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春秋“有义”战——贵族最后的独享时代:春秋!(长期连载)

有关博学多才的申繻的记载并不多,但是我们通过仅有的史料就能发现申繻的确是博学睿智。鲁桓公六年九月二十四日(即公元前706年),鲁桓公和夫人文姜的嫡长子出生了,鲁桓公为世子举行了盛大的庆生仪式:国君接见新生儿子时用牛、羊、豕各一的太宰,用占卜选择士人背他,用占卜选择士人的妻子给他喂奶,桓公和文姜、同宗妇人为他取名字。这个刚出生的小家伙将来可是鲁国国君,于是鲁桓公向博学多才的申繻询问取名事宜。
申繻回答道:“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故以国则废名,以官则废职,以山川则废主,以畜牲则废祀,以器币则废礼。晋以僖侯废司徒,宋以武公废司空,先君献,武废二山,是以大物不可以命。”《左传·桓公六年》。这是目前已知的古人关于取名的第一次系统性的总结,就是由申繻归纳的。
申繻认为取名有五个标准:1.所谓有信,就是初生时所带来的特殊标记。比如身上的胎记,手掌上的特殊纹路等等。比如晋国始祖唐叔虞,其手掌纹路有字形曰虞,故名之曰虞。2.所谓有义,就是以祥瑞之字命名。比如周文王名昌,周武王名发。3. 所谓有象,就是以相似之物命名。比如圣人孔子名丘,“生而首上于顶”《史记 ·孔子世家》,脑门比较高很像土丘,故名之曰丘。4.所谓有假,就是以万物之名假托之意。比如说宋昭公,姓子名杵臼,取杵臼坚实不坏之意。5.所谓有类,就是取和父亲类似的名字,或者跟特殊的日子有关。比如说此时的鲁桓公和其世子同一天生日,并且鲁桓公名允,允许和同意都是表达一个意思,就给其世子取名——同。
另外申繻还觉得取名也要有系统的避讳标准:国君之类的重要人物的名字必须要避讳。而与此对应的,国君取名也要慎重,要是以常用字或者词汇命名,后世避讳起来多有不便。你比如宋武公名司空,他死后宋国就废掉了司空这个官职;鲁献公姬具、鲁武公姬敖去世后,鲁国境内的具山、敖山(在今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也得跟着改名。所以大家会发现,后世帝王的名字一个比一个生僻,赵昚、赵隰、朱载垕等等。
回过头来接着说,郑厉公复位后,以傅瑕不忠为由杀了他。又派人传话给元老重臣原繁(郑庄公的庶兄):“傅瑕对国君有贰心,寡人已按周礼将其惩处。那些帮寡人复位又对寡人忠心不二的人,寡人曾许予他们上大夫的的职务,现在特意找伯父您商议此事。而寡人失位的这十七年间,伯父您并没有派人告知寡人国内的情况。现在寡人复位了,您也不来亲附寡人,对此寡人深感遗憾。”
在官场闯荡大半生的原繁岂能听不出郑厉公话中有话?他蔑视的说道:“先君命我这一支宗室管理列祖列宗的主位,我是不会对在位的国君有贰心的,此乃天意!郑国既然已经由公子婴担任国君长达十四年之久,他就是合法的国君,您居然还盘踞栎地,起兵造反,这难道不是心生贰心吗!那些支持你的人,也是对国君公子婴的不忠!先君庄公还有八个儿子在世,如果他们也以高官厚禄拉拢你身边的人对你生贰心,你又怎么解释?!”说完,有气节的原繁自缢而死。大家应该能读懂郑厉公话中的含义吧?这里就不解释了。
随着郑国那些有实权的元老级重臣一个个的逝去,此次复位的郑厉公掌握了实权,开启了他的高调回归之旅。但是他的高调仅仅是表面高调而已,此时东边角的齐国国君是齐桓公,南边角的楚国对中原虎视眈眈,虽然北边角的晋国和西边角的秦国还在消化巩固各自的边角,但已经接近尾声随时可以逐鹿中原,到时候郑国就是最好的踏脚石!从此郑国不再是主角,让我们将目光转移到大家所熟知的齐桓公与管仲那里!
楼主 史上最冤者赵括也  发布于 2017-01-08 08:06:36 +0800 CST  
@凝望的猫 2017-01-08 14:23:43
齐桓公要登场啦?
-----------------------------
恩啊
楼主 史上最冤者赵括也  发布于 2017-01-09 10:01:51 +0800 CST  
第二章 东齐之春秋首霸齐桓公

兄妹乱伦

齐国的开国国君是姜子牙,这里就不做赘述了。一说到齐国,大家就觉得今天的山东省在周朝时除了鲁国外,剩下的领土几乎全是齐国的,其实不然,齐国到战国时代才基本统一山东,之前很长时间只是控制着鲁西北及鲁北地区,山东大地上有数十个大小诸侯国。而齐国通过历代国君的不断扩张,最终才成为当时的超级大国。
齐太公——齐丁公——齐乙公(齐丁公之弟)——齐癸公——齐哀公——齐胡公(齐哀公之弟,齐哀公受纪国挑拨被周夷王烹杀)——齐献公(齐哀公同母弟,谋杀齐胡公,自立为君,是为齐献公)——齐武公——齐厉公——齐文公——齐成公——齐庄公(公元前794年至公元前731年在位,在位期间齐国渐强)——齐僖公(公元前730年至公元前698年在位)——齐襄公(姜姓,吕氏,名诸儿。公元前697年至公元前686年在位)。
话说齐僖公的小女儿从小就聪明伶俐,长大以后才貌双绝,世人称其为文姜。齐僖公的嫡长子诸儿也是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少年时期的诸儿很喜欢这个小妹妹(此时是亲情方面的喜欢),兄妹俩两小无猜,天天在一起快乐的玩耍。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不知不觉间,文姜长大了,血气方刚的诸儿见文姜出落的如此倾国倾城,竟然心生情愫!恰巧此时郑世子忽拒绝了齐僖公将文姜嫁给他的请求,使得文姜倍受打击。
诸儿就前来开导她:“妹妹,这个郑国如此不识抬举,哥哥我将来一定会替你杀了郑国国君,出了这口恶气!”。。。。。。。开着开着就开到床上去了!
后来齐僖公听闻此事,就想着赶快把文姜嫁出去,事情闹大了传出去多丢人!刚好此时鲁桓公上门求亲,齐僖公巴不得有人求亲呢,并且来的还是门当户对的鲁国国君,立马准备嫁妆,择日出嫁!越快越好!
公元前694年,已继位三年多的姜诸儿愈加思念妹妹文姜,就邀请鲁桓公携夫人前来访问。于公,交好齐国,延缓其攻打纪国的步伐,尽量维持山东现有格局,防止齐国独大;于私,怎么说齐国国君也是自己的大舅子,让自己心爱的妻子回娘家看看,这也是一个合格的丈夫应该做的,所以鲁桓公欣然应约。
大夫申繻极力劝道:“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谓之有礼。易此,必败。”但是爱妻心切的鲁桓公没有听从申繻的劝阻。
鲁桓公及夫人文姜行至泺地就遇到了早已在此等候的齐襄公了。齐襄公见到文姜后,欲罢不能,在心里念叨着:“十五年过去了,妹妹还是那么的倾国倾城,并且还多了些成熟的韵味。寡人这次无论如何不能再失去她了!”。随即带着鲁桓公夫妇一路马不停蹄的前往临淄。
到达临淄后,齐襄公立马宴请鲁桓公夫妇。设宴!酒宴之上,鲁桓公很快就不胜酒力了,打算领着夫人回国宾招待馆休息。这么多年过去了,文姜也迫不及待的想要跟哥哥幽会,于是跟鲁桓公说道:“夫君,臣妾已十五年没有回齐后宫了,您先回去休息,臣妾去后宫看看,会会故人。”
酩酊大醉的鲁桓公结结巴巴的说道:“嗯,既。。。既然是去。。。去。。。。后宫,寡人不便。。。。便。。。跟你前去。那寡人先回驿。。。。驿馆。。。。馆休息了,夫人您早点回。。。。回。。。来。”
送走鲁桓公后,齐襄公迫不及待的拉着文姜的手,直奔寝宫!然后彻夜厮守!
楼主 史上最冤者赵括也  发布于 2017-01-09 20:56:00 +0800 CST  
第二天,醒酒后的鲁桓公得知了文姜和齐襄公的奸情后,气愤不已,责骂了文姜。齐襄公为了能和文姜长相厮守,就继续设宴款待鲁桓公。鲁桓公正好打算向齐襄公辞行,就赴了宴。席间齐襄公再一次将鲁桓公灌醉,然后安排公子彭生抱鲁桓公上马车回驿馆休息,路上彭生将鲁桓公杀了!
事已至此,谁都知道齐襄公是幕后真凶。鲁国很清楚,自己远不是齐国的对手,但是面子得找回来,“处死彭生”!
齐襄公很清楚,这是鲁国的底线,本来就是自己理亏。没办法,只能下令处死彭生。
文姜没有回鲁国,第一她不敢回去,鲁国人会恨死她的,第二她想跟齐襄公长期幽会,所以她长期住在齐鲁交界的禚地。好在鲁国继位的国君是她的亲生儿子姬同,所以她能自在的过她的逍遥日子。
齐襄公为人残暴,苛刻,乱伦。齐国国内怨声载道。其中有三个人最为恨他:公孙无知、连称、管至父。
公孙无知是齐僖公胞弟夷仲年的儿子(诸侯国君的庶子叫公子,公子之子叫公孙),齐僖公在世时非常喜爱这个侄子,就让公孙无知享受嫡子的待遇。后来齐襄公继位后,取消了公孙无知的嫡子待遇,从此公孙无知对齐襄公恨之入骨。
连称的堂妹是齐襄公的姬妾,但是一直不得宠。公孙无知于是拉拢她,让她在宫中打探消息,获取重要情报后立即告知自己,并且许诺事成之后封其为正妻。
齐襄公在位期间,鲍叔牙觉得齐襄公残暴无道,齐国迟早要爆发宫廷内乱。于是有先见之明的鲍叔牙就带着齐僖公的三子公子小白前往莒国提前避难。
公元前687年,齐襄公派连称和管至父前去戍守葵丘,此时正值瓜熟之际,齐襄公就对二人说:“葵丘之地哪及的上临淄繁华,这次辛苦你俩了,明年的这个时候寡人就派人去替代你们。”
结果两人驻守了一年多,还是没接到临淄城的召回命令。此时,公孙无知派人给他俩送了一封信:齐襄公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并且此时又宠幸了一个叫孟阳的美少年,国家大事都抛之脑后,还有心思管你俩?你俩偷偷回来,此时是帮我上位的最好时机!事成之后重重有赏!
连称和管至父立即奔回临淄,组织自己的手下,准备帮公孙无知篡位!
连称的妹妹帮助公孙无知掌握了齐襄公的行程安排:十二月中旬齐襄公要前往姑棼游玩,在贝丘(今山东滨州博兴,虽然现在属于地级市滨州,但是离淄博市临淄很近)田猎!于是公孙无知他们三人迅速做了周密部署:等齐襄公外出打猎后,趁机将自己的人手埋伏在行宫周围,等齐襄公回行宫后伺机下手。
楼主 史上最冤者赵括也  发布于 2017-01-10 21:27:01 +0800 CST  
话说齐襄公田猎时,突然有一只大野猪冲了出来,一名随从惊叫道:“啊,这不是公子彭生吗?!”天不怕地不怕的齐襄公面无惧色,怒吼道:“彭生敢见!”说罢,张弓搭箭,瞄向野猪。谁知突然之间,野猪张嘴獠牙的立了起来,拉车的马匹受到惊吓嘶叫着抬起前蹄,使得齐襄公坠车,扭伤了脚,连靴子也丢了。
狼狈的回到行宫中后,齐襄公又惊又气,“莫非真的是彭生怨恨寡人杀他?出来抱怨?咦?寡人的靴子呢?费!快回去把寡人的靴子找回来!”
费壮着胆子回去找鞋,但是空手而回。
“混账奴才,什么事都办不好!”齐襄公一边骂,一边鞭笞费,打累了后又向费怒吼道:“找不回鞋,就别回来见寡人了!”忠心耿耿的费踉踉跄跄的退出行宫,刚出门口,就被人勒住脖子。
“说!齐侯在里面干什么?里面有多少人?”
费用眼睛一瞥,发现周围全是蒙面杀手,眼珠一转,愤愤的说道:“小奴刚被齐侯打的遍体鳞伤,被赶了出来,不信你们脱掉我的衣服看看。”为首的黑衣人不仅没有松开勒住费的那只手,反而勒的更紧了,然后命手下脱掉费的上衣,定睛一看,果然皮开肉绽,并且翻出来的皮肉还很白嫩,一看就是刚被鞭笞不久。于是为首的黑衣人松开右手。
费趁机义愤填膺的说道:“小奴帮你们进去探听虚实,看看齐侯在哪个房间,然后尽小奴最大的努力调开一些守卫,小奴再出来为你们引路,我们一起除掉这个暴君!”
为首的黑衣人点了点头。于是费快步入内,告诉了齐襄公外面已被叛军包围!让齐襄公藏起来,又让齐襄公的男宠孟阳躺在床上,盖着被子,希望能迷惑叛军。随后让勇士石之纷如守在寝宫门口。自己则领着其余人朝外冲,希望能冲出去搬救兵。
当黑衣人们看到费手持武器不要命的冲出来,知道被他戏弄了。于是蜂拥而入,见人就杀。对守在寝宫门口的石之纷如,狡诈的黑衣人门并没有与其力斗,而是乱箭将其射死,随即快速的冲进寝宫。看到床上有个人用被子蒙着头瑟瑟发抖,上去就乱刀砍死,然后掀开被确认,结果发现是个体型瘦弱的小少年,根本就不是五大三粗的齐襄公!众人转头看到门下边露出一只脚,拖出来一看是齐襄公,二话不说,乱刀砍死!
楼主 史上最冤者赵括也  发布于 2017-01-11 21:29:49 +0800 CST  
生死时速

公元前686年底,公孙无知篡位成功了!管仲怕公孙无知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而铲除公子纠,就跟召忽一起带着公子纠逃奔鲁国。
公元前685年春,之前备受公孙无知虐待的雍廪成功的杀了这个篡位者!这样,临淄城内已无合法的继承人。但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就看最有资格继承齐国国君之位的公子纠和公子小白谁先回到临淄,并且得到国、高两大公族的首肯,谁就是下一任齐国国君!
管仲带着公子纠逃奔鲁国,是因为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国公主,并且鲁国与齐国相邻,往来方便。公子小白的母亲是卫国公主,所以公子小白跟鲍叔牙逃奔——莒国!为什么公子小白没有逃到卫国呢?这就是未来伟大的齐桓公的英明之处了:首先,卫国已发生了好几次政变,内乱不止,卫国无法给予公子小白强大的支持。其次,我觉得公子小白发现齐襄公膝下无子后,知道将来自己登基的最大竞争对手就是公子纠,而公子纠的娘家国是鲁国,鲁国比卫国距离临淄更近!于是公子小白就跟自己的老师鲍叔牙前往莒国避难,随时关注着国内局势,一有机会就能快速赶回临淄!
这不,机会来了,生死时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谁第一个赶回临淄,谁就是下一任齐国国君!当管仲得知公孙无知被杀的消息后,立马对公子纠说道:“公子小白此时在莒国避难,莒都到临淄的距离比鲁都到临淄的距离近,他肯定会比我们先到临淄!我这就快马加鞭前去截杀公子小白!公子您立即请求鲁公派兵护送您回齐国,以应对突发状况。”
管仲精准的算出自己能截住公子小白的地点,星夜兼程的斜插到公子小白前往临淄的必经之路上,刚埋伏好,就看到公子小白乘坐着战车风尘仆仆的行驶在最前面。于是,管仲弯弓搭箭,瞄准了公子小白。嗖~~只见利箭正中小白,小白口吐鲜血,随即倒在车上。自认为得手的管仲不可能上前补刀,只能匆匆逃离。而公子小白带的随从们根本顾不得追击凶手,迅速围起来保护小白,防止还有冷箭来袭。
鲍叔牙悲痛的扑在公子小白身上:“公子!你可千万不要有事啊!”
表情痛苦的小白偷瞄了鲍叔牙以及周围一眼,发现自己已被随从们围的密不透风,就松了一口气说道:“老师,我没事,我怕刺客还会对我射第二箭,故意装作重伤的样子倒下。你看,他的箭射在了我的衣带钩上,我完好无损。”
鲍叔牙大喜道:“公子没事就好,万幸,万幸啊!谢谢老天爷,谢谢老天爷保佑我家公子!公子,姜纠的杀手回去复命后,姜纠肯定会以为成功的暗杀了您,之后会放慢赶回临淄的脚步。既然公子您没事,我们就加快脚步,迅速赶回临淄,让您的好朋友国、高二氏整军备战。因为鲁国肯定派了重兵护送姜纠!所以时间依然紧迫!”
于是,公子小白与鲍叔牙带了几名随从星夜兼程先行赶回临淄,莒国派来的护送部队则按正常的行军速度前进。望眼欲穿的国、高二氏见到真的是公子小白第一个抵达临淄城后,来不及庆贺,而是第一时间召集满朝文武大臣,举行了新君登基仪式,宣誓效忠公子小白,拥立公子小白即位,是为齐桓公(公元前685年至公元前643年在位)!随后组织大军前去截住公子纠以及护送他的鲁军。
楼主 史上最冤者赵括也  发布于 2017-01-12 21:30:34 +0800 CST  
@天龙八部难念的经 2017-01-12 22:57:26
不错,楼主加油
-----------------------------
谢谢
楼主 史上最冤者赵括也  发布于 2017-01-13 15:29:05 +0800 CST  
话说管仲见到公子纠后,告诉他自己得手了,公子小白胸口中箭,吐血倒地,必死无疑。于是得意忘形的公子纠放慢了脚步,按照正常的行军速度心情愉悦的向临淄行进。当他慢悠悠的行至乾时(今淄博桓台南)时,发现迎接他的不是仪仗队,而是威武雄壮满脸杀气的齐军!公子纠此时才得知小白已经继位为君,并且齐国文武大臣在国高二氏的领导下都拥护他,就想着保命要紧,放弃抵抗赶快逃命。但是鲁庄公认为齐国新君刚立,政权不稳,此时是攻击齐国的最好时机,等将来齐国彻底同化被其灭掉的纪国后,鲁国的处境就更加不利!
于是齐、鲁两国展开大战!虽然齐国政权不稳,但是齐军乃百战之师,且士气高涨,结果鲁军惨败,大将曹沫率部独立支撑,为鲁庄公赢得宝贵的逃跑时间。
鲁庄公为了逃命,丢弃了自己的豪华重型战车,改乘速度更快的轻车,再加上忠心耿耿的鲁国大将秦子和梁子先后在自己的战车上插上鲁国国君的专属旗帜专跑偏僻小道,吸引围捕的齐军,这才使得鲁庄公逃回鲁国。
鲍叔牙趁势作为齐桓公的使者来到鲁都,向鲁庄公施压:“公子纠是我们国君的兄长,请鲁公您代为讨伐。管仲、召忽是大逆不道之人,交给我带回齐国,由我们国君亲自惩处!”
鲁庄公岂能听不出鲍叔牙话中有话,公子纠必须死,但是不能让齐桓公背上弑兄的恶名,所以就得由他鲁国处死公子纠了。而此时鲁国大败,面对齐军压境,为了鲁国的安全,鲁庄公只得下令立即处死公子纠。对公子纠忠心不二的召忽选择了自杀,鲍叔牙则带着管仲赶回临淄。
路上,鲍叔牙佩服的对管仲说道:“哥,这一关我们终于安全渡过了,幸亏你当时有先见之明。先君齐僖公有三个儿子,你说将来的继位者世子诸儿残暴无道,在位必不长久,君位还是会落到公子纠或者公子小白身上,而公子纠比小白年长,更有资格。但是世事无常,谁都不敢绝对保证将来就是公子纠即位,所以哥您让我去当小白的老师,尽心尽力的辅佐他。这样将来不管他俩谁当上国君,凭咱俩的聪明才智,可以保证我们俩全都性命无忧,甚至身居高位!哥,从小我就跟着您,对您的高深智慧佩服得五体投地,知道您以姜太公为榜样,寻找明君,想将自己这一身经天纬地的才智发挥出来。我跟了小白这么多年,发现他很有志向,深藏不露,梦想着称霸中原,光大齐国,并且求贤若渴,他希望找到他的伊尹和姜太公。哥,我现在十分了解小白,回去之后,我知道怎么说才能成功的引荐你。。。。。。”
鲍叔牙作为胜利者公子小白的老师,将来可是要担任卿士的,为什么会对手下败将管仲如此尊敬呢?

管鲍之交
楼主 史上最冤者赵括也  发布于 2017-01-13 21:01:56 +0800 CST  

管鲍之交

管仲 ,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祖籍颍上,周穆王的后代。管仲的父亲在齐国临淄为官,英年早逝,并且没有留下多少财产,所以年少时的管仲就得想法设法的赚钱来维持母亲和自己的生计。但是管仲家里有不少父亲留下来的古书典籍,管仲闲时就埋头苦读,白天就和比自己小个一两岁的小伙伴鲍叔牙合伙做生意,赚钱补贴家用。因此天生聪慧的管仲博古通今,再加上从小就在社会上历练,摸爬滚打,什么人心险恶他都能瞬间识破,使得管仲年纪轻轻的就洞悉万事万物,有经天纬地之才。
鲍叔牙,姒姓,鲍氏,名叔牙。鲍叔牙跟管仲年龄相仿,身世也相仿,也属于没落的士人阶层,并且也有远大志向,想着有朝一日能做上卿士。他对无所不知的小伙伴管仲钦佩不已,经常向管仲请教学问,可以说管仲既是他的哥哥,也是他的老师。鲍叔牙知道自己的好兄弟管仲的家庭条件比自己还差,此时刚好鲍叔牙有赚钱的门路,这一天就跟管仲说道:“哥,你说像咱俩这样的士人身份有什么用,又没有食邑!我这有赚钱的门路,干脆咱兄弟俩做商贩吧!但是商贩地位卑贱,我俩肯定会被人耻笑的。”
“鲍弟,哥不是经常教育你,为人不可固执成见而不知变通吗?我现在穷困潦倒,母亲也跟着我这个不孝子受饥寒交迫之苦。如果能通过从事卑贱的商贩之业赚钱养家,谁爱嘲笑就嘲笑吧!”说完,管仲掏了掏衣袖,只掏出了些许刀币。
“哥,你能出多少就出多少,咱兄弟俩之间还计较这些?”
管仲欲言又止,他知道,好兄弟之间是不需要解释的。
临淄城里,两个少年忙碌的穿梭在大街小巷之中,虽然饱受嘲笑,但是只要能赚钱照顾好自己的母亲,管仲是不会在意这些讥讽嘲笑的。每一次分红的时候,出资最多的鲍叔牙只拿小部分红利,剩下的管仲都拿走。一开始有经天纬地之才的管仲想开口说话,谈论分红问题,心知肚明的鲍叔牙就瞪他一眼,管仲只得把话咽回去,因为他明白,真正的情谊是不需要说那些感激的话的,见外了就不是真情谊!所以后来每次分红的时候,管仲就什么也不说,拿起大部分红利就回家送给自己的母亲。
周围不明就里的人就开始非议了:“你看看管仲,出资那么少,却拿走了绝大多数分红。小鲍啊,这样的人你还跟他合伙?咦,你脑袋上有个包,是不是被驴踢的?”
“你才被驴踢了呢!管仲父亲早逝,家里还有母亲需要赡养,所以比我更需要钱。”
“迟早你得吃个大亏。长点心吧!”
“不跟你们解释了,你们不懂。”

更有甚者,直接就在管仲面前说起这个事,替鲍叔牙鸣不平:“我说管仲啊,做人要讲究信义啊,你出资那么少,为什么每次却拿走了大部分分红呢?是不是觉得鲍叔牙为人仁厚,好欺负?”
“鲍叔牙家衣食无忧,我家穷困,我比他更需要钱。”管仲白了他一眼,故意理直气壮的说道。
“你这样做,以后谁还跟你合伙做生意?”
“鲍叔牙啊。要不,跟你合伙?”
“你!你!你!做人怎么能无耻到这种地步呢?”
“还真是国君不急太监急。”管仲懒得跟这些人解释,这些人是不会理解他和鲍叔牙的情谊的,索性就气气这些人。
楼主 史上最冤者赵括也  发布于 2017-01-14 20:07:56 +0800 CST  
后来,两人的生意开始不断地赔钱,当然,赔的都是鲍叔牙的钱。于是两人不再做生意了,但是鲍叔牙没有丝毫怨言。
两人作为士人,还是有点特权的,比如说参军打仗,还能从战场上捞些战利品养家糊口。所以做生意失败的两个人一起参军。但是作战态度截然不同,每次鲍叔牙都是身先士卒,英勇作战,而管仲则是慢悠悠的落在最后面。如果打了败仗撤退,管仲撒腿就跑,而鲍叔牙则负责断后。
面对周围人对管仲的这种懦夫行为的嘲笑,鲍叔牙解释道:“你们误会他了,他家有老母亲尚在,如果他牺牲了,他的母亲怎么办?并且他才智。。。。算了不跟你们解释了。”
作战英勇的鲍叔牙受到赏识,回到临淄后做了个小官,开始在官场展露才华,而管仲则依然一无所成。恰巧此时,齐襄公乱伦天下皆知,齐人对残暴无道的齐襄公怨声载道。
管仲找来鲍叔牙,跟其分析起齐国形势:“鲍弟,哥哥我觉得膝下无子的齐侯诸儿残暴无道,在位必不长久。那么未来最有资格继位为君的,就是他的两个弟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中的一个。我俩要想实现抱负,建功立业,只能通过提前押宝,投靠未来国君来涅槃重生了!”
“哥,你有经天纬地之才,我的才学大部分都是跟您学的。听你这么一说,我觉得公子纠比公子小白年长,继位的可能性更大,小弟我现在好歹在朝堂之上为官,我投靠他,然后将你引荐过去?”鲍叔牙若有所悟的问道。
管仲摇头道:“鲍弟,哥平时不是经常教育你,想事情要考虑周全吗?的确,公子纠继位的可能性更大,但是世事无常,谁能保证公子小白就一定不会继位呢?除了年龄因素,还有很多其他重要的因素,比如说国、高二氏的态度,要是他们两家支持公子小白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并且,国君就一定在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当中产生吗?如果冒出来齐僖公的侄子们呢?万一国、高二氏选择支持齐僖公的哪个侄子,局势就对我们俩更加不利啊。这样,你把我引荐给公子纠,以我的才能肯定能受他重用。而你,投靠公子小白,肯定也会受到重用,投靠之后尽心尽力辅佐他。记住,你也要帮公子小白全力拉拢国、高二氏。这样,国高二氏肯定会在僖公的儿子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之间抉择,而不会选择支持血缘关系较远的僖公的侄子。”
鲍叔牙恍然大悟,然后按照管仲的说法去运作。虽然后来的局势变幻无常,但管仲抓住了其中的关键之处,使得双保险发挥出了真正的作用!

桓管对话
楼主 史上最冤者赵括也  发布于 2017-01-15 21:11:11 +0800 CST  
桓管对话

话说鲍叔牙带着管仲回到临淄后,先把管仲在郊外安置好,然后立即前往宫中复命。
探马早已快马加鞭的将公子纠被鲁桓公处死的消息告诉了齐桓公。齐桓公见到鲍叔牙回来后,大喜道:“老师,如今终于大功告成。过几日寡人就正式拜老师您为上卿。然后给国、高二卿增加采邑。”
“主公,您觉得微臣的才能怎么样?”鲍叔牙依然非常镇定的说道。
“这还用说嘛!如果老师的才智不高的话,寡人能任命您为上卿吗?”
鲍叔牙恭敬严肃的答道:“主公,如果您只想治理好齐国,那么重用微臣还有国懿仲和高傒很合适。但是微臣跟了主公这么多年,知道主公您志向远大,想要傲视群雄。所以主公您要想成就一番比郑庄公还高的伟业,必须另请高明啊,微臣我只能做下卿。”
“唉,上哪找寡人的伊尹啊。”
“主公,微臣的智慧都是年轻时跟一个人学的,此人此时刚好在临淄,微臣跟他亦师亦友。。。。”
齐桓公听后大喜,马上打断了他的话:“此人是谁,老师快快引荐给寡人!”
鲍叔牙微笑道:“主公您心胸宽广,应该能做到不计前嫌吧?您可是一直念叨着要亲手处死他。。。。”
聪明的齐桓公立马猜到了鲍叔牙所说之人,不可思议的说道:“是他?管夷吾?可是他差点射死寡人!”
鲍叔牙义正言辞的说道:“主公,现在您是咱们大齐的国君,就应该以国家社稷为重,抛弃私人恩怨。微臣深知,管仲真的有经天纬地之才,可以说是伊尹再世。如果主公想成就名垂千古的伟业,上卿之位非他莫属!”
齐桓公沉思良久,缓缓说道:“既然老师说他有经天纬地之才,那肯定错不了。古时商汤直接拜伊尹为相,成就大商基业;寡人的先祖太公也是与文王有一面之缘后直接被拜为上卿,成就了大周基业。现在细想,这个管仲也的确了不起,能精确的算出寡人的行程,亲自前来狙杀寡人!当时咱们就没想到要派人前去截杀纠。寡人想通了,当时各为其主,管仲是纠的老师,自然要尽心尽力的替纠谋划。寡人即刻下旨令太卜择吉日,届时寡人将亲自迎接管仲,天下人见寡人不计前嫌,如此的心胸宽广,不仅尊敬寡人,此举还会招徕更多贤士的!”
于是,齐桓公沐浴三日,祭祀三日。亲自前往郊外迎接管仲,并与其一同坐车回宫。临淄百姓观者如堵,无不赞叹桓公心胸宽广,欢呼雀跃齐国终于迎来了明君!管仲虽知桓公此举意在拉拢人心,因为桓公并没有当面见识到自己的才智,但依然感动不已。入朝后,管仲稽首谢罪,桓公亲自扶起,并且赐上座。
桓公虚心请教道:“齐国乃千乘之国,先父僖公威服诸侯,人称小霸。但继位的襄公残暴无道,致使齐国遭遇大变,实力大为受损。如今寡人刚刚继位,百废待兴,您觉得寡人应该从哪下手,如何整治呢?”
管仲自信的答道:“礼义廉耻乃国之四维,现在主公要想重立国纲,必须向全社会推广礼义廉耻。”
楼主 史上最冤者赵括也  发布于 2017-01-16 20:56:37 +0800 CST  
齐桓公问道:“如何才能推广礼义廉耻呢?”
管仲答道:“爱护百姓,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得百姓先以家族为纽带,共同做事,相互之间更加友好。其次修改不合理的宗法制度,鼓励生育,促进人口增长。再次,减轻对百姓的刑罚,轻徭薄赋,藏富于民。第四,招贤纳士,广招人才,教化百姓。第五,明正典刑。最重要的还是要解决百姓的就业问题!”
齐桓公追问道:“具体怎么做呢?”
管仲答道:“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所谓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只有做到了国富粮多,才可进而寻求霸业!农业是根本,但是不代表其他职业不重要。农民的子孙照常做农民,不得私自改行从事工商等行业;会手艺的工匠之人要将自己的手艺传下去,子孙后代必须子承父业!商人的子孙照常经商;军人的子孙后代世代从军!当然,我们还有招贤纳士令,打个比方,比如某个瓦匠的儿子博古通今,才识出众,可以由当地官员举荐,带至临淄,考核无误后,委以重任。”
桓公又问道:“做到了爱民,安民,富民,但是兵甲不足,该怎么办呢?”
管仲答道:“对于所犯罪行较轻之人,可以制定兵器赎罪制度。对于轻微的小罪,可以交纳金属抵罪;再严重点的罪,可以交纳盾牌;再再严重的罪行,就得交纳犀甲戟了。成品武器可以直接用于战场,材质好的金属可以打造急需的兵器,材质差一些的也可以打造成农具。”
桓公又问道:“嗯,好办法,那么庞大的军费开支呢?”
管仲答道:“盐铁官营!开山挖矿;我们齐国地处海滨,也掌握了制作海盐的技术,大力发展海盐业,销往中原各地,能获得巨大收益。大力发展商业,商业繁荣了,我们就能从中收取更多的税收,用作军费。还有,‘相地而衰征’,把耕地按土质、产量的好坏多少分成若干等级,不同的等级征收不同数量的实物税,既能增加财政收入,对百姓也有好处。粮价经常波动大,容易造成社会动荡,可以设立‘准平’制度,应对灾荒之年的恶劣影响,并且我们政府还能从中盈利,也能抑制贫富差距过大。”
桓公又问道:“武器,军费问题都解决了,要想称霸需要大量士兵,并且如何提高士兵的士气。”
管仲答道:“主公的这个问题问得好。此时天下诸侯们还是按照之前的征兵制度来征兵,只有国人士人阶层以上才有从军的资格。这些人生活条件好,衣食无忧,打仗时自然想着保命要紧,并且这个阶层人口所占比例并不高。而当今天下形势已经风云突变,周王室衰微,诸侯间征伐不断,这就需要更多的英勇善战的士兵。所以微臣建议,将征兵范围扩大!”
楼主 史上最冤者赵括也  发布于 2017-01-17 22:06:54 +0800 CST  
桓公若有所思的问道:“具体怎么实施?”
管仲答道:“微臣觉得,需要重新进行行政区划,‘叁其国而五其鄙’。先将国都及近郊试点分为21个乡,其中工商乡六个,士农乡十五个,工商乡保证财政收入以及武器等的制作,士农乡保证兵源数量及质量。”
桓公急切的问道:“具体怎么保证士兵数量呢?”
管仲答道:“五户为一轨,设轨长;十轨为一里,设里有司;四里为一连,设连长;十连为一乡,设良人。每户出一人,一轨组成一伍。由轨长率领;一里五十人,组成一小戎,由里有司率领;一连二百人,组成一卒,由连长率领;一乡二千人,组成一旅,由乡良人率领;五乡一万人,组成一军,立一元帅。这样十五个乡可以组成三军,从而扩大了兵源,增强了军力。并且乡里乡亲可以一起祭祀,有婚丧嫁娶大家同乐同哀,互相安抚,打仗时也能配合默契,同生共死。”
管仲又借着说道:“这是叁其国。五其鄙是有效的管理城邑之外的僻壤之地:三十家为一邑,设一司官;十邑为一卒,设一卒帅;十卒为一乡,设一乡帅;三乡为一县,设一县帅;十县为一属,设一大夫。全国乡村共分为五属,分别由五个大夫管理。”
桓公叹服道:“好举措!这样就连乡村的野人都有效的纳入到统治中来!如此寡人就可以征讨诸侯了!”
管仲急曰:“还是不可以,虽然周王室衰微,但毕竟还是天下共主,主公应该奉天子以令诸侯。将来主公您逐鹿中原时,大事小事都通报给周王,得到周王的首肯与支持,可以使得我们的任何行动都体现了正义性和合法性。”
君臣二人谈论了三天三夜,齐桓公欣喜若狂,我终于找到了我的伊尹!于是要拜管仲为上卿,但是令齐桓公惊讶的是,管仲居然坚决推辞。
桓公不解,管仲说道:“微臣听说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大海之润,非一流之归。主公要想实现宏图伟业,必须重用五杰来辅佐您和我。”
桓公好奇的问道:“哪五杰?”
管仲正色道:“辩才无阂,出口成章,臣不如隰朋,请主公立其为大司行;变荒田为沃土,因地制宜极尽产出,臣不如宁戚,请主公立其为大司田;鼓舞士气,进退自如,率三军而有气吞山河之势,臣不如王子城父,请主公立其为大司马;决狱公正,断案如神,臣不如宾须无,请主公立其为大司理;铁面无私,铁骨铮铮,忠言纳谏,我不如鲍叔牙,请主公立其为大谏之官。。。。。。”
齐桓公毫不犹豫的允道:“寡人信任你,当年文王尊寡人先祖姜尚为尚父。从今以后,寡人尊您为仲父!五杰一一拜官,择吉日拜仲父您为上卿!”
从此以后,上卿管仲带领着五杰,富国强兵,使得齐国迅速强大起来。但是大家要清楚,管仲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一直贯穿始终,甚至管仲去世后,齐国依然在摸索传承着管仲的治国之道。而后世的改革家都或多或少的借鉴管仲的治国方略。大家想详细的了解管仲的智慧,还是看《管子》吧,这里只是概括一下。
楼主 史上最冤者赵括也  发布于 2017-01-18 22:37:31 +0800 CST  
祝大家小年快乐!
楼主 史上最冤者赵括也  发布于 2017-01-20 08:49:18 +0800 CST  
吃一堑没长智

齐桓公二年(即公元前684年)春,即位还不到一年的小白就已经迫不及待了。他很清楚,要想称霸中原,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必须先制服鲁国,因为鲁国是他西进的必经之地。并且出于长远考虑,鲁国作为他的邻居,必须要不断地削弱他,毕竟谁也不愿意有一个强大的邻居,所以先拿鲁国开刀。
面对齐桓公的迫不及待,管仲力劝道:“主公,您刚刚即位,朝野上还存有异己势力,军政不稳,百姓不安,军队厌战,士气低迷,且鲁国已严加防范,万不可贸然出兵啊。”
此时急功近利的齐桓公根本不听劝。其实,早在纪国被齐国灭掉后不久,鲁国就已经开始严防齐国。经过乾时之战的大败,鲁国加强了齐、鲁边境的防备力量。
此时齐桓公就以鲁国大军压境为借口,对鲁国发动了战争,任命鲍叔牙为指挥大将,自己亲自坐镇,攻打鲁国,率军直犯长勺(今山东省莱芜市东北)!
接下来再带大家回味一下美好的中学时光——《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我们这里是五四制九年义务教育,我是上初三时学的《曹刿论战》,当时学了之后受益良多,不知道大家学了之后有什么感悟呢?后来我觉得我最赞赏的是其中那简捷干练的四个字:“食肉者鄙”。我觉得这四个字比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还要高深,深入研究的话能写上好几万字的论文,但是目前我还没发现有人以这四个字来引申论述。何谓“食肉者鄙”,此处省略两万字。。。。。。不浪费时间了,接着往下说。另外我觉得曹刿与曹沫不是同一人,应该同属一个宗族,并且血缘关系可能已经较远,遗憾的是史料记载完曹刿论战之后,再无曹刿的任何作战记载,只有庄公二十三年提到了他。
《曹刿论战》大家都学过,也懂得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军事战略智慧,《左传》的“庄公十年•曹刿论战”对于长勺之战的记述言简意赅,这里就不浪费纸墨了。我们当今中国依然处于弱势、守势,并且我们一直爱好和平,所以注定了我们不可能主动挑起战争,既然失去了先发制人的先手,就必须深谙“后发制人”以及“以弱胜强”之道,而《左传•庄公十年》记叙的曹刿论战里面蕴含着我们祖先的高深智慧谋略,希望有识之士能深入研究。再次以我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子孙而自豪,我们中华民族任何时代都藏龙卧虎,藏了很多龙,卧了很多虎,高手在民间!乡野村夫曹刿在几千年前就通晓了如此高深的人间智慧!
楼主 史上最冤者赵括也  发布于 2017-01-20 11:25:50 +0800 CST  
吃两堑长一智

齐桓公和鲍叔牙南攻鲁国的同时,管仲也没闲着,他在殚精竭虑的推行改革。虽然他提前就预知长勺之战的战争结果,但并没有“死谏”,因为管仲很清楚,大家都是凡人,不吃一堑,怎么能长一智呢?甚至要吃好几堑,才能长半智。
果然,不久之后,齐桓公一脸怨气的回来了,不知悔改的对管仲说道:“怎么输的这么窝囊,寡人不服!仲父,你一定得帮寡人找回面子!”
管仲一听,知道桓公得吃好几个堑才能长这一智,就微笑着对桓公说道:“主公,宋、鲁两国交恶,且我们齐国跟宋国自僖公时就是军事同盟,只是因为去年我们齐国内乱才暂时搁置同盟关系,如今主公不妨派人前去联合宋国,夹击鲁国。”
齐桓公大喜,马上派使者带厚礼前往宋国。而宋后湣公(公元前691年至公元前682年在位)的父亲宋庄公去世前就告诉宋后湣公一定要打败鲁国和郑国,找回面子!所以齐宋两国一拍即合,宋后湣公当即任命有勇无谋的南宫长万为主将,猛获为副将率军攻鲁;齐桓公依然任命鲍叔牙为大将,前去攻鲁。
公元前684年夏,齐军、宋军在郎地会师,驻扎。鲁国举国哗然,鲁庄公忧心忡忡的说道:“鲍叔牙挟忿而来,再加上有勇夫南宫长万率领的宋军相助,齐宋两国一南一北驻军包夹我们鲁国,如何破敌啊?爱卿们快快想法子。”
公子偃献计道:“主公不必惊慌,趁其还没有对我们合围,我们可以逐个击破,今晚就偷袭!齐军将领鲍叔牙心思缜密,齐军严加戒备我们不能先偷袭他!南宫长万虽然勇猛无敌,但是有勇无谋啊,并且肯定疏于防范,我们就偷袭他!”庄公寻思着敌强我弱,防守都难,还敢主动出击?并且哪有夜晚作战的?就否决了公子偃的提议。
公子偃很清楚,自己的策略是唯一能击退敌军的方法,就私自率部以虎皮遮马,攻打宋军。你南宫长万不是勇猛无敌吗?你能勇猛的过百兽之王老虎吗?劳资用老虎。。。。。。皮吓死你。黑灯瞎火的,本就疏于防备的宋军看到老虎。。。。皮都吓尿了,惊慌溃逃。
鲁庄公得知公子偃偷袭宋军后,不知是顿悟了,还是出于仁义,担心公子偃的安危,要去救公子偃,也率军出击。当看到南宫长万居然毫无惧色,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时,庄公就让左右捧上神弓——金仆姑。庄公弯弓搭箭,瞄准南宫长万,嗖~~,正中南宫长万肩膀,南宫长万坠落于马车之下,鲁军趁机一拥而上,擒获了南宫长万。宋军见主将被擒,军心尽失,争相溃逃。鲍叔牙听说宋军大败后,只得全军而还。
齐桓公吃了这两堑,终于长了一智了!终于明白了时机不成熟坚决不能动大国鲁国。这时,管仲谏道:“如今两战皆败,士气更加低迷,主公先挑个与我们齐国有嫌隙的袖珍国,征服他,提振提振士气,以稳定国内局势。”
齐桓公自责道:“悔不听仲父之言,如今寡人终于明白了!嗯,仲父思虑周全,连续战败两次,士气更加低迷,是得收拾个小国,提振士气。寡人当年出奔时,谭国轻视寡人,就拿他开刀吧。”
然后于这一年的冬天,以当初自己还身为公子外出逃亡时,谭国不以礼相待,并且继位后谭国还不派人朝贺为由,出兵灭了谭国,谭国国君逃亡到其同盟国莒国。至此,齐桓公终于迷途知返,事事虚心向管仲请教。
管仲这时又谏道:“主公,周王刚好有公主待字闺中,请主公派能言善辩的隰朋前去求婚,交好周王室,为将来的奉天子以令诸侯提前做准备!”
楼主 史上最冤者赵括也  发布于 2017-01-21 08:38:15 +0800 CST  
齐桓公深以为然,立即派隰朋前往洛邑求婚,周庄王求之不得,立马答应了!第二年,周庄王令鲁庄公主婚,将王姬下嫁给齐桓公,徐、蔡、卫三国各以其女来媵(就是陪嫁过来给齐桓公做妾)。借着由鲁庄公主婚的引子,齐、鲁约为兄弟之国,和好如初了。。。。。
这里再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盛行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媵制婚姻制度。诸侯国国君,还有世子(不出意外就是未来的诸侯国国君)娶妻时都要门当户对,所以一国的诸侯国国君必须娶另一诸侯国国君的嫡女作为夫人,而嫁女方的诸侯国还要挑选一个出嫁的嫡女的妹妹(我觉得一般是庶出的妹妹,嫡女出身高贵,都留着嫁出去当夫人)和一个宗室侄女陪嫁过去。这还没完,嫁女方还必须找两个同姓诸侯国,这两个同姓诸侯国各出一位女子(关于这个陪嫁的女儿是嫡出还是庶出,我觉得得看情况,如果新郎是齐桓公这样的超级大咖,陪嫁诸侯国肯定是以嫡女陪嫁)陪嫁过去,并且也都有一个妹妹和一个侄女陪从陪嫁过去。所以,诸侯国君看似是娶了一个正妻,实则娶了九个女人,这是诸侯娶妻规格。当然,还要考虑诸侯国之间爵位高低国力强弱的因素,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里就不具体分析了。周天子娶妻规格更高,一般一次性收纳十二名女子。
我们都知道,妾用我们现代语言来解释,就是小老婆、姨太太的意思,陪嫁过来的媵女也属于小老婆,但是其地位要高于妾,媵女属于明媒正娶的附属品,妾却不具备明媒正娶的资格,媵嫁的女子其媵前的身份地位只比正娶的女子低一丢丢,而妾的地位身份则要卑贱好几丢丢。所以在同时存在媵、妾的情况下,媵女的实际地位更高,介于正妻和妾之间。
一开始了解这种婚姻制度时,我也很纳闷,娶个老婆至于这么繁琐吗?本国陪嫁几个女子也就罢了,还非得找同姓诸侯的女儿跟着陪嫁过去!但是我一直坚信我们中华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我们的祖先是最聪明的,智慧高深莫测。创建的这个制度必然蕴含着高深智慧!我就仔细思索,希望能找出其中蕴含的智慧,但是百思不得其解。后来随着我读史的深入,我觉得我们要清楚什么时候应该站在当时的角度揣摩思考历史,什么时候应该站在我们今天的角度揣摩思考历史,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从中吸取智慧!
我就把我假想成一个周人,思考着当时的分封制及宗法制的利弊:当年武王及周公旦大封诸侯,这些诸侯要么是姬姓兄弟,要么是功臣,大家都沾亲带故,同仇敌忾。但是一百年后,三百年后,甚至是上千年后呢?大家早就出五服了,血缘关系淡薄,再靠什么将天下诸侯紧密的团结在周天子身边呢?这一点我们大家都能猜到,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联姻!但是同姓之间不能通婚!姬姓诸侯最多,他们之间不能通婚,如何加深他们之间的关系呢?媵制婚姻制度!以齐桓公为例,齐桓公娶了周天子的女儿,同时蔡国、卫国公主陪嫁过来,她们成了王姬的姐妹,这样以齐桓公为纽带,加深了他们老姬家,周王室与卫国和蔡国的关系!
还有,周人最注重血统是否高贵,宗法制如何有效传承?只有嫡长子的血统最为高贵,是继承君位的最佳人选。但是如果嫁过来的夫人没有生育能力呢?并且这个夫人还很长寿,还终生没有生育子女,那娶她的诸侯国君就没有嫡子了?但是别担心,我们的伟大祖先发明了媵制婚姻制度!这个夫人不是还有八个陪嫁过来的姐妹吗?她的妹妹如果生了儿子,虽然是庶出,但是国君夫人是这个庶子的亲姨,这个庶子跟夫人的娘家国也是有非常近的血缘关系的,这个庶子的血统比其他庶子的血统更高贵,就将其过继给夫人,立为世子!还是以齐桓公为例,没办法,齐桓公太典型了,做教材最合适不过了。齐桓公的夫人王姬没有生育子女,齐桓公就和管仲商量世子人选,那肯定得从陪嫁姐妹所生儿子中选啊,蔡姬被齐桓公赶回娘家了,他的儿子们就失去了资格,最有资格的人选就是长卫姬的儿子了,但是我觉得管仲深知易牙乃奸佞之臣,而易牙被长卫姬引为心腹,若是长卫姬一脉继位,齐国必将衰退,所以管仲否决了卫姬一脉,最终选择了郑国宗女所生的儿子昭为世子,郑国也是姬姓国嘛,世子的生母必须为姬姓公主,这是原则!
楼主 史上最冤者赵括也  发布于 2017-01-23 09:29:08 +0800 CST  
南宫长万弑君

此时极度好面子的宋国又开始一根筋了,已经连续大败给鲁国两次了,主将还被俘虏了,必须找回面子!遂于公元前683年夏,独自攻鲁,两军在鲁国的戬地相遇,鲁军早已以逸待劳布好阵。当看到宋军才开始布阵时,鲁庄公笑了,此时不打,更待何时!鲁军向阵容不整的宋军发起冲击,宋军大败!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可怜的宋国这一年秋天又爆发洪灾,聪明的鲁庄公立马派使者前去慰问宋后湣公。宋后湣公很感动,并且鲁庄公也答应了释放南宫长万回宋的请求,于是宋、鲁两国重归于好。 这就好上了?????。。。。。
南宫长万回国后,虽然官复原职,虽然他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但是他还是能感觉到上至国君,下至同僚,看他的眼神怪怪的,嘴角还带有一丝坏笑。
有一天上朝,宋后湣公当着满朝文武大臣的面跟南宫长万开玩笑说:“以前寡人很尊重你,但是如今看来,虽然你有万夫不当之勇,但还是做了鲁国的俘虏,以后寡人不再尊敬你了。”看见国君明着说出来,满朝大臣终于憋不住,哄堂大笑。南宫长万怒了,太他妈丢人了!再说了,这一切归根结底还不是因为你宋后湣公吗?!从此南宫长万极端怨恨宋后湣公。
公元前682年,在位十五年的周庄王驾崩了,太子姬胡齐继位,是为周僖王(公元前681年至公元前677年在位)。秋,讣告至宋。这一天,宋后湣公率后宫嫔妃们前往蒙泽游玩。在行宫休息时,随行的南宫长万不停地展示自己的独门绝技:掷戟于高空之中,然后稳稳的接住。宋后湣公的嫔妃们一脸花痴的望着高大威猛的南宫长万:“好帅啊。”
宋后湣公妒火中烧,急命内侍取来博局(应该是一种棋类的益智赌博游戏)与南宫长万对决,心里洋洋得意:“你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二杆子,寡人跟您玩益智游戏,玩死你。”宋后湣公连赢五盘,输者南宫长万连喝了五大杯罚酒。二杆子南宫长万不服,直言再战。
宋后湣公嗤笑道:“被俘之人还不服?还敢与寡人赌胜?哈~哈~哈~哈~”。 南宫长万一听俘虏俩字,心怀惭忿,但是忍住没有发作。恰巧此时周使前来报丧,且告立新王。
南宫长万请求道:“主公,微臣听说王都洛邑繁华之极,希望主公派微臣作为使者前去吊贺。”
宋后湣公接着开玩笑道:“咱们大宋国没人了吗?派你这个被俘之人出使。哈哈哈哈~”。周围的宫人也跟着哈哈大笑。
南宫长万彻底愤怒了,抄起长戟直接将宋后湣公刺死,然后向宫外冲去。快到宫门时遇到忠心耿耿的大夫仇牧,南宫长万二话不说直接将其格杀。太宰子督听闻后,率卫士前来追捕南宫长万,勇猛无敌的南宫长万两戟便刺死了子督,群龙无首的卫士们作鸟兽散。
弑君乃弥天大罪,此时已醒酒的南宫长万很清楚这一点。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拥立公子游即位,然后清洗宋国公族。公子御说出逃至亳,其他公子出逃至萧地。南宫长万觉得其他公子不足为虑,只有公子御说德才兼备,在宋国威望很高,并且还是宋后湣公的嫡弟,乃心腹大患。于是派弟弟南宫牛(《史记》记载南宫牛是其弟弟,《左传》没有记载两人的关系,但是西晋杜预所著《春秋左氏经传集解》里注释南宫牛是南宫长万的儿子。其实他俩是兄弟还是父子对历史走向没有影响,我比较赞同司马迁的说法。)与自己的亲信副将猛获率军围攻亳。
萧邑大夫萧叔名叔,字大心,萧叔大心率领着前来投奔的公族子弟以及本邑士兵,联合曹国前往营救公子御说。在亳邑内的公子御说见有援兵,就勇敢的率领亳邑内的百姓出城接应,内外夹击,斩杀南宫牛,本就士气不高的宋兵立马投降,副将猛获逃奔卫国。
孝顺的南宫长万得知消息后,知道大势已去,于是将自己年迈的母亲扶上车,亲自驾车逃往陈国。萧叔大心等人进入商丘城后,杀死公子游,拥立公子御说即位,是为宋桓公(公元前681年至公元前651年在位)。宋桓公将萧叔大心的封邑萧邑升为萧国,从今以后就是宋的附属国。
随即宋桓公派使者空着手前往卫国请求他们交还罪臣猛获。卫惠公一开始拒绝了,石祁子劝谏道:“望主公深思啊,普天之下的邪恶在哪都是可恶的,为了一个弑君犯上之人而得罪了一个国家,并且这个国家还是我们的同盟,得不偿失啊!于公于私都得交出猛获!”。卫惠公考虑了一会,点头同意了。
吸取了卫国方面的经验,宋桓公派使者携厚礼出使陈国,请求陈宣公交出南宫长万。聪明的陈宣公收下礼物后,准备交出南宫长万。但是如何让勇猛无敌的南宫长万束手就擒呢?聪明的陈宣公派美女陪南宫长万喝酒,将其灌醉之后,用坚韧的犀牛皮将其五花大绑的押回宋国。宋桓公立即将二人处以醢刑(剁成肉酱)。。。。。。
楼主 史上最冤者赵括也  发布于 2017-01-25 10:10:05 +0800 CST  
提前祝大家鸡年大吉!要不今年可就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了。。。。。。
楼主 史上最冤者赵括也  发布于 2017-01-27 13:31:26 +0800 CST  
祝朋友们鸡年大吉哈。
楼主 史上最冤者赵括也  发布于 2017-01-27 22:58:41 +0800 CST  

楼主:史上最冤者赵括也

字数:2399

发表时间:2016-12-13 05:3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7-15 20:52:18 +0800 CST

评论数:855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