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博良解读罗塞塔石碑的方式,也即“古埃及学”建立的基石,大有问题!

如果在古代东亚的大地,并非随处可见各种裸露的矿石(宝石)和天然的金银,因此,东亚地区是绝不可能成为世界上“金属文化”(也包括了“宝石金银文化”)的最早发源地!


也就是说,“青铜冶炼技术”绝不可能最早被东亚人发明于东亚地区~~~

金属冶炼技术对于东亚人而言,就如同“宝石文化”和“金银文化”一样,都是西来的外来文化!

故而,在中国传统的五行学说里,有“西方属金”的说法,这个“金”,指的是“金木水火土”里的那个“金属”,而不是什么“金星”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11-01 20:15:31 +0800 CST  
把世界上其他古代优秀民族的技术发明占为己有,这不是中华民族应该做的事情!


大方地承认别人的伟大成就,就那么难吗?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11-01 20:21:52 +0800 CST  
@坚定的长线1

你自己认为的东西不要强加给“现代中国人”再来批判!你搞清楚汉族成型于什么时候再来说事!还“以为汉族一直是东亚地区的主角人群始于一万年前或者更早”,一万年前有汉族?越说越离谱了
———————————
汉族,是一个“民族融合”的概念,的确形成于汉代及以后。但是,任何一个“民族”的形成,在古代历史上都是一个“动态”的迁徙、融合的过程,而且,经常存在“主导人群”和“主导文化”。汉族,并非是在汉代的时候,像孙猴子出世一样突然地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楼主前面已经说过了,汉族的“主导人群和主导文化”,最初始于距今4500年前的陕西龙山文化,并于大约距今3600-3700年的时候,成为了东亚历史大舞台上的真正“主角”人群,并融合了古中原地区的一部分底层土著居民,逐渐形成了一个混血民族,但是,汉族的主导人群和主导文化,自青铜文明以来并为未发生重大的改变,而且,语言是汉藏语系,也未发生过改变,这就是为何自商代古汉字被发明以来,保持了长达三千多年演变之久的“意音文字”,而未发生任何的质变,同时,“形声字”造字法也被一脉相承地传递下来

然而,在青铜文明之前的古中原地区的土著居民,则很可能不是说“汉藏语系”的南方人群!

我们曾经普遍犯了一个“想当然”的错误,以为“在青铜文明之前的古中原地区的土著居民”(他们大约是于距今8500年前北上中原的南方人群),就是汉族在三代之前的“主导人群”,其实并非如此!

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你还是理解不了,就请不要怪楼主了!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11-01 20:46:53 +0800 CST  
然而,有太多的国人,非要把西方的历史描述,看得和东方的历史描述一样真实靠谱,这就是犯了“以及推人”的错误!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11-01 21:01:23 +0800 CST  
@坚定的长线1

本国历史失真?首先你得确定什么是历史的“真”,你认为你能确定?历史的真实永远在不断接近中,但不可能获得。重要的是我们有开放的学术空间和气氛,能不断去探寻历史的真实。你说出这样的话,看见你对事物认识的局限
———————————
本国历史的失真,主要存在于“历史教科书”里,在三代青铜文明之前的“古中原地区”,很有可能(证据不少)不是汉族在三代以前的“主导人群”的活动地盘!而是来自于南方地区的古代南方人群

结果,在中国历史教科书里,以“华夏先民”来称呼新石器时代的“古中原居民”,很容易让学生错误地以为,新石器时代的古中原人,就是汉族在三代之前的“主导人群”,并进而认为,中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汉族祖先的传统地盘,并创造了繁荣的仰韶文化等等,这绝对有“浑水摸鱼”的嫌疑呢,你信不信?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11-01 21:11:35 +0800 CST  
这就好比,有不少的国人非要把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当成是汉族在三代之前的祖先的文化,甚至把良渚文化的精美玉器,当成是“华夏文明”的开端肇始

天呐,那可是南方地区的古代“百越人”创造的新石器文化,好不好!跟汉族的祖先有何关系?

难道,仅仅因为春秋战国之后的秦汉时期,的确有“一部分”的百越人(也即“越国人”的直系后裔)融入到了汉族的大家庭里,越人祖先的文化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变成汉族祖先的文化了吗?

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古代南方百越人都融入到了汉族文化圈里!比如,分布于云贵高原、东南亚等国、台湾等地的百越人,就从未变成汉族大家庭的一份子呢,人家依然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民族属性

这就好比,现代的中国还包括有俄罗斯少数民族呢,他们与一部分北方边疆的汉族发生了混血,形成了中国的俄罗斯族,难道我们汉族因此就可以因此堂而皇之地拿走俄罗斯人祖先的文化,并当成是汉族祖先的文化源头吗?

拿邻居家的文化成就很有意思吗?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11-01 21:26:18 +0800 CST  
浑水摸鱼,难道不算是历史“失真”吗?

东亚大地自距今1万年前以来,有不止一个族群的人群粉墨登场,各有贡献!

我们汉族凭什么要浑水摸鱼?


请给我一个可以浑水摸鱼、私拿邻居家文化成就的理由吧~~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11-01 21:34:19 +0800 CST  
中国人现在有一个特点,特别喜欢把别人家的祖先,当成是自己的祖先来崇拜!

拜了苏美尔人的祖先还不够,还要再加上古埃及人、古印度人的祖先,真是不论肤色、不论长相、不论地域、不论远近啊,但凡听起来有点成就的古代民族,统统最后都成了中国人的直系祖先啊


要知道,根据生物遗传基因检测结果,古埃及人和东北非的埃塞俄比亚人和索马里人是近亲关系。中国人的祖先既然是可以随心所欲地乱认的,那么,我们若是把古埃及人硬当成是中国人的祖先来源,现代的索马里海盗这门子穷亲戚,中国人打算认还是不认?总不该嫌弃自己的穷亲戚吧!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11-01 21:47:59 +0800 CST  
在一部分的所谓“爱国者”的眼里:

全世界的文化成就,一定都是由古代中国人创造出来的,最不济也是由中国人启迪出来的

全世界的古代有成就的民族,不是中国人的直系祖先,就是和中国人沾亲带故的


这些奇葩的观点在网络上还很流行呢,支持者还不少!

一个民族如果自我膨胀到如此的程度,完全失去了自知之明,这绝对不是中华民族之幸啊~~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11-01 21:56:34 +0800 CST  
@坚定的长线1

对你这种说法不以为然!农耕民族天然就是农耕的?早期懵懂状态的人类,都是游牧民族!找吃的而已,游牧当然是天然的状态!游牧到土地肥沃气候适宜的地方,且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后,开始农耕!农耕才是早期人类文明的起源!这是与其生产生活状态相关的!游牧是不可能有多少文明的
————————————
早期懵懂状态的人类的生存,都是以适应环境为生业的!基本都包括有采集、狩猎和渔猎,但是,根据地理上的气候环境的不同,各有侧重点,有的偏向于采集,狩猎渔猎为辅;有的偏向于狩猎渔猎,采集为辅

农业起源文化人群主要来自于偏向于采集的定居人群;而畜牧/游牧文化人群则偏向于游猎的狩猎人群。故而,两者对于工具的要求和发展是不一样的

在距今1万年的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波次的重大技术进步:

第一个重大技术进步就是,农业起源人群的重大技术突破:出现了种植农业!这个划时代技术的出现带来的后果就是,世界各的的“新石器文化”开始繁荣昌盛起来,并开启了“农业社会”

第二重大技术进步就是,与狩猎/畜牧民族紧密相关的重大技术突破:出现了金属冶炼技术!这个划时代技术的出现带来的后果是,世界各地的“青铜文明”开始繁荣昌盛起来,但是,依然处于“农业社会”里

第三个重大技术进步就是,与畜牧民族紧密相关的“金属文化”的高级阶段—航海与工业技术革命!这个划时代技术的出现带来的后果是,世界各地从“农业社会”,进一步升级到了“工业社会”里

这些就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划时代的三波次重大技术进步的历史意义所在!

而且,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以“叠加”的模式,而不是“替代”的模式,也即,1+1=2的模式,以后人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的方式,实现的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所以,无论是农耕人群还是畜牧人群,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均有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而游牧民族只不过是历史悠久的畜牧民族比较晚才出现的(始于铁器时代)一个落后分支而已,根本替代不了古老的畜牧民族的巨大贡献


华夏汉族的祖先,其实并非纯粹的南方农耕民族的起源,而是大约于距今4000-4500年,来自于西北/北方地区的“半农耕半畜牧”的民族。汉族变成纯粹的农耕化,始于比较晚近的宋代而已,而且,从那以后,华夏民族渐渐地再也抵挡不住北方游牧民族的不断南侵了。如果华夏汉族在宋之前并没有任何的畜牧业(即是纯粹的农耕民族),怎么可能在汉唐时期抵挡得住善于骑马打仗的北方游牧民族的反复入侵呢?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11-01 22:40:45 +0800 CST  
@坚定的长线1

甲骨文是一出生就成熟的文字?文字的演变不需要时间?5000年的历史真的是中国人谦虚的说法!以西方白皮的标准来看,中华文明可能有上万年的历史!
————————————·
很显然,你根本就没有认真去读过楼主的帖子!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11-01 22:46:44 +0800 CST  
楼主的帖子,并非给不愿动脑筋的人来读的~~~

能做到只需读一遍,就能看懂楼主全部观点的人,也算是比较有智商的那一类人!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11-01 22:51:09 +0800 CST  
汉族的祖先来源,并非起源于长江流域的南方稻作人群(始于大约一万年前的东亚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农业起源人群),而是,起源于东亚北方地区的旧石器末期(大约距今一万年之前)的北方狩猎人群

大约距今8000-7000年,东亚北方地区的旧石器末期的北方狩猎人群,接受了北上中原的南方稻作人群在黄淮流域发明(或启迪)的粟作农业(始于距今大约8000年),北方狩猎人群转型成为了北方/西北的粟作农业种植人群

大约距今4000多年的时候,北方/西北的气候开始变得干冷起来,越来越不利于纯粹的农业种植经济的发展,北方/西北的粟作农业人群又接受了来自于西方世界的畜牧文化/金属文化,又一次转型成为了“半农业半畜牧人群”

而这个“半农半牧”的西北/北方人群,正是现代汉族的直系祖先!

也即,汉族的祖先是一万年之内来自于北方地区的狩猎民族,而不是来自于南方地区的纯农耕民族


汉族一直以为自己的祖先是纯粹的农耕民族,这是完全错误的认知!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2-17 00:17:27 +0800 CST  
东亚人与寒冷

西方现代人类学的研究指出:东亚人的体质特征是对极寒环境的适应结果。李济等中国学者对这一点也早有阐发。东亚人从五官、牙齿的形态,到皮肤和皮下脂肪的分布特征,以及对酒精和血糖的代谢特点等等,都一致地指向一个事实:该人群是在一个酷寒的环境中进化出来的。让我们来逐一检视这些祖先留下来的耐寒特征,去追寻祖先一路走来的足迹。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2-17 00:18:36 +0800 CST  
(一) 生死攸关的眼睛

东亚人的眼睛是世界各种族中最为独特的,可以说是标志性的。在阳光炽烈的马来西亚,有时你不能用肤色来区分华人和马来人,但是一看眼睛就“一目了然”了。美国人类学家胡顿(Hutton)说,人类的眼睛形态只有两种,即所谓“蒙古眼”(不凹陷,细长,多单眼皮)和“非蒙古眼”(不同程度地凹陷,圆而大,多双眼皮),前者为东亚人所独有,后者囊括了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和东南亚岛屿上的大部分居民,也是人类远古祖先的形态。

为什么唯独东亚人的眼睛与众不同呢?进化论的解释是:这种独特的眼睛型态是对极度寒冷环境的适应。比如说,眼窝内有脂肪铺垫、上下眼皮脂肪层的厚度较大、眼裂较小等等。你也许会问:眼睛不怕冷啊,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地做耐寒适应?

我们之所以感觉眼睛似乎不怕冷,是因为它是受特殊照顾的供热优先区,如果你看人脸的红外线图像就会发现,眼窝是温度最高的区域。受到如此重点的保护,是因为眼睛的“体液外露”的解剖结构其实是最怕冷的,它在极寒环境下非常脆弱。如果眼球温度过低,为保护眼球内部液体不至于凝固,就必须合上眼睑,等于说丧失了视觉功能。美国自然历史学家 Guthrie 在《猛犸冰原和蒙古人种的起源与扩散》[1]一文中自承在阿拉斯加的冬季远足中不仅他的鼻子多次冻伤,眼睛也曾冻僵,因为温度过低而根本不能睁开。

对寒带的原始先民来讲,是生存,还是死亡?一双耐寒的眼睛几乎是决定性的。为什么?因为眼睛是唯一必须外露的部位!末次盛冰期的远古猛犸猎人穿着兽皮缝制的带连体头套的外衣(类似近代爱斯基摩人的parka,带孔骨针在距今数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发明了),脸部大部分包裹着,只露一双眼睛。在零下40度到60度的暗夜雪原上跋涉和追猎。在这接近人类生存极限的严寒环境里,一个微小的差异可能决定生死,从而造成巨大的选择优势。

为了抵抗寒冷,东亚人的眼睛变得与众不同。比如说,双眼皮比较少见。这是因为东亚人的上眼皮里面附有较多的脂肪,厚度超过其他人种的两倍[2]。所以双眼皮的发生率较低。如图 1所示。东亚人之外的人群的双眼皮,其实就是眼皮中含脂肪层的部分和不含脂肪层的部分在交界处因厚度突然变化而产生的一道褶痕,而东亚人的上眼皮脂肪层向下延伸一直到睫毛处,没有不含脂肪的部分,通体饱满,所以大部分没有双眼皮。少部分有双眼皮的则是因为脂肪层上的皮肤起褶造成的,多是随着年龄增大皮肤稍稍松弛后才产生。

东亚型眼睛的另一个独特之处是几乎没有眼窝的凹陷,眼窝外缘包裹了较多的脂肪组织,这与其他种族中常见的”“清癯见骨” 的凹陷眼窝形成鲜明对此。

有人说,凹陷眼窝也是遮风御寒的结构吧?其实不然。凹陷结构只对侧面来风有屏蔽作用,但侧面风对眼睛几乎没有伤害,迎面来风才是最大的威胁。而凹陷结构带来的“窝风”效应把迎面风的伤害放大了很多倍,在极度寒冷的条件下,这样的眼睛是脆弱的。想象一下,整个脸部被兽皮包裹起来只留两个深洞洞的凹陷眼窝露出来张望,零下五六十度的冰风兜头猛灌,效果将很惨烈... ...。凹陷眼窝确是一种防护性结构,但它针对的是物理性伤害,是人类祖先和几乎所有其他人类种族的眼睛的“缺省”特征。但东亚人的眼睛在耐寒选择的压力下,不得不放弃了这一结构。

显而易见地,东亚人脂肪铺垫的浅眼窝大大缩小了受风面积,较小的眼裂降低了体液外露的程度,眼窝附近较多的脂肪以及较厚的眼皮,降低了对外的热辐射。这些细微的变异特征都是为了更有效地保持眼部温度,使它能够在极低温下能够长时间正常工作,合在一起最大程度地增加了在低温环境中的生存几率。

东亚人的眼睛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特点,那就是针对强光的保护性。眼睛害怕强光是因为眼底视网膜的感光细胞非常容易受光氧化效应的伤害。所以在视网膜的最外层有一个带色素的半透明结构(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英文缩写作RPE。它就像有色眼镜一样,通过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来保护视网膜最内层的感光细胞不受强光的伤害。而它的颜色和透明性决定了反射量和吸收量。美国眼外科医生Wilmer曾经用检眼镜观察了不同种族的人的眼底,发现RPE的颜色与人的肤色相关(这并不意外,因为在胚胎期,RPE曾是皮肤的一部分)。但有一个例外:中国人的眼底颜色比欧洲人的更浅,前者是浅黄色,后者是橘黄色。其他种族则是深浅不一的棕色。就透明程度而言,欧洲人的RPE透明度似乎较高,因为可以透过他们的RPE隐约看见底层的脉络膜,而其他种族的则没有这个现象。 中国人的较浅颜色和较低透明度的RPE决定了它的反射量和吸收量都比较大。这样的保护性结构说明了东亚人祖先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无法回避的强光。

这是一个怎样的环境呢?沙漠是一种可能,但更可能的是茫茫雪原。雪地对日光的反射率极高,可以达到95%,长期受这样的强光刺激会引发雪盲症(暂时性失明)。而东亚人较小的眼裂和透过性较低的眼底结构,都是针对雪地强光环境的保护性适应。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2-17 00:20:13 +0800 CST  
上眼皮的脂肪分布比较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2-17 00:22:54 +0800 CST  
东亚体质特征的寒带起源 - 2:艾伦和伯格曼法则

(二)鼻子和艾伦法则

有人说,印欧人突出的鼻子也是对寒冷的适应吧?据说它像空调器,有助于预热入肺的空气。其实,在真正的酷寒环境里,这样突出的空调器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非常容易被冻伤。北欧纬度虽高,因为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候比亚洲同纬度的地区要暖和的多。而且印欧人进入北欧的时间很晚,北欧的原始居民与蒙古人种有关,今天的拉普兰(萨米)人和一部分芬兰人是他们的孑遗。突出的鼻子也不是对寒冷气候的适应,因为它显然不符合著名的“艾伦法则”。

1870年代,美国动物学家艾伦发现:跟温带、热带的兔子相比,北极兔的耳朵和尾巴都比较短。类似的对比也存在于北极狐和温带的狐狸、北极狼和温带的狼之间。进而他比较了很多寒带的动物和它们在温带和热带的表亲,发现寒带动物的身体轮廓变化都较为平缓,他把这项发现总结为“艾伦法则”(Allen's rule)。

东亚人中等高度、较小的鼻子,正是“艾伦法则”的体现。其实要预热入肺的空气,“孤悬于外”的突出鼻子并非解决之道。在极低温的环境下它加热不了空气,反而要靠呼出的热气来加热它。要加热入肺空气的话,较小的鼻孔和较深置的鼻道才是正解。东亚人的两颧较高,鼻道就相对埋入两颧之间的皮下组织的围护之中,这样才能有效预热入肺的空气。有的人类学家还补充性地认为:高颧骨还可以补偿较深的鼻道所挤占的颊窦空间(因为发声器官需要颊窦腔回响)。爱斯基摩人的鼻子里面的鼻甲发达,这实际上增大了鼻的内表面,增强了加温加湿的功能。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2-17 00:23:34 +0800 CST  
(三)樱桃小口的美女

与较小的鼻孔相一致,东亚人的嘴巴也相对较小,尤其是东北亚人。中国传统的美女形象更是“樱桃小口”。与细眼睛结合起来看,似乎这个人群脸上所有粘膜外露的开口都呈现比较小的形态,但头却比较大。这个特征组合,除了寒冷适应性之外似乎找不到其他的解释方案。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2-17 00:24:07 +0800 CST  
(四)身体比例和伯格曼法则

与艾伦法则类似,有关生物的寒冷适应特征还有一条“伯格曼法则”。 它指出:寒带的生物外形规律是尽可能减小表面积和体积的比率,从而降低热量散失的速率。 根据这一法则,身体的任何细长结构都是不利于寒带气候的适应的。

与之对应的是,人类学家观察到,肢体(尤其是远端肢体,比如小腿,小臂)相对较短是极地民族的共同特征[3]。其实这也是东亚人的特征。伯格曼和艾伦法则所描述的寒带适应特征在东亚人身上有着完整而普遍的体现。 比如,圆而大的头型,平和的五官,相对较大的躯干,不算纤长的四肢。都可以视为减少散热面积从而有效地保存体温的寒带适应特征。

热带地区的人们手脚相对较长,肢体(尤其是远端肢体)较长,躯干相对较短,热带动物也有这个倾向,这些都是有利于散热的解剖特征。寒带地区的居民呈现相反的趋势。而在温带演化出来的人种的体态居于两者之间的过渡位置。人类学家测量了不同种族的坐高与身高的比值,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大约是0.45,欧洲人是0.5,而东亚人和美洲印第安人是0.55 [4]。从这里可以看到,躯干长度占身长的比例从热带、温带到寒带的人群逐渐增大。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2-17 00:24:39 +0800 CST  
北极狼和热带的狼,不同的躯干和肢体比例。




温带野兔和北极兔,寒带动物较短的耳朵、尾巴和四肢。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2-17 00:28:32 +0800 CST  

楼主:gtfz99

字数:1204949

发表时间:2015-02-09 18:3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12-03 01:36:33 +0800 CST

评论数:995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