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特刊】夜雨秋灯话“港鬼”——说说香港恐怖片那些事儿

微博版链接: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277024062595484&is_all=1#_0


前言: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元节,也是中国自己的鬼节。在这么安逸祥和的日子里,说点儿“鬼片”的事情,相信大家也会觉得应景吧。
为了照顾部分女性观众的观感,我尽量写的不吓人,不系统但细致的写一下香港鬼片的发展脉络,有少许的图片惊悚一些,但大致是轻松的。
闲话少说(群众os:这***的不少了!),我们开动!



楼主 HomeAlone丶  发布于 2018-08-25 22:02:00 +0800 CST  
“夜雨秋灯话港鬼”这个标题,脱胎于郭德纲说的一个单口相声。
我很喜欢这个句式,感觉有种特别的气质,就像是雪天关门看A片一样,是种难得的寂寞乐趣。
尤其是在中元节这么一个普天同庆的日子,说这样一段玄乎的话,分外有感觉:你想想,静静的深夜,跟你心爱的女神说一句应景的过节话:咦?你看,你后边怎么多了个影子?——你一定会收获一顿爱的嘴巴子。



楼主 HomeAlone丶  发布于 2018-08-25 22:03:00 +0800 CST  
香港属于广东地区,鬼怪传说本来就多过北方,现在香港也有许多祭祀的活动,已经形成一种文化。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鬼片在大陆也没有多少生存土壤,因此可以说很长一段时间里,华语电影中有影响力的鬼片,全是靠香港一地在撑着。
如果提及最早的经典港式鬼片,我首推桂治洪的《邪》,它是真正做到了鬼片意义上的“色香味俱全”(看过的朋友都知道,尤其“色”是真色),很有邪典电影的意味,也是邵氏在衰落期比较有贡献的一个片种。


楼主 HomeAlone丶  发布于 2018-08-25 22:03:00 +0800 CST  
另外,新浪潮导演余允抗的《凶榜》也是不得不提的,两者可以说是互为补充,一古一今,让我们看见了香港鬼片的两个类型——民俗鬼片与时装鬼片。


(凶榜剧照)

楼主 HomeAlone丶  发布于 2018-08-25 22:04:00 +0800 CST  
《邪》卖的不错,后来拍了一系列这类型的电影,但从邵氏之后,香港的鬼片就很少有那么正宗的了,都变得很有香港特色——那就是一勺烩。这期间卖的比较好的,当属新艺城拍的几部,《阴阳错》、《小生怕怕》、《灵气逼人》,卖座都是过千万,前两部还拿了当年的年度前十。


楼主 HomeAlone丶  发布于 2018-08-25 22:05:00 +0800 CST  
但论鬼片的气氛,的确是少了些许,不用说纯正了,《小生怕怕》那种商业快节奏喜剧模式,对鬼片的混搭,甚至达到了得偶尔出来个鬼,你才能确定看的这是个鬼片——当然这也可以理解,因为纵观香港电影黄金时期,能完全靠纯恐怖片来卖座,并卖到当年前十名的,不超过半只手(你问我《开心鬼》为什么不算,我就打到你做鬼都不开心!)。毕竟这本身就是个拒绝了一部分女性观众的电影类别。
而在这期间,我们熟悉的洪金宝宝爷,也搞出了《鬼打鬼》《人吓鬼》《人吓人》等一系列的民国鬼喜剧(看这一连串的名字本身就已经是个笑点了),从民俗上入手,用封建迷信那套东西来包裹喜剧片,到处都是道士抓鬼,好像民国每个镇子都得出一两个贞子才算完。
但无可否认,的确很好看,票房也可观,而《小生怕怕》那类时装鬼片引起的后续,在很长时间内,也因此被打压下去了。


楼主 HomeAlone丶  发布于 2018-08-25 22:05:00 +0800 CST  
可能是我们的宝宝同学出身梨园,所以十分热衷于戏班那一套,对这些民俗风情也就别有研究,时间长了还真弄出来了一种别样的风情,而这最终的集大成者,也就是我们常提到的《僵尸先生》。
此片可真是个跨时代的永恒经典,而且是中国独一份,外国虽然有僵尸,但破衣啰唆的,一看就是吃脑子吃多了引发了**,远没有我们的国产僵尸那么冠冕堂皇,白嫩可口,而且一身的清代服装经常给人一种清朝大官都成僵尸了的错觉,果真突然把你放在他身边,要是不说话,还真弄不清这是穿越剧片场亦或在拍僵尸片。


楼主 HomeAlone丶  发布于 2018-08-25 22:06:00 +0800 CST  
说到僵尸片,自然无法绕过去一个关键性人物,也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九叔林正英。

没办法,因为很多时候他的确成为了人们心中港式僵尸片的代表符号,或者说是整个僵尸片的灵魂人物,由于他,僵尸片从香港恐怖片模糊的分界中,出离开来,变成了一个小型的附属片种。
《僵尸先生》里林正英的装扮跟演法,现在看来已经是成为标杆了——一本正经,严肃内敛,抓起鬼来毫不手软,护起徒弟虐狗无数,有时候还不时出一些冷幽默的桥段,而只要是恐怖镜头里看见他,就仿佛是抗日神剧里的我方敌后特工队员,甭管对手多狠,肯定出马就撂倒。
虽然钱小豪跟许冠英、李赛凤,甚至演鬼的王小凤,在电影里都极具出彩,但不能说他们代表了此片,而作为演员,林正英发挥自己的功能到了极致,那就是在原有类型的基础上,把所有它可以呈现的精彩带给观众。


楼主 HomeAlone丶  发布于 2018-08-25 22:07:00 +0800 CST  
仔细想来,英叔自己一生中除了做武行,最多的时候就是在扮道长,打倒了无数牛鬼蛇神,在一个个充满民俗风情的电影里发光发热,有时候还辐射到现代(比如跟苗侨伟拍的《驱魔警察》,完全跟得上时代的节奏,高科技抓鬼),但更多的时候,还是应该给予一声叹息,不仅是因为他的英年早逝,也因为这个片种实际上没走到他理想的境地,最后活着的几年已经是很尴尬了。


楼主 HomeAlone丶  发布于 2018-08-25 22:07:00 +0800 CST  


写到这里,有人可能要说,为什么说好的“话港鬼”,怎么这么久一直说的都是僵尸片?难道只有僵尸才是鬼?你把狐狸精黄大仙儿蟒蛇精等动物园标配都置于何地?!

这也是历史事实使然。
因为从1985年前后,到九十年代初,香港的鬼片就是以僵尸片为最鲜明的旗帜,甚至卖到了日本,尤其是《僵尸家族》那套戏,很有东洋风格的小僵尸简直就像是二次元文化乱入,而且还做成了电子游戏,在一个短暂的时期,可以说是引爆了东南亚的僵尸热潮。所以说僵尸片代表了当时环境下的香港鬼片,并不为过。

楼主 HomeAlone丶  发布于 2018-08-25 22:08:00 +0800 CST  
在这期间唯一能跟它分庭抗礼的,就是徐克强势监制的《倩女幽魂》系列,不过这次之所以没有细说,主要是因为我觉得这个片从根儿上,武侠的气质就高于鬼片属性,第一部尚且能从《聊斋志异》里窥见一二,有那种穷书生夜遇美少女的怪谈格调,到后来则完全是政治历史一勺烩。
徐克的标签浓烈,哪怕是看长舌妇姥姥在那里卖萌吐舌头(长是真长,萌是真猛),观众关注的也多是视觉震撼而非心理恐惧,倒是《僵尸先生》系列经常有夜半三更、烛影鬼声的恐怖渲染,虽然有喜剧元素的插入,但两者平衡的不错(这一点优势在后期滥拍的一众僵尸片中被消磨殆尽)。
就这样,僵尸系列大卖,所以一部一部拍了下去,《僵尸叔叔》《僵尸少爷》《僵尸二大爷》《僵尸***邻居的同学》......反正僵尸一家子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给香港人拍电影。
而就在僵尸片不断滥拍的同时,有了一种新的类僵尸片模式出现,虽然名气不如僵尸系列,但是论及后续对香港鬼片的影响,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就是刘镇伟拍的《猛鬼》系列。


楼主 HomeAlone丶  发布于 2018-08-25 22:09:00 +0800 CST  
刘镇伟这时候还不是菩提老祖,虽然也是写喜剧,但是恐怖元素却用的得心应手——后来跟周星驰合作的《回魂夜》可以说是中外恐怖喜剧里的优异之作,而拍摄于1987年的《猛鬼差馆》,也就起到了这么一个开风气之先的作用:把僵尸片里那种喜剧跟恐怖完美地契合在一起,继而将情境放在现代的警察局里,让一众恶鬼化身流氓地赖,与民警同志斗智斗勇,想想都刺激。


(捉鬼敢死队剧照)

楼主 HomeAlone丶  发布于 2018-08-25 22:09:00 +0800 CST  
这个系列很有借鉴美国1984年拍的《捉鬼敢死队》的意味,用捉鬼来定义影片的恐怖基调,用其中捉鬼的人物来搞笑,但结合的非常有中国特色,把中国民俗里那种神神鬼鬼的东西全都综合到一起去了,而这一点,也就像我之前所说的,影响很深,因为起初新艺城搞的《小生怕怕》类型的鬼喜剧,就是很西方化的,鬼的存在无非就是需要它来活跃气氛,顺便炫耀一下自己的特技,duang的一下,鬼一溜烟跑了,我们该搞笑继续搞笑,就这么点儿用处。
而《猛鬼差馆》里把恐怖跟喜剧的结合,衔接的更加紧密流畅,可以说时装鬼喜剧,就此在香港算立住了,之后的《霹雳大喇叭》、《猛鬼学堂》、《猛鬼霸王花》一类的跟风之作也涌现而出,虽良莠不齐,却不曾断绝,而且至此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大概算是00年以前),香港的鬼片,即使并非喜剧类型,也大多会生活化很多,安排一些插科打诨的角色出现,聊以解闷。

楼主 HomeAlone丶  发布于 2018-08-25 22:09:00 +0800 CST  
而且无论是来源还是扮相,楚人美都很有日本的贞子姐姐的山寨风情,两者最大的不同,我觉得应该是出处,贞子是从电视里爬出来,楚姐青出于蓝,直接从马桶里爬出来,虽然很可怕,但是这个出场方式,实在是太环保了。***到底是女鬼还是威猛先生成精了?!


楼主 HomeAlone丶  发布于 2018-08-25 22:11:00 +0800 CST  
这部戏实话实说,很粗糙,但是对当时还没看过《午夜凶铃》的小朋友来说,惊吓程度应该是很强的,因为我也是其中一个。
但论起对国外概念的借鉴,它跟2001年的《大头怪婴》还是差了很多,那部是学《女巫布莱尔》。但有趣的是两部都是吴镇宇演的,在那个年代吴镇宇似乎跟雷宇扬等人承担了相当一部分低成本恐怖片的拍摄,堪称“撞鬼达人 ”。也不知道他遇见这些鬼的时候会不会记混。——“你们是我带过的最差的一届鬼!”


楼主 HomeAlone丶  发布于 2018-08-25 22:11:00 +0800 CST  
至于这个年代还出了的《阴阳路》系列,真的就不想说了,除了前三部还可以,其余大多是凑数作品(当然我指的是在院线上映的几部,不是后来拿DV拍摄的那一系列,那根本不算电影),可以说这个系列真的看完只给我一种感觉,世界上最长的阴阳路就是制片人的套路。
后来香港的鬼片经过了一个很长时间的低潮,但仍然出了一些佳作,比如《饺子》《三更》,以及后来麦浚龙搞的《僵尸》,都很不错,但似乎已经不再是印象里香港鬼片的风格,阴郁里透着压抑,也多是以捕捉人性,深刻化恐怖为主,感觉里面的人比鬼还吓人。
限于篇幅,以后有机会我们将另开一篇讲香港的后现代鬼片,今天先到此为止,祝大家中元节平安快乐,祭祀也圆满结束。
为本文点赞转发的话,更是有超值隐藏福利主角光环——小鬼儿绕着你走,情敌比鬼还丑,小倩躺到胸口,从此不再用手。

亲爱的港吧朋友们,我们下个专题再见~!
全文完。

楼主 HomeAlone丶  发布于 2018-08-25 22:12:00 +0800 CST  

楼主:HomeAlone丶

字数:3583

发表时间:2018-08-26 06:0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28 04:05:15 +0800 CST

评论数:72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