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英雄——“卧冰求鲤”王祥

@回菊 4242楼 2014-10-17 22:12:05
本人对此碑的基本判断是,碑主作为并州的监军,应该在此战之前就在并州长期驻扎,是一个有威望、有能力的军事主管。考毕轨之前的并州刺史为梁习,其政绩常为天下之最,我认为其手下必有一个得力的军事主管,毕竟并州有南匈奴、鲜卑、乌桓分布,象来是征战之地,梁习能把此地管理好,必然有得力的军事助手,这个军事助手便是碑主。等梁习调入朝中,换来驸马身份的兖州东平人毕轨上任,此人可能与秦朗一样性情骄横,结果并州的步渡根受不了这位皇亲,关系搞砸了,在柯比能的挑唆下于是反叛出塞,作为军事主管的碑主派出董、苏二将想把步渡根追回,并且是儿子一同前往,结果不幸与柯比能之子在楼烦相遇全军覆没。此役使魏国大损脸面,但明帝并没有追究毕轨而是将碑主撤职,但又听取朝中大臣的意见,旋而将碑主复职并派出秦朗率中军前往平叛。其实事件的平息并没有发生大战,而是碑主采取扶柔的政策使鲜卑回归,整个事件得以平息,但步渡根还是被柯比能所害。此碑就是记载此事的。鲜卑的反叛原因应该在毕轨,但碑主却担当了失职之责,并因此损失了长子,怎么能不令人伤感呢,此碑表达的意思完全体现了这一点,是伤感的情调,是出了大力反而受委屈的情调,如果碑主在并州无威望,无长期驻扎的工作经历是难以作到的,他其实是在代主受屈。
-----------------------------
黄初四年(223),凉州刺史兼护羌校尉太原温恢死于上任的途中。汝南孟建接任。太和二年(228)正月,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此时凉州刺史兼护羌校尉徐邈尚未到任,而并州刺史梁习入京担任大司农。孟建应接替梁习而担任并州刺史(亦可能某将军领并州刺史)。

三国志》云:“南阳何晏、邓飏、李胜、沛国丁谧、东平毕轨咸有声名,进趣於时,明帝以其浮华,皆抑黜之;及爽秉政,乃复进叙,任为腹心。”名单肯定无毕轨。对曹叡来说,东平毕轨算是东宫故旧。黄初年间,曹叡被策封为太子,毕轨任文学(另毋丘俭在毕轨前任平原侯文学)。黄初末年到边郡任长史。曹叡登基后,毕轨应担任冗从仆射。《晋书》:“光禄勋,统武贲中郎将、羽林郎将、冗从仆射、羽林左监……”此职为宫中侍卫的主官,六百石,六品。而毋丘俭自旧主登基后先后任尚书郎和羽林监。毕轨后担任黄门郎(五品,六百石),负责传达皇帝的诏书。毕轨深得曹叡赏识,且曹叡嫁公主给毕轨之子,毕轨成为皇帝的亲家。疑在担任并州刺史前还短暂担任过散骑常侍。综合各种版本的魏方镇表,毕轨担任并州刺史的时间应为太和五年或六年。而孟建应升为并州都督(监并州诸军事)。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4-10-18 12:58:17 +0800 CST  
@回菊 4259楼 2014-10-19 22:26:25
楼主的意思是,毕轨之前梁习之后还可能有一位并州刺史,且是位这碑主,依据是什么呢?
-----------------------------
碑文“高明克柔,允武允文。牧彼徐凉,垂流惠勋”。舜时置天下为十二州,设立州牧,一称州伯,牧在是“管理”之意,也就是州的行政长官。《礼记·曲礼》曰:九州岛岛之侯,入天子之国曰牧。《郑注云》:每一州之中,天子遣侯之贤者以为之牧也。又如《曹真碑》:公使持节镇西将军遂牧我州。

凉州刺史其实一目了然。依照顺序,魏国凉州刺史依次为邹岐、张既、温恢、孟建、徐邈。

建安十八年(213),曹操省凉州、并入雍州。延康元年(220)初,魏王曹丕升安定太守邹岐为凉州太守。张掖张进执郡守举兵拒邹岐,酒泉黄华、西平麹演各逐故太守。

延康元年(220)底或黄初二年(221)初,雍州刺史张既改任凉州刺史。邹岐下落不明。青龙四年(236)左右,邹岐任徐州刺史。

黄初四年(223)张既薨。魏郡太守温恢升任凉州刺史、护羌校尉,道卒。

黄初四年(223),汝南孟建接任凉州刺史、护羌校尉。太和二年(228)春离任,下落不明,只载官至征东将军。

太和二年(228),燕国徐邈接任凉州刺史、护羌校尉。正始元年(240)升大司农、司隶校尉。

上述五人,张既、温恢都逝于任上,徐邈入京为官,因此符合条件的只有二人:邹岐与孟建。青龙四年(236)左右,邹岐尚任徐州刺史。而刺史升都督为常制。如此,孟建应为唯一的人选。



另太和四年(230),曹魏设护匈奴中郎将。此时孟建的职位应为并州刺史、使持节护匈奴中郎将,加号冠军将军。太和五年(231)或六年(232),毕轨出为并州刺史,孟建升为并州都督,护匈奴。

给殷宪先生发消息,没有回信。再等几天,我专门就此碑开一帖,我们好好探讨探讨。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4-10-20 07:06:39 +0800 CST  
@回菊 4259楼 2014-10-19 22:26:25
楼主的意思是,毕轨之前梁习之后还可能有一位并州刺史,且是位这碑主,依据是什么呢?
-----------------------------
太和二年(228),并州刺史梁习入为大司农,刺史空缺,检索各《魏方镇表》,直到太和五年或六年,毕轨才担任并州刺史。并州刺史的位子至少空缺三年。此人应即是从凉州刺史任上失踪的孟建。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4-10-20 07:17:46 +0800 CST  
@回菊 4259楼 2014-10-19 22:26:25
楼主的意思是,毕轨之前梁习之后还可能有一位并州刺史,且是位这碑主,依据是什么呢?
-----------------------------
@wzheguilai0416 4261楼 2014-10-20 07:17:46
太和二年(228),并州刺史梁习入为大司农,刺史空缺,检索各《魏方镇表》,直到太和五年或六年,毕轨才担任并州刺史。并州刺史的位子至少空缺三年。此人应即是从凉州刺史任上失踪的孟建。
-----------------------------
案辛毗传,冗从仆射毕轨表言:“尚书仆射王思精勤旧吏,忠亮计略不如辛毗,毗宜代思。”帝以访放、资,放、资对曰:“陛下用思者,诚欲取其效力,不贵虚名也。毗实亮宜,然性刚而专,圣虑所当深察也。”遂不用。出为卫尉。

案董昭传,曹叡登基,董昭任卫尉。太和四年(230),董昭以卫尉行司徒,六年(232),董昭升司徒。因此辛毗第一次担任卫尉的时间是太和六年(232)。而王思担任尚书右仆射的时间是从黄初六年(225)到太和六年(232)。毕轨担任冗从仆射的时间应并非为辛毗担任卫尉的时间。因此年毕轨已在并州刺史任上,且此年即是楼烦之战的时间。其担任冗从仆射及黄门侍郎的时间至少应是太和初年,而非太和初年即任并州刺史。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4-10-20 11:12:49 +0800 CST  
@readtodo 4262楼 2014-10-20 08:24:45
@wzheguilai0416
-----------------------------
欢迎新朋友!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4-10-20 21:51:04 +0800 CST  
@回菊 4241楼 2014-10-17 21:21:43
对于此冠军将军碑,较之魏受禅碑来讲,全文补正的难度相当大。特别是人名部分,基本上无法复全。但是对于前部的叙事部分,如能仔细推敲,说不定还可以补全。
楼主认定此碑碑主为孟建,其基本依点就是“牧彼徐凉”和凉州刺史的考证,这相当的有依据。但是对于颜氏家族所述其祖颜盛曾经在黄初年间从事过徐州刺史一说,也不能一概不论。这条史料虽是唐人追述先祖提及,但说得是有鼻有眼,有官职有爵位,且颜盛之子......
-----------------------------
回菊兄,已就此碑专门开帖。http://bbs.tianya.cn/post-no05-354810-1.shtml晚上要开家长会,争取晚上整理好,全部发上来。敬请雅正。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4-10-21 18:14:08 +0800 CST  
@回菊 4241楼 2014-10-17 21:21:43
对于此冠军将军碑,较之魏受禅碑来讲,全文补正的难度相当大。特别是人名部分,基本上无法复全。但是对于前部的叙事部分,如能仔细推敲,说不定还可以补全。
楼主认定此碑碑主为孟建,其基本依点就是“牧彼徐凉”和凉州刺史的考证,这相当的有依据。但是对于颜氏家族所述其祖颜盛曾经在黄初年间从事过徐州刺史一说,也不能一概不论。这条史料虽是唐人追述先祖提及,但说得是有鼻有眼,有官职有爵位,且颜盛之子......
-----------------------------
@wzheguilai0416 4265楼 2014-10-21 18:14:08
回菊兄,已就此碑专门开帖。http://bbs.tianya.cn/post-no05-354810-1.shtml晚上要开家长会,争取晚上整理好,全部发上来。敬请雅正。
-----------------------------

看来回菊兄工作繁忙啊。好吧,有空再去此帖探讨碑文。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4-10-23 22:05:27 +0800 CST  
@wzheguilai0416 4146楼 2014-06-25 21:13:59
241年,孙吴攻曹魏的主战场是荆州。朱然守江陵的士兵为5000人,而此役朱然却率5万士兵围攻襄樊,荆州的军事指挥大权明显落到朱然的肩上。为何长期主政荆州、驻扎在武昌的陆逊会缺席呢?
笔者推测,孙韶去世,群龙无首。孙权怕孙韶的儿子们及部下不是王雄的对手,因此极可能派陆逊在孙韶去世后立即奔赴京口(今镇江)而部署防御工作。这应是孙吴第一名将与三国第一英雄王祥间的第一次对峙。此次对峙极为短暂,只有数月的时间。由于驻扎在荆州的都督夏侯儒作战不力,不久王祥即转至荆州担任都督,从而展开了与陆逊、朱然等孙吴名将长达四年的对峙,此为后话。王雄为何未直接渡江攻下建业呢?我们接下来还是结合广陵之战、洞口之战细致地分析。
-----------------------------
正文:

洞口之战为曹丕首征孙吴之战,发生在黄初三年(222);广陵之战有两次,分别发生则在黄初五年(224)。按照顺序,我们先从洞口之战说起。

洞口之战是曹丕首次征战孙吴的会战中的一场战役。原因是因为孙权向曹魏称藩,却不向洛阳遣太子作为人质,曹丕怒而兴兵。

黄初二年(221)秋,孙权向魏称藩。魏遣使责吴太子入侍为质。孙权指天为誓,为之流涕沾襟。魏使还,侍子不至,但多设虚词。魏遣侍中辛毗、尚书桓阶至吴盟誓,并征任子,权辞让不受。

《文帝纪》对曹魏与孙吴的首战只字未提,《三国志》其实是泼墨般地描述洞口之战。曹魏其实是大举兴兵,兵分三路讨伐孙权。

《孙权传》:秋九月,魏乃命曹休、张辽、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须,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围南郡。权遣吕范等督五军,以舟军拒休等,诸葛瑾、潘璋、杨粲救南郡,朱桓以濡须督拒仁。…………冬十一月,大风,范等兵溺死者数千,馀军还江南。曹休使臧霸以轻船五百、敢死万人袭攻徐陵,烧攻城车,杀略数千人。将军全琮、徐盛追斩魏将尹卢,杀获数百。”

魏主将《曹休传》载:“帝征孙权,以休为征东大将军,假黄钺,督张辽等及诸州郡二十馀军,击权大将吕范等於洞浦,破之。”


《魏志·董昭传》:“三年,征东大将军曹休临江在洞浦口,自表:‘原将锐卒虎步江南,因敌取资,事必克捷;若其无臣,不须为念。”帝恐休便渡江,驿马诏止。时昭侍侧,因曰:’窃见陛下有忧色,独以休济江故乎?今者渡江,人情所难,就休有此志,势不独行,当须诸将。臧霸等既富且贵,无复他望,但欲终其天年,保守禄祚而已,何肯乘危自投死地,以求徼幸?苟霸等不进,休意自沮。臣恐陛下虽有敕渡之诏,犹必沉吟,未便从命也。‘是后无几,暴风吹贼船,悉诣休等营下,斩首获生,贼遂迸散。诏敕诸军促渡。军未时进,贼救船遂至。”

《张辽传》:“孙权复叛,帝遣辽乘舟,与曹休至海陵,临江。”

《王凌传》:“文帝践阼,拜散骑常侍,出为兖州刺史,与张辽等至广陵讨孙权。”


《吴志?吕范传》:“曹休、张辽、臧霸等来伐,范督徐盛、全琮、孙韶等,以舟师拒休等於洞口。时遭大风,船人覆溺,死者数千,还军,拜扬州牧。”


《全琮传》:敌数以轻船钞击,琮常带甲仗兵,伺候不休。顷之,敌数千人出江中,琮击破之,枭其将军尹卢。

《徐盛传》:曹休出洞口,盛与吕范、全琮渡江拒守。遭大风,船人多丧,盛收馀兵,与休夹江。休使兵将就船攻盛,盛以少御多,敌不能克,各引军退。

《贺齐传》:会洞口诸军遭风流溺,所亡中分,将士失色,赖齐未济,偏军独全,诸将倚以为势。齐性奢绮,尤好军事,兵甲器械极为精好,所乘船雕刻丹镂,青盖绛襜,干橹戈矛,葩瓜文画,弓弩矢箭,咸取上材,蒙冲斗舰之属,望之若山。休等惮之,遂引军还。


洞口之战究竟发生在哪里呢?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4-10-24 10:24:04 +0800 CST  
以前总对百度帖吧有偏见,可阅读了LXL1105BCB朋友的文章《曹丕三路伐吴之战洞浦口位置考辩》http://tieba.baidu.com/p/2810969684,我的态度大有改变。 今引其文,在此向LXL1105BCB朋友致敬、致谢。

二、传统史学对洞口位置的看法

1、传统史学多认定洞口位于三国时期的历阳县(近代为安徽和县)长江边。
《资治通鉴·胡三省音注·卷六十九》:据《张辽传》:帝遣辽乘舟与曹休至海陵,临江,与诸将破吕范。”又据《贺齐传》:“齐督扶州以上至皖。黄武初,魏使曹休来伐,齐住新市。会洞口诸军遭风流溺,赖齐未济,诸将倚以为势。休等惮之,遂引军还。”又据《王淩传》:“辽等至广陵,临江。”盖广陵即海陵也。萧子显曰:“南兖州刺史每以秋月出海陵观涛,与京口对岸。”又据《晋书·谯王尚之传》:“桓玄攻尚之于历阳,使冯该断洞浦,焚舟舰。”则洞口在历阳江边明矣。

《三国志集解·吴主传》:“《曹休、臧霸二传》作“洞浦”,《董昭传》作“洞浦口”,《吕范传》作“洞口”。洞口,今安徽和州西南临江。胡三省曰:“据《张辽传》:帝遣辽乘舟与曹休至海陵,临江,与诸将破吕范。”又据《贺齐传》:“齐督扶州以上至皖。黄武初,魏使曹休来伐,齐住新市。会洞口诸军遭风流溺,赖齐未济,诸将倚以为势。休等惮之,遂引军还。”又据《王淩传》:“辽等至广陵,临江。”盖广陵即海陵也。萧子显曰:“南兖州刺史每以秋月出海陵观涛,与京口对岸。”又据《晋书·谯王尚之传》:“桓玄攻尚之于历阳,使冯该断洞浦,焚舟舰。”则洞口在历阳江边明矣。”

《读史方舆纪要·南直八·和州》:洞浦在州(指和州,即三国时期历阳县)西南临江。亦曰洞口。曹丕黄初三年伐吴,分命曹休等出洞口。晋元兴初,桓玄使其党冯该攻历阳,玄军断洞浦,焚豫州舟舰,州刺史谯王尚之帅步卒九千陈于浦上,军溃而还。洞浦盖亦江浦之别名矣,今堙。

2、另一说法认为:京口(即徐陵)的对岸为洞口

《资治通鉴·胡三省音注·卷八十》:徐陵与洞浦对岸,吴主权将吕范洞浦之败,魏臧霸渡江攻徐陵,全琮、徐盛击却之。又华核封徐陵亭侯,则徐陵盖亭名,吴以其临江津,置督守之。南徐州记曰:京口先为徐陵,其地盖丹徒县之西乡京口里也。

《三国志集解·吴主传》:赵一清曰:“《方舆纪要·卷二十五》:京口先为徐陵镇,其地盖丹徒县西乡京口里也。”《通释》:“徐陵、丹徒、京城,其实一也。吴以其临江津,因置督守之。”胡三省曰:“徐陵与洞浦对岸,吴主权将吕范洞浦之败,魏臧霸渡江攻徐陵,全琮、徐盛击却之。”钟英按:“今太平府西南东梁山之北。”

分析历史上关于洞浦(洞口)的两种说法,其实都起源于宋元之际的胡三省对于《资治通鉴》的注解意见。但是同样的意见,胡三省自身就是相互矛盾的,其在《资治通鉴·卷六十九》下注云洞浦在历阳江边,却又在《资治通鉴·卷八十》下注云洞浦在徐陵对岸,而同时云徐陵即为京口(今镇江)。而后世学者未能仔细考证,即采纳了胡三省最前面的意见:洞浦在历阳。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4-10-24 11:35:38 +0800 CST  
三、洞浦(洞口)的位置错误原因的分析

通过前面对曹魏、孙吴两方面关于洞浦(洞口)史料的考证,不难发现:孙吴方面无一例外的称为洞口,而不称洞浦;反观曹魏方面,则多数称为洞浦,有一个写为洞浦口。这是什么原因呢?

个人以为:这是因为双方对某个地名简称的不同造成的误差。

对于地名用简称,不乏先例,比如街泉亭,就简称为街亭,由于亭在这里是政区单位(县、乡、亭等),因此简称时去掉中间的泉字,称为街亭(马谡的南山)。

看《三国志董昭传》,可知曹休与吕范大军交战地点实际全称是:“洞浦口”。而曹魏方面多简称此地为“洞浦”,取前两个字,而孙吴方面无一例外的简称为“洞口”,是去掉中间一个字,简称前后的各一个字,这是为何呢?

这是因为在历阳江边,确实孙吴方面还有一个小地方,已经命名为:洞浦。为了避免地名重复,所以徐陵对岸的“洞浦口”,在孙吴方面就不能简称为“洞浦”,而要简称为“洞口”了。

《晋书·谯王尚之传》:“桓玄攻尚之于历阳,使冯该断洞浦,焚舟舰。”可证在历阳附近江边,对于江南而言确实有一个小地方名为洞浦。谢钟英认为此地在“今太平府西南东梁山之北。”也就是历阳的西南十几里。但是,由于此地曹魏方面从未到达此地(在濡须口和当利口中间的长江边),因此很可能并不知道有此地名,故曹魏方面依然简称徐陵对岸的洞浦口为洞浦,因为曹魏方面没有重名的问题。

由此,唯一一个貌似能够证明洞浦口是位于历阳江边的《晋书》记载,反过来成为了解释为何孙吴方面不称呼“洞浦口”为“洞浦”,而都称为“洞口”的原因。

胡三省为何搞错呢?就是因为误以为历阳的这个“洞浦”,和广陵的“洞浦口”,是同一个地点,而没有注意到,孙吴方面为了避免重名,已经改简称此地为“洞口”,而不称“洞浦”了。

那么,如果去掉了《晋书·谯王尚之传》这个证据,还有什么证据可以支撑洞浦口在历阳吗?我的答案是:没有。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4-10-24 11:40:08 +0800 CST  
四、洞浦口正确位置考证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军事观点,即使吕范水军遭到大凤袭击有很大损失,但是随后孙吴水军增援部队就赶到,因此长江的控制权基本都在孙吴水军的掌控之下。曹魏陆军有可能从某地点用油船横渡一批部队到南岸作战,但是不可能大军在长江中自由航行,挑选登陆地点上岸,因为这样半路就会被赶来的强势孙吴水军击沉、消灭。

因此,曹休、张辽、臧霸、贾逵、王凌等军营地都在洞浦口同一地点集结作战,而不会打败吕范后沿着长江再跑几百里地以后去登陆。

1、《三国志王凌传》的记载证明,此路曹军作战地点在徐州广陵郡境内,而不在扬州九江郡境内。

《三国志王凌传》:“文帝践阼,拜散骑常侍,出为兖州刺史,与张辽等至广陵讨孙权。”这是二个写明了作战地点所在地区的史料,由此证明打败吕范的洞浦口应在徐州广陵郡江边。当然由于广陵郡也有广陵县,并且也在长江边的京口对岸,因此,此处的广陵,既可能是指的广陵郡,也可能是指的广陵县,但是地域的指向是明确的。

2、《三国志张辽传》的记载证明,此路曹军作战地点在海陵县境内,而不在扬州的历阳县。

《三国志张辽传》:“孙权复叛,帝遣辽乘舟,与曹休至海陵,临江。”《宋书州郡一》:“海陵令,前汉属临淮,后汉、晋属广陵,三国时废,晋武帝太康元年复立。”可知广陵郡海陵县在西汉、东汉都是属于徐州广陵郡的,只是到了三国时期才逐渐废弃。而此条史料证明在黄初三年此县还存在。

这两条史料,是明确记载曹休、张辽等于吕范交战的洞浦口是位于广陵郡的,可能是广陵县,或者是海陵县,但是均是属于广陵郡的长江江边确认无疑。两条史料都明确记载两军交战的地点在广陵,而结合其他史料两军交战的详细地点则为洞浦口,则洞浦口在广陵是确证无疑的。

这应当是洞浦口在广陵郡而非九江郡的铁证。


3、《三国志吴主传》的记载证明,此路曹军击败吕范后,趁机渡江攻徐陵(京口),可证洞浦口应当在徐陵对岸。

《三国志吴主传》:“冬十一月,大风,范等兵溺死者数千,余军还江南。曹休使臧霸以轻船五百、敢死万人袭攻徐陵,烧攻城车,杀略数千人。将军全琮、徐盛追斩魏将尹卢,杀获数百。”

我们知道,历阳到徐陵有沿江水路数百里,其间还要通过当利口、牛渚以及孙吴都城建业,这三个地方,都是孙吴水军严密设防的重点地区,难道曹休军在历阳击破吕范水军后,沿着长江要突破这三道防线跑去徐陵登陆攻城?难道曹军不会就在建业城外登陆,直接攻击孙吴都城?

其实,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曹魏军缺乏大型战船,是不能与孙吴水军在长江里直接交战的,而只能采取用轻船(也即油船,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大舢板)运载陆军偷渡过江,登陆作战。因此,所谓曹魏军从历阳沿江突破三道防线跑去徐陵登陆,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件。

唯一的解释就是:洞浦口就在徐陵(京口)对岸。当曹魏军利用大风暴暂时打败孙吴水军,江面暂时没有敌人水军巡防,就派遣油船运送陆军偷渡过江攻打徐陵,可惜未能攻克。

4、从吕范为防守方主将看,曹休军的攻击地点洞浦口应当在建业东面而非西面。
《三国志吕范传》记载:“权破羽还,都武昌,拜范建威将军,封宛陵侯,领丹杨太守,治建业,督扶州以下至海。”

考《三国志集解吕范传》:“谢忠英曰:扶州当系江宁西南江中之洲,未能确指其地。”由此可知,扶州应当是位于建业附近西南不远的江宁县附近长江中的中洲,成为孙吴江防防区的分界点。吕范的江防范围就是从建业向东一直到长江入海口。

由此,徐陵(京口)对岸的洞浦口正好位于吕范的江防防区之内,因此由其担任此路防卫总指挥名正言顺。而历阳实际上是位于建业以西二百多里,并不属于吕范的江防防区。这也能证明:洞浦口应当位于建业以东到长江入海口之间,也就是徐陵(京口)对岸。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4-10-24 11:45:50 +0800 CST  
5、从贺齐的防区和距离看,洞浦口应当不在历阳而在京口。

《三国志贺齐传》记载:“拜安东将军,封山阴侯,出镇江上,督扶州以上至皖。黄武初,魏使曹休来伐,齐以道远后至,因住新市为拒。”

从这里不难看出,孙吴方面此时对于江东地区的江防,分为两个防区:吕范负责建业向东到长江入海口,贺齐负责建业向西到皖。这里的皖,我以为当指皖口,而非远离长江的皖县,因为贺齐是负责“出镇江上”,也就是负责江防。

如果洞浦口在历阳,那就正好位于贺齐的江防区内,而且历阳大致位于建业到皖口的中间,注意本传的记载,为何会说贺齐“以道远后至”呢?这个解释不通的。

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洞浦口是在建业以东的徐陵对岸,这样贺齐要从西部防区赶过来,相比吕范等在本地防区的部队就属于道远了,因此其赶到时间较晚也就合理了。

6、从吕范督五军中的孙韶职责看,洞浦口应当位于其职责范围内的广陵郡。

《三国志孙韶传》:“后为广陵太守、偏将军。权为吴王,迁扬威将军,封建德侯。权称尊号,为镇北将军。韶为边将数十年,善养士卒,得其死力。”

《三国志吕范传》:“曹休、张辽、臧霸等来伐,范督徐盛、全琮、孙韶等,以舟师拒休等于洞口。”

从孙韶本传看,孙韶为广陵太守,驻守边防数十年,期间基本就是镇守此地,无有调防其他地区作战的记载,甚至连参战洞浦口战役的记载也没有。其实道理很简单:孙韶就是以广陵太守之职镇守广陵郡最南部长江防线,洞浦口之战,其驻防地区可能并非徐陵(比如在徐陵以东),因此吕范水军受损和反击曹魏渡江作战其都未参加,因此也无相关记载。但是吕范负责的总防区内是包含孙韶的。

如果洞浦口位于广陵南部江边,孙韶参与布防属于合理,而如果洞浦口位于历阳,则不在其职责范围内了。因此,从孙韶职责范围看,洞浦口也应当在广陵。

7、从曹仁与曹休军团的战役距离看,曹休军的主攻位置不应在历阳而在广陵。

如果洞浦口在历阳,则两个集团军实际上都是从合肥南下,只是过了巢湖以后,曹仁军团沿着濡须水南下攻濡须坞,而曹休军向东南到历阳。

从军事上看,这其实是不合理的。因为两个强大军团的作战地域过于狭小,一则不能达到迫使敌军分兵阻击的目的,同时自己的后勤补给都要走合肥一条路线,也很困难。

《三国志曹仁传》记载:“诏仁移屯临颍,迁大司马,复督诸军据乌江,还屯合肥。”
《三国志文帝纪》记载:“(二年)冬十月,授杨彪光禄大夫。以谷贵,罢五铢钱。己卯,以大将军曹仁为大司马。”

《太平寰宇记》载:“魏黄初三年,曹仁椐乌江以讨吴。”

曹仁为大司马在黄初二年十月,此后就率诸军进军乌江,这应当就是曹仁黄初三年攻濡须坞的前期行动。由此可知,曹仁军团是先进军乌江,再转进濡须坞的。那么乌江在何处?

《三国志集解·曹仁传》:“《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欲东渡乌江。瓒曰:在牛渚。《括地志》云:乌江亭即和州乌江县是也,晋初为县。《元和志》:乌江浦在乌江县东四里。《一统志》:乌江废县在安徽和州东北,乌江浦在和州东北四十里。”

这里,和州即历阳,乌江亭大致在历阳东北三十六里,或者说在牛渚的长江对岸。

这表明,三路进攻战役中,曹仁军团先进兵到乌江亭一带,也即历阳附近地区,随后才转向进攻濡须坞,这也是为何曹休军黄初三年十一月就击破吕范军,而曹仁军团要到第二年三月才攻击濡须坞,因为曹仁军团其实属于佯攻牵制性作战,其先进军乌江亭,作出要渡江攻击牛渚的样子,吸引孙吴部队到这一带布防。

分析完曹仁军团的作战情况,我们回头看就不难发现:如果洞浦口位于历阳,就等于曹休军团和曹仁军团黄初三年位于同一个地点,也即历阳附近地区,那么这还是三路进攻吗?这不变成两路进攻了吗?而且,曹休军团是拥有二十多个军级作战单位的大兵团,完全不可能和其他军团拥挤在同一个历阳地区。

因此,曹休军团的进军地区,应当不是和曹仁军团重复的历阳地区,而是广陵郡的海陵洞浦口。

8、从曹丕的攻吴战略可以判定广陵郡是最主要的攻击方向

纵观曹丕在位期间的三次真正展开的攻吴战役,除了第一次的三路进攻外(黄初三年),后两次竟然都是曹丕亲征到广陵郡的路线,分别是黄初五年和六年。这和曹操时期四次进攻巢湖地区形成了完全不同的攻吴战略。

由此可见,三路攻吴战役中,真正的主攻方向是曹丕亲临的荆州江陵方向(有上军大将军曹真、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左将军张郃、右将军徐晃等)和曹休统领的徐州广陵洞浦口方向(有征东大将军曹休、镇东将军臧霸、前将军张辽、兖州刺史王凌、豫州刺史贾逵等)。而曹休一路就有二十余个军的部队(估计在十万多人马),相比中路佯攻的曹仁军团(有名大将只有大司马曹仁)的数万人,可知曹休一路攻广陵实为主攻部队。

而且,曹休进攻方向是唯一一路成功渡江并展开攻城作战的,这也给了曹丕很大的信心,导致其此后两次大举攻吴,都走了此条进攻路线。

这一条的论证,主要目的是要证明:曹丕的攻吴战略与曹操有很大不同,他看到曹操四越巢湖不成,随改变攻吴战略,一巢湖一路为佯攻,荆州和徐州则为主攻。这说明:曹休军团攻吴走徐州广陵路线是完全合理的,是符合曹丕的攻吴战略的。

五、最后总结

归纳以上论述,有7各方面的证据,包括《三国志》的相关记载,可以证明曹休军团进攻的洞浦口应当位于建业以东的徐陵对岸广陵郡江边,而唯一一个好像能证明洞浦口位于建业以西九江郡历阳江边的《晋书》记载,实际上证明了在江南方面已经在此地另有一个小地方叫做洞浦。

由此,曹魏方面由于没有重名问题,故对于洞浦口简称为洞浦。孙吴方面对洞浦口的简称,由于需要避免和历阳江边的地名重名,所以不能简称洞浦,而只能简称洞口。

关于洞浦口的位置,当前史学界依靠的就是宋元之际胡三省的评注,但实际上,胡三省的评注也是相互矛盾有两个不同地点。如果结合《三国志》中两个对于洞浦口地点位置的定位性记载:广陵、海陵,其实不难得出正确结论:曹丕三路伐吴的洞浦口应当在徐州广陵郡南部的长江边。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4-10-24 11:51:41 +0800 CST  

书接上文

关于发生在徐州境内的洞口之战和广陵之战,田余庆先生在《汉魏之际的青徐豪霸问题》中有精彩的论述。开卷有益。今节引田先生文章并致敬、致谢。



三 臧霸夺兵事件

宋元之际的郝经据陈寿《三国志》撰《续后汉书》,其卷三五《臧照传》于臧霸所部与青州兵“鸣鼓擅去”之下,有“丕外虽尊宠霸,而心常疑之”之语。此语不见于今本陈寿书,或郝经录自陈寿书旧本①,或郝经所下己见。其中所说曹丕怀疑臧霸,是符合历史实际的。出于这种怀疑,曹丕在公元二二O年廷康、黄初之际的几个月中,于积极筹备登基的同时,也积极为剥夺臧霸的兵权而进行部署。

臧霸于建安十一年为徐州刺史,其后十余年中,本传不载迁官。曹丕即魏王位在延康元年一月,《臧霸传》谓其时,霸“迁爵镇东将军,进爵武安乡侯,都督青州诸军事”。这或许是曹丕企图利用臧霸的名望,去缓和由于青、徐兵擅归在青州造成的影响,本意并非正式赋臧霸以青州兵权。是年夏,曹植上《求祭先王表》,谓“先王喜食鳆鱼(按即鲍鱼),前已表徐州臧霸送鳆鱼二百,足自供事。”①可见臧霸此时还在徐州并末移驻青州。是年十月《魏公卿上尊号安》,臧霸仍以“使持节行都督督军徐州刺史镇东将军武安乡侯”列名其中②,而没有“都督青州诸军事”的职衍。臧霸“都督青州”之授,看来并未成为事实。或许《传》中“都督青州”是“都督徐州”之误,即臧霸以徐州刺史加带本州都督亦末可知。看来,在曹丕继统、百宫晋位之时,列名劝进的臧霸并末得到好处,实际上是受冷落的。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问题的另一方面,是曹休军职的调动。其时,曹休是曹氏宗亲中最有权势的入物之一。《曹休传》:休为中领军,“文帝即王位,为领军将军。……(四月,夏侯敦死),以休为镇南将军假节都督诸军事。”《魏公卿上尊号奏》,曹休以“使持节行都督督军领扬州刺史征东将军安阳乡侯”列名,时在是年十月。 《臧霸传》注引《魏略》:“文帝即位(按此指即帝位),以曹休都督青徐”,时在十月或稍后,曹休一年之中四次迁官。第一次,由中领军转领军将军,当务之急是整顿宿卫,以图尽快消除青徐兵鸣鼓擅去所引起的政治混乱。第二众迁镇南将军,当是代夏侯敦处理前一年襄樊之战的善后问题。第三次,迁征东将军领扬州刺史,自是料理东南方面对吴国的军务。曹休先后所任,都是当时有军国大事亟待处理的关键位置。当曹丕着手排斥减霸在青徐地区的军事势力的时候,又一次起用拥有权威的曹休“都督青徐”,曹休因而得以把臧霸及其它青徐豪霸置于自己的监督之下,并进一步把臧霸从青徐挤走。这样,曹丕未折一兵,就在青徐地区初步实现了“易诸城守,用谯沛人”这样—个重大措施在同青徐豪霸势力的斗争中,赢得了重要的一步。

下一步的措施是正式剥夺臧霸兵权。

《魏志·文帝纪》延康元年“六月庚午,遂南征。”同书《满宠传》,文帝即魏王位后, “大军南征,到精湖(按即津湖),宠率诸军在前,与贼(指孙吴军)隔水相对……。”津湖在中渎水域,今江苏高邮境。达是曹丕时期军进人中渎水域的首见记载。

曹丕对孙吴用兵,可以理解为易代之际为了预防外部干扰而采取的警戒指施。但是根据实际情况,警戒孙吴主要应当在巢湖方面和江汉方面,而不应当在中滨水域。此次南征循中渎水,并不当孙吴军锋,其实际目的疑在探测青徐虚实。是年十月,乃曹丕以曹休为征东将军领扬州刺史以及稍后“都督青徐”之命。

黄初三年(公元二二二年),吴、蜀夷陵之战结束不久,曹丕以孙权不遣质子为殊三路攻吴。西路曹真军远临江汉,目的是隔断吴、蜀之间可能出现的新的结盟,并威胁吴国新都武昌。中路酋仁军出濡须,即诸葛亮《后出师表》所谓曹操“四越巢湖不成”之处。西路军和中路军所临之地,都是魏、吴军队长期胶着的战场,这次魏国进军,都无战果。

值得注意的是东路魏军。曹休、张辽、臧霸率领的东路军,在历阳江边的洞浦破吴水师。曹休使臧霸以轻舟五百,敢死万人,袭击长江南岸的徐陵①。曹休、张辽则循江而下,径至海陵、江都。这是魏、吴之间的新战场。是役,曹休以征东大将军假黄钺,督张辽等及诸州那二十余军。据《宋书·百官志》,“假黄钺则专戮节将,非人臣常器。”⑧从曹休权位之重,可以看出他对部将臧霸等的控制力之强。

黄初三年之役,东路魏军对吴有一定的威胁。吴国山越不宁,江边守兵多撤向内幼,下游江防空虚。而曹休、臧霸等人也确有渡江作战的态图。《魏志 董昭传》:曹休临江在洞浦口,自表:“愿将锐卒虎步江南,因敌取资,事必克捷;若其无臣,不须为念”。帝恐休便度江,驿马诏止。时昭侍侧,因曰:“窃见陛下有忧色,独以休济江故乎?今者渡江,人情所难,就休有此志,势不独行,当须诸将。臧霸等既富且贵,无复他望,但欲终其天年,保守禄祚而已,何肯乘危自投死地,以求侥幸?苟霸等不进,休意自沮。臣恐陛下虽有敕渡之诏,犹必沉吟,未便从命也。”

按曹休祖父曾为吴郡太守,休十亲岁时拿母至吴避难,于吴地有历史关系,这或许是他们自愿渡江的一个原因。但是据《魏志·臧霸传》柱引《魏略》,曹休渡江之请实际上创议于臧霸。 《魏略》曰:“文帝即位,以曹休都督青徐。’霸谓休曰:‘国家(按,犹言天下,指曹丕)未肯听霸耳。若假霸步骑万人,必能横行江表。’休言之于帝,云云。显然,《董昭传》所说曹休表请渡江之事,正是循臧霸的要求而提出的;曹休上表所言,当即援用臧霸之意。未几,曹休、臧霸在洞浦口破吴水军,曹丕认为吴国有隙可乘,欲求侥幸,才由“驿马诏止”改为“诏敕诸军促渡”④。东路军中张辽在病,别无大将,渡江之任,自然落到首创其议的臧霸身上。臧霸也就在此时以轻舟袭击徐陵,其所领敢死,正好是他最初所请万人之数。曹休等也在这时乘流急进迎,到了海陵、江部。魏军过江既起于臧霸临时之议和曹丕侥幸之诏,并非既定的作战方略,也无充分的过江作战淮各,所以浅尝辄止,没有深人吴境。曹休、臧霸大军北归 (时张辽已病死江都),当是自江都沿中渎运行,而这恰论就是两年以前延康元年六月曹丕南征所采取的路线(至津湖而止),也就是两年以后曹丕广陵之役的行军路线。

臧霸的动向更是值得注意。以“无复它望”的臧霸,在不被曹丕信任并被挤出青徐的情况,贸然提出“人情所难”的南渡请求,这当如何解释?周寿昌读书得间,从“若其无臣,不须为念”二句文字,揣度曹休此言“尚有曲折”①,但未深究曲折是什么。在我看来,曲折确实存在,不过不在曹休本人而在臧霸,在臧霸与曹休之间。 “无臣”二句,或许就是曹休转述臧霸的原话。臧霸所说曹丕“未肯听霸”一语,更透露出城霸与曹丕之间确有曲折的消息。这是矛盾发展的新的一步。

臧霸虽然离开了青徐,但手中还有军队,所以问题尚未解决。臧霸渡江之事发生以后,据《臧霸传》注引《魏略》:“帝疑霸军前擅去(按指青徐军在洛阳鸣鼓擅去之事),今意壮乃尔,遂东巡,固霸来朝而夺其兵。”臧霸被剥夺兵权,本传隐晦其词,谓“征为执金吾,位特进”②。 《文帝纪》:黄初四年八月“辛末,校猎于荣阳,远东巡,论征孙权功,诸将以下进爵增户各有差。”夺兵之事,当发生于此时。从此以后,臧霸栖身洛阳,备位充数而已,再没有别的作为了。

臧霸兵权披剥存,曹丕取得了进一步的胜利。但是青徐诸将还没有悉数离开旧地,也没有悉数夺兵,因此还有矛盾,还有斗争。与广陵之役相始终的青徐动乱就是这一斗争的表现。

至于臧霸个人对曹氏政权的态度前引董昭评论他“既富且贵,无复它望”,是合乎实际的。臧霸降曹后数十年中,未见恃兵专恣或其它过误。鸣鼓擅去者为霸所遣别军,非必臧霸授意。渡江之请,也不见有非分迹象。曹丕以其“意壮”而夺其兵,不过是一种借口而已。真正的原因,还是如郝经《续后汉书》所说,曹丕本来怀疑臧霸有拥兵自重的可能,而洛阳骚乱更使曹丕看到隐患,所以对臧霸更不信任。这就是臧霸所说“国家未肯听霸”—语的实际内容。臧霸入朝后历文帝、明帝两代虽无权柄而礼遇有加。 《宋书·礼志》三,魏明帝太和四年(公元二三O年)八月,“东巡,过繁昌,使执金吾臧霸行太尉事,以特牛祠受禅坛”,以纪念文帝“受禅”,并表彰臧霸等群臣拥戴文帝的功绩。臧霸死后,于正始四年(公元二四三年)八月享受殊礼,受祀于曹操庙庭。


但是,斗争并不完全取决于臧霸个人效忠与否,青徐势力也不只是臧霸一个人的问题。青徐豪霸这样一个集团的存在,既然影响魏国政权的稳定和北方统一的巩固,那末斗争自然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还将继续进行下去,问题只是在什么时候和用什么方式进行就是了。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4-10-24 20:49:53 +0800 CST  
四 利城兵变与广陵之役

黄初五年、六年(公无二二四、二二五年),曹丕亲自督师远征,连续两次发动广陵战役。这两次战役都没有与吴军交锋。但是在战役过程中,据《魏志 文帝纪》记载,有一些异常事态值得注意。

黄初五年, "七月,行东,巡幸许昌官。八月,为水军,亲御龙舟,循蔡、颖浮淮,幸寿春。·…"九月,遂至广陵,赦青徐二州,改易诸将守。……十月,……行还许昌宫。"按,这里提到的广陵,据《魏志·刘哗传》,是指徐州所属的广陵泗口邻近魏广陵郡城淮阴。曹丕于此时此地颁布赦青徐二州以及改易青徐二州将守之令,史载未若其原委。曹丕办完这些事情以后,始由泗口至广陵故城,临江⑦。

黄初六年,"三月,……帝为舟师东征。五月,……幸谯沛。……六月,利城郡兵蔡方等以郡反,杀太守徐质。遣屯骑校尉任福、步兵校尉段昭,与青州刺史讨平之。其见胁略及亡命害皆赦其罪。……八月,帝逐以舟师自,从陆道幸徐。……十月,行幸广陵故城,临江观兵,戎卒十余万,旌旗数百里。……十二月,行自谯过梁。……七年,春正月,……行还洛阳官。"②据此可知,曹丕此次东证,至谯,延迟近半年,当是由于利城兵变的缘故。在循涡入淮的途中,曹丕离船,由陆道至徐(县治今江苏泗洪境),驻留一二月,也当与徐州兵变之事有关。《水经·泗水注》在叙述泗水流经魏阳时说:"陆机《行思赋》曰:'行魏阳之枉渚。'故无魏阳,疑即泗阳县故城也。……盖魏文帝幸广陵所由,或因变之,未详也。"从行军路线考察,曹丕此行当是从淮上"陆道幸徐"后,继续深入徐州郡县,进入泗水流域,在那里有所活动.然后乘泗南行,经魏阳入淮,再至广陵故城。清人焦循《刊记》卷二论及"陆道幸徐"事,谓"徐地在泗州、临淮之间,盖由泗州航行至广陵。"焦循所云广陵,当指魏广陵郡城淮阴。由此继续前行至长江北岸的广陵故城,舰队必循中渎。

两次广陵之役,与曹丕用兵相始终,《魏志·文帝纪》参差地记载着青徐地区动乱和曹丕处理动乱事宜的资料。这些资料文字简略,不详首尾,裴松之漏注,《通鉴》不录,后代史家无解,卢弼亦无所发明。但是联系到青徐地区的历史状况和臧霸夺兵事件,我认为广陵之役并非单纯的攻吴军事行动,它和青徐动乱问题必有密切关系。

事情应当是这样的:黄初四年曹丕剥夺臧霸兵权后,臧霸故土青徐地区出现不宁,而且规模不小。所以曹丕于翌年东征途次,在徐州所属广陵泗口颁令赦青徐参与动乱的人,以图平息事端。与此同时,曹丕乘机改易青徐将守,亦即正式解除吴敦、尹礼、孙康或他们的后任、部属的兵权(此的孙观确知已在濡须战死),以期彻底解决青徐豪霸问题。这就是五年前洛阳骚乱时有人提及的"易诸城守、用谯沛人"的方略。这样,矛盾未得解决,反而进一步激化,以至发生了有更大的声势和规模的利城兵变。利城兵变可以说是洛阳骚乱的继续和扩大。曹丕以屯骑、步兵两校尉的宿卫兵和青州刺史兵平叛,又在青、徐地区亲自处理平叛事宜,并赦免所谓"其见胁略及亡命者"。从曹丕的一系列处置看来,利城兵变的确不是一件可以等闲视之的草窃行动。兵变既经削平,历时二十余年的有复杂历史背景的青徐豪霸控制一方的问题,也就最后解决了。

利城兵变是地方事件,持续时间不长,所以不为史家注意。有的著作顺便提及,认为是农民起义性质。近时出版的《魏晋南北朝农民战争史科汇编》,认为利城兵变反映了阶级斗争而没有直按说它是农民起义。从本文所引资科看来,它不是阶级矛盾;而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直接产物。兵变中的士卒自然是受曹魏政权剥削压迫的,但是不能以此作为考察利城兵变性质的根据。


宿卫兵和青州刺史兵镇压利城兵变的具体格况,史籍无征。可稽考的是徐州刺史吕虔的活动。 《魏志·吕虔传》:虔"讨利城叛贼,斩获有功。"《晋书 王祥传》:详,琅邪人,"徐州刺史吕虔檄为别驾,……委以州事。时寇盗充斥,祥率励兵士,频讨破之,州界清静,政化大行。时人歌之曰:'海沂之康,实赖王样;邦图不空,别驾之功。"钱大所《二十二史考异》卷三一谓, 《王样传》所指的"寇盗",即吕虔传》的"利城叛贼",是正确的。吕虔主要是利用琅邪大族王氏的家族势力和社会影响,来对抗青徐豪霸势力;王样则利用这次军事活动,以提高自己家族的声望。《北党书钞》卷七三引王隐《晋书》,谓王祥"以州之股脓,纠合义众",可证王祥有宗族乡党势力可以凭借。在这次军事行动之后,王详的地位逐渐上升。这是琅邪王氏家族发展史上重要的一步。

青州的平定,则有赖于王凌和王基。《魏志·王凌传》:凌为青州刺史,"是时海滨乘丧乱之后,法度未整。凌布政施教,赏善罚恶,甚有纲纪。"同书《王基传》,基,东莱人, "黄初中察孝廉,除郎中。是时青土初定,刺史王凌特表请基为别驾。……凌流称青土,益亦由基协和之辅也。"青州动乱规模似乎比徐州小,其起始和饵平也较徐州为早,所以曹丕得以用青州刺史兵平利城之叛,而王凌也得以随从曹丕参加广陵之役。王凌用王基,同吕虔用王祥一样,也是以本地大族来"协和"地方豪霸,克服他们的影响。

同蔡方一起组织利城兵变的,还有唐咨。《魏志·诸葛诞传》,"唐咨,本利城人,黄初中,利城郡反,杀太守徐箕(按《文帝纪》作徐质),推唐咨为主。文帝遣诣军讨破之,咨走入海,遂亡至吴,官至左将军。"唐咨在吴,一直带兵作战,其事迹屡见于《吴志》诸传中。按照当时的士家制度和吴国世袭领兵制,唐咨所领可能多是徐州旧兵。魏甘露三年(公元二五八年),诸葛诞在淮西叛败前夕,唐咨受吴国派遣,助诞守寿春,被魏俘获,时距唐咨降吴已三十三年。魏国以唐咨为安远将军,用以招徕降将。 《魏志·钟会传》载《移蜀将吏士民檄》,还以唐咨为例,引诱蜀将投降。


唐咨入吴,与当时徐淮地区的军事情况和地理条件很有关系。徐淮于魏为边荒弃地,于吴则是江防前沿。据《吴志 孙韶传》,韶自孙权之初,数十年为边将镇守京口"常以警疆场,远斥候为务,先知动静而为之久……青徐汝沛,颇来归附。[魏]淮南滨江屯候,皆撤兵远徒,徐泗江淮之地,不居者各数百里。"孙韶镇京口,以扼守瓜洲津渡为目的,并对徐泗江淮魏军进行警戒和策反。魏国"青徐诸屯要害远近,人马众寡,魏将帅姓名;[孙韶]尽具识之。。广陵之役,孙韶隔岸静现,于曹丕北撤之时谴兵过江夜袭。利城兵起,青徐动荡,孙韶边候间谍,自然是南北往还,紧张活动,促成唐咨入吴,利城在今江苏赣榆县境,近海,这也是唐咨便于从海上南逃的有利条件。所以唐咨南奔吴国,并非偶然。

从后果看来,广陵之役确非单纯的的攻吴军事行动。从动机看来,曹丕连续发动广陵之役也是值得研究的。《魏志·文帝纪》注引《魏书》谓,曹丕著《太宗论》,慕汉文帝为政'有大人之量",并谓"三年之中(按当指黄初三年)以孙权不服,复班《太宗论》于天下,明示不愿征伐。。《魏志'王朗传》注引《魏书》载曹丕诏三公曰:"穷兵黩武,古有成戒。况连年水旱,士民损耗,而功作倍于前,劳役兼于昔,进不灭贼,退不和民……。"诏中还有"迷而知反,失道不远;过而能改,谓之不过"等语。此诏颁行年月,由于史料抵牾,尚难确定,但无疑是针对广陵诸役而言,其内容和语气都是罪已。诏谓"退不和民",暗示国人有反抗之举。而广陵诸役,正是曹丕表示自己意在"和民","不愿征伐",并谴责穷兵黩武的同时连续发动的,这种情况令人费解。

曹丕既然锐意攻吴,而在黄初五、六年之役中却又不寻求战机,以决胜负。《魏志·文帝纪》达引《魏略》载六年出师前夕之诏曰:"吾今当征贼,欲守之积年……。吾欲去江数里,筑官室,往来其中,见贼可击之形,便出奇兵击之,若或末可,则当舒六军以游猎,飨赐军士。"这样的军事行动非常奇特,不象赴敌,不象屯驻,也不象狩猎 。它势必旷日持久,劳而无功。实际上,曹丕在广陵锗役中并没有"筑官室""守之积年",只是率领游军,迢迢千里,络绎道途,俊巡高岸而已。他未作任何渡江或溯流的尝试,未对孙吴有什么触动。这种情况也是令人费解的。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4-10-24 20:56:34 +0800 CST  
如果把广陵之役同青徐豪霸问题联系起来考察,事情就可以看出一些眉目。广陵耀兵,"戎卒十余万,旌旗数百里",于江淮地区来而复往,这十分可能是对青徐豪霸势力的强力警戒行动。广陵耀兵不足以威慑孙吴,而足以威慑青徐豪霸。广陵诸役掩蔽着青徐地区的斗争,居主要地位的不是军事战斗而是政治混略,所以从征广陵者多谋臣,如陈群、贾逵、董昭、蒋济等是。我推测,黄初五、六年曹丕发动广陵诸役,至少是以解决青徐问题为目的之一。

作出这一推测,还有如下几点理由:第一,建安年间,淮南地区的魏国居民惊走过江,江北几乎空无人烟(见《蒋济传》),这对于魏国人规模用兵广陵的行动非常不利。第二,广陵江面宽阔,很难强渡(详见下),曹丕不会轻易在这里发动大规模的渡江作战。第三,此时吴国都城在武昌,即今魏军于广陵过江成功,也远离吴国当时的统治中,无助于一举解决魏、吴相持的问题,魏军于广陵渡江作战既少可能,又无必要,而曹丕不掸烦劳,一再逞兵,黄初五年,龙舟漂泊长江两岸,曹丕险遭不测(见《鲍勋传》、《徐宜传》,但他并不却步,第二年又率军临江。这种种情况,使入觉得曹丕穷兵黩武,连续发动大规模的广陵战役,是另有不得已的原因,这原因就是青徐问题。

如果此说能够成立,那末延康元年魏军南征到达津湖地区,黄初三年曹休统率魏国东路军到达广陵并循中渎水北归,都不是偶然的,而是与解决青徐地区问题有关的先期部署。在这一部署中不能让臧霸率兵参与,这又促成黄初四年剥夺臧霸兵权之事发生。至于前引"和民"之诏,则可以理解为曹丕发兵之前瓦解青徐叛兵的一种策略手段。这样,费解的问题似乎都可以说清楚了。

利城兵变的平息,标志着青徐问题的最终解决,利城郡名也从此不见于历史。《读史方舆纪要》和《补三国疆域志》均谓此郡废于曹魏时,当是曹丕趁平乱之机,撤消了此郡建制。从此以后,终三国之世,曹魏就不再有进军广陵的活动了。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4-10-24 21:00:49 +0800 CST  
正文:

鲜卑臣服、肃慎纳贡、公孙渊身死国灭,曹魏帝国已彻底解决北部之虞。景初二年(238)征东将军满宠老病召回,多次与王雄并肩作战的冠军将军、并州都督孟建调任扬州。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战略防御,曹魏帝国有由守转攻的迹象。大战前,双方各损两员大将。正始初年,征东将军孟建逝于任上,而孙吴的幽州牧、镇北将军孙韶也于正始二年(241)去世。然青徐都督王雄始终是孙权挥之不去的梦魇。王雄当年一石二鸟,可是让孙权赔了珍宝又折兵,受尽了羞辱。且王雄平雍凉、定幽州,威名远震。正始二年(241),孙吴大举进攻曹魏,其战略目的极可能就是调虎离山之计。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4-10-25 07:58:36 +0800 CST  
@wzheguilai0416 4275楼 2014-10-25 07:58:36
正文:
鲜卑臣服、肃慎纳贡、公孙渊身死国灭,曹魏帝国已彻底解决北部之虞。景初二年(238)征东将军满宠老病召回,多次与王雄并肩作战的冠军将军、并州都督孟建调任扬州。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战略防御,曹魏帝国有由守转攻的迹象。大战前,双方各损两员大将。正始初年,征东将军孟建逝于任上,而孙吴的幽州牧、镇北将军孙韶也于正始二年(241)去世。然青徐都督王雄始终是孙权挥之不去的梦魇。王雄当年一石二鸟......
-----------------------------
在经历了十多年的战略防御,曹魏帝国有由守转攻的迹象。反攻的重点应即广陵。此时的曹魏帝国的舰队,早在景初二年(238)已越海收复带方郡、乐浪郡,这表明舰队已具备远洋作战的能力。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4-10-25 11:32:32 +0800 CST  
冒个泡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4-10-29 20:58:47 +0800 CST  
刚刚把一本科普书分给几位朋友,这样可保证十一月份写到高平陵政变。不然几十万字的翻译,我又得小半年时间。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4-10-29 22:25:11 +0800 CST  
预告,三国第一英雄王祥与孙吴第一名将陆逊对峙,敬请雅正。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4-11-09 22:02:50 +0800 CST  

楼主:wzheguilai0416

字数:668244

发表时间:2010-03-02 00:1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2-29 17:25:23 +0800 CST

评论数:455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