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历史小说《大汉烈侯卫青》(已出版)

四年磨剑,一朝捧出深山,拙作长篇历史小说《大汉烈侯卫青》日前已由昆仑出版社出版,即将陆续上市。
风起云涌、英雄辈出的汉武帝时代,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杰出人物,卫青、霍去病、张骞、李广、司马迁……在璀璨的群星中,最具传奇色彩的要算是大将军卫青了。从一个出身下贱、遭人嫌弃的侯府女奴私生子到反击匈奴、七战七捷的大将军,从公主的骑奴到公主的丈夫,拜将封侯,战功彪炳,权倾朝野,位极人臣,战场上威风八面,朝堂上却又隐忍低调,在一位强势的君主下能全身而退地得以善终,古之名将中实为罕见。卫青的经历甚为独特,可以说千古之下绝无仅有,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他却在历史上非常沉寂,不为人所重视。卫青似乎太幸运了,太传奇了,幸运得有点平淡,传奇得有些不真实,所以后人常有“卫青不败由天幸”之叹。卫青不败真的是由天幸吗?拨开历史的迷雾,去探究卫青那看似幸运的一生,我们就会发现他的做人之道、为官之道、不败之道都令人回味无穷。
《大汉烈侯卫青》约七十万字,分为“春寒料峭”、“夏日流火”、“秋风似剑”、“冬雪厚藏”四篇,结构严谨,基本循着《史记》和《汉书》的记载,力求最大程度地切合历史风貌和人物特性。在写作手法上采用了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形式,以人情和人性来抒写人物。全书以卫青传奇的一生为线索,再现了那个大气磅礴的风云时代的雄奇风骨,演绎了卫氏外戚家族大起大落的兴亡悲喜剧,浓墨重彩地塑造了卫青、霍去病、刘彻、张骞、李广等英雄群像,交织着热血男儿的豪情壮志,骑奴尚主的爱情神话,波澜壮阔的战争,以及对战争的反思、对和平的渴望、对世幻无常的叹息。


楼主 行宇2002  发布于 2009-06-03 23:14:00 +0800 CST  
封面



楼主 行宇2002  发布于 2009-06-03 23:20:02 +0800 CST  
封面



楼主 行宇2002  发布于 2009-06-03 23:21:04 +0800 CST  
书名释义:

烈侯,为卫青死后大汉朝廷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谥号。烈,“有功安民曰烈,秉德尊业曰烈”。



楼主 行宇2002  发布于 2009-06-03 23:23:00 +0800 CST  
呵呵!楼上的朋友,怎么上来就骂人啊?连载还没开始呢,也太心急了吧?骂人的我这里不欢迎,请吧!
楼主 行宇2002  发布于 2009-06-03 23:31:54 +0800 CST  
作者的话

动笔写这部小说,是缘起于一部电视剧《汉武大帝》。那时,我刚从国外归来,适逢《汉武大帝》首播,一下子便被吸引住了。强汉盛唐,中华民族最辉煌的时代!雄奇、壮阔、傲视一切的气势,海纳百川、笑迎四方的胸襟都源自于对自己民族文化深深的自信。曾几何时,这种深深的民族自信心已不复存在了;曾几何时,我们已丢掉了太多太多的东西。面对荧屏上再现的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我不禁心潮激荡,遐思万千。
汉武时代是个英雄的时代,群星璀璨,英雄辈出。群星之中,最吸引我的就是那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大将军卫青了。他那赫赫战功,他那从奴隶到大将军和骑奴尚主的奇特经历,他那隐忍低调、宠辱不惊的处世风格,以及卫氏家族短短几十年间大起大落的一部兴亡史都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我开始在茫茫史籍中找寻每一丝能够寻到的痕迹。随着卫青的形象被我从故纸堆里一点点扒出,一点点变得清晰起来,我不禁掩卷叹息:一位在历史上建过大功大业的传奇英雄竟然会沉寂千年,一直不为人所重视。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个残缺的世界,此长彼消,从来就难有圆满,所以抱残守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性。相对于结局比较圆满的功成名就的英雄,国人似乎更看重和崇拜历史上失败的英雄,同情具有悲剧色彩的英雄。得此失彼,这也是宇宙万物的一种平衡法则吧。更兼卫青外戚的身份、奴隶的出身和低调的行事,向来不为文人士大夫所青睐,所以传奇英雄身后寂寞也就难免了。
近几年来,相关影视剧的播出,带起了一股汉史热,也使得沉寂千年的大将军卫青拂去了历史的尘埃,渐渐为人们所关注起来。很多年轻人都因此捧起了《史记》、《汉书》,迷上那个遥远的英雄时代,网络上的有关争议至今未息。
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感兴趣,于儒释道三教及先秦的诸子百家思想也略有一些涉猎,之所以特别关注卫青,是因为我觉得从他的人生足迹能品出古代圣贤所说的“道”,他的做人之道、为官之道、不败之道都令人回味无穷。金戈铁马的汉武英雄时代距离今天已经非常遥远了,但是就像一位网友所说的,中国人心中的英雄情结千年不变,始终珍藏在我们心灵深处。在当今商品经济大潮中,古代圣贤所说的“道”已经恍若隔世,但这个“道”却是亘古永存的,不会因为今人的麻木淡漠而消逝。突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冲动,想提起拙笔来、用传统的手法为这位寂寞的传奇英雄写一篇传记小说。
最初提笔只是一时心血来潮,与网友们在网上互动写着玩的,没想过自己能走多远,却不料竟会一步步深陷进去,为此付出了三年多心血。我这个历史的门外汉,竟自不量力地写起了长篇历史小说,现在回想起来仍觉不可思议,恍兮惚兮,如在梦中一般,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缘分吧。收拾起旧心情,笑对今日的清风白云,曾经的风云人物、曾经的盛世荣景都已是往事如烟,江山代有才人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盼我华夏文明早日复兴,盼我中华再度崛起,盼我国人早日重拾起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这也是我写这部小说的一点初衷。
我乃一业余作者,《大汉烈侯卫青》是我的处女作,水平有限,难免有许多疏漏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朋友多多批评指教!最后,感谢昆仑出版社钱庆国老师以及所有为此书顺利出版发行付出辛勤劳动的工作人员!感谢宋安群老师的指点和鼓励!感谢几年来一直默默支持我的家人!感谢所有曾给我鼓励和建议的热心网友!

楼主 行宇2002  发布于 2009-06-03 23:36:47 +0800 CST  
《大汉烈侯卫青》篇回目录

引子
第一篇 春寒料峭
第一回 九龄童长安寻母 牧羊娃入籍侯门
第二回 老钳徒甘泉宫相面 醉游侠云来肆惩凶
第三回 小骑奴执鞭伴主 憨少年坠梦巫山
第四回 乐坊歌伎承恩进宫 侯家骑奴幸跳龙门
第五回 建章郎从头磨剑 慈师傅雪中送炭
第六回 遭嫉恨天降杀身 沐皇恩倒转乾坤
第七回 领建章上林励志 探旧主热血相酬
第八回 立壮志君臣同心 试祖母公主神伤
第九回 走西域张骞慷慨受命 临喜事主仆情迷意乱
第十回 组期门卫青初试身手 戏皇兄韩嫣祸惹杀身
第十一回 皇姊谆告戒醍醐灌顶 君王谈使命置腹推心
第十二回 马邑设伏待辟新径 主奴旧情重燃又兴风波

第二篇 夏日流火
第十三回 受命练骑军谨避嫌隙 外戚频生变心怀戚戚
第十四回 雄才主四路分兵 汉将星宝剑出鞘
第十五回 抵边陲千里奔袭 越雄关飞降龙城
第十六回 单于惊祭坛誓师 英雄归未央庆功
第十七回 世外人笑谈玄机 卫氏女喜获皇嗣
第十八回 承天幸子夫母仪天下 赴雁门卫青再奏凯歌
第十九回 谋河套运筹帷幄 布迷阵痴女送符
第二十回 大迂回孤军犯险 振雄风收复河南
第二十一回 立奇功卫青封列侯 遭迁徙郭解求故人
第二十二回 品花酒皇后小宴椒房 伤手足国舅泪洒南郊
第二十三回 风云变伊稚斜龙城祭天 守国丧汉天子闭门备战
第二十四回 出高阙奇袭右贤王庭 再晋封受领大将军印

第三篇 秋风似剑
第二十五回 游终南茅舍论道 尚公主花好月圆
第二十六回 袭代郡将计就计 听棒喝又生惊悸
第二十七回 大将军两出定襄 霍骠姚初试锋芒
第二十八回 赵翕侯兵败受降 卫仲卿心系忧患
第二十九回 未央宫上演新曲 冷少年邂逅神君
第三十 回 惊谋反枝零叶落 避锋芒韬光养晦
第三十一回 霍去病扬威河西 汉天子再谋新局
第三十二回 猛骠骑独领风骚 慈舅舅殷殷咐嘱
第三十三回 清凉地琴音袅袅 金銮殿风起云涌
第三十四回 武皇帝痛下豪赌 慧将军苦谋全局
第三十五回 烈女子痴情溅血 汉雄师勇赴大漠
第三十六回 霍去病弃车重追亡逐北 卫仲卿战单于血染黄昏

第四篇 冬雪厚藏
第三十七回 忿天命李广自刎谢罪 患得失公主未雨绸缪
第三十八回 将军府息事宁人 城郊外杀机暗动
第三十九回 释前嫌卫青求和 猎甘泉李敢横死
第四十 回 竹林间曲歌动心 骠骑府巫蛊索命
第四十一回 悲外甥功成归天 叹张骞再使西域
第四十二回 忧卫氏后继难为 遇故友又惊无常
第四十三回 悟圣道瑶琴诉志 佐太子苦心惮虑
第四十四回 游故地喜逢盛典 谋后事弦断恩绝
第四十五回 终使命将星陨落 垂丰功起冢卢山

尾声

楼主 行宇2002  发布于 2009-06-03 23:37:58 +0800 CST  
引子

有诗云:
朔风起兮惊未央,扰中原兮患四方。
雄主举兮天下动,群英会兮乾坤荡。
有良将兮生草莽,七击胡虏兮镇北疆。
功盖世兮敛韬光,佐天子兮安国邦。
狼烟散兮霜刀冷,叹人间兮事无常。
青冢巍兮今犹立,梦牵魂绕兮神黯伤。
又是一年秋风乍起时,暑气方褪,傍晚已凉气袭人。残阳如血,映得半边天空红彤彤的,为七月的帝都长安平添了一抹浓烈的色彩。
日落时分,倦鸟归巢,长安城的八街九陌上却还熙熙攘攘,人声鼎沸,可并行十二车轨的大街齐整宽平。道路两旁,茂密的槐树、榆树和松柏清凉葱郁,作坊、酒肆和食馆等沿街林立,吆喝声、嬉闹声、谈笑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明日新皇就要登基了,又要大赦天下,普天同庆。来!今日我等就先来畅饮一番,不醉不归!”长安东市的云来酒肆里,几个商贾打扮的汉子正在饮酒谈天。
云来酒肆是长安城内一家百年老店,据说是当年高祖皇帝迁都长安那一年始建的,如今历经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一直伫立在最繁华热闹的长安东市,伴着西汉皇朝的风云变幻,每日里迎来送往天下的豪杰义士、贩夫走卒。
“新皇登基?又要换一个新皇了,听说上一个叫什么昌邑王的只做了两个月皇帝就被赶下台了,这个新皇还不知是个什么来头?”
“不瞒你说,新皇还真有些来头呢,他可是孝武皇帝的曾孙,当年戾太子的遗孙。”
“戾太子?就是那个卫太子吧?在下听说卫太子的子孙都坐巫蛊案而被诛杀尽了,卫家人也都绝了。”
“唉!卫太子的后人中只有这个襁褓中的遗孙侥幸逃出生天。听说他流落民间十八年,前不久被大司马霍大将军召回未央宫,要把他扶上皇位呢。”
“这么说来当年那场巫蛊惨案就要昭雪了。”
“唉!昭雪也罢,不昭雪也罢,都是过去的事了。那可是几万条人命啊!听说当年长安城内是血流成河。”
“嘘!你小声点儿,小心被人听了去。”
“仁兄也不用大惊小怪的,要在两年前,此话是打死我也不敢说的,当年那案事发后,这十八年来长安百姓谁还敢再提那个‘卫’字啊!前些时候听说卫太子的遗孙要登基了,十八年前那段公案才又被翻出来,成了酒肆食馆的谈资。在下还听说卫大将军那座荒芜多年的老宅里,前天居然有人去偷偷焚香祭奠了。还有灞桥边上那个疯老头,每天都有一群顽童围着听他说唱,从前他讲的都是一些前朝旧事,那日我偶然路过一听,你们猜他讲的是什么,他居然在讲‘生儿勿喜,生女勿忧,且看卫子夫独霸天下!’”
“呜……”众人谈得正起兴,却不料从邻座突然传来呜咽声。几个汉子都吓了一大跳,扭头一瞧,原来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后生,一身绀青色长襦,头戴介帻,风尘仆仆,似是赶了远道而来,正在掩面而泣。
“好端端的哭什么丧啊?枉你也是七尺男儿!” 刚才高谈阔论的汉子怒斥道。
那后生连忙止住悲声,起身躬身行礼:“对不起!扰了各位大人的雅兴了,在下是一时想起了伤心事。”
“听你这口音可不像本地人啊?”
“在下河东平阳人,今日才刚刚到了长安。” 后生擦了擦眼睛恭谨回道。
“难怪呢!念你是初来乍到的,好心提醒你一句。明日新皇登基,知道吗?普天同庆的大喜事,你要哭丧就回家哭去,小心被廷尉署的衙役听了去,那就扯不清了。”
“是!是!多谢几位大人的忠告,在下先告辞了。”那后生一叠声地称谢,转身匆匆离席而去。
“我怎么瞧着这小子有点儿怪怪的?咱们一提起卫家的事,他就哭得如丧考妣似的。”
“我也觉得有些怪,他方才好象说他是河东平阳人,我听说那卫氏祖籍也是河东平阳,莫非他是卫氏后人吗?”
“这事可不能乱说,那卫家经过十八年前那一难之后,还会有人活下来吗?”
望着那后生远去的背影,几个汉子仍在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翌日一早,旭日东升,长安城东郊外灞河之畔,几间小茶寮门庭大开,一脸沧桑的老店主笑容可掬地立在门口。
“老伯!给上壶茶,再来几个饼儿。”说话的正是那个年轻后生。
“这位客官早啊!”老店主捋着花白的胡须吆喝道:“阿六!快来招呼客人!”
“老伯!晚生想打听一事,听说有个会说唱的老翁常来此地,可有此事?” 后生拱手问道。
“有啊,他是这里的常客。咦!客官怎么会问起他来?”
“晚生昨日在东市云来酒肆听人说他很会讲故事。” 后生忙解释道。
“哈哈!原来客官是想听他说故事啊!他可是我们这儿有名的说唱大王,有一肚子的故事,娃娃们最喜欢他了。客官就在这儿等着,他一会儿肯定会来的。” 老店主嬉笑道。
那后生找了个席位坐下,一边吃着饼儿,一边又问:“那个说唱大王是个什么来头?昨日听人说,他近来常讲当年卫皇后的故事,他识得卫家人吗?”
老店主叹了口气道:“卫太子的遗孙今日登基,现在长安的街头巷尾人人都在关注卫家之事。不瞒客官说,这位说唱大王确实与卫家有些瓜葛,听说他的师傅原是终南山下的一位隐士,当年曾与卫大将军交厚。他师傅仙逝后,他就一直住在终南山下,每日里与酒作伴,也喜欢说说唱唱,逗娃娃们玩。”
那后生闻听似有所动,蹙眉想着心事。这时,远方驿道上扬起一片烟尘,一队辎重车马由远及近吱吱呀呀地驶了过来,为首的是几个身着胡裘、梳着椎髻的汉子。
“看见没有?这是特来参加今日新皇登基大典的匈奴使者。车上可带了不少东西啊!”老店主指着驶过的车马感慨道:“想当年老朽幼时见到的匈奴使者可不是这个样子,从来都是趾高气扬地到长安来向我们伸手要东西,现在风水终于转了过来,轮到他们赶着来向我大汉讨好了。今日新皇登基大典,还不知他们会送来什么好东西?” 老店主脸上漾着自豪。
后生凝望着远去的匈奴车马若有所思……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时断时续的吟唱声从灞桥方向隐隐飘来,后生一惊,扭头望去,只见一布衣葛巾的长须老者正沿着灞桥摇摇晃晃地朝这边走来,手里提着酒壶,嘴里哼着不着调的小曲,人未至,那酒气已随风飘来。
“客官要等的人来了!” 老店主微笑着指了指灞桥。后生站起身来,望着来人一时不知所措,正在迟疑间,一群不知从哪里冒出的顽童已把老者团团围住。
“莫挤!莫挤!每人都有糖饼吃!” 那老者放下酒壶,笑眯眯地看着众小儿。
“今天给我们讲什么故事啊?” 众小儿齐问。
“嘘!”那老者故作神秘状,压低了声音。“你们好生听着,今天我们要讲的故事可是最精彩的一段——我大汉雄师横扫大漠,打得匈奴人从此幕南无王庭,你们且听我慢慢道来。那是孝武皇帝元狩四年,我大汉举倾国之力度过千里大漠与匈奴单于决战,卫大将军和骠骑将军各领五万精骑……”
那后生蓦地怔住了,浑然呆立在那里,看着老者手舞足蹈地连说带唱。
远方金碧辉煌的未央宫崇明殿前,响起了庄严肃穆的钟磬声。这声音紧一阵慢一阵的,随风回荡在初秋的长安上空,这是新皇登基大典的前奏。那一声声划破天际的冗长回音在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同时又仿佛在诉说着那些尘封的往事……

楼主 行宇2002  发布于 2009-06-03 23:41:06 +0800 CST  
天涯也吞我的帖?test
楼主 行宇2002  发布于 2009-06-04 08:27:06 +0800 CST  
to xiaodanlu:

谢谢关注与支持!希望我写的“早恋”没有令您太失望。不过,如果我只想写一段感天动地的千古奇情就不用耗费我四年心血去写七十万字的大部头了。熟悉出版市场的人都应该清楚,七十万字在当今历史小说中已算“宏篇巨制”了,现在恐怕已经没有哪家出版社肯为一个没出过书的无名作者出版如此规模的作品,我算是交上鸿运了。呵呵!
楼主 行宇2002  发布于 2009-06-04 10:46:13 +0800 CST  
谢谢南门太守和寂寞文字君捧场!
楼主 行宇2002  发布于 2009-06-04 10:50:18 +0800 CST  
晕!我的文有敏感字,更新不了?。。。。
楼主 行宇2002  发布于 2009-06-05 11:21:34 +0800 CST  
谢谢痴风!在新帖里见到老朋友真高兴!行宇2002是俺正ID,不是马甲。说书人的ID使命终了,已经封存了。

没有天涯亲卫队,没有青青子衿,就根本不可能有这部《大汉烈侯卫青》。《大汉烈侯卫青》的问世应该说是天涯亲卫队之喜,是青青子衿之喜,只可惜......在此真心希望书问世后,已经风流云散的天涯亲卫队还能再重聚起来。
楼主 行宇2002  发布于 2009-06-05 20:08:26 +0800 CST  
作者:真正野蛮人 回复日期:2009-06-05 16:13:41
兄台,说实话你的文笔相当不错

只是这名字大汉烈侯卫青实在是太平凡,不能体现卫青的英雄气概
==============================

谢兄台谬赞,兄台能给个更好的书名吗?
楼主 行宇2002  发布于 2009-06-05 20:10:22 +0800 CST  
第一篇 春寒料峭

第一回 九龄童长安寻母 牧羊娃入籍侯门

故事要从西汉景帝年间说起,时值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环绕长安的河流都已冰消雪融。 “左苍梧,右西极。丹水更其南,紫渊径其北。终始灞浐,出入泾渭;酆镐潦潏,纡于委蛇,经营乎其内。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注①]” 八水绕长安,流向各异、形态纷呈的八条河流穿行而过,为雄伟的帝都长安引来盎然的生机和鲜活的灵气。此时,河面上南来北往的商船川流不息。
在毗邻长安的一个码头上,密密麻麻地停靠着一排商船,艄公们正在忙着卸货,忽然从刚靠岸的一艘商船货仓里爬出一个脏兮兮的衣衫褴褛的小男孩来。
小男孩约莫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身子挑着一个极不相称的大脑壳,一双黑亮亮的大眼睛忽闪着灵动的光芒,身上的短褐[注②]已经撕开好几个大口子,沾满了灰土,早已辨不出本来的颜色,脸上黑漆漆的,也不知是天生的黑,还是长途跋涉染的风尘。
小男孩站在码头上,四下里巡望着。沿岸有不少店铺,叫卖的唱喝高一声低一声,不绝于耳。他略一踌躇,小心蹭到一个卖饼的铺子前,问道:“大哥,这里可是长安城了?”
卖饼的汉子瞟了他一眼,鄙夷地撇了撇嘴:“长安城?长安城离这儿还远着呢!”
小男孩面露失望,回头再看自己坐的那条船竟已起锚走了,只好又硬着头皮再问:“请问大哥去长安怎么走啊?”
“走?要是两条腿走还要走两三天呢!” 汉子头也不抬,一指旁边的一条土石路。“沿着此路就能直达长安,你去走吧!”
“谢谢大哥!” 小男孩咬咬牙正想准备上路,饼的香气却一阵阵飘进他鼻子里,他摸了摸饥肠辘辘的肚皮,咽下一口口水,鼓起勇气又问:“大哥!能给个饼吃吗?”
“去去去!到那边要去!我这儿从来不赊帐!”那汉子瞪起了眼睛。
小男孩无奈地紧了紧短褐,朝着汉子指的路走去。
这是一条通往京城长安的交通要路,一路上车水马龙。小男孩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土石路上,也不知走了多久,忽然脚底一阵钻心的疼痛,低头一看,原来脚上的草履不知什么时候已被路面上的石子磨穿了,石子划破了他的脚心。天色已晚,他不能停下来,只得忍着疼继续往前赶路。“阿青啊阿青!一定要坚持住,长安就在前面了,到了长安就能见到阿母了。”他暗叫着自己的名字给自己鼓劲。
日头西沉了,天渐渐黑下来,路面上已经看不到什么车马,一条长长的土石路上只有这个名叫阿青的小男孩孤零零的身影。肚子在咕咕叫着,一天没讨到什么东西,只随便挖了些野菜野果充饥,阿青抬头见前面有个客栈,想进去碰碰运气,希望能讨些东西来充饥,不想还没进门,就被一条大黄狗给轰了出来,看门的小厮瞪着眼睛冲他吼道:“小叫花子,滚远些儿!”
阿青离开客栈大门,蹲在后墙根下茫然注视着前方。忽见远处一队车马朝这边驶来,径直来到客栈前停下了,看样子是要投宿的。这是十几辆运载货物的役车,车上都堆着小山似的货品,均有帆盖遮掩着。已经饿极了的阿青忽然灵机一动,或许能在那车上寻些儿什么来充饥。于是趁车夫不备,他悄悄扒上了最后一辆役车。天黑又有货物掩盖,看门的小厮没看见他,阿青就跟着车队混进了客栈。
待到车夫们进房歇息了,阿青才开始在车上的货品里翻找起来。可是翻来找去,都是些布匹丝绸,还有女人用的钗环脂粉,根本没有吃的东西,看来今晚又要挨饿了。阿青叹了口气:“唉!我还能走到长安吗?还能见到阿母吗?”歪倒在货品堆中,又饿又乏,脚底的伤口在钻心地疼痛,他不觉心中一酸,往事又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阿青是河东平阳人。平阳地处太行、吕梁两山之间,是大汉开国功臣平阳侯曹参的封邑。当年曹参追随汉高祖刘邦打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被刘邦封为平阳侯,世袭罔替,如今已是第四代了。
阿青的生父郑季早年曾在平阳侯家做事,与寡居的侯家女仆卫妈私通,生下阿青。阿青六岁这一年,为安抚先臣遗孤,天子特召平阳侯进京入仕,卫妈也要跟随主人一家迁往京城长安。为了途中少些累赘,侯府举家迁徙前,特意遣散了一些老弱家奴。卫妈便趁此机会找到早已离开平阳侯府的郑季,为了让儿子能够脱得家生奴身份,将来能做个自由人,忍痛让阿青跟着父亲留在平阳。
此时,郑季是平阳的一名小吏,官俸微薄,守着祖传的几亩薄产度日。原配妻子李氏已生有几子,如今又见丈夫领回个私生子来,顿时妒火中烧。郑季惧内,在悍妻面前唯唯诺诺,不敢有半句顶撞,阿青从踏入郑家门的第一天起就如同掉进了无底的深渊。那李氏视他为眼中钉,郑家几个异母兄弟更是把他当作奴仆,呼来唤去,非打即骂。父亲郑季开始还能暗中维护他,天长日久也就失去了耐心,觉得阿青是给他添麻烦的小累赘。可怜的阿青吃的是残羹剩饭,干的是粗重活计,挨饿打骂是家常便饭。几个异母兄弟每日都要到村口祠堂去读书,身为“小野种”的阿青当然没有这个资格。看着拿着书简在他面前晃头晃脑、耀武扬威的兄弟们,阿青又是羡慕,又是委屈。等到来年开春,嫡母李氏又塞给他一条竹鞭,让他去村外放羊。没奈何,苦命的小阿青从此与一群羊做了伴。
村外这片旷野和那几座小山丘是阿青平时牧羊的地方,也是他最轻松惬意的所在。离了嫡母兄弟的虐待,离了村里小儿的嘲笑,将自己融化于天地之间,所有的忧愁烦恼也都烟消云散了。羊儿在山坡上吃草,他则歪在一旁晒太阳,那种天当被来地作床的感觉令他心中好不阔朗。闷了他就对羊儿说话,羊儿也会“咩咩”冲他摇头摆尾回应着。久而久之,从那高低长短不一的叫声中,阿青竟渐渐通晓了羊语。
此事不知怎么传到了村子里,好奇的小儿们常跑来偷听阿青与羊儿说话,回去自然又添油加醋地渲染一番,事情竟越传越奇了。说是阿青在外中了邪,通了兽语,要渐失人言。阿青原本就不爱说话,随着年纪渐长,他的话越来越少,能说一句绝不说两句,能说一个字绝不吐两个,村里老人们都叹道,照这样下去,阿青真要成哑巴了。阿青的嫡母李氏听闻此事,不屑地笑道:“到底是下贱奴才生的,天生的下贱坯子!放着人言不讲,去说兽语,看来天生就该是个放羊的!” 郑季闻知叹气不语。
旷野牧羊的日子也不尽是惬意的。遇到天气突变,风雨骤来,那可苦不堪言。旷野豺狼虎豹出没,更要小心防范。几年下来,阿青身上除了嫡母留下的鞭痕外,还有几处与野兽搏击落下的伤疤,最大的要算是后背的一处了,那是虎爪留下的。那一次若不是逃得快些,恐怕要葬身虎口了,命虽逃回,但却丢了几只羊,回去自然又挨了一顿嫡母的鞭子。

楼主 行宇2002  发布于 2009-06-05 20:13:54 +0800 CST  
花开花落,转眼阿青已在郑家呆了三年。前不久,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阿青正赶着羊群在山坡上吃草,忽听远处一阵人声喧哗。阿青好生奇怪,这里平日人迹罕至,怎会一下子冒出这么多人?爬到山坡上一看,却见成群结队的人扶老携幼,背包挑担,慌忙向前赶路。
“出什么事了?你们这是去哪儿?” 阿青好奇地拦住一位老伯问道。那老伯抬头瞥了他一眼,叹了口气,没有睬他,带着两个孩童继续疾走。
“阿婶!到底出什么事了?” 阿青又拦住一名抱着婴孩的妇人。
那妇人停下来喘了口气,叹道:“匈奴人杀过来了!”
“匈奴人?” 阿青头一次听闻,不觉好奇道:“匈奴人有这么可怕吗?比虎狼还凶?”在他心目中,虎狼才是最凶残可怕之物。
“小兄弟!匈奴人就是虎狼人啊!匈奴人一来就烧房子,掠东西,杀男人,抢女人。他们从河南[注③]打过来,冲进我们的村子烧杀抢掠,可怜我丈夫……呜……”那妇人说着竟呜咽起来。
“阿栗他娘!快走吧!别在这儿哭了。晚了可赶不上这趟船了。”后面一个拖着孩子的妇人走过来提醒道。哭泣的妇人忙止住悲声,又慌忙向前赶路。
“河南的匈奴人?虎狼人?究竟是虎狼还是人哪?”阿青口中喃喃念道。
夕阳西下,阿青赶着羊群返回村子。刚到了村口,就见那里聚集着一群顽童。一见阿青,众人嬉皮笑脸地唱起了一首童谣:“阿青阿青!奈何受苦?兄弟读书,我独放牧。一样儿郎,两般境遇。要知端由,去问汝父。无他无他,汝乃野种!阿青阿青!奈何受苦……”这首童谣也不知是什么人编的,村里小儿们都会哼唱。阿青似乎早已习惯了,没有吱声,闷头往家走。
“一群没心没肺的小猴崽子!就知道欺负没娘的孩子!”随着邻家阿婶的一声喝骂,众小儿都四散逃开了。这位好心的邻家阿婶一直很同情阿青,常常暗中周济他一些食物。这会儿,她又塞了两个热气腾腾的饼到阿青手中。“快趁热吃吧!”
“阿婶!” 阿青轻声唤道,眼中噙着泪花,接过饼冲阿婶鞠了个躬,边吃边继续往前走。
“唉!可怜的孩子!”阿婶望着阿青的背影感慨道:“当初要是跟着你阿母走还能吃顿饱饭。宁跟讨饭的娘,也不跟当官的爹,这话一点也不假!”
听阿婶提到生母,阿青不由得心中一动。离开母亲已经三年了,她的印象已经渐渐淡漠。听父亲说,母亲跟着主人平阳侯一家去了长安,那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也许再也见不到她了。想到这儿,阿青心中一阵酸楚,又闷着头继续前行。
这天夜里,一场暴风雪不期而至。时过立春,天气本已渐渐转暖,突如其来的风雪又使得外面天寒地冻。清早起来,阿青听见嫡母李氏在院子里尖着嗓子喊:“咦!我的玉簪哪儿去了?到处都找不到,是不是让阿青偷出去换东西吃了?阿青!阿青!这小贱人死哪儿去了?”
阿青闻声赶紧跑到院子里,李氏劈手就给了他一个耳光。“小贱人!把我的玉簪弄到哪儿去了?”
“没看到!” 阿青只回了三个字,就捂着脸不言声了。
“嘴还硬!今天你要是不把玉簪拿回来,你就别给我吃饭!” 李氏不依不饶地骂道:“下贱坯子!我早就看出你学不出什么好来,今天居然敢偷了我的玉簪!下贱坯子!下贱人生的下贱坯子!天生的奴几!”
“我没拿!”阿青闷闷地突然暴出一声怒吼,李氏不住口的谩骂勾得他无名火噌噌窜起,打他骂他都可以忍受,他就是受不得这平白无故的冤枉。他梗着脖子,瞪着眼睛,冲李氏吼道:“打死我,饿死我,没拿就是没拿!”
李氏吓了一大跳,不由自主地倒退了两步,她没料到一向不声不响的阿青居然也会冲她发飑。“哼!原来你这个小哑巴是装出来的。你还是很会说话嘛!”
两人正在僵持间,郑季从堂屋走了出来。他看了看妻子,又看了看儿子,叹了口气。“大清早的,在吵什么?”
“我的玉簪找不到了!” 李氏恼怒的目光投向丈夫。
“玉簪?” 郑季苦笑了一下,“你那玉簪子掉在枕头旁边了,我才刚看到。”
李氏脸上有些挂不住了,悻悻地想找个台阶下。“阿青啊,外面天气不好,今天你不能放羊了,可也不能在家吃闲饭,赶快上山割些野草回来垫猪圈。这场风雪一来,刚出世的那几头小猪仔可要冻坏了。”
“嗯!吃过早食就去!” 阿青应道。
“你就知道吃!还不赶快去了,再晚了小猪仔就要冻死了!” 李氏又提高了嗓门。
阿青哀求地望着父亲,满心希望他能为自己说句话,谁知那郑季只看了看他们,又一声不吭地回屋去了。阿青绝望地闭上了眼睛,只得一咬牙,顶风冒雪出了家门。
出了村口,阿青径直来到他平日牧羊的山坡。漫天的风雪令人睁不开眼,他只好先躲到一个背风处。饥肠辘辘,天寒地冻,阿青使劲跺脚跳着,却怎么也驱不走彻骨的寒气,而他心里更是冰凉到了极处。他再也不想呆在郑家了,可天下之大,他一个九岁的小孩子又能去哪儿呢?
“为什么我的命这么苦?为什么老天要和我过不去呢?” 阿青冲着远山质问着,他小小的脑袋怎么也想不明白。他知道自己生来就是个下贱人,命如草芥。到了郑家之后,无尽的苦难就更如风刀霜剑似的向他不停地袭来,他除了默默忍受别无选择。这是他的命,这一切是他必须要忍受的。可是他还要忍受多久呢?还有没有尽头呢?他却不知道!
忽然间他又想起了母亲,他还依稀记得幼时母亲哄他睡觉时那温柔的眼睛,为他哼唱的好听的摇篮曲,还有母亲为他讲的天上仙女的故事。想起了母亲,想起了美丽的仙女,阿青浑身顿生一股暖意。对!找她去!到长安找亲母去!找到了亲母就可以有饱饭吃,就不用再受苦了。想到这儿,阿青笑了,也不觉得身上冷了。
风平了,雪停了,太阳出来了,阿青把割好的野草捆好,扛在肩上往家走。打定了主意要离开郑家,阿青反而显得异常平静。那位好心的阿婶又守在了村口,递给他两个饼。“快趁热吃了!这样的天气还让你上山去割猪草,人心也不知是怎么长的?”
“谢谢阿婶!” 阿青冲阿婶笑笑,接过饼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阿婶可知道怎样才能去长安吗?”
“去长安?长安可远了!要坐很长时间的船才能到。”
“到哪儿能坐船啊?”
“从咱们村后那条路一直往右走就能到渡口了。咦!你问这个做什么?”
“没什么?我只随便问问。”
“随便问问?” 阿婶警觉地望着阿青,“你是不是想去长安啊?你可不能动这心思啊!听阿婶的话,这条路可不是好走的,光是去渡口就要走很远呢。你一个小孩子家如何走得?”
“阿婶放心!我知道的。” 阿青又闷声吃起饼来。口中虽这么说着,阿青却已经下定决心要去长安了。接下来的几天,阿青更加沉默寡言,他在悄悄为出行做着准备,暗自筹划着等天气转暖就上路。

楼主 行宇2002  发布于 2009-06-06 21:19:22 +0800 CST  
这一日平旦,地平线刚透出一丝亮光,阿青就悄悄起来了。先溜进厨房,寻到了一些枣糒、干糗[注④]和肉脯,打在随身的小包裹里,趁家人还没起床,他就一个人走出了家门,沿着村后的小路朝渡口方向走去。
也不知走了多久,忽然一条大河拦住了他的去路,河边停靠着许多商船。“这里莫非就是阿婶说的渡口了?”
阿青正在河边徘徊着,就听到有人在喊:“快点!快点!马上就要起锚了。先大概记个数,到了长安再清点吧!”啊!原来这船就是去长安的!阿青心中一阵惊喜,趁着众人都在忙碌,没人注意他,便偷偷溜上了船。
商船不久就开动了,沿着河道一路漂流。阿青藏身于货仓里,靠着为数不多的干粮艰难打发时光。带出来的干粮已经吃完了,何时才能到长安啊?这天一早,船终于靠岸了。阿青以为到了长安城,就赶紧溜下了船,没想到离长安还有好长距离,不知不觉又走了一天的路,前路遥遥,长安还有多远啊?此时困在客栈役车上,又饿又累,头晕目眩,阿青倒在货品堆里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恍恍惚惚之中,一个浅笑吟吟的妙龄女郎,提着竹箪[注⑤]袅袅婷婷地向他走来。女郎姿容绝世,仪态万方,一身淡紫色曲裾袿衣[注⑥]拖曳着长长的丝带,随风而舞,甚为飘逸瑰丽。发髻上斜插雕着彩凤的步摇[注⑦],一步一摇,发出清脆悦耳的妙音。
阿青看呆了,痴痴地问:“姐姐是谁呀?”
那女子笑而不答,缓缓来到阿青身旁,一股幽香扑鼻而来,他不觉有些眩晕。紫衣女坐了下来,温柔地看着他,那温柔的眼神让阿青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说的仙女。“啊!姐姐莫不是天上的仙女?我是不是已经死了来到天上了?”
紫衣女依然笑而不答,打开竹箪放在阿青面前。啊!原来是香味四溢的肉羹和糕饼。阿青不由得咂咂嘴,再也顾不得斯文了,狼吞虎咽地吃起来。那紫衣女郎始终在一旁笑盈盈地看着他。待阿青吃完了,紫衣女收拾好食器起身要走。阿青哪里舍得让她走,上前一把扯住她的裙裾。“仙女姐姐,你别走!”
那紫衣女郎冲他回眸一笑,长袖一甩,飘然离去。阿青急得在后面大叫:“仙女姐姐!仙女姐姐!……”
“咣当”一声,阿青觉得身体剧烈晃动了一下,他猛地睁开眼,发现自己还躺在役车里,刚才的一切竟是南柯一梦。阿青咂咂嘴,那饭食的香味似乎还留在嘴边,可不争气的肚子却依然咕咕叫着。
“谁在里面呢?”外面传来一声大喝。
阿青一惊,这才察觉天早已大亮了,刚才的声响是行驶的役车停下了。清早起来,车夫们就动身赶路,谁也没发现车里藏着的阿青。车内突然闹出动静,车夫遂停车质问。
阿青忙从车里爬出来,抬头一看,眼前立着的车夫四十多岁的年纪,布衣葛巾,浓眉大眼,膀阔腰圆,古铜色的脸倒还和蔼可亲。“你是谁家的孩子?为什么跑到我的车上来?你要去哪儿?”
阿青定定心神,回道:“我叫阿青,要到长安平阳侯府上去找阿母。”
“阿青?”车夫上下打量着阿青,又问:“你要去平阳侯府?你阿母是谁呀?”
“她是平阳侯府的仆人卫妈。”
“平阳侯府的卫妈?”车夫笑了起来,“平阳侯府只有一个卫妈,原来你是她的儿子!阿青?嗯!我听她提起过你。”
“阿伯认识我阿母?” 阿青疑惑道。
“我当然认识她了。”车夫上前拍了拍阿青的肩膀,笑道:“大家都叫我赵伯!上车吧!孩子!这役车就是平阳侯府的。咱们上车再聊!”
无巧不成书,原来这车夫赵伯正是阿青的母亲卫妈现在的情夫。赵伯早年曾是一位浪迹四方的侠士,后来年纪渐长,厌倦了流浪,遂来到平阳侯府谋了个差事,看家护院,押送役车。那年卫妈丢下阿青,带着其他儿女随主家来到京城,孤儿寡母的总有些难处,赵伯就经常过来帮些忙,一来二去地两人就暗生情愫,卫妈又为他生下两个私生子。
阿青又上了车。此时,这辆车已经拉下了前面的车队一段距离,赵伯狠狠抽了马儿一鞭子,那马儿便撒欢似的奔跑起来。“你饿了吧?我这儿有点干粮,你先吃着!”赵伯说着扔过一包果糒。
阿青没有客气,接过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赵伯皱了皱眉头,问道:“告诉我,为什么一个人跑出来?你父亲呢?”
阿青没有回答,愣了愣,反问道:“阿伯真的认识我阿母吗?”
赵伯笑道:“放心!我肯定会带你见到她的。可是你一个人跑出来,家里人会不会着急?”
“才不会呢!他们巴不得我死在外头了。” 阿青忿忿道。
赵伯面色一沉,叹道:“慢点吃!等吃饱了再跟我好好说说你的事。”
少言寡语的阿青向来不与陌生人多话,可是不知为何,面对这个车夫赵伯,他却倍感亲近,竟然絮絮叨叨和他闲谈了一路。二人聊着天,不觉已到了傍晚时分,车队已经快到长安城了。天色已晚,城门已关,车队只好在长安城外的一家客栈歇下。下了车,车夫们这才发现走在最后的赵伯居然带了个衣衫褴褛的男孩。“这孩子是谁呀?”
“这是我新认的义子。” 赵伯笑答。
“义子?赵伯又乱认义子了,小心再认出麻烦来!”
“这个义子我认定了!“赵伯嘿嘿一笑,拉着阿青进了客栈。

楼主 行宇2002  发布于 2009-06-07 21:47:53 +0800 CST  
亲卫队新闻发言人大驾光临,惊喜!我未曾介怀,但感慨却有些难免。
楼主 行宇2002  发布于 2009-06-09 11:22:31 +0800 CST  
回月望东山君,您的大作规模宏大,非我这等功力之辈所能企及,所以我只能望其项背,取其中一瓢水。既然只是一瓢水,就必须把它涨大了,否则无法成书啊,呵呵!
楼主 行宇2002  发布于 2009-06-09 18:56:46 +0800 CST  
谢谢卫和宜!也谢谢ldy8683君关注!说到契机和希望,不敢奢望太多,毕竟我只是个人微言轻的小人物,无力左右什么。但是,我之所以会坐三年冷板凳坚持把这部书写完,就是想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还我们的历史、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民族的英雄一点温情与敬意。
楼主 行宇2002  发布于 2009-06-09 19:03:14 +0800 CST  

楼主:行宇2002

字数:103140

发表时间:2009-06-04 07:1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5-13 22:54:18 +0800 CST

评论数:22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