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那杯茶,战国这碗酒

@盛京小木匠 3151楼 2017-07-08 19:41:00

战国写的好,一直在跟贴,期待春秋那碗茶~
—————————————————
等出版了,记得也要支持哈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7-07-08 22:20:37 +0800 CST  
@我和人二五靖 3159楼 2017-07-10 09:35:00

谢谢你的发言` 非常有意义
—————————————————
多谢您的支持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7-07-10 11:22:12 +0800 CST  
热一壶…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7-07-14 17:02:59 +0800 CST  
@回到民国当大帅 3165楼 2017-07-24 08:03:00

楼主已故,大家散了吧!
—————————————————
哈哈,足智多谋呀你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7-07-29 15:12:32 +0800 CST  
@一匹四处流浪的狼 3166楼 2017-07-26 19:39:00

如果当初历史老师能用这种方式给我们讲述历史的话那该多好。给楼主点赞。
—————————————————
如果有可能,我倒是挺希望以后当一个老师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7-07-29 15:12:56 +0800 CST  
@灵利的家 3169楼 2017-07-29 15:26:00

期待品战国的茶!
—————————————————
在等我一个月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7-08-09 11:10:08 +0800 CST  
@Oo霸道范oO 3171楼 2017-08-02 11:56:00

好帖子啊 看了好多次了
—————————————————
多谢捧场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7-08-09 11:10:28 +0800 CST  
@花上秋雨骨 3172楼 2017-08-02 13:13:00

交流贴,继续努力发好帖
—————————————————
我会努力的,为了世界和平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7-08-09 11:10:50 +0800 CST  
@量小而不度 3176楼 2017-08-30 01:50:00

楼主,好文!看到苏秦出场这有个疑问,苏秦与张仪不是同时代的人,他们各自登上政治舞台相距50年左右,而他们的学长孙膑与庞涓是活动在齐威王时代,那他们四位都师从鬼谷子,突然觉得鬼谷子活了好几个时代呀!
—————————————————
鬼谷子嘛,一个传说中的人物,类似于战国时代的菩提祖师,也许是后人杜撰的吧,为了把孙膑庞涓张仪苏秦这些战国顶梁柱强行cp到一个系统。当然,也可能鬼谷老师的确是一个长寿的人也很难说,是是非非真真假假,也的确无从考证。??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7-09-03 11:22:52 +0800 CST  
我回来啦!!兄弟姐妹们!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7-10-17 15:59:29 +0800 CST  
我回来了,兄弟姐妹们!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7-10-17 15:59:48 +0800 CST  
春秋那杯茶

这是一个并不美好的时代,最猛烈的拥抱是为了勒断敌人的肋骨,最恭敬的下跪却从未看起那带冠的侏儒,最热情的举杯心中惦记着人家的方田半亩,最亲近人的头颅也被作成了酒壶,如《大护法》中所说:“这个世界,像是在梦里出现过的,某个腐朽的味道。在那个梦里,我以为见到鸟语花香,到最后才发现,都是假的。到处都是头戴假花的亡灵他们微笑着舞动他们的头颅向我示好,我只是顾自走开,实在无法喜欢他们的味道……”
但这,却是一个值得品味的时代,这里是华夏文明真正意义上的开端,当世界其他大部分地区的人类老铁们还在和马赛克做斗争时,黄河流域的这群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华儿女已经赢在的起跑线上。斯塔夫里阿诺斯老爷子也在《全球通史》中不禁感叹:“在这个生气勃勃,富有创造力的时代,人们写下了伟大的文学、哲学和社会理论著作。这也是中国古典文明的形成的时代。”
这个时代,没有刺激极端的冬夏,只有温润醇和却又不失潇洒的“春秋”,说复杂点,这里是虚假的皮影戏,角色们都身不由己,又是个真实的舞台剧,老戏骨出神入化的拼演技。说简单点,这依然只是一个故事,这是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长到我一时不知该从何讲起,如果非要优雅又幽默的开这个头,我觉得那个把人生过成段子的哥们儿,最适合了,因为这,只是个段子。
第一章: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霸主
一.这只是个段子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南北通透,冬暖夏凉,春天有水,秋天无霜,南面是道教仙山不老峰,北面是佛家圣地青春泉。。。这里就是美丽的黄河流域。水是生命之源,世界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都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当第一只猴子放弃了高处树上优质的WiFi信号,走上广场伴随着动感的节奏做运动时,人类诞生了;当生产不再只为了生存而是生活,当“生人”逐渐变成人生,文明开启了。说到中华文明,不由得就会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但你不要指望我从伏羲女娲炎黄二帝说起,毕竟那些在小时候的连环画已经给了我们足够的历史功底,其实说到底那些被我们神化的人文始祖都只是原始社会各个部落的扛把子,为了本部落的生存,他们钻木偷天火,捏泥造小人,舍命尝百草,治水救万民,就这样,在波折动荡中这个坚强的种族逐渐形成壮大。
当然了,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的除了物质的丰富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外,还有统治者心理上的变化,亚当斯密《国富论》中曾揭示:“人,生来,并将永远是自私的生物。”过去,老大是人民公仆,打猎采果冲锋陷阵,既当总经理又当清洁工,现在不同了,大哥每天做的事就是——爽!因为爽,所以惦记的人就多了,于是过去择优录取的“禅让制”就被立嫡立长的“世袭制”所取代,夏部落的大禹同志驾鹤西去后,自己的儿子启,把反对派噼里啪啦一顿揍,荣登大宝,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夏王朝的建立,标志着原始社会的基本结束。
但花无百日红,由于夏桀和妹喜的作死,商汤把夏桀噼里啪啦一顿揍,随后建立了商王朝。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由于商纣和妲己的作死,周武王把商纣噼里啪啦一顿揍,周王朝建立。
周王朝是辉煌的,他的强盛可与汉唐齐名,但每一个成功的朝代最后总要有几个作死的老大,首先周厉王连年征战导致国库空虚;山湖专属,与民争利;特务制度,高压政策致人心惶惶;最终民怨沸腾,国人暴动,前843年,镐京的百姓围攻王宫。周厉王逃到彘,最终病死于彘。
周厉王翘辫子后(中间还有十四年的天下无主,共和行政),他的儿子姬静上台,虽然他名字寂静,但着实是个爱搞事情的主,为了扭转公司的颓势,静静静静地下了不少功夫,他的勤政使周王朝一度呈现“四方既平,王国庶定”,颇有中兴之君的架势。虽然功绩可圈可点,但到了晚年,也做了一些干预鲁国继承以及不听劝谏穷兵黩武这样的荒唐事。所以最后留给后人的依旧是一个烂摊子。当然了,他留下的还不止这些。。。
《太平御览》引《琐语》记载,周宣王的王后怀胎未满就生了娃,大家都觉得有妖气(哪吒她妈很无奈),当时可没人会想到宣王帽子颜色这样的事,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占卜,卜了一挂,大臣掐指一算说如果生下的男婴是残疾,则国家无碍;如果男婴身体健康,则国家灭亡。孩子生下来了,一切无碍,跳着健美操就出来了,我猜老姬的心情是复杂的,留还是不留?这是个问题。本来打算把这个灭亡召来体扔到山沟里,但大臣又说了:您都一把年纪了才有孩子,估计以后更难,你现在扔了他,那和提前预告天下大乱有何区别。于是,老姬为了人伦终究留下了这个娃,但无奈,人伦败给了天意,这个孩子被后人称作——周幽王!
关于这位传说中的君主,《史记》对他的评价是“性暴戾,少思维,耽声色”。翻译过来就是人傻好色脾气大,这样的人做董事长,一上台就民怨沸腾,而且不止是人怨,还惹了天怒。
公元前780年(周幽王二年),西周镐京和附近的泾、渭、洛三川地震。
手下的人谏言:“老大,三川地震,凶兆!大凶之兆啊!”
周幽王满不在乎:“打雷要下雨,雷欧!下雨要打伞,雷欧。。。自然规律而已,大惊小怪。”
太史伯阳甫望着王者峡谷里幽王打野远去的背影,叹了一口气说:“大周要亡了。当年伊水、洛水枯竭,夏朝团灭,黄河枯竭,商朝团灭。如今周朝的命数也像夏、商二朝的末代了,山倒则河源阻塞,土地无水源,则民不聊生,加上大王不积德行,国家安能不灭!”
大夫赵叔带问:“多久?”
伯阳甫意味深长的望着远处的落日余晖:“十年!十者,数之盈也!善盈而后福,恶盈则后祸。”
赵叔带忧国忧民,随后多次上表谏言,但却被奸臣虢石父排挤,最后被流放,老赵辗转来到晋国,成了后来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的祖先。历史的每一次不起眼的变化都会引起之后难以预料的剧情发展,专业名词叫——蝴蝶效应。当然,煽动翅膀的不止赵叔带一个,褒国的褒珦听说赵叔带被流放了,仗义执言上书幽王,虽然人微言轻,但效果还是明显的——被抓了。就是这么不起眼的一次谏言彻底改变了周幽王以及大周的命运。
褒珦被抓,可急坏了褒家人,多方走动都无济于事,送钱送卡都不好使,后听说王好色,王有所好,民就投其所好,褒家人开始在全国范围收集美女,刚巧姒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褒家人出重金买下姒女,献给幽王,幽王一见此女惊为天人,二话不说就行了周公之礼,同时赦免了褒珦。(当然,还有另一种版本,前779年,幽王攻打褒国,褒国求和,这才奉上褒姒。无论过程如何,结果是一样的,妹喜,妲己,褒姒,亡夏亡商亡周的三位红颜祸水,终于可以凑齐斗地主了)
褒小姐入宫后,幽王再也没有包小姐,可谓“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身体不错的老周也是”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这可急坏了其他妃子,尤其是王后娘娘,她才不是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家室、地位样样都可以碾压褒姒这个傻白甜,看似毫无悬念的竞争居然因为一样致命的缺失而被逆袭,没错,就是青春。男人是靠下半身思考的动物,年强貌美的褒姒轻易的就盖过了申后的风头,于是幽王一连数月都不没去和申后交流感情,这让这位正妻相当郁闷,但如果她知道接下来发生的事,她就会发现,自己郁闷早了。
这天,幽王正在和褒小姐月上柳梢头相约黄昏后,申后刚巧来给幽王请安,看到这一幕,顿时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但小褒估计也是恃宠而骄,根本没在意这位大婶燃烧的小宇宙,继续跟幽王秀恩爱。申后彻底怒了,在不怒就不是正妻了,于是撩起袖子做出了手撕小三的架势,小褒一看情况不对,立马躲到幽王身后,幽王赶紧张开手臂堵着申后:“你搞什么锤子?”
“你还好意思问我,这个野生狐狸精是谁?”
“这可不是野生的,我们是有正规法律程序的,我们不生产狐狸精,我们只做大自然的搬运工。。。”
“就算已经过门,也得讲规矩,见到本宫居然不起身行礼!”
“算了,算了,日出东海落西边,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于是,申后就这样被和稀泥的幽王糊弄过去,但回宫后却越想越气,于是把自己的儿子叫来,狠狠的吐槽了一番,太子还是相当孝顺的,一听自己老妈被欺负了,带着二营长和意大利炮就要去灭了褒姒,幸亏申后拉住了他。第二天,太子还是爆发了,于是趁着幽王出朝的时候,带着二营长冲到琼台,二话不说开始拔花翻土,宫女立马冲出来制止:“太子,这是娘娘的花圃,您找什么呢?”
“呵,找什么?找茬!”
刚好褒姒也闻声出来,太子可不打算怜香惜玉,直接上手撕,撕完衣服撕破脸,边撕边骂:“娘娘是吧?!长的美是吧?!欺负我妈是吧?!打你是给你整容,满意不?敢不满意?不满意就再送你一个疗程。满意吗?你说你是不是特别满意?是不是想发朋友圈分享?”
宫女们纷纷下跪求情,打了半天,太子估计也打累了手也打疼了,本来也只是出出气,并不打算伤及性命,于是袖大一挥扬长而去,留下衣衫不整的褒姒一瘸一拐的被宫女搀扶回宫,孔子云:“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仇恨的种子已埋下,太子的好日子看来是到头了。
幽王回到琼台,一看美人如花似玉的脸被打成了如花,差点气晕过去,询问后才晓得是家庭纠纷引发的血案,褒姒自然不愿放过这个绝佳的同时打压王后和太子的机会,于是添油加醋的告了一状,说太子是被王后授意,而且太子还非礼亵渎了自己,最后又抛出一个致命杀招——怀孕了!意图已经非常明显了,一尸两命啊,而且也在暗示幽王,过去你别无选择所以只能迁就太子,现在你已经可以放心大胆的惩罚太子亦或者给班底来个大换血了。
幽王不是糊涂人,他自然听出了褒小姐的言外之意,但这毕竟是人民内部矛盾,自己大老婆的儿子打了自己小老婆以及小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于是只能做出一个中庸的处理方法,没有废掉太子,而是把他贬到申国,让孩子他姥爷去教育他。但太子并没有觉得庆幸,因为远离王城就远离恩宠,时间一久,难保这褒小姐的枕边风哪天一吹就让自己万劫不复了,但没办法,毕竟王命难违,太子只好卷着铺盖卷去申国开荒了。
母以子贵,太子一走,王城这边就形成了鲜明对比,申后整日一泪洗面抑郁寡欢,而褒姒又生下王子,身份地位已经不是王后胜似王后了。但欲望是是没有底线的,幽王对废嫡立幼的态度越来越不明确,这让褒姒有了深深的危机感,她清楚,如果不彻底干掉申后和太子,等太子熬成了大王,生米煮成稀饭,那自己和儿子肯定首当其冲。所以,必须先下手围墙,后下手没砖。但她还需要一个动刀的理由。。。
机会总是留给心眼多的人,而且并没有让褒姒等太久,申后也估计是看到了形势的严峻又或者是思儿心切,于是在手下人的建议下休书一封,加密发出一封快递,内容大概是让儿子抓紧时间假装向大王认错,尽快调回中央,然后母子齐心,重回巅峰。
然而,申后明显低估了宫斗的残酷性,褒小姐的耳目早已遍布后宫,申后前脚送走快递小哥,后脚褒小姐就已经在宫门设卡拦截了,内监一搜查,果然发现夹带,于是连人带信都被扣下了。
褒小姐本着要么不做,要么做绝的精神,在信中加了一些若有似无的谋反的意思。然后做出一副受了天大委屈的样子,等待中幽王的到来。幽王刚进门,褒姒一个俯冲抱住幽王的大腿:“没法活了,扎心了,老铁!”
“咋了?太子漂洋过海来非礼你了?”
“更严重!大王您看”
幽王接过信,细读了一遍,褒姒在一边当翻译:“申后嫉妒我良久,现在我又育有王子,她更视我为眼中钉肉中刺,大王虽千秋万代但也犹有竟时,太子上台,那我这孤儿寡母岂不是沦为鱼肉...而且,申后太子对大王早有不满,早有取而代之之意...”
幽王听后,怒发冲冠,一剑把信劈成两半。褒小姐这一计重锤,彻底把申后和太子打入深渊。于是,她准备趁热打铁,于是她联系了虢石父等支持派,在朝堂上和幽王唱了一出双簧,于是,原本违背礼法的废嫡立幼,变得名正言顺。原本在申国等待转正的太子没有等待回京的调令,而是等到了双开的噩耗。当然,最难受的不是太子,而是申候,本来自己的女儿是皇后,外孙是太子,自己是国舅,现在辛辛苦苦十几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一怒之下,上书一封痛骂褒姒,希望幽王收回成命,遗憾的是,幽王没有收回成命,而是收回了申候的封地,并且派虢石父去攻打申国。意不意外,惊不惊喜,刺不刺激?申后崩溃了。。。然后,申候联系犬戎反击,犬戎带兵把周幽王噼里啪啦一顿揍,西周灭亡,大结局。。。
打住,你可能要问了,我似乎少讲了一个大家都熟悉的故事——烽火戏诸侯。我只想说,那,只是个段子。太史公可能也是觉得历史太枯燥了,偶尔调皮了一下,因为2012年,北京清华大学整理获赠的战国(清华简)时,发现上面只记载,周幽王主动进攻申国,申侯联络戎族打败周幽王,西周因而灭亡。清华简上并没有“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而且,通过烽火台传递军情的方法,直到西汉才出现的。所以这段历史的真实性,值得推敲。但本着尊重前辈的态度,我决定还是把这个故事讲一下,毕竟我也是个段子手。
话说这个褒姒,虽说美丽,但却“冻人”,整天脸拉的老长,好好的瓜子脸拉的跟长白山似得,这让幽王很忧郁,办了各种喜剧节目,依然无法博美人一笑,于是幽王发布榜文——千金买笑!谁能逗笑褒姒,赏千金!这时候那个出镜率极高的反派虢石父又出来发挥余热了,于是向幽王进言:“老大,最容易逗人笑的不是相声小品魔术杂技,而是恶作剧!”
“你的意思是——趁她上厕所,偷她卫生纸?!”
“敢不敢更猥琐一点?!!!我的主意是,点燃骊山上的烽火,诸侯以为蛮夷来了,都千里勤王,来了一看连根鸡毛都没有,王妃一见诸侯的狼狈样,一定笑岔气”
“这样会不会不厚道?”
“俗话说的好:一生有爱何惧风飞沙,悲白发留不住芳华,抛去江山如画,换她笑面如花,抵过这一生空牵挂!”
“有道理!咦。。。这句俗话咋这么耳熟?”
周幽王果然点燃了烽火台,各路诸侯百里加急屁颠屁颠的蜂拥而至,发现根本没有敌情,只有奸情,正纳闷呢,幽王突然蹦出来:“Surprise!老铁们,你们被耍了。我是看大家平时太闷了,就给大家开个玩笑”诸侯们蒙圈了,顿时感觉到世界满满的恶意,有句MMP不知当讲不当讲。
褒姒看着这群诸侯被当做猪猴耍了后气愤骂娘的样子,居然真的笑了,差点把舌头闪了,有时真搞不懂女人的笑点,幽王一看真的有效,而且美人这一笑的确值得自己袖手天下,于是类似这样的脑残闹剧居然连搞了好几次啊,最后诸侯们不胜其烦,全都把周老大拉了黑名单。这个古代版的狼来了的故事,大家应该能猜到结局。
申候带着犬戎反攻幽王,大周眼看就要覆灭,幽王这时想起点燃烽火台召唤各地诸侯前来勤王,诸侯远远的望着都城狼烟滚滚,大都呵呵一乐,都认为这是总经理和小蜜又在消遣咱们呢,于是电话不接,短信不回,网络不上,全都自动屏蔽幽王的求救讯号。这下幽王蒙圈了,其实他大不必意外,因果轮回,天理报应,都城被攻破后,犬戎开始的大肆扫荡,杀光烧光抢光的政策指导下,镐京变成了人间地狱,周幽王和褒姒在破城之时在部下掩护下逃走,之后便下落不明,也有史书记载,幽王在城外被犬戎追上后被诛杀,褒姒被掳回犬戎营帐行了周公之礼,后来自缢而亡。
当然啦,这个故事真实性的确值得考究,真实情况应该更简单一点,表面上是犬戎和周朝的国际战争,其实就是一场家庭内部矛盾即家产继承问题引起的政治博弈的扩大表现。无论是幽王废嫡立幼,还是申候引外族灭周,这些都表明曾经无上地位的约束父子君臣的礼法已经随着周天子地位的逐渐下降而变得苍白无力,这也为之后乱世的到来拉开序幕。当然,这些都是客观原因,主观上还是周幽王的荒唐执政点燃了导火索,有人可能会说都怪褒姒这个红颜祸水,这应该是男权社会的典型观点,就像夏朝亡,我们怪妹喜,商朝亡,我们怪妲己,安史之乱我们怪杨玉环一样,吃人的仁义道德自以为是的把历史性的黑锅扣到女人身上,不觉得羞耻吗?莎士比亚说:“女人,天生就是软弱的。”她们所追求的无非是爱与被爱,爱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家庭,褒姒没有错,无论是出于嫉妒还是其他私心,无论是废太子还是害王后,她的行为都只是典型的小女人的争宠护短而已,爱都是自私的,即使褒姒放过了王后,有朝一日太子即位,死的就会是褒姒母子,角色颠倒,因果轮回,选择没有对错,只有会不会后悔,如果非要给这段荒唐的历史找一个罪魁祸首,恐怕也只有那个荒唐的国君——周幽王。喜怒无常,刻薄寡恩,荒淫好色,不修德政,在那个一把手掌握全部权力的时代,领导人的德行几乎决定了国家的命运,而在作死路上一往无前的周幽王,早该想到,背负着荒唐寻找的终点,不正是末路吗!

后记:镐京陷落后,各路诸侯才收到大本营被抄的消息,急忙领兵勤王,但犬戎就像狗皮膏药一样,诸侯一扯,他们就杀个回马枪继续袭扰镐京,这时当初的太子已经即位,史称“周平王”,他也实在忍不了这种兵荒马乱,于是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历史进入东周,一个新的旧朝代,开始了!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7-10-17 16:03:49 +0800 CST  
2.霸和妈不可兼得

1959年至1960年2月,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曾说:“春秋时候有个郑庄公,此人很厉害。”这是一句普通但相当不平凡评价,在毛泽东的笔下,秦皇汉武都略输文采,唐宗宋祖还稍逊风骚,却偏偏对这个郑庄公用了“厉害”二字,而且还加了个“很”字,也许在领袖眼中,在那个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年代,郑庄公可能正是他心向往之的为数不多的风流人物。
郑庄公是何许人也,能让领袖如此高的评价,其实说起来他只是春秋早期的一个小霸,小堂口的老大,自然不能与后来的齐桓公、晋文公比,但他的功绩在于他的开创性,至少他刀口舔血的时候其他那些晚辈还在磨刀呢,虽然没有雄霸天下,但也算是笑傲江湖了。
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盖房”,小庄之所以能成为“初代霸主”还得感谢他爷爷和老爹—— 郑桓公和郑武公。周幽王被犬戎越塔强杀后,桓公为了掩护幽王也送了人头,但武公凭着一身的武功与秦、晋、卫三国联军团战并击退犬戎,获得全场MVP受封卿士。又凭借敏锐的政治嗅觉,自告奋勇护送周平王迁都洛邑,受赏大片土地。后又乘东迁之机先后攻灭郐、虢,建立新的郑国,定都新郑(今河南新郑)。广袤的土地,充实的人口,发达的工商业,加上又是烈士子女,时常代行天子威仪,按理说老郑留下的这份基业,就算小郑吃现成的称霸也不是什么难事,但很遗憾,怪就怪老郑身体太好,除了留下硕大的家业外,还给小郑留下了一个野心勃勃的弟弟以及一个唯恐天下不乱的老妈。
话说武公的老婆,庄公的老妈是申国的公主,姜姓。因丈夫谥号“武”,所以后人称其为“武姜”,这位姜小姐,可并不是贤妻良母的优秀典范,小郑出生时,不知是天纵奇才的征兆,还是她妈怀孕的时候做多了空手翻,生倒了,先出的腿,早产加难产,没有剖腹产的那个年代,真是费了老命的劲才把庄公生出来,估计是难产让这个娇生惯养的贵族小姐吃太多苦头, 她非常厌恶自己刚出生的孩子,武公满心欢喜的把孩子抱到她面前:“老婆,你看给这孩子起个名吧。”

姜小姐看都不看一眼“叫‘寤生’吧(倒着生)”
“你脑子进羊水了?!孩子倒着生你就起名叫‘倒着生’,你还难产了呢,你咋不起名叫‘难产’呢!那可是你亲生娃啊”
姜小姐一脸不屑:“呵呵,要是能重来,我会选李白(太白童鞋穿越客串一下)。。。”
估计她真是打心眼里讨厌这个孩子,要不然哪个亲妈会给孩子起这么扯淡的名字,当然啦,神奇的岛国人民还是有可能的,毕竟人家走哪生哪,生哪叫哪,要不咋会有那么多叫松下,井上,龟田的。。。
从这也可以看出传统贵族阶层的没落,娇生惯养,吃不得亏,即使对方是自己的亲生骨肉也会记仇,怀恨在心,伺机报复。这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伟大的人不是生下来就伟大的,而是在成长过程中显示其伟大的。名字磕碜并不重要,主要看气质,那还真是高贵呢,毕竟当时嫡长子继承制,一出生就注定将来郑氏企业的董事长,但姜小姐还真是挺争气,没多久又给武公生了第二个儿子,取名段,这次没有难产,所以姜姐很疼爱这个儿子,看来这姑娘没什么生理学常识,第二胎了,轻车熟路想难产都难啊,不能用着当标准决定好恶吧,但没办法,这就是庄公的命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海,翻起爱恨。。。
而且小儿子段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目若朗星,鼻如胆悬,颇有王者之气,小儿子的优秀就姜妈就更讨厌“倒着生”的庄公了,经常吹吹枕边风,想要废长立幼,让段取而代之,但万幸武公还不算糊涂人,刚刚亲身经历的犬戎之乱,直接原因正是周幽王违背礼法,废嫡立幼,这才有这场无妄之灾,幽王尸骨未寒,教训历历在目,武公可不是个敢踩高压线的人,正是武公的明智选择,才保住了郑国的大国梦。
庄公正式上台后,姜妈和段可并没因此死心,反而变本加厉,姜妈本着我老不死我怕谁的原则,多次为小儿子向大儿子讨要封地,庄公还是比较孝顺的,基本都顺从母亲,毕竟血浓于水嘛。但姜妈的确有点得寸进尺,这一次又找到庄公
“我说‘难产’啊,你现在是当上董事长了,但你弟还在偏远的共城支教呢,你说是不是觉得惭愧?”
“我。。。”
“没错,我就知道你很惭愧,那就把制邑封给你弟吧。”
“不可不可,制邑地势险要,兵家必争,先君遗命,不可分封!”
“那我退求其次,你把京地给你弟!”
京地乃郑国最大城市,城高地广,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相当于今天的上海,庄公自然是不情愿割这块肥肉割给那个白眼狼弟弟,于是一直在犹豫。但姜妈可等不了了,呵斥庄公:“你个没良心的,生你的时候差点要了老娘的命,你现在出息了,我求你件事你都不答应,早知如此,当初我就把你塞回去!!!”
“切莫动气,唯母所欲”
,庄公准备宣布把京地封给弟弟段,底下大臣可炸了锅了,大夫祭仲极力反对:“京地比都城还大,何况段狼子野心,有了京地作为支撑,必成大患。”
庄公叹了口气:“如果我妈和京地同时掉水里,我先救谁?”
祭仲无言以对。。。
段被封到京城(被称为“京城太叔”)后,果然如祭仲所料,开始积极筹备谋反大业,高筑墙,广积粮,训练甲兵,他之所以敢这么放肆,还是因为每一个吃软饭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爱做饭的女人,在姜妈十送儿子的路上,就谋反事业做了详细讨论:“一送里格段郎,介支个下了山,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
“待母长发及腰,儿必凯旋回朝!”
“不可心急,到了京城后积极准备,我再试探一下“难产”的底线,等时机一到,就发动政变,你攻都城,我来开门,里应外合,你若能取他而代之,我死也无憾了。”真是个伟大又残忍的母亲啊,血的确浓于水,但却是 冷的。
接下来的日子,段郎一如既往的放肆,庄公一如既往的放纵,最后真的是过分到引起众怒了,他竟然以打猎为名,直接派兵把京城附近的两个小城给收了,未经任何法律程序的扩大了自己的封地,嫣然是国中之国的架势。是可忍,“不是”不可忍。庄公不是不可忍,但大夫公子吕忍不了了:“老大,一山无二虎,一国无二君,您老弟可不是省油的二极管啊,他到了京城后打了蓝buff,又灭了红buff,装备掉一地,已经发育的差不多,最可气的是现在又推了您的两座防御塔,照这样下去我方水晶就保不住了。”
庄公叹了口气:“没办法呀,顾念兄弟之情,母亲养育之恩,岂能为了身外之物让他们寒心。”
“那您不怕让郑国百姓寒心吗?您这无关痛痒的表情是怎么回事?!那目光!那笑容!那败家子一般的面相。。。”
“稍安勿躁,段与姜氏的不臣之心早就路人皆知,我岂能不知,段虽有叛逆之心但并未有叛逆之实,法不诛心,现在我贸然出手,在国际上会被非议成不孝不义之辈,老天欲让谁亡,必先让其浪,我放纵他无非在等一个动刀的理由。”
公子吕听后急忙跪拜:“主公远见,微臣佩服。”
当然啦,养虎终究为患,为防止尾大不掉,庄公准备来个钓鱼执法,所以这一天,他派人宣称自己去朝见周天子,又装模作样的备齐车马从正门敲锣打鼓的出去,让姜妈相信自己已经不在都城,姜妈果然坐不住了,急忙给在京地的段郎发个微信,段估计也是压抑了太久,立刻筹集兵马准备发动叛乱进攻都城,没想到的是庄公安插在京城内部的眼线已经及时的段准备叛乱的消息传递出去。庄公装出来的怂样着实迷惑了段和姜氏,他们已经飘飘然的不知自己姓什么了,他们只管磨刀霍霍向猪羊,却忘了有句话叫“扮猪吃老虎”。苏轼《留侯论》有云:“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庄公收到消息后,拍案而起,只说了两个字-----“可矣!(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术了)”数十年的隐忍,委屈,羞耻,愤怒,万语千言后汇集成这两个字,这一天我等的太久了。于是庄公决定先发制人,庄公在段反叛前,派子封为将率二百战车攻打京城,果然如庄公所料,段不守臣为臣之道,犯上谋逆,不得人心,所以段的叛军直接临阵起义,庄公不战而胜,段不得已逃亡鄢地,庄公可没打算顾念兄弟情义,又追到鄢地,最后段不得已逃亡共国,从此彻底变成了国际浪客,再未登上政治舞台。其实《春秋》对庄公的评价并不高,他觉得庄公为兄长理应有教育弟弟的责任,而不是刻意放纵只为最后斩草除根,叔段错在不忠,庄公错在不义,所以史书上也这样形容庄公对他弟弟——处心积虑!
赶走了弟弟,剩下来就是那想谋杀亲子的老妈了,但无论当家长的有多少不是,毕竟有养育之恩,你曾给予我生命,现在又想取回它,我无法答应,我爱您,但我也爱生命。同样因为爱您,我也无法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所以庄公只能把武姜驱逐出国都,软禁在城颖。也许当时真的是太过气愤加寒心,于是撂下一句狠话:“不及黄泉,誓不想见!”
但时间一久,庄公就后悔了,就是这么一种人,进入你生命的时候并不让人欢天喜地,他们却能够在离开你之后,让你一直想念, 万语千言。 成大事者至亲可灭,庄公不是不知这个道理,但他毕竟也是普通人,父母膝下,天伦之乐,谁不奢望,现在杀死了同胞,赶走了至亲,宝宝心里苦,但宝宝不说,本想被人安慰,本想有人包扎,在等待的过程中,伤口自己完成了愈合。你甚至已经不明白自己是希望伤口不再疼,还是希望有人来温暖。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马云曾说:“有抱怨的地方就有市场。”现在国君有所忧虑,自然有人来为国君解忧,毕竟投资国君可是无本万利的买卖,城颍之谷有一个封人(镇守边疆的官员)叫颍考叔,他听说了庄公的事,就带着礼物去拜访庄公,庄公接见了他,尬聊到中午,这哥们还没走的意思,没办法,庄公留他一起吃饭,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庄公发现他把肉都留着不吃,庄公很疑惑:“怎么?不合胃口?”
颍考叔微微一笑:“岂敢,只是我家中还有母亲,平时家中的食物都会让母亲先尝,今日有幸得到国君赏赐的肉羹,我也想带回去给母亲。”
庄公听后不由得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沉思片刻呐呐自语道:“你还有母亲可以送,我却偏偏没有。”
颍考叔见庄公已经入坑,立马乘热打铁:“没有做不到,除非不敢想。”
“可我曾说‘不及黄泉,永不相见’”
“黄泉在地下,您命人挖隧道,如果挖到泉水,您与母亲在隧道相见,即成全母子团聚,又不违背誓言。。。(‘厥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妙哉!妙哉!”
随后,庄公真的叫人挖隧道,和母亲点着蜡烛在隧道里相见,一见到母亲庄公激动万分:“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黑发泛起了霜花,
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脸颊印着这多牵挂。”
母亲武姜羞愧难当:“我承认都是月亮惹的祸,那一夜月光太美太温柔,才會在剎那之間只想和你弟一起到白頭。。。”
就这样,尬歌了一晚上,母子和好如初。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7-10-30 13:58:43 +0800 CST  

3.第一个吃螃蟹的小螃蟹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 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  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 要那诸神,都烟消云散!
——今何在 《悟空传》


攘外必先安内,解决了弟弟和老妈的问题,胸怀大志的庄公可不打算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抓紧时间治理城池,囤积粮草,训练甲兵,加紧扩展自己的势力,为了有一个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庄公这一段时间很少找别人麻烦,你不找麻烦,但麻烦找你,卫国匹配了宋、鲁、陈、蔡,五国开黑围攻郑国,怎么回事呢?还得从卫国的内乱说起,话说卫国,是周最早分封的堂口之一,第一代老大是周公的弟弟康叔封,和郑国很相似,他的第十一届领导核心也叫武公,武公的儿子也叫庄公,更巧的是庄公的老婆也是“姜”姓,套用郑武公老婆的命名方式,她被称为“庄姜”,这庄姜可是美女,《诗经 卫风 》的《硕人》中,就曾这样称赞她的美:“手入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因为颜值的优势,所以小姜得到了大多数宠爱,但上帝为你打开一扇窗就会为你关上一扇门,姜小姐因为生理问题居然无法生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更何况以后国家继承人也成问题,最后不得已,姜小姐只好收养了一个宠妾的儿子名叫“完”(这名字起的,真有预见性),这个完就是后来的卫桓公,庄公成石油后,这位非嫡长子的继承人成了老大,因为名不正言不顺,这就给政权的稳定留下了隐患,因为嫡长子只有一个,但妾生的小儿子却又很多个,另一个宠妾的儿子叫州吁,从小就爱干些,辇鸡打狗,上房揭瓦的事,养不教父之过,说起来祸根还是他老子卫庄公,对州吁过分放纵,总觉得越皮的孩子越有出息,于是大臣劝谏,他也不听,他主张发扬孩子的兴趣,州吁的兴趣是拆东西,庄公想不到的是,这孩子长大后拆了他的江山。
人不患寡而患不均,果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州吁越来越想不通。我是庶出, “完”也是庶出,凭什么他当老大,我哪里比不上他想我也是走过南闯过北,火车道上压过腿,还跟傻子亲过嘴,“问苍茫大地,谁愿当小弟?!”,这种心理久了也不断变化,由最初的郁闷,发展为憎恨,再到最后变成了野心,于是这哥们就开始日益飞扬跋扈,扩充势力,估计是他谋反的势头太明显了,连卫桓公都看不下不了,我顾念兄弟情义才不收拾你,你也太不把豆包当干粮了,桓公一狠心罢了州吁的官,州吁果然也不是省油的灯,在外面联系了郑国的反政府武装叔段,自己也组织了一批恐怖分子,经过十四年谋划,终于,州吁推翻了自己大哥的政权。
此时在郑国刚刚平息内乱的郑庄公得到了这个消息,他还是非常有远见的,在朝堂上对手下人说:“郑国要有麻烦了。”臣下不解,庄公呵呵一笑:“第一,江山易改,狗改不了吃那啥,这州吁从小就爱打打杀杀。第二,郑国与卫国是世仇,州吁谋朝篡位立足未稳定会对外用兵转移矛盾。第三,州吁和叔段反政府武装有一腿,现在叔段败北,州必定出兵干预我国内政。所以我们必须加紧准备,防患于未然。”
果然,庄公料事如神,州吁为了立威邻国,果然纠合宋、鲁、陈、蔡四国,五国开黑,围攻郑国,形势非常严重。
郑庄问:“此诚危急存亡之际,诸位有何良策退敌啊?”
下面七嘴八舌议论起来,有的说敌人都是小国,郑国团灭他们不成问题;还有的说猥琐发育别浪!现在敌众我寡,最重要的是守住高地塔,所以应该主动求和。
庄公听完微微一笑:“诸位建议都可取但又略显浅薄,要看清战争的本质,战是手段,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争利,陈蔡与郑无仇,无利可图,无心无力不足为惧。鲁国只因鲁公子翚贪卫之贿赂,单薄的利益关系,难以长久维系;宋国只因君位争夺者公子冯在郑政治避难,才会实心协助。我们把公子冯转移到长葛,宋军败而损兵,胜难取利,必然懈怠。至于最难搞定的卫国,我们只需四个字。”
众臣疑惑:“何如?”
“以退为进!子封领五百步兵,出东门,直攻卫国。”
“敌军千乘,我们一个连步兵,还打个锤子,送人头吗?”
“没让你胜,子封带特务连猛攻卫国,一旦遭遇抵抗,不得恋战,诈败而走。归根结底,我们还是要看到本质,攻郑是虚,立威是实,那我们就成人之美,州吁必定见好就收,因为卫国国内暗潮汹涌,前朝旧臣石碏蠢蠢欲动,我料定州吁,命不久矣。所以他水晶都快被推了,哪里还有时间打野,我们虽败尤胜”
果然,不出庄公所料,轰轰烈烈的五国伐郑最后也只是雷声大雨点小,但似乎这州吁还有点小孩子脾气,上回没捞着什么便宜,秋天的时候又来了,这回把郑国地里的粮食给割完了,这么看来这孩子还是有点可爱的。
对外战争的胜利并未能挽救州吁的威望,这时候他想起了前朝重臣石碏(ru que),于是他找来了石碏的儿子自己的好基友石厚,石厚深知自己老爹的实力,带着国君的诏书十分诚恳的向老爹请教
:“老爹,如何可让州吁稳住君位?”
石碏心头一颤,但脸上却看不出任何波澜:“名正则言顺,周天子是天下共主,朝拜天子即可正名。”
石厚一听:“妙哉,但毕竟州吁君位是篡夺而来,如何能见到天子。”
“找陈国,陈君是天子宠臣,他来牵线,大事可成。”
“佩服佩服,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没错,的确姜还是老的辣,州吁和石厚万万没想到,自己一步臭棋把自己赶上了绝路,石碏虽然在家赋闲十六年,但却是“处江湖之远,而心忧天下”,当初州吁小的时候,石碏就曾劝说庄公要好好收拾州吁,不然后患无穷,现在你这个乱臣贼子还想让我为你出力,那我还有何颜面九泉下面对先君。让州吁更想不到的是,石碏居然会大义灭亲。
州吁和石厚,听从了石碏的建议,带着礼物和诚意来到陈国,但欢迎他们的不是陈国国君,而是面带微笑边走边唱的刀斧手:“请把我滴歌带回你滴家,请把你的脑袋留下。。。”州吁和石厚蒙圈了,其实在他们来陈国前,石碏老爷子已经修饰一封百里加急提前送达陈国国君,大概内容是:“卫国蒙难,贼子乱国,望贵国替天行道,还卫国一片朗朗乾坤!”陈国国君自然愿意卖这个人情,何况州吁这样的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于是,只上位半年之久的州吁和石厚就在陈国被团灭了,所以,不要迷恋权力,权力带来的利益必定会被新的权力所没收。这两位向往权力的叛国者临死前都无法理解自己到底败在哪里,尤其是石厚,没想到会死在自己父亲手里,曾经那么宠爱自己的父亲,为何变得薄情寡义冷血起来。
石碏站在城楼上,望着陈国的方向:“我变了吗?我没变,在亲情之上,还有更值得我守护的东西,你也是这样吗?你也是这样吧。目送了太久忘了出发,说不出的是亏欠等不到的是回答,就这样老去吧,老去吧......”深夜,城楼上,一个老人,泪流满面。
郑卫的问题解决了,但按下葫芦浮起瓢,郑国的发展有面临新的问题,就是发展方向问题,庄公摆弄这地图,叹了口气,大国之路难,难于上青天,,郑处于四战之地周围都是老牌强国,西面是周天子,虽说半死不活但余威尚存;北面是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的强国晋,战国七雄中有三家都曾是他小弟;南面是根本不承认周天子自己称王的楚国,春秋时期就曾问鼎中原。所以说这三个方向基本可以排除了,唯独剩东方,郑国东邻卫、曹、鲁、宋、陈、蔡,虽说都是小国,但瘸子里面挑将军,这些小国里买卖做的最大的就属宋国了,说起这个宋国,来头不小,西周初期,周公旦辅佐周成王平定三监之乱,遵循"兴灭继绝"的传统,封殷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于商朝的旧都商丘,建立宋国。 因此宋也被周天子尊为"三恪"之一。(周初,封前代三王朝的子孙,给以王侯名号,称三恪)
血统高贵,加上实力还不弱,这就个给郑国的扩张计划设下了一个巨大阻碍,为了打破宋国的牵制,冲出”第一岛链“庄公制定了基本国策:第一,建立反宋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与齐、鲁的签署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对宋形成钳制和包围。第二,狐假虎威,借力打力。因为郑国刚刚起步,在国际上还没太大威望,庆幸的是庄公是周朝的卿士,常常代行天子礼仪,这是个绝好的政治资源。
于是,老庄开始了自己的计划,首先他宣称宋国久缺朝贡,长久不交保护费,你瞧不起谁?!随后发布榜文痛斥宋国这种大逆不道的行径,最后又以卿士的身份假传王命召集联合军讨伐宋国。
宋国傻眼了,没给周天子交保护费的多了,怎么突然找我的麻烦了,一看领头的是郑国,顿时就明白了,讲道理是没用的,立刻备战,但郑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兵多将广,气势汹汹,不可硬拼,于是宋国玩了一个小把戏,分出一半的兵力由宋将孔父嘉偷偷绕出去联合卫国军队,趁郑后方空虚,直接攻击郑国国都,郑军回援,宋国之围可解。听上去的确是不错的妙计,后世很多有名的名将都用过走这套路,计策是好计策,但也得看谁用,宋将孔父嘉是个老实人,“老实”这个词在这个时代可不是什么褒义词,基本上是傻的代名词,他带着突击队猛攻郑国国都,效果是明显的,郑庄公真的带兵回援了,宋国之围已解,孔父嘉就要盘算了,任务是完成了,那现在怎么逃呢?老庄的大军马上就要回来了,到时候城内的郑军也杀将出来,自己岂不是要被包了饺子。于是,孔父嘉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借路于戴。决定是正确的但手段是致命的。按理说有求于人就算不送礼,态度也得谦卑店吧,他可倒好,仗着宋国撑腰加上自己军力强大,直接派兵把戴国包围了,然后对着城里喊话:“邦!邦!邦!老乡,开门呀,我们是八路军,再不开门我们就开枪了。”
“是你傻还是我傻,信你们就有鬼了!”
“MMP!二营长,把你他喵的意大利炮给老子拉上来!”
于是,本来借道逃走的孔老铁,俨然忘记了自己处境,居然节外生枝的跟戴国干起来了,远在百里外的郑庄公听到这个哈哈大笑:“这个怕是个傻子吧,自身难保又迁怒他方,宋军的劫数到了。”
于是,老庄派四位大将秘密前往戴地,潜伏起来,分三面包围宋卫联军。第二步,郑将公子吕私下秘密的接触戴国守将,假装自己是来援助戴国收拾宋国的,戴军老大自然喜出望外,于是大开城门引郑军进入,刚进门,郑军就翻脸了,突然发动袭击,没有防备的戴军没反应明白就人头落地了,戴城忽忽悠悠间就被灭了,看看人家庄公这谋略,“兵者,诡道也!”哪像城外“实在”的宋将孔父嘉,还在边打边借道,却完全不知道戴城已经姓郑了,正准备继续攻城,突然戴城传出话来:“宋军弟兄们,地球人不打地球人,我们同意借道了,么么哒!”
孔父嘉疑惑了,没道理啊,这戴军应该实力还很充足啊,怎么就投降了,难道是被宋国的强大实力吓到了,果然,宋国公民,当你在境外遭遇到危险,不要放弃,因为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想到这里,孔老铁眼眶湿润了。。。但估计过一会,他会发现自己哭早了,听到借道成功的消息后,宋军都放下警戒松懈下来,城门开了,但迎接他们的不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而是郑军的机关枪迫击炮,孔父嘉一看势头不对,立马明白自己被黑了,掉头就跑,但猛回首,惊掉魂,早在戴城外埋伏的郑军从三面杀来,兵败如山倒,宋卫联军全军覆灭。
此次大战也因庄公运筹帷幄,以郑国大胜宋卫重创而划上句号,当然啦,国家间的博弈不会之局限在战场上,庄公知道一时的胜利并不能真正消除·宋国这个障碍,他必须培育一个亲郑的宋国,天下无敌并不是打败所有的敌人,把敌人变成朋友,也是消灭敌人的一种办法,当时宋国先君有一个儿子叫冯,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在争夺君为中落败的公子,逃到郑国申请政治庇护,庄公还是很有远见的,他很爽快的答应了公子冯,宋国也曾多次发难,庄公都顶住压力保住了公子冯,果然风水轮流转,宋国发生内乱,国内排的上号的继承人都挂机了,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宋国达成共识——迎回公子冯。庄公抓住机会以国君之礼送公子冯回国,公子冯感动的泪流满面:“大恩不言谢,以后大哥一句话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当世为陪臣,不敢贰心)。”就这恩威并施,基本解决了宋国这个大麻烦,郑国的大国之路正式开始!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7-10-30 14:00:04 +0800 CST  
这次狐假虎威尝到甜头以后,郑国有多次以郑国卿士的身份多次假借王命讨伐他国,这方法庄公屡试不爽,但周天子是真不爽了,迁都洛邑以后,周王朝地位不断下降,所以不得不依附于国都周围的国家,郑国一直拱卫东周,按理说他们的关系本应亦君臣亦父子,但遗憾的是这个父亲的爱并不是无私的,他害怕正在不断变强的郑国会“儿大不由爹。”毕竟离得这么近,郑国哪天想谋逆,反手就能给周朝一个耳光,所以必须压制,于是周平王打算把郑庄公的权力分给虢公,而且还要剥夺庄公的卿士之位,庄公马上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立刻动身前往洛邑,在平王下命令前,面见天子当面质问:“大哥,听说你要休了我,想我当上卿士以后,兢兢业业鞍前马后,起的比鸡早,谁的比狗晚,干的比牛多,吃的比猫少,你摸着自己的胸想想,我哪点对不起你?”
“怎么会呢?”平王矢口否认,尴尬而不是礼貌的微笑。
“但我听说要把我卿士之位给虢公?”
“怎么会!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
“我不信!”
“那把我儿子王子狐送到你那当人质。”(估计周平王急糊涂了)
“这多不好意识,我收下了,礼尚往来,那我把我儿子公子忽也送到您这当人质。”(史称:周郑交质)
这件事说明周王朝真的没落了,过去只有诸侯间互相易质,断不敢想象天子为了维护和哪个诸侯的关系把自己儿子推进火坑的,这也可以看出郑国的地位,让周天子又爱又恨,既想压制他,但又离不开他,不得不依附郑国。
但问题并没有就这样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前720年,周平王驾崩,太子早逝,由王孙林即位,史称周桓王,他一上台就想解决祖辈们遗留的历史问题——收拾郑国。第一件事就是收割庄公的权力给虢公忌父,这可惹恼了庄公,但又不能直接出兵讨伐周天子,只能通过其他非暴力的方式发泄自己的小脾气。于是庄公派祭足带兵去温(周属国),你收我的权力,我收你的粮食。
温地的人一觉醒来,望着一片空旷的麦地,兴奋,伤悲,落寞,愤怒,绝望,低沉,平静,无助各种情绪涌上心头不由得想吟诗一首:“你大爷的!!”
几个月后,成周(洛邑附近)的人一觉醒来,望着一片空旷的谷子地,兴奋,伤悲,落寞,愤怒,绝望,低沉,平静,无助各种情绪涌上心头不由得想吟诗一首:“你大爷的!!”
周桓王听说后大怒问手下的人:“大周粮库为何屡遭黑手? 天子后院为何频频失窃?数百头母猪为何半夜惨叫?这一切的背后是人性 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周公黑肩:“据秘报,应该是郑将祭足。”
“莫非是郑庄公授意的,总算找到理由收拾他了。”
“万万不可,第一,没有明确证据证明是郑庄公授意;第二,大周要稳固依然少不了郑国的拱卫;第三,这明显就是庄公在试探您的底线,一点粮食如果就兴兵伐郑,岂不是显得天子太小气了,君臣如父子,儿子向父亲要点粮食岂有不给的道理。”
桓王思索了一下,觉得有理,于是就放弃了伐郑的念头,再说郑国这边,生怕有人打过来,天天严阵以待,但左等右等,也没见到周的军队,桓王的宽容反而让庄公不安起来,甚至有点惭愧,于是准备亲自去国都面见桓王赔礼道歉,毕竟是名义之主不好撕破脸皮。但桓王摆起了架子,似乎并不打算买账,《左传》上说:“王不礼焉!”
庄公气的半死,他的回应也很简单:“给脸不要脸。”
多亏周公右肩从中调停,双方才有了一次不怎么友好的会面,唯一的收获是郑国保住的卿士的地位。但最后还是逃不掉被分权的下场,前715年,桓王正式任命虢公忌父为右卿士,庄公为左卿士,这还并不算结束,前707年,桓王终于下定决心要让郑国滚蛋卷了,于是彻底废除了庄公的卿士的地位,由周公黑肩接替。
这回是彻底翻脸了,郑庄公也是倔脾气,你不待见我,我还不待见你呢,于是就不再朝见周天子,周桓王听到消息后却意外高兴,终于有一个动刀的理由了,自从幽王亡国后,周天子地位直线下降俨然变成了纸老虎,诸侯不愿朝拜不愿供奉,现在是时候杀鸡儆猴,横刀立威了。
于是以天下共主身份下诏,联络各路诸侯讨伐郑国,本以为一直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讽刺的是只有卫国,蔡国和陈国是三个辣鸡小国回应,这让桓王很尴尬,但榜文都发出去了,只能硬着头皮上,于是桓王御驾亲征带着四国联军向郑国进发,其中桓王亲统中军,虢公林父领卫蔡部队居右军,周公黑肩领陈国部队居左军。
庄公听说后有点担心了,首先这君臣如父子,我如果回击桓王,国际舆论显然是不利的;其次虽然王师军队很菜,但毕竟是联合国军三个臭皮匠也能臭死诸葛亮。所以庄公问计群臣,子元(也有记载是公子突)分析了一下形势后说:“其实局面还是很乐观的。”
“欧游?说来听听。”
“第一,陈君刚刚篡位,国内不稳,定然无心迎战,定然一击即溃;第二,蔡卫两国乌合之众,不足道哉,只需以郑国左军拒之,just so so!第三,至于最难搞定的周王中军,但等到另外两路都挂机了,我们再三路围攻周王,大事可成。”
“彩!”
郑国之所以敢应战除了采用子元的计策外,还有一招杀手锏——鱼丽之阵。古代打仗可不像现在的闪电战啥的搞偷袭,那时候打的十分君子,就是两拨人事先定好约架的时间地点,带上刀枪剑戟斧钺钩叉摆好阵型,看看时间到了,擂鼓冲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看看死的差不多了鸣金收兵。当然,不只打仗的方式遵守程序,连打仗的阵法基本也是固定的,但机会往往是留给心眼多的人,庄公这次就不安套路出牌,他对阵法进行了创新,杜预注:"《司马法》:'车战二十五乘为偏。'以车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隙而弥缝阙漏也。五人为伍,此盖鱼丽阵法。"郑国的军队一军五偏,一偏五队,一队五车,五偏五方为一方阵,改变过去士兵与战车无默契无配合的局面,五人一个特种战斗小组有规则的掩护战车进退。
天时地利人和这下都在郑国一边了,双方约架在儒葛。,这场团战远比庄公想的要简单,首先是青铜段位的卫、陈和蔡,刚刚相接掉头就跑,联合国军一片混乱,这下连中路推塔的周王军也坐不住了,还好桓王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用天子威严呵斥了准备开溜的周军,但这个时候面子果实是不管用的,因为上路下路的郑军已经合围了周军,王师大都成鸟兽散,再无抵抗意志,桓王不见棺材不掉泪,依旧在战车上指挥,希望用自己这种永不放弃的精神感化底下的士兵,效果是明显的,至少是个很清晰的靶子。郑国大夫祝聃远远望见了高处战车上的这个身影:“这是谁啊?那身姿那动作动感中有着一丝冷酷,潇洒中还夹杂着犹豫和决绝。。。这怕是个傻子吧?!”
于是搭弓瞄准射箭,这一箭不偏不倚正好射中了周王的肩膀,周王应声倒下,周王蒙了,联合国军蒙了,郑军蒙了,连郑庄公也蒙了,本来两方都只是把这场仗当成“老子”与“儿子”的小摩擦,万万没想到,“儿子”来真的了,要弑父杀君了!
擒贼先擒王这句话果然是没错,周王一挂机,周军全都跑路了,祝聃本打算乘胜追击俘虏周王,庄公上去一把薅住他:“你是不是傻?!冲动一时爽,全家火葬场!周王虽然辣鸡,但毕竟还是天下公父,你想让郑国变成众矢之的吗?”
于是郑军收兵放回了周天子,随后还连夜派祭足带礼物去慰劳周天子手下,并向周天子赔罪,桓王本就一肚子气哪里愿意接见,但听了周公的劝诫后,最终还是服了软勉强原谅了庄公(原谅是不可能的,别无选择罢了)。
这一张彻底撕下了周王朝的遮羞布,把周天子仅有的那点可怜的尊严踩在脚下,可以说,庄公开创了蔑视周王的先河,之后桓王及历代周王都老老实实的当自己的纸老虎,再不敢放肆作死。郑国之后也是在庄公的带领下用武于列国,拉开了春秋争霸的历史序幕。
但很可惜,上帝不会慷慨的赋予谁全部的幸运,除非他想拿走你的全部。出师未捷身先死这种事是英雄最悲哀的结局,前701年,郑庄公去世,太子忽即位,即郑昭公。对于庄公,历史对他有很高的评价:首先他是个卓绝的军事家御燕、戎,伐陈、许,还轻易击败过周、卫、蔡、陈联军及宋、陈、蔡、卫、鲁等国联军。历史记载他——无一败绩!再者他又是个城府极深同时具有战略眼光的政治家,无论是放纵其弟最后克段于鄢,还是狐假虎威假命伐宋,又或是对周天子恩威并施图霸诸侯,都体现了庄公高超的政治手段和外交权谋。
但我对郑庄公的评价是——一个反抗者。
母亲说:“你寤生不祥,不配为君。”
兄弟说:“我少年英才,可取而代之。”
庄公说:“我要活!”
于是,他反抗了人和。。。
。。。。。。
郑国国小势微,处四战之地,诸侯列强虎视眈眈,大有鲸吞蚕食之意,西有东周;北有强晋;南有霸楚,东面又是宋、陈、蔡、卫联合国军。
晋、楚说:“你是小弟!”
宋、陈、蔡、卫说:“你是鱼肉”
庄公说:“我要称霸!”
于是,他反抗了地利。。。
。。。。。。
周王说:“你拥戴天子,拱卫王室,你是乖儿子。”
周王又说:“我就是天,你敢忤逆我,我要替天行道。”
庄公说:“我是你的噩梦。”
于是,他反抗了天命。。。
就像那首诗里写的那样:“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其实如果非要简洁的评价庄公,还是毛泽东同志的话最有有分量:“春秋时候有一个郑庄公,是个很厉害的人。”这是一个领袖对另一个领袖中肯的评价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7-10-30 14:00:52 +0800 CST  
@那驴子红衣黑发 3185楼 2017-10-18 14:26:00

我居然是第一个来喝茶的?


—————————————————
要校稿《战国篇》,所以这杯茶更的比较慢,哈哈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7-10-30 14:01:56 +0800 CST  
第二章:封神榜首
岁月的轮子与地心引力角逐的摩擦声,依旧不像旅行者描写的那样动听,可时光啊,不听话,总催着人长大,这一站到下一站旅途总是停不下。。。郑国的辉煌犹如昙花一现,前701年,郑庄公去世,太子忽即位(郑昭公)。接下来就是长达二十年之久的内乱,宋庄公干涉郑国内政,祭足迫于压力改立公子突为君(郑厉公)。前697年,祭足又赶走郑厉公迎回郑昭公,昭公屁股还未坐热,在位两年就被暗杀,公子子亹继位,无奈有命当官没命享福,不到一年又被齐襄公擒杀。祭足也是操碎了心,又立子仪为老大。但还没结束,流亡国外的郑厉公本着我身体好我怕谁的精神,耗死了祭足,子仪即位14年后,郑厉公回国,子仪被杀,内乱结束,但幸运女神没有再次眷顾郑国,错过二十年,郑国又回到最初的起点,再也没有登上大国舞台,和众多小国一样在列强的夹缝中苟延残喘,庄公之后,再无郑国。
但历史像个无情的婊子,从不会回头怜悯失败者,只会宽衣解带迎接新的良宵。擦亮眼睛,真正的霸主,来了!

1.大郎,起来喝药了

那些做亏心事的人,以为不会被发现,鲁莽的代价就用血来填吧!
—《大护法》
新的故事开始了,虽然已经不是郑国的主场,但作为前辈,郑庄公还是过来客串了一把。从何说起呢,得从庄公的接班人太子忽说起,其实这孩子是个非常有领袖气质的候选人,如果没有后来的变故,也许郑国的霸主之路能走的更远,可惜因果轮回,是是非非,谁又能猜的到呢?这个太子忽剑眉星眸、挺鼻薄唇 、气宇轩昂 、风度翩翩同时又长久跟着庄公修习兵法和治国之道,纵横驰骋间豪气冲天,志向高远而胆识惊人,年少时就有一种压抑不住的英武之气。当年,庄公假命伐宋,宋国司马孔父嘉乘机带领宋联军偷袭郑都城,正是太子忽死守城门,亲率领军士和百姓血战宋军,这才保住的郑国大本营。所以说这孩子的确是一个既有才气又有能力的人,最可气的是长得还帅,也正因为如此,在列国间忽公子有不少追求者,其中就包括当时齐国齐僖公的千金文姜,这位齐国公主,也是千秋无绝色,悦目是佳人; 倾国倾城貌,惊为天上人。提亲的也是把门槛踢平,可惜姜姐心气高都看不上眼,幻想着她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会在一个万众瞩目的情况下,身披金甲圣衣,脚踏七色云彩来娶她。
缘分就是那么神奇,两个极品男女就在这样一个万众瞩目的情况下,相识了。前706年(郑庄公三十八年),北戎以大良小良为将进攻齐国,齐国派使者向郑国求救,郑庄公派太子忽为将带兵救援齐国。齐僖公闻信后感激涕零,亲自出城迎接,摆酒接风,宴会上齐僖公见郑公子仪表堂堂谈吐不凡,于是想起自己养在深闺尚未出阁的女儿文姜,细细想来这不失为一桩好姻缘啊,于是主动当起了红娘牵起了线:“我见公子玉树临风,想必内人定也是绝色。”
“不曾娶妻” “这不巧了不是,我刚好有跟公子般配的掌上明珠,嫁于公子可好。”
“齐国大国,郑国小国,门不当户不对,心意我领情意断不敢收。”
齐僖公十分尴尬,后来郑国内部私下又想促成这门姻缘:“齐国大国,郑国若能联姻,无论对公子您稳固君位,还是郑国的国际地位,都大有裨益!”
公子忽不以为热:“《诗》说:'求于自己,多受福德。'大丈夫独立于天地,岂能依附于他人,自胜者强,自立者王"。
齐僖公又过来商讨亲事,又被公子忽推辞了:“救兵如救火,不敢耽误。还是以国事为重吧”
于是公子忽简单的分析了一下敌我力量对比:“我们目前的状况并不乐观,戎军骑兵灵活移动迅速疾跑加闪现,我军战车为主稽重太多,正面交锋后不可与之太多纠缠,容易消耗我方有生力量。”
“如此怎生奈何?”
“戎军性轻浮,无组织,无纪律,胜不相让,败不相救,我军阵法规整,纪律严明,既如此,就扬长避短,不打游击战,先正面冲击,再诈败而走,以小利惑之,诱敌深入,在防御塔下聚而歼之!”
齐僖公听后连连喝彩:“公子果然才智过人,我让齐军埋伏在东,郑军埋伏在北,包他饺子!”
万事俱备,只欠入坑,北戎在大良小良的带领下一路西进,基本没遇到什么抵抗,性子莽撞的这群套马的汉子,已经抑制不住对中原美女的诱惑,恨不得立刻攻入城中掳掠一番,戎帅小良还是稍微有点脑子的,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事情进展的太顺利了,正纳闷呢,突然,前方高能!公孙戴仲引兵前来,小良见齐军没多少输出,于是亲率兵马上前迎战,两军狭路相逢,戎兵果然彪悍,尤其是戎帅小良以一当十,杀的齐军四散而逃,没等多久公孙戴仲就率败军弃车而逃。戎兵士气大震,大良立马率大军紧随其后,誓要一举歼灭齐军主力。一路追到齐都东门,没人了,最怕空气突然安静,这是暴风雨前的寂静,果然,齐军伏兵从周围杀出,锣鼓喧天,枪炮齐名,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大良这才意识到自己被坑了,立马带召唤部队应战,果然如公子忽分析的那样,这群蛮族部队,无组织无纪律,大难临头各自飞,谁还顾及将令啊,兵败如山倒,大良小良只好带着亲兵向北面逃窜,玩命的逃了数里,好不容易喘口气,本想赶快回家各找各妈,无奈密林深处有人家,郑军高渠弥大喝一声:“我叫你一声,你敢答应吗?!”
戎军被这一喝吓掉了魂,金角大良和银角小良也如惊弓之鸟,再无战意,郑军从四面压来,小良只好留下来断后,大良强行突围,遗憾的是公子忽早就做了万全的准备,引兵杀来,大良措手不及被公子忽一板砖忽下马,小良也被乱箭射落马,公子忽带着被俘的北戎将帅,又砍下带甲北戎军队三百人的脑袋,献给齐僖公。齐僖公乐开了花,这下估计认准了公子忽这个青年才俊做自己的姑爷了,老丈人看女婿,越看越顺眼,公子忽被齐僖公的眼神盯的发毛,总觉得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要被劫色的味道。
齐僖公回去后跟女儿文姜大肆宣讲了郑公子忽如何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如何大败戎兵智擒戎帅,听得的文姜热血沸腾不由得春心萌动,和她理想中的一样,命中注定的那个他是个盖世英雄。于是有意无意的怂恿她父君尽快帮她牵上这根红线,嫁给她的如意郎君。
但有时候,缘分就是这么不讲道理,无论喜欢还是不喜欢一个人,都不需要理由,时光加上人等于缘分,时光很长,有的人注定用来浪费。
齐僖公再次向公子忽提亲,太子忽以父亲郑庄公的名义坚决辞谢说:"我们是小国,不配跟齐国攀亲。"
齐僖公更加尴尬,又派人人私下问其中缘由,公子忽回答:“我尚未为齐国建功时,尚且不敢娶文姜公主。现在顺应天意救齐于危难,反而娶妻回国,这岂不有趁人之危之嫌,被天下百姓耻笑?"
手下人无言以对。。。没人理解公子忽,当时的重臣祭仲也曾说,公子忽,公子突,公子子亹都有做君主的可能,如果公子忽有强齐做为后盾,则大事可成,如若不然,前途堪忧,公子忽何等聪明的人,他又岂会不知道其中利弊,但是也许他就是这样的人,他一直强调两点,第一,齐大郑小,不敢高攀;第二就是独立自强。怎么评价呢。也许如泰戈尔所说:“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但从后来公子忽的经历来看,他的确失去了一个宝贵的机会,但也少了一顶绿帽子,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啊!
文姜见到齐僖公回宫,满心欢喜问结果,齐僖公气急败坏痛骂了公子忽不识抬举,文姜听后瞬间目光黯淡下来,木然的走开了,她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她猜到了开头,却没猜中这结局。
自此以后,文姜大病一场,终日在闺房中避而不出,她断没想到自己才貌双全居然会被拒绝, 那一场盛世流年、我守着寂寞伤得面目全非,那首情歌有关风月、却无关你我。 别犹豫,别偶遇,别相遇,别一个人去看喜剧。别继续,别比喻,别治愈,别让人看出你有多委屈。
接下来发生的故事,请大家收好自己的节操,千万别被惊掉了。齐僖公有个儿子叫诸儿(后来的齐襄公),这孩子也是有名的美男子,但却生性荒淫,很早的时候他就对这个倾国倾城的妹妹心存淫欲,现在妹妹刚刚失恋正是趁虚而入的好机会,于是经常以探病为由去妹妹闺房里,妄图做苟且之事,被齐僖公发现后训斥了一番,但无奈这孩子精虫上脑色欲熏心,之后又多次去挑逗妹妹,一开始文姜碍于兄妹伦理果断拒绝,但不怕流氓有文化,就怕流氓有耐心,女孩子面皮薄,不能一次调戏到底,要慢慢积累,每天调戏一点,让她的抵抗不知不觉中退化,直到戳破她的底线。更何况文姜刚刚失恋,所以特别需要爱,注意不是想要,而是需要,两者差别很大,想要是一种执念,需要是一种被动。出发点不同,结果肯定也不同!终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兄妹二人,毫无羞耻之心的突破了良知和道德的底线。。。
故事并没有以这样一个狗血的剧情结束,毕竟这是正经的历史正剧(无奈有个不正经的作者),后面的剧情更狗血!鲁桓公这个冤大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向齐国求亲,齐僖公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把文姜嫁了过去。按理说这应该是个世界和平的结局,渣男和怨女都有了自己的归宿,但历史,偏偏要更加精彩。
前698年,齐僖公驾鹤西去,太子诸儿上位,即齐襄公。前694年,为了政治需要他决定向周王求亲,周王被多年冷落,自然屁颠屁颠的同意齐国的请求,这一切都没什么问题,错就错在这主婚人,正是头上一片草原的鲁桓公,缘分啊,一切孽缘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这鲁桓公也是作死,早先坊间就有自己老婆文姜与齐襄公的花边新闻,但桓公却充耳不闻,这次他打算去齐国出差,文姜一听可以见到自己朝思暮想的哥哥,立马提出要一同前往,鲁国大臣极力反对,称这样不符合礼法,桓公也觉得不合适,但自己又相当溺爱文姜,经不起她的撒娇卖萌,于是就答应带文姜一起去齐国。
果然,齐襄公和文姜这对兄妹没有让我们失望,桓公一行刚到齐境,就受到了齐襄公的热烈欢迎,安顿好了桓公后,就急不可耐的以兄妹相聚叙旧长谈为由把文姜接进宫,不出所料二人旧情复燃,鱼水之欢,这一刻两个人的价值观,扭曲而挺拔,但殊途同归。无奈春宵苦短,天亮后二人依旧迷恋不已,一直拖到日照三竿,这就过分了啊,完全没把正牌老公鲁桓公当回事啊,桓公见媳妇彻夜未归,自己入宫后又见不到齐襄公,被晾在大殿里晾了半天,但凡是正常的男人都应该感觉到问题了,又过了一会,千呼万唤始出来,终于见到了老婆,只见她羞涩中带着疲惫,疲惫中带着满足,满足中还透着一点小俏皮。桓公果然还聪明的,几番试探之后就把文姜和齐襄公的丑事给诈出来了,但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毕竟现在还在齐国的地盘,小不忍则乱大谋,于是桓公只是气急败坏的痛骂了一顿文姜,临走说了句狠话:“回去之后,看我怎么收拾你!”
正是这句正常的老公教训老婆的话,却意外的葬送了鲁桓公,因为每一个作妖的女人背后都不止一个男人,文姜在这边受了委屈自然去找她的哥哥加情夫的齐襄公倾诉,齐襄公一听,这还得了,你回去还要收拾俺妹妹,那你就别打算回去了。于是春秋版的《潘金莲与西门庆》上演了,四月初十,齐襄公设宴招待鲁桓公,桓公并未想到齐襄公能如此大胆,竟敢公然杀害一国元首而且还是为了这么荒唐的理由,
齐襄公将鲁桓公灌醉后,派公子彭生扶鲁桓公登车,彭生是个大力士,在托举的时候一用力,把桓公肋骨折断数根,桓公一声庖丁解牛式的惨叫声后,凄惨死去。也许只有到这一刻桓公才明白,世上最肮脏的,莫过于爱情了!
事情发生后,立马在国际上引起轩然大波,国际舆论一片哗然,大小报纸争相转载,遗憾的是作为当事国的鲁国因为惧怕齐国的淫威,除了一味的强烈抗议和严正交涉外,再没多说什么。齐襄公也觉得自己有点过分了,必须得给国际社会一个交代,于是他实力甩锅甩给了彭生,彭生也很委屈,他只是服从国君的命令去刺杀鲁桓公,现在莫名奇妙的被杀了,上哪说理去。鲁国也没办法,弱国无邦交,既然齐国已经抓住了“凶手”,也算给了说法,也只好打掉牙往腹肌里咽,这事也就不了了之。当齐襄公在为自己的机智沾沾自喜的时候,却忘记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 ,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 ,鲁莽的代价,就用血来填吧!
多行不义必自毙,抬头三次有神灵,这些最简单的说不清哪里有道理的道理却偏偏那么有道理,以齐襄公这样刚愎自用一意孤行从不考虑大局的性格,报应没有让我们等太久,齐襄公十一年(前687年),齐襄公派遣大臣连称、管至父到葵丘驻守,约定瓜熟时去,驻扎一年明年瓜熟回归。但到了第二年,瓜都烂在地里了,也没见齐襄公派人去换防,连称和管至父等不了,思念老婆孩子的心情根本停不下来,于是上书齐襄公请求回归,谁料齐襄公根本不记得自己曾经的承诺,在他看来这群小弟就应该毫不客气的压榨他们的剩余价值,小弟就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要啥自行车啊?要守规矩。欲正人先正己,他这个老大不尊礼法蔑视周王,不守纲常与妹苟且,不讲道义暗杀盟友,有这样一个如此不守规矩的榜样,下面的小弟又怎么会守规矩。连称和管至父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就做了一个重大谋划——乃衣组特(把他做掉)。
当然,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王城里有人接应的话才能万无一失,连称第一个想到的是自己在宫里当妃子的妹妹,只是他妹妹一直不受宠,要不然他也不会被发配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开荒了。虽然妹妹不受宠,但也是可以做棋子的,几番思量后他们终于选定的最佳的人选——公孙无知。这个无知是何许人也?其实就是先君齐僖公的侄子,齐僖公在位时十分宠爱他,给他配的衣服官邸礼仪待遇都和太子一样,这让当时还是太子的齐襄公很窝火,总觉得自己不是亲生的,但自己又不好多说什么,毕竟无知这熊孩子仗着齐僖公的宠爱也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于是仇恨的种子埋下了。终于媳妇熬成婆,太子诸儿升级为齐襄公,为了报当初争宠之仇,一上台就取消的无知的各种待遇,只留给他每个月撑不住饿不死的死工资。这让无知老弟很郁闷,这生活水平的落差太大了,但枪杆子里出政权,自己没兵没权没钱,谁还能拯救我?!突然炸雷一声响,连称闪亮登场!一包来自葵丘的加急快递改变了无知老弟的人生,信的内容我们应该也都猜的八九不离十,连称和管至父帮助公孙无知取得君位,无知纳连称妹妹为正妃,并给他们二人加官进爵。密谋之后,几个政治投机者继续蛰伏起来,等待最佳时机。
前686年十二月,齐襄公到姑棼游玩,便在贝丘(一作沛丘)打猎,正在兴头上突然看到一只野猪,于是搭弓射箭准备拿下这个猎物,谁晓得连射几发都未射中,突然这野猪站立起来,两足行走,放声而啼,歇斯底里的哀鸣,襄公吓的半死,从车上跌落,昏厥过去。(也有野史记载,野猪时而猪样时而人样,这是被齐襄公冤杀的彭生前来索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齐襄公醒来后,一股无名怒火在心里灼烧,生性高傲的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被一个死人摆了一道,心里有气就得找个出气筒,眼睛一扫,发现自己的鞋子丢了,应该是落车的时候弄丢的,于是责令管鞋子的侍从费,去林子里寻鞋子,这怎么可能找到,齐襄公总算找到出气筒了,于是下令抽了费三百鞭,费被打的皮开肉绽遍体鳞伤,齐襄公打累了,气也消的差不多了,这才肯放费出去。
巧的是,费刚出宫门,就被按住了,费一脸蒙圈,定睛一看,原来是公孙无知,连称和管至父。
“什么鬼?大胆居然敢在宫门口埋伏”
“天王盖地虎!”
“鲁班一米五!”
“以梦为马!”
“越骑越傻!”
“暗号不对,宰了他!”
“敲到麻袋(等一下),我是自己人,我大概也猜出来,你们应该是来造反的吧,放心,我绝对是自己人。”费脱下衣服,让叛军看了自己身上的鞭痕:“襄公无道,为了一只鞋差点把我打死,宫内把守严密,你们贸然攻进去有点困难,待我进去打探清楚,咱们里应外合,干掉襄公!”
公孙无知验过伤后觉得费所言应该非虚,于是就命费进去打探,再给他发信号,费欣然领命。然而,事情并没有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发展,费回到宫中后立刻面见了齐襄公,当然,不是去行刺,费见到襄公扑通跪下:“君上啊!外面已经被叛军包围,还请君上快快躲藏起来,臣下拼死也要护君上周全!”
齐襄公一听大惊失色,但宫内哪有可躲藏之处,只好藏在门后,随后费又让孟阳穿上襄公衣服假扮国君。公孙无知的叛军在外面等了许久也不见费发信号,怕生出变故,于是立刻猛攻内殿,费带领侍卫拼死抵抗,最后寡不敌众,被乱刀砍死。床上假扮国君的孟阳也被砍杀,但公孙无知认出不是国君,开始下令搜查,最后在门后发现了襄公,二话不说就结果了他。
齐襄公这样一个不讲规矩的人就这样被更不讲规矩的手下了却了性命,当然,公孙无知也没有得意太久,公元前685年,公孙无知,被雍廪袭杀。但这些乱世枭雄或者乱(做动词)世狗熊,我都不愿提,我更想说的是那个提鞋小吏——费。历史对他身份记载非常模糊(姓氏不详,名费,一作茀),了了数笔,绝对的无名小卒,但却是他,刷新了我的价值观。当时读到那里,我是完全没想到后面的剧情,一个卑贱的提鞋侍从,又被无缘无故打了三百鞭,即使他黑化叛主也是情有可原,但却没有,他比谁都清楚,如果他配合叛军刺杀襄公,之后荣华富贵必定享之不尽,他却毅然决然的选择了为主尽忠慷慨赴死。说实话在那个父子相残,兄妹通奸,礼乐崩坏的年代,这样的忠义实在是难以理解。也许,真的有一种叫做信仰的东西,假大空,但又似乎实实在在的在某些人心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读完这个故事,我对春秋又恢复了讲下去的勇气,也许这杯茶,还不算太冷。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7-11-05 15:28:57 +0800 CST  
“少装蒜,你会猜不出来?”
“岂能不知,只是旧主刚死,就背主侍敌,君子以为耻。”
“立大功者,无恤小耻;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新君有霸图,先生有争心,天作之合。”
于是,管仲沐浴更衣,拿上了齐桓公的房卡,去参加面试(手动滑稽),与其说是齐桓公面试管仲,不如说是两位的互相面试,于是这对春秋时期的黄金搭档有了第一次美丽的邂逅。
面试地点设在庙堂,酒过三巡,齐桓公突然放下酒杯面色凝重:“齐国危矣,先生教我。”
“君上言重了,解决问题得先找到问题,学会批评和自我批评”
“齐国僖公时,也曾小霸一时,只可惜,那襄公,纵情于酒色,高台广池,湛乐饮酒,田猎罼弋,不听国政。卑圣侮士,唯女是崇,九妃六嫔,陈妾数千。食酒肉,穿锦绣,边关将士却忍饥挨冻,卑妾贱优却位于贤士英才之上,如此荒唐才使得齐国霸业凋零。目前局面已经难以控制,何如?”
“简单,但君上要先立志做霸王!”
桓公愣了一下“这,二者有关?寡人也只是想守住齐国基业,恢复僖公功业而已,现在就说称霸,假大空了吧”
“势高则围广,势卑则围浅,如果君无争心,无血气,无号令天下之志,所出国策也只能是对破船的小修小补,只能在沟渠江湖中苟且偷安。如若有驰骋大海的气魄,便可换艘新船大船,我也可以该放开手脚大刀阔斧的改革,给我十年,还你一个奇迹般的齐国。”
“可是......”
“既然君上犹豫不决,那就撒有那拉!您留我这条命,我很感激,但我之所以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说完,站起来就要走,齐桓公蒙圈了,鲍叔牙蒙圈了,在场所有人都蒙圈了,眼看管仲就要走到门外了,齐桓公才刚反应过来立刻喊道:“你快回来,我一个人承受不来,你快回来,生命因你而精彩!”
其实管仲并没打算真走,知识分子嘛,都喜欢装一下腔调,让你掂量一下老子的身价,同时还有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激发出齐桓公的潜能,其实齐桓公本并不是什么德才兼备的君主,整体能力着实低于公子纠,属于志小才疏的一类,所以第一步逼出这只二哈骨子里的狼性。效果还不错,桓公亲自迎回管仲,管仲很满意,他观察到桓公的眼神不再呆滞,而是充满着对霸业的渴望。
两位大佬再次坐下,
桓公问:“立大志,然后呢?齐国颓势若持续,怕以后宗庙无人打扫,社稷无人祭祀”
“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首先,就是立规矩,齐国之所以内乱,就是没规矩。政治上表现为尊卑无序,不守‘四维’!国君与亲妹妹通奸,还随意杀害他国国君,这样的坏榜样,怎会不让臣子百姓效仿,这才有了后来的无知之乱。”
“何如?”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四维者,礼义廉耻也。在百姓中找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宣传他们的品格德行,考察百姓中素质高的,树立典型;再把百姓统一制定表格,好人发朵小红花,坏人就用刑罚制裁他,赏罚分明;长久以往,尊法守礼之气便可深植朝野”
“先生深谋。。。”
“没规矩在经济上的表现——四民杂处!士农工商都住在一起,不利于专业化发展,要建立专职专业专门的经济体制,让四民分居,士住于闲静之地,农住近田野,工匠靠近官府,商人靠近市场,士一出生就是为打仗而努力,所以世世代代传武功秘籍;农民传农业技术,手工业者传手艺,商人传钱。就这样代代的积累,就会齐国各行业都做到列国的高精尖。”
“政治经济都发展了,我想修明政事以行时于天下,是否可以?”
“当然。”
“从何开始?”
“从爱民开始,国之根本在民不在君。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大家工作互相联系,俸禄互相补助,百姓就会相亲相爱。宽放旧罪,救助旧宗,为无后者立嗣,人口就增多了。减少刑罚,薄收赋税,人民就富裕了。选拔贤土,施教于国,人民就有礼了。出令不改,人民就务正了。”
桓公听后立刻起身作揖“先生大才,小白受教了!”
经过这一番互相面试,这两个人算是看对眼了。商业胡吹一番后,该谈待遇问题了,管仲要的很简单,权,钱,地位。而且都要最好的,齐桓公也相当大方,拜相,封上卿,称仲父(干爹)。
管仲与桓公又促膝长谈数日,从白天到夜晚,从夜晚又到黎明
桓公望着从地平线下挤出的一丝光芒,叹了口气:“过去我总是在逃跑,总是动不动就逃跑,从齐国到莒(jǔ)国,再从莒国到齐国,连活下去都要向别人乞怜,总有人在背后说:‘看,那个人好奇怪呀。’‘是啊,他好像条狗。’呵,现在,称霸!多么古怪的梦想,会不会变成笑话呢?”
管仲温了杯酒递给桓公:“男人,有绝对不能逃避的战斗!尤其是当梦想被人嘲笑的时候!走吧!我们一起去,干翻这苍穹!”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8-03-09 16:53:48 +0800 CST  
2.执子之手,说走就走
所谓朋友,就是在看似一成不变中悄悄靠近,幡然醒悟之时,却已反常到无话不谈。                        ——《一起同过窗》

历史就像走马灯,一波一波的重复和轮回,齐襄公搞死了鲁桓公,first blood;公孙无知又搞死了齐襄公,double kill;齐大夫雍廪接着搞死了公孙无知,triple kill。风波之后是经济萧条,政治混乱,国际地位下降,综合国力一夜回到解放前,如果姜太公知道这群不肖子孙这样败家,是否还能悠然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内乱之后,齐国再次面临重大抉择,齐襄公一直跟自己妹妹搞事情,也没给家族多留几个继承人,现在走的这么触不及防,可给齐国留下了一个烂摊子,齐襄公有两个弟弟,一个是公子纠,一个是公子小白(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还是在蜡笔小新),这两位副总经理虽然是预备役,但还是吸引了不少政治投机者,比如鲍叔牙和管夷吾这对好基友,对这两位的印象最初来自他们知名度颇高的成语“管鲍之交”(说实话,小时候一直以为是竹节虫和鲍鱼的爱情故事),当然啦,他们的业绩可远不止创造一个成语那么简单,这两位,尤其是管仲那可是春秋早期扛把子,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便是天才,他落地的第一声啼哭也不会是一首好诗,每一个成功的男人总有一段扎心的创业史,管仲最初也是官二代,父亲管庄是齐国的大夫管了一片庄子,后来世事无常,家道中落,管仲苦于无庄子可管,从官二代变成了穷一代,家事国事天下事,没钱吃饭是大事。最后实在没办法,就和好朋友鲍叔牙一起做生意,你不要以现在的思维评价过去,他们可不是在CBD的大厦里分分钟几百万上下的天之骄子,在那个时代商人是最卑贱的职业,比酒肆里卖笑卖艺又卖身的伶人还要低一个档次,管仲作为公务员家庭出身的贵族,让他牺牲所有的最初理想自我否定践踏最为热爱的原则为五斗米而折腰,这说明什么?!说明他——真穷!
还好还好,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坑朋友。”老鲍个人出资百分之九十与老管合伙开了家公司,公司初期发展不错,但赚了钱管仲却拿走了大部分分红,作为公司控股股东的鲍叔牙只领到了按月发放的生活费,鲍叔牙并没说什么,但老鲍的仆人看不下去了:“我说鲍哥,你四不四傻?!你可是控股百分之九十的大股东,按出资比例分红你也不止这点吧?这管仲真是个忘恩负义的小人。”
鲍叔牙立刻制止仆人:“休要胡言,管仲家里困难的多,而且还要照顾年迈多病母亲。我们多体谅体谅。”管仲知道后感动不已,一边哭一边把钱揣兜里。
他们的友谊还不止如此,在那个实业都并不发达的时代,像经商这种泡沫产业,一旦碰上实体经济的衰退,他们的利润链条也必然崩盘,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管鲍二人只好弃商从军,但管仲似乎并不是当兵的料,每次冲锋号一吹,敢死队带着刀枪剑戟斧钺钩叉意大利炮就往上冲,管仲可不得了,直接揣着炸弹冲上去,碰见敌人二话不说,一拉弦!甩给人家俩王四个二,然后,调头就跑!再也没有回来,收兵撤退回去吃饭的时候,又突然闪现出来。时间久了,他这颗不愿过河的卒子,就变成了被大家耻笑的对象,管跑跑这个外号也就在军中传开了,即使面对最直接的羞辱后,管仲也毫无波澜,依旧一如既往的做逃兵。于是,毫不意外的,管仲被孤立了,连和战友最起码的问候,也只是在佯装的自然中探索前行。他坐在远离营房的大树下,一边喝酒一边眺望着营房外篝火旁欢声笑语翩翩舞蹈的“战友们”,他苦笑了一声:“过去我以为:孤独是世界上只剩自己一个人。现在我认为:孤独是自己居然就能成一个世界。(刘同老师又穿越了)”
远远听见大家又在拿他的逃兵经历做酒后的笑谈,人有时就是这样,越不愿听到的东西听得越清楚,他也只能一笑而过,但这次在众多嘲笑中他听到了一个不同的声音,听!!!!海哭的声音,额。。。好像是鲍牙哥的声音,远远听他似乎生气的呵斥着什么
:“你们不要再嘲笑管仲了,以我对他的了解,他绝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他得留着他的命要去照顾老母亲呀!谁不曾有迫不得已,有时候正是有了牵挂,我们才变得软弱,对于战争来说我们只是小小的卒子,但对于家人而言,我们就是整个世界”
这些老兵痞们听完大都嗤之以鼻,不以为然的继续喝酒,只有远处树下的管仲再也控制不住压抑已久的情绪,低声痛哭起来,鲍叔牙听到后端着酒壶走过去,倒了一杯递给管仲:“你有故事,我有酒”
管仲破涕而笑:“临阵脱逃,众人皆以我为耻,唯叔牙为我仗义执言,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叔牙也!”
“今天是伽马星系半人马星座423年一遇的流星雨让我们共同许下心愿 好吗?就让亿万光年外的星光见证我们的友情。”“正经不到三秒!”两人哈哈大笑,痛饮一杯,陪你走一程的朋友,谢谢他们。陪你走一生的朋友,谢谢老天。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8-03-09 16:55:13 +0800 CST  
后来两位好基友一起刷学历,刷履历,刷经历,一点一点打怪升级,最后如他们所愿的考上了公务员,获得了主宰之怒,被齐僖公任命做两位公子的老师。管仲做了公子纠的导师,鲍叔牙做了小白的导师,鲍叔牙很郁闷他明白“知子莫如父,知臣莫若君”,齐僖公知道小白烂泥扶不上墙,所以才配他这个粉刷匠,而公子纠一直受宠才让管仲这个学富五车的大佬做指导。公子纠是小白他哥,而且纠母还是鲁国国君的女儿,无论是依宗法继承顺序还是比家族势力,小白都完败。分析了这看似光明但走投无路的未来,老鲍也放弃挣扎了,处于这种心理落差,消极怠工,天天旷课。这被管仲发现后,也不想让老友太颓废就劝他:“做人嘛,最重要的是要有梦想,培根如果没有梦想,那和火腿肠还有什么区别!”
老鲍:“当梦想照进现实,更需要脚踏实地,若能找到适宜的兼差也是极好的,不仅仅能应付开销,更不负爱的恩泽。”
管仲:“说人话。”
老鲍:“我要跳槽!”
管仲微微一笑:“形势还是很乐观的,第一:齐人厌恶鲁人,公子纠母亲是鲁人,恨屋及乌,国人也就厌恶公子纠。第二,小白虽然笨又性急,但他有野心有远虑,才智过人,固属难能,而气势与胆识,才是天纵奇才之征兆。小白思想虽粗糙,然胸中有丘壑。如璞中美玉,似待磨金刚,假以时日,将成非凡大器!(引自杨昌济对毛泽东的评价) ”
鲍叔牙听后这才有所心气,开始耐心的辅佐小白。当时齐国内乱前,两位公子的谋士都已经有所预感,所以都提前带着主子逃离了齐国,公子纠自然有地方去,因母亲是鲁国人,所以鲁庄公对公子纠还是相当欢迎的,当然,欢迎的理由肯定不是血浓于水,而是因为自己的老爹在齐国死于非命(被带绿帽的桓公),现在正是大好机会,施恩于公子纠,日后他回国即位,扶持一个傀儡国君以此控制齐国。至于,没有后台的小白和鲍叔牙就比较苦命了,逃到莒(jǔ)国,一个鸟不生蛋的小国,连官吏都吃不饱穿不暖,哪里有闲钱管你这政治流浪汉,于是小白和鲍叔牙很这几年过的很清苦,每天吃的萝卜缨子白菜梆子,住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苦日子,一熬就是就是好几年,终于,公孙无知被搞死了,齐国经历了内乱,公子纠和公子小白成了新的继承人,齐国召开董事会全体会议,打算推选出一个新董事长,但两边的势力互不相让,利益所争各为其主,所以说所有辩论的最终结局是双方都更加相信自己原来的观点,吵架吵几天,实在没办法了,最终两方互相妥协,达成了一条比较公平的上位方法——谁先回国谁当老大!
这决定虽然扯淡,但也是热爱吵架的中国人千年总结的解决矛盾的智慧——中庸之道。这个决定一做出,立刻让原本已经放弃挣扎的公子小白准备进行最后一次哆嗦,因为莒国虽然人穷国弱无法给小白任何支持,但有一条巨大的优势——离家近!一听到祖国的召唤,远方的游子立刻坐上了通往春天的地铁,鲍叔牙带着小白,管仲带着公子纠都出发了,但两拨人似乎都不怎么着急,小白是因为离齐国近,公子纠不着急是因为有后台,鲁国一听说公子纠要回国继承君位,立刻派国防军护送回国,声势浩大,大有匡扶正统的意思,当然,公子纠之所以有恃无恐,因为他还有一招杀手锏——管仲! 一颗黑心两手准备,老谋神算的管同学可不打算让小白顺利回国,于是快马加鞭追赶小白的车队,小白和鲍叔牙正在前面悠哉悠哉的浪,突然感到背后突如其来的骚,闪了他们的腰。转身一看,管仲带着骑兵连托着意大利炮追了上来,小白:“老鲍啊,你基友来干啥?”
鲍叔牙:“带着家伙事来,肯定不是来拜年的。见机行事吧”
管仲上前:“公子,,老鲍,我给各位拜年啦。”
“废话少说,有话快说!”
“请问公子,何故回国?”
“不知不觉把他乡,当做了故乡,故乡却已成他乡,偶尔你才敢回望!”
“别装蒜啦,我知道你为啥回去,公子纠是兄长,由他继承大统名正言顺符合礼法,您不用回家了,您的前半生注定漂泊,后半生......您就习惯了。”
“先君(齐襄公)去世,为臣为弟,哪有不奔丧的道理?”
“这么说,您是一定要回去了?!”
小白不再理会管仲,管仲看无法劝服小白,于是调转马头准备撤回,谁知说时迟,那时快,那时没有管仲快,只见他回身一箭,正中小白,“哎呀,卧槽!”小白应声倒下,众人赶紧上去止血,掐人中,人工呼吸,完了,小白死了!
管仲一听,喜上心头:“天佑公子纠!”
然后,赶紧快马加鞭回去报喜,公子纠一听小白已经翻白肚了,长长的输了一口气:“ 对方已经团灭,咱们可以尽情的嗨起来了!”
于是,公子纠的队伍放慢了脚步,走三天玩两天,管仲也劝公子纠:“猥琐发育,别浪!”
公子纠不以为然:“小白不都死了吗?老子当老大铁板钉钉!”
小白死了?怎么可能,主角光环有时就是这么不讲道理,要是他真死了,这一章我还讲个鸡毛掸子啊,于是我一巴掌把小白呼醒了:“再不起来,观众就要给我寄刀片了!晚上盒饭没鸡腿了!”
小白一个鲤鱼打挺:“管仲走了没?!”
“走.....走了”
“走远了?”
“远了!”
“跑!赶紧跑!千万不要,回头拍照!”
大家都还在蒙圈,只见小白一骑绝尘而去.....果然,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8-03-09 16:57:42 +0800 CST  

楼主:南柯月初

字数:403140

发表时间:2017-03-12 05:1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4-13 13:25:13 +0800 CST

评论数:596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