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读春秋:读春秋 无障碍

杀人者,人亦杀之
(第6句)九月,卫人杀州吁于濮。(隐公四年九月,卫国人在陈国的濮地杀死州吁。)
卫国国君州吁怎么会死在陈国?卫国和陈国不是铁杆兄弟吗?卫、陈等诸侯联军不是把郑国打得落花流水吗?怎么卫国的国君就在这胜利的日子被人杀死了呢?
原来,州吁虽然发动了对郑战争,但还是不能安定他的百姓,心急如焚,就派当初与他一起弑君篡位的石厚(卫国大夫石碏之子)去请教德高望重且已告老还乡的石碏。石碏对州吁和石厚狼狈为奸、弑君祸国的行为早已忍无可忍了。因为卫桓公的母亲是陈国人,陈国对卫桓公被害一直耿耿于怀。为安国定民,石碏想到假借陈国人之手来除掉这两个卫国败类的办法。于是,他对石厚说:“如果州吁朝觐周天子,就可以取得合法地位。”石厚问:“如何才能去朝觐呢?”石碏说:“陈恒公正受到周天子的宠信。现在陈、卫两国正关系和睦,如果先拜见陈桓公,让他代为请求,就一定成功。”石厚就高兴地陪同州吁到了陈国。这时,石碏又暗中派人去请求陈桓公说:“卫国地方狭小,我这个老头子已80多岁,不中用了。州吁和石厚这两人确实弑了我们的国君,拜托您帮助处置他们。”因此,陈国便把州吁和石厚抓了起来,请卫国派人来陈国处理。石蜡果断地派家臣右宰丑在陈国的濮地杀死州吁,又毅然派管家獳(nòu)羊肩在陈国杀死儿子石厚。
楼主 半床诗7852  发布于 2016-04-14 10:32:20 +0800 CST  
“卫人杀州吁于濮”,有三层大义。一用“人”字和“杀”字(不用“弑”字),并直呼州吁其名,是表示《春秋》不承认弑君篡位的州吁是国君,由“人”所杀,死有余辜;二称在陈国的濮地杀死州吁,是讽刺卫国人未能及时讨伐犯上作乱的人;三点明“杀人者,人亦杀之”的因果关系。
楼主 半床诗7852  发布于 2016-04-14 10:33:31 +0800 CST  
大义灭亲、废暴立贤的卫国君子
(第7句)冬十有二月,卫人立晋。(隐公四年冬季十二月,卫国人拥立公子姬晋为国君。)
杀死州吁后,石碏便顺应民意,派人到邢国迎回作人质的公子姬晋,毅然拥立这位不是嫡长子但颇得民心的公子晋为国君,是为卫宣公(卫庄公之子,卫桓公之弟,卫国第15任国君,前718年—前700年在位)。
《公羊传》和《谷梁传》对“卫人立晋”解释很有意思。——为什么说“立”呢?说“立”其实就是表示不应当立。这里为什么要称“人”呢?为了表示众人要立他的意思。然而,究竟是谁立他的呢?是石碏立了他。石碏立了他,为什么还要称“人”呢?因为这也是众人都想立他的缘故。众人虽然想立他,但立他是不合礼法的。——按《春秋》的看法,诸侯应当传位给嫡长子,而不是传位给贤明的人。也就是说,公子晋不是嫡长子,不是国君的合法继承人。这解释,看上去有点矛盾,但却颇有深意。
卫国人立公子晋为国君,虽然不合当时的礼制,但《春秋》还是表示欢迎和支持的,因为公子晋深得民心。换言之,《春秋》表面上维护周朝礼制,但当制度与民心发生矛盾冲突时,《春秋》还是支持“民心所向”的一方。这也许是《春秋》最隐秘的“大义”!
楼主 半床诗7852  发布于 2016-04-14 10:34:21 +0800 CST  
当然,能立公子晋为国君,关键人物是“能爱人能恶人”、“大义灭亲”的石蜡。在古今中外的社会舞台上,不时出现一些乱臣贼子、暴君逆子的角色,搞得人神共愤,但有时又让人无可奈何。一是其权势大、气焰盛,常人不敢犯其锋芒;二是人情(亲情)与利益纠缠复杂,难以割舍。还好,在这历史关键时刻,在道义面前,石蜡敢于挺身而出、主持正义,废暴立贤、摒弃愚忠,大义灭亲、难舍能舍,把“唯仁者,能爱人,能恶人”的崇高人格演绎得淋漓尽致。
石碏为国除害的正义行为为卫国的健康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卫国后人树立了君子的榜样,使卫国后世享有得到“卫多君子,其国无患”的美誉。(孔子周游列国14年,其中10年在卫国,这是因为“卫多君子”,容得下孔子。)
“唯仁者,能爱人,能恶人。”爱恶的标准是道义,是民心。石碏为中华民族树立了大仁大义大智大勇的“纯臣”典范!

楼主 半床诗7852  发布于 2016-04-14 10:35:11 +0800 CST  
五、隐公五年(周桓王二年,癸亥年,前718年)
原文(共8句):五年春,公观鱼于棠。夏四月,葬卫桓公。秋,卫师入郕。九月,考仲子之宫,初献六羽。邾人、郑人伐宋。螟。冬十有二月辛巳,公子彄卒。宋人伐郑,围长葛。
札记:《春秋》记载隐公五年8件历史大事,共56字。
楼主 半床诗7852  发布于 2016-04-15 09:19:41 +0800 CST  
有点任性的鲁隐公
(第1句)五年春,公观鱼于棠。(隐公五年春天,鲁隐公到边远的棠邑观赏捕鱼。)
鲁隐公“观鱼”这样的小事,《春秋》为什么也记载?似乎有点小题大做。其实不然,《春秋》借此来讥讽鲁隐公开始“君不君”,即批评隐公作为国君没有恪守和履行国君的本分和职责,做了国君不应该做事。国君到边远地区观赏捕鱼,看热闹,是一种轻率的任性的行为,不合礼制。《春秋》意在警示:如果不注意防微杜渐,就会发展为玩物丧志。
当时,鲁国公子彄臧僖伯(鲁孝公的儿子)就明确表态反对隐公去棠邑观鱼。他劝谏说:“做事要讲规矩法度,否则就叫做乱政。乱政屡次执行,国家将由此败亡。人各有职责本分,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不能随意逾越。至于捕鱼等事,这是渔民的事情,有关官吏的职责,不是国君应该参与的事。”隐公不听,借口视察边境,就动身前往棠邑观赏捕鱼场面。臧僖伯只好托病,并不跟随前往。
楼主 半床诗7852  发布于 2016-04-15 09:20:31 +0800 CST  
鲁隐公“观鱼于棠”,受到《春秋》谴责。当今社会,如果一个国家(或单位)的领导人做了一些与其身份(本分)、职责不相符的事情,那么也一定会受到社会谴责。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领导开了坏风气,下面的人也就会随意仿效。正是因为这样,社会才出现“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这种混乱不堪的局面。
“观鱼”是小事,但破坏规矩是大事。《春秋》在此警示:如果不敬畏和恪守自己的本分和职责,轻率任性,为所欲为,不注意防微杜渐,就会发展为玩物丧志,甚至于破坏规矩,造成秩序混乱。
(后记:人民网2015年11月16日报道,吉林敦化市委书记开网店推销当地土特产。“开网店”,恐怕不 是“市委书记”的本分和职责吧。长此以往,官将不官,商将不商。)
楼主 半床诗7852  发布于 2016-04-15 09:21:20 +0800 CST  
死后一年才安葬的卫桓公
(第2句)夏四月,葬卫桓公。(隐公五年夏季四月,安葬卫桓公。)
卫桓公在上年四月被州吁所弑,到这一年四月才被安葬,时隔一年,大大超过了“诸侯五月下葬”的期限。这是因为卫国发生了动乱,所以迟缓了。《春秋》记录诸侯下葬者共51人,首例是宋穆公,第二例是卫桓公。
楼主 半床诗7852  发布于 2016-04-15 09:22:08 +0800 CST  
战乱开始成为家常便饭
(第3句)秋,卫师入郕。(隐公五年秋季,卫国军队侵入郕国。)
自鲁隐公四年多国联军侵伐他国以来,战乱便开始成为春秋时期的家常便饭了。
当卫国发生动乱时,郕国人入侵卫国,现在卫国报复郕国,攻入郕国。(郕国,史书又作成、盛,姬姓,伯爵。始封君为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叔武。前408年被齐国所灭。)
楼主 半床诗7852  发布于 2016-04-15 20:04:46 +0800 CST  
《左传》补记三场战争。补记1:隐公五年春,晋国内乱,曲沃庄伯(晋国第9任国君晋穆侯之孙,曲沃桓叔之子,晋武公之父)贿赂周王室,联合郑国、邢国攻打翼城,周桓王派大夫尹氏和武氏出兵协助曲沃庄伯,晋鄂侯战败,逃奔随国。
晋国宗室的内斗背景和过程:前781年,晋穆侯的太子仇杀死篡位者晋殇叔(晋穆侯之弟),自立为国君,是为晋文侯,居于都城“翼”;晋文侯的弟弟公子成师被晋文侯之子晋昭侯封于“曲沃”,世称“曲沃桓叔”。曲沃桓叔家族势力越来越大,便多次发生“小宗”篡夺“大宗”的宗室内斗事件。曲沃小宗先后逐杀大宗晋昭侯、晋孝侯、晋鄂侯、晋哀侯、小子侯、晋侯缗六任国君。前678年,曲沃武公(曲沃桓叔之孙、曲沃庄伯之子)最终取代晋侯成为大宗,是为晋武公,史称“曲沃代翼”。
补记2:隐公五年四月,郑国人入侵卫国郊外,报复上年“东门之役”。卫国人联合南燕军队进攻郑国。郑庄公的两个公子曼伯和子元在虎牢关击败燕军。
补记3:隐公五年秋季,曲沃背叛周桓王,周桓王命令虢公攻打曲沃,而在翼地立哀侯为晋国国君。
周天子开始参与诸侯混战,加速了春秋乱局的演变。
楼主 半床诗7852  发布于 2016-04-15 20:05:50 +0800 CST  
鲁隐公开始僭越礼制
(第4句)九月,考仲子之宫,初献六羽。(隐公五年九月,鲁国建成了仲子的庙,祭祀时,初次献上“六羽”乐舞。)
仲子是鲁隐公之父鲁惠公的宠姬,太子姬允(鲁桓公)的生母,宋武公的女儿,也就是那个一生下来手中就有“鲁夫人”字样掌纹的女子。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鲁隐公与仲子曾有一段特殊的关系。“初,惠公适夫人无子,公贱妾声子生子息。息长,为娶于宋。宋女至而好,惠公夺而自妻之。生子允。登宋女为夫人,以允为太子。”(当初,鲁惠公的原配夫人无子,惠公的贱妾生了儿子姬息。公子息长大后,惠公为他向宋国娶妻。宋国女子来到鲁国,惠公发现她太漂亮了,于是就父夺子妻,自己娶了仲子。仲子生了儿子姬允,惠公就立仲子为夫人,公子允为太子。)
隐公五年九月,建成了仲子的庙,意味着仲子的牌位进入室内,开始祭祀她。这时,仲子的儿子姬允(鲁桓公)还没立为国君,为什么就建庙祭祀她?因为鲁隐公是为了鲁桓公才立为国君的,所以隐公替桓公祭祀他的母亲。《春秋》记载这件事,是为了成全隐公让位的心愿。但是,“初献六羽”,则讥讽鲁隐公开始僭(jiàn)越了周朝祭祀的舞乐制度。周礼对舞乐规模有严格的规定:“天子八佾(yì),诸公六,诸侯四。”(天子享受八佾之舞,天子的三公享受六佾之舞,诸侯享受四佾之舞。)佾,是古时舞的行列。八佾,共八行,第行8人,共64人,这是天子才能享受的礼仪。鲁隐公的爵位是诸侯,不是天子三公,只能享受“四佾”,而不是“六佾”(六羽)。也就是说,隐公开始僭越本分,仿效三公的地位。
楼主 半床诗7852  发布于 2016-04-15 20:06:56 +0800 CST  
此后,僭越礼制的风气越演越烈,“礼崩乐坏”就成为必然的结局。《论语》记载:“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到了孔子时代,鲁国大夫季孙氏竟然擅用天子的“八佾”舞礼,僭越礼制太过分了,孔子感到“是可忍孰不可忍”,连这个制度都敢僭越,那还有什么不能做出来。果不其然,季氏后来就想仿效天子封禅——祭祀泰山。只有天子(帝王)才有祭祀泰山的资格,一个诸侯国的大夫也想祭祀泰山,野心也太大了。
当今,不时有县委书记仿效国家领导人“阅兵”的新闻。若按传统观念看,县委书记阅兵,这是犯了僭越“天子礼”政治大忌的。如此行为,不是无知,就是无畏。
楼主 半床诗7852  发布于 2016-04-15 20:07:51 +0800 CST  
小国找来帮手
(第5句)邾人、郑人伐宋。(隐公五年,邾国人和郑国人攻打宋国。)
邾国是小国,隐公元年三月曾与鲁国结盟。为什么邾国和郑国攻打宋国呢?据《左传》记载,原来宋国人掠夺邾国的土地,邾国无力单独对付宋国,只好找宋国的对头郑国来做帮手。邾国派使者对郑庄公说:“请君王您攻打宋国,报仇雪恨,我国愿意做向导。”于是郑国人带领周天子的军队和邾军会合,一起攻打宋国,攻入外城,报复去年“东门之役”,这就是“入郛之役”。(郛fú,外城。)宋国告急,向鲁国求助。鲁隐公听说邾郑联军已进入宋国外城,打算出兵救援宋国,询问宋国使者说:“敌军到了什么地方?”使者欺骗他说:“还没有到国都。”隐公认为宋国忽悠他,心中不爽,于是拒绝出兵。
宋国受挫,是不会罢休的,报复之战会不断延续下去。
楼主 半床诗7852  发布于 2016-04-16 09:12:26 +0800 CST  
开始记载灾异事件
第(6句)螟。(隐公五年,鲁国发生了螟虫灾害。)
隐公三年,《春秋》开始记录“日食”。隐公五年,开始记录螟虫灾害。中国以农业立国,螟虫蝗虫等害虫对庄稼破坏极大,甚于蟊贼。螟灾蝗灾,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不可不记。
楼主 半床诗7852  发布于 2016-04-16 09:13:13 +0800 CST  
臧僖伯死了
(第7句)冬十有二月辛巳,公子彄卒。(隐公五年冬季十二月辛巳日,鲁国公子彄臧僖伯死了。)
臧僖伯,名彄,是鲁国第12任国君鲁孝公(前795年―前769年在位)的儿子,鲁隐公的叔父。鲁孝公是鲁武公的儿子,鲁懿公的弟弟。前807年,鲁武公的孙子姬伯御弑杀鲁懿公,自立为君,史称鲁废公。前796年,周宣王讨伐鲁国,杀死鲁废公,立鲁武公的儿子公子称为君,是为鲁孝公。前769年,鲁孝公去世,其子鲁惠公继位。前723年,鲁惠公死,传位给鲁隐公。
隐公五年春,臧僖伯直谏鲁隐公不要“观鱼于棠”,到了冬十二月,臧僖伯去世。鲁隐公说:“叔父对我有怨恨,我不敢忘记他的忠诚。”于是下令将其丧礼“加一等”,以示褒奖。鲁隐公对待臧僖伯的态度明显不同于公子益师。隐公元年,公子益师死,鲁隐公连他小敛丧礼也没有参加。臧僖伯是鲁国君子、忠臣。他敢于直谏的精神传承给他的子孙后代,使臧氏家族世代兴旺发达,出现了臧哀伯、臧文仲、臧宣叔等名臣。这验证了《周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古训。
楼主 半床诗7852  发布于 2016-04-16 09:13:59 +0800 CST  
六、隐公六年(周桓王三年,甲子年,前717年)
原文(共4句):六年春,郑人来渝平。夏五月辛酉,公会齐侯,盟于艾。秋七月。冬,宋人取长葛。
札记:《春秋》记载隐公六年的历史大事较少,只有3件,共29字。
鲁隐公六年,也就是齐僖公十四年,晋哀侯元年,卫宣公二年,蔡宣公三十三年,郑庄公二十七年,曹桓公四十年,陈桓公二十八年,杞武子三十四年,宋殇公三年,秦文公四十九年,楚武王二十四年。

楼主 半床诗7852  发布于 2016-04-16 15:58:25 +0800 CST  
郑国示好求和
(第1句)六年春,郑人来渝平。(隐公六年春季,郑国人来鲁国讲和。)《左传》写“渝平”,《公羊传》和《谷梁传》写“输平”,解释各自不同。“渝平”,指郑国意欲改变与鲁国的敌对关系,从而两国重新和好。“输平”,指毁坏和约,未实现和平。
郑国与鲁国有什么恩怨呢?在鲁隐公还是公子时,鲁国与郑国发生狐壤之战,他成为郑国的俘虏,因此鲁国与郑国结怨。隐公四年,鲁国公子翚联合宋、陈、蔡、卫一起侵伐郑国。而隐公五年,郑、邾两国攻打宋国时,鲁国并没有接受宋国的请求而攻打郑国。因此,郑庄公借此机会试图与鲁国弃怨结好。一者说明郑国面临外患压力很大,二者说明郑庄公善于在外交上处理好与列国的关系,不计前嫌,化敌为友,尽可能联合一切可以利用的政治力量,以便集中力量对付强敌。

楼主 半床诗7852  发布于 2016-04-16 15:59:22 +0800 CST  
齐鲁开始结盟
(第2句)夏五月辛酉,公会齐侯,盟于艾。(隐公六年夏季五月辛酉日,鲁隐公会同齐僖公在艾地结盟。)
隐公六年,随着郑国求和,齐鲁艾地结盟,齐国开始和鲁国正式缔结友好关系,国际局势也似乎有所缓和。

楼主 半床诗7852  发布于 2016-04-16 16:00:36 +0800 CST  
不愿弃怨结好,陈国吃了苦头
《左传》补记:五月庚申日,郑庄公入侵陈国,大获全胜。
往年,郑庄公请求与陈国讲和,陈桓公不同意。陈国大夫五父(公子佗)劝谏说:“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君其许郑!”(亲近仁义而与邻国友好,这是国家宝贵的措施,君王您还是答应郑国的请求吧!)但陈桓公认为宋国和卫国才是陈国重点交结的国家,郑国没有结交的必要。于是就没有答应,错失了一次与郑国弃怨和好的机会。在此看来,陈桓公比不上鲁隐公有外交眼光和政治胸襟。因此,陈桓公受到历史的严厉批评:“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长恶不悛,从自及也。虽欲救之,其将能乎?商书曰:‘恶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不可乡迩,其犹可扑灭?’周任有言曰:‘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shān)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善不可丢失,恶不可滋长,这说的就是陈桓公吧!滋长了恶而不知悔改,马上就得自取祸害。即使挽救,又怎能办得到呢?《商书》说:“恶的蔓延,犹如大火燎原,不可以靠近,又怎能扑灭?”周任说过:“治理国和家的人,见到恶,就要像农民急于除杂草一样,除掉它并积聚起来肥田,挖掉它的老根,不要使它再生长,那么善的事物就能发展了。”)陈桓公好刚不好学,狂妄自大,不懂得“善不可失,恶不可长”的良训,自取祸害,教训深刻。

楼主 半床诗7852  发布于 2016-04-16 16:01:38 +0800 CST  
《春秋》是反对愚孝的。
楼主 半床诗7852  发布于 2016-04-17 07:55:20 +0800 CST  

楼主:半床诗7852

字数:66435

发表时间:2016-04-12 02:0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5-23 22:53:03 +0800 CST

评论数:41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