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觉知生活读书会·古城人民路场(每周三...

感谢朋友们的支持,“觉知生活读书会”定于每周三下午在大理古城人民路举办。欢迎您加入或分享给您的朋友,一起分享觉知生活。

时间:每周三下午2-5点

地点:古城人民路

内容:觉知生活读书会第一期阅读的李尔纳《回到当下的旅程》等四本书的诵读,体验,静心,练习,分享。

人数:因场地原因,10人以内。

费用:免费。

报名:请加微信123057514确认。

即便没有读过李尔纳的书,只要您对于内在探索有兴趣,或者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扰的问题,都欢迎您加入我们,一起觉知,分享,探索,成长。

读书会的具体情况,请参看这个帖子。分享:【觉知生活读书会】 ,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group/topic/101279330

楼主 老陆在云游  发布于 2016-12-11 15:50:13 +0800 CST  

阅读,体验,然后带着一周来您的碰撞、困惑、感悟来到读书会——这里给您安全的支持,分享心路,穿越那些看不见却总是困扰您的障碍。

楼主 老陆在云游  发布于 2017-08-30 10:54:25 +0800 CST  

如果看不见头脑的运作,就会不知不觉给自己定下“我要更活在当下,我要更觉知……”这样的“完美”目标,然后,不断陷入远离当下的焦虑。

楼主 老陆在云游  发布于 2017-08-31 11:01:21 +0800 CST  

因为渴望爱并且无觉知,我们陷入了彼此深深的纠缠,纠缠于故事。故事里面充满悲伤、信念、情绪、僵化的模式……唯独没有爱!

要达到爱,我们需要分开彼此,独立,回到自己。

爱,才会显现。

我们相融于爱。

楼主 老陆在云游  发布于 2017-09-01 09:18:00 +0800 CST  

“灵魂伴侣”这个概念,蒙蔽了多少人!看上去,它比一个出于安全感或者虚荣心的伴侣,要来得高端得多。然而实际上,甚至于“伴侣”这个概念,都是虚无。是那个深深融入完全契合的渴望,在头脑中衍生出这个虚假的目标。

当你临在,你不需要特别的伴侣,整个存在是你的伴侣。如果你不临在,那么,所谓的伴侣只是彼此故事相对一致的主演,根本不是什么伴侣。

只有在临在中,我们才会真正的相遇。

楼主 老陆在云游  发布于 2017-09-02 19:56:40 +0800 CST  

【亲子】

你对父母的期待是什么,它们怎样影响了你和父母的相处。

父母对你的期待是什么,它们怎样影响了你和他们的相处。

把它们写出来,具体的,然后,就可以看到我们和父母相处的完整相貌。常常一个期待所引发的相处模式,在彼此间循环了一辈子,各自苦恼不堪,遍寻方法却终难解决。大家总是陷在具体的事件里,却很少看清整个相处结构,这是陷入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像掉入深井,争论沉下去还是浮上来哪个更好,本身毫无意义。看清身处环境,从里面出来,才是道路。

陷在“身份”或者“角色”当中,因此而匹配相应的权利义务,彼此要求(显性或者隐性),而根本没有意识到对方(自己)完全是另一个独立的生命体——这是另一个根本原因。

作为独立的我,为什么要把自己强加给另一个独立的人呢?意识到这个,会看到自己在做多么疯狂的事。

楼主 老陆在云游  发布于 2017-09-03 09:55:03 +0800 CST  

【受苦即正义】

很多痴缠痛苦不断诉苦的人,内在或许有这样一个信念:我受苦,所以有道理的是我,都是他们的责任。

因为这样的信念,诉苦者成为受害者,而不必为自己负责,不必正视自己(恐惧)。诉苦就是向外寻求拯救,每个被他故事卷入的人,都成为他“正义”的见证。

内在的“知”无法欺骗自己,就像魔镜一样直言不讳。那个关于正义非正义的故事的虚假性,让这个向外寻求见证的行为越演越烈。

楼主 老陆在云游  发布于 2017-09-04 09:23:39 +0800 CST  

【评判】

静静地去看一个内在拥有评判的人。

某个人正在表达自己,忽然,他很担心,担心自己被评判(他不知道,那是他自己内在评判升起了),于是,他就做一些什么来抵抗或者安抚这个担心,于是他开始解释,甚至,毫无觉察地,他直接向外宣泄他的愤怒——那个被评判的愤怒,那个来自于他过去的经验,并且累积在他之内的愤怒。

你会很吃惊地看到,你什么也没做,但是他对你充满敌意。

观察自己,是否也是如此呢?

楼主 老陆在云游  发布于 2017-09-04 17:24:54 +0800 CST  

【感受】

害怕和某个人相处,或者很害怕面对某个场景,本质上,是因为你无法和那时产生的感受相处。

你可以选择尽可能躲避那些人或场景,不过,那些被掩盖的感受,很有可能在你生活的另一个领域又浮现出来。

怎么办呢?感受你的感受,和它相处,倾听那背后的信息和需求。随着你越来越能和自己的感受相处,你也就越来越趋向自由。外在的“困扰”,被你于内在化解了。

楼主 老陆在云游  发布于 2017-09-05 20:17:03 +0800 CST  

【轮回】

因为无觉知,积累的情绪、秉持的信念等会让我们形成看不见的固有模式,这些模式的运转基本上就组成了我们人生的各种事件,模式不变,人生也不会变——简单说,这就是轮回。

因为深陷其中,我们往往只能看到事件,纠缠于对错,却很少可以看到整个模式的运转,各种因素的关联,所以,很难超出轮回。回想那些一直困扰你的人或事,是不是这样?

觉知,释放情绪,放下信念,那个模式也就消解了,因此而来的轮回也就结束。所谓“觉破轮回”。

楼主 老陆在云游  发布于 2017-09-06 11:03:32 +0800 CST  
【轮回】 因为无觉知,积累的情绪、秉持的信念等会让我们形成看不见的固有模式,这些【轮回】 因为无觉知,积累的情绪、秉持的信念等会让我们形成看不见的固有模式,这些模式的运转基本上就组成了我们人生的各种事件,模式不变,人生也不会变——简单说,这就是轮回。 因为深陷其中,我们往往只能看到事件,纠缠于对错,却很少可以看到整个模式的运转,各种因素的关联,所以,很难超出轮回。回想那些一直困扰你的人或事,是不是这样? 觉知,释放情绪,放下信念,那个模式也就消解了,因此而来的轮回也就结束。所谓“觉破轮回”。...老陆在云游

模式没有变,人生剧本也不会变。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求神拜佛有何用?你还是你,你的命运,也是因为你。

楼主 老陆在云游  发布于 2017-09-06 11:14:37 +0800 CST  

【亲子】

做父母的,即便不是全然临在,哪怕只是学习着(用心模仿着)倾听,做聆听者,而不介入,那一份用心,一份对自己的“看守”,以便腾出更多的空间给孩子——对孩子来说,都是莫大的福祉。

在那个空间,孩子可以自由成长,安全,被看护,就像心灵的伊甸园。而后,他会带着这个空间继续自己的人生,并可以无数次回到那里,滋养自己,休憩,然后继续旅途。

楼主 老陆在云游  发布于 2017-09-06 22:09:50 +0800 CST  

一位朋友问,我们这个读书会分享的目的是什么?

我回答:分享不是为了达成什么目的,它只是呈现你的内在,你如实的样子,并且你知道,它只是“关于你”。如果你愿意,这里可以成为你坦诚自己,面对自己的平台。

又一位朋友问,像你这样,都不会生气了吗?

我说,当然会。特别是和那些我对他们还有期待,或者存积怒气还没清理的人,我会生气。不过,我知道自己生气,也知道这个生气属于我,我需要为它负责,所以不会发泄给别人让他们负责。这样的生气,正好是放下自己期待,释放过去积累怒气的良机。

楼主 老陆在云游  发布于 2017-09-07 15:49:17 +0800 CST  

【边界】

有时因为被侵犯,我们会对来犯者暴怒,宣泄情绪,甚至虚张声势,或者,我们要求他要按照自己满意的方式来做,以确保以后不会再遭受同样的情况。

这并不是划边界的方式,相反,因为我们同样在做用情绪侵犯对方的事,所以,我们也是在告诉对方,你可以用这个方式(侵犯)对我。

除非我们真正表达自己(而不是要求他,表达他),划分界限,否则,这个侵犯被侵犯的对抗会一直继续。如果没有把自己的情绪收回来自己负责,那么,这个界限永远不会明确。

当我划了界限,对方可能依然故我——那没问题,他可以永远按照他自己的方式去做,但是,无论他怎样做,都无法进入我,无法侵犯我,因为,我的边界完整。

楼主 老陆在云游  发布于 2017-09-08 21:19:47 +0800 CST  

【读书会】

这不是“你”所习惯的道路,“你”曾学习的,都需要放下,否则,“你”会大失所望,也寸步难行。

一位朋友读书会结束后告诉我,本来带了笔记本,打算记一些什么,结果却啥也没记,并且,刚才分享的,都忘了。

我说,对的,这并非头脑的学习,并非关于知识点、记忆。在这个过程中,真正碰触到你的,才是作用于你的,并且,会在今后你的生活中逐渐显露出来。

所以,不用带笔记本,把自己带来就可以了。

楼主 老陆在云游  发布于 2017-09-09 10:23:14 +0800 CST  

【中道】

大多数时候,大多数人,我们不是执着于正面,就是去到了反面,自己内在的争斗一直困扰我们。

一位朋友告诉我,她不想自己对人依赖。很可能,她内在有一种对依赖的寻求,但是她也恐惧,害怕自己丧失独立,所以,于是,外显的部分,她表现为对依赖的抗拒。

无论你依赖,或者抗拒依赖,都不会有出路,那只不过是在一对矛盾的正反两面来回折腾而已。因为对于内在潜藏的“依赖”的抗拒,你一辈子都将在内耗中度过。

什么是非盲从也非对抗的路?很简单,走向那个“依赖”,去了解它——这就是觉知之路,没有正反面。随着觉知深入这个“依赖”,“依赖”对你的钳制困扰也会自然消散。

楼主 老陆在云游  发布于 2017-09-10 10:59:13 +0800 CST  

【现实】

谈起租房子和房东的各种交锋,困扰,一位朋友跟我说,我们平时可以海阔天空的谈,但是真的落实到生活里,还是很现实的。

我没有深问下去。朋友或许觉得我跟她分享的临在之美虽好,但在生活里,还是很现实的,不能只说美好。或许她是这样,或许不是。

临在并不是为了给人制造美好的境界,让人可以在里面躲避风雨。临在,就是在风雨里,同时,也在阳光里。并且,她们诉说的困扰,就是临在萌发的沃土啊,佛教里说,是白莲花盛开的淤泥。淤泥,也是白莲花的一部分,不是吗?如果没有淤泥,凭空怎么会有白莲花呢?

现实,就是所有的发生,没有什么不是爱和美。但是,如何看到处处莲花,这是所有人需要了解的。

楼主 老陆在云游  发布于 2017-09-11 12:45:17 +0800 CST  

【读书会】

这个读书会,非关研讨,而是立足“自己”来探索。

所以,如果您参加,请把“自己”带来,把“自己的问题”带来。

楼主 老陆在云游  发布于 2017-09-12 09:37:30 +0800 CST  

【角色】

仔细去观察,我们和他人互动的时候,是不是都在角色里?因为有了这个角色,我们“知道”,“我”应该如何应对,作为“我”可以怎样表达。这种“我”的角色感,给我们一种安稳的感觉,像是一个虚拟的“家”一样。

偶尔置身于某个不熟悉的场景,那个“角色”可能会有些模糊,因此产生的不确定感,会让“我”快速地去回溯寻找丢失的“角色”,以便可以回到“正常”应对的轨道。

这个角色,就是我们给自己塑造的虚拟身份,比如教师、商人、智者、有个性的人...等等。因为角色,我们丧失了自己。

楼主 老陆在云游  发布于 2017-09-13 09:31:21 +0800 CST  

楼主:老陆在云游

字数:3858

发表时间:2017-08-30 07:21:09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9-13 14:29:19 +0800 CST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豆瓣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