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博良解读罗塞塔石碑的方式,也即“古埃及学”建立的基石,大有问题!

在古华北类型的“商人”和古西北类型的“周人”相继入主中原之后,也即自西周以来,对于华夏民族的血统影响最大的人群,会来自于哪里呢?


我们不妨对比一下,青铜时代与现代的中原母系的“层累性”差异分析!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7-04 14:17:35 +0800 CST  
“青铜时代”的中原母系,选择的是山西晋南地区的:

“山西横北村西周倗国大墓”,母系基因(mtDNA)的检测结果来看,“青铜时代”古中原类型的mtDNA构成,虽然是南北方的母系基因类型皆有,但是,还是以北方母系基因M系为主!


山西横北mtDNA分析结果,与内蒙古中南部将军沟组,和林格尔大堡山东周组,内蒙古饮牛沟战国后期等“古华北类型”的母系基因聚类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7-04 14:20:55 +0800 CST  
以下表中的“古中原类型”,指的是“青铜时代”的山西晋南地区的古中原母系基因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7-04 14:25:25 +0800 CST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7-04 14:26:12 +0800 CST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7-04 14:27:27 +0800 CST  
所有拒绝承认,“古西北类型”对于华夏民族血统有着重大影响的国人~~~~~

所有拒绝承认,“古西北类型”是最接近于现代中国南北汉族的国人~~~~~


自己看着办吧!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7-04 14:37:06 +0800 CST  
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是2008年度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这么大规模的齐家文化晚期墓地是第一次发现,并存在殉人现象

磨沟墓地还是齐家文化中出土了“青铜器”最多(上百件)的墓地,并发现了少量金器,再次确认“齐家文化”已经进入到早期青铜时代!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7-05 16:02:54 +0800 CST  
由于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属于“齐家文化晚期”的一个遗址,有一个现象就是,齐家文化和寺洼文化因素并存,齐家部族与寺洼部族并存,这是比较少见的

寺洼文化居民和周人,都是我国古代戎狄族(也称羌戎族或姜戎族)群体的一支,那么,齐家文化人群和古代“羌戎人”也是摆脱不了关系的呢!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7-05 16:16:04 +0800 CST  
那么,我们来看一下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晚期遗址出土人骨的体质特征,其实就是在考察“齐家文化和寺洼文化”这些西北地区【古羌戎系人群】的体质特征!

以下是2016年发表的比较新近的分析报告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7-05 16:23:16 +0800 CST  
上面的这个报告的意思是:

1,齐家文化居民和寺洼文化居民的体质特征,两者差不多(长相一致),难怪能和平共存于一地呢

2,齐家文化居民和寺洼文化居民的体质特征,和现代组人群相比,比较接近于现代中国人的北方汉族(华北组)和南方汉族(华南组)

3,齐家文化居民和寺洼文化居民的体质特征,和古代组人群相比,比较接近于甘青地区的“火烧沟组”和“核桃庄组”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7-05 16:29:04 +0800 CST  
文献分析的结论是:

在古代人骨的聚类分析中,

“齐家文化”的磨沟组,除与甘青地区的古代组关系密切之外,

还与代表周人族群的瓦窑沟组,

代表殷商平民的中小墓2组,

以及内蒙古中南部地区青铜时代的朱开沟组,

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暗示,“齐家文化”的磨沟组古代居民,【向东迁徙】的可能性,并对陕西关中地区、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和古中原地区的新石器古代土著居民的体质特征,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7-05 16:38:36 +0800 CST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青铜时代的“朱开沟文化”,并不是所有的国人都熟悉,因为这个文化代表的就是“北方鄂尔多斯青铜器文化”,给人感觉是北亚游牧民族的文化,但实际上,这是距今4200-3500年的内蒙古长城沿线的“北狄”的半农半牧文化!

(那时候,活动于阴山以北的“古蒙古高原类型”,还尚未在阴山以南的“河套地区”露面呢~~)

由于商人在入主中原之前,就是来自于北方长城沿线的【“北狄系统”】,故而,属于北狄文化的“朱开沟文化”(包括了前后两类遗存),和“商人”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7-05 16:48:06 +0800 CST  
距今4200-3500年的朱开沟文化,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在前面一个阶段里,有一个非常著名的遗址,那就是位于陕西神木的“石峁古城”!


“石峁人”就属于北狄先民~~~~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7-05 17:03:09 +0800 CST  
石峁遗址位于陕北河套地区,是我国北方地区的超大型中心聚落,也是目前史前时期最大的城址

石峁遗址距离长城遗址很近,北距长城10公里

石峁遗址是河套地区东部,包括了陕晋中北部、内蒙古中南部在内的河套地区,

在鄂尔多斯高原、大河套地区,先后发现过上百个类似的石筑遗址,以石峁为最大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7-05 17:04:37 +0800 CST  
关于这个著名的“石峁古城”,以后再具体说,现在只是简单提一下

主要指是为了告诉大家,“石峁古城”是一个深受东迁河套地区的“齐家文化”的影响文化~~

甚至,石峁遗址的某些阶段可以被称作是河套地区的“齐家文化遗址”!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7-05 17:08:20 +0800 CST  
付巧妹研究员的研究团队对石峁古代人骨标本进行了实验和测序。到目前为止,基于线粒体DNA和核基因组的数据,可以暂时把石峁人群与黄河中上游的其他古代人群联系起来,就目前核基因组分析所得到的结果,【石峁人群与甘青地区人口密切相关】

当然,上述分析结果只是初步的,但这样的分析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石峁考古学遗存与以齐家文化为代表的甘青地区考古学文化在陶器、玉器、铜器、葬俗等方面的密切联系】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7-05 17:11:30 +0800 CST  
赵志军和高升根据石峁遗址的植物浮选结果认为石峁先民以农耕为主兼营家畜饲养,陈相龙从CN 同位素的角度认为石峁先民兼营粟作农业、草原畜牧和狩猎采集,罗运兵认为石峁所出鳄鱼骨可能与鼍鼓传播、鳄鱼豢养有关,刘莉和赵昊通过淀粉类分析认为【石峁先民的生计形态为农牧兼营】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7-05 17:14:13 +0800 CST  
石峁古城到底有多大?

位于陕西北部的石峁古城,它的遗址规模很大,石头城的确是非中原风格。其内城的城内面积约210余万平方米,外城的城内面积约190余万平方米,总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

其规模远大于年代相近的良渚遗址(340万平方米)、陶寺遗址(270万平方米)等已知城址,二里头遗址(300多万平方米)



北狄先民居然能建造出“石峁”这么大的一座石城啊,有点儿让人难以相信吧~~~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7-05 17:21:06 +0800 CST  
另外提一下,

石峁古城将中国现存土石结构城防设施的年代提前了2000多年,因为像这样的城防设施以前确定为汉代才有。

石峁古城是三重石头城,即由外城、 内城,及其中心的“皇城台”三座基本完整并相对独立的石构城址组成,是中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土石结构城防设施实物。这一遗址规模宏大的石砌城墙,以及城墙围出来的基本可以闭合的石砌城墙及城门、瓮城、角台、角楼、墩台、门塾和疑似马面等附属设施。东门是整个石峁城的制高点,建在外城东北部,门道为东北向,由“外瓮城”、两座包石夯土墩台、曲尺形“内瓮城” “角楼”“门塾”组成。已知瓮城雏形最早出现在西汉。严文明说,它是中国城门的老祖宗,后世城门的所有要素它都有了。

石峁遗址“城墙越沟技术”,遇沟壑跨越其上。城墙墙体的石之间穿插一根长木头,可能是“纴木”,有纴木的串接拉扯,城墙会变得更加牢固。汉代城墙建筑在夯土城墙中才开始使用水平方向的木骨墙筋,称为“纴木”,这种做法上至汉长安城,下至南北朝、唐、宋,最晚到元代仍在使用。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7-07 15:40:44 +0800 CST  
话题再重新回到西北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

中国的文化媒体在描述“西北齐家文化古人群”的时候,总喜欢玩一种神秘感,比如,

“4000年前后,一个神秘的骑马部族带着他们精湛的玉石加工技艺出现在甘肃大地上。于是,齐家文化和齐家古玉如春笋般猛然出现在历史的舞台,大约三四百年后又倏然消失,只留下了一件件精美的玉器诉说着昔日的故事。

那些创造了齐家古玉的神秘部族从何而来?又向何处而去?”

齐家文化,史前文明的最后一座巅峰!

齐家文化竟然出土了和田玉和伊朗绿松石,莫非古羌国真的存在过?

“青海乐都柳湾齐家文化遗址,发现神秘“卍”字图案彩陶(共26件),为此史学界争论30年?”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7-07 15:42:01 +0800 CST  

楼主:gtfz99

字数:1204949

发表时间:2015-02-09 18:3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12-03 01:36:33 +0800 CST

评论数:995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