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示礼天到民间用器——闲话历代玉璧

玉璧是中国玉文化中的重器之一。《说文》释璧:“瑞玉,圆器也。”《尔雅·释器》的解释更加明确:“肉倍好,谓之璧……”这里所说的“肉”,即玉璧之璧体;“好”,即玉璧之孔。早期的玉璧充满神秘感,主要被作为礼器和用作葬玉,后来随着玉文化内涵的不断丰富和发展,玉璧逐渐冲破神秘色彩,向世俗化发展,进而演变为佩玉、礼仪馈赠品和陈设装饰器。玉璧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目前已经发掘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多有玉璧出土,距今已有大约4000年至6000年左右的历史。早期的玉璧中以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玉璧最具代表性,从出土情况看,这时期的玉璧数量较多,不但有常见的圆形玉璧,而且还有方形璧、双联璧和三联璧,其中江苏崧泽文化、浙江良渚文化、安徽凌家滩文化都有双联璧出土。这时期的玉璧形制多不规则,好肉相当,甚至有些好大于肉,近似环。而璧琮组合的造型,则是良渚文化玉器中颇具特色的文化现象。璧琮代表神示,引领逝者的灵魂,从而不难看出早期玉璧在厚葬制度中的重要作用。夏商时期出现有高领玉璧和璧琮组合的形制,高领玉璧在广东、云南、四川均有出土,应该说这一形制的玉璧应用较广,并不是独特现象。可以看出新石器时期的玉璧形制无定式,多光素无纹,少数有谷纹、蒲纹等装饰,显示了简约质朴的特点,表现出原始状态的朴拙美。 周代,玉璧排在玉琮之前成为礼玉之首,形制虽无大的变化,却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周礼·春官·大宗伯》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虎礼西方,以玄黄礼北方。”玉璧作为意识形态的载体,不仅是厚葬制度的器物,而且还被统治阶级用以婚聘,在礼治化的周代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春秋、战国时期玉器的制作和使用更加广泛,礼玉作为玉文化的核心得到空前发展。玉璧在这个时期变化最大。春秋、战国玉璧形制更加规整,除少数光素无纹外,多数玉璧上开始出现精美纹饰,如云纹、谷纹、螭纹、龙纹等华丽繁缛。特别是战国时期,玉璧从造型到纹饰都具有极大的发展和创新。透雕技法以及出廓玉璧的出现,使玉璧艺术形式突破了原有玉璧单纯的圆型结构,丰富了玉璧的文化内涵。这时期玉璧上普遍装饰谷纹、螭纹、兽面纹、束丝纹,首创了列星纹,还出现了组合纹饰玉璧,或称多层纹饰玉璧,将古代玉璧装饰美学推向极致,显现出玉文化中的礼器向装饰化演变的倾向,并且直接影响了汉代玉璧纹饰的装饰形式。 完备的葬玉制度成为汉代玉文化最具特色的内容。玉璧在汉代继续发挥着礼玉功能,据《后汉书·明帝记》载:“朕以暗陋,奉承大业,亲执圭璧,恭祀天地。”可见玉璧在汉代除作为重要的葬玉之外,也被统治者视为神器,每到重大庆典都要执璧祭祀天地。汉代玉璧在整体风格上沿袭了战国风尚而略有变化。透雕技法始于战国,流行于汉代,技法上的进步和成熟将玉璧发展推向了新的高峰。汉代出廓玉璧盛行,纹饰上继承战国流行纹饰以外,更加精致华丽。汉代出廓玉璧中出廓部分皆采用透雕技法,其中包括纹饰装饰和文字装饰两种形式。纹饰装饰以螭、龙、凤纹为主;而出廓玉璧中加饰吉祥内容的文字,是汉代玉璧装饰的特色之一。 用吉祥文字结合图案作为装饰纹样的玉璧,是在总结了前代玉璧纹饰基础上的发展和突破。这种形式与秦汉瓦当上雕刻的花卉、动物纹样,以及“延年益寿”、“长乐”等吉祥字、词的内容和形式都极其相似。青玉“长乐”谷纹璧和青玉“益寿”谷纹璧从文字内容到形式都是符合汉代风格和社会崇尚的,显现了汉代吉祥文化的兴盛和艺术品种的渗透。将自远古以来就承负礼天、通天职能的玉璧,赋予新的、世俗的祈福、祝愿寓意,表现出汉代玉璧已开始逐渐摆脱意识形态中的神秘色彩向世俗化转变的趋势。透雕出廓吉祥文字玉璧,以书法作装饰,并结合其他神兽纹饰,注意形象的处理与章法布局,浑圆沉着,秀丽古雅,使玉璧本身的器型、纹饰等更加协调一致,同时也富于变化,产生了更好的艺术效果。汉代透雕出廓玉璧和高浮雕玉璧代表了中国玉璧发展的最高水平,汉代以后,玉璧的发展处于低缓状态,形制、纹饰多重复前代,始终没有突破。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处于分裂、战乱的时期,由于社会不稳定,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玉文化的发展也受到重创,汉代形成的完备的、等级森严的葬玉制度受到严重制约。三国时曹操在临终《遗令》中嘱告:“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意识形态的改变,玉文化的内涵也发生了微妙变化,充满神秘感的礼器被越来越多的充满浓厚生活气息的佩玉、装饰器所取代。到了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时期,不同民族的交替统治,反映在文化乃至玉器艺术上,呈现出风格迥异的民族与地域特色。玉礼器,包括玉璧已很少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动物、童子、带钩、花鸟纹饰、市井生活中的吉祥图案等。佛教的传入,冲击了人们对天地的崇拜,玉璧这种神示通天的器物,被玉佛像、飞天所代替,玉璧不但越来越少见,而且其神秘、庄严已不复存在。 明清时期玉器呈现出皇家用玉和民间用玉都非常普遍的特点。明晚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琢玉工具以及技艺的提高,加大了玉器生产制造的数量,使玉器呈现出商品化趋势,世俗题材广受欢迎。云南省昆明市刘家山出土过一件出廓透雕蟠螭纹玉璧,形制仿汉代,出廓部分的螭虎,采用圆雕技法,所雕螭虎缺乏汉代螭虎的神兽气质,更接近现实中的动物;另有四川省武县龙安镇枕流村明代墓出土了一件玉璧,形制没有任何突破和改变,琢刻十分随意,其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完全没有了玉璧所承载的神示礼天的意义,显然是民间用器,而非皇家礼器。 清代玉器文化发展到极致,琢玉技艺登峰造极。清代玉器品种最为丰富,有礼器、饮食器、生活用品、装饰品、陈设器、文房用品、宗教用具等无所不包。清代玉璧形制以仿古为主,“肉倍好”十分规整。纹饰则在历代玉璧纹饰的基础上更加精美富丽,制作工艺比以往任何时代都精致细腻。玉璧发展到清代,作为皇家用器不仅是统治者依仿古制祭祀礼天的礼器,而且作为陈设器,显示拥有者的财富和地位。

楼主 山庄格格  发布于 2013-11-06 21:29:00 +0800 CST  
汉代的玉璧直径一般在12至26厘米之间,最小的系璧只有几厘米,厚度一般在3至7毫米之间,较厚的也有1厘米。依其纹饰和形制,大体可分为:


一、素璧:


毫无纹饰的素璧,至汉代已逐渐罕见,仅在云南晋宁石寨山汉墓出土几件。


二、方格纹璧:


璧面饰方格纹的汉璧,考古出土非常稀少,仅在安徽定远侯家寨汉墓出土一件;


三、谷纹璧:


谷璧自周以来则出现。谷纹璧是在璧面琢磨出排列有序凸起的许多小乳丁,看上去像是一颗颗小粟粒。谷纹璧在战国已甚为流行,汉尤盛行,按其纹饰形制,可细分为一般谷纹璧,带芽谷纹璧、勾连谷纹璧、蒲格谷纹璧四种;一般谷纹璧:是在璧面凸起许多排列有序圆形似小粟粒状玉璧,这种璧在河北满城汉墓,广州象岗南越王汉墓,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均有出土,而且这种谷纹是许多汉璧的基本纹样。带芽谷纹璧:所谓带芽谷纹璧,就是在玉璧的谷纹上刻有带尾的幼芽,象五谷初生之象,而且非常形象。在以农业为主的古代中国,这种纹饰寓意丰收,是祥瑞之象。并又称为涡纹,凸起涡纹,谷纹及卧蚕纹,在汉代非常流行,是汉璧中为数最多的一种。勾连谷纹璧:是在谷纹璧上以阴刻弧线将两或三个谷纹互相勾连的组合纹饰,并且很有规律地错向排列,构图非常新颖。还有以台阶式的曲折线,将谷纹勾连在一起的组合纹饰,工艺相当细腻和精美。蒲格谷纹璧:就是以三对六条平行直线,成六十度斜向交织成六角格子的纹饰,并在每个六角格子内有凸起的谷纹或带芽谷纹,工艺甚为精湛,在汉璧里并不多见。


四、蒲纹璧:


《周礼·春官·典瑞》载:男执蒲璧。即玉璧上的纹饰,是用三对平行斜线,成六十度交织成六角格子,在格子中呈现六面晶体突起,如古代编织蒲席的纹饰。蒲璧在战国时代已见多有出现,至汉更为流行。如广州象岗南越王汉墓,山东巨野红土汉墓,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玉璧,多有此种纹饰。


五、云纹璧:


在璧面上以弧线延伸两端同向内卷形成倒勾,畅如流水行云,又称勾纹,有用阴线琢磨而成,或用压地、隐起俗称恒纹的手法,形成许多像轻云舒卷的精美纹饰,很有规律的布满璧上称云纹璧。这种璧在汉墓中偶有发现。春秋时期很多玉器技艺里已有采用这种形式的云纹装饰图案,至战国时代更甚流行,如一些常见的玉璜、玉剑彘和玉剑,或保留有一面坡的阴线隐起、压地的恒纹雕法,其表现为较宽阔的台阶边线两端同向内卷成倒勾纹,表现出战国时期的生辣、险峭风格,甚为精美。及至汉玉的雕琢技艺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无论是用阴雕或隐起手法,皆能以婉转的线条俗称“游丝毛刀”为表现,地子阴线勾勒或隐起柔和的漩涡。纹饰剔地干净利落,呈现有如流畅如水,婉转有力的云纹。这是前代与后世也无法与汉代相媲美的技艺,也正是汉玉的经典独特风格。有些器身甚薄——仅3毫米的汉璧,并见两面的云纹重叠在一起,可见其高超之雕琢工艺水平,这种云纹璧比谷纹璧和蒲纹璧更为珍稀。尚有一种勾连云纹璧:即由两个云纹共用一个勾纹错向联结成一组纹饰,称勾连云纹璧。或间以一些椭圆形纹,很有规律地在璧面上组成四或六组纹饰,形成了形象性的兽面纹,又称作饕餮纹,线条遒劲,传神有力,工艺相当精湛,更是汉璧中的罕见珍品。



六、复合纹璧:


在璧面上以同心圆周,分隔两至三层不同纹饰的玉璧称为复合纹璧。这种纹饰的玉璧在战国时期已见有出现,汉代玉雕技艺一直沿用发展,工艺更为精致。一般两层复合纹璧的外层多为阴雕夔龙、凤纹或S纹,内层辗琢蒲格纹或谷纹。在河北满城陵山汉墓多有见此类汉璧出土,外层阴雕朱雀纹或夔龙纹流畅如水,内层精琢排列有序的蒲格纹或谷纹。广州南越王汉墓见出土三层复合纹璧,以一至三道纹相隔,内外层均为双身龙纹或交叉S纹,中层为蒲格谷纹或带芽谷纹,工艺甚为繁缛,富有长江下游华丽的地方文化色彩。


七、透雕纹饰璧:


就是整个玉璧或者分层以镂雕手法辗琢夔龙、夔凤纹的玉璧称透雕纹饰璧。此种玉璧在战国时期已甚为流行,多以精致的夔龙凤或花草纹透雕,手法生棘、险峭。及至汉代,琢磨工艺更加细腻,别具一格。有在玉璧内很合理地进行布局纹饰,使整个玉璧为透雕纹饰的式样。也有在一个谷纹璧的基础上,于两旁或下方连有夔龙、凤纹饰的式样,也称为出廊璧,以及于上方逐层往上很有规律地增加纹饰,并呈对称透雕纹饰,相信是一些达官显贵所用的悬挂璧,工艺相当精湛复杂。



八、双环璧:


也就是以透雕手法联结成一个玉璧和玉瑗在一个整体的新颖式样。外层以玉瑗形式雕琢谷纹或夔龙纹,内层为谷纹或蒲纹,中层透雕的蟠龙螭虎看上去犹如将外层的玉瑗和内层的玉璧连为一体,极具江南地区的华丽风姿。汉墓每有此类玉璧出土,为江南玉璧的典型特征。


综观两汉时期的玉璧,品种丰富,雕工细腻,用途广泛,是汉代玉器中的经典之作。无论其玉质选材的优良,雕琢技艺的精湛,以及形制和纹饰的丰富皆远超前代,后朝也望尘莫及。汉代玉璧可称为玉文化史的黄金时代,涵盖了各地区的文化色彩和时代特色,并且形成了一定的制度,有别于世界同样使用玉器的其他国家和地区,成为我国玉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

楼主 山庄格格  发布于 2013-11-06 21:32:00 +0800 CST  


楼主 山庄格格  发布于 2013-11-27 18:51:00 +0800 CST  


楼主 山庄格格  发布于 2013-12-19 22:50:00 +0800 CST  

楼主:山庄格格

字数:2458

发表时间:2013-11-07 05:2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3-10 15:53:23 +0800 CST

评论数:27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