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博良解读罗塞塔石碑的方式,也即“古埃及学”建立的基石,大有问题!

仰韶文化(距今7000-5000年)的消失与大汶口文化(距今6500-4500年)的东进是有着直接的关系的!

来自于东部地区的大汶口文化,其实也是属于北上的南方人群的文化,实际上,新石器时代的整个东部地区都是属于南方人的文化圈,他们最爱用的主要炊具,不是“陶鼎”就是“陶釜”之类的,属于典型的南方“鼎釜文化圈”~~~~

这就是说,在距今4000年前的“东亚大变局”之前,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及黄淮地区的主导实力人群,都是北上的南方人群!

南方人群也是一个“集合体”概念,也存在不同的支系人群的,但他们也有共同点,就是都具有南方人的相貌特征~~

比如,距今6000年前的江苏古人,长得就颇像现在的岭南人噢!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9-02 12:35:44 +0800 CST  
在距今4000年前的“东亚大变局”之前,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及黄淮地区的主导实力人群,都是北上的南方人群!

南方人群之间虽然也有相互争斗,但是,从人群的体质特征来看,并无大的变化~~~

这就是为何,从新石器时代出土的古代人骨来分析,“我们在新石器时代人骨资料观察到明显的稳定性,极少观察到大规模的人群迁徙混合特征”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9-02 12:45:26 +0800 CST  
但是,从距今4000年的“东亚大变局”开始,情形就完全不一样的了!

出现了“种系更迭”的大变化~~~~~

也即,“西北人/北方人”开始取代了“南方人”

“从商周人骨特征来看,这些西北至东北迁徙而来的族群,的确“”横扫“”黄河中下游的土著种系。”

什么是“更迭”?什么是“取代”?什么是“横扫”?

一句话,换主人了!~~~~~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9-02 12:50:53 +0800 CST  
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中国人,是无法想象自己的祖先居然是依靠残酷无情、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上位的~~~~~

长久以来,我们想当然地认为,汉族原本就是中原万年一系的农耕土著居民,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外敌入侵欺负的小白兔

从没有想带过,汉族的祖先其实正是入侵中原的外来侵略者——-商人和周人!

这种剧情大反转,让我们情何以堪?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9-02 12:57:25 +0800 CST  
然而,出土的考古证据打破了我们曾经自以为是的“幻想”,打破了专家们的“谎言”!

外来的入侵侵略者商人和周人(两者具有北方人的体质特征),非但没有融合到中原地区南方人群的汪洋大海里(具有南方人的体质特征),反而是,

令中原地区的居民从此以后变得越来越北方体质特征化!

从商周至秦汉至唐宋,北方地区的居民长得越来越像现代的北方汉族噢~~~

而那个所谓的原中原人之“汪洋大海”的融合理论,彻底破灭了!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9-02 13:06:38 +0800 CST  
我们现代的中国人特别喜欢那个“汪洋大海”理论,都是拜“蒙元人”和“满清人”所赐~~~~

以为,所有的外来侵略者都和蒙古人和满族人是一样的!

楼主只能说,我们可要睁大眼睛看清楚了,商人和蒙古人、满族人岂能相提并论?

侵略者的档次也分三六九等的噢。。。。。。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9-02 13:13:14 +0800 CST  
那个“汪洋大海”的融合理论,也就对外来入侵的野蛮侵略者管用!

对拥有跨越了时代代沟之先进技术的外来侵略者不管用的~~~~

不要以为日本人侵略中国,中国即使亡了国,日后还有机会能翻盘复国

想得倒挺美的,只可惜,对于技术先进的外来侵略者,“汪洋大海”理论不再管用了!

否则,印第安人也有机会翻盘了呢,彻底赶走欧洲白人。。。。。。。。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9-02 13:21:10 +0800 CST  
从商周至秦汉至唐宋,北方地区的居民长得越来越像现代的北方汉族噢~~~

还是不太相信吧?

楼主给你看下面这张图,你能看明白吗?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9-02 13:27:53 +0800 CST  
上面这张图,就是不同时期的中原古代出土人骨测量数据的分析图

“新石器时代”的中原古代人骨(也即北上的南方农耕人群)
———基本落在了紫色的椭圆圈里

“青铜时代”即殷商时期的中原古代人骨(也即外来的北方侵略者)
———基本落在了绿色的椭圆圈里

“汉至唐至宋”的历史时期的中原古代人骨(也即我们心目中的古代汉人)
———基本落在了棕红色的椭圆圈里

距今大约4000年左右的北方长城沿线中段即内蒙沿线的北方古代人骨(也即“古华北类型”)
———基本落在了橙色的椭圆圈里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9-02 13:41:57 +0800 CST  
很显然,后三者人群的体质特征比较聚类,而唯独与“新石器时代”的古中原人差异较大!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9-02 13:43:26 +0800 CST  
从汉代至唐代至宋代,中原居民的长相越来越北方化!

即便是汉代,整体而言是偏向于北方人的,但不排除局部的某些偏僻地区有一定的南方特征

商周人入侵中原,所受到的南方土著居民血统影响在殷商人的体质特征上反映得不是很明显的高,说明,商周人作为北方外来侵略者,对于青铜时代的中原地区的血统影响,是大于原中原土著人的南方血统影响的

意思是,外来的北方侵略者并没有和中原南方土著居民形成“大规模的混血融合”的局面!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9-02 13:58:45 +0800 CST  
楼主说过了,

谁的血缘贡献力度更大,他们的后代长相就更偏向于贡献大的那一方!(包括父系和母系两方面)

殷商时期的中原居民,谁的血缘贡献更大呢?

当然是,外来的北方侵略者啊~~~~~

那原来的中原南方土著人大都哪里去了?

发挥你的想象力吧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9-02 14:03:26 +0800 CST  
另外,在中原南方人的紫色圈里,唯一落在了最远的南面的,就是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的人骨

关于河南舞阳贾湖遗址,楼主很早以前就已经花了较多的篇幅详细地介绍过了,有兴趣了解的人可以往前翻看

河南舞阳贾湖人,是中国考古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一拨从南方的长江流域北上中原的南方稻作人群!~~~~

那时候,他们这些最初北上的南方人,和中原地区原北方母系血统(北方狩猎者的母系人群)之间的混血还不是很多,故而,保留了更多的南方体质特征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9-02 14:19:44 +0800 CST  
“由于在不同族群融合时经常性别偏向性,史前族群的大部分父系遗传结构经常被晚近时期强势民族的父系标记所掩盖。而母系遗传结构则忠实地记录了历史上不同的移民层次。”

这个规律无论是在新石器时代,还是在金属时代,都是适用的~~~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9-02 14:26:15 +0800 CST  
然而,父系Y染色体遗传结构(而不是母系遗传结构),主要与一个民族的民族和语言文化属性密切相关!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9-02 14:32:01 +0800 CST  
山西这个地方,自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时期(也即“东亚大变局”的前后),是戎狄人高度活跃的地区~~

春秋时期的晋国,就是华夏汉族与戎狄人错杂融合的国度。后来,三家分晋,其中的赵国还“胡服骑射”呢,因为自春秋战国时期起,北亚游牧民族也开始逐渐地南下了!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9-02 14:44:27 +0800 CST  
南下到北方长城沿线的北亚游牧民族(也即胡人)收编了一部分的北方戎狄人,导致在后来和汉族王朝作战的北方游牧民族里,的确是存在一部分的汉族近亲血统的敌人。。。。。。。。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9-02 14:49:46 +0800 CST  
(Yungsiyebu)

“与很多人想象的不同,来自蒙古漠北草原地带人骨,如中西部石板墓和匈奴组,都非常偏向古西北类型的,相反,是鲜卑系、东胡系、蒙古东部石板墓组、东部匈奴组的样本更西伯利亚。所以,与鲜卑东胡不同,蒙古草原腹地人群更接近西北人群,血统中,无论母系还是父系出现类东亚因素也非常正常,毕竟草原腹地与东北森林不同,他们与长城沿线人群从来没有过任何天然屏障阻隔,长期混血是常态。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不管是韩国的文献还是法国的文献,都有snp或者str测到的O,比例都不低。”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9-02 14:51:42 +0800 CST  
真正的“胡人”,指的是“北亚游牧民族”,一个典型的长相特征就是“大饼脸”

比如鲜卑族、东胡人、蒙古族的大部分等~~~~~

至于北匈奴,成分比较复杂,甚至可能还包含有一部分的印欧人血统呢,匈奴是典型的部落联盟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9-02 15:01:15 +0800 CST  
楼主再补一张汉代的陶俑图(汉代统治阶级属于北方人的长相),大家可以和前面的“古中原类型”的仰韶人和江苏古人的南方人长相做一个对比~~~~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9-02 15:50:53 +0800 CST  

楼主:gtfz99

字数:1204949

发表时间:2015-02-09 18:3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12-03 01:36:33 +0800 CST

评论数:995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