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英雄——“卧冰求鲤”王祥

作者:into5263 回复日期:2011-06-23 22:18:29
看不出司马懿和带方太守刘昕、乐浪太守鲜于嗣谁先谁后
——————
谁先谁后,是我极为欣赏的一位史学家陶元珍先生的发现。陶元珍(1908.10.11-1980.6.30)字云孙,历史学家。生于中国山东省济南府历城县,祖籍四川省安岳县城南乡。1934年在国立武汉大学史学系毕业,同年就读北京大学研究院文科研究所史学部研究生。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南归四川。1938年至1949年先后在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任史学讲师、中山大学师范学院任史学教授、 浙江大学史地系任教授、西北大学任史学系主任、湖南大学史学系主任。1948年当选为第一届国民大会教育团体代表。1949年5月受台湾大学邀请离开大陆去台湾,任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1980年在台湾因病去世。陶先生指出魏国收回带方、乐浪的时间早于收回辽东的时间。原文见下,共赏。

《魏志•东夷传•序》“景初中大兴师旅诛渊,又潜军浮海收乐浪带方之郡”案东夷传谓“景初中明帝遣带方太守刘昕、乐浪太守鲜于嗣越海定二郡”即序所谓潜军渡海事。是魏讨公孙渊除司马懿所领大军外,尚有刘昕、鲜于嗣一路,昕等盖先授二郡太守,即以太守资格往收其郡也。东夷传又谓:“景初二年六月,倭女王遣大夫难升等诣郡,求诣天子朝献,太守刘夏遣吏将送诣京都。”刘夏应即刘昕。司马懿讨平公孙渊在景初二年八月,是渊未授首,带方已郡已被魏军取得,其乐浪郡当亦同时入魏军手,魏受带方、乐浪实在辽东、玄菟之先也。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1-08-04 17:44:46 +0800 CST  
我从没怀疑过第三次辽东之战的主帅不是司马懿!我是说还有一位“大臣名将威重宿著者”担任副统帅。

司马懿六月份才抵达辽东。此时,倭国已经向带方郡太守示好了。魏国收回带方、乐浪的消息传到倭国,倭国再派使者到带方,这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不是一个电报发过去,军舰立即开过来的问题。大体估计魏国收回带方、乐浪的时间为景初二年(238)初春冰融之际,当然也不排除景初元年(237),魏国即已收回带方、乐浪的可能。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1-08-04 18:18:16 +0800 CST  

作者:回菊 回复日期:2011-08-04 19:41:40  回复

从当时的航海技术和气候条件来讲,海路进攻的时间必当是初夏以后东南季风盛行开始实施。邪马台使者到带方跟战争的关系不大,也许那是他们的正常出使,正好赶上了。
——————-
我对东南季风不熟悉。大体知道山东半岛的初春要受到在冬季风的影响。风向以西、西北为主。从山东半岛到朝鲜半岛,西风为顺风,不是更对魏更有利吗?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1-08-04 20:28:32 +0800 CST  
作者:回菊 回复日期:2011-08-04 19:41:40  回复
——————

从当时的航海技术和气候条件来讲,海路进攻的时间必当是初夏以后东南季风盛行开始实施。
陆路的开拔时间也应该以此为依据,当大军向辽东进发并且接近辽东边境时,海路大军开始依东南季风渡海作战。这时大兵压境,公孙渊不敢分重兵南击海路大军。
自山东半岛渡海朝鲜半岛,如果老天作美,顺风得路的话,最多也就二三天时间即可到达。
————————
东南季风往西北刮,从山东半岛到朝鲜半岛,正为逆风。山东半岛在初春刮西风及西北风,正为顺风,且初春海浪极小。详见《山东半岛海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资料汇编》。http://www.docin.com/p-67018621.html。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1-08-04 21:24:32 +0800 CST  
单间就灭公孙渊来讲,魏第三次攻辽东之战的策略无疑是正确的,也是成功的。
但是如果放眼中国整个历史进程来看这次战争,那却是一场大大失败的战争。影响了中国历史的整个进程
————————

呵呵,如此说来,分裂有理,统一有罪,司马懿、王祥都是历史的千古罪人。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1-08-04 21:58:32 +0800 CST  
其实魏攻辽东是内战,公孙渊也就是在辽东搞独立王国,不服中央管制。但辽东的战略位置太重要了,是对抗和控制周边少数民族的战略要地。魏早早地灭了公孙渊,看是解除了一个内部边界隐患,但是却为周边少数民族的兴起创造了条件和空间。
——————
呵呵,个人认为公孙渊与鲜卑、匈奴的强盛关系不大。
公孙渊在世前,鲜卑有兴起的条件和空间。 蔡邕云: 自匈奴遁逃,鲜卑强盛,据其故地,称兵十万,才力劲健,意智益生。加以关塞不严,禁网多漏,精金良铁,皆为贼有;汉人逋逃,为之谋主,兵利马疾,过于匈奴。”
公孙渊在世时,鲜卑有兴起的条件和空间。轲比能统一鲜卑,拥有近二十万铁骑,史载“鲜卑大人轲比能复制御群狄,尽收匈奴故地,自云中、五原以东抵辽水,皆为鲜卑庭。”



汉民族主要以农耕为主,对苦寒之地的牧猎民族,向来是本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政策,对他们那些不适合农耕的土地也没有多大兴趣。但是反过来却不一样,他们一旦在气候巨变无法自己生存时,会主动进攻你。后来的五胡乱华就说明了这一切。
——————
按《史记》,匈奴人的先祖是夏朝的遗民,向西迁移的过程中融合了月氏、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的白种人。《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允、薰粥,居于北边,随草畜牧而转移”。《山海经·大荒北经》称:犬戎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史记索隐》引张晏的话说:“淳维以殷时奔北边。”意即夏的后裔淳维,在商朝时逃到北边,子孙繁衍成了匈奴。

呵呵,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所谓的五胡乱华时的匈奴并非在气候巨变无法生存,而是早已内迁,分布在山西腹地呀。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1-08-04 22:39:33 +0800 CST  

作者:回菊 回复日期:2011-08-04 22:23:54  回复

作者:wzheguilai0416 回复日期:2011-08-04 21:58:32  回复

单间就灭公孙渊来讲,魏第三次攻辽东之战的策略无疑是正确的,也是成功的。
但是如果放眼中国整个历史进程来看这次战争,那却是一场大大失败的战争。影响了中国历史的整个进程
————————

呵呵,如此说来,分裂有理,统一有罪,司马懿、王祥都是历史的千古罪人。
---------------------------------------
呵呵,我可没说分裂有理,统一有罪.只是讲,在辽东这个地方应该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政权,对周过少数民族实施有效管理,逐步将其汉化.
————————
辽东周边的少数民族主要指当时的鲜卑吧。目前鲜卑已经全部汉化,融入到汉族之中了吧。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1-08-04 22:41:35 +0800 CST  

作者:回菊 回复日期:2011-08-04 23:37:44
不能再往下拉了.
再拉就不是挨砖拍的问题了
很可能会挨“棒子”打了
估计当时攻辽东如放开一口子
今天就不用担心挨棒子了
——————
哈哈,回菊兄,明清时,朝鲜是不是我们的藩国?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1-08-05 09:37:54 +0800 CST  
哈哈,广告大荟萃啊!欢迎欢迎!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1-08-05 17:20:43 +0800 CST  
正文继续:
荆州刺史为四品,总统荆州诸郡,集财政、用人(自由辟用掾属)、军事大权于一身。正如曹冏上疏所称:“今之州牧、郡守,古之方伯、诸侯,皆跨有千里之土,兼军武之任。”

汉朝时的荆州为古之楚国全境,统南郡、南阳、零陵、桂阳、武陵、长沙、江夏七郡。建安十三年(208),刘琮举荆州降曹,曹操尽得荆州之地,在南郡以北立襄阳郡,又分南阳西界立南乡郡,分枝江以西立临江郡。其后,三方对荆州展开激烈的争夺。自赤壁之战后,南郡、零陵、武陵以西为刘备的地盘,江夏、桂阳、长沙三郡为孙权的地盘。

建安二十四年(219)六月,刘备继取汉中后,派孟达、刘封攻占汉中郡东部的房陵、上庸等地。七月,孙权欲攻合肥,魏军大部调动淮南防备吴军。镇守荆州的关羽率兵攻打樊城和襄阳,命令南郡太守麋芳镇守江陵,将军傅士仁镇守公安,同时负责后勤供给。羽率众攻曹仁于樊。曹公遣于禁助仁。

天降大雨,汉水泛溢,于禁所督七军皆没。于禁降羽,关羽又斩魏将军庞德。时樊城守军仅数千人,城墙因水淹多处崩塌,曹仁曾考虑放弃樊城,被辅助曹仁的汝南太守满宠劝止。曹仁决心奋勇抵御。此时,陆浑(今河南嵩县东北)人孙狼等,亦杀官起兵,响应关羽。 当时汉献帝的都城在许县,距樊城很近,曹操感到威胁,为避关羽锋芒,一度准备迁都河北。司马懿和蒋济及时劝阻,并挑拨离间孙权、刘备之间的矛盾,

此时的关羽骄傲自大、辱骂孙权派来提亲的使者而破坏孙刘联盟;又自认为是刘备的结义兄弟而长期“骄于士大夫”,致使驻扎在自己大本营——江陵的南郡太守麋芳、驻扎公安的将军士仁投降孙权。结果孙权不费吹灰之力而取江陵,关羽的将士因妻子、孩子尽数被孙权俘虏而一哄而散。

关羽不仅失去北伐的重要门户——江陵、公安,还落得个自己的人头在孙营、曹营传来传去的下场。关羽之死就像多米诺骨牌。其后,刘备集团的重要人物——在北伐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宜都太守孟达降曹(标志着继尚书令、护军将军法正去世后,由孟达、法正、马超组成的东州集团三驾马车已去其二)。征北将军、领上庸太守、员乡侯申耽降曹;建信将军、西城太守申仪降曹。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1-08-06 19:13:16 +0800 CST  
关羽失荆州后,宜都、武陵、零陵、南郡四郡之地悉复属吴。孙权分江夏立武昌郡,又分苍梧立临贺郡,分长沙立衡阳、湘东二郡。孙休分武陵立天门郡,分宜都立建平郡。孙皓分零陵立始安郡,分桂阳立始兴郡,又分零陵立邵陵郡,分长沙立安成郡。孙吴的荆州统南郡、武昌、武陵、宜都、建平、天门、长沙、零陵、桂阳、衡阳、湘东、邵陵、临贺、始兴、始安十五郡。

魏文帝立魏兴、新城二郡,明帝分新城立上庸郡。魏国的荆州统南阳、江夏(部分)、襄阳、南乡、魏兴、新城、上庸七郡。

曹丕践祚前,散骑常侍、中领军夏侯尚,担任征南将军,领荆州刺史,假节,都督南方诸军事,坐镇荆州,并率诸军击破刘备的上庸,平三郡九县,迁征南大将军。黄初六年(225),夏侯尚病还,裴潜接任荆州刺史。

太和元年(227),魏明帝继位。孙权得知魏文帝去世后,于八月出兵攻魏。命吴左将军诸葛瑾部兵分两路进攻襄阳(今湖北襄樊),亲自率军进攻江夏郡(治安陆,今湖北云梦西南)。孙权一路为魏军所败,遂撤兵而走。而诸葛瑾则被司马懿击败,并斩杀吴将张霸,斩首千余级。

裴潜不知何时入京担任尚书,此后直到青龙三年(235)年,荆州刺史不知何人。

万斯同《魏方镇年表》认为此时的荆州刺史极可能为韩观。他的根据是太和年间,魏名臣奏载黄门侍郎杜恕表称:“韩观、王昶,信有兼才,高官重任,不但三州。”

徐邈传载:“同郡韩观曼游,有鉴识器幹,与邈齐名,而在孙礼、卢毓先,为豫州刺史,甚有治功,卒官。”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1-08-06 20:22:15 +0800 CST  
作者:into5263 回复日期:2011-07-21 01:14:55
如果太和二年,曹休和王朗都死了,也不知道为什么太和三年,大司马和司徒的位置都空着。
——————
正始年间(240——249),司隶校尉徐邈辞让司空时说:“三公论道之官,无其人则缺,岂可以老病忝之哉?”

魏国大司马、太尉、司徒、司空的位置空着的情况并不少见。现把魏国大臣将相表(部分)发上来,Into可以参考参考。

明帝太和元年[227年]丁未
太傅:钟繇
大司马:曹休
大将军:曹真
太尉:华歆
司徒:王朗
司空:陈群
骠骑大将军:司马懿(六月,出屯宛。)
录尚书事:陈群
尚书令:陈矫
左仆射:徐宣
右仆射:王思
尚书:卫臻、卫觊、蒋济、傅巽、杜袭
中书监:刘放
中书令:孙资
侍中:刘晔、辛毗(迁卫尉)
前将军:满宠
左将军:张郃
右将军:徐晃(卒)
后将军:曹洪
中领军将军:桓范

二年戊申 正月,汉丞相诸葛亮来伐。
太傅:繇
大司马:休(九月卒)
大将军:真
太尉:歆
司徒:朗(十一月卒)
司空:群
骠骑大将军:懿
录尚书事:群
尚书令:矫
左仆射:宣
右仆射:思
尚书:臻、觊、济(迁中护军)、袭(出为大将军军司)夏侯懋
中书监:放
中书令:资
侍中:晔
前将军:宠(出为豫州刺史)
左将军:郃
后将军:洪
中领军将军:范
中护军将军:蒋济(寻进护军将军)

三年已酉 四月,孙权称帝,改元黄龙。
太傅:繇
大将军:真
太尉:歆
司空:群
骠骑大将军:懿
录尚书事:群
尚书令:矫
左仆射:宣
右仆射:思
尚书:臻、觊、司马孚、诸葛诞
中书监:放
中书令:资
侍中:晔
前将军:宠
左将军:郃(迁征西将军)
后将军:洪
中领军将军:范
护军将军:济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1-08-06 20:46:20 +0800 CST  
四年庚戌
太傅:繇(四月卒)
大将军:真(二月,迁大司马)司马懿(二月拜)
太尉:歆
司空:群
司徒:董昭(卫尉行司徒事)
骠骑大将军:懿(二月,迁大将军)
骠骑将军:曹洪
车骑将军:张郃
录尚书事:群
尚书令:矫
左仆射:宣
右仆射:思、卫臻(典选)
尚书:臻(迁仆射)、觊(卒)、孚、诞(免)、裴潜、桓范
中书监:放
中书令:资
侍中:晔、吴质(卒)
前将军:宠(改征东将军)
后将军:洪(迁骠骑)费耀
中领军将军:范
护军将军:济

五年辛亥
大司马:真(三月卒)
大将军:懿
太尉:歆(十二月卒)
司徒:昭
司空:群
骠骑将军:洪
车骑将军:郃(六月,为汉军射死)
录尚书事:群
尚书令:矫
左仆射:宣
右仆射:臻
尚书:孚、潜
中书监:放
中书令:资
侍中:晔、韦诞
后将军:耀
护军将军:济
中领军将军:杨暨

六年壬子
大将军:懿
司徒:昭(七月真拜)
司空:群
骠骑将军:洪(卒)
录尚书事:群
尚书令:矫
左仆射:宣
右仆射:臻
尚书:孚、潜、刘靖、赵咨
中书监:放
中书令:资
侍中:晔(迁鸿胪)、诞
护军将军:济
中领军将军:暨

司徒一职,自太和二年十一月空缺,董昭在太和四年代理,直到太和六年,董昭才转正。转正还有一段故事,若有兴趣,日后再叙。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1-08-06 20:49:06 +0800 CST  
王乂是王衍的父亲,王雄的儿子。《三国志》只字未提。(世说新语》注:王乂字叔元。琅邪临沂人。时蜀新平。二将作乱。文帝西之长安。乃以为相国司马。迁大尚书。出都督幽州诸军事。平北将军。

回菊兄对姓名及字很是有一套,看看王乂是王雄的几儿子。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1-08-07 14:53:11 +0800 CST  
从上面记载看,是“既笄,归于文帝”,那就是15岁后出嫁,但从司马炎生于236年看,应该是235年结婚比较合理,这一年,王元姬18周岁,司马昭24周岁,仲达在这一年由大将军升太尉,并由雍凉转回京师,司马昭也随父回京,有时间与王元姬在一起生活。
也有可能是231年王元姬15虚岁时就结婚,此年司马昭随父亲仲达由荆州转战雍凉,虽结婚但没有时间与王元姬一起生活,所以长子司马炎出生是在回京之后的236年。
————————
不错,太和五年(231)结婚的可能性最大。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司马懿在外率兵,长子司马师须在洛阳为任子(人质)。不过,司马懿的几个儿子算是运气好的,不像王祥(王雄),两个儿子倒在荆州战场,为国捐躯。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1-08-07 17:24:05 +0800 CST  
司马昭长期随父亲在外历练,辽东之战也参加了,还受封了爵位,看来在军事方面是仲达有意栽培他。
_____
晕!打错了。司马师须在洛阳为人质。记得几年前看过一篇魏晋南北朝人质的硕士毕业论文。具体忘记了,只是隐约记得魏晋时期,在外带兵的将军(太守、刺史、都督)须留一子为质,是防备有不臣之心。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1-08-07 18:05:00 +0800 CST  
好像那篇文章分析魏晋南北朝时的任子,又叫质任,即人质。最经典的是曹丕以封孙权的长子孙登的方式向孙权征质子。孙权“以登年幼,上书辞封”。孙权上书说:“欲遣孙长绪与小儿俱入,奉行礼聘,成之在君。”后来“并徵任子,权辞让不受”。
其次较典型的是公孙渊的哥哥公孙晃为公孙恭的任子在洛阳,在公孙渊未反时,数陈其变,欲令国家讨渊;公孙渊谋逆,公孙晃被杀。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1-08-07 18:45:20 +0800 CST  

作者:回菊 回复日期:2011-08-07 19:04:51

任子这种事情,在中国古代就有传统,但是没有制度化。
两汉时期估计也是有的,可能主要是针对有实力的诸侯王
在阿瞒时代得到了强化,主要是针对重臣和边郡守将等,必使任子居邺城
这个点子不知道是谁给出的,我曾怀疑有可能出自王朗,这家伙对春秋要义有深的理解。春秋战国时代这种人质现象可能非常普遍。

——————
质任的范围似应自底层到高层。晋武帝司马炎登基后,废除了底层的质任。《晋书·武帝纪》:“泰始元年冬十二月……乙亥,罢部曲将长吏以下质任。”。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1-08-07 20:40:21 +0800 CST  
正文继续:

此王祥在黄初末年(225)仍担任徐州别驾,究竟有无可能在青龙三年(235)之前担任荆州刺史呢?溯本追源,这还要从曹魏帝国的缔造者曹操说起。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曹操、曹丕、曹睿掌权时的官员是如何升至刺史的呢?

梁习字子虞,陈郡柘人,早年为陈郡市委办公室主任(纲纪)。建安元年(196),曹操为司空,辟召为漳长,累转乘氏令、海西令、下邳令。所到之处,有善于治理的名声。回京城后担任西曹令史,又升为西曹属(东曹掌人事的选举,即二千石长吏、军吏的升迁。西曹掌太尉府事)。并土新附(建安十二年207),习以别部司马领并州刺史。

王思,济阴人,早年履历不详。曾担任西曹令史,与粱习同僚。建安十二年(207),擢为豫州刺史(与粱习同时)。

司马朗,河内温人,司马懿的长兄。司空曹操(建安元年196)辟司马朗为司空掾属,后司马朗担任成皋县令,因病去职,又为堂阳长,任元城令,入京担任曹操的丞相主簿(建安十三年208),出任兖州刺史。建安二十二年(217)卒于任上。

裴潜,河东闻喜人,父亲裴茂(亭侯)与曹操颇有渊源(详见前文)建安十三年(208)参丞相军事,出历三县令,入为仓曹属,时代郡大乱,以潜为代郡太守,还为丞相理曹掾,出为沛国相,接替司马朗为兗州刺史。

温恢,太原祁人,父亲为涿郡太守。温恢举孝廉,为廪丘长,鄢陵、广川令,彭城、鲁相,所在见称。入为丞相主簿(司马懿曾由东曹属转主簿),出为扬州刺史。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1-08-07 21:37:11 +0800 CST  
陈思王在魏名臣赞中曾对王朗给予了知谋纵横于外的评价。
但是史书上并没有见将王朗列为重要谋臣的记录,难道陈思王是溢美之词?

“知谋纵横”说明狠厉害的,鲜点子不少,到底是出了些什么点子也不太清楚。
还有“文博富赡,诚皆一时之俊伟”,这一条在后世的记录中倒是有反映,即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多次提到王朗,其中有“王朗发愤以讬志,亦致美于序铭。”这倒是继承了蔡邕,但蔡中郎有好多的“序铭”传世,不知道为什么,王朗怎么没有留下一篇序铭方面的文章呢,难道是刘勰在说谎吗?估计这种可能性不大,刘勰既然这样评价,可能在刘宋时代还有不少王朗的序铭流传,但为什么后来全秩失了呢,非常奇怪。
——————
呵呵,回菊兄,知道答案的唯一途径就是多读书。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1-08-08 10:41:46 +0800 CST  

楼主:wzheguilai0416

字数:668244

发表时间:2010-03-02 00:1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2-29 17:25:23 +0800 CST

评论数:455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