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煌说《通鉴》

然而,一直得不到对张敖不利的证词,审问陷入僵局,无奈的廷尉只好据实将贯高之情状禀明高帝。高帝没想到这贯高竟是个壮士,不过在他看来,这一定是贯高忠心于赵王,不愿出卖主人。既然审问不出来,高帝就派了一个贯高的熟人——中大夫泄公私底下去套他的话。面对老友的询问,贯高说道:“人情宁不各爱其父母、妻子乎?刺杀皇帝是灭三族的罪,如果真是我王干的,我干嘛要替他背锅,难道我就不为自己亲人着想吗?此事实在是我们臣子看不过皇上欺侮我王才私下所为,我王真的并不知情啊!”

泄公回复高帝,高帝见状,知道这案子想攀上张敖是不可能了,最后只能是一个查无实据,最多也就给他安一个“失察”的过失。春正月,高帝赦免张敖,贬其为宣平侯,以代王刘如意为赵王。至于刺杀主谋贯高,高帝倒是挺欣赏此人,想赦免了他;然而,贯高得知后说道:“之前我不自杀,只是想证明我王清白;我王既被释,吾责已塞,死不恨矣。再说我有篡弑之罪,哪还有脸侍奉皇上!纵使皇上饶了我,我就能问心无愧吗!”随后自缢而死!

贯高虽然拼死证明了张敖的清白,但确实阴谋弑君;若没有柏人那一出,张敖也不至于因受牵连而失国,所以他也算是死得其所吧!

当初张敖刚被抓时,高帝诏命“赵群臣宾客敢从张王者,皆族。”赵郎中田叔、孟舒两人不惜扮作家奴跟张敖入京。张敖被赦免后,此二人也因此义举得到高帝赏识;高帝召见两人,一番对答,发现汉廷臣无能出其右者,于是拜二人为郡守、诸侯相。

——可见,忠臣义士不论到哪里都吃香啊!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3-13 20:43:47 +0800 CST  
柏人刺杀事件就此画上了句号。其实这一事件疑点颇多,比如张敖虽然拒绝了臣子的撺掇,为何不向高帝告发?高帝在柏人时怎么就突然“心动”,从而逃过一劫?最大的疑点,当然是张敖真的就从头到尾对刺杀阴谋一点都不知情吗——即使过去了一年?其实真要阴谋论的话,鉴于高帝并未真的被刺杀,而张敖倒是丢掉了王位,此事就是说成是高帝的一个局也说得通。然而,由于此事已经被汉朝中央结案,终汉一朝也并无人翻案,后人也只能如史书记载的所认为了。

不管怎样,异姓王又少了一个,赵国也到了刘家人的手中;现在赵、齐、荆、楚四国姓刘,异姓还有梁、燕、淮南、长沙四国——一半对一半。

不过刘如意这赵王之位,可不是做得那么稳的啊!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3-14 21:04:11 +0800 CST  
八十二、陈豨之乱

前面几次提到了刘如意,那这位皇子是什么来历呢?就如大多数皇帝一样,高帝刘邦的最爱并不是自己的皇后高后吕雉,而是定陶美女戚姬。高帝一直觉得太子刘盈为人太过仁弱,一点没有自己霸气;倒是刘如意这小子颇有乃父之风,加上戚姬又是自己最爱,所有刘如意虽被封为赵王,但比起到国中,倒是留在长安居多。

高帝每次出巡,总是带着戚姬,而高后大多数时间都要留守长安。这样,戚姬愈发得宠,而高后与高帝的夫妻关系愈发疏远。戚姬就趁机日夜啼泣,求高帝改立刘如意为太子。高帝遂起了废太子而立如意之心。自古以来,废长立幼都是乱阶之始,诸大臣发现高帝有此意,纷纷反对,其中尤以御史大夫周昌最为激烈。周昌有口吃的毛病,又处于盛怒之中,争辩道:“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周昌其实想说“臣期不奉诏”,这里“期”是极、竟的意思。周昌口吃,所以多说了一个“期”。高帝倒是被他逗乐了,而且也明白了臣子们对此事的态度,就不再提废立的事。

三国时魏朝邓艾也有口吃,自称时经常说“艾艾怎样怎样”,所以后世就用“期期艾艾”来形容口吃。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3-15 20:19:36 +0800 CST  
刘如意时年十岁,虽然没法将其立为太子,但有了这么一出后,高帝深怕自己死后高后会对其不利。符玺御史赵尧出了个主意,找一个吕后、太子、群臣素所敬惮的大臣来当赵国丞相,将来定能保全赵王——周昌就不错。于是高帝改任周昌为赵相,以赵尧继任御史大夫。周昌从中央三把手变成一个诸侯国的丞相,这算是左迁;赵尧本是周昌下属,结果把上司拱了下去取而代之,也够鸡贼的。

从此种种举措看来,高帝对改立刘如意,还没有完全死心,所以才故意把极力反对的周昌派去当刘如意的臣子。

之前,高帝命阳夏侯陈豨担任代相,统领赵、代边军。陈豨出发前,曾向淮阴侯韩信辞别,韩信私下里教他:“赵、代边军骁勇,陛下一定不会放心你,要是有小人谗间,时间长了定会撤掉你——若真到了那步,我从京城内部响应,与你遥相声援,天下可图!”陈豨素闻韩信之能,遂起反叛之心。

看来,韩信仍然不甘寂寞啊!

这陈豨也是战国时魏信陵君的脑残粉,手下也养了门客三千。他告假回家时路过赵国,宾客车马盈从。赵相周昌深觉此事不妥,禀报高帝,说陈豨宾客甚盛,又常年带兵在外,日久恐生变!高帝倒还是想保全陈豨的,就找那些宾客的麻烦,一来翦除其羽翼,二来也想借此敲打敲打陈豨。然而让陈豨揣摩出高帝的良苦用心,实在是难为他了;再说,之前他受了韩信的撺掇,现在越发认定高帝这是要弄死自己。此时,在匈奴那边的韩王信听到了风声,就派王黄、曼丘臣劝诱他反叛,陈豨一直犹豫不决。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3-15 21:50:36 +0800 CST  
这陈豨也是战国时魏信陵君的脑残粉,手下也养了门客三千。他告假回家时路过赵国,宾客车马盈从。赵相周昌深觉此事不妥,禀报高帝,说陈豨宾客甚盛,又常年带兵在外,日久恐生变!高帝倒还是想保全陈豨的,就找那些宾客的麻烦,一来翦除其羽翼,二来也想借此敲打敲打陈豨。然而让陈豨揣摩出高帝的良苦用心,实在是难为他了;再说,之前他受了韩信的撺掇,现在越发认定高帝这是要弄死自己。此时,在匈奴那边的韩王信听到了风声,就派王黄、曼丘臣劝诱他反叛,陈豨一直犹豫不决。

高帝十年夏五月,太上皇刘太公去世,高帝召唤陈豨赴丧;陈豨认为会像韩信一样,一回去就被高帝拿下,于是称病不至。拖到九月,陈豨终于下定决心,与王黄等举起反旗,自立为代王。

既然陈豨真的反了,那也没什么好说的,高帝再次御驾亲征。陈豨居于代地,手下是守边的精兵猛将,又有韩王信、匈奴与其联合,对东边的赵国,乃至中国腹地都已构成极大威胁。深知此点的高帝急速驻军邯郸,发现陈豨只是阻隔漳水,并未进攻邯郸,这才松了一口气——看来这小子并没有长驱直入的魄力,只是存了个割据的心,那就容易对付了。

不过,其实陈豨之前是高帝的亲信,高帝根本就没有料到此人会反,并没有太多防备。所以此时虽先到了邯郸,但天下之兵还根本来不及赶赴前线,可用之兵只有邯郸守军,形势还是不容乐观的。此时,常山郡二十五城已丢二十城,周昌请求按律处决常山郡守、尉。高帝宣布此二人并未反叛,只因力尽而失地,故无罪!周昌又奉高帝之命招募壮士,有四个歪瓜裂枣也来浑水摸鱼;高帝恰好瞅见,大骂这四个滥竽充数之人。然而,随后高帝却封这四人各千户,拜为将——这其实类似于千金市马骨。这些举措都稳固了赵人之心。高帝又侦知陈豨手下多商人出身,就大肆金钱开道。商人哪有不爱财的?于是陈豨将领大批投降。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3-16 21:11:17 +0800 CST  
这几招使出来,还没接战,陈豨实际上已经败了。十一年冬,陈豨将侯敞率万馀人为游军,王黄率千馀骑兵进犯曲逆,张春将万馀步兵渡河攻聊城。将军郭蒙与齐将联兵合击,大败代军。太尉周勃从太原出师至马邑,也大有斩获。赵利守东垣,高帝亲自率军攻克东垣;因为是皇帝陛下亲自打下来的,为了纪念此胜,改东垣为真定——这就是“真定”之名的由来。此战后,代军的攻势被彻底粉碎,高帝悬赏千金活捉王黄、曼丘臣,这两人的部下见大势已去,果断反水把上司卖了。于是,不到两月,陈豨虽未死,但已无法构成威胁。

由于同时代名将太多,如项羽、韩信辈太过耀眼,很多人往往忽略了,高帝也不是吃素的!

回过头来看,这场叛乱颇多可玩味之处。与燕王卢绾不同,陈豨并不是高帝发小,却能成为高帝亲信,又被委托镇守方面,可见亦非等闲之辈。然而,此人在此次事件之前,史册上却籍籍无名,仿佛从石头缝里蹦出来一般,颇令人费解(前面的闲话中此人也确实不曾露脸)。大概是因为陈豨是叛逆,前期事迹又不如韩信之流出名,所以汉朝对其采取了模糊化处理。有类似遭遇的还有吕家,吕家作为高帝起兵初期的大股东,一定也立下不少功劳,但在史册中也很难找到,这应该与其下场不无关系。还有一个反例是韩王信,此人与陈豨一样也是叛逆,也是二线名将,但其身世经历远较陈豨为详。究其原因,韩家后人又归顺了汉朝,且在朝中任职,所以自然不需要抹杀其功绩。

而且,与臧荼、韩王信之乱不同,陈豨之乱引发了后续一系列叛乱,可谓高帝末年连续叛乱的导火索。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3-16 22:20:02 +0800 CST  
@死生契阔谈宴 2017-03-17 12:05:36
楼主给力!小小建议:可否少一些楼主自己的议论,多引用一些评论家的论述?非常感谢。
-----------------------------
多谢关注!我写这些最初就是为了写自己读书的感想,所以自己的感慨会多一些。以后会尽量加入一些别人的评论,特别是《通鉴》中本来就有的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3-17 22:41:43 +0800 CST  
八十三、韩信之死

高帝刘邦亲征平定代王陈豨之乱时,淮阴侯韩信托病不从——陈豨之所以反就是因为受了韩信的蛊惑,此时韩信正好和之前说的一样,在京中与陈豨里应外合,自然不会跟高帝走。但其时韩信手中无兵无权,到底怎么起事呢?

倒还真让他想出一个办法:趁高帝不在,夜里矫诏放出囚徒、奴隶,领着这帮人突袭留守长安的高后吕雉与太子刘盈。客观来说,虽然此计变数太大,成功率也不高,但已是彼时的韩信最好的策略了。部署虽定,但韩信还是希望能与陈豨通个气,这样才能实现“里应外合”的目的,所以暗中等待消息。

——然而坏就坏在这个“等”字上。古时通信不便,加上陈豨与汉朝已是敌国,联络更是难上加难,这一等,十天半个月就过去了。迟则生变,这一期间,韩信准备杀掉手下一个得罪了他的舍人。高帝十一年春正月,这个舍人的弟弟就向高后告发韩信要谋反。

至于这个告发者是真的通过其哥哥的渠道知道了韩信的阴谋,还是纯粹瞎告状,总之高后是信了。高后与高帝的政治眼光差相仿佛,和她老公一样,对韩信一直深深忌惮;然而过去缺一个整他的由头,现在终于找到了。兹事体大,高帝离得太远来不及请示,高后亦是杀伐果决的人,决定先斩后奏。

高后的计策,是召韩信入宫议事;然而韩信已被高帝耍过一次,这次不一定上钩。于是高后找来相国酂侯萧何商议。两人最终定计,派人假装成高帝信使,说陈豨已死,于是诸臣入宫朝贺,萧何再以此为由力劝韩信也去朝贺。萧何对韩信有知遇之恩,所以韩信一向挺信任萧何,不疑有他;结果一进宫就被果断拿下,被高后命人斩于长乐宫钟室,夷三族。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3-18 20:30:59 +0800 CST  
可怜一代名将,堂堂的“汉初三杰”之一,被相同的招式打败两次,真是讽刺。而且更具讽刺意味的是,韩信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而且,他当初落魄挨饿时,得到“漂母”(他在家乡抓鱼时旁边那位洗衣服的大婶)这个妇人的接济才熬了过去,最终则被高后这个妇人所杀。所以概述韩信的一生,就是“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造化之弄人,不禁令人唏嘘啊!

韩信临刑前高呼:“吾悔不用蒯彻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高帝回来后,听到韩信被杀,他的反应也很微妙复杂,据太史公的记载,是“且喜且怜之”——韩信虽是个心腹之患,但毕竟是个大才,且有大功于国家啊!高帝问高后韩信有什么遗言,高后就说了悔不听蒯彻云云。高帝之前逮韩信时大概就听说了这个家伙,遂命齐国把他抓了起来。

蒯彻被带到高帝面前,高帝质问是不是你煽动韩信谋反的?蒯彻坦然回答:“不错!韩信这个竖子不用我的计谋,所以遭此下场;若当初他听了我的,怎么会被陛下弄死!”高帝见此人死不悔改,大怒道:“拉下去烹了!”蒯彻却叫起冤来,说道:“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高材疾足者先得焉。盗跖之犬吠尧,并不是因为尧不仁,这狗不过是各为其主罢了,我当时也正是如此啊!再说,天下欲为陛下所为者不可胜数,又岂是韩信一人?彼等只是力所不及而已,难道陛下还真的能把此辈全杀光不成?”高帝想了想,他说得好有道理,我竟无法反驳!放了吧放了吧!

于是蒯彻又靠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逃过一劫,也实在是一个妙人。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3-19 20:31:19 +0800 CST  
韩信这位极富争议的汉初名将,就此退出历史舞台。其实,对所谓的“韩信谋反”事件,历代史家也颇有争议。毕竟这一记录出自汉朝官方之口,而且就这一记载来看,韩信的谋反“阴谋”确实近乎儿戏,感觉上不像出自使出“十面埋伏”的人之手。司马光也分析韩信未必真有反心,有可能是被栽赃陷害的;不过韩信太执着于功名,甚至干出过拥兵自重的事情,高帝怎么可能放得下心!韩信“以市井之志利其身,而以君子之心望于人”,某种程度上也是自作自受。所以说惟功名之际,难于取舍啊!

巧合的是,淮阴侯韩信身死族灭;另一位韩信——叛逃匈奴的韩王信,也被将军柴武斩于参合,韩王信之乱在闹腾三年多之后终于平息。这两位同名之人同处一个时代,同样在汉朝建立功勋,最后也居然同时被汉朝所杀,历史有时就是这么诡异。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3-19 21:44:31 +0800 CST  
八十四、彭越之死

高帝刘邦击败代王(自称)陈豨后,以皇子刘恒为代王,都于晋阳。记住这个孩子吧,他的故事将会很长很长——但此时还没到他登上前台的时候。
高帝平定陈豨时,也曾征召梁王彭越。但估计是这几年高帝一直在翦灭异姓王,让彭越对高帝起了嫌隙,他于是托病不出,只派了手下一个部将。从后面发生的事来看,彭越其实就是以此表达一下自己的不满,发发小性子——但这时机选得实在不妙。高帝正被这帮子叛徒搞得焦头烂额,没想到彭越也不老实,遂派人训斥他。彭越一听就怂了,准备亲自去谢罪——可见他确实并无反意。

其实从楚汉相争时期彭越的事迹也可以发现,这个人与高帝也就是泛泛之交,但一直站在高帝这边,还挺讲义气;而且他虽然骁勇善战,是可与淮阴侯韩信比肩的帅才,但与韩信不同,此人最大的野心不过就是高官得做、骏马得骑罢了,对至尊之位则兴趣缺缺。

彭越将领扈辄劝道:“大王你开始不去,被骂了才去,这不是作死吗!干脆发兵反他娘的!”彭越本无此心,一听吓了一跳,并没理他。——然而他也犯了和宣平侯张敖一样的“错误”,没有向高帝告发扈辄。这也倒好理解,因为即使他立刻告发,这也表明了有人劝他谋反;那别人就可能琢磨,为什么偏偏劝你谋反呢?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啊!但如果不告发,这件事可能永远不会泄漏出去——人总是会有侥幸心理的。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3-20 20:29:57 +0800 CST  
然而遗憾的是,这种事情似乎总是容易暴露。果然,梁国太仆犯了罪,为脱罪就跑去告发彭越与扈辄。彭越这边巴巴地赶过来,正好送上门来,被关在洛阳(此时高帝在洛阳没回长安)。有司对彭越的判决是“反形已具,请论如法”,高帝可能心里也觉得彭越有点冤,就只是免其为庶人,发配至蜀郡青衣。

彭越走到郑时,撞上了从长安跑来见高帝的高后吕雉。彭越就向她喊冤,恳求别把自己发配到蜀地,此生惟愿为昌邑一布衣就知足了(彭越是昌邑人)。高后满口答应,带着彭越一起见高帝——如果彭越此时知道韩信是怎么挂的,大概就会狠狠抽自己一个耳刮子!

果然,高后见到高帝,就劝老公不可遗留后患,斩草要除根!而且精细的高后还把彭越诓了回来,真是太周到了……。于是高后命自己的舍人又告发说彭越又要谋反——鬼知道一个被押解的囚犯怎么“谋反”——总之,高帝十一年春三月,倒霉的彭越被枭首示众,夷三族。彭越在楚汉之交这帮子人精中,算是一个老实人了;结果这老实孩子愣是被高帝夫妇俩联手坑死。在高帝诛杀的功臣中,他算是死得最冤的一个。

韩信和彭越这两个元帅之才,最后都被高后这个妇人弄死了,看来这个女人可不好惹啊!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3-20 21:35:00 +0800 CST  
彭越的脑袋被挂在洛阳市集中,高帝下诏:“有收视者,辄捕之。”梁大夫栾布之前奉命出使齐国,回来后发现大王没了,就跑到彭越的脑袋下向其复命,禀报完后哭祭旧主——结果当然被抓了起来。恼恨的高帝要烹了他(高帝动不动就嚷嚷烹人)。栾布就要被提溜到滚汤里时,回首大呼:“愿一言而死。”高帝索性听听这家伙有什么遗言。

栾布慷慨陈词:“陛下困于彭城,败于荥阳、成皋间时,正是有彭王在梁地游击,才牵制住项王。当是之时,王一顾,与楚则汉破,与汉则楚破。而垓下之会,彭王也是颇有功劳。现在天下已定,彭王本欲传王位于万世。然而这次陛下征兵,彭王因病不行,陛下就怀疑他谋反;其实反形未具,却以苛小案将其诛灭。恐怕功臣们将会人人自危啊!今彭王已死,臣生不如死,请就烹。”

“生不如死”一词就是栾布创造的哟!

高帝见栾布说得大义凛然,虽然自己脸皮厚,但也心中有愧。再说,彭越这事没有办成铁案,人杀得确实太牵强,他也得检讨一下是不是翦除异姓王的节奏操之过急。于是,高帝赦免栾布,拜其为都尉。

这位栾布,和季布一样,将来可会发挥大作用。

彭越既除,丙午,高帝立皇子刘恢为梁王。丙寅,立皇子刘友为淮阳王。这样,此时天下刘姓王有七,异姓王有三,势力的天平终于向刘家倾斜。

长沙王一脉向来恭顺,燕王卢绾又是高帝亲信,其时对刘家存在威胁的只有淮南王黥布了——那么,高帝会将下一个目标转到黥布吗?而黥布又会坐以待毙吗?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3-21 21:10:21 +0800 CST  
八十五、南越之王

有心人可能会发现,汉朝初建立时,地盘往南最远也就到现在的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和两广都不在领土范围内。其实在秦朝以前,这片地方和西方、北方的戎狄一样,不受中国管辖,顶天了也就算是藩属国;尤其是两广,由于有五岭的阻隔,更是自成一家。秦始皇帝三十三年,秦始皇派军平定南粤地,置桂林、南海、象郡三郡,此地在历史上头一次受到中国的有效控制。

要注意的是,这片地方不光两广,还包括现在越南的北部——越南北部自秦至唐其实一直是中国领土,正儿八经的“自古以来”。因为有这层渊源,清嘉庆时,越南(此时叫“安南”)国王请求中国允许其改国号为“南越”。嘉庆帝认为汉时“南越”可还包括两广,如果答应了安南,恐怕会给后世留下隐患,遂命其改国号为“越南”——即“南越”之南。看看现在越南与中国的关系,如果当初真改成南越,恐怕他们就会有人和某些恬不知耻的韩国人一样,硬说两广也是他们的地盘了。

秦朝末年有件奇怪的事,秦朝中央面对起义者似乎无兵可用,章邯不得不征召刑徒作战。其时,秦军精锐确实不在中国腹地,而是一支在北方备御匈奴,一支则在新开辟的南粤地镇守。这两支军队估计早就不爽秦二世的胡作非为,所以并未勤王护驾。北方秦军的结局在历史上并没有明确记载,大概无非是逃到匈奴,或者投靠起义者吧。至于南方秦军嘛——

——他们直接割据一方了。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3-21 22:12:40 +0800 CST  
秦二世时,南海尉任嚣快病死了,叫来龙川令赵佗,嘱咐他说:“秦朝对我们没什么恩德可言,咱们不用理他;南海这块地负山阻海,东西数千里,自成一国,我早有兴兵自守之意,奈何命在旦夕。我看郡中诸人也就你足以托付后事。”于是就让赵佗行南海尉事,从此赵佗也被称为“尉佗”。任嚣死后,尉佗当即封闭横浦、阳山、湟谿关,并且逐渐以自己的党羽换掉秦朝派遣的一干官员。秦灭后,尉佗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

别人都是死了才有个“武”的谥号,这尉佗还活着就自称“武王”,架势真是咄咄逼人。确实,当时的南越和匈奴一样,与中国的关系并不融洽,所以季布那篇里才会有“要么北走胡,要么南走越”一说。

高帝刘邦为了翦除异姓王的势力马不停蹄,同时又要防备匈奴,如果这个时候南越也在背后捅刀子,那可就要疲于奔命了。但对付南越也有一个突破口——他们的老大是个中国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高帝十一年夏五月,下诏立尉佗为南粤王,派陆贾出使册封,并立盟约。

尉佗魋(椎)结、箕倨接见陆贾,陆贾见此人傲慢无礼,心中有数,于是劝道:“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何苦要在荒僻之地,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当年西楚霸王项羽强不强?汉王兵起巴、蜀,五年而灭之,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天子听说你自立为王,本有心兴兵诛讨;只是怜惜百姓,才休兵通使。天子如此,大王理应亲自郊迎,北面称臣;奈何以新造之越,屈强于此!若天子震怒,掘烧王先人冢,夷灭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则越杀王降汉如反覆手耳!”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3-24 21:01:32 +0800 CST  
陆贾一直替高帝出使诸侯,果然能言善辩,这一席话有说理、有威胁,说得尉佗耸然动容,连忙致歉。其实汉、越实力对比如此,尉佗又不傻,并不会真的要和汉朝开战;他之前如此做作,除了自大,估计也存了试探之意,若汉使软弱可欺,自然可以漫天要价。

果然,尉佗尚不死心,又问陆贾:“你看我和萧何、曹参、韩信辈比起来怎样?”陆贾回道还是大王看起来比较厉害。尉佗又问:“那和皇帝比呢?” 陆贾心想,呵呵,果然来了!于是回道:“皇帝继五帝、三皇之业,统理亿兆中国之人,地方万里,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始有也。大王手下十万蛮夷之众,不过山海间一郡之地,怎么能和大汉相提并论!” 尉佗大笑:“哈哈,那是因为当年我没有参与逐鹿中原,不然,未必不如汉!”于是宾主尽欢。

这看似小学生水准的互相吹牛B,其实仍是尉佗的进一步试探,他要看看汉朝实力究竟如何——因为若汉朝是在装B,使者即使说出大话,也必然没有底气;从陆贾的反应,尉佗认为确实不应与汉朝对抗,遂称臣奉约,被拜为南越王。陆贾也因此功被高帝拜为太中大夫。

本来高帝是想封尉佗为“南粤王”,但最后还是以其自立的“南越王”为号,看来还是做出了一定让步。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3-24 22:35:22 +0800 CST  
另外说起这能言善辩的陆贾,他也出自儒家,经常在高帝面前谈论《诗》《书》;高帝最讨厌儒生,大骂老子自马背上得天下,要《诗》《书》何用!陆贾不客气地反驳:“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逆取顺守,文武并用,才是长久之术。吴王夫差、智伯、秦始皇,皆以极武而亡。若秦并天下后,行仁义,法先圣,哪里轮得到陛下!”高帝被怼得下不了台,就让陆贾写论文总结自古至今得失兴亡教训;陆贾每写一篇,高帝阅后都连连嗟叹,总计十二篇,编为《新语》。

高帝已经起用了不少儒家之士,对这些人已经有了一定了解,心中的偏见也渐渐有所改观;而且受这些儒生影响,高帝也认识到,打江山难,坐江山更难!若不时刻如履薄冰,轻易就会如秦朝一样贻笑大方。从此以后,汉家皇帝开始有意识地在治理国家时糅合儒家的一些理念,儒家在郁闷了三百多年后,终于开始得到统治阶层的重视。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3-26 21:22:29 +0800 CST  
八十六、黥布之乱

彭越被杀后,高帝刘邦命将其剁成肉酱,分给各路诸侯以示警戒。据说,这是高后吕雉出的主意,从后面发生的事来看,八成还真是高后干的——因为高帝只是“狠”,高后除了狠,还“毒”。然而,按说彭越与高后素无瓜葛,而且与淮阴侯韩信不同,彭越确实是被冤枉的(至少按照史书记载如此)。到底有什么冤什么仇,高后要如此歹毒地对待彭越?后人对此也多有疑惑,明朝人干脆在话本中编排,说高后是看上了彭越,求欢不成才因爱生恨——这脑洞也够大的……

高后的本意无非是吓唬各路诸侯,没想到手段太过骇人听闻,反而起了反作用。淮南王黥布自韩信死后,一直内心不安;彭越的肉酱送来时,黥布正在打猎,一见到这数天前还是堂堂梁王的一坨烂肉,大惊失色,赶紧暗中调派兵马,窥探旁郡动静——此时的黥布更多地是害怕高帝突然打过来而暗自防备,对要不要真的造反仍犹豫不决。

恰在此时,发生了一连串的巧合。黥布有一个宠姬得病去看医生,这医生家对门是淮南国的中大夫贲赫。贲赫得知后,想拍拍主公的马屁,就给医生封了个大红包,又跑去他家喝酒套近乎,无非就是拜托他用心治疗。然而贲赫光顾着拍马屁,却忽略了瓜田李下要避嫌——此时大王的小老婆可还在医生家里呢!果然黥布怀疑这小子给自己戴绿帽子,想把他逮起来。马屁拍到马蹄上的贲赫,为了脱罪,着急忙慌跑到长安,告发黥布要谋反!

说起来,这韩、彭、黥三人都是被手下告发,历史还真是惊人地相似。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3-27 21:17:40 +0800 CST  
高帝得知后与相国酂侯萧何商议。萧何这回倒是为黥布辩护,说他可能是受到仇家诬陷也说不定,还是先派人调查调查。但黥布可不知道萧何在为自己说好话。本来贲赫逃跑他就怀疑此人会告密,现在一看汉使来了,那一定是露馅了。于是黥布族灭贲赫家,公开扯旗造反!

虽说是一系列误解造成的结果,但黥布确有反心,这是跑不了的。

此时的高帝,其实对黥布造反也有了些心理准备——放眼天下,有兵有权又能打的只有黥布了。现在他真的反了,没啥说的,那就打呗!高帝召诸将商议,这些人又只会嚷嚷“发兵活埋了这小子!”也没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汝阴侯滕公夏侯婴找来原楚令尹薛公商议,薛公说黥布之反乃是意料中事。夏侯婴不解,黥布位高权重、裂土封王,还有什么不满!薛公道:“往年杀彭越,前年杀韩信;此三人功劳差相仿佛,也由不得黥布怀疑祸将及身。”

夏侯婴见这薛公似乎对黥布挺了解,就引见给高帝。高帝问计,薛公说道:“黥布叛乱,有三条路可选。上计,东取吴,西取楚,并齐,取鲁,传檄燕、赵,固守其所,如此则整个山东将落入其手。中计,东取吴,西取楚,并韩(淮阳国),取魏(梁国),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口,则胜败之数未可知。下计,东取吴,西取下蔡,归重于越,身归长沙,若用此计,陛下可安枕而卧。”

其实,所谓“上中下”三计并不是指哪个计更高明,而是指哪种策略最大胆。如薛公的上计,若成功自是收获颇丰,但风险也极大。下计相对保险,但收获最小。不过,以当时形势,黥布若取下计,等于把主动权让给了高帝,虽能保得一时,但以汉、淮南两方综合实力对比,最终仍不免灭亡。若行上计搏一把,说不定还有点希望。

——关键是,黥布敢不敢赌一把?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3-28 21:30:05 +0800 CST  
高帝对此也拿不准,薛公却很笃定——黥布不敢赌!东取吴,西取下蔡,加上黥布本身的淮南国,黥布就据有全淮,可以淮水为界;将辎重存于后方的越地,自己跑去和长沙王吴臣联合(黥布是吴臣的姐夫),这些都是自保之策。黥布本是丽山刑徒,也就能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虑不及远,所以必用下计!

高帝见薛公分析得头头是道,明确预测出了黥布的战略,显然对其十分熟悉,那这仗打得就有门。高帝遂封薛公千户,以皇子刘长为淮南王。

其实,高帝对黥布是颇为忌惮的。此人带兵打仗,俨然一个小号项羽,这一点高帝深有体会。而且此次叛乱发生在帝国腹地,淮南国实力也远非韩国、代国可比,所以高帝对此战相当重视。事实也证明,这次叛乱,是高帝称帝后面临的最大考验。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3-28 22:14:53 +0800 CST  

楼主:剑魔烨煌

字数:694684

发表时间:2016-10-10 03:5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8-04 21:43:00 +0800 CST

评论数:127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