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大会】2017年港吧吧友top10



盗用一下@淡写流年碎语
你三年前的图,我借用一下。

楼主 烈焰红唇龙  发布于 2017-12-13 19:03:00 +0800 CST  
三年前的大合照,如今只有我和妙基、兔斯基等人依旧坚挺,屹立不倒。
你们坐在这里不要动,待我回去拿抚尺、惊堂木,顺带捎几个橘子给你们。

楼主 烈焰红唇龙  发布于 2017-12-13 19:05:00 +0800 CST  
看完三年前的,再看看两年前的大合照。
这时已经有很多人改头换面了。。


楼主 烈焰红唇龙  发布于 2017-12-13 19:09:00 +0800 CST  
10,雀落燕返




本来想找一下这一年来港吧涌现出来的新吧友,不要老是那几张面孔。然而找来找去,还是那些人。就先选一个介于熟与不熟之间的吧,四成熟,五五开。
雀兄第一次出现在我的视线内貌似是一次对经典的讨论,之后在兵器贴和格斗实战等话题都能见到他。给人感觉就是那种很热血,有马甲线的大龄男青年,喜好范爷布鲁斯威利斯那一类硬汉。
可能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我不止一次看到他在聊天贴里发表过一些理想与现实等等略带沮丧的吐槽)但我情愿将这个印象保留在心中。
就像李寻欢第一次见到阿飞请他喝酒,和最后阿飞击败荆无命之后,李寻欢最后一次见到他,其实没多大区别。留在心中的,永远是那个外冷内热有情有义的带剑少年。


写的同时我大概搜了搜关键词,他从去年年底就开始活跃了,到现在依然坚守,算是不易。
如今惨淡经营每况愈下的港吧,像流水一般冲走无数过客,又有很多新人随浪潮涌现,希望还能有你甘做一浮萍,承接住来往港吧的万千众生



楼主 烈焰红唇龙  发布于 2017-12-13 20:21:00 +0800 CST  
9,@齐天大勺




上回说到一个四成熟的,这次就说个生的。这位靓仔我印象中是一次交流都没有过,但他潜伏已久,吧龄也很吓人。 如果是常驻的朋友,都应该对他印象颇深。
基本上在猜电影和求片名这类贴中见到他大显身手,他的特点就是大部分情况不说片名,只说哎那个那个我有印象,谁谁谁和谁谁谁主演的,你自己去搜,保证没错。 其他场合的发言也大抵如此,颇为诙谐。
似乎没见他在吧里与谁甚为交好,总是独来独往,说出片名就走,大有“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洒脱。
其实港吧除了我们相熟的自嗨这一小群体外,还有很多像蒲公英样散落的小龙套,大多数人都是只看贴不发言,或者只拣感兴趣的聊两句,之后就再无音讯。我想,齐天这位靓仔大概就是这样的代表。
这样的人,如同黑夜里行路遇着了,点头示意,互相借个火,之后再各觅他路。以后没有交集不要紧,毕竟一起借个火和一起撒泡尿一起包夜一样,都是同行不同路的交情。可能下个路口我们就分道扬镳,毕竟还能丰富我们这一段的旅程。
还有很多很早就来一直潜水的朋友,可能和这位靓仔一样,我们未曾交流,不曾相识,但因为你们还在,所以我觉得这个地方不止局限于小团体拉帮结派,而是一个大都市。尽管有些萧条。









楼主 烈焰红唇龙  发布于 2017-12-14 19:55:00 +0800 CST  
8,@香辣蟹HHY




暴雪将至里段奕宏饰演的保安科长对自己的徒弟说过一句话:人总是喜欢回到他得意的地方。
这里算不算是网上最令人得意的地方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里的很多人都几得意。这里的得意应该是做粤语里的意思解,大体上同趣致好玩有意思差不多。
曾经这里有很多有意思好玩得紧的人,所以这个地方的确很得意。也是一直有不少老人经常回来看看的原因。
蟹仔就是这样的,他很少发心情贴或聊天贴,一般都是大长篇大盘点,动辄几千字不辞辛苦的码字,再不就是图文并茂的解读。肯这样做的人得有这样的精力和兴趣,而他很少以此自诩。大多数时间都是看他搜刮耀扬秋生等人的陈年旧闻,乐在其中,旁人亦不解,所以我看他微博的朋友大多数都是这个圈子里的。做事纯粹,做得开心,看得通透,也就够了。
他不是不喜欢不会发心情贴倾诉,他一细腻起来也有点令人骨痹,可更多时候还是习惯于他对耀扬的关注痴迷,对秋生镇宇启华等人的戏谑,似乎在这些谈资中,才让人发现外形俊朗的他,有着几分狂狷的性情。不走近你以为这些是闷骚,走近你才发现是趣致,是好玩,也是得意。
真正好玩的人,回到哪里,一样都觉得几得意。


楼主 烈焰红唇龙  发布于 2017-12-15 16:40:00 +0800 CST  
7,@孟天007




这两天发生了一些事,就没有更新。 在这里写上小孟是想说声迟来的抱歉,数年前的港吧大计划里做人物构图和史记的这两个小长篇,都承诺过为他单写一小章,然而还是因为自己的选择性遗忘,未能成文。
等到这次写小孟的时候,我竟已完全生疏,不知如何下笔。简直是对自己伪善和矫情的最大讽刺。 记忆中的小孟,观影范围很广,尤其喜爱银河映像和刘青云。比较寡言,吧友对他的最大印象可能就是他本人的观影日记贴,继续观影2016。里面记录范围之广,在一般人之中,算是非常可观。之前他也有参与对老港片的讨论,说话感情色彩不浓,可跟他聊过的人才会知道,平淡的话语中包含一颗热爱港影的心。
这样的吧友在如今低潮之时,还能笔耕不缀,继续发帖,足以令我们一众龙套欢欣。




楼主 烈焰红唇龙  发布于 2017-12-18 19:52:00 +0800 CST  
6,到河边去骑河马


不知道以后刷港吧的时候看不到河马标志性的心情贴是什么感觉,就像没看到Home定期的杂文和影评一样。
几年前的史记已经写过她,然而到现在的元老吧友,基本上花落离枝零零星星。我由小溪聪哥口中的小龙变成了小保和彬基等人嘴里的老龙,只有河马还是那个众人喜爱的小河马,大粑粑。
说来倒有点恶搞,这么多年来对河马的印象和感觉变化太大,弄得很多时候都怀疑这是认识的她吗? 最开始进吧那两年我一直以为她是男生,包括这一点不断地误导了后面许许多多的吧友。直来直去,敢怼人,喜欢小春的鸡爷。搁那会这些元素拼凑在一起就是一个放大版的另一个吧友,小C或者C基。 再后来闹完笑话后,发现她不过就是一个萌萌哒、人畜无害、没什么见解(刚进吧时见她发言很少,不多的言论大多都是为某某打call之类的意思,就这么以为)的港吧团宠。时间越往后,吧里大大小小的事发生的越多,也越丰富了我的认识。 再者,人都是复杂感性的,哪有那么容易动辄就标签化扣帽子,而我们所认识到的,往往都是我们眼中所希望呈现的或者心中渴望表现的那一面。 至于真实如何,反倒不那么重要了。
写到这里,又想起彭浩翔拍摄完电影之后给天宫真奈美写过的一封信:
他说你最近胖了,我不知道為甚麼,忽然间有点不开心,因為我认為,他不应该对我认识的人这样评头品足。我们的人生,如浮萍般相遇,既偶然,亦难得,没有比活得开心来得重要,不管你将来的计划是甚麼,我仍衷心的祝福你,也希望有再次遇上的一天。





楼主 烈焰红唇龙  发布于 2017-12-19 11:29:00 +0800 CST  





grd百度,别的不说了,就这样吧。

楼主 烈焰红唇龙  发布于 2017-12-30 16:26:00 +0800 CST  
4,剑出人还归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几百年下来快成了显规则。
港吧这个江湖里应该是不存在左中右的,我感觉大部分应该都是中,就剩下home一个地富反坏右,还有我这个毛左。
言归正传,其实来这里这么久,撕过不少次X,也掐过对喷过好几次。有印象的后来都走了,没印象的则被后面一拨生力军拍到浪里。
剑出这位仁兄给我的感觉和以前的faguoha、白金手指极为类似,还有后面的不知道是粉红苏打还是哪位,都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主,当然,在争论方面就没有饶过人。
有段时间,吧里有几位非常抢眼的兄弟,经常在风口浪尖上顶风作案,像骑龙珠,郑伊健寻欢,还有烟台影音等,他们的方式很像笑傲里的武当少林的做法,先给你引出来,后面再将你批判一番,只是有时容易引发众怒,总是不太高明。
而剑出包括以前的白金手指,就高出他们一筹了。虽然有时会给我一种戾气颇重的感觉,但我更相信是那种毕露的锋芒,雄辩不一定要靠恶靠粗口,正如高音未必就是强音一样。


写了这些有的没的,其实只是想借剑出这位仁兄来做个引子,港吧有时也需要一些善辩之士来刺激一下,而且我看港吧也很久没有那些不伤和气却互不相让的讨论了,今晚刚好看到两个,就想起了这位仁兄。 偶尔刺激刺激,鲶鱼效应嘛。


楼主 烈焰红唇龙  发布于 2018-01-01 23:08:00 +0800 CST  
3,陈十三张
既然十三点名要求表扬了,那就成人之美吧。他的温和、细腻又带有一些小傲娇,给我感觉像是港吧的是枝裕和。然而港吧大多数都是大岛渚和竹中直人之流,很少能有几个像小津这样的,所以我有时不能理解文字背后的情感,并谓之曰矫情。
写到这让我想起了之前的一件事,当时我不知道,是知乎上的一个朋友跟我说的。当然有些人可能看到这觉得知乎本身就是一个逼乎,分享你的故事变成了编出你的故事,尽量消除歧视变成了抱团加深阶级固化。这些东西都是用户群体扩散后稂莠不齐泥沙俱下导致的,之前的好多小众app都是这样。 那个朋友也跟我感叹这些改变,但他更多的是针对我之前的一些文字,他说的是看了小王子的时候左边的女生一直吃着爆米花不停刷手机拍照还许多次莫名笑场。右边的男生却是安安静静看完,全程没发出什么声音。
散场后,大家一起讨论电影。那个女生说:“我好喜欢这个电影它台词都很经典,而且配乐画面都很棒我要发微博朋友圈要去豆瓣点评。”那个男生只说了一句:“我很感动。”
显然我朋友的意思是女生矫情做作,相比之下男生更为实在。我当时反驳了,说你怎么知道女生没有真的被感动,发豆瓣点评可能只是一个标记,除了观影习惯不好公共素质欠缺外,并不能说明什么。他显然没有被我说服,我也没指望说服人。很多人在评价一件事之前,心中就已经给这个事定了性,预判立场,事情未清楚,站队先行,跟着帽子便接踵而至,最后标签化就顺理成章了。
home以前聊天说过一句话挺哏,搞文艺又不是搞破鞋。 是啊,文艺这东西本来就是很大众化的事,但你最后搞出来的结果是很小众化的,自己喜欢自己搞就行了,那才叫爱好。而不是我自己喜欢搞,还整天嚷嚷咋没人理解我老是误解我啊,一点小东西引发大感想也没问题,但一惊一乍的还到处晒到处宣扬自我标榜就过了。和韩寒年轻时说刘墉的短文一样。
写到这,我大概才明白,合着这么多年,我一直把十三当成是刘墉张小娴,然而他谁都不是,他就是陈十三张。
就这样吧,我还记得我们的三年之约。



楼主 烈焰红唇龙  发布于 2018-01-02 22:51:00 +0800 CST  
2,homealone





我此时生活在一群年轻人当中,他们似乎有比我高得多的天赋。他们能写,能画,能谱曲,才能引我妒忌。他们具有的艺术鉴赏力和批评的本能,我已经不寄希望能够获得了。这些人当中,有些已经离世,没实现我所认为的他们曾许下的诺言;其余的则默默无闻地活着。
现在我明白了,他们所拥有的全部,就是上天赋予的青春创造力。写写散文和诗歌,在钢琴上弹出几支小曲,描描画画,这是很多年轻人的本能。那是一种形式的戏剧,只是出于年轻时的精力旺盛,并不比儿童在沙子上建造城堡更有意义。我怀疑是因为自己的天真使得我去钦佩朋友们的天赋。如果我不是那么无知,我本来可能会发现自己看来那么有原创性不过是他们的二手货色,他们的诗歌和音乐更多的是源于好的记忆力,而非来自生动的想象。
我想要说的是,这种才能如果不是普遍的,也是普通的,人们从中得不出任何结论。青春就是灵感。艺术的悲剧之一就是广大的人群会被这种短暂的丰产所误导,而努力投身于创造。等到他们年长,创造力便弃他们而去,他们面临的是漫长的岁月。到那时,不适合更乏味工作的他们,绞尽脑汁要获取他们的大脑无法给出的素材。我们知道那有多苦,不过他们总算幸运,能以一种同艺术相关的方式谋生,例如从事新闻工作或教书。
毛姆《总结:毛姆写作生活回忆》


怎么说呢,贴这么一大段上来,我觉得算是很贴切地描述对home的一个大概印象。这个印象是从刚认识到现在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大体上没有太多变化。
我的朋友圈里曾有过一群人,搞创作的或者写公众号的,很多时候他们都能在有限的精力里想到无限的创意,妙笔生花,文风机灵,字里行间风趣,偶尔带些讥诮,三观也不怎的歪,思维方式甚至会很睿智。这是很讨巧观众的,观众也乐意买账。
可最后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都没有一直走下去,而是改弦更张另觅它路,时而玩票写些不太坏的话,他们又有了其他能够变现的方式。所以他们在我眼中一直是文字爱好者,并不是卖文或者说没有水平去待价而沽,他们不是娱乐文字,而是被文字所娱。至多算得上文抄公罢了。
而home与他们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可能没有他们那样的想法,更多时候还是为了兴趣爱好。并一直在自律和自审中努力,不会像我以前的那群朋友里急于变现而吃相难看,什么违心的话也说,一些矫揉的东西弄出来还沾沾自喜。他也有比较情绪化和具有攻击性的时刻,就像我们年轻的时候一直觉得我们都是特别独一无二的,对自己的逻辑方式和做事准则深信不疑,最终会有我们认清现实的一天。而真当我们认清的那时,再回想以前为兴趣爱好所作出的努力,或者曾经血气方刚信心百倍的创作,在时间的广角镜下放大细看,就如同孩子在海边玩沙子堆出的城堡一样,浪头打来,瞬间坍塌。然而这又如何,时间再拨回那个年纪,看自己几十万字洋洋洒洒的艺术品,嘲弄又好,哂笑也罢,也不枉费当初书桌前电脑前认真的那个下午那个夜晚。
在如今这个到处是中产阶级审美趣味和宣扬崇智的时代,各种社交平台上的一个个“罐头作者”,所谓的大V所谓的作家,真的能供给我们营养? 还不如我们自给自足。
所以很希望home能抖擞精神,保持创作的心态和较高的心气,毕竟路真的太远,又太窄,很多时候一动笔就能看到头,赏不赏饭,作品里一览无遗。











楼主 烈焰红唇龙  发布于 2018-01-04 23:23:00 +0800 CST  
1,烈焰红唇龙




多年之后,我应该庆幸自己有个归属,不是魏君子,也不是张小北,半辈子,没有响亮的名号,但这就是属于我们港吧龙套自己的“香港制造”。
来港吧的八年时间里,我的变化太多太快,由一个肄业生变成了研究生,由开始的二人观影再到独自一人再到后来的两个人观影,由近乎贫瘠的观影阅读量完成到另一个数量级的跳跃,由纯粹的打发时间变成到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认识了很多很好的朋友,新旧都有,由素昧平生素不相识到相识相知相敬。
可以说,电影和港吧都带给我很多宝贵的东西,认识了很多优秀的人,有趣的人,了解了不同年代跨度的光影世界。我所得到拥有的,绝大部分都是自己争取的,但也有一些是机缘巧合,或灵光一现受人启发,对此我应该觉得幸运。因为也许有同样的一群人,为了爱好而忽视了主次,浪费了最好的机会。


我读高中之前非常爱看书,嗜书如命,一方面得益于我的家庭背景,有颇丰的家藏,另一方面也感激于我父母的不加引导。而肄业打工之后就基本上停止阅读了,开始了观影,租碟、网吧、手机。。。。地点方式一再更改,自己却取次花丛懒回顾,再也不肯翻阅纸质书。而直到考研中大复试的过程中,见到了一位非常博学强知的女生,才有了一些要好好读书的触动。最近看了看这些年的畅销书排行榜,大多数一无所闻,恍如居于世外,可我不会赧然自愧,才发现,自己的心态似乎是真正地平和下来了。


观影和阅读,这些带给人的美好的体验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而港吧作为一个成长过程中的中间站,提供了一个契机,让我再次走上这条路。我深深感激。
最近看无问西东,里面的祖峰饰演的梅贻琦提出了一个老生常谈的观点:日常的琐事忙碌容易让人麻木,陷入一种瞎忙的怪圈。人不是机器,不可能像齿轮那样无缝对接不停不休地运转。所以你就得面对真实。
泰戈尔说的那段话更像是对如今的大家的赠言:
你们有什么是可以从自己的民族里拿出来,送给这个世纪的礼物,你必须要回答这个问题,你知道自己的内心,你知道你自己的文化,你们史册里最永久的是什么。因此我竭我的志诚恳求你们,不要走错路,不要惶恐,不要忘记你们的真心和真性。


我没有那么伟大,我也自知资质平常,所以我很清楚这个真实是什么,就像我知道光在哪里。而这个发光体,和万千龙套一样,都是来自于这个令人爱恨交加的地方。港吧。

楼主 烈焰红唇龙  发布于 2018-01-21 20:42:00 +0800 CST  

楼主:烈焰红唇龙

字数:6003

发表时间:2017-12-14 03:0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28 01:49:11 +0800 CST

评论数:428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