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英雄——“卧冰求鲤”王祥


作者:回菊 回复日期:2011-08-24 09:16:20
打酱油!嘻嘻
楼主,你打麻酱油?这间酱油铺子都是你家开的来。
————————


嘻嘻,我也当回托。




作者:into3564 回复日期:2011-08-16 23:46:13
第五世:杨震,生子牧、里(失考)、秉、让(失考)、奉。
第六世:杨奉(少子) 杨秉(中子)
第七世:杨敷 杨赐
第八世:杨众 杨彪
第九世:杨超 杨修
第十世:杨超生子柄、骏、珧、济。骏、珧、济号称“西晋三杨”
————————

杨骏将一个女儿嫁给晋武帝司马炎,想把另一个女儿想嫁给王衍。王衍却以此为耻,假装发狂。杨骏转而把女儿嫁给了闻喜裴氏裴楷的儿子。不愿和皇帝结为连襟,牛。不过王衍的妻子也够牛。太原郭淮(赠魏大将军)的亲侄女。晋太尉、录尚书事贾充、司空裴秀都为王衍妻子的亲姑父。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1-08-24 19:29:05 +0800 CST  
晕,太原郭淮(赠魏大将军)亲侄子的女儿。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1-08-24 19:48:35 +0800 CST  

作者:sgcrq 回复日期:2011-08-24 20:00:49

————————

欢迎新朋友!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1-08-24 22:15:54 +0800 CST  
点击1888,好吉利的数字。马上开学了。陌生的面孔,陌生的声音,陌生的学校,陌生的城市。由于种种原因,更新会极其缓慢。请朋友们谅解!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1-08-25 20:46:46 +0800 CST  
《三国志•王朗传》:王朗,字景兴,东海郯人也。以通经,拜郎中,除丘长。师太尉杨赐,赐薨(185年),弃官行服。举孝廉,辟公府,不应。徐州刺史陶谦察朗茂才。时汉帝在长安,关东兵起,朗为谦治中。

呵呵,好一个不应。若按《后汉书》,王朗不仅应大将军何进辟用,担任掾属(秘书),还曾和孔融一起担任刺候掾,负责刺探侦察。

《《后汉书•边让传》:大将军何进闻让才名,欲辟命之,恐不至,诡以军事征召,既到,署令史,进以礼见之。让善占射,能辞对,时宾客满堂,莫不羡其风。府掾孔融、王朗并修刺候焉。



回菊兄的高见是山阳王氏、东海王氏为一脉,都是毕公高之后,为魏国贵族的后裔。山阳王氏提携了东海王氏,东海王氏提携了临沂王氏。

我的浅见是山阳王氏、东海王氏、东郡王氏为一脉,都和元城(王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王莽公元9年诏书:“黄帝二十五子,分赐厥姓十有二氏。虞帝之先,受姓曰姚,其在陶唐曰妫,在周曰陈,在齐曰田,在济南曰王。予伏念皇初祖考黄帝,皇始祖考虞帝,……姚、妫、陈、田、王氏凡五姓者,皆黄、虞苗裔,予之同族也。《书》不云乎?‘惇序九族’。其令天下上此五姓名籍于秩宗,皆以为宗室。世世复,无有所与。其元城王氏,勿令相嫁娶,以别族理亲焉。”

王莽死后,其余党是否还依照上述族谱呢?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还是先看元城王氏的余党及分布。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1-08-26 10:23:04 +0800 CST  
唐韩翃《寒食》诗:“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河平二年(前27年),汉成帝继封两位舅舅王凤、王崇(王政君的同母兄弟)为)后,又同日封五位舅舅(王政君的异母弟弟)为侯。五位舅舅分别是:平阿侯王谭、成都侯王商、红阳侯王立、曲阳侯王根、高平侯王逢时,时称“五侯”。

此为历史上第一个同日“五侯”组合;

汉朝还有三次“五侯”。

第二个“五侯”组合则为光武帝时期王兴的五子(同日封侯);

第三个“五侯”组合则为东汉大将军粱冀擅权,其子梁胤 、叔父梁让及亲属梁淑 、 梁忠 、 梁戟皆封侯(非同日封侯);

第四个“五侯”组合则是汉桓帝所封得五个太监:单超新丰侯 、 徐璜武原侯 、 左悺上蔡侯 、 具瑗东武阳侯 、 唐衡汝阳侯(同日封侯)

王兴究竟何许人物?这要从平阿侯王谭说起。

王谭等“五侯”以奢侈、好士及养贤而名扬天下。史称“皆通敏人事,好士养贤,傾財施予,以相高尚”。据《汉书•游侠传》:娄护与谷永(字子云)同为成帝(前32—前7)的舅父王氏五侯的上客,当时长安有说“谷子云之笔札,娄君卿之唇舌”。 娄护的母亲去世时,包括五侯在内,“送葬者致车二三千两”,闾里歌之曰:“五侯治丧楼君卿”。平阿侯王谭举荐他为方正,不久升为谏大夫,后来直至封新息侯。

王谭去世后,王仁袭爵。平阿属九江郡,今安徽怀远县。这一支主要活动区域在江淮之地。

“仁素刚直,莽惮之,为安汉公,迫仁自杀。”王仁有子王述,又名王术,王莽新朝时任九江连率(太守)。

马援的侄女婿王磐(字子石),王仁之子。王莽败,王磐拥富赀居故国,为人尚气节而爱士好施,有名江淮。后游京师,和卫尉阴兴、大司空朱浮、齐王章共相友善。王磐与司隶校尉苏邺、丁鸿事相连,坐死洛阳狱。而王磐之子王肃复出入北宫及王侯邸第。建武二十八年(52),刘秀下诏在全国各郡县搜捕诸侯王的宾客。在这场大案中,凡是涉案的诸侯宾客全部问罪被杀,死者数以千计。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1-08-26 11:22:36 +0800 CST  
在江淮活动的一支为嫡系,活跃在河北北部的另一支也毫不逊色。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太平御览》引《河北记》:易县前有五公城。王潭不从王莽,潭子兴生五子,避隐於此,世祖并封为侯。

《太平御览》另引《河北记》:云:易县有五公城。王潭不从王莽,潭子兴生五子避隐於此,世祖并封为侯:元才北平侯、显才蒲平侯、益才安嘉侯、仲才新市侯、季才唐侯,所谓中山五侯。其西三十里有五大夫城,说与此同。

《水经注•易水》易水出涿郡故安县阎乡西山。易水出西山宽中谷,东迳五大夫城南。昔北平侯王谭,不同王莽之政。子兴,生五子,并避时乱,隐居此山,故其旧居,世以为五大夫城,即此。

潘岳《赞》云:五王在中,庞葛连续者也。 易水又东,左与子庄溪水合。水北出子庄关,南流迳五公城西,屈迳其城南。五公即王兴之五子也。光武即帝位,封为五侯,元才,北平侯;益才,安喜侯;(戴改喜作。)显才,蒲阴侯;仲才,新市侯;季才,唐侯,所谓中山之五王也,俗又以五公名居矣。

第三支、第四支待续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1-08-26 11:28:01 +0800 CST  

作者:回菊 回复日期:2011-06-26 12:55:05

对你说的这些,我还真没有研究过。
你怎么又把萧望之给拉进来了,并且还跟王闳拉上了关系。
还是你手上的资料多,我整天在网上搜索都没有发现。
西汉未年元帝时代的东海重臣可有好几个,象萧望之、匡衡、薛宣等,问题越来越复杂。我一直想找王根这条线索,就是找不下去。
连是不是东海的曲阳都不敢确定。
不过东海的曲阳侯国也不可小视,这个地方在汉代应该是个管盐的重镇。
东海郡在东部海边的盐产应该是通过直道向西运输的。当年糜竺先生就是靠盐发的财。
————————
《汉书》记载曲阳侯王根的封地在九江。实际曲阳侯王根的封地真很有可能在东海郡。王谭的封地平阿与王根的封地都在九江郡,距离太近,不合常理。
李贤注《后汉书•卷十四》:曲阳,县,属东海郡,故城在今海州朐山县西南。曲阳,西汉、新朝时属东海郡;东汉时属下邳。疑王朗极可能与王根有联系。
呵呵,剥茧抽丝、探索真相的感觉不错。

东海曲阳侯国算是第三支。

东海支能在战乱频仍的新朝末、东汉初年能保存下来,应多亏第四支:琅邪太守王闳支。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1-08-26 22:43:02 +0800 CST  
先绕过第四支说第五支——红阳侯王立支。

西汉末年的五侯可谓风光无限。“五侯群弟,争为奢侈,赂遗珍宝,四面而至,后庭姬妾,各数十人,僮奴以千百数……”

王凤死,王音掌政。王音死,王商接任,红阳侯王立位特进,领城门兵。王商死,红阳侯王立当执政,丞相司直孙宝告发王立勾结南阳郡太守侵夺百姓田地数百顷。成帝废王立不用,而用王立弟王根为大司马、骠骑将军辅政。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王立受外甥、侍中淳于长巨贿事发,被发遣就红阳国(属荆州南阳郡,今河南叶县)。元始三年(3年)王莽晋爵安汉公,怕有朝一日姑母起用叔父王立,派人到红阳,逼迫王立自杀。

王立回到封地南阳时,与南阳的刘氏子弟(主要是刘秀)结恩。王莽篡位后,王立的小儿子王丹担任中山太守。刘秀被更始派遣出巡河北时,王丹归降刘秀担任将军。王丹的归降,对刘秀和其他王氏兄弟来说,意义都非常重大。刘秀可以笼络元城王氏的不尽资源,而元城王氏可以继续换取荣华富贵。如王丹举中山郡而降,王兴的五个儿子分别被封为中山五侯。五侯食几县不得而知,反正至少五县。


王丹后随刘秀作战而死。刘秀封这位开国元勋的儿子王泓为武桓侯,食几县也不得而知。这个爵位一直传到班固(32年~公元92年)在世时,当然还有可能班昭续写《汉书》时(约45年?-约117年?)。

武桓,史上无载,极可能“桓”为“垣”字之误。东汉时,武垣初属幽洲涿郡,后改隶冀州河间国(今河间市城南12.5公里)。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1-08-27 09:42:28 +0800 CST  

作者:回菊 回复日期:2011-08-27 10:32:03
楼主今天兴致很好
现在你们王家的专长是发挥出来了
对各个谱系了解的深入细致
但不管怎么说,中国的王姓起源应该是多头的,
现在无论是谁想把所有王姓归于一源都是于实际相悖的
但陈思王在仲宣诔中提出的山阳王氏来源说是很有意思,他是怎么知道的如此清楚呢?
会遭阳九,炎光中矇。
世祖拨乱,爰建时雍。
三台树位,履道是钟。
宠爵之加,匪惠惟恭。
这几句文词中包含了丰富的山阳王氏史料,王楼主可否给解解,相信你一定能解好
——————-

呵呵,我照引集选注吧。

会遭阳九,炎光中矇。

汉书曰:阳九厄,日初入百六阳九。音义曰:易称所谓阳九之厄,百六之会者也。典引曰:蓄炎上之烈精。蔡邕曰:谓大汉之盛德也。中矇,谓遭王莽之乱也。说文曰:矇,不明也。

世祖拨乱,爰建时雍。

世祖,谓光武皇帝也。公羊传曰:拨乱反正,莫近於春秋。尚书曰:黎民於变时雍。

三台树位,履道是锺。

春秋汉含孳曰:三公象五岳,在天法三能。台、能同。周易曰:履道坦坦。
回菊兄的本意应是让我读读陈《留风俗记》吧。

浚仪县,魏之都也。魏灭,晋献公以魏封大夫毕万。後世文侯初盛,至子孙称王,是为惠王。然以称王,因氏焉。

魏的先祖毕公是周文王的庶子,姓姬名高,武王伐纣后封于毕,称“毕公高”。毕公高的后人毕万,在晋献公时封于魏,始姓魏。毕万的十一世孙魏斯,于公元前403年参加韩赵三家分晋,始封为诸侯,尊号魏文侯。魏惠王,公元前369年即位,在位50年。

的确,王姓的来源是多头的,我没想也无意把所有王姓归于一源。呵呵,魏国灭亡,魏姓改为王姓。鬼谷子王诩可是魏国未灭时便已姓王啊!

山阳王氏的来源和元城王氏的来源大同小异,只不过魏国、齐国国君互换而已。

我最大的疑问是如此众多的王莽余党在东汉时期会不会沿袭王莽的说法,为刘家潜在的掘墓人之一(依五行)。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1-08-27 11:25:20 +0800 CST  
王粲诔文:“流裔毕万,未胄称王。厥姓斯氏,条分叶散。世滋芳烈,扬声秦汉。会遭阳九,炎光中矇。世祖拨乱,爰建时雍。三台树位,履道是钟。宠爵之加,匪惠惟恭。

李善注文选时对“厥姓斯氏,条分叶散。世滋芳烈,扬声秦汉”句未敢下笔;吕向等五大臣注:秦有王翦、王离,汉有五侯。此举招来骂声一片。

《日知录》卷二十三“氏族相传之讹”条纠《文选》卷五十六曹植《王仲宣诔》吕向之谬,云:“按王粲系毕公高之后,毕万封于魏,后十代,文侯始列为侯,至孙称惠王,因以王为氏;而秦之翦、离,自周太子晋之后;汉之五侯,自齐田和之后。此三派原不相干,注引为一,误矣。”

呵呵,顾炎武只是纠正错误,可扬声秦、汉的若非王离、王翦、五侯,又会是何许人物?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1-08-27 15:57:28 +0800 CST  
呵呵,都在造假。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1-08-27 16:10:31 +0800 CST  
接前文: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还有位河间王刘邵,建武七年封。十三年(39),朱祜上奏章说:“古时候,臣子受封,不是直系皇族,不封王爵。”刘秀下诏,长沙王刘兴、真定王刘得、河间王刘邵、中山王刘茂,都降爵为侯。

十七年(41),刘秀封郭后的儿子右翊公刘辅为中山王,把常山郡并入中山国。不知是否因中山的富庶县已被王谭的五个孙子“中山五侯”占据之故?

东汉时王氏六侯的封地,星罗棋布于冀州、幽州,与中山王、河间王的封地水乳交融,蔚为壮观。

呵呵,河间王氏也如同山阳王氏一样被认为是毕公高之后。

范晔《后汉书》及其他史书为何对东汉时期的一日五侯——“ 中山五侯”只字不提呢?“中山五侯”是否和被孙坚所害的安次侯、荆州刺史(牧)王睿有着某种联系呢?我们需要慢慢探讨。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1-08-27 16:22:30 +0800 CST  
王睿和王敏为一人还是有证据的,日后再叙。历史研究最重要的是小心假设,大胆求证,若自圆其说,自成一家之言。

王谦,字?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1-08-27 17:11:00 +0800 CST  
可能是笔下误。另外曹植给王粲写诔文也可能不必避王谦之讳,须避自己的长辈之讳(只避名,可不必避曹操的字)。。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1-08-27 20:35:39 +0800 CST  
王谦,父亲王畅是东汉著名的士人领袖、天下学子景仰的学界泰斗,儿子王粲是著名的文坛巨星、建安七子之冠冕,王谦自己呢,虽遇党锢之祸,但出道便是何进这位红得发紫的大将军长史,陈思王还说过他“入管机密,出临朔岱”,何进想嫁女儿给他都被回绝了,如此牛气冲天的人物《后汉书》《三国志》等书上竟然没有相关的传记,甚至连他的字是什么都不知道,这多少有点奇怪。

————————

哈哈哈哈,“父谦,为大将军何进长史。进以谦名公之胄,欲与为婚,见其二子,使择焉。谦弗许。以疾免,卒于家。”

37字,够多了。

王雄的孙子在元康末年分别担任国务院总理、副总理。曾孙女婿一个比一个牛叉,一个秘书监掌国史,一个是皇太子,一个是国务委员兼组织部长。

结果呢?《三国志》不仅没给他立个哪怕十个字的小传,说一说他的籍贯,还揶揄、挖苦、嘲笑他,给他身上泼脏水呢!

呵呵,现在要是哪家出版社、报社敢出版、刊登辱骂上述领导爷爷的书籍、文章。肯定是查封、整顿,处理自社长、总编、责编及作者。我们就等着看好戏吧。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1-08-27 21:00:00 +0800 CST  
呵呵,回菊兄,元康末年,王粲的后代官居何职呢?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1-08-27 21:02:44 +0800 CST  

作者:回菊 回复日期:2011-08-27 21:20:06  回复

作者:wzheguilai0416 回复日期:2011-08-27 20:35:39  回复

可能是笔下误。另外曹植给王粲写诔文也可能不必避王谦之讳,须避自己的长辈之讳(只避名,可不必避曹操的字)。
-------------------------------------------------
说曹植出现这样的笔误是不可能的。
在这样的诔文中不避人家父亲的讳也是说不过去的。
——————
有些汉魏南北朝墓志铭上会刻意出现碑主的高祖、曾祖、祖父、父亲的名字,诔文似不必避讳。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1-08-29 08:16:41 +0800 CST  

作者:into3564 回复日期:2011-08-28 23:49:53



查晋书发现原来杨艳是杨文宗的女儿,不是杨骏的女儿,这个杨文宗也有传:杨文宗,武元皇后父也。其先事汉,四世为三公。文宗为魏通事郎,袭封{艹务}亭侯。早卒,以后父,追赠车骑将军,谥曰穆。
有些疑问:
1.杨文宗是名还是字?
号称“西晋三杨”的骏、珧、济 都有自己的字,杨骏字文长,杨珧字文琚,杨济字文通,按杨文宗应该是他们的同辈人,为什么只有不知道名、字的“文宗”呢?
2.杨文宗是杨彪的后人吗?
晋书说其先事汉,四世为三公,但只有到了杨彪这一代才有资格称为四世为三公,杨文宗是杨彪(杨彪应该是祖父辈了)的后人吗?
3.这样又产生了第三个疑问,
杨文宗袭封的{艹务}亭侯是谁的?
————————
《晋书•卷三十一:列传第一•后妃上》
武元杨皇后,讳艳,字琼芝,弘农华阴人也。父文宗,见《外戚传》。
武悼杨皇后,讳芷,字季兰,小字男胤,元后从妹。父骏,别有传。

武元杨皇后和武悼杨皇后为从兄妹关系,意味着二人的祖父为一人:杨众。

关于杨众,《后汉书•卷五十四:列传第四十四•杨震传》 载:“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八世祖喜,高祖时有功,封赤泉侯。高祖敞,昭帝时为丞相,封安平侯。……震少子奉,奉子敷……敷早卒,子众,亦传先业,以谒者仆射从献帝入关,累迁御史中丞。及帝东还,夜走度河,众率诸官属步从至太阳,拜侍中。建安二年,追前功封蓩亭侯。”

《杨骏残志》
杨公……讳骏,字文长,弘农华阴……讳敷,大父东莱太守蓩亭侯讳……

《晋书•卷九十三:列传第六十三•外戚传》
杨文宗,武元皇后父也。其先事汉,四世为三公。文宗为魏通事郎,袭封蓩亭侯。早卒,以后父,追赠车骑将军,谥曰穆。

从袭爵蓩亭侯分析,杨文宗应是杨众的大儿子。杨文宗早卒,晋书中杨文宗称字而不称名,估计避李世民或李渊之讳。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1-08-29 08:46:02 +0800 CST  
杨文宗一脉是杨震的末支。杨彪是杨震的中支(第三支)。杨震的中子杨秉,杨秉的儿子杨赐,杨赐的儿子杨彪。自震至彪,《后汉书》载:“四世太尉,德业相继,与袁氏俱为东京名族。”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1-08-29 09:02:26 +0800 CST  

楼主:wzheguilai0416

字数:668244

发表时间:2010-03-02 00:1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2-29 17:25:23 +0800 CST

评论数:455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