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博良解读罗塞塔石碑的方式,也即“古埃及学”建立的基石,大有问题!

楼主接着说商人的“饮食文化”这个话题

“饮食文化”对于一个民族而言,是比较顽固的一种文化,不太容易改变呢

但是,国人不信这个邪呀,什么?饮食文化不容易改变?

我们偏要把全世界各大饮食文化圈全都溜达了一遍,什么“麦作文化圈”、“玉米文化圈”、“稻作文化圈”,把具有各种各样饮食风格的“祖先”都列队带回来!

唯独自家门口的那个位于边疆地带的“纯粹的粟作文化圈”不愿意光临,实在是太低级了呢,寻找祖先难道不需要嫌贫爱富吗?起码可以少奋斗数千年呢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7-01 16:36:52 +0800 CST  
只可惜呀,梦想归梦想,现实归现实!~~~~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7-01 16:44:28 +0800 CST  
西北地区古代人群的“饮食文化”在大约距今4000年左右的时候,曾经发生过一次变化!

能让西北古代人群的“饮食文化”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背后的原因往往是“生业形态”发生了变化;而“生业形态”的变化则意味着,“地理气候环境”发生了变化~~


大家可不要误以为“饮食文化”的改变,是随心所欲或经常发生的事情呢!


实际上,古西北人群在这次的“饮食文化”变化之前,他们曾已经维持了大约3000-4000年之久的“纯粹的北方旱作农业”,一直到距今大约4000年前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末期,才发生了这么一次“改变”呢~~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7-01 16:49:28 +0800 CST  
“(西北)甘青地区的环境考古成果表明,距今4500-4000年左右,甘青地区的气候开始了逐步的干冷化历程,在距今4000年左右的时候,干旱化的程度终于突破原有的以“旱作农业”为主的生业形态所能承受的极限,进而导致了西北地区的农业体系不可避免地解体和衰落,由于气候干冷化导致了“齐家文化”的生业形态由以“旱作农业”为主,向“半农半牧”转化

公元前2000年前后,全球气候开始降温、变干,甘青地区出现干旱化趋势。由于生存环境恶化,使得齐家文化从农业为主的经济形态向农牧并重的经济形态过渡,畜牧成分显著增加。“齐家文化”时期狩猎活动在当时社会仍占有一席之地(别忘了华夏民族远古祖先在旧石器晚期是“北方狩猎者”),不仅有大量野生动物骨骼出土,亦有大量狩猎工具,如石弹丸、骨镞、砍砸器等出现

齐家文化的生业经济形态是:农业与采集、畜牧与狩猎。【当时是以粟、黍为主,小麦等其他农作物为辅的旱作农业模式】。粟、黍对于自然条件和耕作技术的要求并不高,且具有较高的抗灾能力,其中粟是当时主要的粮食作物,以粟和黍为主的旱作农业是甘青地区文明进程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作为农业经济的辅助手段,家畜饲养业在齐家文化的经济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除了驯养传统家畜猪、狗以外,已开始【养羊、养牛,和养马】!聚落中发现的祭祀与占卜遗迹。齐家文化时期的经济形态是以粟为主的粟黍旱作农业”

“齐家文化喇家遗址哺乳动物,其中猪占26.80%,绵羊为48.11%,山羊为0.46%,黄牛为16.72%。”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7-01 16:51:47 +0800 CST  
我们不妨再重新审视一下“商人”的饮食文化特点

先商文化存在多种生业经济,包括了“半旱作半畜牧”和一定的“狩猎”等经济形态

粟、黍是商人的主要粮食作物,粟是最主要的,数量也最多,黍次之;还有小麦和大豆

商人主要有猪、狗、【牛、羊】等家畜;【狩猎】捕获的野生动物有鹿、野猪



另外,在殷商时期的甲骨卜辞里关于“麦”(“来”)的记载不算多,商代是存在“麦”这种粮食作物的,不过种植麦子的规模应该不大

家马和马车在殷墟文化时期开始出现于中原地区;黄牛在哺乳动物中的比例逐渐增高,先商文化时期占16.9%,早商时期占17.5%,商代中期占35.78%,殷商时期可达40.8%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7-01 16:54:18 +0800 CST  
如果对比一下“商人”的饮食文化特点,和西北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的饮食文化特点

我们会发现,两者之间的饮食文化相似度还是挺高的呢!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7-01 17:00:48 +0800 CST  
但是,“商人”的饮食文化,和中原“二里头夏朝”的饮食文化,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

二里头文化时期洛阳种植五种谷物——粟、黍、稻、麦、菽(大豆),消费以粟、稻为主,【稻米约占二里头出土谷物总数的三分之一】

二里头夏朝居民的主要农作物是“粟和稻米”,因为河南”中原地区”自距今8500-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已经成为了【稻作/粟作混作农业区】,并且,在新石器时代竟然曾经有着长达近五千年之悠久的“南方稻作农业”的历史~~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7-01 17:04:11 +0800 CST  
我们“华夏民族”究竟是谁的直系后裔,是夏人、还是商人的直系后裔?

难道不需要考察一下,比较具有“顽固性”特点的【饮食文化】的历史一脉相承性吗?


当然,肯定还会有人坚持,“谁说饮食文化比较难改变了,从明儿开始,我就打算改变我的饮食文化了,从大米饭直接改成面包牛排了,就为了证明楼主说错了!”


楼主需要提醒一点,【饮食文化】指的是“整个民族”的文化,而不是单指某个人呢,请不要把自己一个人(或家里的几个人)和“整个民族”划上等号了


这是“个体习惯”与“集体文化”的概念区别呢~~~~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7-02 14:32:47 +0800 CST  
别看从宋代起,“稻米和小麦”已经作为华夏汉族的两个主食了,也即,“南稻北麦”的格局

但是,从先秦直到唐朝,黄河流域的华夏汉族其实并不以“稻米”为主食的,然而,这个历史事实绝大多数的现代国人都几乎快要忘记掉了呢!


所以,楼主就得和大家一起回忆一下,从中原商周青铜文明直至近代的华夏“饮食文化”,究竟是如何的呢?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7-02 14:42:23 +0800 CST  
自“中原华夏青铜文明”开启以后,在“华夏文明”早期的一段时期里,五谷中有“麻”无“稻”,原因就是自“商周人入主中原”之后,华夏农耕文化主要是北方的旱作“粟文化”,所以,在《史记》等华夏古籍的“五谷”概念中,五谷则是“稷、黍、麻、麦、菽(大豆)”,唯独缺稻—--也即在“华夏文明”早期时,“五谷”中最初无稻!


由于商、周时期的华夏农耕文化主要是“粟文化”,经两汉到魏晋南北朝时达到繁盛,在这一时期粟位居“五谷”之首。西汉晁错的《论贵粟疏》全面论述了“重农贵粟”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性,将“贵粟”与“重农”等同,可见粟在当时民食中的重要地位。中国现存最早农书《齐民要术》所记粟的品种多达86个,居于麦、稻之前,为当时第一大作物。

粟在中国北方粮食作物中的主导地位一直维持到了唐代~~~~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7-02 14:45:06 +0800 CST  
唐初征收赋税仍以粟为主,小麦仍被视为“杂稼”、“杂粮”。在中唐以后,由于“粟麦轮作”推广,小麦逐渐取得了与粟并驾齐驱的地位,其标志为,唐德宗建中元年实行的“两税法”已明确将麦作为赋税征收的对象

并且,【由于“安史之乱”后的唐代经济重心开始逐渐地南移,南方稻米的重要性在逐渐增加】,但依然没能真正地撼动唐代以北方旱作农业(粟麦)为主的地位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7-02 14:53:13 +0800 CST  
到了宋代,虽然中国的主粮仍为粟、麦、稻,但相对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北方“小麦”生产消费已远超粟;【而南方则是以“稻米”为主要粮食作物,是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结果】,尤其是发生于北宋末年的第三波“衣冠南渡”!


这样一来,【原来以粟、麦为主的中国古代粮食作物结构,便被以“稻、麦”为主的粮食作物结构所代替了】。之后,粟作逐步走向衰落,直至明清时期被作为救荒作物


不过,由于宋代的农业格局是“南稻北麦”,这就意味着,河南“中原地区”依然并不种植“南方稻米”,而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明朝中晚期的嘉靖至万历期间才有所改变,稻田在北方亦时有所见,及至清代又明显增多!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7-02 14:58:54 +0800 CST  
一个民族的“饮食文化”其实真的并不容易改变的,华夏民族的祖先在距今大约4000年前的时候,成为了“半旱作半畜牧”的农牧人群,在入主中原之后,也依然没有发生重大的改变,直到宋代!

这种“以粟、黍为主,兼有一定的畜牧业”的中国古代粮食结构,维持了大约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呢~~~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7-02 15:13:02 +0800 CST  
现代中国人的记忆,仅仅停留于“宋朝”而已,以为自己是纯粹民族,没有任何的“畜牧业”;以为自己一直被北方侵略者欺负,是人畜无害的“小白兔”;以为自己特别会“守城”,那就叫做最好的军事防御能力


听说过一句话吗?“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


如果宋军没有足够好的“骑兵”的军队,还如何能效仿汉代的霍去病和卫青呢?

游牧民族的军队(人数有限)能长期围住你的城,你却无法长途偷袭他们后方空虚的老巢,令其回兵!

结果,军事主动权全部都捏在对方的手里,宋军除了能死守城,别无它法了,这就叫做宋代是拥有“最好的军事防御能力”吗?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7-02 15:26:41 +0800 CST  
另外,河北平原有特殊之处。由于河北平原中南部和沿海地区低洼地较多,夏秋易涝,盐碱土壤分布较广,不宜种植旱作作物

而兴修水利引水灌溉,可以冲洗土壤,降低土壤里的盐分含量。由于水稻是比较耐盐的,盐碱地不能种旱地作物,但可以种水稻。“兴水利—治盐碱—种水稻”,我国自春秋战国时期就已采用种植水稻的方法来改良盐碱地

宋朝“保州”(保定)地处宋辽边境,宋朝在保州长期驻扎军队,宋朝统治者在华北平原广开屯田(军屯),保州水稻产量居河北诸州前列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7-02 15:39:36 +0800 CST  
华夏民族在“汉唐”时期,能和北方游牧民族相抗衡,不是没有原因的,除了北方有“畜牧业”(官营和私营牧场)大量提供军马之外,还在“武器”性能提高上可以高于对手(至少打平)!

中国的专家们重视历史上的“工具和武器”性能的提高吗?

噢,专家们只记得“礼器”的重要性,那个能表明“身份和地位”的礼器呢~~~~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7-02 15:46:16 +0800 CST  
无论是从从“饮食文化”的历史传承性来看;还是从民族的体质特征来看(古西北类型+古华北类型);以及很多中国人的姓氏也来自于商人和周人的姓氏

华夏民族更像是“商周人”的直系后裔,而不是“夏人”的直系后裔哦~~~~~

可是,现代中国人愿意接受商人和周人为自己的真正祖先吗?


这可是一个现实问题呢!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7-02 15:54:18 +0800 CST  
关于“自源文字”再多说几句,一定要先搞清楚”自源文字”的发明原理是如何的!

所有的【自源文字】(非“他源文字”、非“借用文字”),都是和这个民族的【“固有语言”】相关联的,而不是与“学来的”语言相关联

因为“自源文字”体现的是古代人群的固有语言的“演化快慢程度”,而语言发展的快慢程度,则与一个古代人群的“文化发展的复杂程度”,以及这个语言的“发音特点”都是大有关系的~~~


“自源文字”为何是【原生性文明】的重要标志?

因为“自源文字”的发明体现的是古代人群的【已有成就】——“文化发展的复杂程度”

而别人的”成就”是学不来的呢,只有别人的“技术”才是学得来的~~~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7-03 15:01:51 +0800 CST  
所有的“异族”白拿别人的“自源文字”,那就不再是“自源文字”了

——-要么是“他源文字”,要么是“借用文字”!


【假如】,外来的“商人”是北方异族,而古中原人是“华夏民族”

古中原人白拿商人发明的“甲骨文”,这叫做——-【借用文字】,文明等级立马下降!


也即,华夏文明立马失去“原生性”~~~~~~~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7-03 15:19:22 +0800 CST  
我们需要牢记的是,


一个民族的【饮食文化】是比较难改变的一种“顽固性”文化(相比较而言,“语言”就相对容易改变一些),其背后体现的正是这个民族在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赖以生存的【生业形态】,以及曾经所处过的【地理环境气候带】,而三者之间是紧密相关联的!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7-03 15:34:46 +0800 CST  

楼主:gtfz99

字数:1204949

发表时间:2015-02-09 18:3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12-03 01:36:33 +0800 CST

评论数:995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