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美国 道美国----一个现代帝国的传奇崛起[连载]

作者:@u_103948181 时间:2015-10-01 10:19:25
顶潇湘
_____________
谢谢假日的支持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10-01 21:37:55 +0800 CST  
作者:@我还在云中漫步 时间:2015-10-01 23:17:26
楼主节日快乐~
-------------------------------
祝长假过得开开心心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10-01 23:27:27 +0800 CST  
人背时,万事衰。格兰特很孤独、痛苦,内心充满挫败感。但还没完。这时,奉命调往加利福尼亚另一个军营,到新军营后他叫苦不迭----因为新上司是个过去与他有嫌隙的人。上司有事没事欺负他一下,心地单纯的格兰特那里受得了这样的气,要是在学校,恐怕要挥舞拳头了,可这是军营。

在极度苦闷和无奈中,他开始喝酒,以酒解愁,发展到酗酒。大家给他送了一个欢快的名字----酒鬼。有一次他给大家发工资,当场醉倒。上司命令他戒酒,让他填写一份辞职书,暂不签名。规定如果格兰特再喝酒,就必须签字生效。

格兰特怕了,戒了一段时间。有一次在晚会上,一位军官太太请他喝,他不喝,军官太太一再请,他就是不喝。后来军官太太请他喝点混合甜饮料,他喝了。第二天,军营到处传他喝了酒。上司勒令他在辞呈上签字。

他这时反应过来,可能中了圈套。好友也劝他不要去签字,即使送去审判,也不要怕,事情原委是可以查清的。可格兰特对军营已经忍耐到了极点,片刻不愿再呆。而且也不愿被审判,不愿把事情闹大,让心爱的妻子知道他在军营是如此地不堪。

签字,递上,出门,完成了辞职程序。

刚完成这一套程序,就收到一封信,信封里是一份晋升状,他被上级正式晋升为上尉。

生活,多么地搞笑。

上尉之职也挽救不了这一切。格兰特15年军旅生涯,到此结束,成了一介平民。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10-02 10:09:21 +0800 CST  
他从旧金山搭船到纽约,已经身无分文。不得不去找纽约军营的老校友西蒙.玻利瓦尔.巴克纳上校帮忙,巴克纳够义气,从军营军官手上募捐50元,解救格兰特。

落毛的凤凰不如鸡。格兰特只会驯马和军事,其他一律不会。父亲到处写信找关系,看能不能回到军队,没用。最后写信给国防部长求助。

国防部长在信中斥责格兰特,严词拒绝格兰特父亲的请求。信中还暗示,格兰特要对两件事作出解释:一件是醉酒传闻;另一件是在美墨战争期间,军需官格兰特掌管的资金中,短缺了1000美元,格兰特虽然还清了这1000美元,但没有说清短缺原因,别人怀疑,是不是格兰特侵吞了。

短款的事情格兰特说明过,但他那口头表达水平太差,他以为说清了,可领导没一个完全听懂了。

两件事连国防部长都知道,可见格兰特在军界已臭大街了。

这位国防部长不是别人,正是老学长戴维斯。

不帮忙就不帮忙,干嘛不经过调查就骂我、污蔑我----此仇不共戴天。格兰特终生没有原谅戴维斯的羞辱。

真是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

格兰特回家不知道干什么才好,只好种田。茱莉亚有60顷陪嫁土地,未开发而已。他搭了一栋土屋住着,开发土地。岳父支持少量奴隶帮忙,格兰特得亲自下田劳动。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10-02 10:10:16 +0800 CST  
一天,一位战友前来拜访他,不知道格兰特住哪里,就转身问一个老农:请问格兰特上尉住哪里?

那老农回答:我就是格兰特。

战友惊讶地瞧着眼前这个人,那个英武漂亮的格兰特,怎么会变成这样一个破烂土鳖?
战友:“天哪,你在干什么?”

格兰特:“我在解决贫困问题。”

格兰特种田不太在行,要把农产品卖出去更不在行,又恰遇经济危机。两年辛苦下来,一分未赚,反而欠了一身债。艰难之下,还得了疟疾,大病一场。

有人建议茱莉亚卖掉一个奴隶,可卖1500美元,这可是一笔不小的钱。

格兰特不同意,全部释放了奴隶。

自己再苦,也不做没良心的事。

1858年初,格兰特变卖所有的东西,都无力维持家庭。老婆和四个孩子不得不回娘家蹭饭吃。

他去跟岳父亲戚做房地产经纪人,可他既不会推销土地房产,也不会收房租。他没那口才,也没那厚脸皮,干了几个月不得不离开。

听说某县需要道路管理员,他积极争取,职位却给了别人。他在海关找了事情做,不料关照他的人不久死了,他被辞退。

1860年初,格兰特徘徊街头,无处可去,天下之大,竟然找不到一口饭吃。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10-02 10:11:52 +0800 CST  
正当他在街头犹豫之际,迎面走来一个老战友----谢尔曼。两人交谈各自的际遇。谢尔曼1853年当了银行家,1856年成了加州民兵少将,日子比格兰特好很多。可是,同一场经济危机,把谢尔曼的银行给“危机”掉了。他跑到堪萨斯当律师,不成功。1859年出任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校长,才稳住阵脚。

谢尔曼没有劣迹传闻,上面有人帮忙,所以能遇难呈祥。

两人交谈一番分手了。谢尔曼感叹:军校毁了山姆,把他教育得完全不懂外面的世界。
37岁的格兰特走投无路,不得不向自己屈服。他曾对父亲说,坚决不干动物毛皮加工业,现在只好向老父求助,愿意加入此行。老父叹气之余收了他。

父亲还是照顾了他,没让他操刀,避免杀生闻血味。安排他和弟弟一道,打理一处皮衣点。格兰特担任会计兼推销员,年薪600美元。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若是早听了老父的话,年轻入行,说不定已经是小财主了。
用20年的时间,在外面的世界梦游一般转了一圈,现在回到原点。

一般妇女看到丈夫如此潦倒无能,轻的要抱怨发脾气,重的要打架闹离婚,即使是理性妇女,也会给丈夫施压,逼迫丈夫“雄起”。可茱莉亚并没多少怨言,依然疼爱老公。格兰特升上尉后,茱莉亚不再呼夫名,改喊“格兰特上尉”。格兰特沦落到做皮衣店雇员,她依然觉得老公“一直都是最好的”。

呵呵,这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伴侣。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10-03 00:08:52 +0800 CST  
杰克森西点毕业后成了炮兵少尉。不久加入墨西哥战场。一次战斗中,上级下令撤退,杰克森拒绝。违抗军令,会被严惩。但杰克森不顾这些,只做正确的事。事后证明杰克森是对的,不但没受惩罚,还得到上级表扬。

战争期间,杰克逊结识同乡罗伯特.李,两人意气相投,作战都勇敢,都因功升为少校。1859年,两人联手抓获约翰.布朗,加深了友谊。1851年春,杰克逊辞去军职,出任弗吉尼亚军事学院自然哲学教授和炮兵战术教官。

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成立于1839年,是美国第一所州立军事学院,有“南方西点”之称。
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并不以培养军官为第一任务,其办学宗旨是造就文武合一、品质优良的青年。在服完预备役之后,通常仅有15%留在军中,其余进入各行各业,一旦国家需要再投身军旅。

杰克逊教授对宗教极为虔诚,举止古怪,个性刻板,态度严厉。学生们非常不喜欢他,闹嚷嚷要把这个死脑筋怪物轰出校园。但他编写了一部高水平的炮兵教材,简单实用,沿用至今。

1857年,杰克逊和二任妻子造访魁北克亚伯拉罕平原战役遗址,瞻仰英国詹姆斯.沃尔夫将军纪念碑。98年前,沃尔夫领兵在此与法军决战,因其卓越指挥,大获全胜。此战是英法争夺加拿大决定性一战,法国被迫割让魁北克,英国继而占领加拿大。沃尔夫在决战接近胜利的时刻,身中三弹阵亡。

沃尔夫将军纪念碑上刻着他的遗言:“我死而无憾!”

杰克森在纪念碑前驻足神往,大声朗读沃尔夫的遗言,心潮翻滚,难以自制,深深感叹:“能象他这样死得其所,生而无憾”。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10-03 00:10:02 +0800 CST  
随着南北分裂,战争不可避免,南部西点校友面临严峻选择。

身为弗州人,杰克森的思想与弗州主流民意一致。他反对奴隶制。在军校时,每逢黑人向他致礼,他脱帽还礼,这在南方白人中绝无仅有。一位黑奴恳求杰克森从主人那里买下自己,杰克森答应,并让黑奴去工作,挣钱赎回自由。

杰克森反对分裂联邦,但认为各州有权决定自己的前途。联邦对南部进行武力威胁,让杰克森震惊。他说:“看他们轻描淡写地谈论战争,并以此相威胁,实在让人痛心。他们不知道战争的恐怖。我经历过战争,知道战争是所有罪恶的总和,因此我深怀惧意”。

杰克森尽管厌恶战争,反对奴隶制,也清楚南方实力弱,久战会失败。但他像李一样,选择了南方,也是出于对家乡的忠诚、对州权的保护、对自由的捍卫。

戴维斯在1857年布坎南取代皮尔斯当选总统后,退出内阁,当选参议员。他反对分裂联邦,又主张捍卫州权。他赞同奴隶制,北方人说奴隶生活困苦,经常遭受奴隶主的压迫,戴维斯感到很奇怪。因为他爸爸是南方拥有500名以上奴隶的12人之一。他自小和黑奴打交道,全家对奴隶很好,完全不像北方人说的那样。他怀疑北方人信口雌黄,另有所图。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10-03 00:10:53 +0800 CST  
作者:@wamtwwamtw 时间:2015-10-03 11:12:43
把state翻译成州,绝对是一个败笔,体现了中西文化的鸿沟。正确的翻译是国,或者邦。文章中的某些话,如果以国代替州,韵味就大不一样,比如:

杰克森反对分裂联邦,但认为各州有权决定自己的前途。

应为:

杰克森反对分裂联邦,但认为各国有权决定自己的前途。
--------------------------------------------------------------
有道理。我也这么认为。
因翻译误导词义的还有不少,比如:

印第安人和印度人实际是一个词;
亚美利加、美利坚、亚美利哥来源于一个词;
汤姆和托马斯是一个词;
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含义,和我们通常理解的相反;
印第安人某某部落,翻译为印第安某某王国更符合实际;
还有“公妻制”、“按需分配”等扭曲了本来的含义。
等等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10-03 13:54:02 +0800 CST  
作者:@xingyuewandao 时间:2015-10-03 18:21:20
节日快乐everyone
-------------------------------------
哈哈,祝每天快快乐乐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10-03 20:19:32 +0800 CST  
1858年,他在波士顿发表反对脱离联邦的演说。林肯赢得总统大选、南卡宣布脱离联邦后,戴维斯在家乡州----密西西比州议会中反对脱离联邦,遭到多数州议员反对。此刻他终于明白,家乡脱离联邦不可逆转,他不得不转变态度,支持分离。1861年1月21日,他宣布密西西比脱离联邦,辞去联邦参议员职务。

戴维斯辞职后的第4天,被委任为密西西比部队少将。2月9日,被南部邦联制宪会议提名为临时总统。

一个长期反对分裂国家的人,阴差阳错成了分离势力的头头。

大战来临,军官分野。原联邦1098名军官中,286人参加南军。西点824名毕业生军官中,184人回到南军,900名西点毕业的平民中,99名投南。从数字上看,好像投南的人数处于绝对劣势。但是,当时许多联邦军官,驻防在边疆,以防范外国和印第安人,一开始能参加平南的军官,比南方多不了多少。

罗伯特.李南下后,林肯不得不重新选将。

斯科特向林肯推荐麦克莱伦。斯科特是看着麦克莱伦长大的,又清楚他在美墨战争中的优秀表现,故而力荐。林肯有点犹豫,因为麦克莱伦是民主党人,在大选中支持道格拉斯,还利用铁路公司经理的职权,让火车晚点,导致某县一火车共和党选民无法投票,结果该县道格拉斯取胜。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10-03 22:50:25 +0800 CST  
麦克莱伦声誉很好,宾州、纽约、俄亥俄三个大州,争相请他去当州民兵司令。南方也看上了他。他反对分裂,没有答应。俄亥俄州长最有恒心,感动了麦克莱伦。1861年4月他就任俄亥俄州民兵少将。来自俄亥俄的财政部长蔡斯,也向林肯推荐麦克莱伦。

大家都赞同麦克莱伦,看来确实是人才。林肯任命他为联邦少将,主管俄亥俄战区。

林肯任命弗里蒙特为少将,主管西部战区。这位与布坎南竞选总统失败的共和党人,是激进废奴派的代表。

林肯任命第三名少将名叫亨利.哈莱克(Hengry Wager Halleck)。他1839年毕业于西点,成绩名列第3,进入工兵,对海岸防御颇有研究,撰写了著作,为斯考特激赏,派他去欧洲考察,回来后讲课出书,成为颇有名声的军事理论家,人称“智多星”。美墨战争中他在加州,和汉密尔顿的孙女伊丽莎白结婚,很快当律师致富,战前为加州民兵少将。哈莱克也是民主党人,倾向南方,但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开战后,军中将领和斯科特极力推荐,林肯任命其为少将,出任密苏里战区司令。

萨姆特要塞英雄安德森北归后荣升准将,林肯这次重用他,任命他为关键的肯塔基战区司令。

正规军之外,林肯任命了三位志愿军少将:前参议员、前财政部长、纽约民兵少将约翰.迪克斯,前众议院议长、马塞诸塞前州长内森尼尔.巴克斯和巴特勒。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10-03 22:51:07 +0800 CST  
与此同时,戴维斯也在拜将。为了在气势上胜联邦军一筹,南军设上将军衔,压北军少将一头。

在林肯任命麦克莱伦后两天(1861年5月16日),戴维斯任命塞缪尔.库伯为上将。库伯1817年西点毕业,长期在国防部坐机关,军衔上校。他组建了南方国防部,成为南军事实上的军队总管。

戴维斯此后任命的第二位上将是前太平洋战区司令阿尔伯特.约翰斯顿,战前是荣誉准将。他获知家乡州德州独立后,弃官投南,千里走单骑,奔向南邦联首都蒙哥马利,到达后得知首都迁往弗州里士满去了,又奔向新首都。

第三位上将就是罗伯特.李。

他南归后隐居。弗州独立后寻统军之将,先找到老将军斯科特,斯科特坚决拒绝。他虽是弗州人,但早已洞穿时局,知道奴隶制必败,南方必败,只有选择联邦一边,才对国家最有利,对家乡人民最有利,若投南,必定会迁延战祸,对南北方人民都不利。当来人一再劝说斯科特时,斯科特严词回答:“别再说了,我在联邦的旗帜下为国效忠50年,只要上帝我还给我一口气,我就要用剑来保卫这面旗帜。”

弗州再找到李,李的态度是自己不主动寻求军职,但如果弗州找他,他就答应,他觉得忠于家乡、保卫亲友是他的责任和义务。于是,他被任命为弗州陆海军总司令,组织州志愿军。随后戴维斯请他担任南邦联总统军事顾问,由此封将。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10-03 22:52:30 +0800 CST  
第四位上将是约瑟夫.约翰斯顿。他和李是亲戚。

第五位上将是博勒加德。早在战前的1861年1月,联邦军方任命博勒加德为西点校长,他任职5天后,家乡路易斯安那州宣布脱离联邦,军方宣布任命作废,博勒加德抗议,说自己心向联邦,不赞成分裂,但国防部不信,“小拿破仑”只好仓皇归乡。

回州后希望担任州民兵司令,但这个职位被早一年的师兄布拉格获得,因为布拉格在美墨战争中,救了戴维斯一命。布拉格看到博勒加德有西点校长的资历,就任命他为上校,担任州军队二把手。博勒加德拒绝,反而以列兵的身份参军,以此表示抗议。暗中却动用关系向戴维斯施压,谋求南军总司令之职。

布拉格看到西点校长拒绝受命,就找来州立大学校长来当上校。但等了好几天,没见这位校长来上任,一问才知道,这校长已经跑了。这位校长不是别人,正是谢尔曼,他是俄亥俄人,看到南方独立后,校园学生高呼打倒北方佬,估计在南方混风险大,赶紧携老婆孩子逃回北方。

戴维斯新任总统,各类烦事令他焦头烂额。博勒加德相当南军总司令是不可能的,但又不能不给他面子,于是升他为南方第一个准将,调到查尔斯顿负责防务。博勒加德一看军衔比布拉格高,也就不闹了。在收伏萨姆特堡以后,名声大噪。

前三位上将,都是戴维斯的好友。不消说,有任人唯亲的成分。这就引起后两位上将的不满。约瑟夫.约翰斯顿认为自己原来就是联邦准将,军衔最高,理应排第一,现在却排第四,很窝火。博勒加德认为自己担任过西点校长,又取得萨姆特堡战役胜利,资历和军功综合可排第一,应该当南军司令,现在排到第五去了,凭什么?

其实,最应该排第一的,是李。虽然他之前的军衔只是上校,但他是拒绝北军司令的职务投南的,按照职务相当的原则,他该任南军司令。不过,李修养好,不争名利,也就没什么情绪。他连将军服都不穿,仍然戴上校军衔,说要等到南方胜利后再穿将军服。

北方正规军中四将,三人出自西点。南方五将,全部来自西点。一场南北战争,几乎就是西点校友之间的比拼。从将军质量看,南方显然更胜一筹。南方五将中,没有一个真正赞同分裂联邦,却阴差阳错要为南部独立而奋战。

历史,有时候真的很奇怪。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10-05 01:05:02 +0800 CST  
第五节 初战

到了1861年7月,南北百姓都喊打喊得特别急。特别是北方群众谩骂林肯政府手脚慢,天天只听得雷响,不见下雨,不知道林肯干嘛去了。

林肯天天没干嘛,只是焦头烂额而已。他要进攻,斯科特说,别急,先要练好兵才行,林肯对军事不太在行,只好干着急。

斯科特错了吗?没错。那些新兵蛋子怎么能打仗?不练不行。只是朝野军事外行们很急,群众很急,舆论很急,林肯一个头两头大。

此刻,南方也在练兵。戴维斯遇到的问题与林肯相似,广大群众催促赶快打,罗伯特.李不急,他受命练兵,一练就是一两个月,把广大人民群众给急死了。

北方人说:林肯总统,赶快打呀,不要怕呀,我大北方这么多勇士,只要列好队一行军,就可以到里士满。这样一举拿下南邦联首都,战斗不就结束了吗?干嘛这么磨磨蹭蹭?

南方人说:戴维斯总统,不要怕,我大南方勇士,一个顶北方佬十个,他们只要敢来,可以揍他个屁滚尿流,一仗就可以赢得独立。

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吁下,林肯决定动手,不动手,那些服役期为3个月的士兵,就要期满回家喽。

当时担任进攻的军队是北弗吉尼亚军团,司令为欧文.麦克道尔(Irvin McDowell)。此君是俄亥俄人,是蔡斯的学生兼同乡。他于1838年从西点毕业,与博勒加德同学,在美墨战争中担任过一位少将的副官。在林肯物色前线指挥官时,蔡斯力荐这位学生,1861年5月麦克道尔从少校直升准将,担任北弗吉尼亚军团司令。

只是,该同志从没有指挥过打仗。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10-05 01:05:57 +0800 CST  
作者:@zlt4 时间:2015-10-03 00:40:15
顶潇湘!假期也持续更新,辛苦了!
--------------------------------------
谢谢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10-05 09:03:05 +0800 CST  
@咖啡和茶2013 2015-10-05 10:15:47
发布了图片

-----------------------------
谢谢美图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10-05 21:11:10 +0800 CST  
林肯要他南下进攻,他回答:总统啊,这支部队还是新兵,不能打仗,要打造一支能打仗的军队,需要很长时间。

林肯反驳:我们的部队是新兵不假,但对方也是新兵,再不进攻,这支部队就要解散了。

麦克道尔还是不动。林肯急了,找到推荐人蔡斯施压。蔡斯严令麦克道尔进攻。

恩师的话不能不听,除非这司令官不当了。麦克道尔不得不认真准备南下。

7月18日,麦克道尔领兵3.7万人,向前进发。

根据林肯等人确定的作战计划,此行并不是直接进攻里士满,而是向西攻击。从华盛顿到里士满只有200英里,路途不远,但群山起伏,河流纵横,易守难攻,弄不好会全军覆灭。

更为危险的是,华盛顿西部驻有一支2.2万人的南方部队,指挥官正是炮击萨姆特堡的英雄指挥官、南军上将、麦克道尔的同学博勒加德。

若麦克道尔南下进攻里士满,他的同学就可以领兵突袭华盛顿,30英里路程不要一天即达,到时候首都危矣,弄不好会活捉林肯。

斯科特和林肯都不赞成直攻里士满。大家商定,麦克道尔先向西击败博勒加德,消除侧面威胁,再通过南北交通要冲----杉安道谷地,南攻里士满。

麦克道尔认真研究了战场形势。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10-05 23:03:13 +0800 CST  
博勒加德驻军杉安道谷地出口处,但杉安道谷地北端的哈泼斯渡口(布朗起义处),有一支北军和一支南军对峙,北军1.8万人,指挥官帕特森;南军1.2万人,指挥官约瑟夫.约翰斯顿。同时,在一个叫弗吉尼亚半岛的地方,也有一对南北军对峙。

麦克道尔确定的作战计划是,自己秘密突袭博勒加德,迫使南军退却,再找有利地形决战。

实施这一军事行动的前提条件是,另外两支北军必须防止两支南军支援博勒加德,特别是帕特森必须缠住约翰斯顿,不让他支援。这样麦克道尔用3.5万人对博勒加德2.2万人,以优势兵力击败老同学。

麦克道尔计划7月8日出发。可过了一个星期还未动身。新兵蛋子们,不是这里捣乱,就是那里出包,志愿军各团问题接连不断,等消除这些啰嗦时,已经是8天之后了。

不管怎样,7月16日,部队总算出了华盛顿。

麦克道尔不知道的是,他的全盘计划,同一天下午送到了博勒加德手中。

原来,南部在华盛顿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情报网,首都著名的交际花都是成员,她是寡妇,无数权贵达人向她献殷勤,她轻松搞到麦克道尔计划,及时送达南军。

博勒加德获知同学的绝密计划后,迅速在杉安道谷地铁路交汇处,一个叫马纳萨斯的地方,沿奔牛溪(Bull Run布尔溪)布置8英里的战线,迎战北军。同时秘密要求约翰斯顿来援。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10-05 23:03:54 +0800 CST  
麦克道尔命令部队出城后急行军,突袭南军。他的部队确实跑得很快,不过不是向南跑,而是未出城就纷纷跑到大街,兴奋地大喊大叫:噢,我们去打仗喽,去揍南方佬喽。

城中居民极为兴奋,大家期望已久的大军终于出动,纷纷跟着军队看热闹。有的居民心潮起伏,深感打仗终生难得一见,不如去观战,见识见识我大北方勇士,如何击败南方佬。

打败南方佬是一句话的事,赶快去看呀,错过这次观战,下次就没有机会了。

女士们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男士们穿着正装,随军出城。有的坐着马车,提着花篮,带着好吃的,快快乐乐跟着走,此行好像不是去看严酷的战争,而是去参加嘉年华,看真人秀,集体旅行。

刚出城,居民的马车、队伍在窄路上,堵住了军队,军民乱成一锅粥。

没有打过仗的新兵也很快乐,他们走走玩玩,开心得很。走一段就跑到路边山躲阴乘凉,看到土里有草莓,兴奋大叫,纷纷去摘……

麦克道尔叫苦不迭,这叫哪门子突袭,这是掩耳盗铃啊。如此大张旗鼓,南军恐怕早就知道,已经设下埋伏了。

麦克道尔不得不沿路搜索,确定没有南军伏兵,才前行。第一天,北军所谓的急行军,一共走了5英里。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10-05 23:04:44 +0800 CST  

楼主:潇湘观渔

字数:1426373

发表时间:2010-05-04 00:0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8-05 09:03:54 +0800 CST

评论数:3648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