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件大开门上博汉代古玉欣赏——兼谈古玉大开门特征

认识大开门古玉是古玉玩家入门“必修课”。如果连大开门的古玉都不敢认,恐怕难有更深入发展。实际上,古玉埋于地下几千年之久,大多具有一些大开门的特征。本文以几件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汉代古玉为例,浅谈大开门古玉的一些特征。
一是百花丛中一点白。就是一些古玉,玉表及玉内具有一些白化现象,并且这些白化点不沾染沁色。

西汉蟠螭纹韘形玉佩

西汉蟠螭纹韘形玉佩
上图这件上博收藏的西汉蟠螭纹韘形玉佩,玉佩外缘镂雕两只螭龙,该韘形玉佩为熟坑,经过盘玩后沁色有所扩散和淡化,肉眼可见玉表、玉肉内有像饭粒一样的白化点,并且与沁色泾渭分明。
二是玉质通透似胶冻。有的古玉看上去比较“透”,但这种透与青海料的“透”不一样,是一种带有胶质感的透,而不是“水透”。

西汉玉朱雀
这件上海博物馆收藏的西汉玉朱雀,玉质为新疆和田白玉,但透度明显高于新料子。然而,我们不能仅仅因为它透就认为是青海料,它与青海料的透完全不同,是一种带有胶质感的透,而非嫩嫩的透。以下这几件玉器,均为上博藏品,也存在这种现象。

东汉玉刚卯
点击展开,查看完整图片
东汉玉翁仲
上博这件东汉玉翁仲,面部雕刻显然有失水准,加上玉质发透,容易让人产生疑问,但看另一件,也同样具有大开门的特征。
点击展开,查看完整图片
东汉玉翁仲

东汉玉晗蝉

东汉四灵纹玉胜

西汉龙首玉带钩
这件上海博物馆收藏的西汉龙首玉带钩,沁色较均匀地附着于玉表,玉质通透,并且玉表可以白化斑。
三是整体钙化进行中。古玉钙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少古玉出土时正在向整体钙化转变,但钙化只完成了一部分,是一种过渡形态,开窗之处可见玉质,但玉肉之中有明显的丝丝缕缕的钙化现象。

东汉玉握猪

东汉玉握猪局部
上图这件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东汉玉握猪就存在这种现象,玉表开始钙化,但只是一种过渡形态,明显可见玉质,开窗形态不规则,钙化与开窗之间过渡自然。

西汉蟠螭纹玉剑珌
上图这件上海博物馆收藏的西汉蟠螭纹玉剑珌也是这样,典型的开窗见地。

西汉蟠螭纹玉剑珌
上图这件上海博物馆收藏的西汉蟠螭纹玉剑珌则不一样,它是从绺裂处开始钙化,并且只是刚开始的形态。
四是鸡骨白上把油冒。鸡骨白古玉,玉表应该有自然的包浆,像过了油一样。当然,这里面要注意区分自然包浆、人为上油、封腊。笔者的经验是,到代的鸡骨白,上手有一种吸手的感觉,稍加盘玩油光可鉴。

东汉蟠龙玉环
这件上博藏的东汉蟠龙玉环,是经过盘玩的熟坑器,整体完全鸡骨白,但油性十足。

西汉勾连谷纹玉剑璏
这件上博收藏的西汉勾连谷纹玉剑璏,已经鸡骨白,玉表也是油光可鉴。它是一件生坑玉器,未经盘玩。局部还可看见蚀孔。
五是沁色深沉入肉中。沁色由沁门进入,在玉肉中形成晕散,直到把玉质沁透。

西汉蟠螭纹玉饰
这件上博收藏的西汉蟠螭纹玉饰,造型为螭龙盘伏于一个卯形器之上,也是经过盘玩的半熟坑玉器,可见其沁色深入玉质,似悬浮于玉肉之中。

西汉玉剑首
这件上博收藏的西汉玉剑首也是这种感觉,沁色从边缘和绺裂处进入,在玉质中扩散、晕散。
最后,再欣赏一件惊艳无比的上博汉玉。

汉代蟠龙玉环

汉代蟠龙玉环
上图为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汉代蟠龙玉环,这个玉环的特点:一是灵动飘逸,二是沁色艳丽。其开门特征也十分明显,一是沁色深沉,二是玉表斜开片,沁门与沁色对应关系明确,三是刀痕功工明显具有汉代风格特征。

本文摘自网络,创作者:战汉茶座

楼主 古道拾珍  发布于 2020-11-04 12:05:00 +0800 CST  

楼主:古道拾珍

字数:1337

发表时间:2020-11-04 20:0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06 15:37:35 +0800 CST

评论数:42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