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两性观简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书笔记


Social progress can be measured by the social position of the female sex
妇女的地位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

楼主 琳璐C  发布于 2019-06-15 11:59:00 +0800 CST  
这是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作业而写成的读书笔记,同时也是我自己对两性关系进行的系统地总结。这篇简论包含了我对两性关系在历史层面上的总的认识。
在很大程度上,我只是对恩格斯的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进行了概括。这本光辉的著作写于马克思逝世的第二年(1884年),恩格斯高度凝念了唯物史观,系统地总结了婚姻家庭制度从古到今演化的过程,揭示了婚姻演化的秘密,论述了私有制是男女不平等的根源。
这篇简论还有很多地方不完善,不完整,在爱情的论述上大多引用马恩原著而没有做分析,成稿还是较为仓促的。我丝毫不怀疑《起源》所具有的现实意义,从里面可以看到隐隐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女权思想的萌芽,对女性认识社会和指导女权运动有着积极的影响。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楼主 琳璐C  发布于 2019-06-15 12:01:00 +0800 CST  


楼主 琳璐C  发布于 2019-06-15 12:03:00 +0800 CST  
两性关系,既然叫两性,就说明这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至少两个人的事情。人是社会的人,既然是人,就说明人一定处在某一特定的社会关系中,跟其他的人在生产上有着一定的联系,在这些联系的基础上,两性关系才能发展起来。而两性关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这些历史时期又是由不同生产力水平决定的。目前普遍的两性关系表现为人类为了人类自身的再生产而结成的关系。


在马克思第一次系统阐述唯物史观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认为人类的历史不过是人通过自身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不断实现自己的过程。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这说明人类自身的繁衍活动,即两性关系表现的结果,是创造人类历史的前提。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一版序言中发展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他写道:
“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
可见,恩格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的观点,他认为人类迄今为止的所有活动都可以被概括为两种活动:一种是生活资料的生产,即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活动;另一种则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群的繁衍,我们把它称作人类的再生产。
恩格斯随后又说到:“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劳动愈不发展,劳动产品的数量、从而社会的财富愈受限制,社会制度就愈在较大程度上受血缘关系的支配。”
这就说明,这两种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同时作用于人类的总的生产力。在原始社会人类的物质生产能力极其低下的时候,在人类几乎没有任何办法去克服大自然施加的种种不利的条件的时候,保持种群的繁衍及延续就成为人类活动的根本目标,此时人类的一切物质资料的生产都是围绕着人类自身繁衍而开展的,于是相应的产生了一整套为原始人类血缘团体的延续而服务的生活方式,这就使社会制度在较大程度上受血缘关系的支配。


楼主 琳璐C  发布于 2019-06-15 12:06:00 +0800 CST  
随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不断深化,改造自然界的能力也随之加强,人类在繁衍自身的同时有了多余的力量来发展自己,人类生产的物质资料在满足原始部落的消耗后出现了富余。私有财产的出现成为可能,随着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和母系氏族的解体,阶级社会出现,男权社会兴起,原本需要整个部落才能维持的人类的繁衍现在已经被分裂到由男性主导的各个家庭内部,维持人类的再生产已不是人类物质资料生产的主要目的了。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总是处于一个不断提高的趋势,所以建立在私有制这一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制度在某一段时期内总是得到不断地加固。人类的劳动发展了,原始的血缘关系对人类生产的支配作用逐渐消退,反而是人类的生产倒过来开始支配血缘关系,这种支配关系,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女性对男性的依附和男性对女性的奴役以及由此展开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被全面异化的两性关系。


综上,可以总结一下:当劳动还很不发达的时候,人类为了种群的延续总是把生产受制于血缘关系,让生产为血缘的延续服务。当劳动发展起来的时候,人类为了私有财产的延续,反而开始支配血缘关系,利用血缘关系为私有财产服务。可以看到,不管人类是在哪个阶段,这两种生产,即人类自身的生产和物质资料的生产都是同时存在的,只不过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的阶段的不同,其中一种生产对另一种生产起到支配作用。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句话:


“物质资料的生产(通过劳动)、人自身的生产(通过家庭、性关系)和由此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三个方面并不是人类历史活动中的三个不同的阶段,而是同一历史活动中的‘三个因素’。”
“从历史的最初时期起,从第一批人出现时,三者就同时存在着,而且就是现在也还在历史上起着作用。”


也就是说,人自身的生产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历史活动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它们作为人类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共同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发挥着作用。
而我认为: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所论述的两性关系的变迁的历史的实质,就是这两种生产的历史关系,是其中一种生产从取得支配地位到被取代支配地位的历史的发展的原因。这个原因,始终贯穿着两性关系的历史变迁,始终贯穿着男性逐渐取得社会生产的主导权而女性社会地位不断下降的历史现象。


来看恩格斯是怎么论述这段历史的:

楼主 琳璐C  发布于 2019-06-15 12:08:00 +0800 CST  
恩格斯在《起源》一书中,采用摩尔根的婚姻家族史分期法,把人类历史的婚姻发展形式分成四种家庭形态:血缘家庭、普纳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恩格斯在引用摩尔根的材料的同时,也阐发了自己的观点,在两性关系上——两性关系的方式——婚姻家庭问题上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


楼主 琳璐C  发布于 2019-06-15 12:09:00 +0800 CST  
一、血缘家庭


血缘家庭是群婚制的初级阶段,摩尔根判断到,在血缘家庭之前,曾经存在过一种原始的状态:“部落内部盛行毫无限制的性关系,因此,每个女子属于每个男子,同样,每个男子属于每个女子。” 当时的人类还没有完全脱离动物的属性,面对陌生的自然,人类的死亡率远远高于生育率。所以种的繁衍能力的强弱是决定一个种族能否存活下去的关键。于是当时人类为了延续种族,不得不将所有的生产力放在了人类自身繁衍上。所以,部落内盛行杂乱的性交关系是为了在最大程度上保持种群的繁衍。在这个时期,家庭是不存在的,因为这种杂乱的关系使得人们无法区分辈分,整个部落是作为一个繁衍共同体而存在的。、
后来出现了以性别和年龄为基础的自然分工,年龄的分工使年龄相近的人们经常在一起劳动,如成人狩猎或采集,老年人修理工具和看管儿童等。年龄不同的人们逐渐分开,他们的性生活也就逐渐分离,这样,人们就由杂乱性交状态过渡到了血缘家庭。“这一家庭形式中,仅仅排斥了祖先和子孙之间、双亲和子女之间互为夫妻的权利和义务。” “兄弟姊妹的关系,在家庭的这一阶段上,也自然而然地包括相互的性关系。” 换言之,这种家庭形式表现在两性关系上,与杂乱性交相比,出现了第一个限制——不同辈分的人们之间不准通婚,这样就把性生活的范围限制在了同辈男女之间。这个时候,因为出现了辈分的区别,家庭的形式才正式出现。

楼主 琳璐C  发布于 2019-06-15 12:10:00 +0800 CST  
二、普那路亚家庭
血缘家庭比起毫无限制的杂乱性交关系来说,在人类婚姻家庭史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这种血亲婚配,对后代的体质和智力的发展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不良影响。“不容置疑,凡近亲繁殖因这一进步而受到限制的部落,其发展一定要比那些依然把兄弟姊妹婚姻当做惯例和规定的部落更加迅速,更加完全。” 恩格斯赞同了摩尔根的分析:“自然选择原则在发生作用的最好说明。”
普那路亚家庭又称为“族外群婚”,是群婚制的一个比较高级的形式,它禁止了旁系亲属之间的性关系,由于女性与其他非血亲男性之间仍然是群婚关系,所以“谁是某一个孩子的父亲是不确定的,但谁是孩子的母亲是确定的。” 世系只能从母亲方面来确定,一个组成确定的、彼此不能结婚的女系血缘亲属集团,即氏族,形成了。
普纳路亚的家庭的主要特点是:一定家庭范围内相互的共夫共妻,即一个氏族的一群男子和另一个氏族的一群女子相互通婚,而氏族内部则禁止通婚。普那路亚家庭由于实行族外婚,避免了血亲婚所导致的弊病,因而可以提高人口质量,对人类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楼主 琳璐C  发布于 2019-06-15 12:10:00 +0800 CST  
四、专偶制家庭


专偶制家庭也称作“一夫一妻制家庭”,它是对偶制家庭发展而来的。专偶制家庭的确立标志着男权社会的确立,也标志着女性开始彻底被男性统治的开始。在这样一种家庭中,女性及其子女切实成为男性的依附品,受到男性的支配,女性在家庭中仅承担着从事家务劳动和生 育后代的职责,而子女则扮演着保护和继承男性私有财产的角色。


“它是建立在丈夫的统治之上的,其明显的目的就是生育有确凿无疑的生父的子女。”


男性为了保障自己对私有财产的所有权并确保私有财产能够准确无误地传给自己的子女,严格地规定了对女性的专偶权,这种专偶权也仅仅是针对女性而言的。现在已经不像对偶婚那样散漫——多个外族男子可以占有一个本族女子,同样的,多个本族女子也可以占有一个外族男子。由于私有财产的所有权的确立导致女性丧失了除家务劳动和生育子女之外的一切有价值的劳动,为了获得生活资料,女性不得不选择依附男性,而家务劳动和生育子女也因为家庭范围的缩小而脱离了社会劳动的范畴,被内化为私人的事情,在私有制下,这种事情是为男性保障和延续私有财产服务的。
由此,不同于对偶制,单个男性可以占有多个女子的同时,单个女子只能被单个男子占有。所以这种婚姻关系要牢固得多,“这种关系现已不能由双方任意解除了。” 而只能由丈夫单方可以解除。


“专偶制从一开始就具有了它的特殊性质,使它成了只是对妇女而不是对男子的专偶制。这种性质直到现在还保存着。”


男性为了确保能够继承自己财产的人是自己准确的子女,就必须限制妻子的婚外性行为,限制妻子与其他男性的性关系,否则就容易造成男性财产的流失。在男权社会,规定了一系列道德的、法律的规则来限制专门针对女性的专偶制。(这些规则在人类早期国家中表现的尤为明显)而男性,作为生活资料的实际所有者,可以随意支配与其他女性的性关系。
这种只针对女性的专偶制,造成了这样一些后果,女性被从人异化为生育工具和照管家务的物件,“在雅典人看来,妻子除生育子女以外,不过是一个婢女的头领而已。” 妻子反抗异化的活动成为专偶制下家庭矛盾最初的表现形式,“旧时性关系的相对自由,决没有随着对偶婚或者甚至个体婚的胜利而消失。” 妻子在婚外与其他男子发生性关系的通奸行为作为群婚制的一种残留形式——作为迫于生活资料而委身于男性的自我异化和为了追求个人性权利的实现而反抗这种异化的矛盾的表现——与专偶婚并存着。 而****——男性在某段短的时间内凭借一定的财产获得女性性权利的使用权——作为群婚制在专偶婚制社会中最高形式的残留,表现为女支女对多名男性的占有和男性对多名女支女在某段时间内占有的统一。
所以可以看到,所谓专偶制,只不过是针对女性的专偶制,事实上是男性专享的群婚制,而通jian和****在专偶制产生的同时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通jian和****并不是男权社会奴役女性的结果而是表现,因为它与专偶制一样都有一个产生的共同的经济基础——私有制。


“专偶制是不以自然条件为基础,而以经济条件为基础,即以私有制对原始的自然产生的公有制的胜利为基础的第一个家庭形式。”


在私有制条件下的专偶制并不是真正的专偶制,因为男性在拥有广泛自由的性权利的同时限制了女性的性权利并把它异化为生育子嗣的手段。“其结果自然是专偶制所固有的矛盾得到了最充分的发展:丈夫方面是大肆实行yin游婚,妻子方面是大肆通jian。” 所以单纯的专偶制并不能充分说明文明社会的两性关系的全部内容,除了针对女性的专偶制,还必须要有“以通jian和****为补充”的专偶制才能说明。


楼主 琳璐C  发布于 2019-06-15 12:16:00 +0800 CST  
综合上面四种婚姻发展的历史过程,我们能对两种生产在对两***关系的变迁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下一个大致的结论:

楼主 琳璐C  发布于 2019-06-15 12:21:00 +0800 CST  
在血缘家庭中,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十分弱小,只能勉强维持自身的繁衍,所以人类一切的物质生产都围绕人类自身的生产来进行,由于女*承担了生育子女的功能,所以女*地位比较高,此时人类自身的生产对物质资料的生产起支配作用。

楼主 琳璐C  发布于 2019-06-15 12:24:00 +0800 CST  
在普那路ya家庭中,自然选择开始发挥作用,同辈之间的***得以排除,发生*的对象的范围第二次缩减少。大大提高了人口质量,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但此时人类的物质生产还不足以产生富余,在维持人类自身的生产还显得力不从心。

楼主 琳璐C  发布于 2019-06-15 12:26:00 +0800 CST  
在对偶制家庭中,此时自然选择的作用已经发挥到极致,“在成对配偶制中,群已经缩减到它的最后单位,仅有两个原子组成的分子,即一男和一女。” 发生*关系的对象的范围第三次缩减,人类几乎排除了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关系,男女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狭小,更为确定。在私有制还没有产生的阶段,还谈不到一方对另一方的占有,虽然是一男一女的婚姻,


“然而,婚姻关系是很容易由任何一方解除,而子女像以前一样仍只属于母亲。”


在这个由群婚向个体婚过渡的阶段,两*关系出现了短暂的、令人赞叹的平等,但这种平等是建立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共产制家户经济的基础上的,此时,私有制的因素开始迅速发展,原始公有制社会即将解体,意味着物质资料的生产在与人类自身的生产的决斗中即将胜出,马上就要占据支配地位了。


“因此,如果没有新的、社会的动力发生作用,那么,从成对配偶制中就没有任何根据产生新的家庭形式了。但是,这种动力开始发生作用了。”


这种动力就是由生产力发展导致的必然结果——私有制。在对偶制家庭中,人类自身的生产就有从公共事务向私人事务转变的趋势,单个的家庭已经为人类自身的生产提供了载体。男性由于在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中占有优势,私有制一旦确立,男性便一跃成为两性家庭的主宰;而女性长期承担生育和家务劳动,并不掌握生活资料,彻底沦为男性的附庸,男性为了保证私有财产的延续,迫使女性自我异化为生育工具。与此时同时产生的阶级分化和奴隶制国家相对应,现代家庭——作为文明社会中最小的剥削单位,也产生了。

楼主 琳璐C  发布于 2019-06-15 12:28:00 +0800 CST  
在专偶制家庭中,男性对女性的统治地位已经由国家的法律来规定了,男权社会已经彻底成形。生产力已经发展到这样的一个程度:


人类自身的生产已经不是社会的头等大事了,而如何巩固统治阶级对财产和劳动的占有才是亟待解决的,而保障财产顺利继承的亲生子嗣让妇女的功能不可替代,于是这种功能便替代了妇女。


现在,物质资料的生产支配着人类自身的生产,这种支配有时候会产生一种诡谲的倒退:中世纪欧洲王室为了保障对家族财富的顺利继承,用兄妹之间近亲结婚生育出在血统上无可争议的子嗣,但是自然选择往往会用早夭的、智障的、畸形的子女来告诉他们什么叫做铁的规律。在专偶制家庭中,女性的地位与奴隶没有什么根本区别,唯一可以区分他们的是:奴隶生产的是财产的空间尺度,妻子生产的是财产的时间尺度,他们本质上都是生产工具。而男性,在保障私有财产得以顺利继承的同时也保持了群婚制的自由——仅限于男性和女支女的自由,以及同时产生的被屡禁不止的源于夫妻对抗关系的妻子的通jian行为。


从两性关系的历史变迁可以看出:在人类自身的生产从支配地位逐渐退居次要地位,人类物质生产逐渐支配人类自身生产的过程中,生产力是这一变化的决定因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化决定了这两种生产的相互地位,同时,这两种生产的运动又是人类生产力在不同时期的主要表现形式。弄懂两种生产的变化关系的原因对于解释人类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解释两*关系的变化发展也起着重要方法的作用。


楼主 琳璐C  发布于 2019-06-15 12:30:00 +0800 CST  
"以上全部论述证明,在这种顺序中所表现的进步,其特征就在于,妇女越来越被剥夺了群婚的xing的自由,而男性却没有被剥夺。”


文明社会的婚姻的实质就是男性的群婚制和女性的专偶制。


“群婚对于男子到今天事实上仍然存在着。凡在妇女面前被认为是犯罪并且要引起严重的法律后果和社会后果的一切,对于男子却被认为是一种光荣,至多也不过被当作可以欣然接受的道德上的小污点。”


在封建社会中,女性向来是被自己的家庭作为财产出嫁的,这种现象直到今天仍然广泛存在。与此相适应的,封建社会有着一整套匹配的意识形态约束着女性守好“妻子的本份”,而男性则可以自由地实践着“群婚制”。从一而终是女性优秀的品格,三妻四妾是男性地位的象征。我们还可以看到,越是富有的阶层则越重视财产的延续,也就越重视对女性的专属占有,丝毫容不得有“污点”的女性;而在越是贫穷得一无所有的阶层,私有制的基础就越薄弱,妻子也就越不是延续私有制的工具,这里的两*感情也就越淳朴,两*婚姻也就更自由。


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人类普遍的异化表现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两性关系比起文明社会初期并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反而更容易从物的依赖性中揭露资产阶级婚姻虚伪的本质。

楼主 琳璐C  发布于 2019-06-15 12:32:00 +0800 CST  
此时,资产阶级御用文人辩护道:“资产阶级法律体系承认婚姻是一种双方自愿缔结的契约,婚姻期间双方在权利义务上是平等的。如果这两种要求都能彻底实现,那么妇女就有了她们所能希望的一切了。” 这些论调比起他们十七世纪的启蒙运动的先辈们没有丝毫进步,始终还是那套“法律赋予自由”的低级的形而上的社会理论。“劳动契约据说是由双方自愿缔结的。而只要法律在字面上规定双方平等,这个契约就算是自愿缔结。至于不同的阶级地位给予一方的权利以及这一权利加于另一方的压迫,即双方实际的经济地位——这是与法律毫不相干的。” 这点十七世纪的雇佣工人们是最清楚的,当资本家们疯狂圈地,把农民变成无产者的时候,资产阶级议会为资本家立法;当无产者与资本家签订劳动协议的时候,资产阶级议会又认为双方是平等的了。男女地位的不平等与此一样。想要谋求平等,必须谋求经济地位上的平等,而法律只不过是经济地位在意识形态上的表述。只从法律而不是从经济地位上寻找原因,难道不是本末倒置吗?

楼主 琳璐C  发布于 2019-06-15 12:36:00 +0800 CST  
恩格斯认为,真正的婚姻应该建立在爱情这一基础之上,当婚姻失去了其保护财产的属性之后,婚姻将不再是法律意义上的婚姻,而是两*爱情的结合形式。真正的婚姻应该消灭私有制这一维系针对女性的专偶制的经济基础,当私有制被消灭的时候,建立在私有制上的一切经济的、zz的制度也将消亡,那时候自然就不存在法律意义上的婚姻了——在我们消灭现有的婚姻制度之后,我们才有可能去谈真正的婚姻。


恩格斯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一夫一妻制,本质上是一种权衡利害的婚姻关系。这种婚姻与个人x爱没有关系,这种以经济为基础的婚姻战胜了纯粹爱情。资本主义条件下往往出现的是对女性严格地执行专偶制,而男性则并非如此。这样的情况下爱情所具有的坚贞和忠诚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家庭中,极为罕见。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专偶制家庭,是处于统治地位的男子要确定自己的子女的继承权而实行的。与其说他们的爱情是对爱人的爱,不如说是对财富热切的爱恋。资本主义条件下婚姻关系的异化,在资产阶级当中,由于阶级社会的阶级压迫剥削,私有制度及男权社会的统治,经济条件是婚姻的基础,这样使得当时的婚姻的基础和现代x爱处于完全对抗的状态。


“资产阶级撕破了笼罩在家庭关系上面的温情脉脉的纱幕,把这种关系变成了单纯的金钱关系。”——《gcd宣言》

楼主 琳璐C  发布于 2019-06-15 12:38:00 +0800 CST  
“因此,结婚的充分自由,只有在消灭了资本主义生产和它所造成的财产关系,从而把今日对选择配偶还有巨大影响的一切附加的经济考虑消除之后,才能普遍实现。”


“到那时,除了相互爱慕以外,就再也不会有别的动机了。”


“在一定的经济、文化条件下,男女两性间以共同的生活理想为基础,以平等、互爱和自愿承担义务为前提,在各自内心所形成的对对方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最强烈最稳定的感情。”


当私有制被消灭后,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财富是社会财富,同时家庭不再是社会的经济单位,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婚姻家庭的经济基础。一切物质生产甚至是子女的抚养都成为社会的事业,而家庭将成为生活单位。家庭生活不必再承担繁重的劳动,一切关于生计的问题都将得到解决。


“随着生产资料转归公有,个体家庭就不是社会的经济单位了。私人的家务变为社会的事业。孩子的抚养和教育成为公共的事情,社会同等地关怀一切儿童无论是婚生的还是非婚生的。因此,对于‘后果’的担心也就消除了。”


此时,妇女不论是在经济地位上还是在社会地位上都是与男子平等的。那么,一夫一妻的专偶制家庭也就能够真正实现了。此时的专偶不仅是对女性的要求,也是对男性的要求。


楼主 琳璐C  发布于 2019-06-15 12:40:00 +0800 CST  
私有制被消灭,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异化了的爱情,也将回归它的本质。此时男女结合唯一考虑的因素就是男女间的爱情。


“如果说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那么也只有继续保持爱情的婚姻才合乎道德。”


最后摘录一段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婚姻的设想:


“这一代男子一生中将永远不会用金钱或其他社会权力手段去买得妇女的献身;而这一代妇女除了真正的爱情以外,也永远不会再出于其他某种考虑而委身于男子,或者由于担心经济后果而拒绝委身于她所爱的男子。”

楼主 琳璐C  发布于 2019-06-15 12:41:00 +0800 CST  
那么现在让我来为《起源》的读书笔记写一段结语吧:


马克思在《论离婚法草案》中写道:“真正的国家、真正的婚姻、真正的友谊都是牢不可破的,但任何国家、任何婚姻、任何友谊都不完全符合自己的概念。”
人们在被异化的婚姻中寻找爱情,就好像在彼岸世界的虚幻中寻找此岸世界的真理,而我们往往只有在婚姻被埋葬的那一天,我们才会处于有婚姻的社会。


《关于费尔巴哈的批判》告诉我们:“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那么在处于阶级社会的我们应该怎么做?


翻开《哲学的贫困》——“只有在没有阶级和阶级对抗的情况下,社会进化将不再是政治革命。而在这以前,在每一次社会全盘改造的前夜,社会科学的结论总是:‘不是战斗,就是死亡;不是血战,就是毁灭’。”


“gcd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TF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为了爱情,打碎私有制!




楼主 琳璐C  发布于 2019-06-15 12:42:00 +0800 CST  

楼主:琳璐C

字数:10809

发表时间:2019-06-15 19:5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4-02 13:56:43 +0800 CST

评论数:37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