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煌说《通鉴》

二十一、匈奴的初次亮相

秦始皇登基为王那年,发生了一件事。韩国实在是被打得受不了了,被逼出一个主意:他们派一个水利系毕业生郑国到秦国(此君姓郑名国,不是那个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忽悠秦王修一条连接泾水与洛水的人工渠。韩国人的思路是,这样老秦就会埋头干水利,大概暂时不会想起来揍他们了——姑且不论秦国此时多线作战已经不在话下,单说使出这么拐弯抹角的招数,看来韩国也是慌不择路了。

结果秦国还是发现了郑国这货是个特务,那当然要给他专政掉。然而郑国为自己辩解,虽然自己一开始确实是有这个打算,但一旦这条渠修成了,对秦国也是助益良多。秦国人寻思了一下,觉得说得好有道理,竟无法反驳:反正老子多线操作也能浪得飞起,修就修吧!最终这条渠修成,灌溉了四万余顷田地。秦国这样以法治国的国家(简称法国),有功必赏,命名此渠为郑国渠。这条渠现在还在哦,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观摩观摩。

只是修了一条体量还不够称为运河的渠,也许水利方面的专家会感兴趣,但放到整个历史上就感觉是件小事,为什么还会被收录到《通鉴》里呢?其实,从大禹治水以来,中国人就十分重视水利。司马迁的《史记》里专门有一篇《河渠书》讲怎么治水的,后面历代的史书也都有类似的篇章。黄河与长江这两条母亲河,在哺育我们的同时,经常的泛滥也时刻威胁着我们。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华夏之境之所以能统一,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能够集中力量治理这两条母亲河。作为传统史家的司马光,自然也不会漏掉水利史方面的大事。

下面转过头来聊聊赵国。自从长平之战后,赵国就陷入人才凋零的困窘局面。赵奢早就死了,蔺相如在长平之战后不久也死了,赵惠文王时期的铁三角只剩下七八十岁的廉颇。其实别看廉颇老,还是挺猛的。之前燕国看赵国长平之战损失惨重,就想趁火打劫,派栗腹、卿秦(这是两个人名)攻赵。结果立刻被廉颇怼了回去,还被打到了国内,只好仓皇求和。

这还是赵孝成王时候的事。孝成王死后,儿子悼襄王继位,用武襄君乐乘代替廉颇。廉颇脾气大,居然和乐乘打了起来。之后廉颇也知道自己这事办得太冲动,在赵国待不下去了,只好跑到魏国。但对这位赵国的老将,魏国人也是无法信任他的,廉颇也只能闲着。

但是秦国的压力始终存在,无人可用的赵王只好又去找廉颇;但赵王也怀疑这老头身体还行不行,先派人观察观察。此时,赵国的搅屎棍——郭开登场了。此人算是赵王的幸臣,因为跟廉颇有仇,就事先贿赂了这个评委,叫他别说廉颇好话。廉颇在评委面前,好家伙,一口气吃掉一斗米、十斤肉,完了还能披甲上马,着实秀了一把。奈何这人是收了钱的,就对赵王说:“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屎)矣。”赵王一听,也就打消了起用廉颇的念头。这就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典故。

后来廉颇又跑到楚国,但仍然郁郁不得志,最后病死于楚国。没有死在他心心念念的祖国,实在令人叹惋。

但赵国也不是完全无人可用,因为一颗新星正冉冉升起。如果还对《过秦论》有印象,应该记得其中有句“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对,要说的就是这个李牧。

说起李牧,此人本来是赵国用来守北方边境、防备匈奴的。他在边境上,把市集上收的税全都截下来——当然不是自己私吞了,而是用来犒劳部队。此外就是训练士卒、设置烽火、广撒间谍,并且严令部下,如果匈奴人打过来了,就坚守勿战,只要让他们抢不到东西就成。这样几年下来,虽然边境上没什么损失,但不光匈奴人,李牧自己的兵们都觉得老大胆子也忒小了。

赵王对这种搞法很不满,就派人代替李牧。这位新上任的将军一改李牧的作风,主动出击——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没怎么占到便宜不说,还搞得边境上鸡犬不宁。赵王只好又找李牧,李牧这回强烈要求赵王不要再对自己的策略瞎比比,赵王无奈,只好应了。

李牧复任后还是如同以往,匈奴人越发轻视这位将军——这就上了套了。再说赵军自己,整天吃香的喝辣的,搞得大家挺不好意思的,都愿意为李将军出力。李牧知道时机成熟了,于是 “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又把牲畜撒得漫山遍野到处都是,引诱匈奴人。匈奴果然上钩,李牧又玩起诈败计,结果单于都被引过来了。待匈奴大军深入后,李牧从左右两翼出击,大破敌军,杀匈奴十余万骑。匈奴此役元气大伤,十余年内不敢接近边境。

其实李牧在边境多年,早已摸清了匈奴人的套路。对这种游牧民族,你跟他争一城一地的得失是没有用的——他们本来就居无定所。所以必须毕其功于一役,而且目标就是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然而,这也是治标不治本。其实在热兵器广泛应用前,农耕民族对于游牧民族的入侵,根本是无解的。游牧民族之所以游牧,是因为在当时的农业条件下,他们待的那些地方也只能游牧;要不然他们也不傻,如果能耕田,谁还愿意去放羊,整天跑来跑去那么辛苦!所以即使在某一个时间段,农耕民族打下了游牧民族的地盘,最后还是守不住的——或者守在那的人自己也变成游牧民族了。所以从秦朝以后,中原王朝和北方的戎狄们就开始了漫长的拉锯。草原上的主人换了一茬又一茬,亘古不变的永远是战争。

这里,匈奴作为之后影响汉魏晋三朝的政治势力,正式登场。其实在之前,北方大草原上就已经有很多游牧民族了,即所谓胡、戎、狄之类。《诗经》里就有“薄伐猃狁”的说法,据说这“猃狁”,实际就是匈奴的前身。当然,这些游牧民族并没有自己的文字,更别提像华夏之民一样还有史书,所以他们的真实起源其实没人整得明白,包括他们自己。有的戎狄后来阔了,就会给自己攀个富亲戚,比如匈奴就吹自己是夏朝遗民——可见他们潜意识里还是认为华夏是比较厉害的。而汉人这边的史官也没法去证明这些,也只好他们怎么说咱就怎么写,至于你信不信,就不关我事了。

其实,在战国之前,匈奴只是北方无数戎狄中的一支,并不起眼。在那些年代,这些戎狄的文明程度太低,可说是被华夏吊打的。但随着彼此接触的增加,他们也感受到了华夏的文明之光,单纯就战争层面来讲,渐渐赶上甚至超过了华夏之民;然而他们也是有极限的,那就是游牧生活能够支撑的人口太少。这其实也是个矛盾,想要更多人口,就得种田——那不就汉化了吗?最后还是会消亡。所以历史上的华夏与戎狄们基本上一直处于一个不稳定的平衡态。即使某段时间这帮戎狄们雄起了,占据了华夏之地,但最终的下场,要么就是被彻底融合——比如匈奴、契丹;或者又被赶回草原——比如蒙古。

战国时期,华夏之民整合自己内部的同时,匈奴也在整合北方草原。在李牧时期,赵国以七国中的一国,还能单挑匈奴。但到了汉朝,就得用上举国之力了——当然,这是后话,目前的看点,还是看秦如何席卷天下。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6-10-27 18:59:24 +0800 CST  
二十二、心机boy春申君

前面提到,魏国的信陵君被魏王猜忌,只好沉醉于酒色之中,不久身体垮掉病死了。在他死之前几年,赵国的平原君已经病逝。而在更久之前,燕齐大战结束后不久,齐国的孟尝君就已经挂了。现在,战国四公子只剩下了楚国的春申君。那么这位最后的公子,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呢?

如果有印象,可能还记得早在二十多年前,白起正在大杀特杀时,秦王曾经想用这个外挂干楚国。楚国就派出了春申君黄歇忽悠秦王住手——彼时的黄歇还没有这个“春申君”的封号。不过他成功完成了使命,从此就在楚顷襄王心里挂上号了。此事的第二年,楚国派太子到秦国当人质,就选中黄歇伴随太子。既然是人质,那随时都有被撕票的危险。楚王把自己儿子的小命托付给黄歇,可见十分看重他了。

之后又过了九年,经历了范雎相秦、白起隔绝韩国上党之地等等事件后,楚顷襄王得病快死了。那么问题来了,楚国的太子还在秦国这边呢。以前太子的爷爷楚怀王就被秦国扣留过,如果这回秦国还是不放人咋整?于是黄歇只好又发挥他忽悠的本事,撺掇范雎说:“如果你们放太子回去,太子当上楚王后一定会感激你们;如果不放,楚国另立新王,那太子在这对你们也没个卵用,而且平白的惹楚国人不爽,所以还是放了咱吧!”范雎转告给秦昭襄王。昭襄王一听好有道理,但还是不舍得就这么放太子回去,犹豫之下,就允许太子先派个使者回国探探病。

对秦国这种惯会耍无赖的秉性,楚国人是深有体会的。黄歇觉得不能指望这帮流氓,就让太子趁机扮成使者溜回国,而自己则假称太子生病,拖延时间。感觉秦国人应该追不上太子了,黄歇才跑去向秦王谢罪请死。向来是秦王耍别人,没想到这回自己被耍了!老羞成怒的昭襄王本来想宰了黄歇。但是范雎劝道,反正太子回楚国已经是既成事实了,还是放了黄歇,卖个人情给楚国。黄歇安然无恙回到楚国,新登基的楚考烈王就把淮北之地封给他,从此他才有“春申君”的名号。

这件事情中,黄歇把秦国的君臣——其中还有一个倾危之士——玩弄于股掌之上,可见在战国四公子中,此人心机最深。邯郸之战中,毛遂废了老鼻子劲,逼迫楚考烈王与平原君结盟。结果楚国军队在春申君的带领下毫无作为,还是得靠信陵君窃符救赵,可见春申君就在作壁上观,其心机婊本色暴露无遗。果然,又过了十几年,秦王政继位后不久,这个心机boy又觉得淮北在边境上,太危险,就要求把封地换到江东。江东本来是春秋时吴国的地盘,吴国被越国灭后入了越国,后来越国又被楚国灭了。这地方当时远离边境,安逸得很,春申君就在这里盖房子泡妞,玩得不亦乐乎。

又过了三四年,诸侯们这二三十年被秦摁在地上打,实在受不了了,兔子急了还会咬人,泥人还有三分火气呢!于是楚国纠合了三晋,再拉上打酱油的卫国,五国合攻秦国,春申君当大将军。刚开始进展还不错,结果打到函谷关,秦国一认真起来,联军就作鸟兽散了。这次可说是山东六国的垂死挣扎,此后大家就都混吃等死了。

此战败后,楚国为了避开秦国的锋芒,只好继续迁都。多年前白起打下了郢都(大概在现在的荆州附近),楚国往东迁都到陈(地名),改陈为郢;现在继续往东到寿春,还是改名叫郢——反正哪里是首都,哪里就得叫“郢”,楚国人这点上的小固执倒挺可爱的。

话说这楚考烈王一直没儿子,春申君作为大王之下的二把手自然着急,找了一堆美女进贡给楚王,但并没有什么卵用——可见是男方的问题。有个从赵国来的叫李园的人,想把自己妹妹送进宫;但一听说楚王不行,觉得这样没什么前途——毕竟如果自己妹妹没个一儿半女的,光靠姿色是没法长期得宠的。李园又看了看春申君,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李园先是投到春申君门下,然后就吹自己妹妹多么多么靓仔。春申君这个老不修就纳其为妾。不久之后李姬怀上了(春申君倒是老而弥坚),李园就劝春申君:“现在大王虽然信任你,但他没儿子,所以死后肯定要立他的兄弟为王。到时候这帮人估计不会再重用你了;不光如此,你执政这么多年肯定得罪过他们,到时候性命都有危险!你看我妹怀上了,你把她送进宫,要是生了个男孩,那肯定就是太子啊,那以后你就是太子的亲爹,更能为所欲为了!”春申君这心机boy一听,吼啊!太合我胃口了!果断照办。结果李姬真生了个儿子,当然被接盘侠考烈王封为太子。

不过这剧情听起来怎么这么耳熟?

李姬成为王后了,李园地位自然也提高了。但他一直害怕春申君把这事抖出去,所以豢养死士准备杀人灭口——毕竟即使阴谋破裂,春申君最多从此不被楚王信任,但李氏兄妹可就死无葬身之地了。只有除掉春申君,才能高枕无忧,而且李园还能攫取春申君手握的权力。

春申君的手下朱英察觉不对,就劝春申君:“世有无望之福,亦有无望之祸。今君处无望之世,事无望之主,安可以无无望之人乎!李园阴谋对你不利,一旦大王死了,肯定杀你灭口。所以你先把我安插到大王身边,到时候先下手为强!”春申君不屑道:“得了吧!李园就是个小人,哪有这个本事!”朱英见势不妙,自己先跑了。果然,考烈王病死后,李园作为便宜小舅子,得以先入宫;等安排妥当后,春申君一进宫,那帮死士就干掉了他。随后李园一不做二不休,杀光了春申君全家。

春申君算计了一辈子,结果临了阴沟里翻船,可谓善泳者亡于溺。

至此,战国四公子全部退场。关于这四个人,扬子的《法言》中是这样评论的:“或问:‘信陵、平原、孟尝、春申益乎?’曰:‘上失其政,奸臣窃国命,何其益乎!’”这四人中虽然也有仗义的如信陵君,但总的来说,其威望与权力都凌驾于国王之上,在正统儒家学者看来,自然算不上贤臣。

最后,还有个小细节。李园的妹妹是赵国人,秦始皇的妈也是赵国人,难道赵国多美女吗?——那个时候还真是这样,尤其是赵国的舞女,可是名满天下的,有种说法,“邯郸学步”其实学的就是她们的舞步。

喝着楚国的美酒,听着郑国的靡靡之音,怀里搂着赵国美女的小蛮腰……太堕落了!这种腐朽的封建士大夫生活,还真是令人羡慕(划掉)一定要大加批判!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6-10-27 21:14:27 +0800 CST  
二十三、秦国宫廷中危险的三角关系

本篇的主题是:贵圈真乱。

赵国铁三角都死了,战国四公子也逐次凋零,放眼天下,还能和充满外挂的秦军大战三百回合的,也就剩一个赵国的李牧。接下来的时间,可以说全是秦国的回合了。

话说秦王政刚即位时只有十三岁,按照宣太后的前例,应该由太后——也就是赵姬处理国事。但与宣太后不同,赵太后只是一个舞女出身。虽然宣太后的出身也不高,但大小也算个贵族,小时候耳濡目染,也算受过政治方面的教育。而古代的舞女,说白了就是娼妓。娼妓的地位在古代可以说是最低的,虽然只要颜值高、技术好,就会有人捧,可以整日锦衣玉食;但法律上的地位,还不如一个路边要饭的乞丐——乞丐好歹还有个良民的身份。

赵太后作为一个舞女,小时候受过的训练无非就是如何取悦男人,你让她来管理国家大事,那肯定抓瞎。何况赵太后是个相当奔放的人,国事什么的,好麻烦!于是实际上就全扔给她的老姘头——吕不韦来管,所以吕不韦才能大权在握,还被秦王尊为“仲父”。

秦王登基九年后,举行了冠礼——也就是成人礼。理论上来说,此时的秦王应该亲政了。然而踌躇满志的秦王环顾四周,却发现都是吕不韦的人,自己似乎还是个橡皮图章,是可忍孰不可忍!而在吕不韦这边,也并没有把大权交回去的意思——即使坐在那个王位上的,是自己的亲儿子。对吕不韦来说,庄襄王不过是“奇货可居”,赵太后和秦王政,在这个资本家眼里也只是有价值的货物而已——亲情?笑话,亲情值几个钱?

话说这赵太后,虽然自己那个接盘侠老公死了,但并不甘寂寞,仍然与老姘头吕不韦暗通款曲,而且愈演愈烈。吕不韦害怕露馅,就想断绝关系——我看主要还是年纪大了吃不消吧!偌大的后宫中,好不容易逮着个有把的,奔放的赵太后当然不肯轻易放过。吕不韦无奈,只好找了个叫嫪毐的手下,假装成太监送进宫。

据说嫪毐此人很是厉害,某个部位能挂起车轮,简直就是牛郎界的楷模!——本文真不是小黄文,这也真不是野史八卦,而是太史公堂而皇之记录在《史记》里的……司马公公你对这个器官就这么执着吗!其实吧,先秦的史家都比较轴,事情是怎样,就写成怎样,一般也不会避忌这些。比如《战国策》中,就收录了宣太后讲的黄段子——而且是在秦国大殿上,当着外国的大使讲的哟。后世的大儒们看到这段,无不嗔目结舌。司马光这个闷骚老头,大概觉得这下半身的事情太不严肃了,所以《通鉴》里硬是没收录这段,可惜啊!其实写下来也不算什么,子都曰过,食色~性也~~,就连你你光叔,不也写过“宝髻松松挽就”吗?

赵太后一见到这精壮猛男,就把吕不韦这小老头抛之脑后,果断“幸”了嫪毐,还给他生了俩儿子——可见这吕不韦和赵太后,无非就是嫖客和婊子的关系。秦王政摊上这样的老爹老妈,也怪倒霉的,无怪乎养成如此猜忌的性格。

嫪毐通过裙带路线,逐渐掌握大权,还被封为长信侯——可见人还是得有一技傍身啊!眼看自己大权在手,嫪毐也自我膨胀起来,那自然会有人眼红,向秦王告密——其实秦王可能早就看出来了,毕竟自己突然多了两个便宜弟弟,这是怎么也捂不住的。吕不韦帮助自己取得王位,又是自己亲爹,也就罢了;嫪毐是个什么东西,居然也成了自己的便宜老爹!看我先弄死你!

秦王派人去抓嫪毐,嫪毐慌了,矫诏发兵,准备来个先下手为强。秦王闻讯冷笑,等的就是这个!他其实早有准备,此时不慌不忙的派兵平叛,三下五除二就逮到了嫪毐。随后,嫪毐被灭三族,其亲信也被灭族,其他比较疏远的属下,也全被流放到蜀地,一共流放了四千多家。

对于嫪毐,没什么好说的,又是一个能力与野心不相匹配的例子。其实后面还有不少类似的事例,许多人靠着血统、门第等等与能力关系不大的原因身居高位。由于掌握了生杀予夺的权力,他随便说一句话,周围的人都会觉得深不可测,费劲揣摩、巴结。时间久了,此人往往也会产生“原来我也很厉害嘛”的迷之自信。结果一旦拿掉笼罩在身上的权力光环,立刻就被打回原形了——比如将来要讲的卖屁股的董贤。当然,这是后话了,敬请期待。

至于赵太后,被秦王打入冷宫;那两个便宜弟弟,自然也被杀掉了。秦王还不解气,下令:“敢以太后事谏者,戮而杀之,断其四支,积之阙下!”——结果一口气砍了二十七个不要命的。一个来自齐国叫茅焦的也来进谏,还说什么天有二十八宿,现在只死了二十七个,我来凑个整。秦王大骂:“不能便宜了这个家伙,把他带上来!我要煮死他!”——气得是口沫横飞。茅焦见到秦王,从容说道:“你车裂假父,囊扑二弟,迁母于雍,残戮谏士,即使桀纣也不会干出这些暴行——小心天下诸侯从此背弃秦国!”秦王一听,立刻接回了太后,又和好如初。

其实秦王对自己这个放荡的老妈,应该也没什么母子之情,关键还是茅焦所说的“小心天下诸侯从此背弃秦国”——毕竟放逐自己的母亲,即使在现在都是骇人听闻的,何况在强调孝道的古代。春秋时期的郑庄公也干过类似的事情,最后也是迫于压力,假惺惺地和母亲和好了。由此事可见,秦王政并不会轻易被自己的好恶所左右,早已成为一个合格的政治家——要知道此时他刚二十出头啊!

至于吕不韦,秦王可就没这种顾虑了。嫪毐之乱后一个月,吕不韦就被撸掉相国的职位,回到封地河南。其他的诸侯听说后,都纷纷派人来挖墙脚。秦王仍然不放心,一年后,决定把吕不韦也流放到蜀地。吕不韦知道自己在劫难逃,不久后服毒自尽;而且还不算完,秦王把参加葬礼的吕不韦前手下们,统统流放边疆——真够狠的。

吕不韦最终死于自己的儿子之手,不知他服毒前,有什么样的心境呢?不过他这桩人生中最大的买卖,塑造出了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确实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至于秦王政到底知不知道吕不韦是自己亲爹,我倾向于认为是知道的。从前面秦王处理嫪毐、太后的老练手腕,可以看出来他是个相当聪明的人;再加上庄襄王死后,赵太后行事越发无所顾忌,秦王应该早就发现了这个秘密,不过是心照不宣罢了。处理掉这两个人,可能也有杀人灭口的意图在里面,毕竟如果事情败露,秦王继承王位就失去了合法性。

家务事处理完了,与当初的昭襄王一样,秦王政终于可以放开手脚,振长策而御宇内了!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6-10-30 19:12:38 +0800 CST  
二十四、李斯与韩非

秦王政处理掉吕不韦后,心想吕不韦是个卫国人,果然还是没有秦国自己人靠谱。有大臣看出秦王的心思了,撺掇秦王把那些从其他国家跑来秦国讨生活的人,统统赶走——这正合秦王之意。然而,这群倒霉孩子里有一个来自楚国的人,名叫李斯。李斯并不甘心在秦国还没混出个名堂,就稀里糊涂地被赶走,于是临行前向秦王上书进谏——这就是著名的《谏逐客书》。此文言辞优美,说理也铿锵有力,立刻震住了这帮大老粗的秦国人,尤其其中的“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更是成为名句,流传千古——可见文艺青年还是要看楚国人啊!

秦王被李斯所打动,最终撤销了逐客令,从此对李斯青眼有加。李斯就出主意,不仅要善待重用这帮投靠过来的外国人,咱们还要主动跑到别国招纳那些名士;如果招不过来,就想法刺杀掉,或者离间其君臣之间的关系——正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说起这李斯,倒也有些来头。他是之前提过的儒家大师——荀子的学生。荀子虽然是儒家,但李斯的政治主张已是法家一路。不过儒家本来以教育为本,并不是一个宗派类型的组织,所以李斯转专业倒也不会被视为背叛师门。据说荀子还挺欣赏这个弟子,不过私下里认为他功名心太重,怕是不能善终。

然而荀子更看重的是另一个弟子——也就是被后世称为集法家大成者的韩非。不要小看“集大成”这个断语,这说明后世认为,韩非已经是法家的高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你看就没有谁被称为儒家的“集大成者”。韩非是韩国的贵族,在弱小的韩国,之前法家的老前辈申不害都没有变法成功,他的那一套就更没人理了。

韩非的政治主张,大体上是诟病当时的很多诸侯王,往往“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所以用人一定要用贤。据说韩非本人是个结巴,可能是苦于嘴里说不出来,所以他相当能灌水。韩非一口气写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等五十六篇文章,一共十余万字。要知道这些可不是小说之类的,而更应该视为学术论文——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论文的文学价值竟然也颇高。回头再看看我自己的博士论文,真想买块豆腐撞死得了。

韩非自觉在韩国是不会受到重视了,放眼天下,只有秦国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于是跑去见秦王。当然,他去秦国,可能也是看到自己师兄李斯在秦国已经混成了老司机,应该能带带自己吧!

可惜,韩非在他的论文中,虽然能对不同身份、地位之人的心理分析得鞭辟入里,却根本没看透他这位师兄。

秦王之前早已听闻韩非的大名,又觉得是李斯的老同学,应该错不了,就想重用他,但一时还没想好怎么安排,只是先留韩非住在秦国。然而,李斯深知自己的才能是比不上韩非的,于是就对秦王说:“韩非是韩王的亲戚,心里肯定还是向着韩国。大王你让他在咱们这待久了,万一他以后回韩国,不就把咱们的虚实都透露给韩王了吗?所以干脆,——斩草除根!”秦王就找个由头把韩非关了起来,但还在犹豫到底杀不杀。李斯未免夜长梦多,就骗韩非,劝他早点自杀,免得到时候跟大前辈商鞅一样来个五马分尸,多遭罪。绝望中的韩非,最终服毒自尽——当然是李斯给的毒药,他想得还挺周到。后来秦王果然后悔,但韩非已死,也只好作罢。

——真是何其歹毒!韩非只是可能对李斯的地位有威胁,就惨遭杀身之祸,这李斯实在比庞涓还狠。估计李斯上学的时候,没少听荀老师夸韩非,搞不好还承受过经典句式“你看看人家小韩”怎么怎么样,于是早就怀恨在心。现在终于报了一箭之仇,爽!然而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李斯最后,就栽在他对权力地位的渴望上。他的终末,可比韩非惨烈多了。

李斯是楚国人,韩非是韩国人。尤其是韩非姓韩,可见和韩王还有点亲戚关系。但他们都毫不犹豫地跑到秦国去,出主意对付自己的祖国而毫无罪恶感。司马光就觉得韩非这小子就是个韩奸,死了活该!其实前面也提过,在分封制时代,改个姓氏都是家常便饭、分分钟的事,改换门庭真不是个事。此时虽然分封制已经逐渐瓦解,但人们的伦理观念往往是滞后的,所以窃以为不应该以后人的道德观念苛求这个时代的人。

当然,在这些事情发生的同时,秦国的兼并战争越发激烈。始皇十三年,秦将桓齮伐赵(这位又是个小外挂),杀赵将扈辄,斩首十万。赵王只好换上保险李牧,大胜秦军。赵国封李牧为武安君——还记得白起的封号吗?这是要与秦国一别苗头啊!

十五年,秦国再次大举攻赵,又被李牧怼了回去——这两次也就是《过秦论》里的“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十七年,秦国内史胜灭韩(“内史”是官职,“胜”是名字,有的史书记载此人叫“腾”)。韩国这个战国七雄中的最弱者,果然第一个被灭。

韩国虽弱,但好歹也是七雄,此国被灭,说明秦国的兼并战争终于发生了质的飞跃,推倒了第一张骨牌,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十八年,秦将王翦(这位又是一个小……太多了我都不想说了)、杨端和三次攻赵,李牧与司马尚率兵防守。既然干不过李牧,秦国又祭出离间计这一法宝,贿赂赵国宠臣郭开——这位也是老熟人了,还记得之前搅黄廉颇的好事吗?在郭开的谗言下,赵王用别人代替李牧两人。李牧一心为国着想,不愿遵命,结果被不知好歹的赵王杀死。第二年,王翦大败赵军,攻克邯郸,俘虏赵王,赵国灭亡——好不容易出个李牧也不能好好用,只能说是活该。

赵王的哥哥赵嘉集合残部逃到代地(就是赵武灵王之前开拓的新地盘),自称代王,和燕国联合防御秦国——赵国既灭,燕国与秦国接壤,就要直面秦国的压力了。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6-10-31 19:00:24 +0800 CST  
二十五、燕太子丹的豪赌

赵国被灭以后,秦国的版图扩张到燕国边境。以前有老赵顶着,老燕总是感觉传说中的暴秦还很遥远,以至于还经常抽冷子戳赵国一下,搞得老赵顾头不顾腚很是狼狈。现在可好,老赵终于挂了,这下要直面强秦,燕国这下傻眼了。

话说这燕国的太子燕丹其实一直以来都在琢磨怎么对付秦国——更确切地说,是怎么报复秦王政。原来,太子丹年幼时到赵国当人质,而当时,秦王政母子也在赵国,还没被秦庄襄王接回去。两人年纪相当,境遇也类似,少年人很快就能混熟,也算是发小了。然而,秦王政即位后,太子丹又被派到秦国当人质。太子丹本来还以为,既然有小时候的渊源,那在秦国就能抱秦王的大腿了吧?至不济也应该比在赵国时过得舒心吧?

然而,他实在是想多了,秦王对他是百般刁难、侮辱——大概是因为,一见到太子丹,就会让秦王想起在赵国朝不保夕的悲惨生活吧。

对这种丝毫不念旧情的行为,太子丹当然是不忿的;于是瞅准机会,太子丹就逃回了燕国,然后整天画圈圈琢磨怎么给这小政点颜色看看。

太子丹跑去问自己的老师鞠武,鞠武就耐心地教他:“要对付这秦国啊,你不能自己单干,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具体来说啊,你得……”结果鞠武还没说完就被打断了。太子丹抱怨道:“老师啊,你这招太绕太费劲,听得我好郁闷。”鞠武还郁闷呢!对付强秦,就是拉上三晋与齐楚(彼时韩赵两国尚未灭亡),加上北边的匈奴,恐怕都不够看,哪有什么捷径可循!

又过了不久,秦国一个叫樊於期的将军犯了军法,逃到燕国,太子丹就收容了他。鞠武又劝道:“你之前擅自从秦国逃跑,已经惹秦王不满;现在又收留秦国的通缉犯,这不找抽吗?赶紧把人赶到匈奴那里。”太子丹却觉得,樊於期投奔自己,那是看得起自己,怎么能随便舍弃他呢?不干!鞠武叹道:“夫行危以求安,造祸以为福,计浅而怨深,乃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所谓资怨而助祸矣!”

真是一针见血!果然是知徒莫若师,鞠武早就看出来了,太子丹仅仅是想单纯地报复秦王政,至于燕国的国家利益,根本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果然,太子丹的主意,是搞刺杀。要知道,不论古今中外,像斩首、刺杀这种行动要想真正实现战略上的目标,必须是在对手实力相差无几——比如专诸刺王僚,或者强者对弱者——比如美帝斩首本拉登。如果是弱者对强者,失败了固然会加速灭亡。即使成功了,也许会造成对方内部一时的混乱,但也就最多延几年命而已——比如东汉初年,白帝公孙述先后暗杀掉了两员汉光武帝派来平蜀的大将,但最终还是身死国灭;又如明智光秀发动本能寺之变做掉织田信长,最后还是被丰田秀吉摘了桃子。所以说,只有绝对的实力才是王道。

——但这些,都不在太子丹的考虑范围内,他就如一介赌徒,把整个燕国押上台面,进行一场疯狂而绝望的豪赌。

太子丹听说卫国有个叫荆轲的人,是天下勇士,就相中此人作为刺客。太子丹好吃好喝供着荆轲,感觉时机成熟后,就求荆轲刺秦王——太子丹还算没全忘自己的祖国,要求荆轲如果可能,最好像春秋时曹沫威胁齐桓公那样,先把秦王劫持起来当人质;如果机会不允许,再杀掉秦王。荆轲吃人家的嘴软,只好答应了。——然而最后,坏就坏在这太子丹一时的爱国心发作。

赵国被灭后,对付秦王又有了更紧迫的意义,毕竟秦军已经兵临城下了。太子丹每天都去催荆轲。本来荆轲大概是不想去的——废话,谁没事干想找死。但已经被太子丹盯上,再想耍赖,估计没好下场,只好说:“我空手去,秦王凭什么接见我。所以我需要信物——樊於期的脑袋,和燕国督亢之地的地图(让秦王以为要割地)!” 地图好说,但太子丹又不愿意牺牲掉樊於期——看来已经默认燕国的地盘和人民是可以随便牺牲掉的了。

荆轲见太子丹不想动手,那只好送佛送到西,做坏人做到底,亲自去找樊於期。樊於期和秦王倒也有仇,估计他逃跑以后秦王杀了他全家,所以一听原委,很光棍的就自杀了。

任务必须物品——樊於期之头GET!

阴谋论一下,当初太子丹执意要留下樊於期,是不是已经料到会有今天呢?

信物有了,还需要武器。太子丹求人(据说此人叫“徐夫人”,奇葩的名字)打造了一把锋利无比的匕首,淬上剧毒,拿人试刀,见血封喉——真是草菅人命。

任务必须物品——一把涂满剧毒的短刀GET!

荆轲要假装成使臣,还得有个副手。太子丹找来燕国市井上的一个无赖,叫秦舞阳,据说武艺高强,人称勇士。——然而结局证明,地痞就是地痞,即使武艺再高,也不过是个高级流氓而已。

任务必须NPC——“勇士”秦舞阳GET!

现在,万事俱备,荆轲带着这些东西,壮士一去不复还地出发了。

卷第六 秦纪一 大事记

昭襄王五十二年(前255)
燕人蔡泽劝秦国范雎隐退。
赵人荀子论兵。
秦灭西周公。

五十六年(前251)
秋,秦昭襄王死,子孝文王柱继位,立楚为太子。韩王为昭襄王披麻戴孝。
燕攻赵,被赵国廉颇击败。
赵国平原君死。

孝文王元年(前250)
冬,十月,已亥,秦孝文王即位;三日后死。庄襄王楚(原名异人)继位。(“已亥”表示日期,我懒得翻历书,具体几号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查万年历)

庄襄王元年(前249)
卫人吕不韦为秦国相国。
吕不韦灭东周公,周绝祀。
以河南、洛阳十万户封吕不韦为文信侯。
秦国蒙骜伐韩,取成皋、荥阳,置三川郡。

二年(前248)
蒙骜伐赵,定太原,取榆次、狼孟等三十七城。
楚国春申君封地从淮北换到江东,大造宫室。

三年(前247)
秦国王龁平定上党诸城,置太原郡。
蒙骜伐魏,取高都、汲。魏王请回信陵君。信陵君率五国联军击败蒙骜,将秦军赶回函谷关。
安陵人缩高不愿听命于信陵君,自杀,信陵君谢罪。
信陵君被魏王猜忌,沉湎于酒色,四年后病死。
五月,丙午,秦庄襄王死。秦王政继位,时年十三,国事皆委于吕不韦,号称仲父。

始皇帝元年(前246)
韩国水工郑国入秦修建郑国渠。

二年(前245)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三年(前244)
赵王以李牧为将。李牧抗击匈奴。

六年(前241)
楚、赵、魏、韩、卫合纵伐秦,春申君领兵。五国联军大败。楚国迁都。

九年(前238)
夏,四月,己酉,秦王举行冠礼。
嫪毐之乱。齐人茅焦死谏。
春申君与李园合谋,以己子为楚考烈王太子。
楚考烈王死,李园杀春申君。

十年(前237)
冬,十月,吕不韦免相,回到封地。
秦国驱逐宾客。楚人李斯上《谏逐客书》。

十一年(前236)
秦王流放吕不韦。

十二年(前235)
吕不韦自杀。

十三年(前234)
秦国桓齮伐赵,被李牧击败。李牧被封为武安君。

十四年(前233)
韩国人韩非入秦,被李斯陷害至死。

十五年(前232)
秦伐赵,被李牧击退。
燕太子丹从秦国逃回国。

十七年(前230)
秦国内史胜灭韩。

十八年(前229)
秦国王翦、杨端和伐赵,李牧、司马尚抵御。赵国郭开进谗言,李牧被杀,司马尚被废。

十九年(前228)
王翦灭赵。
赵公子嘉奔代,自立为代王。
燕太子丹使卫人荆轲刺秦王。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6-11-01 18:58:04 +0800 CST  
二十六、荆轲刺秦王

卷第七 秦纪二 始皇帝二十年(前227)~二世皇帝元年(前209)

荆轲出发了,燕太子丹把他送到原来的燕赵边界、现在的燕秦边界易水边上。本来荆轲还要等个帮手再出发——估计他还是不看好秦舞阳。但这人似乎被什么耽搁了,一直没有出现,太子丹看荆轲迟迟不出发,以为他怂了;荆轲受不了太子丹的催促,一怒之下,不等了!

即使最博学的史家,也弄不清这个没出现的人到底是谁。或许如果他能及时出现,这次刺杀真能成功也不说一定。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向着自己的末日出发了。

到了咸阳后,一听荆轲带来了脑袋和地图,秦王果然大喜过望——没想到兵不血刃就能拿下地盘,这种轻松愉快的事可是历代秦王最喜欢的。于是兴奋的秦王决定亲自接见燕国的使者——终于上钩了!

荆轲带着信物,领着秦舞阳准备觐见秦王。没想到的是,太过兴奋的秦王,居然举行了相当正式的朝会,只见大殿上下,禁卫森严。地痞出身的秦舞阳哪见过这阵仗,果断怂了。接待的大臣见这小子突然面如土色,不禁怀疑起来。荆轲见势不妙,只好说这小子没见过世面,有点害怕;未免他君前失仪,我一个人上殿。——所以说这个帮手忒不靠谱了,现在,连个保险都没有了,一切只能靠荆轲自己。

终于直面秦王了,但荆轲手里却并没有武器——那把涂满剧毒的短刀,自然不能随身携带,否则安检那关就过不了;这匕首只能藏在卷起来的地图里。荆轲在秦王面前,慢慢地展开地图;终于,图穷匕见!姨妈大!荆轲一手抓起匕首,另一手抓住秦王的袖子,眼看秦王的胸膛已经近在咫尺了!

没想到秦王反应也不慢,奋力一挣,被抓住的袖子撕裂了,荆轲的这一刺落空。对刺客来说,如果第一击未中,实际上已经宣告了失败,但荆轲却没有完全丧失机会。先秦、汉朝时,诸侯王与皇帝一般是随身佩剑的——尤其在这种正式场合。按说剑肯定比匕首长,所谓一寸强一寸长,如果秦王立刻拔出剑,荆轲就彻底没有机会了。但这个关键时刻,秦王的剑却拔不出来了!仓皇的秦王只好转身就逃,荆轲当然穷追不舍。

按照秦国的制度,大殿上在大王身边的人是不能携带武器的,结果在场的臣子们只好与荆轲徒手格斗——还记得那把短刀涂满了见血封喉的剧毒吗?而拿着武器的侍卫们都在大殿外,没有诏命的情况下不能上殿,而秦王正处在慌乱中,根本想不起来招呼人——这就是制度严苛的“法国”的弊端了。

秦王与荆轲围着一根柱子玩起了捉迷藏,这时旁边一个叫夏无且的太医,抽冷子用手里的药囊拍了荆轲一下——虽然估计只争取了几秒的时间,但已经足够了。大臣们意识到大王是拔不出剑,于是大呼:“王负剑!王负剑!”秦王立刻醒悟,顺利拔出了长剑,反身一剑就砍掉了荆轲的左腿。荆轲最后只好拼一把,拿匕首当飞刀用——但他并不是小李飞刀,这最后的一击也被秦王躲开。

荆轲这下知道自己彻底失败了,大骂:“要不是本来想生擒你,你早嗝屁了!”之后荆轲被当场大卸八块——搞不好就是愤怒的秦王亲自动手的。至于留在殿外的秦舞阳,自然被侍卫们解决了——此君真是一点作用都没起。

秦始皇虽然灭国无数,但亲手杀人,这应该是他人生中唯一的一次。这样看来,秦王的身手还是不错的;或者也许是所谓的“勇士”荆轲,身手也就平平。不过所谓武艺,在这种武器悬殊的情况下,确实作用有限就是了。

事后清算,那位太医夏无且独独被赏了黄金二百镒,秦王还说:“无且爱我,乃以药囊提荆轲也。”这位大夫医术上没什么说头,仅仅因为砸了荆轲一下,使后人永远记住了自己的名字。

其实在《资治通鉴》中,对此次刺杀事件的记载并没有这么多细节,这些大多都出自《史记》。据太史公自己说,夏无且后来把整件刺杀的来龙去脉告诉了公孙季功、董生这两个人。这二人在司马迁早年到各地采风的时候还活着,所以《史记》里对于此事件的描绘,现场感颇强,可以说是《史记》里最精彩的三场戏之一——完全不用改,直接拿出来就能当剧本拍戏了。

不过正因为细节颇多,也有许多让人费解的地方。比如秦王最开始拔不出剑,原文说是“剑长,操其室”“剑坚,故不可立拔”——似乎是在说剑太长被剑鞘卡住了,又似乎在说剑鞘太紧。之后的“王负剑”,更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从字面意思上,似乎是秦王把剑挪到了背后,但这样岂不是更难拔了吗?

再说夏无且,虽说是拿药囊抡人,但“囊”给人感觉就是个布袋,似乎没什么威胁。其实所谓的“药囊”,很有可能是药箱,这样的话荆轲不论是被砸到还是闪躲,确实会耽搁一阵。不过更奇怪的是,秦王接见别国使臣,旁边站个大夫是几个意思?难道此时秦王身有疾病?但从后面他爆发出的敏捷身手来看,似乎又不是一个病秧子能干出来的。
这其实也是读历史的一大乐趣了,如果能从一些只言片语的记载中,还原出当时的真实场景,确实能给人一种抽丝剥茧的快感。

不管细节怎样,这次刺杀彻底失败,被惹怒的秦王自然不肯轻易善罢甘休,命令驻守在原赵国地盘的王翦发兵攻燕代联军——之前赵灭后自封代王的赵嘉与燕国联合了。第二年初,王翦攻克燕都蓟城,燕王喜与太子丹跑到辽东,秦国另一员大将李信奉命追击。代王劝燕王献出太子丹的脑袋讨好秦国,燕王果断照办。但秦王并不领这个情,继续攻打辽东。四年后,王翦的儿子王贲攻克辽东,抓住燕王喜,燕国灭亡。

太子丹光顾着自己爽,枉顾祖国,结果落得身死国灭,说起来也是活该,只是苦了陪葬的燕国百姓。

另外可能有人注意到,怎么战国时候的诸侯都喜欢把自己的儿子甚至太子送出去当人质,而且丝毫不在乎他们的死活,该牺牲时毫不犹豫,一点也没有父子之情。其实这就是乱世的悲哀了,老婆没了可以再娶,儿子没了可以再生,自己的小命没了,就一了百了了!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6-11-02 20:24:03 +0800 CST  
二十七、秦王扫六合

荆轲失败后的第二年,燕国首都被攻克。为了讨好秦国,燕王毫不犹豫地杀掉了自己的儿子。其实,燕国的抵抗力量也就比韩国稍强,所以秦国打得是游刃有余。虽然燕国与代国的残余势力还没有被彻底消灭,自我感觉尚有余力的秦王,准备开个分基地。这个被盯上的倒霉孩子,就是楚国。

王翦还在清剿燕代余党,秦王就先派老王的儿子王贲试探性地戳了戳楚国,结果轻易就攻下来十座城池——看来楚国也不过如此嘛!秦王问将军李信灭楚要多少人,年轻气盛的小李只要二十万——仅是长平之战中赵军的一半。秦王虽然也自信二十万足够了,不过还是又咨询了下王翦。结果老王张口就要六十万,搞得秦王很不高兴:“王将军还是老了啊!变怂了。”于是秦王以李信、蒙恬(可持续性外挂第三代)为将,发兵二十万攻楚。

王翦一看自己的意见没有被采纳,立刻称病——有没有想起之前的武安君白起?不过放心,王翦和白起其实是两种人,虽然军事水平还比不上战神,但相对的,天赋上多点了几点政治。

虽然已经两线出击,但已经浪得飞起的秦王又开辟第三战场,派王贲攻魏。魏国首都大梁旁边有条河叫鸿沟(这个地名不久之后还会出现)。王贲就引来那里的水淹大梁,最终攻克大梁,俘虏魏王假(此时的魏王名字叫假),魏国灭亡——王贲倒是做到了两百多年前智伯瑶想干的事。

然而,楚国战场这边,秦军却啃到了块硬骨头。其实秦王还是小看了楚国。楚国作为春秋时期的世界两极之一,其底蕴不是分家了的三晋和只知道赚小钱钱的齐国可比的。本来,以齐国的地理位置,战国时期也是有机会做大的——事实上他们也确实雄起了一段时间。奈何出了个不断作死的齐湣王,结果被燕国抽冷子阴了一把,从此一蹶不振。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楚国其实是仅次于秦国的老二。若论军队的作战能力,也许赵国还要强一点;但论综合实力,楚国绝对是六国中最强的。

楚国最大的问题,在于制度落后,导致力量无法集中。当然,楚国人也并不傻,一些有识之士也认识到了这一问题,比如三闾大夫屈原。奈何楚国的这一问题,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八百年前开国时,可谓积重难返了。与其他国家相比,楚国内部的民族、宗族成分太过复杂,其实更像一个部落联盟,王的权力实在有限。一个有力的证据就是,相比其他国家,楚王的非正常死亡比例是最高的。

但毕竟,楚国的底子就摆在那里,当受到强大的外力威胁时,往往会爆发出意想不到的能量。果然,李信与蒙恬刚开始还进展顺利。一次作战后,李信准备和蒙恬在城父(地名)会合,结果被楚军瞅准机会截胡,两军大战三天三夜,李信大败,狼狈逃回。

秦王闻讯自然大怒。他想起王翦之前的说法,看来姜还是老的辣!于是秦王亲自跑去向王翦道歉,随后要求王翦出击。王翦坚持要用六十万军队,秦王咬咬牙只好答应了。

临大军出动,秦王跑到霸上(还是地名,在后来的长安附近)送王翦。王翦趁机向秦王求赏,又要房子又要地。秦王说你王老将军还担心没钱花啊?王翦看秦王心情似乎不错,就开个玩笑:“大王你太抠门,给你带兵啊,有功也不封个侯;所以趁你现在还向着咱,讨点奖赏,免得将来子孙喝西北风。”秦王乐了,答应了王翦。王翦还不算完,行军途中还不断派人回去要奖金。他的手下实在看不过去,说老将军你一生戎马,怎么跟个守财奴似的!王翦神秘地笑道:“秦国就这么点家底,现在都在我手上呢。我就是要让大王觉得,我王翦也就老婆孩子热炕头这点追求,不然他怎么可能放心!所以说年轻人,还是要提高姿势水平啊!”

——可见,王翦不仅早就看透了秦王刻薄寡恩的本质,也洞悉了秦王的那点小心思,这政治素养,比白起不知道高到哪里去。

楚国人一看,好家伙,秦军突然多出了两倍!那咱们也只能倾巢而出。但王翦走到一定的位置就扎营不动了,任凭楚军挑战,宝宝就是不和你打!——这其实就是在拼消耗。楚国的国力还是差了一点,先撑不住了,准备撤退——这正是王翦一直等待的机会,打屁股谁不愿意干!王翦追击楚军,击杀楚军大将项燕(记住这个人),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第二年,王翦与蒙武(可持续性外挂第二代)俘虏楚王负刍,楚国灭亡。

又过了一年,秦王一鼓作气,派王贲灭掉了在北方苟延残喘的燕国余部与代国,俘虏燕王喜与代王嘉,至此,三晋与燕楚之地尽纳入秦王怀中。现在,虎视眈眈的秦国,终于把目光投向了齐国。

如果对前面还有印象,应该记得燕齐大战后,齐国是齐襄王上台,他早先逃难的时候与莒城太史敫的女儿私通,复国后就立其为王后。襄王死后,他俩的儿子继位,是为齐王建。齐王建年纪小,齐国就仿照秦国宣太后故事,由太后执政,是为君王后。这位太后还是有些政治眼光的,一直卑辞厚礼事奉秦国;再加上齐国位处东海之滨,与秦国相隔遥远,所以虽然里面已经打得天翻地覆,齐国这边倒一直平静无事。

君王后和宣太后一样,执政了四十多年。她临死前,叮嘱齐王建:“你将来可以任用某某当大臣。”齐王没听清,求母亲写下来,君王后答应了。然而刚拿来竹片和笔,君王后却说:“我已经忘了。”随后溘然长逝。

其实,君王后大概早就看出来秦国必然一统天下,她之前那么做,无非也只是想给齐国多续几天命。而在她死后,不论用谁,都已经无法阻止齐国灭亡的命运了。

齐王建任用后胜为国相。秦国之前对付赵国时,贿赂赵王宠臣郭开,这回对后胜又用上了故技。在这些人的撺掇下,齐王坐看五国一一被灭——其实关键还是齐王自己存在侥幸心理。然而,现在只剩下自己,再也不能当鸵鸟了。

即墨大夫劝齐王,趁现在三晋与楚国刚被征服,人心不稳,我们可以招纳他们的余部,反推秦国。这招太过冒险,怂货齐王自然不敢用。平心而论,如果想避免齐国灭亡,也只能这样赌一把,但显然过去一直生活在母亲羽翼庇护下的齐王建,是没有这个胆魄的。

趁着齐国人心惶惶,王贲从原燕国南部猝然攻齐,进入齐国首都临淄。由于事起仓猝,还处于五国被灭震撼中的齐人根本不敢抵抗。秦国骗齐王,会封给他五百里之地,于是齐王投降,齐国灭亡。之后有流氓传统的秦国果然食言,把齐王建软禁在松柏(地名),齐王在那里缺衣少食,不久就饿死了。

至此,秦王政奋六世之余烈,终于一扫六合;长达两千年的帝国时代,开始了。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6-11-03 20:32:25 +0800 CST  
二十八、车同轨,书同文

秦王政终于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放眼天下,惟余嬴政,真是英雄寂寞啊!老爷我“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如果还和那个渣渣周天子一样自称“王”,实在太low。就是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全加起来也就勉强给老爷我提鞋——对,我以后就叫“皇帝”!

“皇帝”一词,也不过源自于秦王政的这次突发奇想,结果一直用到袁世凯。

既然自称皇帝,那我说的话也得有说法,那就是“命为‘制’,令为‘诏’”。另外,你们这帮大臣,整天“朕朕朕”的,殊不知老爷我就叫“政”吗?以后只有我才能自称“朕”,谁要再敢这么叫,统统拉出去车裂!

原来,秦以前,“朕”这个自称谁都能用,比如《离骚》中的“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从秦始皇开始,才成为了皇帝的专用自称。

皇帝陛下倒没忘了自己那个绿帽侠便宜老爹,追封秦庄襄王为“太上皇”——这就是太上皇这一称号最早的由来。注意这里是太上“皇”而不是太上“皇帝”,看来皇帝陛下并不认为这个倒霉老爹有什么比自己出彩的地方。

借着封太上皇这个事,皇帝又说:“以前人死了以后,后人议谥号,那不就是以子议父,以臣议君吗?是为大不敬!从此以后,废除谥法,朕就是始皇帝,朕的后代就是二世、三世,一直到万世!”所以,秦始皇的正式全称,应该是“秦始皇帝政”。

其实,秦始皇废除谥号,一来确实是他自视甚高;另一方面,估计是他潜意识里也知道,自己一统天下的过程中,得罪的人实在太多。自己在世时这帮人不敢放什么厥词,但读过书的人都一肚子弯弯绕,难保自己死了以后,这帮人不会给整个差评,所以干脆老爷我关闭评论功能。

然而,秦朝二世而亡,这个数字排序法,最终沦为一个笑柄。

这些称呼上的事情只是小节,秦始皇觉得不过瘾,又玩起了“五德终始说”这套玄之又玄的理论。这个玩意倒是一个挺好玩的设定。作为一个世界观设定,那当然是相当复杂,绕来绕去,把原作者都能绕迷糊喽——所以就不展开说了,也许以后出个番外闲话一下,这里也就说个大概。

总之,该理论认为,“德”这玩意也是有属性的,分为金水木火土五种。而每个朝代,都分别对应这五种德性,而且是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顺序继承的。在秦朝时,大家认为这个继承法则是相克的——这很好理解,我取代了你,自然是“克”了你嘛!这种克来克去的理论显然很合秦始皇的胃口,于是果断采用。秦始皇认定周朝是火德(也不知道谁规定的),那朕自然是水德——浇灭你老周的这把火!而且“以水德王”也不是光说说而已,一年之首得改成十月,衣服旗帜都得用黑色——因为“水色黑”,数字以六为尊——所以印章什么的都得是六个字。

至于水德和火德有什么区别?

鬼才晓得!

这套神神叨叨的理论,又是五行又是八卦,感觉像是道教的东西。但此时,作为一个宗教的道教还并不存在,而作为一个哲学流派的原始道家,其实并没有这些神神鬼鬼的。这些其实出自诸子百家中的阴阳家。这帮子人的老祖宗,大概是星象家、占卜师之类的,结果时间长了以后愣是发展出一套体系。阴阳家的老巢主要在齐国,齐威王、宣王时,他们的祖师爷邹衍鼓捣出这一套五德终始说。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邹衍的徒子徒孙们就向皇帝兜售祖师爷的设定。这种给皇朝披上神秘色彩的东西,自然受到秦始皇的欢迎——所谓“受命于天”嘛!

秦始皇接受这一套设定后,对这帮子阴阳家,也就是所谓“方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就引发了他之后对长生不老的疯狂追求。

不管怎么说,这些都是一些虚的东西,下面就得整点实在的了。一统天下后,一个急迫的问题摆在眼前——要不要像周朝一样封建诸侯呢?丞相王绾认为,这个天下实在太大,为了能够有效治理,应该把皇子们分封出去。廷尉李斯反对,周朝大封诸侯,结果强支弱干,搞到最后,天下攻伐不已,民不聊生;而周朝自己,最后只剩下区区七座城池,咱们怎么能再步其后尘呢?李斯的观点正合皇帝之意,老子凭本事打下来的地盘,凭什么随随便便就分给别人?于是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下有县;郡县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命,不得世袭——这就是郡县制的开端。郡这个称呼一直用到隋朝,管辖的地盘大概比现在的省稍小;而县则一直沿用到了现在。

其实,不行封建,实在是一个昏招。以当时的技术条件,完全实行郡县制倒不是不可以——但前提是得是“以德治国”的“德国”。所谓法理不外乎人情,很多事情都得模糊化处理,不然行政效率就会极为低下,这是由古代的人口、通讯、交通等方面所限制的。就算到了现代,科技这么发达,打个小官司还搞不好拖个一年半载;那时如果什么都按法律条文死抠,这么大的国家,根本管不过来了——除非像欧洲那样,分成一个一个小国。所以中国的法治传统没有西方强,也是有客观原因的,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之后的汉朝,就充分吸取了秦朝的教训。

然而,坏就坏在秦始皇并不愿意改变当一个“法国”的国策。这样的话,在他活着时,由于他巨大的政治威望,还能镇住场子;一旦嗝屁,后代如果继续因循,是绝对守不住这份家业的。更糟糕的是,由于诸子没有实权,一旦有事,即使这些后代有意为朝廷卖命,但手中无兵,没个卵用。而那些备受重用的大臣,说白了就是一群打工仔,指望他们能够死心塌地,实在过于天真。

作为政治值颇高的人,秦始皇大概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他的解决方法近乎儿戏——把天下的兵器都没收,铸成十二个大铜人;又把天下世家豪杰迁徙到首都咸阳,共十二万户。把这些不稳定因素,都放到眼皮子底下看着,这下总安全了吧!然而事实证明,这不过是秦始皇的一厢情愿而已。

另外,秦始皇还统一了货币与文字,之前五花八门的钱币,统一变成了孔方兄;而官方文字则统一为了小篆,从此中国人不论南腔北调,只要写出来,交流不再有障碍。——也许秦始皇本意只是为了加强统治,但确实提升了华夏之民的凝聚力,实在是大功一件。

另一方面,秦始皇觉得,朕太累了,也该享受享受了,于是开始大修宫殿——然而这却为秦朝的将来,埋下了隐患。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6-11-04 19:51:52 +0800 CST  
二十九、秦始皇巡行天下

制定完了一系列政策后,秦始皇决定——巡游四方。这倒不是因为他觉得天下一统了,想趁机旅旅游,散散心,看看朕打下来的江山。要知道,即使到了现代通讯手段这么发达,当发生重大事件时,高层领导往往也会选择亲赴现场,亲自做出一些指示。别的不说,亲临现场这一行为本身就能给现场人员提供信心。秦始皇这么做也不外乎此,毕竟改封建为集权,也是亘古未有之事,估计他心里也没底,所以再怎么谨慎都不为过。

要知道,皇帝出巡可是很花钱的。既然是正式的活动,那皇帝的全套仪仗得带吧?皇帝作为万乘之尊,一定数量的护卫得有吧?皇帝作为国家元首,不能把国事落下,那么重要的大臣得带上吧?——这些人又有自己的下属和护卫。再加上,为了显示皇帝的“恩德”,往往会减免所过之处数年的赋税,这又是一笔不小的隐性开支。这样一算,转一趟下来开销也是惊人。虽然秦始皇也是个追求享受的人,但从他之前的举动来看,本质上还是个权力欲望强烈的工作狂,没有目的地乱花钱,这种事情他还是不怎么会干的。

秦始皇巡游第一站是陇西、北地,也就是帝国的北部边境——大概是因为古代中国以北为尊,所以从北方开始。因为作为天空中唯一不动的北极星在北方,喜欢把星象与人事联系起来的古人就把北极星对应到天子身上——所以北极星又称为天极。所谓“坐北朝南”是为尊,故宫的建筑格局就是明证。

北方之行倒没发生什么大事,不过皇帝陛下嫌路太难走,决定全国大修公路——即所谓“驰道”。这应该就是后世“官道”之始。

第二年,始皇又跑到东方。这回皇帝陛下大概觉得这么干跑没啥劲,于是决定开展一项新运动——在山上立石颂功,其实就是B格高一点的“到此一游”。第一个中枪的山叫邹峄山,在现在的山东。这邹峄山就是个二线名山,出了山东可能知道的人就不多了,所以始皇觉得意犹未尽,准备玩票大的——封禅泰山。

何谓封禅呢?汉朝学者服虔有云:“封者,增山之高;禅,广地也。”山顶是最接近天的地方,所以在山顶再造一个坛,不就更接近天了吗?在这个坛上祭天,不就正好彰显老爷我受命于天吗?简直老牛B了。更何况,泰山又被称为“岱宗”,长期以来被古人视作天下第一山,在泰山上祭天,这B格都突破天际了!

然而,封禅已经是上古时期的传说了,具体该怎么操作也没人清楚。始皇就此咨询当地的儒生(还记得孔子老家在哪吗?)。然而这帮子儒生也莫衷一是。始皇觉得这帮人整天叽叽歪歪也拿不出个主意,还是得靠朕啊!于是就套用了在秦国旧都雍城祭天的仪式,在泰山和梁父(泰山旁边一座小一些的山)玩了这么一出。封禅仪式中是得有诰文的,这诰文是向天诉说皇帝自己的请求,内容只有皇帝自己才知道。仪式结束后,诰文就被封藏到祭坛中,所以没人知道秦始皇到底祈祷了些什么

——总不会是“大秦始皇帝政到此一游”吧!

封禅事件中,最倒霉的是那些儒生,他们的表现让皇帝陛下很生气,当然,后果也会很严重。

史书有明确记载的封禅,秦始皇是第一个。由于始皇陛下身为祖龙,起点太高,所以后世的皇帝,只有功绩达到了始皇的水平(或者自以为达到了),才好意思封禅。所以算上始皇,也只有六位皇帝干过这事。

到泰山整了这么一出后,始皇脑中奇怪的开关就打开了。他也不回家,索性沿着东海边向南,拜遍了所有的名山大川,最后还在琅邪山足足玩了三个月。——当然,“到此一游”也是不能忘的。

之前提到过,始皇采用了齐人邹衍的“五德终始说”;现在,皇帝陛下已经来到方士们的老巢了,这帮子方士当然趋之若骛。其实吧,邹衍这样的,还可以称为是“阴阳家”,好歹也是个专家;而现在这帮子方士其实都变成神棍了。

齐威王、燕昭王时期,就有人宣称自己是宋毋忌、羡门子高的徒弟,这两人都已经修炼成仙,把“形解销化之术”也传授给了弟子。所谓“形解销化”,又称为师姐尸解。也就是灵魂成仙上天,只留下一具尸体在人间——也太流氓了吧!我怎么知道你是真飞升了,还是单纯地嗝屁了啊!

这帮方士说渤海上有仙山——也就是蓬莱、方丈、瀛洲,仙山上有不死药——这很好地迎合了始皇对长生不老的渴望。始皇似乎总觉得,自己凭本事打下的江山,凭什么交给别人!——即使交给自己的儿子也不爽。最好老爷我长生不老,永远君临天下!

——那样华夏大概就永远是个高压的“法国”了,幸好人的寿命是有限的。

这些方士中,有个叫徐巿的挺会玩,不仅要求去找仙山,还要求始皇给他数千童男童女一起找——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徐巿当然不敢说没找到,只好胡诌说远远望到了,始皇居然也信了。可见以始皇之雄才大略,遇到这生死之事,也无法置之度外啊!

注意,上面那位名字叫徐“巿”不是徐“市”,这哥们名字的另一种写法更广为人知——徐福。对,这位就是那个传说中带着童男童女,跑路到日本去的徐福。

在海边待了许久,还是没见到传说中仙山的影子,失望的始皇只好悻悻而归。然而,被方士们洗过脑的始皇,开始变得神神叨叨。他经过彭城时,就祈祷水神把之前沉在泗水里的九鼎之一还回来——然而也没个卵用。总是没回应,这让始皇对这些神灵越来越不爽。他继续往南,沿着长江到湘山附近(从名字就知道在现在湖南),遇到大风差点翻船。始皇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把湘山的树全给砍了——明明是江上起风,这湘山真是躺着也中枪。

始皇这么转来转去,其实挺危险。要知道此时六国刚灭,还有不少人蠢蠢欲动,阴谋复国。始皇走出咸阳深宫,可谓绝佳的靶子——后来果然引动出一位大大有名的好汉。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6-11-05 15:09:41 +0800 CST  
三十、小鲜肉的博浪一椎

始皇到了现在的湖南,砍光湘山的树后,就直接打道回府了。从这次的路线来看,始皇主要在齐、楚之地晃悠。这也很好理解,毕竟楚国当年是个硬茬,而齐国是主动投降的,口服心不服;所以这两地也是始皇最担心的地方,自然要重点巡视。——当然,还可以顺道跑到海边求仙,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下一年,始皇又往东边跑;结果刚走到阳武县的博浪沙(在现在河南)时,突然从路旁飞出一个大铁椎,砸向皇帝陛下的车子!不过可惜,刺客功课没做好认错了车,砸中的是始皇的副车,始皇自然不在上面。不过搞不好始皇心里也担心会有刺客——毕竟经历过荆轲事件——所以故意把两辆车整成一样的,没想到真派上用场了。但始皇一想起来,这其实完全是看运气,万一刺客猜对了呢?于是心有余悸的始皇,立刻下令全国搜索刺客;然而搜了十天,仍然毫无结果。

那么,这位效仿当年荆轲,做出博浪一椎壮举的好汉究竟是谁呢?

正是后来与萧何、韩信齐名的“汉初三杰”之一,大汉留候张良张子房!

张良此人出身韩国,他爷爷和爸爸都当过韩国的相国,辅佐了五代韩王。作为忠臣之后,张良一直想为韩国报仇,所以瞅准始皇出巡的机会,雇了一个大力士甩铁椎砸始皇,可惜误中副车。之后只好隐姓埋名,躲了起来。

至于张同学为什么不自己撸起袖子亲自上阵呢?

司马迁写《史记》时觉得,张良曾被刘邦夸赞“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样吊炸天的人,应该浓眉大眼、相貌堂堂吧?结果第一眼看到他的画像,脑海中立刻浮现四个字——“妇人好女”,于是果断写到《史记》里了。没想到看起来文文弱弱的张良,一出手就不同凡响,果然人不可貌相。

另外,子房子房,不就是植物的雌性生殖器官嘛!话说子房同学对权力并没什么渴求,汉朝建国后就辞官归隐了,刘邦还对他念念不忘,再加上“妇人好女”——我似乎想到了什么……

话说张娘娘(划掉)良身为S级通缉犯,愣是没被逮住,感觉略不科学。其实,六国被灭后,连王族都不存在了,原来的那些大小贵族自然也都失去了贵族的身份成了平民。然而,这些人的家族毕竟都已经扎根数百年,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都是响当当的人物,秦朝想削弱这些人在当地的影响力,没个上百年时间几乎不可能。所以当时的人犯了罪想逃亡,只要有这些豪强庇护,逍遥法外不要太容易。

虽然经历了博浪沙事件,始皇的游性没怎么受影响。过了三年,始皇又跑到碣石山开展刻碑运动。这碣石山就是后来曹操观沧海的碣石,自然在海边。始皇到这里还是想到海上求仙,就派燕人卢生出海找仙人羡门,也就是上回提到过的羡门子期。始皇倒也没在海边干等,又往西边走,巡视一遍北方边境后回到首都咸阳。这时,卢生回来了。仙人自然没找到,为了转移始皇的视线,卢生说自己找到一本叫《录图书》的谶书,上面写道:“亡秦者胡也。”

卢生本来只不过是想敷衍住始皇,所以拿这事关国运的谶言唬住他,免得他追问寻找仙人的事。早被方士洗脑的始皇自然又被忽悠住了,然而这“胡”指什么呢?思索了一番的始皇突然想到,莫非是指北边的胡人。于是恍然大悟的始皇,命令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伐匈奴。蒙恬斥逐匈奴,开疆拓土,把河南地(在黄河南边,大概是现在的鄂尔多斯高原一带)收为四十四县。为了防备匈奴,蒙恬把之前的秦、赵、燕各自修的长城连起来,又加长加高;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馀里——这就是最初的万里长城。而从此蒙恬就常驻北方边境,威震匈奴。

其实吧,从后世的汉朝历史来看,匈奴确实不是疥癣之疾,始皇着手对付这些胡人也不是没道理的;但关键始皇并不满足于只在北方有所建树。在蒙恬出兵的第二年,始皇又征发曾当过逃犯的人、入赘的女婿、商人为兵,共五十万人,攻取南越之地,也就是现在的两广福建——即所谓岭南之地。过去在战国时代,挨着南越之地的楚国也只是把这些地方当作属国,羁縻而已。现在始皇攻取其地,置桂林、南海、象郡,成为直接管辖的地盘——这是岭南头一次直接被中国所掌控。

——不过当过逃犯的人也就罢了,这赘婿和商人怎么也中枪了!看来这三种人的地位是一样的啊!至少秦朝时是这样的。

另外,上面提到的“亡秦者胡也”,也就是谶文,也是挺有意思的一个东西。所谓谶文,就是一堆似是而非的话,感觉挺高深,似乎预言了什么,比如汉朝时著名的“代汉者当涂高”。谶文的发布者,往往宣称这是他们发现的上古时期的书;然而据南北朝时的一个学者考证,这些谶文其实里面有很多用词、行文习惯,上古时期是没有的,所以实际上都是当时人编的。所以再后来,这些神棍也索性不说是什么上古的书,直接说是自己算卦算出来的。但这些话模棱两可,你怎么解释都行,所以总会有几个能说中,这就更加增加了这些话的神秘感。别说古人了,现代人接受了多年高等教育,相信星座、血型的不也大有人在嘛!其实稍微研究一下就能发现,所谓星座、血型算命,其实就和谶文是一个套路。

讽刺的是,这个史上第一个明确记载的谶文,就说中了——不过并不是指北方的那些大胡子胡人,而是始皇的宝贝儿子——胡亥。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6-11-06 13:49:00 +0800 CST  
三十一、焚书坑儒

秦始皇又是修长城,又是开拓岭南,搞得老百姓疲于奔命;而为了使这些“黔首”服从命令,秦朝的法令也越发严苛。老百姓摄于始皇的淫威,虽然还不敢揭竿而起,但发发牢骚目前还是敢的。尤其是那帮识文断字的“士”们,整天抱着《诗经》《尚书》这些所谓的经典,不断阴阳怪气地借古讽今。只是想到死后有可能被这帮读书人议论,始皇都受不了,更何况这帮人已经在非议朝政了!始皇当然想遏制这股“歪风邪气”。

惯会揣摩上意的李斯自然看出来了,那当然要急陛下之所急喽!于是始皇帝三十四年,李斯上书道:“现在这帮人整天抱着《诗》《书》厚古非今,正是所谓‘儒以文乱法’。所以要统统禁掉!请陛下下令,把秦记以外的各国史书统统烧掉;天下除了朝廷专门设置的博士官,其他人家里诸子百家的书也要统统烧掉。以后,谁敢擅自谈论《诗》《书》,弃市!以古非今者,灭族!如果官吏知道却不告发的,同罪!只有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可以不烧(看来还是我理工科保险点啊);如果有人想学习法令,只能向官吏学习。”

这自然戳中了始皇的G点,当然果断同意。于是轰轰烈烈的焚书运动就开始了。然而,这实际上也显示出了始皇内心深处的不自信,这不是欲盖弥彰吗?这么搞也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事实上,当时有不少人冒着生命危险把各种书藏了起来——比如孔子的八世孙孔鲋。秦始皇这么搞,只不过加剧了天下的不满,岂不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而且《诗》《书》之类的还是流传了下来,看来这焚书的效果也不怎么彻底,徒然怡笑后世罢了。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6-11-07 19:02:35 +0800 CST  
焚书之令太过粗暴霸道,得罪了所有士大夫不说,效果也不尽人意,性价比太低。所以后世的皇帝们,不论多么昏庸残暴,再也没有人敢使出这招。

当然,焚书也不是完全没有影响,比如后世旷日持久的今古文《尚书》之争,就是焚书导致的,有兴趣的人可以去了解一下。

焚书之后,始皇的耳边终于清静了,朕终于可以好好享受啦!于是始皇帝三十五年,开始修建著名的阿房宫。这宫殿规模多大呢?“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现在留存下来的阿房宫遗址,都有15平方公里——到底有多大呢?故宫挺大吧?0.72平方公里……而要注意的是,这么大的宫殿,在始皇的规划中,仅仅只是“前殿”而已!建造这一工程的同时,始皇也开始在骊山修建自己的陵墓,这两处共征发劳役七十馀万人。这下可好,除了长城与南越,又多出阿房宫和始皇陵,看来始皇是还嫌不够折腾啊!

之前曾经忽悠过始皇的卢生,又开始装神弄鬼,劝始皇隐秘自己的行踪,这样能避开“恶鬼”,“真人”才能出现,不死之药才能求到。相信了的始皇开始天天换地方睡觉,而且严令不得外泄自己的行踪。一次他去梁山宫,看到山下丞相李斯的车马甚盛。虽然始皇穷奢极欲,但并不妨碍他严格要求臣下,自然很不愉快。有人告诉了李斯,李斯就忙不迭减少自己的车马随从。结果始皇知道了反而大怒,这一定是有人泄露了朕说过的话!——于是砍掉了当时在场所有侍从的脑袋。从此以后,外间再也不知道皇帝陛下的所在了。

卢生这么忽悠始皇,无非是看到始皇怕死,追求长生之道,又整天疑神疑鬼,所以借此攫取荣华富贵罢了。但看到始皇这么个一扫六合的雄才大略之主,竟也被自己胡诌的几句话耍得团团转,心里自然觉得好笑,结果不小心说了出来。为了保命,他就和自己的老搭档侯生跑路了——这样始皇才知道自己被耍了。老羞成怒的始皇逮不到这两个神棍,就拿在咸阳的儒生们出气,借口他们妖言惑众,一口气活埋了四百六十馀人,被流放的自然更多。——这就是所谓“坑儒”。本来是要干掉那帮方士,结果不少真正的儒生躺着也中枪了。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6-11-07 19:27:53 +0800 CST  
始皇一直这么任性,他的长子扶苏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劝老爹收手。始皇一看这小子什么时候翅膀硬了,敢顶撞老爹!就把他打发到北边和蒙恬一起揍匈奴。

注意,扶苏只是“长子”并不是“太子”。大概是因为始皇对长生不老一直不甘心,如果立了太子,那就等于承认了自己终有死的那么一天。所以终始皇一生,一直未立太子,而这就为之后的皇位继承埋下了隐患。

大兴土木,得罪了天下的平头百姓;焚书坑儒,得罪了天下的士大夫。天下早已怨气冲天,只是缺一个口子宣泄。始皇帝三十六年,有一颗陨石砸到东郡,有人就在上面刻上“始皇死而地分。”逮不到肇事者,始皇索性又把陨石周围的居民全都咔擦掉。始皇做事,永远这么任性、这么简单粗暴。这种性格,在乱世中是刚猛果决;而在承平之世,显然就是残暴不仁,已经不合时宜了。

始皇帝三十七年,始皇再次出游,二十多个儿子中只带上了自己最宠的小儿子胡亥。这次始皇先南下到现在江西,然后沿长江东下到现在浙江,又走海路再次到琅邪。中途见到一条大鱼,将其射杀(可能是条鲸鱼,这倒霉孩子)。

然而,这回的始皇就如这条倒霉的鲸鱼一般,再也回不到家了。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6-11-07 20:00:10 +0800 CST  
三十一、虚伪的人生——秦始皇的落幕

射杀掉那条倒霉的鲸鱼后,始皇往西转,准备打道回府。然而,走到平原津时,始皇却突发疾病,眼看就要一命呜呼。到此地步,对长生不老念念不忘的始皇,也只能认命了。现在必须考虑帝国由谁来继承。虽然扶苏曾经惹自己不高兴,但单纯从政治角度,始皇还是属意这个长子的,于是命中军府令行符玺事(这一长串是官职名)赵高执笔,写下诏命,命令扶苏主持葬礼——虽然没有明说,但这实际上承认了扶苏嗣君的身份。
然而始皇这场病来得迅猛,这封诏书还来不及发出,始皇帝三十七年秋七月丙寅,秦始皇帝政死于沙丘宫的平台,享年五十岁。——还记得饿死在这里的赵武灵王吗?看来这个地方挺邪门的。

对于秦始皇,历代史家对他的评价惊人的一致——一位雄才大略的暴君,这个评价还是比较中肯的。只有这样的暴君,才能以暴制暴;也只有这样的暴君,才能搞得秦朝二世而亡。

作为华夏第一位大一统的皇帝,秦始皇自然受到历代史家重视而被大书特书。然而,即使读过了这么多有关这位祖龙的史料,秦始皇给我的印象仍然相当模糊。比如说,秦始皇的皇后是谁?秦始皇有二十多个儿子,显然妃子不少;但别说作为正妻的皇后了,其他所有妃子,包括扶苏与胡亥的生母,都没有在历史上留下任何痕迹。这是相当反常的,要知道,《二十四史》可是雷打不动必有《后妃传》的!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6-11-08 19:03:02 +0800 CST  
这绝不是史家叙事水准和文字功底的问题。像《史记》中的汉高祖刘邦,个人色彩就极其强烈。即使那些傀儡皇帝,像汉献帝、晋恭帝之流,从只言片语的记述中,也能感受到他们不同的个性——但秦始皇却是个例外。如果硬要找一个类似的人,之前的白起也给人相似的印象。

换句话说,秦始皇的表现,让人感觉不到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就像白起为统帅千军而生一样,秦始皇就是为平定天下而生的。他的一切行为,都不过是出自冰冷的计算。直到横扫六合后的追求长生,才显现出一点人味——然而怕死乃人之常情,实在也说明不了什么。

秦始皇表现得这么“非人”,和他的经历显然是分不开的。——如果不是吕不韦的突发奇想,他压根就不会被生出来!

虽然对于始皇十岁前在赵国做人质的经历没有记录,但从后来他打下咸阳后,族灭曾经得罪过自己的人来看,他的童年显然不怎么如意。自己的亲爹吕不韦只不过把自己当做商品;而母亲赵姬光顾着自己爽,显然也不怎么靠谱——小说《寻秦记》里面开脑洞说她在赵国简直人尽可夫,从她当了太后以后的经历来看,这么写也不算空穴来风。至于那个便宜老爹庄襄王,我一直怀疑他早就清楚自己带了顶绿帽,只是为了和吕不韦合作,一直隐忍而已——只不过这样怕也表现不出什么父爱。

始皇就在这群货中长大,估计很早就领悟到了什么人都靠不住——包括亲爹亲妈,什么事都必须靠自己。所以年纪轻轻时,始皇就能游刃有余地平定嫪毐之乱,又毫无心理负担地逼死亲爹、流放亲娘;所以才能不到三十年就一统天下;所以才能只用十年就干完了后世的皇帝一百年才能干完的事。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6-11-08 20:15:10 +0800 CST  
始皇自然是雄才大略的,但我却一直感觉在他自信的外表下,其实相当空虚。始皇有人生的理想吗?平定天下看似是他的理想,但这理想也是借来的。因为历代秦王都以此为目标,所以他继位后也就顺势拿过来作为自己的追求。而这个目标实现后,他明知道此时应该与民休息,但偏不。

理想是借来的,王位是借来的,就连自己的人生,也是借来的——而即使是这样借来的人生,在多年前的赵国,就已经结束了,现在的始皇,只是由一个个“壮志雄心”填充起来的行尸走肉而已——所以他必须不断地做些什么,才能证明自己还活着。

作为一个政治家,始皇虽然不喜欢自己的长子,但也明白他才是最好的继承者。在自己的统治下,虽然国内已经没有战争,但老百姓在严刑苛法的高压下,活得并不比战国时好到哪去。而扶苏虽然冲劲不足,但宽厚仁慈,正适合纠正自己在位时期的高压作风,这样秦朝才能国祚长久。始皇最后的遗命已经表明,他早已看透了这些。然而匪夷所思的是,即使如此,他也没有明说立扶苏为太子,而是拐弯抹角地让扶苏主持自己的葬礼。这还不算,他只把这道命令交给赵高一个人去办。这种事关帝国命运的大事,任何人都不信的始皇,怎么可能相信一介太监!要知道,此时扶苏不在身边,但另一个儿子胡亥却在,难道他看不到这样做隐患重重吗?

或许,这一切都出自始皇的恶意。明明属意扶苏,却远远地打发走;明知道只有胡亥在身边,却仍然遗命扶苏继位——要知道,胡亥如果知道了这道遗命,必然篡位;而篡位后名不正言不顺的胡亥,这皇位也是坐不稳的,留给帝国的将是无尽的动荡。这一切的一切,说那个一统八荒的始皇没想到,我是很怀疑的。但如果统一也不过是始皇借过来的理想,也就说得通了——成也由我,败也有我;你们这帮人孜孜以求的东西,我却弃之如敝屣,这就是朕对这个操蛋世界,最后也是最大的报复!

也许,只有在这一刻,始皇才真正做了一回自己,才终于成为了一个“人”。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6-11-08 21:36:05 +0800 CST  
现在始皇的遗命只有赵高一个人知道,果然,他起了歪心思。以前可持续性外挂蒙家得罪过这个死太监,如果扶苏上台,蒙恬作为他实际的老师,必然受到重用,是可忍孰不可忍!另一方面,自己算是胡亥的老师,而目前在这里的始皇之子只有胡亥,真是天赐良机!赵高就与胡亥合谋,又拉上丞相李斯。李斯这么功利心重的人自然怦然心动,三人勾结到了一块。

于是赵高与李斯矫诏,立胡亥为太子,又胡乱找了个由头,以始皇的口吻,赐还在北方揍匈奴的扶苏与蒙恬自尽。扶苏这个乖宝宝,一看老爹要自己死,也不听蒙恬劝告就自杀了。蒙恬不死心还想向始皇申辩,结果最后和兄弟蒙毅一块被杀。可怜蒙家三代忠良,最终死于小人之手。

胡亥登基,是为秦二世皇帝,从此,开始了他的作死之旅。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6-11-08 22:29:13 +0800 CST  
三十三、陈涉起义

弄死大哥扶苏和碍眼的蒙家兄弟后,对胡亥继承皇位最大的威胁暂时消除了。但始皇还有二十多个儿子,胡亥三人组还不能掉以轻心,于是秘不发丧。然而,始皇是死在七月,此时还在秋老虎中,这尸体没两天就发臭了。为了掩盖气味,这帮人搞来一大堆鲍鱼扔车上。倒霉的始皇,一生波澜壮阔,死后却与一堆鲍鱼为伴。

一直到了咸阳,胡亥等人才公布始皇的死讯,随后胡亥登基,是为秦二世皇帝。九月,始皇下葬,陵墓之前说过在骊山。据史书记载,秦始皇陵“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令匠作机弩,有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可见始皇为了防止被盗墓,可谓无所不用其极。至于现在发掘出的兵马俑,史书上倒没有记载。虽然古代帝王陪葬品种一般都有俑,但整出一整个军队的等身手办,这种大手笔显然是历代史家根本想象不到的。然而要注意的是,兵马俑只不过是秦始皇陵的周边陪葬物,真正的皇陵本体仍然在沉睡中。

二世又以始皇后宫中没有后代的嫔妃为其殉葬;同时为了保住陵墓中机关的秘密,将施工的工匠们封死在陵墓中——这比活埋还残忍!由此可以一窥二世视人命如草芥的本色。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6-11-09 18:56:22 +0800 CST  
二世的死穴,在于其得位不正,所以整日疑神疑鬼;再加上这件阴谋,实际上是赵高与李斯所主导,彼时二十出头的胡亥不过就打了下酱油,因此继位后,必然受到这两人的钳制。如果二世个人能力出众也就罢了,像他老爹秦始皇,也不过二十出头就干掉了一干政敌;然而,始皇把扶苏交付给自己最重用的大将蒙恬,而只是叫太监赵高教胡亥律令制度,可见始皇压根没将胡亥作为继承人培养,只要他能熟悉律法,将来别犯事就行。

话说,如果只是没怎么受过皇家储君的正统教育,也不是不可以,像后世的汉宣帝、宋文帝这样的,最初也不是作为皇位继承者培养的,结果干得也有声有色。问题是,始皇之前很宠这个小儿子,已经把他惯坏了——二世这种情况,可谓标准的废帝或者昏君模板。因为这种皇帝得以上位,通常是有权臣扶持,其继位后必然也受其控制。能力一般的皇帝,自然就是个傀儡,最终不外乎被权臣逼下台。而有点能力的皇帝,往往会想法弄死权臣。如果失败了,这皇帝当然立刻就会被废掉,倒霉的甚至当场被杀掉;如果成功,皇帝一没有人管,往往会开始瞎搞——反正这天下就是朕捡便宜捡来的,随便折腾也不心疼啦!

所以,像汉宣与宋文这样的倒是特例;当然,像二世这样不光身死,同时国灭的也是奇葩,这二世不愧是垃圾中的战斗圾。

果然,二世不负众望的很“二”。如果得位不正,为了让天下人住口,别老拿这个说事,那就得干出点功绩来,最好能超过自己的前任,比如后世的唐太宗、明成祖皆是如此。但以二世的简单思维,你让他治理国家,实在太难为他了——那么他到底做了些什么呢?继位后第二年开春,二世也学老爹巡行天下,干什么呢?之前始皇不是到处刻石“到此一游”吗?那现在朕也“到此一游”——于是二世在之前所有始皇立过碑的地方,又立了自己的碑。

——以二世的可怜智商,能想到的也不过如此。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6-11-09 19:41:21 +0800 CST  
“到此一游”之旅结束后,四月,二世又回到了咸阳,此时赵高开始怂恿二世开始“作死之旅”了。首先,赵高劝二世除掉始皇的一干后代,一直心虚的二世自然欣然同意。当然,他们也不是随便就杀,而是把法律整得无比苛刻,让那帮王公大臣们动辄得咎,然后再顺理成章地整治他们——经手人自然是赵高。短短数日,十二个皇子、十个公主被杀,被牵连的人更是不计其数。公子高为了避免灭族,甚至主动请求为始皇殉葬——秦朝的宗室们已经被逼到了这份上。

始皇之前不愿封建诸侯,此时就显现出了弊端。诸位皇子手中无权,只能任二世宰割。二世自以为这是除掉了隐患,殊不知,这些人都是他的亲人,到缓急时,也只有这些人才靠得住;而且宗室的存在,对那些大臣的势力也有平衡的作用。赵高撺掇二世如此,实际上也存了剪除二世羽翼的心思,以便自己更好地控制二世——后来也果然如其所愿。

除掉宗室后,自以为从此可以高枕无忧的二世,要开始享受了!首先,阿房宫怎么能停呢?继续修!另外,老爷我喜欢打猎,先征个五万人到咸阳来陪朕打猎。狗马和猎物都要吃东西啊,一下来这么多,咸阳的粮食不够了咋整?从外地调!外地运粮食的人也要吃饭,怎么办?自己带!咸阳周边方圆三百里的粮食,都是要留给朕用的,你们这些运粮食的死老百姓,统统不许吃!
——二世还挺会玩的。

二世在这边high得不亦乐乎,殊不知,帝国的掘墓人已经出现了。二世皇帝元年秋七月,阳城人陈胜、阳夏人吴广起兵于蕲,反抗秦朝暴政。当时,朝廷征发闾左戍守渔阳,也就是现在的北京附近。所谓“闾”,可以理解成村里的街道。征发闾左,就是征发村里穷人家的所有男丁。古代时书写都是从右到左,地位最高的人,名字自然在最右边,所以以右为尊,闾左自然就引申来指代街上比较穷的那拨人——这种征发方式可谓相当霸道。

由于天降大雨,道路难走,这帮人已经赶不上时间了。按照秦朝严苛的法律,如果戍兵迟到,那你们也不用戍了,统统死啦死啦滴——这法律也是任性。陈胜、吴广作为这群倒霉孩子的小头目,核计了一下,要不咱造个反?于是趁机干掉看管的将尉后,众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反他娘的!

之前始皇还一厢情愿地收缴天下兵器,然而,如果百姓活不下去了,就算只有木棍石头做武器,仍然照反不误。

作为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人,陈胜、吴广这俩小子还是有些水平的。秦朝刚从名义上废除以前六国的大小贵族,然而贵族势力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仍然很大。作为平民的陈、吴二人深知自己草根起家,号召力有限;为了快速涨粉,就扯起了公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大旗,自称“大楚”——反正两人已死,也没法爬出坟墓争版权了。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农民起义,在“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楚地,正式开幕!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6-11-09 22:01:31 +0800 CST  

楼主:剑魔烨煌

字数:694684

发表时间:2016-10-10 03:5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8-04 21:43:00 +0800 CST

评论数:127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