战功而作为千古名将名垂青史。
楼主 当思考变成习惯  发布于 2014-07-13 03:15:53 +0800 CST  
千古名将(2)
智勇双全的贺若弼的预言只对了一半,他本人多年之后,终于如愿以偿地一举扫灭了南陈,成为了千古名将,但是和他同时获得这一殊荣的不是源雄,而是韩擒虎。预言的确是件比较难的事,就像昨天晚上世界杯巴西队和德国队之间的巅峰对决,我的一个同事非常自信地对我说巴西一定会赢,还列举了许多巴西一定会赢的理由:巴西是东道主,和2002年的阵容很像,巴西队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所以巴西赢定了,他还投了一千块钱,赌巴西队赢。我在网上也看到了很多人说巴西必胜,这次世界杯巴西队将夺冠,德国队有致命的弱点:前锋状态不佳。
今天早上上班,其实我早知道结果了,我问那个同事昨晚巴西队怎么样,输了一千块钱的他无精打采,只是心疼地说:“我的一千块钱打水漂了,半个月的工资没了!”
德国队以7比1的好成绩战胜了巴西队,这样的比分的确是很多人做梦也想不到的,很多网友纷纷表示昨天晚上看着看着都伤心的哭了。网上的一则新闻更是调侃道:德国的女球迷都乐疯了,德国队的致命弱点就是太强!
我说了这么多题外话,只想说明一点预言真的很难,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把握最好不要预言。贺若弼的这个预言,多年之后被证明对了一半,除了运气之外,还能说明贺若弼对自己非常有信心,对当时天下的形势看的十分清楚,的确是个谋略过人的军事家,杰出将领,大隋第一名将的头衔实至名归。
接下来,贺若弼开始积极地从事战争的准备,在开皇八年,对陈朝发动了猛烈的进攻,至于他是如何准备的?如何和陈朝的军队斗智斗勇?最后又是如何打败陈朝的?获得了隋文帝怎样的赏赐?在前面的章节里都有介绍,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贺若弼作为伐陈之役最大的功臣之一,获得的物质赏赐和精神赏赐都是丰厚的,隋文帝在这一点上丝毫不吝啬,不光贺若弼自己的地位变得更加显贵,他走起路来一改往日的低调,开始迈着坚定的步伐、抬头挺胸,好像在对所有人说看我贺若弼的功劳大吧,有谁能跟我比。他的兄长贺若隆被封为武都郡公,弟弟贺若东为万荣郡公。贺若弼家里的金银财宝、古董珍玩不可胜数,婢妾都身穿绫罗绸缎,生活非常奢侈,惹得周围的人非常羡慕,贺若弼常常不经意间就能听到邻居们对自己的议论:“你看贺将军为国家立了多么大的功啊!贺将军家里多么有钱啊,连家里下人穿得就像别人家的小姐一样。”
获得巨大成功的贺若弼开始变得飘飘然了,十分骄傲,他将父亲贺若敦的话渐渐地遗忘了,甚至淡忘了父亲用锥子在自己的舌头上刺出鲜血的情景。
自以为了不起的贺若弼他的本性开始暴露出来了,喜欢说话,尤其喜欢说大话,还喜欢指出别人的缺点。
楼主 当思考变成习惯  发布于 2014-07-13 05:19:50 +0800 CST  
千古名将(3)
贺若弼认为自己的功劳在当今朝廷无人能及,当杨素升官当上右仆射,自己还是个将军时,心里更加地不平衡了,他常常抱怨道:“杨素算个什么东西?他打仗能打过我吗?我看当今皇上重用的大臣们除了会吃饭,还会干什么?像我贺若弼这么有才的,反而得不到重用,老天啊,你有眼吗?”
当然贺若弼就是管不好自己的这张嘴,说了不少抱怨的话,意思都差不多,都是说别的大臣没用,自己那么有才皇帝而得不到隋文帝的重用,隋文帝这个皇帝也有点问题,不会用人。这些抱怨的话多多少少传到了隋文帝的耳朵里,隋文帝开始生贺若弼的气了,但是看在贺若弼确实为大隋立了不少功劳的份上,只是罢免了贺若弼的官职,你就回家去好好想想吧。
可是被免了官职的贺若弼不仅没有反思,反而更加地狂妄,好像自己受了天大的冤屈一样,经常对隋文帝的决定指指点点,看朝廷里哪个不爽就骂哪个。这下可把隋文帝惹火了,隋文帝心想前面已经给你机会了,你小子不知悔改,竟然敢指责老子,老子不给点颜色看看,你是不知道老子的厉害了,于是下令将贺若弼逮捕下狱。
呆在暗无天日的大牢的贺若弼这才知道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才知道害怕了,他对自己说如果有机会出去,一定要收敛一点,不能再多说话了。
我觉得贺若弼有上进心,想当宰相是值得表扬的,但是这个人话说的实在是太多了,这些话往往还是隋文帝不愿意听到的。看来,千古名将贺若弼打了一辈子的仗,但是对于官场、对于隋文帝还是了解的不深,看的不透。贺若弼不知道隋文帝是个狠角色,杀你一个贺若弼那是一句话的事,我想他知道隋文帝比较狠,他也不敢这么放肆,隋文帝的确比较狠,而且翻脸不认人,很少跟你讲人情,后面我会专门有一个模块,介绍被隋文帝杀了或除名的大臣,很多猛人都倒在了隋文帝的手下。隋文帝没有重用贺若弼,而重用其他人,贺若弼很郁闷,怎么也想不通,其实这是他不了解隋文帝这个人,隋文帝不喜欢自己的大臣功劳太大,隋文帝担心大臣们功劳太大又掌握了大权后,会模仿自己,将来会取代自己辛苦打拼的江山,再加上贺若弼不谦虚,居功自傲,隋文帝更是讨厌至极。贺若弼应该向他的老朋友高颎学习学习,高颎就非常谦虚,懂得神马都是浮云、缺少了谁地球都一样会转,所以隋文帝赏赐他什么,他就感恩,有的时候会谦虚的推辞推辞,不给他,甚至最后免官回家,他都无怨无悔,觉得没什么大不了,只要保住了人头就是万幸了,所以,隋文帝跟高颎这样的人很合得来。
一天,隋文帝来到了监狱,亲自探望贺若弼,这时的贺若弼再也牛逼不起来了,蓬头垢面的,看到了穿着黄袍的隋文帝,连忙跪在了地上,不住地向伟大的隋文帝磕头。
隋文帝责备道:“我任命高颎、杨素为宰相,你却总是说这两个人只是酒囊饭袋,你这是什么意思?”
贺若弼回答说:“高颎是我的老朋友了,杨素是我舅舅的儿子。我都知道他们的为人,所以才说这些话的。”
隋文帝觉得贺若弼回答不能让自己满意,这家伙以前太狂妄了,要给点颜色给他看看,于是,隋文帝说:“百官大臣执法严格,他们说你犯了死罪,你得自己找个活命的理由啊!”
贺若弼听到“死”字,吓得浑身直抖,一边向隋文帝磕头,一边求饶道:“皇上,救救微臣啊,微臣再也不敢说大不敬的话了。对了,微臣有活命的理由,微臣仰仗着陛下您的威德,率领八千名将士渡过长江,平定了南陈,微臣想以此功劳,请求活命,还望陛下您开恩啊!”
隋文帝看到贺若弼这样的熊样,就来气,他不喜欢没有骨气的人,他不高兴地说:“朝廷对此已经格外重赏了,现在还提此事干什么?”
贺若弼磕头如捣蒜,声音极其哀怜地求道:“微臣知道已经得到丰厚的赏赐了,只是今天还想请求陛下您格外开恩,保全微臣的一条贱命啊!皇上开恩啊!”
隋文帝犹豫了好几天,考虑到贺若弼的功劳实在是太大了,古今罕见,如果将这样的有功之臣杀了,后世的人会怎么看他?会不会骂他?于是,隋文帝下令免了他一死,除名为民。
经历过生死之劫的贺若弼这下老实了不少,不敢对朝政指手画脚了。几年之后,隋文帝看贺若弼表现不错,就恢复了他的爵位,毕竟是有大功之臣嘛,但隋文帝不可能再重用贺若弼了,但是每次宴请赏赐,都给他很高的待遇,做给外人看看而已,看我隋文帝对功臣不错吧,不是那种不够意思的皇帝,更不会玩狡兔死,走狗烹的那一套,大家好好干吧,只要大家有功于朝廷,我隋文帝都不会亏待大家的,都会给予大家应有的赏赐的。
楼主 当思考变成习惯  发布于 2014-07-13 07:21:12 +0800 CST  
千古名将(4)
正应了那句老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贺若弼多嘴的毛病还是没能很好的改掉。
一次,当时的太子杨广问贺若弼说:“杨素、韩擒虎、史万岁三人,都是当代的名将,你觉得他们有什么优缺点?”
贺若弼说:“杨素是猛将,不是谋将;韩擒虎是斗将,不是领将;史万岁是骑将,不是大将。”杨广又问谁是大将?贺若弼说:“太子选择的人就是。”言下之意,只有他贺若弼一人能称大将,其他人和他相比还有一段不少的距离,贺若弼到现在都难改自己骄傲和多嘴的性格,这样的人不说话估计心里就痒痒,不吐不痛快。
还有一次,公元599年(开皇十九年),隋文帝在仁寿宫(杨素为隋文帝杨坚打造的上规格的宫殿)赐宴王公大臣,席间隋文帝下令贺若弼作五言诗,贺若弼所作的诗中词意愤怨,表达了自己不满的情绪,隋文帝看后很不高兴,但是还是宽容了他,并没对他治罪。
事实证明留着贺若弼还是有用的,一次,突厥使者来朝拜,隋文帝让他射箭,使者一发即中,隋文帝说:“除了贺若弼,这里没有人能比的过他了”。于是命贺若弼引弓射箭,果然也是一发即中,隋文帝见了非常高兴,对突厥使者说:“此人是上天赐给我的!”
公元604年(仁寿四年),杨广即位为帝,贺若弼就更加被疏远了。公元607年(大业三年)七月,贺若弼随杨广北巡至榆林。杨广命人制造了一个可容纳数千人的大帐篷,用来接待突厥启民可汗及其部众。贺若弼认为这太过奢侈,与高颎、宇文弼等人私下议论,被人弹劾。其实,此时的贺若弼收敛了不少,他们说得也不过份,其实都是一些忠言,但是杨广看谁不爽就杀谁,他可不管你为国家做了多大的贡献。
杨广认为他这是诽谤朝政,在公元607年8月27日那一天,杨广下令将贺若弼与高颎、宇文弼等人一起诛杀,贺若弼时年六十四,当时的人们听说他们三人被杀了,无不为他们感到惋惜,这也为杨广带来了无穷无尽的骂名。
千古名将贺若弼死的真冤啊,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贺若怀廓,在唐朝时为礼部郎中,武德六年,被任命为沙州总管,但是不久被他的部下所杀。
一个儿子叫贺若怀亮,凭借柱国世子的身份拜仪同三司。但是因为贺若弼遭杨广诛杀,受牵连,贬为奴,不久也被杨广诛杀了。
贺若弼的老婆们也受到了牵连,被贬为了奴隶,发配到边远地区。
下面来介绍千古名将韩擒虎(公元538年—公元592年12月26日),原名擒豹,字子通,河南东垣(今河南新安县西韩都村)人,汉族。容仪魁伟,有胆略,饱读诗书,是个文武全才,但是他武艺太高,打遍天下无敌手,就是杨素和贺若弼都打不过他,所以后人往往只注意到韩擒虎的武,而忽略了他的文才谋略。
为什么原名韩豹,中途改名为韩擒虎呢?原来,韩擒虎十三岁那年的某一天,他一个人来到了一个深山老林里练习武艺,正练得兴起时,一只饥饿的猛虎从树丛中大摇大摆地走了出来,恶狠狠地盯着韩擒虎,韩擒虎不仅没有害怕,反而笑着对面前威风凛凛的猛虎说:“好家伙,人家都叫我韩豹,我今天倒要看看到底是豹厉害还是老虎厉害?老虎,人家怕你,我韩豹可不怕你,别用你那凶残的眼睛盯着我了,有种你就过来,我韩豹绝不后退半步。”
肚子咕咕叫的老虎二话没说,使出了浑身力气,张开血盆大嘴向眼前的美食扑了过来,准备一口咬断韩擒虎的脖子。聪明狡猾的老虎,这次遭受了它平生第一次失败,这也将是它最后一次失败了,只见韩豹不仅没有后退,反而迎上前来,一拳狠狠地击中了老虎的头盖骨。
只见,猛虎瞬间倒在了地上,再也动摊不得了,头盖骨被击得粉碎,鲜血直流。
于是,韩擒虎背着死去的老虎,得意洋洋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人们看到韩擒虎身上背着个老虎,都非常震惊,就问:“韩豹,这老虎是你打的吗?”
韩擒虎笑着对他们说:“是啊,这只老虎在我练功的时候,向我发出了猛烈地袭击,这只大虫太不懂事了,竟然敢欺负我韩豹,我一拳打在了它的脑袋上,没想到这家伙太不经打了,就这么倒下了,再也爬不起来了。”
其中一个邻居开玩笑说:“韩豹,我看你不要叫韩豹了,你擒获了老虎,就叫擒虎吧!”在场的其他邻居也纷纷表示:“对对,以后就叫他韩擒虎!”于是,他变改名为韩擒虎了。
韩擒虎这样的打虎英雄,在当时可是难得的人才,很吃香的,北周时,任都督、刺史等职,袭爵为新义郡公。陈朝出兵进逼光州(今河南光山),任行军总管,率军将其击退,后又屡挫陈师,韩擒虎的威名在江南地区,可谓是家喻户晓,让敌人闻风丧胆。
再后面的故事就是韩擒虎参加了伐陈之役,擒获了陈叔宝,这也是他这辈子最辉煌绚烂的一章,还有他得到隋文帝格外的赏赐,前面都有介绍就不再赘述了。
楼主 当思考变成习惯  发布于 2014-07-13 09:22:21 +0800 CST  
千古名将(5)
后来,突厥来朝拜,隋文帝对他们说:“你们听说过江南有陈国天子吗?”他们回答说:“听说过。”于是皇上让侍从领突厥使臣来到韩擒虎面前,说:“这就是捉获陈国天子的人。”韩擒虎狠狠地看了他们一眼,他们非常恐惧,再也不敢抬头看他。
韩擒虎的功劳太大,隋文帝另外封他为寿光县公,食邑一千户。以行军总管的身份屯兵驻守金城,防备胡寇来犯,后来又授予他凉州总管之职。不久,韩擒虎被隋文帝征召回到京城,隋文帝在内殿设宴热情款待了他,恩礼很是优厚。
话说一天韩擒虎生病了,他邻边的老妇人看见他的门下仪仗很盛大,同王宫一样,老妇人感到奇怪便问他们。
他们中间有人回答说:“我们是来迎接我们大王的。”忽然不见了。
又有人病得很厉害,恍恍忽忽地走到韩擒虎家里说:“我想拜见大王。”
左右侍从便问:“什么大王?”
那个生病的人回答说:“阎罗王。”
韩擒虎的手下的侍从想打他,韩擒虎制止他们说:“我生前做到了上柱国,死后能做阎罗王,这已很满足了。”
韩擒虎便一病不起,几天后即公元592年12月26日(开皇十二年十一月十七),韩擒虎去世,时年五十五岁,千古名将韩擒虎就这样结束了他光辉灿烂的一生。
公元782年(建中三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隋上柱国新义公韩擒虎”。同时代被列入庙享名单的只有贺若弼、史万岁、杨素。
韩擒虎的儿子韩世谔继承了他的爵位,韩世谔和他的父亲一样,非常骁勇善战。韩世谔和杨玄感的关系十分亲密友好,后来,杨玄感起兵叛乱的时候,杨玄感任命韩世谔为大将军。韩世谔非常勇猛,每战都冲在部队的最前面,杀得敌军鬼哭狼嚎,闻风丧胆。
但是,独木难支,光靠大将军韩世谔一个人的力量,还是挽回不了杨玄感失败的命运,最后,韩世谔兵败被抓。
隋炀帝杨广得知韩擒虎的儿子、杨玄感的得力助手韩世谔被抓后,立即命令手下人要将韩世谔带到自己的面前,自己要亲自问问他:“为什么要反对大隋,为什么要反对我杨广,大隋对你可不薄啊!你小子竟然敢忘恩负义,老子要将你千刀万剐,让天下人知道背叛我杨广的后果,我看还有没有人敢再反叛我杨广了!哼,气死我也!”
当时杨广住在高阳,逮捕韩世谔的官吏准备将他带到杨广的面前。韩世谔知道,自己要是去了高阳,杨广是绝不会饶了自己的,那么唯一的出路就是逃跑。
聪明的韩世谔很快瞅准了时机,想到了逃跑的方法。话说,韩世谔和押送他的官吏一路爬山涉水,大路他们是不敢走,因为押捕韩世谔的官吏知道韩世谔可是千古名将韩擒虎的儿子,难保有人会拼出死命都要解救韩世谔,再说了这个韩世谔还是杨广钦点的一级叛贼,如果有半点差池,他们的脑袋就要搬家了,所以他们非常小心,处处提防,专门走偏僻陡峭的山路,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一个偏僻的客栈。
韩世谔知道这是自己最后活命的机会了,于是,他将随身携带的金钱全部拿出来,买了很多好酒好菜。官吏们一连好几天没吃饱肚子了,一下子看到这么多山珍海味、陈年佳酿,再说了还不用自己掏腰包,这么好的事天下哪里找?哪里还能矜持得住?于是,大家就喝吧吃吧,能喝下去、能吃下去那是您的本事。
当然,这些官吏也不傻,他们知道自己身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搞不好还会有性命之忧。所以,他们不敢放量的喝,韩世谔一看他们喝得差不多都不喝了,他们还没醉,自己肯定还是逃不了,自己还得想个法子。
于是,韩世谔慷慨激昂地说:“我韩世谔打了一辈子的仗,轰轰烈烈了一辈子,我知道我很快就要死了,我韩世谔就是死也要死得轰轰烈烈,今天正好有这么多美酒,我韩某人一定要喝个痛快,不醉不休,来,大人,我韩某人敬您一杯!”说着,韩世谔将自己面前满满的一杯酒举到了一个官吏的面前。
韩世谔的这番话感染了在场所有的官吏,他们觉得自己的人生和韩世谔比实在是活得太窝囊了,自己受了多少人的白眼,被多少人所看不起,自己就像条狗一样被人使唤来使唤去,有的时候就连狗也不如,狗遇到不如意的事还会叫两声,发泄一下心中的不满,自己在上司的面前连屁都不敢放一个。如果能够像韩世谔那样轰轰烈烈、受人尊敬地活着就是叫他现在死他们也无怨无悔。
他们做梦也想不到今生今世能和韩世谔这样大名鼎鼎的将军坐在一个桌子喝酒,当韩世谔向他们敬酒时,每个人都感到受宠若惊。他们纷纷表示:“要陪自己心目中的偶像韩将军痛痛快快地喝一回,不醉不休!”
喝吧,喝吧,很快他们就醉得不醒人世,韩世谔便轻而易举地将束缚自己的脚链手链打开了,逃得不知所踪,从此过上了隐姓埋名的生活。
韩擒虎的两个弟弟也是个了不得的将军,在大隋可谓是家喻户晓、名声鼎沸,一个叫韩僧寿,一个叫韩洪。
韩擒虎还有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外甥,他就是大唐一代著名将领,千古名将李靖。
楼主 当思考变成习惯  发布于 2014-07-13 11:23:10 +0800 CST  
@吻不过三更 423楼 2014-07-13 20:43:00
有空来我帖子逛逛哦。



有来看我的小肥龙猫讲故事(今日更到第117个故事)。http://bbs.tianya.cn/post-16-698179-4.shtml
王子烈的故事,(四章)今天刚完成。

************************************************

《银刺》系列之《蝶羽魅惑》今日更新(第55章至55章)
—————————————————
我一定会去向三更兄学习的,汲取营养的,不要吝啬就感激不尽了
楼主 当思考变成习惯  发布于 2014-07-13 20:52:05 +0800 CST  
@衣宝泰 421楼 2014-07-13 20:06:00
@当思考变成习惯 稍微凉快些,奋力顶起来,好朋友明天再见......


—————————————————
谢谢,宝泰兄,好朋友,天天见
楼主 当思考变成习惯  发布于 2014-07-13 20:52:51 +0800 CST  
??
楼主 当思考变成习惯  发布于 2014-07-17 20:43:46 +0800 CST  
@北极狼1122 466楼 2014-07-19 15:35:00
顶一下。我群里的成员。
—————————————————
谢谢
楼主 当思考变成习惯  发布于 2014-07-19 17:14:39 +0800 CST  
隋唐猛人
隋文帝作为一国之君,管理才能那是相当高的,对于和陈叔宝一起来长安投奔隋朝的绝大多数官员,都得到了任命,在大隋的官场上任职,为大隋贡献自己的光和热,只有极少数的几个人,被发现是大奸大佞之臣,被斩首示众。
隋文帝诏令授予原陈朝尚书令江总、尚书仆射袁宪、骠骑将军萧摩诃、领军将军任忠、水军都督周罗睺为仪同三司。隋文帝这个人特别看中大臣的“忠,”这也是他用人的第一准则,大臣如果不“忠,”品德有瑕疵的,即使才能再高,隋文帝一般是不会委以重任的。
隋文帝特别欣赏袁宪高尚正直、对自己君主忠心耿耿的优秀品德,隋文帝颁下诏书,将袁宪的德操好好地夸赞了一番,认为袁宪是陈朝江南地区士大夫的表率,大隋所有的官员都应该向袁宪同志学习,于是,隋文帝任命袁宪为昌州刺史。
一次,隋文帝对身边的群臣说:“我很后悔当初没有处死任忠,任忠在陈朝享受着荣华富贵,在国家危急关头却不能以死报国,对陈叔宝说他已经无能为力了,这和春秋时期卫国大臣弘演为战死的卫懿公纳肝而以身殉国的行为相差地是多么遥远啊!”
隋文帝觉得陈朝水军都督周罗睺是个大忠臣,亲自召见了周罗睺,好好地安慰了他一番,并答应给他荣华富贵。
周罗睺流下了伤心的眼泪,泣不成声地说:“我受过陈朝的大恩大德,现在陈朝已经灭亡,我不能以死报国,实在是没有什么节操而言。现在得免一死,已经是陛下您格外开恩了,还敢奢望什么荣华富贵呢?”
一旁的贺若弼对周罗睺说:“我听到您前往郢汉地区指挥军队,就料到扬州地区唾手可得。结果果然不出我所料,我们大隋的军队轻而易举地渡过了长江。”
周罗睺回答说:“如果我有幸能够率军与您周旋的话,那么胜负还真的很难说。”
没过多久,隋文帝就授予周罗睺为上仪同三司,加以重用。
先前,陈朝将领羊翔归降隋朝,在伐陈之役中充当隋军的向导,因功拜为上开府仪同三司,百官朝会时他正好站在周罗睺的前面。
韩擒虎就趁机嘲笑独眼龙周罗睺说:“你不知道机智变通,所以官位在羊翔的后面,难道不感到羞愧吗?”
周罗睺正义凛然地回答说:“我过去在陈朝,久闻您的大名,十分敬重您,觉得您是一位有气节的将军,今天您所说的话实在是令我大失所望!”
这番话说得千古名将、大义凛然的韩擒虎将军是面有愧色,哑口无言。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位有节操的隋唐猛人周罗睺的传奇人生。
周罗睺字公布,九江寻阳(位于江西省北部)人,父亲也是位杰出的将领,不用说周罗睺也是位有权有势人家的孩子。
少年时代的周罗睺就卓越超群,表现出了不同凡响的侠义气概,十五岁时,周罗睺就练就了一身的好武艺,骑马如飞,百步穿杨,还特别喜欢老鹰、猎犬之类的小动物,喜欢交像自己一样的侠义之士,结拜为兄弟,经常和自己的一群好哥们出去打打猎,比比武什么的。
这么一个江湖好汉式的英雄人物的所作所为让他祖上的一个爷爷(不是亲爷爷)很是看不惯,一次,他的这个爷爷,将周罗睺叫到自己的面前,板着脸,一本正经地教训周罗睺说:“我们家族世代都靠读书取得功名,做事很谨慎有分寸,怎么会有你这么放荡不羁的后代呢?你这种性格要是还不改,还继续这样不务正业下去,如果不早年丧命,一定会招惹是非,弄得我们家族被皇上灭族不可!”
事实证明,他的这个爷爷太有忧患意识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一定非要读书才能出人头地,获得功名,周罗睺用他的一身好武艺同样为他赢得了名垂青史的好名声,不听话的孩子同样是个好孩子。
楼主 当思考变成习惯  发布于 2014-07-23 20:55:20 +0800 CST  
隋唐猛人(2)
周罗睺和现在很多调皮捣蛋的孩子一样,对于这位长辈的谆谆教诲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继续尽显英雄本色。
周罗睺绝不是一个只知道聚众玩乐的孩子,只可惜他的这位长辈不了解周罗睺,其实,周罗睺练功之所以那么刻苦,交了那么多的英雄豪杰,他的心里面是有着鸿鹄之志的,只是没有找到知音而已,知音实在是太难找了。周罗睺除了练就了一身好武艺之外,周罗睺也熟读经书、兵书,可谓是个文武全才。
这样一位有着大侠风范的英雄豪杰,很快就被陈宣帝看中了,得到了重用。陈宣帝授予周罗睺为开远将军、句容令。
后来,周罗睺跟随大都督吴明彻与齐朝军队战于江阳,周罗睺非常勇猛,身先士卒,一不小心,敌方的一只箭不偏不倚正中周罗睺的左眼,在这危急关头,周罗睺没有多想,他咬着牙将插在左眼的那只该死的箭拔了下来,鲜血扑通扑通的往下流,这一切都在瞬间完成,连他身边的护卫都没有发觉有什么异常,周罗睺为了不动摇军心,装作什么也没有发生,继续拼命地杀敌,只是左眼好像什么也看不到了,他身上的盔甲到处都是鲜红的血迹,也分不清哪块血迹是从自己的左眼眶里流出来的?哪块是敌人身上的鲜血迸到自己的盔甲上的?
北齐的军队战斗力也非常的强悍,他们将这次陈朝的主帅吴明彻给团团围住了,准备不惜一切代价,杀了吴明彻,让陈朝的将士成为无头的苍蝇,将陈朝的这支军队彻底的消灭掉。
战场的形势对陈朝军队来说极其不利,陈朝的将士们都犯难了,如果现在撤退吧,主帅吴明彻还没有死呢?而且吴明彻也没有发布撤退的命令,既然主帅没有下令撤退而且还活着,那就得听主帅的,那就不能撤退,否则就是违背军令,不管这场战争的胜负如何,很有可能都要被斩首。
但是如果现在不撤退的话,等到敌人将主帅给杀了,到时候陈朝军队军败如山倒,溃不成军,拼命地逃跑,将有多少人因为跑得不够快,死在了敌人的刀箭之下,又会发生多么严重的踩踏事件,导致自己的士兵被自己的同伴活活地踩死。
到底该怎么办才好呢?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浑身是血、简直是个魔鬼一样的人骑着马向主帅吴明彻被困的方向狂奔而去,不管是陈朝的士兵还是北齐的士兵都惊呆了,不知道这个家伙是不是疯了,是不是中了邪了?
但是,大家的眼睛看得很清楚,那个魔鬼一般的人所经过的地方,北齐的士兵都纷纷倒下,原先胜利在望的北齐军队这下人人自畏,胆子小点的都吓得尿了裤子。
太傅卿萧摩诃知道那个被很多人认为是魔鬼一样的人,不是别人,就是自己的好朋友周罗睺,自己的好朋友不畏生死,勇敢杀敌,难道我萧摩诃是孬种吗?
想到这,萧摩诃挥舞着手臂,高呼道:“兄弟们,冲啊,杀死北齐那帮兔崽子,为死去的兄弟们报仇!”
随着一声响彻云霄的呼喊声,萧摩诃也像发疯一样驾着马向好朋友周罗睺先前经过的地方狂奔而去。
陈朝的将士看着战场的形势开始向有利于自己军队的方向发展,一阵男子汉般的热血涌上心头,他们斗志昂扬地向敌军发动了一次魔鬼般的冲杀,杀得北齐的士兵哭爹喊娘,有的缺胳膊少腿的疼的就地打滚。
最终,陈朝军队取得了非常大的胜利,杀了不可胜计的敌军,当然,猛人周罗睺的功劳最大。事后,人们才知道周罗睺在战斗中不小心左眼被敌人的箭给射中了。
他们连忙找来医术高超的军医给周罗睺看眼伤。军医看了周罗睺仍然流血不止的左眼,摇着头说:“周将军的眼睛流血太多了,如果早点来医治的话,凭借老夫精湛的医术和祖传秘方,一定可以将周将军的眼睛给治好的,但是现在周将军的流了那么多的血,可惜啊可惜,就是神医华佗在世,也是无能为力了!”
元帅吴明彻内疚地说:“都怪我不好,要不是周将军为了救我,及时得到医治就不会出现现在这样的情况了,军医,求您一定要想想办法,哪怕还有一点点的希望,哪怕将我的眼睛挖下来,安在周将军的眼眶里,我也愿意啊!”
周罗睺连忙说:“元帅这是哪里话,我周罗睺连死都不怕,还怕丢了一只眼睛吗?军医您别听元帅的,千万不能将他的眼睛安在我眼眶里。”
“现在就是想安也安不上了,周将军的左眼失血过多,经络都坏死了,已经无药可救了!老夫也无能为力了。”军医无可奈何的说。
“难道一点办法也没有了吗?”萧摩诃问。
军医说:“一点办法也没有了,现在只能给周将军上点药,帮他止血止疼,至于复明是不可能的了。”
周罗睺说:“军医能将血止住,让我不疼,已经是妙手回春了,我已是感激不尽,不敢有其他的奢望了。”
楼主 当思考变成习惯  发布于 2014-07-23 22:55:30 +0800 CST  
隋唐猛人(3)
大帅哥周罗睺从此变成了独眼龙,但是人家性格就是好,压根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在他看来,在战场上丢了一只眼算不了什么,只要不影响自己打仗,能继续驰骋在战场上,为国杀敌就心满意足了。
周罗睺的左眼血是止住了,但是仍然剧烈疼痛的他,不愿意多逗留一刻,立即指挥部下向徐州进发。很快他就遇到了北周著名将领,同样是猛人的梁士彦指挥的大军。周罗睺和梁士彦两人都是绝世猛人,都是打硬仗的主,两个人算是找到了对手了,他们在彭城狠狠地干上了,杀得血流成河,喊杀声响彻云霄,陈朝大将军萧摩诃杀着杀着,一不留神被敌军将自己的马给绊住了,由于惯性,萧摩诃从马上狠狠地摔了下来,敌军看见萧摩诃从马上摔了下来,连忙一窝蜂地为了上来,准备解决了这个大人物,就在萧摩诃有性命之忧的时候,他的好朋友独眼龙周罗睺策这快马来到萧摩诃的身边,对萧摩诃说:“萧将军快上马!”
说着,周罗睺伸出了右手,萧摩诃连忙拉住周罗睺宽阔有利的手掌,顺势一跃,骑上了周罗睺的战马,两人二话没说,将围上来的北周士兵一顿乱杀,杀得鲜血横飞,敌人恨自己怎么这么倒霉,干嘛跑到这个独眼龙的身边,看着独眼龙那凶狠可怕的脸庞就令人无比恐惧。
周罗睺和梁士彦两位猛人对决的战场可谓是惨不忍睹,最后谁也奈何不了谁?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周罗睺的勇猛这次可谓是出了名了,令很多陈朝的将士是心服口服。因此,陈宣帝授予周罗睺为光远将军、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太守。
像周罗睺这么强悍的猛人,在那个战乱的年代,是个难得的人才,业务是非常繁忙的,想真正地休息放松一下,根本就没不可能。这不,周罗睺很快就又有新任务,这次陈朝朝廷给周罗睺的职务是平贼大元帅。
独眼龙周罗睺非常的敬业,是个十足的劳动模范,他接到这个任命后,一刻也没耽搁,立刻率领自己的部下向目的地进发。
平定那些小毛贼,对于大将军周罗睺来说实在是太简单不过了,周罗睺率领大军很快来到了目的地。首先,他发了些告示告诉那些山贼,只要不再当山贼了,改邪归正,本大帅一律既往不咎,但是敢有顽抗到底者,将毫不手软,予以剿灭。
那些山贼其实也是被生活所迫,才干起了这样的勾当,现在看到朝廷给自己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很多都纷纷表示愿意投降周罗睺,归顺朝廷。只有极少数当山贼当上了瘾,感觉自己的力量也比较强大,便不愿意投降朝廷。周罗睺对那些不愿归降的山贼们,二话没说,就将大军开了进去,很快就将他们那帮乌合之众给剿灭了。
最后,不管投降不投降的山贼们都被周罗睺给平定了。陈朝皇上一看,周罗睺果然是个人才,要好好的赏赐。于是,便晋升周罗睺为右军将军、始安县伯,邑四百户,赏赐金银三千两。
周罗睺的大侠本色又一次淋漓尽致地显示出来了,他将那些金光闪闪的金子、白的像雪一样的银子全部分给了手下的将士,自己分文不取,真正做到了很多人一辈子都无法修炼的美德,彻彻底底地做到了视金钱去粪土。
这样优秀的品德很快在民间在官场传开了,成为了美谈,当时流行一句顺口溜:要学就学周罗睺,不爱金银不爱侯。
关于周罗睺的美谈很快传到了陈宣帝的耳中,陈宣帝简直难以相信这个世界上竟然会有人不爱钱的?这简直比圣人还要圣人,比孔夫子还要伟大。陈宣帝决定要对这样品德千古难有的人加以重用,要给周罗睺升官。陈宣帝任命周罗睺为晋陵太守,进爵为侯,增封一千户,加上前面已经有的六百户,总共是食邑一千六百户,晋升为太仆卿。
不久后一个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的一天,周罗睺穿着威武潇洒的军装,带领部下到基层去视察民情,探访百姓的疾苦。很多人都想亲眼目睹这位被人们成为圣人,被女人成为男神、周郎的大将军周罗睺,当时,那慕名而来的场面那是相当的壮观,简直是人山人海,一眼望不到边。
那边三五个花枝招展的美女议论道:“你看,周将军多么的帅,简直帅呆了,酷毙了,我好喜欢哦,”
一个感叹道:“周将军的确是个超级超级大帅哥,只是他的左眼瞎了,再也看不到我的美丽容颜了。”
“你懂什么,其实周将军的左眼没瞎,应该是故意装扮成独眼龙的样子,你看那个样子不更加地酷吗?”
“依我看,周将军的左眼不仅没有瞎,还是千里眼呢,能穿透你的衣服,将你这个骚娘们全身上下看得清清楚楚!”
事后,周罗睺又火了,大街小巷开始流行:“罗睺罗睺,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
楼主 当思考变成习惯  发布于 2014-07-24 00:55:30 +0800 CST  
隋唐猛人(4)
没过多久,陈宣帝又册封周罗睺为雄信将军,使其掌管豫章十郡(今江西省南昌市附近)的军事和行政事务,周罗睺从一名带兵打仗的将军转变成一个地方上的最高长官,周罗睺很快就进入了角色,除了将自己的军队训练成一支无坚不摧的铁军外,对地方的事物管理的也是井井有条。关键人家周罗睺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对钱不感兴趣,是一个大大的清官,既然当地的最高长官周罗睺不贪,那么下面的也不敢贪,当时,由于落后的生产工具和科技水平的限制,当地老百姓的粮食、丝麻等农作物一年就只能生产那么多,当官的向老百姓索取的少、不往自己的腰包里塞,那么留给当地老百姓的东西自然就多,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自然相当的红火。
大帅哥周罗睺的确是个难得的好官,为当地的老百姓做了数不清的好事实事,至于到底做了哪些好事,史书上没有进行详细地记载,我在这里也就不杜撰了,但是可以肯定周罗睺的确是个好官,给当地的老百姓带来了很多好处,因为史书上有明确地记载说当地老百姓为他们心中的好官周罗睺立碑颂德。
周罗睺在豫章干了几年后,调到了南川(重庆市南部),被任命为南川地区的大元帅,最高军事长官,主要负责这一地区的军事事宜,可以说周罗睺又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
周罗睺是个非常有能力的人,关键人家不贪财,有点钱就分给自己的手下人、亲戚朋友,所以周罗睺的身边有着数不清的好朋友和一批又一批争先恐后地追随者,只要周罗睺一句话,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辞。
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喜欢交大方够义气的人为朋友、为好友,对于那些连吃餐饭、坐个车子都舍不得付钱的人,我想大家都不愿意交这样小气的人为好友。所以,如果有人问我:“我为什么交不到一个真正地朋友呢?”
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人是不是太小气了?是不是不够意思?是不是从来没有真心对别人?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三点,然后再从别的地方找原因。
我的一个朋友(他是一个小老板)曾经问我:“为什么我的公司留不住人呢?干了一段时间就跑了,很难找到一个干长期的人。”
我知道我的这个朋友人很好,能力很强,但是他有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小气,不愿给自己的员工多发点薪水。
我就对他说:“是不是给员工的钱太少了?”
他默不作声,看他的表情就可以知道发给员工的钱肯定不多,我继续说:“人家为你打工,不就为了那点钱吗?多给点钱肯定就留住人才了。”
他说:“也许吧!”
我知道我的这个朋友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他也许早就知道了原因,只是很难改掉而已,还是那句老话,要想改变一个人实在太难了。
周罗睺这种豪侠仗义又视金钱为粪土的人,可是人们交友的最佳人选,所以,周罗睺要办什么事总有身边的人帮忙,干起事来也十分地轻松,而且,周罗睺这个人做事还非常地细,非常地认真。周罗睺很快就在南川这一地区训练了一支高水平的现代化军队,这支部队的战斗激情和作战经验在当时来说可谓是所向披靡,百战百胜。
这不,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司马吴世兴向当时的陈朝皇帝陈叔宝告周罗睺的状说:“陛下,您知道吗,周罗睺在南川地区非常得人心,而且拥有一支非常庞大和训练有素的军队,周罗睺的心思实在让人琢磨不透,陛下您不得不防啊!”
没想到人缘这么好的周罗睺也会被人打小报告,只能说明一点问题: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谋反比较盛行,即使大臣不谋反,背叛君主的事情那是时有发生,所以,君主对很多功劳显赫的大臣都防着一手,不敢百分百地信任。
陈叔宝这个政治白痴皇帝听了江州司马吴世兴的话,是半信半疑,不知道是相信好还是不相信好。于是,陈叔宝召来了萧摩诃、鲁广达、孔范等大臣,陈叔宝对他们说:“朕听说周罗睺将军在当地非常得人心,而且还拥有一支庞大的训练有素的军队,这是他有二心的征兆吗?”
周罗睺的好朋友萧摩诃连忙说:“别人我不敢说,但是微臣非常了解周罗睺的为人,他绝不会做出背叛君主的事的,臣敢以人头担保,这一定是有人诚心诬陷周将军!”
楼主 当思考变成习惯  发布于 2014-07-24 02:55:30 +0800 CST  
隋唐猛人(5)
鲁广达也说道:“微臣也愿意拿人头担保,周将军绝不是那样的人!”
人缘好才是真的好,这些话很快传到了周罗睺的耳朵里,他身边的那帮兄弟对自己尊敬的大哥周罗睺说:“大哥,依我看,咱们不如反了算了,我看那个陈叔宝就不值得我们效忠,大哥您这样忠心耿耿地对他,他竟然还怀疑您!”
周罗睺板着脸,一本正经地对身边的这帮兄弟说:“你们这帮混蛋,把我周罗睺当成什么人了?我是那样的人吗?你们给我听好了,皇上可以对不起我,甚至可以杀了我周罗睺,但是我周罗睺绝不能做出半点对不起皇上、对不起国家的事情。从今往后,要是你们敢再说这种大逆不道的话,安律当斩,绝怪我周罗睺不顾兄弟之情!”
后来,周罗睺为了表明自己的赤胆忠心,回到了朝廷,陈叔宝非常高兴,心想:萧摩诃和鲁广达说得果然没错,周罗睺的确是个忠臣,自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陈叔宝更加地信任周罗睺了,任命他为太子左卫率,经常邀请他参加自己举行宴会。一次在宴会上,陈叔宝酒喝得正在兴头上,于是,他命令参加宴会的文武大臣作诗取乐,没想到周罗睺每次都第一个按照陈叔宝出的题目和要求作好了诗,呈到了陈叔宝的面前,陈叔宝一看不光速度快,这个诗写得也非常好,他大加称赞道:“好诗好诗,真是出乎朕的意料之外啊,周左率是我们陈朝难得的武将,没想到诗写得还这么好,一点也不逊色于文官啊!”
牛逼大王孔范看自己的上司陈叔宝发出由衷地赞叹,这个时候不是他拍陈叔宝马屁的最佳时机吗?这个时候怎么能少得了他呢?于是,孔范也连连点头,充满真情实感地说:“周将军执笔作诗就像他骑马打仗一般,不在人后啊!”
像周罗睺这样的超级猛人,著名将领老是待在朝廷当太子左卫率实在是太浪费人才了,很快,他就被调到陈朝的边疆防线上,当起了水军都督,也就是陈朝一大片区域内的水军最高长官了,手握重权。
周罗睺非常称职,很快就训练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陈朝水军人才,这些训练有素的水军在这场伐陈之役的战争中发挥了自己不可小觑的力量,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大隋的军队,死死地阻挡了秦王杨俊的水军,杨俊不得前进半步,双方的军队在浩瀚的长江上僵持了一个多月。
后来,陈叔宝被韩擒虎擒获,但是隋军仍然攻破不下周罗睺领导的长江上游区域。于是,晋王杨广命令陈叔宝致信给周罗睺,命令周罗睺无条件投降。
后面关于周罗睺投降和接受隋文帝召见的相关事宜,前面已经介绍过就不再赘述了。
隋文帝认为周罗睺是个难得的人才,对君主也比较忠心,因此,周罗睺成为了陈朝官员中为数很少被隋文帝重用的官员。隋文帝任命周罗睺为豳州刺史,他在豳州刺史的位置上屁股还没坐热,隋文帝将他改为泾州刺史。
没过多久,周罗睺的母亲生病了,他便辞职回家照顾自己的母亲了。后来,他被重新任命为豳州刺史,周罗睺在任上干得非常出色,名声在外。
开皇十八年,即公元598年,隋文帝发动了对高句丽的战争,即史书上所说的辽东之役,周罗睺被任命为水军总管。周罗睺率领着浩浩荡荡的隋朝水军从东莱(胶东半岛西北部,山东龙口市的古称)出发,在大海上航行,向高句丽的平壤城(今朝鲜境内)方向进发。但是,海上的风浪十分巨大,很多船只都被海风给刮翻了,沉入了大海,周罗睺率领着残余的水军无功而返。
楼主 当思考变成习惯  发布于 2014-07-24 04:55:30 +0800 CST  
隋唐猛人(6)
开皇十九年,突厥达头可汗率军侵扰隋朝的边界,隋文帝任命周罗睺跟从元帅杨素一道率军攻打前来侵略的突厥。
当隋朝的军队来到离突厥不远的地方,大将军周罗睺对杨素说:“贼阵不整齐,恐怕没有什么防备,这个时候是向敌人发动袭击的最佳时机。”
杨素同意了,周罗睺便带领着二十名骁勇的骑兵向突厥军队发动了猛烈的攻击,这种疯狂的近似自杀式的举动无疑鼓舞了后面所有的将士,再说了大领导周罗睺都身先士卒地冲在了最前面,后面的士兵也没有理由不冲了,隋朝的军队如洪水般向还在稀里糊涂的突厥军队冲去,很多突厥士兵没反应过来,没准备好,就被周罗睺砍下了头颅。
但是,突厥将士也不是孬种,他们很快拿起了随身携带的锋利的武器,奋勇抵抗隋军潮水般的攻击,双方狠狠地打在了一起,不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谁也不会向对方认输,谁也不会停下手中的武器,这场血腥而残酷的厮杀从下午三点一直持续到晚上七点,足足厮杀了四个小时,不知道有多少人死在了对方的刀枪之下,不知道自己的身上受了多少处伤,头脑中只剩下一个字就是“杀,杀,杀……”一定要将对方砍刀,杀死。
最终,突厥的将士寡不敌众,不得不哭嚎着撤退,这场疯狂的肉搏战以突厥的惨败而告终,刚刚战斗的草原上到处都是穿着盔甲的将士的尸体,弥漫着浓浓的血腥味,不管怎么说,隋朝的军队取得了胜利,周罗睺因军功被册封为威武大将军。
仁寿元年,即公元601年,周罗睺被任命为东宫右虞侯率,赐爵义宁郡公,食邑一千五百户。不久又被改任为右卫率。
隋炀帝即位,周罗睺凭借自己过人的能力同样得到了重用,隋炀帝杨广授予周罗睺为右武侯大将军。
不久,汉王杨谅起兵造反,隋炀帝下诏书任命周罗睺为副元帅追随大元帅杨素讨伐杨谅的叛乱。
这一年的冬天,应该是公元604年冬,陈主陈叔宝归天了,大将军周罗睺得到了陈叔宝去世的消息,向隋炀帝请求为陈叔宝送终,见自己以前的主子最后一面,隋炀帝同意了他的请求,周罗睺变从战争的前线回来了,他穿上了丧服来到了陈叔宝的灵柩前,哭的是伤心欲绝,几度昏厥。
周罗睺送完陈叔宝最后一程后,不得不从悲伤失落中走出来,因为还有一件神圣的事在前方等着他,因为他就是为战争而生的,为国家的和平事业而生的,只要有他周罗睺在,就绝不允许别人在发生叛乱。
神色憔悴的周罗睺立刻脱下了白色的丧服,穿上了威武的盔甲,率领大军继续围剿叛贼杨谅领导的叛军。
也许是伤心过度的原因,像往常一样冲锋在最前面的周罗睺不幸被叛军的箭射中,不治身亡,享年六十四岁,军队上下无不为自己的主帅周罗睺的离世痛哭流泪。
当人们将周罗睺的灵柩送往京师长安时,走着走着,突然灵柩就不动了,一阵旋风在灵柩前不停地打着转儿,人们拼命地挥着手中的马鞭驱赶着载着周罗睺灵柩的马儿,但是,任凭人们怎么打,马就是一动不动。
这可太奇怪了,莫非是大将军周罗睺的阴魂不散,那不停旋转的旋风就是周罗睺的魂魄,他觉得叛贼没有被平灭,心中愤愤不平,就是不肯就这样的离开,那太不负责任了,不是周罗睺做事的风格。
其中一个人跪在了周罗睺的灵柩前,说:“周将军,您一定是觉得叛贼没有被平灭不愿意走,但是您放心好了,你走了,还有我们这群人呢,我们一定完成将军您留下的遗愿,一定将叛贼消灭干净,您就安心地上路吧!”
话音刚落,那不停打着旋儿的旋风就突然停止消失了,载着周罗睺灵柩的马就向前走了起来。周围的人都感觉奇怪不已,平生从来没有遇到如此古怪的事。
楼主 当思考变成习惯  发布于 2014-07-24 06:55:30 +0800 CST  
著名的风水师
公元605年秋季七月的某一天夜里,周罗睺的儿子周仲隐在睡梦中梦到了自己的父亲,父亲对他说:“吾儿啊,叛贼没有被平定,我在下面没有一刻不牵挂着,明日我将带兵出战,一定要将叛贼消灭掉。”
周仲隐在梦中呼喊着父亲,从梦中惊醒,他觉得刚才父亲离自己是那么地近,感觉又是那么地真切,简直不敢相信这竟是一场梦。
第二天清早,周仲隐发现家中父亲身前佩戴的盔甲宝剑,无缘无故地自己移动,就好像有人穿戴的一般,果然,这一天,绛州城被攻下,叛贼被消灭了,这和昨晚父亲对自己说得话是那么的吻合,难道那些叛贼是自己在阴间的父亲带兵剿灭的?难道父亲的忠烈感动了神灵?
周罗睺死后,隋炀帝杨广记挂着周罗睺的忠烈,追封周罗睺为柱国,右翊卫大将军,谥号为“壮”。
猛人周罗睺光辉灿烂的一生介绍完了,不得不再次啰嗦一下,周罗睺是个杰出的将领,一个称职的能力杰出的好官员,是个有大侠风度的忠壮之士。
和陈叔宝一起前来归顺隋朝的人群中还有一个人,非常有意思,让我非常的好奇,因为我不知道他是怎么预测地那么准,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命中注定这种事吗?难道人真的有命运吗?也许,你和我一样地好奇,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认识一位具有神秘色彩的人物,南北朝时期以及后来隋朝的著名风水师和神算子。
这个超级猛人,让人不可思议的人就是韦鼎,韦鼎(515~593)字超盛,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东南)人。他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祖父韦睿,是梁朝开府仪同三司。父亲韦正,曾经担任黄门侍郎。韦鼎这个人从小就非常聪明,读了很多的书,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能看懂算卦风水学之类的书籍,尤其精通阴阳八卦,还会帮人算上一卦,而且非常的灵,说你今天有难你逃都逃不掉,哪怕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你的腿还是摔断了,说你今天有喜事,今天真的能找个如花似玉的美女做女朋友。
这样的传奇人物,能不有名吗?想升官发财的人能不找他算上一卦,问问自己的财气来自于何方?人生中会不会遇到灾难,如何化解?等等。当然这些问题只有韦鼎一个人能回答,其他人根本不知道。
这不,年纪轻轻的韦鼎就在整个梁朝打出了名气,被人们称为神奇人物,人们每当谈起他,语气是那么地尊重,表情是那么地虔诚,他曾先后做邵陵王主簿。侯景之乱时,司徒王僧辩将他引为户曹属,后来担任过太尉掾、大司马从事、中书侍郎等职。
韦鼎曾经秘密写信给陈霸先,对陈霸先说:“公当贵,很快您就要取代执政的王僧辩,建立新的朝代,希望您不要忘了我今天对您说的话。”
陈霸先看到韦鼎写给自己的这封信非常高兴,陈霸先知道韦鼎是王僧辩的人,自己敌人的人竟然写信告诉我将要建立宏图大业,这是多么令人不可思议的事啊,这是对自己多么大的鼓励啊,再说了,韦鼎简直就是个神,他所说的话你会怀疑吗?一定会实现的,难道我陈霸先当皇帝是上天早就注定好的了,我陈霸先真的是真命天子,那还等什么?
于是,陈霸先开始谋划建立陈朝,果然如韦鼎所说的那样,陈霸先很快就杀了王僧辩,建立了一个新的朝代,并以自己的姓氏给这个新的朝代命名为陈朝。
前面已经说过,多年之后,当隋朝消灭了陈朝后,王僧辩的儿子将陈霸先的坟墓给挖了,并将陈霸先的尸骨烧成灰和水喝到了肚子,以报杀父之仇。
楼主 当思考变成习惯  发布于 2014-07-24 08:55:40 +0800 CST  
著名的风水师(2)
陈霸先当上皇帝之后,没有忘记曾经给自己莫大精神鼓励的韦鼎,赏赐给韦鼎很多金银财宝,拜他为黄门侍郎,又迁司农卿、司徒右长史、贞威将军等。
陈宣帝时,神一样的人物韦鼎被任命为散骑常侍、秘书监、宣远将军、太府卿等。
韦鼎曾经作为陈朝的使者聘问北周,在长安与杨坚有过一面之缘,韦鼎看了杨坚的相貌后,大为惊异(韦鼎不光会算卦,还善于看面相),对杨坚说:“怪不得我昨夜观看天象,出现了奇特的景象,原来是您的横空出世。我看了您的相貌,您以后一定会大贵,到那时候则会四海一统,天下一家,十二年后,老夫将跪在您的面前俯首称臣!”
到了陈后主至德初年,当时的韦鼎担任陈太府卿之职,忽然有一天,韦鼎把自己的田地和住宅全部卖掉了,身边的很多人都不理解,要是当时我在他身边,我也肯定不理解,我甚至会觉得韦鼎是不是疯了,好好地事先没有任何异常的征兆,干嘛将自己的房子卖掉呢?以后住在哪呢?那可是自己住了大半辈子的家啊,怎么能叫人不怀恋呢?
韦鼎的好朋友毛彪就问他:“这住的好好地,干嘛将房子卖掉呢?”
韦鼎捋了捋花白的胡须,呵呵一笑,说:“老夫已经算到了,江南地区的王气已经完全丧失了,我和你将来都会去长安的,并且埋葬在那里!”
“你是不是骗我的,不会吧,陈朝好好地呀,没什么异常啊,我们怎么可能去隋朝呢?这太令人不可思议了,简直是不可能的事!”
韦鼎笑得更开心了,说:“你怎么知道这样的天机呢,你就等着吧,我的预言很快就要实现了。”
韦鼎的预言还没有一次失败的,话说十二年后,韦鼎果然来到了大隋,成为了大隋的臣子,隋文帝杨坚本身也是信佛,他怎么可能忘记当年对自己说了那番神秘的话的韦鼎呢?
隋文帝亲自接见了韦鼎,并拉着他的手,说:“先生真是神人啊,十二年前的预言果然不虚啊!”
韦鼎说:“这一切都是天意,天意不可违啊,您注定不是一个平凡的人啊!”
隋文帝给了韦鼎丰厚的赏赐,并授予他上仪同三司,对韦鼎非常的信任。
当时隋文帝的女儿兰陵公主守寡,杨坚决定为她寻找新的如意郎君,隋文帝心中有好几个人选,不知道该选谁好?
在隋文帝左思右想还拿不定主意的时候,隋文帝想到了著名的风水师韦鼎,决定让韦鼎给自己的女儿算上一卦,再看看那些准女婿的面相,看谁合适。
于是,隋文帝将韦鼎请了来,再将那些准女婿们召集在一起,让韦鼎给看看面相,算算阴阳八卦。这些准女婿中一个是柳述,另一个是萧瑒等,韦鼎自己地观察着这些准女婿的面相并推演了阴阳八卦。
之后,韦鼎起身禀告隋文帝说:“萧瑒当封侯,但是没有贵妻之相,柳述当通显富贵,但是不能保证长久。”
隋文帝杨坚一听,在心里想:萧瑒没有贵妻之相,肯定是不能选的,至于柳述嘛,有我大隋的皇帝给他撑腰怎么会富贵不长久呢?于是,隋文帝便选柳述作了驸马。
后来,隋文帝准备废掉太子杨勇,为了安全起见,他又将韦鼎召到自己的面前,让他观察几位皇子的面相,谁能成为未来的一国之君?
韦鼎仔细观察了各位皇子的面相后,对身旁的隋文帝和独孤皇后说:“至尊、皇后所最爱的那位皇子将继承皇位,这是下官不敢乱说的。”
这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只是没有点名而已,地球人都知道独孤皇后最喜欢的皇子就是英俊潇洒的二皇子杨广了。隋文帝对韦鼎的话很满意,因为这时的隋文帝已经决定废掉那个不争气、图享乐的杨勇了,他的心里天平已经向杨广靠拢,和自己的妻子独孤皇后达成了一致,隋文帝笑着说:“先生还是不肯明说啊,呵呵!”
开皇十二年,即公元592年,韦鼎担任光州刺史时,有个人外出做客,与主人家的妾私通。等到他回去,妾偷了珍贵的财物,在夜里逃亡,不久被人杀死在草丛之中。主人家知道客人与妾私通,于是控告客人杀害了妾。县吏经过审问,全部掌握了客人与妾奸通的罪状,便断处客人死罪。案子审理终结,上报州府。
韦鼎看了案卷,立即算了一卦后,说:“这个客人奸罪属实,但是并没有杀人。乃是某寺的僧人诱骗妾偷盗财物,然后命令寺奴杀死了她,赃物现在某处存放。”当即释放了这个客人,派人去捕捉僧人,同时查获了赃物。从此辖境内秩序整肃,路不拾遗。
韦鼎真是个神人,隋朝伟大的风水师,他还现存诗作一首。
长安听百舌诗
万里风烟异,一鸟忽相惊。
那能对远客,还作故乡声。
楼主 当思考变成习惯  发布于 2014-07-24 10:55:40 +0800 CST  
@夏冬雪2011年 501楼 2014-07-24 10:35:00


每天都想到朋友的帖子中瞧瞧,看看能学到些什么……朋友的帖子是我前进的动力!
—————————————————
过奖了,美女
楼主 当思考变成习惯  发布于 2014-07-24 11:05:50 +0800 CST  
认识隋文帝
一提到隋文帝,很多人都会连连点头,说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那么隋文帝到底伟大在哪里?
很多人会列举隋文帝生平所做的几大了不起的事:1.首创了科举制,2.消灭了陈叔宝所统治的陈朝,统一了南北,结束了两三百年来中华大地上大大小小的割据力量,3.修运河,大大方便了水运,将粮食轻而易举地从南方运到了北方,当然,你要列举还能列举出很多很多,我想你也很难列举全面,就是当今一流的史学家或史书的撰写者也不可能将隋文帝在位24年所做的所有好事大事都一个不落地记录下来。
在我看来,要说一个人伟大太抽象了,举出隋文帝所做的伟大功勋说隋文帝怎么地伟大和了不起,仅仅只是从侧面了解隋文帝,还是很难让人信服。必须要有深度,要从更深的地方去挖掘,这样我们才能更加准确、科学、客观、全面的了解隋文帝,才会发现和惊叹原来是这样。这就像农村人挖井一样,必须要挖得够深,只有从深处浸出来的水才是有营养的好水,对人的身体健康才有益处。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么从更深地角度去挖掘,去全面地了解隋文帝呢?这就要去研究了解隋文帝的性格、爱好、观念、做事风格等。
著名哲学家莱布尼茨曾经说过:“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没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人。”
人的性格的确千差万别,各有各的不同,各有各的特色,虽然我们每天几乎都做同样的事:吃饭、上班、睡觉,但是不同的人,做出的事也会有差别,接下来,我们就来深入探讨隋文帝杨坚究竟是个怎样的人?这样的人会做怎么样的事?
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隋文帝,当然,不仅仅是隋文帝的性格特征还有他的观念、做事风格等(欢迎大家提出不同意见或补充):(1)狡猾(2)毒辣,做事比较狠,比较绝(3)城府深,心里想的别人很难捉摸透(4)节俭,厌恶讨厌奢侈(5)做事很认真,刻苦,勤奋(6)会识人,将手下的人琢磨透,知道大臣的优缺点,知道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该用(7)做事踏实,不喜欢夸浮(8)懂得如何治国,虽然他的书读的不多,但是治国的方法和策略他懂(9)他研究了古代帝王朝代的兴衰规律,总结了治国方法(10)对老百姓很好,天下百姓都是朕的子民,这句话是他说的,他更是那样做的(11)懂得军事,对将士赏罚分明,没有吝啬(12)懂政治,有政治手腕(13)努力整治官场的不正之风,严惩腐败,努力保持官场的廉洁和清明(14)很会做事,做事讲究策略和时机,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什么时候不该干什么。
下面就让我们具体地举例来全面认识隋文帝。1.狡猾,也可以理解成聪明,隋文帝聪明那是毋庸置疑地,我想没有一个人会说隋文帝不聪明。
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可以认为隋文帝杨坚这个人猜忌心比较重。隋文帝干过一件很多皇帝连做梦也想不到的事,那就是贿赂身边的官员,当然,这些官员做梦也想不到这礼物是隋文帝派人送来的,做梦也想不到这是隋文帝试探自己的,礼品也不贵重,就算按照大隋的法律顶多也就警告警告,所以,有的官员就收了。这么一收,隋文帝就认定你是个贪官了,二话不说就将这些收了礼的官员给杀了。所以,隋文帝对他身边的官员管理地非常严、要求也非常高。
2.毒辣。隋文帝杨坚虽然对佛教、道教很虔诚,非常地相信佛教、道教,自己的年号开皇就是道教的五劫之一,但是毒辣是隋文帝的本性,他天生心肠就比较硬、狠,这点他的儿子杨广很好地继承了他的这一深入骨髓的性格特点,将毒辣发挥到了极致。隋文帝杨坚杀了一批大臣,不管有功劳没功劳的,估计死在他手下的大臣有一百人左右,下面就列举被他诛杀的猛人:王谊、刘昉、梁士彦、宇文忻、元谐、虞庆则、刘昶、王景、王世积、元旻、史万岁、李彻和燕荣等。被他免去官职的大臣那更是不可胜数:高炯、贺若弼、郑译等等。
楼主 当思考变成习惯  发布于 2014-07-24 12:55:40 +0800 CST  
认识隋文帝(2)
3.城府深。隋文帝这个人城府非常深,喜怒不形于色,让他身边的大臣很难看透他。隋文帝杨坚四十岁之前非常的低调,因为他的长相比较奇特,古时候人很迷信的,这么个奇特的人说不定前世真的是个大仙,现在下凡到人间来成就一番大事业的。当时的确有很多人说杨坚有反相,甚至有的在皇帝面前提起过。杨坚心想你们说就说吧,反正我就保持低调,从来不说自己的爷爷、爸爸多么地了不起,也从来不说自己是太子后来的皇后的父亲,甚至还装装傻打消大臣和皇帝对自己的猜疑,但是该做的杨坚还是要做,比如搞好同僚的关系,明明自己的官职和地位比对方高,但从来没有架子,甚至还向比自己官职低的人贿赂贿赂。这样一个城府很深,又很低调、与世无争的人被很多人遗忘在角落里。
隋文帝杨坚很少向身边的大臣吐露自己的心声,所以,很多大臣在朝廷当官了几十年,对自己的上司的性格还是捉摸不透,不是这些大臣们笨,也不是他们不想了解隋文帝,只是隋文帝城府深,无形中拉远了和大臣们的距离。
大家读史书的时候有没有这样的感觉,隋文帝和身边的大臣关系都不是很亲密,连一点朋友之间的友谊都没有,你看陈叔宝和隋炀帝两个人和自己身边几个亲信大臣关系非常好,私底下喝喝酒,聊聊天时就跟朋友差不多,甚至隋炀帝和陈叔宝们和身边的大臣们酒喝得一高兴,飘飘然了,能让自己的老婆让大臣们睡觉,大臣们偶尔也会带自己的老婆让隋炀帝和陈叔宝享用的(这一点,史书上是有记载的,并不是我杜撰的,话说,萧摩诃曾经带着自己美丽的爱妾参加陈叔宝举行地隆重的宴会,喝着喝着,自己就醉了,自己的爱妾就跑到陈叔宝的床上了,事后萧摩诃假装不知道,自己就泡了陈叔宝的妃子,两人算是打平了)。
4.节俭。隋文帝的节俭是出了名的,有可能是古代最节俭的皇帝之一,我个人觉得他比唐太宗李世民还要节俭,节俭到了非常抠,非常小气的程度了。
很多人都没办法理解一个家里富得淌油的富家公子,后来的一国之君,怎么就那么节俭,简直令人不可思议。于是,有的人就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在隋文帝当上皇帝之前的节俭是装出来的,甚至有的人认为是作秀。他们的理由是杨坚知道有人在皇帝面前告他的状,说他有反相,于是杨坚就韬光养晦,装节俭,让别人觉得他可怜老实,打消大臣和皇帝对他的猜疑。
作秀这个说法站不住脚,因为前面讲到杨坚是希望别人遗忘他,保持低调,杨坚不会傻到张扬自己,那样估计他的命早就没了。
我更加地倾向于这是由于他的性格、成长环境、观念、习惯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杨坚的节俭是真实自我的体现,是一种美德和修养,杨坚就是节俭,就是舍不得浪费东西,自己不喜欢奢华,也不喜欢身边的人奢华。
有一次,隋文帝要赏赐给大臣一样很普通的东西,但是就是一件很普通的东西在偌大的皇宫中就是找不到。
有一年,隋朝有个地方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旱情,隋文帝亲自到民间去慰问灾民,当看到很多灾民吃不上饭,吃一些米糠时,隋文帝双手捧着灾民食用的米糠,流着泪,动情地对身边的大臣说:“你看朕的子民都吃些什么?这是朕的罪过啊!”这不仅是在提醒自己,更是在鞭策身边的大臣,希望他们节约,不要奢侈浪费,要为老百姓考虑考虑。事后,隋文帝决定一年之内绝不吃肉,吃大餐,这是多么高尚的品质又需要多大的克制力啊,伟人首先伟大的就是毅力和克制力,向好皇帝隋文帝致敬。
大家可别小看这个节俭,隋文帝节俭之后,很多大臣即使不节俭,也要有所收敛,他们身上穿的是很朴素的朝服,佩戴都是些废铜烂铁,有的干脆就不佩戴,翡翠黄金根本不敢佩戴,所以,当时的朝廷一片节俭朴素之风。那么,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当然很红火,国家的府库都堆满了粮食和布帛等,有时征收上来的粮食都没地方放,于是有关官员就上奏给隋文帝,隋文帝非常惊讶,就问:“朕自登基以来,特别注意对农民少征税,对征战的将士赏赐十分丰厚,仓库怎么还装不下呢?”
那个官吏答道:“陛下您太节约了,虽然对老百姓的税收很轻,对将士们赏赐很丰厚,但是每年还是收入多,支出的少。”
于是,隋文帝下诏免了一个贫困地区十年的赋税,估计,那个地区的老百姓高兴地一晚上都睡不着觉,打心眼里感谢隋文帝。
朝野上下都知道隋文帝杨坚崇尚节俭,厌恶奢华,可是有一个仗着自己是太子,是隋文帝的儿子,表现了真性情,这个人就是有点可爱又有点可怜的杨勇,后面在太子之争的章节中会详细地介绍杨勇是怎么奢华,而杨广很聪明地了解了父亲这一喜好,很好地隐藏了自己,给自己在隋文帝的印象中加了分,在这里就不作介绍了。
楼主 当思考变成习惯  发布于 2014-07-24 14:55:50 +0800 CST  

楼主:当思考变成习惯

字数:383597

发表时间:2014-05-11 04:4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9-02 21:38:25 +0800 CST

评论数:93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