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的今天,中国踏上了第一生产力高速发展的旅程

作者:gobibuto6 时间:2018-01-03 18:24:38
@乱摆农门阵的二爷 2018-01-03 16:48:53
这时的企业领导,是只唯上的。上级便是企业的娘,不然物资计划分配时稍微倾斜一下,保管吃不了兜着走。
虽然看起来不咋地,但是这就是邓小平为首的这一代领导人的高瞻远瞩了,如果过早过急地进入市场经济,估计中国应该和苏联差不多,早就千疮百孔了。
而当时关系到我们这些刚刚毕业不久的工科大学生的技术发展,且不说理论联系什么实际,有机会吗?顶多跟班熟悉设备和生产工艺,没有开发任务,没有资金。这时就避免......
-----------------------------
放你女良的屁!
厂长不给你涨工资???
你当是解放前给资本家干活还是改开后给老板打工?
毛时代工人的工资是由厂长决定涨不涨?
-----------------------------
真不知道这帮人是造谣成了习惯呢还是理解能力有问题。我的帖子讲的已经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了,他又拿毛时代的工资调整说事。
不过说句实话,毛时代从57年后涨工资由谁说了算,真没人知道,因为到他死,根本没涨过工资啊!
楼主 乱摆农门阵的二爷  发布于 2018-01-04 13:36:57 +0800 CST  
我的厂长是63年入学的,他父亲是宜宾酒厂(不知道是不是五粮液?)的一个工人,学勾兑的,厂长夫人出生农村,是他的同班同学。
他们在停课闹革命后好像是68年左右几个年级十来个人一起分配到了云南,都是四川人,在学校就经历了最激进的武斗和各种辩论,和一般的知青或者造反派就有了很大区别,来政治运动时都随大流,喊喊口号,再也不去参与整人的事情了。他们对政治派别的起起落落已经看得透彻,对那句著名的台词“别看今天闹得欢,小心将来拉清单”的理解,充分显示了文化高的优势。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说过,党内无派,千奇百怪,所以拉帮结伙还是免不了的,这便有了前面说过的四川的学生派和上海的技工派之间的斗争。
所以在厂内,上对革委会,下对革命职工,那个圆滑顺溜,只在对手出错时关键时候点一下,就会影响升迁或者在领导心目中的地位,这时候三结合已经全面展开,虽然不知道以后是造反派做主,还是老干部当家,维持好了反正不会吃亏。
上海人和四川人耍起心眼来都是全国一流的。这时大家都不涉及政治,甘当逍遥派,所以整死人的情况还是没遇到的。
这十个人的家庭出身都是工农子弟,56年划定成分后,资产超过2000元的都是资本家,这些人的子弟是不可能上大学的。
经过这十几年的明争暗斗,锻炼成长,这些人都成了后来的厂总经理,技术官员,那些技巧,就是后来出了一本书的厚黑学。
至于他们之前的基层大学生,比如前面一层提到的57年哈工大的官二代那一帮,早就魂飞魄散,该死的都死了,活下来的都是像没了魂的行尸走肉,要他们振兴基础科技,那是做梦。
确实,他们那个境遇一般人是肯定顶不住的。
我国为数不多的成名已久的公认的文豪郭公,都抛弃了文人的骨气,把外姓人喊起亲爷爷来,还唯恐天下人不知,这得多害怕啊?
具体状况搜索诗词《mzx是我亲爷爷》。这应该算是汉语言文化史上的奇观吧?
楼主 乱摆农门阵的二爷  发布于 2018-01-04 14:17:25 +0800 CST  
我的顶头上司技术科长比起这些厂级领导也是不遑多让的。
科长是以前一个国营兵工厂的一个五级工,师公是抗战时期的南洋机工,一脉相承下来到他这里是第三代弟子了,车钳洗刨磨钳电都很熟悉,见多识广。
文革中参加了造反派搞武斗,当了个头,貌似伤了人,后来算账被判刑劳改,这时已经四十多岁了,这才是真正的人精。
我在厂里曾经和两个造反派头目共事,一文一武,都劳改过,他们的形象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衣服看起来前面长后面短。哈哈,弯腰惯了,都是这副德行。
这个科长看起来人畜无害,从不和人争执,但是深得公司经理信任,估计以前是一派的还是怎么回事。他的故事我也不敢刻意打听,只要别管我就行。
后来科长丢了几件对外单位的事情给我,对于才从象牙塔出来的什么都不懂从未和外界接触过的人,不出意料地办不好,公司经理对我很失望,在会上点名批评,让我弱小的心灵受到了重击。哈哈,回想起那时被点名,整个是万念俱灰,恨不得地上有条缝。
还好有个学长厂长夫妻,让我感觉还不错,经常叫我去他家蹭饭,觉得自己还是挺受重视的。
其实这一批应届毕业生很多都是受不了单位的尔虞我诈改行或者继续上学读研的。我因为家里太穷,这时候每月还得寄钱回家还账,哪里还会再去读书。至于改行,独自一人在昆明,可能性不大,况且单位那时已经红极一时了,根本没想过。
改行的高峰出现在85年左右,全国领先是四川的广汉县,号称五不要。不要户口,粮食关系,组织关系,工作关系,还有个什么东东忘了。这段时间分配到广东的大连的西北的,基本都回到了四川或者重庆。
毕业前,班上的几位学霸中的学霸直接就考了研究生,其中公费出国研究生全校12个名额,本班就占了四个,牛逼的一塌糊涂。这几位在国外学习工作,都很厉害,在2010年左右都回来了,其中不乏国家千人计划中的佼佼者,现在某个项目做到了世界第一。
国内的研究生除了当年考上的两位,后来考上的都是在单位不适应的。因为体制不同,出国深造的科研成绩都高于没出去的,这是实际情况。
知青学生很多都有家有业了,所以考研的最大的都是七几年的高中毕业生考进大学的。
最小的一个同学毕业分配时才十九岁,分到一所大学去当老师。这怎么教学生?干脆读研,一直读到博士后,也改行当官去了。
我们都当爷爷了,老大哥的孙子都上大学了,这位小弟的儿子才上初中。
岁月这把杀猪刀,杀的乱七八糟。哈哈。
楼主 乱摆农门阵的二爷  发布于 2018-01-04 15:38:42 +0800 CST  
从改革开放以来。逐步过渡到了厂长负责制,厂长权力就很大了,原来的革委会保留的人很少,留下一两个当个书记之类。当然,三种人(打砸抢分子)之类在此之前就已经清除了。
昆明新成立的集体所有制厂家不多,本来城市也不大,总人口可能几十万人吧,那些厂家人们基本都能扳着指头数出来,不超过一百个,这还是为了安置待业青年硬着头皮办的,也确实难为了那些当官的。
于是人多了没什么球事,每年组织的建设杯足球赛就成了年轻人的大事,我们厂里也组织了一支足球队,我本来出生在足球之乡,于是几乎天天不务正业,和一帮伙伴泡在不远处的师范学院球场上,不到天黑是不想回家的。
厂里有工会共青团,每天下午组织一帮姑娘小妇人,抬着保温桶,带着些吃的来球场边大呼小叫。那几个知青找到了久违的激情,虽然好几个人孩子都两三岁了。
记得有一次,厂里食堂大妈老党员家里做了一大坛甜白酒(醪糟米酒),大夏天贡献出来给我们解渴,把几个主力喝的昏头昏脑,输了个七荤八素,还请对方吃了顿饭。
如果按现在的标准来这样干企业,不把裤子亏光你来找我。
有很多人怀念那个时候和延续那个时候的改革开放初期还是有点道理的,这么好过的日子,谁不愿意?
厂里还有托儿所,每月交十五元,每班两个阿姨负责看管,上着班还可以去跟孩子玩玩,多么惬意的工作环境。
医务室也是两个经过短训的高中生知青坐班,虽然不敢打青霉素怕皮试出问题不会抢救,打个庆大霉素柴胡针还是可以的。
这就是那时什么都免费的真相。这还是效益极好的单位。估计能享受这种待遇的人,占昆明市人口的百分之五,可能还不到。
至于住房免费,本地人都住家里,至于是扣老妈的还是老爸的房租,估计也不知道。我厂职工结婚了,等上一两年,只要是骨干在原来什么蒸笼社蜡染社城里的厂房隔出来的八到十平方的住房还是能分到一间的。
我刚到昆明市,厂长问我要不要房子,我说好啊,结果分我四平方一间楼梯间,地点还是在解放前的耶稣堂里,有些恐怖,爷很不高兴,不要!没办法,在厂里集体宿舍搞了一个单间,算是尊重知识的表现吧。
到接近两千年,那耶稣堂成了城市中心地带,人流量巨大的商业区,那些后来没分到房未搬出去工友八平方就换了一套小区房,娘的,吃亏大了,哈哈。可见意气用事是要吃亏的。
楼主 乱摆农门阵的二爷  发布于 2018-01-04 18:14:28 +0800 CST  
那时每个工厂,几乎都有一些奇葩职工,没办法因为都属于劳动人民,出生好,只要进来,只有睁只眼闭只眼。厂长虽然有权,也拿他们无可奈何。
因为这是人民内部矛盾。
为了制衡厂长权力,各厂都成立了职工代表大会,凡是对职工的处分,都必须经过职代会表决通过。所以厂长实际掌握的职工处分权力最多就是奖金分配,每年百分之三左右的工资上涨名额他最多有个建议权。
经历了十年伟大的运动,吃了和看别人吃了无数的亏,职代会的代表都秉承栽花不栽刺的精神,不可能通过除名以上的处分。
这也是现在很多人怀念的那种体制下老板不能随便炒工人的原因之一。
我单独住在厂里,星期天住集体宿舍的工友都回家改善生活去了,刚去的时候,一个厂就住着三个人。
那时我是二十来岁的童男子,用那些老年人的话来说,火力旺,虽然住在以前的乱坟岗,好像也没有遇到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集中前两年,盖车间和厕所时,挖到一口棺材,按照以往惯例,都是撬开看看稀奇,看有什么东西,结果几个胆大的刚刚撬了条缝,旁边就刮起小旋风,放下来就停,如是者三,都不敢动。几个老工人信誓旦旦说是真的,搞的我那段时间撒尿都跑到隔壁厂里去借厕所,尼玛还是很吓人的,后来听说还有人遇见了不干净的东西。
这个时候,老崔就开始人大家刮目相看了。
老崔是个佛教徒,也不老,在大家上山下乡的时候,因为身体不好,就没要他去。他母亲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哪怕文革破四旧的时候,也改不了对佛菩萨早请示晚汇报的习惯。据老崔说,他家有一副唐卡,用主席像遮起来,下面做了个红书台,照旧烧香跪拜,街道革委会的人看见了,人家跪的是毛主席,对十几天烧次香属于充分表达无产阶级感情,不表扬,也不制止,居然让老太太拜了二十来年。
老崔耳濡目染,也迷上了佛家。在后来被电机社招收后,又遇上了一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姓刘。这个时候林彪已经折戟沉沙,政治上的压力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大了,他们两个人就开始去西山上的华亭寺拜佛,初一十五哪怕请霸王假按旷工扣工资,天上下刀也从不间断。
三中全会一过,宗教管理局就准备恢复几个大庙的宗教活动,那姓刘的伙伴干脆直接剃度,出家了,老崔因为文化太差,看经如看天书,人家不收,只收他当了个记名弟子,在家带发修行。俗姓刘的伙伴后来被保送佛学院,成就不浅,在2000年左右成为了某大寺的主持,好几个以前的工友下岗后都到他庙里卖香火和小商品发财,让那些当年笑话他的人唏嘘不已。
老崔因为是修行之人,几个老工人,包括食堂大妈老党员(那是真党员)都赞成由老崔在那个车间和厕所间的巷道住上半个月,骧解众人心中的恐惧。这时的女工已经不敢上夜班了,至于见过什么,人家也不讲。
老崔住了半个月,拿了一大笔奖金,又请又送,烧了不少的纸,也不知道是不是有效,或者是心理作用,大家吊起来的心才慢慢落下来。
老崔说话轻言细语,像个老年妇人一般,在厂里和我关系不错,经常给我讲因果,对于我太爱吃肉不以为然,经常拿手指着我,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对于我这种从小没吃过多少饱饭的无神论者爱吃肉,佛教徒是肯定不会理解的。
由于老崔一心向佛,无心学习技术,又没文化,厂里安排他在打包组,每天两个人封三十几个纸箱的工作量,再用推车推五十米到仓库,确实轻松。
楼主 乱摆农门阵的二爷  发布于 2018-01-05 17:09:05 +0800 CST  
气功大师(那时还不是大师)老刘。
老刘是个五零后,大我七八岁的样子。因为是独子,没下乡,在文革中就参加了工作,应该家里有点关系。
他师从云南某个沙姓的著名武术家,算是个外门弟子,不过那时专门去学的应该没有,俺们只会在外面听说过不少传说中他们门内的故事。
那时老刘十分勤奋,听说每天一大早就和师兄弟去翠湖公园练习排打功夫,互相锤炼身体承受打击能力,一个人时 ,就拿大树出气,撞树。哈哈,我天天爱睡懒觉,好多人都去看过,我一次都没见到。
至于练气怎么练,那就没人看见,不过经常看见他看些经络穴位的书,应该是在学习中医吧?
据团支部的老团员讲,就在前一年,有次活动到了圆通山动物园,几个小流氓过来调戏姑娘,老刘生气了,一掌拍在人工湖桥上的石栏杆上,桥都震起来了,小混混大惊失色,被吓跑了。老刘后来透露了,师门严令不许动手伤人。这规定真有先见之明,不然后两年的严打,只要有人检举有人证实的,都逃不过。
我见过一次是在几年后了。那时我是车间主任,一个职工在操作时不慎被剖口刀切到手掌,流血不止,老刘运气发功止血,确实立竿见影。大夏天呼气,嘴里会冒出白气来,确实震撼了我一把。不过听说很损功力,一般不会使出来。
因为老刘交游广阔,做了厂里的采购,时间也十分自由。不过把这样的人才放在工厂里,也是那个时候的特色,不和工农兵一起劳动,怎么会对劳动者有感情?
后来下岗了,老刘参与创建了一个有名的中医堂,做起了坐堂理疗医师,很有名气。因为治疗效果好,听说发了大财,现在已经是连锁经营了。
楼主 乱摆农门阵的二爷  发布于 2018-01-06 14:56:03 +0800 CST  
昨天发的两段又被吃了。
楼主 乱摆农门阵的二爷  发布于 2018-01-07 13:15:59 +0800 CST  
厂里的刺头。
每个厂里都有几个敢和当官的对着干的人。
第一厉害的是个女工。
这人是个中年随军家属,四川人,说话从来不会小声,离着百八十米就能听见她的大嗓门。
这是个典型的川辣子,出生农村,极端自私,只能她占人家便宜,谁要是惹了她,那就等着倒霉吧。
也该厂长背运,她老公是个团级干部,又是朋友老乡,照顾照顾就接收进来,后来才知道,这人在部队家属中不合群,实在是待不下去了,才想办法调出来。
厂长接了个烫手山芋,没办法,只好安排到废品库,就算这样,还和搬运组的几个智商有问题的男人吵了个遍,弄得职工们经常听热闹,像看戏一样。
每年那百分之几涨工资指标,这人都要照常争取的,厂长书记桌上的玻璃板都是被她拍烂不止一次。
特别是书记,本身不善言辞,听见他的声音,就赶快溜之大吉。
后来遇上下岗再就业,就没人敢用她了,成了上访专业户。公司,主管局甚至市政府,都能听见她的大嗓门。
2010年左右,我为工龄的事回去过一趟工信局(以前的主管局都合并进来了),老远就听见她那熟悉的声音,老太太已经拄着拐了,还来上诉厂里当年集资建房没通知他,要求赔偿,把管信访的几个人弄得唉声叹气,无可奈何,只盼早点下班。
老太太记性极好,打完招呼就要我赔她当年我住单身宿舍时借他的头顶蚊帐(单罩住头的一种小蚊帐),说是被我搞坏了,弄得我的孩在旁边用鄙视的眼光看着我。
尼玛,都三十几年了,这个老太太惹不起,赶快脚底抹油,溜之大吉。
楼主 乱摆农门阵的二爷  发布于 2018-01-07 13:51:07 +0800 CST  
另一位也是人见人怕。也姓刘,是个知青。
老刘下乡时在少数民族地区,劳动部好好干,爱上了喝酒。
这人不喝酒时很讲义气,也肯帮忙。工作嘛,那是给公家干的,可干可不干。
喝完酒,就变了,酒品太差,这个时候就谁也不认识了,必须大闹一场,然后睡个天昏地暗,人事不知 。
酒量一般,逢喝必醉,天天喝,天天醉。人们一下班,遇上他就加快脚步躲,不然请去喝酒就惨了。
开始我不知道他的这种德行,被他约过一次,去那时为数不多的夜宵街大观街吃狗肉喝酒。
最后的结果是从晚上十二点累到早上凌晨四点来钟才把两辆自行车和一个烂醉如泥的人弄回三四公里外的厂里。那时也没听说过什么出租车之类。
第二天,还被门卫室老张头一顿痛骂。老张头是个回族,虔诚的穆斯林,老刘在门卫室外间长椅上睡到天亮,小便失禁,酒气熏天,差点让别人以为老张破了酒禁。
老刘天天醉酒,被劳资科李科长处罚过一次,当晚被他打上家门,最后不了了之。
有天,不知道谁请老刘中午喝了一顿,下午开职代会时,老刘冲进会场,要把把当官的从三楼会议室窗户推下去,吓坏不少人。
估计是这人在挑事要让当官的出丑才请他喝酒。
九十年代,待岗的老刘死于酒精依赖症的后遗症。
楼主 乱摆农门阵的二爷  发布于 2018-01-07 16:18:56 +0800 CST  
我一个人住的集体宿舍中的一间,算是单身宿舍。
耶稣堂的房子有点欺负人,所以没要,就在这间宿舍住了下来。
过了一年多,厂长跟我商量,说是安排一个舍友给我,条件是把厂里的那台电视机给我使用。
那台14吋电视机是电机社为了转播伟人的追悼会特意买的,好像是上海产的,据说买的时候没这个理由要买不到。到我手上基本上还是新的,只用过几个小时。
当时世界杯才过了一年多,前一年刚刚毕业前,在学校看足球转播的瘾头正旺,居然有这种好事,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厂长。
这时候厂里最有钱的开三轮运货的司机家才有一台九吋的电视,屏幕比连环画大不了多少,劳资以起步就是14吋,划算,哈哈,心中暗喜。
等这舍友搬来一看,又是一个特殊人物。
说起来这个人来头也不小,据他说是解放前的边纵(在云南的地下党游击队组织)的红小鬼,姓顾,当过朱家壁的勤务员。
文革时,转业在个旧云锡一个选矿厂任保卫科长,当地有名的造反派总指挥。
造反只要紧跟领袖,对于他们这种老革命一般不会出什么事,可老顾总指挥干顺溜了,在武斗期间,对保卫人员按照老上级的军事化管理,一到晚上还实行戒严每天路过他们矿区道路的必须对口令,不然可以开枪制止。
如果是对立派,打死就打死了。不过该当老顾倒霉,惹上大祸。
一天,当地驻军的一辆解放牌卡车拉着两个放映员和设备区连队放电影,路过老顾的防区,天又麻麻黑,哨兵喊口令人家肯定不理,当兵的那时也是很牛逼的。
直接打电话给老顾,老顾一声令下,开了几枪,直接把一个战士小腹打穿,没了传宗接代的功能,重伤。
这是很少见的三种人在文革中被判刑的事件。老顾被判了十年,刑满后刚刚开完三中全会怕再次清算,干脆先留场就业,后来朱家壁复出,才把他叫出来安排在我们厂。
说起来算是迷信吧,如果一个男人鼻头烂了,说明倒霉了。老顾坐牢后,鼻头成了酒糟鼻,经常修理,住在一起,我心里实在不爽。
老顾在农场学的电工,爱去我们小年轻不敢去的三车间(前面说的手工焊塑料袋的车间),和那帮中年妇女打的火热。那帮人人开起玩笑来没底线,说的话让我们这些单纯的童子军面红耳赤。
设计室一个小帅哥,被这帮老婆娘脱了裤子检查毛长齐了没有,弄得哭了起来,我们到旁边都得绕道走。
业余时间老顾就写申诉材料,星期天就去找战友或者拜访老上级。我跟他去混了两顿饭,天生不愿意和当官的打交道,见不到老朱这类人高高在上的样子,后来就不和他们玩了。
后来老顾找了一个郊区的寡妇成家,在黑林铺农村和老婆养猪。在后来拆迁时应该发了大财吧?

楼主 乱摆农门阵的二爷  发布于 2018-01-07 18:06:54 +0800 CST  
楼主老是标榜自己是过来人,可写的一些故事太故事化了。
标题既然与科技教育相关,那就谈谈科技教育嘛,不要动不动就摆龙门阵~~~
写的一些故事让人看着都觉得太假。

问楼主几个问题,自己理一下思路!
1、49年时,国内的识字率有多高?需要参与学习的人大约有多少?
2、当时国内能担当教师(小学、初中、高中老师)、教授(大学)的人员大概有多少?
3、在此时,有一定文化水平的青年,家庭一般是什么情况?
4、到60年代未,中国的教育现状是什么?有一定文化水平的青年,家庭一般是什么情况?
5、到70年代未,中国的教育现状是什么?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家庭一般是什么情况?
6、到80年代未,中国的教育现状是什么?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家庭一般是什么情况?
7、现在,中国的教育现状是什么?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一般是哪类人?

请以概率问题进行说明!如果楼主真要说明这个问题,请用证据进行说明,不要“论据不要紧,全靠一长嘴”。
--------------------------
本来这个帖子是说高考制度改革的,结果慢慢地就歪了。在161楼我就说了,歪就歪吧,因为我经历了下岗再就业的全过程,也经历了转型的过程,说的兴起,就把那一段时间的经历说出来。
因为我看不惯有些人编造谎言,对改革开放说三道四,也不愿我的儿孙再受我年轻时受过的苦,所以有必要吧那时的人物和事件(比如企业倒闭)讲出来,让年轻人有个了解,然后有个判断。
下面回答你的问题。
第一,49年,国内的识字率我没有统计数字,但是肯定会低于76年。需要参加学习的人数比例在中国人心目中,应该是高于76年。因为自从56年把知识分子划进剥削阶级的另册以后,国民对知识分子避之不及,有了知识后,地位是向下的,积极性肯定受到影响。而在1949年前,是个人都知道读书能改变自身和家庭状况,是向上的。而识字率高低,最关键的是社会稳定,49年前的二十七年,基本国内都处于战争状况,所以你这种比较毫无意义。如果你认为比最烂的好一点就是好,哪怕还是烂,我无话可说。
第二,请不要问我国家没有统计的数字,我不会编。我知道的,只是57年反右,共划出右派分子五十多万人,这些人就算每人每年教十个小学生或者农民,按你第一条的问题只是提高识字率的话,徒子徒孙下去,到76年,可以做到全民识字率百分百。至于那时的教授老师数量,只举一个数字(其他的我不知道),这五十几万右派中如果有一半,那么他们二十年能教出多少来,数字无法估量。这个回答我有两段领袖讲话为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些教授老师就是星星,对吗?主席还讲,秦始皇坑了几百个儒,我们比他多白背,坑了几万个。。。,这你也不否认吧?
第三,解放前有一定文化的青年,基本都投身于改变中国受外侮状况的运动之中,一部分因为看法不同,有人要医学救国,有人教育救国,有人工业救国,有人要推翻蒋介石参加五四运动等一系列反当时的政府的运动。他们的家庭状况以像主席这一类的小富农和自耕农居多。
第四,在60年代末,中国的教育现状是,大学停课,中小学生不学习,缩短学制,忙于批斗老师校长和坏分子,学工学农(实际上是出力干活),此时中国尚未普及小学五年制教育,有周恩来总理四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为证(总理宣布在下一个五年计划普及小学教育)。他们的家庭状况都差不多,因为经过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全民赤贫,基层官员子弟也处于这一集团。家庭的差别请参考伟大领袖批准的国家干部23级工资制度和56年以来一直未调整的工厂八级工资制。农民无固定现金收入。
楼主 乱摆农门阵的二爷  发布于 2018-01-08 16:18:46 +0800 CST  
第五,七十年代末,中国的教育现状:这时已经恢复了高考制度(请注意区别高考和高招),大学开始运转,教师教授积极性极高,虽然十分困难。有我我保存有那时手写的蜡纸油印的教材和几十年一贯制的五十年代的许国璋的高等数学为证。那时的学生有知青(这都是城市下等人家的子弟),农民孩子,职员子弟(比如我),他们的家庭状况还很差,所以有一多半的学生享受了人民助学金。虽然那时全国十亿人在校大学生仅仅一百多万,从教学器材上来看,国家是很费力的。
第六,教育产业化是九十年代中期提出的,所以和八十年代无关。这时学校扩大了一些,但是和七十年代末差不多。
第七,到了现在,实行高等教育产业化教育和九年制义务教育,以前能读到高中的九年全免费(当然需要补习当老大的除外),国家还发给伙食补助,中学以下学校已经过剩。而每年考上大学的和大学毕业的,约七八百万人超过76年以前27年毕业学生的总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按人数多少排序,有工人子弟,农民子弟,公务员子弟,和富裕人家子弟。
最后指出,你写了不少病句和错别字,比如最后一句,“请以概率问题进行。。”什么叫概率问题?最后的“。。。一长嘴”又是什么意思?
最后如果对我的经历有疑问,欢迎找出证据证明,或者去昆明实地求证,我确认后将提供地址联系方法。没有根据的指摘,是公认的造谣行为。
楼主 乱摆农门阵的二爷  发布于 2018-01-08 16:43:30 +0800 CST  

作者:u_110657681 时间:2018-01-08 11:13:21
其实:
1、在49年时,真正接受过教育的人,主要还真是富农、地主、资本家的子女;普通的农户人家,还真没有几个接受过正规教育。

2、到60年代,到底是普通底层教育还是发展高层教育,这个选择是放在当时中国领导人面前的难题。你可能会讲“都发展多好啊!”,这就纯属站着说话不腰痛了。中国当时不论是基层教师队伍、可接受高层教育的人员(合格的大学生)都不够。而仅有的接受过合格基层教育的高中生,基本上被红二代占领。
这时如果开放公平的高考制度,底层人员的上升通道将被完全堵塞。

3、到90年代,整个80年代的教育应该是最公平的时代,但不公平也在此时生成了,到90年代至今,基本上优秀的教育资源已被第一批受益者(即得利益集团)的后人垄断。(这就是教育改革的结果)

4、对于普通大从来讲,虽然能接受比70年代更好的教育,但这些教育只是为了让你能完成你的劳动操作,与提升素质无关了!

5、可笑的是如楼主这样的所谓公知,还在此为之唱赞歌,但愿您的后人永远占着高位,否则,总有一天他(她)们也有可能享受这个恶果的。
---------------------
这一层的问题一如既往地暴露了提问者的文化程度和逻辑思维能力。
和上一层重复的就不啰嗦,对这位有几个肯定的事情我认为属于改革开放以来被时代淘汰或伤害的人在愤懑之中的错误判断。
普通农户人家没受什么教育,那毛泽东家是大地主还是资本家?鲁迅,周恩来,刘少奇,蔡和森,陈独秀,陈毅,江青,康生。。。他们家庭都是大资本家地主?在1949年,留在大陆的知识分子有约1000万(按右派占所有知识分子百分之五估计而来),那么按照你的逻辑,解放前中国起码有五百万以上的地主资本家(每家出两个以上知识分子),这有点不合常理啊。
中间的问题没必要回答,因为那时培养的(包括我在内)都不算知识分子,只算识字班或者高级识字班带珠算而已。
最后一个问题,如果九十年代中期以后的大学毕业生都是既得利益者的子女,充分什么了改革开放人人民都得到了利益。按每年平均五百万人算,二十年来,全国大学毕业生约一亿,这一代多是独生子女,起码有八千万家庭受惠。就这一个问题我必须谢谢你,不然还真没算过这一伟大成就呢。
再有,学习文化,肯定是为了更好地劳动了,如果没用,学他干嘛?得出这结论的但愿不是这位u_110657681先生,因为确实脑残。
对于这位u_110657681先生第二个问题对于高等教育通道不开放是给红二代让路的论断,侮辱了伟大领袖的时代,我表示强烈愤慨。据我所知,领袖进京时,带进的高级干部仅仅八百多人,对于他们的子弟能堵塞梵提冈这种小国的入学通道我认为是合理的,能堵塞中国的这个通道,我个人表示不服。
我谴责这位提问者的父母和老师对这位先生的自问自答方式传承,而且对每一个自问自答的问题回答自相矛盾时不出面制止表示鄙视。
楼主 乱摆农门阵的二爷  发布于 2018-01-08 17:18:17 +0800 CST  
作者:u_110657681 时间:2018-01-09 14:34:53
一、说三道四要看是否合理;即然是论坛,您可以表达你的观点,别人当然可以反驳您,您说对吗?
二、打字我用的是五笔,有时候没有看结果,有些错别字,让您老费脑筋了,对不住。我也理解您一般情况下不愿意浪费脑细胞的。

下面正式回答
------------------------------------------------------------------------
1、我所说的识字率,并不是为了比较。而是为了说明,在新中国成立时,国内识字率低,文盲率高的现状。 看来您的高智商也会影响您的判断力啊,容易多想。
2、要您统计教师教授的人数,也不是为了搞统计,而是让您深刻的认识到,在当时能拿来普及教育的人不多,能参与高等教育的人基本上是富农、地主、小资本家的子女,至于大资本家,全国也没几个,就不在此统计了。
3、确切的说,有一定知识水平(高中及以上)的知识份子,起码是富农级别,而不是您说的自耕农。就连老毛都差点被老老毛叫回家种田,普通食不裹腹的自耕农或佃农子女会有多少受教育的机会。 (注意,毛、周等老一辈识字时,战争对于大多数农村并不过多的影响)。
4、解放后,实际上很长一段时间,原政府工作人员还是大量留用的,因为贫下中农的确没有组织管理能力,需要学习后才具有很初级的能力。
5、50年代至70年代的教育或社会化运动,的确有很大的副作用,有些方面甚至产生了破坏性的效果,这些都可以批判,但应该站在大众的角度去进行分析,不要一味的站在统治阶级(或自认自己为统治阶级)的立场上进行批判。
一个一味的批判不当政者的错误的反对派是不会对社会公平产生任何好的影响的,因为你只是在批判一个不会自己开口反驳你的人或时代。只有对当前社会不合理、不平等的地方进行批判并提出可能的改革思路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公知。
-----------------
第一条,请看你提问的那一层,说不比较,但是你的问题就是要让别人比较。所以说你自相矛盾是没错的。
第二,如果你能直接指出那时的教师教授人数不就能说明你的基础薄弱的观点了?用得着让人猜?故弄玄虚就是这种表现。
当然,我是承认常年战争和国家分裂以后人才匮乏的。但是就是这一点家底,还被老毛用来不务正业和坑掉,这是我很反感的的。知识分子不搞科研教学,去干体力劳动改造思想,这是那时的主流。被剥夺工作权力的或者生活权力甚至生命的,都不在少数。这你不能否认吧?
别跟我说这些人要造反,八百万全副武装的蒋介石反动派都不怕,怕手无寸铁的知识分子,那是对伟大领袖的侮辱,我不能同意。
第三,解放前中国的自耕农占百分之七十十以上,包括富农和富裕中农,而不是你想象中的每个村子都有一个大地主。这这从土改后划为地主的数量能看出来。再提供给你一个数据,土改地主的划定标准是二十亩土地以上。
再有,请你的这个论点确认前,再去学习一下领袖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和《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你要紧跟伟人,必须相信伟人,而不是想当然地臆造。
另外,你断定战争对农村没有什么影响,那就是肯定毛时代宣传的日本人和蒋介石的对农村劳动人民的迫害就是在欺骗全国人民。
第四。如果经过识字班学习,就能有初步能力参加管理,那是你们改革开放后被淘汰的原因。而解放后经过几次运动,农村的最高决策机构是农会,农会的人员构成都是贫穷的雇农和贫农,和旧时代留守的人无关。所以这是一个谎言。如果你认为不是造谣,请举证。
第五,既然你承认历次运动的副作用,那么最大的副作用是什么?科技发展停滞算不算?人们生活没有提高算不算?站在人民角度看问题,这就是最实际的。
你你的问题都是自相矛盾,臆造背景。
最后问你,对我的回答你是不是同意?
楼主 乱摆农门阵的二爷  发布于 2018-01-09 15:46:04 +0800 CST  
为了配套日本引进的另一套设备,厂里又合并了一个厂的印刷制版车间十几个人。
那个车间以前的负责人直接提拔为副厂长,因为搞派性惯了,这些人自成一派,很是团结,没多久,隐约开始了给厂长施加压力。
厂长很无奈,从以前的一厂调来一个和他关系不错的熟练工人,担任效益很好的购物袋车间主任,意在抗衡。
两个车间主任开始斗来斗去,我们夹在中间十分无趣。经常看见某一个主任带着统计核算员排着队去找各人的厂长汇报工作,外加告状。
书记想另辟蹊径,搞了几个骨干做入党准备,我被选中。
那时的党建,由公司组织,叫工训班(全民应该叫工人阶级积极分子培训班),每年全公司有二十多人。
这个时候左右争论还是激烈的,那些老师都是公司党委的老革命,讲的课经常让听众学生无所适从。
上一堂课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下一堂课就讲阶级斗争,要不然就是马克思理论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我对政治历来不感冒,除了高考时对定义名词解释背过一百题(老师厉害)考了六十九分外,时事政治基本不学,听的百无聊赖。
刚刚第三天,公司副书记讲课,不知道哪里听来的,说党员不得带头致富,我一下子就没了兴趣。
活了二十来年,最缺的就是钱钱,参加工作以来,因为要还家里的帐,每月都入不敷出,月底得抽几天伸手牌香烟,确实没面子。
一发火,不听了,踢球去,后几天直接旷了课。
回去书记就让我写申请,我一会不会写,一会没时间,见他就躲,一直躲了半年,才躲过去。
当然以后想当官那就不可能了。
楼主 乱摆农门阵的二爷  发布于 2018-01-09 17:09:21 +0800 CST  
作者:u_110657681 时间:2018-01-10 10:24:06
楼主,这有什么敢不敢的问题,只是觉得,其实你在工作生活中可能还没我如意。

抱怨与秀优越,是做不好事的。

工作中遇到问题,不是去建议领导解决问题,而是去抱怨前前前任领导没有做好规划,甚至不考虑那是公司是个初创公司。

其实看楼主的很我回忆短文,我还是能感觉到楼主的童年除了生活清贫一点外,并没有生活在乱世的感觉,反而有点小清新。

比如:家境相比其它人,还算过得去,能时不时的救济别人。那是的农村,虽然会进行一些政治活动,但并不影响大家干活,毕竟你不能希望农民就是一个种田的机器,是吧?

对于农村机械化,我应该能说点什么,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农机站(98年中专毕业分配的工作)。

实际上,新中国到80年代,农村镇一级的农机站已成规模,反而是改开后至90年代中期,农机站的设备逐渐被变慢一空,变成了员工的工资与福利。加上当时赶上下岗分流,我也就出来自谋出路了。

如果你想了解新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历程,建议你再费点事,自己搜一下新中国农业机械化六十年发展历程回顾。

你们经常要别人多读书,别被洗脑了什么的。

我才是建议您多读点书,不要单纯根据自己的历程,就大放厥词,以为自己是最清醒的那个人。

人人心中有杆称,是非对错,各人有各人的评价。

如果是在家里自说自话,你怎么说随你。但公共论坛,就要站在大多数人的立场上看待问题,否则只会让人反感。
------------------
我说过你不敢贴出你造谣说我我几十年没回到家乡的缘由和原贴,你果然不敢。谅你也不敢。
或许你比我有钱,这是你的,我不眼红,这是境界。
因为毛时代是过去时,他当年也教导我们,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所以我忘不了他在和平建设时期浪费的中国人民的时间和热情,就像他对历代封建皇帝和蒋家王朝的批判一样,后来人都有评判的权力。对现实他们做的不好的地方,正如你造谣时看见的我那一篇帖子一样,我确实在提意见。
对于你推荐的文章和人物,不用看,以前就有所了解,也有同感。但是对你张冠李戴的功夫,我深深鄙视。本帖帖子开头说的是高考(全名叫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你找一篇基础教育(即初中高中)教育产业化的文章来误导你自己,很不妥。为了让你能弄懂两个名词,我已经拿出足够的耐心来打字(括号内的就是教导你的名词解释)。
我的家境如何,不应该是你攻击或者羡慕的,但是对毛时代的农村,特别是四川农村,我比你看得多。当然,贫穷的褒义点的说法是清贫,但是我认为那时就是贫穷。可能你在我的回忆中看不到痛苦,看不见乱世,那是因为有我的父母在为我遮风挡雨。他们去借钱买米的时候,心理断然是不好过的,所以别把少年不知愁滋味强加于那些为我们受尽苦难的父辈。
如我的回忆贴中所说,农业机械化在78年我公社只有一台手扶拖拉机,两个提灌站。那时一个县只有两台北京212吉普车作为公务车,这些都是实际情况。
昨天中央军委拿下的大老虎知道吧?姓房的,68年参军时中国军队是骡马化,这个时候已经解封近二十年,如果有你所说的机械化,军队断然不会那样穷困。
你98年中专毕业,可能是个八零后,工作很不如意,中专毕业嘛,还要靠分配。我知道的中专生,都是动手能力极强的,特别是你这个年纪的,小时候过的日子不怎么好,能吃苦。说实话,我孩子的公司里零零年左右的技校毕业生年薪都拿十五万的了,夫妻年收入二十几万,应该比你强。
如果要在书本里找到了改变社会的通天大道,就必须身体力行,组织政党也好,极端一些也好,如果沉迷网络意淫,永远成不了老大。至于你听说的那时的公平,你的了解肯定不如我们这些经历者深刻。
楼主 乱摆农门阵的二爷  发布于 2018-01-10 14:57:56 +0800 CST  
这一年的下半年,随着业务扩大,百货大楼等大型国营单位开始使用购物袋。当然最大的还是大型国有企业。
攀钢那时有个生活服务公司,牛逼的不要不要的。他们每月的塑料袋用量在八五年左右达到了惊人的接近十来吨,用于职工福利,包装发放的各种物品。
在因为质量问题赔给了百货大楼几瓶酒和几个玻璃制品后,厂里对质量问题出乎意料地严格起来,实际上是人进的太多,成立了二十人的质量检验组,隶属质量科管辖。
她们的任务就是把将要出厂的塑料袋逐一检查,不允许任何一个次品流入市场。
这之前赔偿总额不超过一百块,现在养活这些人的工资每月就得近两千。不是不会算账,而是闲人太多。
这时候已经从广东引入部分计件工资制,叫超定额计件,哈哈,中国人的创造能力真的无穷啊。
行政管理人员和非机台职工,按照计件工资的倍数计酬,厂长能拿到2.5倍,不得了,比那时的市长工资高。
凭借双轨制的便宜原料,现代化的设备,低廉的工资,这一年我厂成为全省新组建的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老大,当年实现净利润超过一百万,按照和公司的承包协议,厂级干部的奖金就达到了五千元,相当于他们两年的档案工资。
而职工的年终奖达到了破纪录的每天四毛钱,相当于平地涨一级半工资。
因为提出来的钱花不完,厂领导决定给每个职工买一辆春花牌自行车(本地品牌),根据厂长考察日本的观察,制作全厂统一的厂服。
第二年,因为滥发奖金,厂长还去主管局做过检查,不过职工对厂长的崇拜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那时一个塑料袋的原料只值三分钱,产品卖一毛六,每天出产七八万个,供不应求,生意红火的大家不知所措。
那些卖塑料袋的小贩,每天买上各种零食,守在质检组那帮小女人旁边,出来一箱坐一箱,成了厂里的一道风景。
生活物资匮乏了几十年了,出来这么个好玩意,想不发财都难。

楼主 乱摆农门阵的二爷  发布于 2018-01-10 15:51:34 +0800 CST  
刚发的两段,又不见了。
楼主 乱摆农门阵的二爷  发布于 2018-01-10 18:37:55 +0800 CST  
原料只值三分钱,产品卖一毛六

-------------------------------------------------------------------
大家都穷死了,一个塑料袋卖1毛6,谁买?

你自己的贴子中,你的原话如下:


春分到清明这段时间,很多亲戚回乡祭祖。从他们的照片看,老家的路面还是泥巴路。问了下身边的老乡,他们的水泥路都到了家门口了,怎么我老家从乡到村的机耕路都还没硬化?有个兄弟是隔壁乡的,他们的也都搞了好几年了。坐标;三台上新乡胡家沟村。

----------------------------------------------------------------
我这又造你什么谣啦??从字里行间,可以推断你已多年没回老家了,有问题吗?

我是中专毕业怎么啦?

15万在帝都还真不是个事,我的工作好坏不值当你评论。

你还自认为知识份子,连基本礼貌都没有。

我说你家境好,即不是攻击也不是羡慕,而是说那个年代也没糟到不行。

好的要发扬,坏的要改正。 不论是前30年还是后30年,都有优缺点,一味的全反对,全赞扬都是不对的。

本楼我的回复到此止,楼主还是自己
--------------------
看来你的胡话是随口就来。
再告诉你一个事实,那一毛六还是出厂价,准确价格是一毛六分四,街上的零售价是两毛。质检组的女青年吃了零售商的零食,他们检出的二等品就是香饽饽,懂吗?
第二,那个技校生不在帝都,而是在西南某城市,你又把他弄到帝都去了。
第三,爷爷的帖子说看了清明回家祭祖的照片,说明我当年没回去,最多是在道路硬化这几年没回去,而你在312楼说我几十年没回家,难道不是造谣?
第四,本帖说的是恢复高考四十周年,然后歪楼了,就说到了本人在单位的经历,你跳出来指责,说我讲的假话,辩不过又提很多莫名其妙的问题,再失败就在我从前发在其他板块上的帖子里找漏洞,对我 的为人进行攻击,结果貌似也不成功,又拿我家在文革时期家境比农民好来证明老毛对我不错,这是你取辱之道,怪不得别人。
第五,你中专毕业,本不关别人屁事,但是你在313楼又暴露了你造谣的本性。98年中专毕业分到农机战,九十年代中期下岗分流,你不是穿越了能做到?

你最后的总结很对,你确实不值当我来评论你的现状。你说过你仅仅是个中专毕业,比我年轻,但是对改革开放后的教育体制十分不满,应该是认为误了你的终生吧?奈何你小时学习不努力,考不上大学。这不是体制问题,而是你自己的问题。如果改革开放后你还是走不出大山,那就得怪你的父亲受教育不够,因为这时已经把走出大山的通道打开了,而你父亲受教育不够是怎么回事?他们就是出生在伟大的毛时代。这样你还认为那个时代教育公平吗?
你的态度很现实,准备撤了,虽然你没有认错,但是我认为是认怂了。
再次教导你,学一学数学,对你的逻辑思维很有好处。
楼主 乱摆农门阵的二爷  发布于 2018-01-11 15:40:00 +0800 CST  
钱多的用不掉怎么办?盖办公楼。
这时候大家住的都是房管局的房子,单位因为在郊外环城路边,盖宿舍没意义。况且厂里单身宿舍还有不少。
厂长找了设计院,设计了一栋三层楼的办公楼,占地一亩左右,在集体所有制单位,这是最牛的了,没有之一。
从设计到施工,找队伍是很困难的事情,特别是施工单位,那时盖房子钢筋都用的不多,很少盖楼房,费了不少力气才请来了一个国营的建筑单位。
放到现在,千多平方的三层楼,是农村盖房子的包工队的活,那时要费九牛二虎之力。什么现浇楼板还没条件,哪里去找钢模板?都是在平地上浇筑好盖上去。
短短三十几年,中国已经成了基建狂魔,干了世界最多的宏伟工程。回想起来,恍若隔世。
楼主 乱摆农门阵的二爷  发布于 2018-01-11 15:55:35 +0800 CST  

楼主:乱摆农门阵的二爷

字数:40083

发表时间:2017-12-04 02:37:04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1-16 16:04:18 +0800 CST

评论数:161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