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朝说起,到清朝结束

:-)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10-06 21:26:25 +0800 CST  
:-)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10-07 08:40:04 +0800 CST  
为此,赵高的老爸受了秦国的宫刑,被阉了。

他的老妈就被安排在宫中做了奴婢。

赵高兄弟几人从此就被定性为“生而为奴,世世卑贱”。

但赵高这个人不一般。

虽然出身卑贱,不过他不但身强力壮,有模有样,而且天资聪慧,过目不忘,谙熟“狱法”。

秦始皇比较善于发现人才,听说后,就把他调到了身边服侍。

看来人的出身一般不是大问题,大问题一般出在人身上。

所以呢,经常埋怨父母没本事的小盆友还是好好反省反省自己吧。(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10-07 10:35:18 +0800 CST  
:-)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10-07 14:12:08 +0800 CST  
秦法的法条特别多,但是赵高可以倒背如流,而且还能够灵活运用,触类旁通。

秦始皇有时候处理奏章,翻看秦法比较麻烦。

我们说过秦朝那会还主要都是使用竹简,看个书能把手给磨破。

这个时候赵高在旁边就像活字典一样,总能及时将法条告诉秦始皇。

这让秦始皇提高了工作效率,心情也自然很好,就有点离不开赵高了。

另外赵高这个人行政管理能力也比较强,有点领导能力。

于是秦始皇就提拔他做了中车府令。(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10-07 15:06:24 +0800 CST  
:-)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10-07 19:42:27 +0800 CST  
:-)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10-07 20:41:36 +0800 CST  
秦法的法条特别多,但是赵高可以倒背如流,而且还能够灵活运用,触类旁通。

秦始皇有时候处理奏章,翻看秦法比较麻烦。

我们说过秦朝那会还主要都是使用竹简,看个书能把手给磨破。

这个时候赵高在旁边就像活字典一样,总能及时将法条告诉秦始皇。

这让秦始皇提高了工作效率,心情也自然很好,就有点离不开赵高了。

另外赵高这个人行政管理能力也比较强,有点领导能力。

于是秦始皇就提拔他做了中车府令。

我们都知道秦朝非常推崇“狱法”,所以秦始皇对自己的儿子也要求精通,正好赵高又非常擅长这个。

秦始皇就安排赵高来做小儿子胡亥的老师。

从此,赵高的未来就和胡亥联系到了一起。

但赵高给胡亥做老师,那不可是件容易的差事。

皇帝的小儿子啊,从小娇生惯养,哪能那么好带啊?

不过赵高这个人不但智商高,专业知识扎实,而且情商也很高,非常会讨人喜欢。

所以呢,他就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没有整天啰啰嗦嗦,督促胡亥好好学习,相反投其所好。

你胡亥不是喜欢玩么,好的,我就陪你玩,把你玩死为止。

其实像赵高这样误人子弟的老师,今天也大有人在。

曾经有一个学生骄傲的给我讲,他说我真老土。

他们老师就很好,看到学生玩的乱七八糟,非常过分,不是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轨道,而是大肆鼓励,还美其名曰说"我真羡慕你们,很后悔年轻时没像你们这样玩,人就应该及时行乐"。

哼哼,我真希望他曾经会这样玩,这样就没机会误人子弟了。

像这样的人不如没有文化,有了文化,能力大了,就会危害更多的人。

赵高其实就是这样哄骗胡亥的。

当然秦始皇是过来人,不会被赵高这样蒙蔽的。

他不放心,就经常过来检查胡亥的学习情况,考考胡亥。

赵高这家伙天天在秦始皇身边工作,又非常精明,所以总能会猜测到秦始皇的考题。

他便把答案提前准备好透露给胡亥。

在少不更事的胡亥看来,赵高这老师真不错,又能陪玩,又能帮作弊,真是大大的忠臣!

在秦始皇看来,赵高不但能帮自己处理政事,兢兢业业,还把自己的儿子教的那么好,真是大大的功臣。

老子眼中的功臣,儿子眼中的忠臣,你说这情商能低么?

不过,情商再高,也会中招,经常这样干总有露馅的时候。

有一次就被秦始皇发现了。

秦始皇很生气,就让蒙毅去办了赵高。

这个蒙毅就是之前我们说过的有“中华第一勇士”美誉的大将军蒙恬的弟弟。

秦始皇交办的事,蒙毅肯定认真执行了。

他就对赵高进行了严加审讯,经过一番调查后发现情况属实,按律当斩。

这件事也为蒙氏兄弟将来被赵高算计埋下了伏笔,以后会讲到。

但是秦始皇那是爱才之人,看到赵高以前做得都还不错,办事机敏,不忍心就这样杀了他,只是免了他的职,让他回家面壁思过去了。

不过没多久,秦始皇就又给赵高官复原职了。

赵高就是这么一个人,应该说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通过上面的介绍,你可能会对他有个大概的认识。

这次赵高作为中车府令肯定是要与李斯、胡亥一同跟随秦始皇出巡的。

那秦始皇这次出巡又会发生什么事呢?(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10-08 09:49:50 +0800 CST  
:-)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10-08 15:08:31 +0800 CST  
:-)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10-08 20:14:11 +0800 CST  
作文秘诀

鲁迅


现在竟还有人写信来问我作文的秘诀。

我们常常听到:拳师教徒弟是留一手的,怕他学全了就要打死自己,好让他称雄。

在实际上,这样的事情也并非全没有,逢蒙杀羿就是一个前例。

逢蒙远了,而这种古气是没有消尽的,还加上了后来的“状元瘾”,科举虽然久废,至今总还要争“唯一”,争“最先”。

遇到有“状元瘾”的人们,做教师就危险,拳棒教完,往往免不了被打倒,而这位新拳师来教徒弟时,却以他的先生和自己为前车之鉴,就一定留一手,甚而至于三四手,于是拳术也就“一代不如一代”了。

还有,做医生的有秘方,做厨子的有秘法,开点心铺子的有秘传,为了保全自家的衣食,听说这还只授儿妇,不教女儿,以免流传到别人家里去,“秘”是中国非常普遍的东西,连关于国家大事的会议,也总是“内容非常秘密”,大家不知道。

但是,作文却好像偏偏并无秘诀,假使有,每个作家一定是传给子孙的了,然而祖传的作家很少见。

自然,作家的孩子们,从小看惯书籍纸笔,眼格也许比较的可以大一点罢,不过不见得就会做。

目下的刊物上,虽然常见什么“父子作家”“夫妇作家”的名称,仿佛真能从遗嘱或情书中,密授一些什么秘诀一样,其实乃是肉麻当有趣,妄将做官的关系,用到作文上去了。

那么,作文真就毫无秘诀么?却也并不。

我曾经讲过几句做古文的秘诀,是要通篇都有来历,而非古人的成文;

也就是通篇是自己做的,而又全非自己所做, 个人其实并没有说什么;

也就是“事出有因”,而又“查无实据”。

到这样,便“庶几乎免于大过也矣”了。

简而言之,实不过要做得“今天天气,哈哈哈……” 而已。

这是说内容。

至于修辞,也有一点秘诀:一要蒙胧,二要难懂。

那方法,是:

缩短句子,多用难字。

譬如罢,作文论秦朝事,写一句“秦始皇乃始烧书”,是不算好文章的,必须翻译一下,使它不容易一目了然才好。

这时就用得着《尔雅》,《文选》了,其实是只要不给别人知道,查查《康熙字典》也不妨的。

动手来改,成为“始皇始焚书”,就有些“古”起来,到得改成“政俶燔典”,那就简直有了班马气,虽然跟着也令人不大看得懂。

但是这样的做成一篇以至一部,是可以被称为“学者”的,我想了半天,只做得一句,所以只配在杂志上投稿。

我们的古之文学大师,就常常玩着这一手。

班固先生的“紫色蛙声,余分闰位” 就将四句长句,缩成八字的;

扬雄先生的“蠢迪检柙”,就将“动由规矩”这四个平常字,翻成难字的。

《绿野仙踪》记塾师咏“花”,有句云:

“媳钗俏矣儿书废,哥罐闻焉嫂棒伤。”

自说意思,是儿妇折花为钗,虽然俏丽,但恐儿子因而废读;

下联较费解,是他的哥哥折了花来,没有花瓶,就插在瓦罐里,以嗅花香,他嫂嫂为防微杜渐起见,竟用棒子连花和罐一起打坏了。

这算是对于冬烘先生的嘲笑。

然而他的作法,其实是和扬班并无不合的,错只在他不用古典而用新典。

这一个所谓“错”,就使《文选》之类在遗老遗少们的心眼里保住了

威灵。

做得蒙胧,这便是所谓“好”么?

答曰:

也不尽然,其实是不过掩了丑。

但是,“知耻近乎勇”,掩了丑,也就仿佛近乎好了。

摩登女郎披下头发,中年妇人罩上面纱,就都是蒙胧术。

人类学家解释衣服的起源有三说:

一说是因为男女知道了性的羞耻心,用这来遮羞;

一说却以为倒是用这来刺激;

还有一种是说因为老弱男女,身体衰瘦,露着不好看,盖上一些东西,借此掩掩丑的。

从修辞学的立场上看起来,我赞成后一说。

现在还常有骈四俪六,典丽堂皇的祭文,挽联,宣言,通电,我们倘去查字典,翻类书,剥去它外面的装饰,翻成白话文,试看那剩下的是怎样的东西呵!?

不懂当然也好的。

好在那里呢?

即好在“不懂”中。

但所虑的是好到令人不能说好丑,所以还不如做得它“难懂”:

有一点懂,而下一番苦功之后,所懂的也比较的多起来。

我们是向来很有崇拜“难”的脾气的,每餐吃三碗饭,谁也不以为奇,

有人每餐要吃十八碗,就郑重其事的写在笔记上;

用手穿针没有人看,用脚穿针就可以搭帐篷卖钱;

一幅画片,平淡无奇,装在匣子里,挖一个洞,化为西洋镜,人

们就张着嘴热心的要看了。

况且同是一事,费了苦功而达到的,也比并不费力而达到的的可贵。

譬如到什么庙里去烧香罢,到山上的,比到平地上的可贵;

三步一拜才到庙里的庙,和坐了轿子一径抬到的庙,即使同是这庙,在到达者的心里的可贵的程度是大有高下的。

作文之贵乎难懂,就是要使读者三步一拜,这才能够达到一点目的的妙法。

写到这里,成了所讲的不但只是做古文的秘诀,而且是做骗人的古文的秘诀了。

但我想,做白话文也没有什么大两样,因为它也可以夹些僻字,加上蒙胧或难懂, 来施展那变戏法的障眼的手巾的。

倘要反一调,就是“白描”。

“白描”却并没有秘诀。

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

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10-09 09:42:27 +0800 CST  
:-)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10-09 15:13:31 +0800 CST  
《从秦朝说起,到清朝结束》之秦朝 (34)登会稽山

2016-04-19 历史不是僵尸

一切安排妥当,秦始皇就开始了他有生以来的第五次出巡,也是最后一次出巡。

秦始皇的车队向东南方向驶去,这天就来到了九嶷山,该山现在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境内。

左右有人对秦始皇说舜就埋葬在这里。

大家还记得秦始皇第一次东巡回来时经过的那个湘山祠么?

舜的两个老婆,也就是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埋在那里。

秦始皇当时由于心情不好,还放火烧了那座山。

也许是秦始皇年龄大了,对过去所做的事情有点反省吧。

当他听到有人说舜的陵墓在这里时,就决定要到山上拜祭一下,也算是忏悔吧。

人有时候就是如此,一生气就容易冲动干糊涂事,然后再想办法补救。

有的事情是容易补救的,但有的事情就后悔莫及了。

所以人在生气、喜悦等情绪处于极端状态下的时候最好不要轻易下决定,乱说话。

因为这个时候人最不理智,往往随性而为,难免会出现难以挽回的差错,所以最好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再说。(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10-09 18:45:24 +0800 CST  
:-)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10-10 06:46:22 +0800 CST  
:-)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10-10 09:31:08 +0800 CST  
:-)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10-10 13:40:18 +0800 CST  
:-)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10-10 19:10:37 +0800 CST  
拜祭完舜后,秦始皇就换乘水路,顺着长江东下,经过丹阳,也就是现在安徽省马鞍山市丹阳镇。

再从丹阳转到钱塘江,然后沿着钱塘江来到了现在浙江省境内。

钱塘江大潮自古都是很出名的,现在也是一道壮丽的景观,每到大潮来临的时候,都是游人如织。

有些不了解钱塘江大潮凶猛的人,为了更清楚的观潮,不听指挥,会靠的很近,结果就容易出现事故,甚至有生命危险。

所以每年都会听到有人被钱塘江大潮卷走酿成悲剧的新闻。

秦始皇的船队这次也正好遇到了钱塘江大潮,就只好向西绕道而行。(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10-10 20:54:10 +0800 CST  
:-)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10-11 19:00:08 +0800 CST  
:-)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10-12 08:03:05 +0800 CST  

楼主:历史不是僵尸

字数:105795

发表时间:2016-08-24 02:0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5-02 20:06:48 +0800 CST

评论数:213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