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博良解读罗塞塔石碑的方式,也即“古埃及学”建立的基石,大有问题!

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在东亚大陆板块一直活跃着的比较常见的几支不同的古代人群,他们不仅在“父系”基因构成上不一样(这就意味着,古代人群的“语言和文化”也不一样);而且,在外观的“体貌特征”上也同样大多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新石器时代的【北方人群】都是属于“旧石器晚期北方狩猎者”的后裔,而新石器时代的【古南方人群】则属于“旧石器晚期南方采集者”的后裔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6-17 13:52:06 +0800 CST  
然而,有着如此明显【“差异”】的这几个比较常见的东亚/北亚的新石器古代人群,大多数的中国专家们竟然没有做到能把他们“区别”对待,而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但凡是活动于现代中国疆域境内的任何一支古代东亚人群,一概都定义成“华夏先民”!

搞学术研究都能“粗糙”到这个地步呢。。。。。。。。。。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6-17 13:53:17 +0800 CST  
楼主下面就来列举一下,不同的东亚古代人群其典型的“体质特征”之对比



属于【北方人体质特征】的四类比较常见的东亚古代人群:



◆ “古蒙古高原类型”,可以一直延续到现代的蒙古草原上的“蒙古人”,还有古代的“鲜卑族”也是古蒙古高原类型,在新石器时代依然属于“北方狩猎者”(铁器时代的“游牧民族”),他们的最典型相貌特点,就是“低颅阔面,再加上面部扁平度非常大!”,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大饼脸”呢



◆ 东北地区的绝大部分的新石器考古学文化的古代居民,则是属于“古东北类型”,在新石器时代属于“北方旱作农民”,其相貌特点是“高颅阔面,面部扁平度很大”,它和北亚的“古蒙古高原类型”的区别,只不过是“一个高颅,一个低颅”,但是,两者都具有“脸很宽,面部扁平度很大”的那种北亚典型特点



而最接近于“现代中国人”的两类古代北方人群则是:



◆ 主要分布于西北甘青地区的【“古西北类型”】的体质特征,其实和现代的“北方汉族”最接近,在新石器时代属于“北方旱作农民”(青铜时代的“半旱作半畜牧”民族),其相貌特点就是“高颅窄面,中等的面部扁平度”。藏族和北方汉族的体质特征没有太大的区别,如果说“古西北类型”的一部分入主“中原地区”之后,对现代汉族人种的形成大有贡献;那么,留守在西北甘青地区的“古西北类型”再往下发展,就可以形成很多西北和青藏高原,乃至于西南地区藏缅语族的人种。



◆ 其次接近于现代北方汉族的,是“古华北类型”的古代北方人群,在新石器时代属于“北方旱作农民”(青铜时代的“半旱作半畜牧”民族),其相貌特点是“高颅窄面,相对偏大的面部扁平度”,主要分布于北方长城沿线和辽西冀北(比如,南下并成功“入主中原”的商人,还有“活跃于北方长城沿线”的戎狄人!)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6-17 13:58:27 +0800 CST  
属于【古代南方人群】的两类比较常见的古代南方稻作人群:



◆ 曾经活跃于“新石器时代”的东亚文化核心区域之一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及淮河流域)】的东亚最强势的新石器农耕人群——“古中原类型”,属于“稻作/粟作混作人群”,他们看起来更像是“古代南方土著人”,因为他们基本都有一个典型的相貌特征——具有“阔鼻突颌”的倾向性



◆ “古华南类型”的主要分布区域,是“新石器时代”的东亚文化核心区域之二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及以南的华南地区】,属于“纯粹的南方稻作人群”,其比较显著的体质特征就是“阔鼻突颌,身材比较矮小”。而现代印尼和马来西亚的“马来人”,则与长江流域的“古华南类型”在体质特征的类型测定上是很接近的噢



南方长江流域的“古华南类型”在北上中原之后,因受到了北方古基因的一定影响,而变成了“古中原类型”~~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6-17 14:03:27 +0800 CST  
顺便说一下,“汉语”为何能够和“藏缅语族”同属于【汉藏语系】呢?

当然是有“基因同源”的原因哦!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无亲无故”的两种古代人群的“固有语言”(非学来的语言),莫名其妙地就归属于“同一语系”的呢



时间上要更早一些的、大约距今5000-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先后“有两波”移民来自于中国南方地区的“古代南方稻作人群”一路南迁东南亚、太平洋群岛以及南亚沿海等地,并形成了东南亚人口数众多的马来人、越南人、泰国人、柬埔寨人等,他们属于“南亚语系”或“南岛语系”

稍晚一些,在距今大约3000年前的“青铜时代”,又有从西藏、云南那条线上属于“汉藏语系”的人口南下缅甸,而这些移民将铸铜技术带到这里,并开展了当地的铜器时代,他们就是汉藏语系里的“藏缅语族”,与说“南亚语系”或“南岛语系”的东南亚人群属于并不相同的来源!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6-17 14:12:42 +0800 CST  
由于绝大多数的中国专家们,在他们的脑子里根本就没有任何的“不同古代人群”的概念存在,因而,但凡是活跃于东亚大陆板块的几乎所有的古代人群,都被专家们冠以【“华夏先民”】的统一称谓

这就导致了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误以为,只要是发掘于现代中国的疆域之内的“所有的考古学文化”,肯定都和华夏民族的祖先大有关系,唯一的区别就是,不同的的考古学文化是由华夏民族的“不同分支”所创造出来的呢

然而,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观点噢!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6-17 14:18:15 +0800 CST  
现在,在河南省已经找不到新石器时代的主流人群“古中原类型”这样的现代人了,河南早已经完全被新的人群所“替代”,由此,改变了本地人的体质特征

也即,曾经非常活跃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人和大汶口文化人”以及“二里头时期”的这些【古中原类型】的河南人,和“现代的”河南人的体质特征是有非常明显的区别的,属于并不相同的两个族群

然而,现代的中国人却总以为这是“进化“或“融合”的结果呢,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6-17 14:19:01 +0800 CST  
我们绝不可能在仅仅数百年的短时间里,就能看到从“夏人”的古中原类型,【快速地】进化成“商人/周人”的古华北类型和古西北类型;

也不可能在北方人群和古南方人群之间的相互“融合”,却是【一边倒】的“北方人体质特征”明显地显现出来!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6-17 14:19:49 +0800 CST  
由于新石器时代的“古中原类型”(偏古南方人)拥有“新石器时代”众多的农业人口规模,

如果北方人群和古南方人群之间的相互融合结果,却看不到有明显的“古南方人”的体质特征因素明显地显现出来

甚至,和“现代中国人”长得最相像的东亚古代人群,居然是古西北甘青地区的“古西北类型”,其次是内蒙古北方长城地带的“古华北类型”,却一点儿也不像新石器时代黄河中下游的“古中原类型”!

那么,我们凭什么要盲目地相信国内专家们所谓的东亚古人群之间的“融合理论”呢?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6-17 14:20:29 +0800 CST  
有些错误的观点(比如“融合理论”)一旦深入人心,其实是很难被纠正的,因为这些理论都要快成为国人“最基本”的认知常识了~~

然而,如果考古发掘出来的客观证据并不支持我们想象中的”融合理论”,那又该怎么办呢?

大家是愿意相信楼主的实话实说(虽然客观真相很残酷),还是更愿意相信国内专家们编织出来的“动听故事”呢?

实际结果一般是这样的,

相当一部分国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楼主一定是在“自娱自乐”或着“瞎说八道”呢~~~

什么是“假作真时真亦假”呢?此即是也!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6-18 14:55:13 +0800 CST  
“融合”和“替换”的区别究竟在哪里?

如果外来(父系)人群对本地(父系)土著人群的“低程度覆盖”,这才算得上是人群“融合”

但是~~~~

如果外来(父系)人群对本地(父系)土著人群的【“高程度覆盖”】,这就不叫融合了,而应该是人群【“替换”】呢!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6-18 14:56:14 +0800 CST  
无论是山西晋南的“陶寺晚期暴力事件”,还是河南中原的“夏、商更迭”,最后的结果都发生了“人种更迭现象” ----然而,国内的考古历史专家们竟然齐刷刷地没有看出来!

什么是“人种更迭现象” ?

就是,外来的”古西北青铜/畜牧人群”【替换掉】(“父系”高程度覆盖掉了)当地的“新石器古中原土著农夫”(也即从南方北上的古南方稻作人群)

晋南“陶寺晚期”和河南“二里头晚期”之间所发生的“人种更迭现象” 的差别,无非是暴力强度指数的高低有所不同,以及,外来人群“替换掉”本地土著的时间快慢有所不同而已(慢一点的可以称之为“以时间换空间”)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6-18 15:02:56 +0800 CST  
现代的汉民族的确是个“文化民族”,但是在上古时代,华夏民族还是一个有着区别于其它民族的、具有独特的“父系”基因标志的民族,也就是说,古代的华夏民族不仅仅是个“文化民族”,还是一个“血缘民族”呢,这在先秦时代表现得尤为明显!

曾经有一位网友对楼主说,

“你的最大问题,就在于把华夏看成是汉族的私有物。这个起始点错了,底下就全错了。”

楼主回答她,

“华夏从一开始就是汉族的私有物,还真没有说错呢。因为上古时代的社会正处于“血缘社会”的时期,那时候的古人并没有现代人的现代政治概念。楼主的“实事求是”比你的“政治性正确”,要更能反映出历史的时代真相来”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6-18 15:17:14 +0800 CST  
楼主再强调一遍,

古代的华夏民族不仅仅是个“文化民族”,还是一个“血缘民族”呢,这主要是指“父系”,而不是指“母系”哦~~~~

因为在远古时代,男女并不平等的呢,至今也没有确凿的古DNA证据可以证明,在新石器时代曾经出现过真正的“母系社会”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6-18 15:27:29 +0800 CST  
为何古代的“父系”的地位比母系更重要呢?

因为自距今1万年前以来的“新石器时代”和距今约4000年前以来的“青铜时代”,人类基因在地理上的分布具有如下的规律性

【(强势)父系基因具有“覆盖性”,母系基因具有“层累性”】

——看一看近代拉美国家的外来人口替换数据,就一目了然了呢


可为何会出现这么明显的父系和母系基因在“覆盖程度”上的明显差异呢?

——这是因为,由于在不同族群融合时经常【性别偏向性】,史前族群的大部分父系遗传结构经常被晚近时期强势民族的父系标记所掩盖。而母系遗传结构则忠实地记录了历史上不同的移民层次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6-18 15:37:10 +0800 CST  
由于“母系遗传结构则忠实地记录了历史上不同的移民层次”

因此,研究“母系基因”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根据古代人/现代人的母系基因结构组成,再结合一定的历史文献记载,来一定程度上地“推测出”,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哪些有可能的重大移民层次!

而且,现代分子遗传学研究所获得的古代母系人群的基因检测结果,要“明显”地多于古代父系人群的基因检测结果

这就更方便于作上述的“历史移民层次的推测”了~~~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6-18 15:49:06 +0800 CST  
【母系基因】的遗传结构,忠实地记录了历史上“不同波次”的外来母系移民层次;但是父系基因则不行,因为父系是被“晚近时期”的强势父系基因的覆盖结果所掩盖掉了~~


而且,由于外来母系基因的覆盖程度,一般会低于外来父系基因的覆盖程度;再加上,母系基因的遗传结构,是具有历史“层累性”的


因此,我们不妨把历史上“不同波次”的外来母系移民层次,看成是对“中原本地”的土著母系基因构成的一次又一次的外来母系基因的“输血”过程!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6-18 15:55:28 +0800 CST  
既然要谈母系基因的“外来输血”过程,那就先大致介绍一下关于人类及东亚的母系基因(mtDNA)一些基本常识性的内容

下图就是全世界的人类mtDNA的类型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6-18 16:01:22 +0800 CST  
中国人普遍太相信自己国家的文史类专家的研究水平了呢!

看了楼主的帖子就知道了,他们“错得离谱”的机会可是大把的呢~~~~

就等着西方学者来纠错吗?

那还是楼主先来挑错吧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6-18 16:15:19 +0800 CST  
东亚地区的母系线粒体遗传是M、N 和R三大系统



1。线粒体DNA单倍群M是亚洲最常见的类型,在M的后代中,【C、D、G】都是在东亚“北方地区”常见的母系基因类型,而且在“北方汉族”母系里也是高频出现的类型(现代汉族中主要的线粒体DNA单倍群是D)。【M10】主要出现于西北/北方长城沿线的古代人群中(以及藏缅人群里)

另外,只有很少数的母系类型,比如【M7c】则分布偏于“南方地区”



2。线粒体DNA单倍群N、R也是亚洲的常见类型,在这两者的后代中,【A、B、F、R9】都是在东亚“南方地区”常见的母系基因类型,而且在“南方汉族”母系里也是经常可看到的类型(别忘了南方汉族娶了一部分南方土著女性)。

另外,也有少数的母系类型,比如【N9a和Y】则分布偏于“东北地区”



由于古代南方稻作人群的“南方北上中原”,所以,一些常见的南方类型(比如A、B、F,以及上面提到的M7c)也会出现于古代的中原、山东、关中甚至西北等地区

——从南方母系基因类型的广泛分布范围可知,新石器时代的“古代南方人群”所扩张的地盘是多么地广大!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6-18 16:18:48 +0800 CST  

楼主:gtfz99

字数:1204949

发表时间:2015-02-09 18:3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12-03 01:36:33 +0800 CST

评论数:995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