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届金像奖观后感】未曾离开的香港电影

(1)
今晚四方问我要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实况直播网站,我去问朋友们拿。
开始确实没有想看的,只是给四方找到了以后,自己就临时起意,也点开看了。
感觉就是四个字,哀觉其乐。
在星光熠熠、一片华丽的背后,这越来越似一个小团体的自high了。
得奖的片,大多在国内受众很窄,而内地又不许正规引进,种种意味,都证明一个意向:不听话,你们只能自生自灭。
我小学的时候,看金像奖的中央台直播,一面听不懂,但是一面又激动的要死,全家都在电视机前观看,我还记得那次是周杰伦得金像最佳新人,我妈妈还说:整场人里就他口齿最清晰。
那时候的电影,参选人,家人都会认识,而这点在现在的金像奖这里,要削弱了很多,我们只能保证颁奖人脸熟。
一种盛世不再的惶恐。
这种感觉,在看到楚原得终身成就奖时,最为强烈。
楚原先生在领奖台上,说起自己旧日的高峰与低谷。在八十年代,他已经拍了一百多部电影,屡破票房记录,行内叫他“楚千万”,却在中年过后,由于票房号召力下降,被公司老板指着鼻子骂“你不懂电影,不懂戏剧结构”,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我不敢想。

(2)
我想我这个年纪的人,大多都有对香港电影潜在的热情。
它就像是一碗三鲜伊面,对中国人来说,是特定年代的产物,而且享受的过程,是“不足以为外人道”的。因为没有切身的体验,是无法感受到它的魅力,以及曾带来的震撼。
当得奖主旋律与死板的假娱乐片充斥银幕的九十年代,大陆悄悄铺满了港产片的海报,虽然引进的多是古装片,而且思想主题要求“正派”,但还是有一些特殊的东西存在,是我们以往见不到的——那就是娱乐。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黄飞鸿之狮王争霸》、《洪熙官》、《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等等一系列内地出景,香港出人的“合拍片”,教会了当时的内地人,原来电影不是政府宣传片,不是负责写观后感的作业模板,它是用来愉悦人的。
在整个九十年代,香港电影带给大陆人的惊喜,是无以言表的,虽然它常常是以盗版碟的形式出现。
香港电影里的经典台词,直到今天,还被人津津乐道,反复的出现在各种三流拼盘网络大电影当中。因为它已经根植成了一种文化习惯,虽然香港以前经常被嘲笑为是“文化沙漠”,但实际沙漠里的绿洲,更美,更独特。
(3)
好可惜,今日香港电影已经很衰了,喜欢香港电影的人,都变成了小众。而更多嘴上喊着喜欢“港片”的人,一边在网络上怀念着几个代表性的港影人物,下点老三级片跟女友调情,一边跟老铁们去刷快手。
在这个全民低端娱乐至死的时代,香港电影在内地的符号,已经从作品,变成了调侃的源头。
没人再愿意分析香港电影里美女角色形象的改变与女性定位,大家更喜欢看“关之琳被塞了四十多个保龄球”并且以绝密传闻的形式在饭桌上告诉别人,显示自己“懂行”。
也没人在意成龙那些珍贵的幕后花絮,用血泪铸就成的电影,但提起“向华强让成龙罚跪俩小时”,一口一个“还是强哥**”,阿Q的同宗精神显露无疑。
加上一些政治问题、市场问题,香港电影似乎已经销声匿迹,成为了一种边缘化的地区电影,除了童年回忆与八卦旧闻以外,它似乎一文不值,甚至还有类似《我们终于与香港不告而别》之类的鸡汤扫墓文,来讨巧的缅怀那个过去的时代。
但真的是这样吗?
实际上,这只是一个表象。在中国,在内地,香港电影永远都会存在的。
因为它早就深深植根在每个国内电影人的心中。
也许没有那么纯正的香港电影小作坊存在了,可是里面的大工程师,却组成了华语电影不可分割的大局,纯主旋律电影《红海行动》,内地30多亿票房,思想伟光正,三观很强国,但领衔做执导的,还是当年的“殖民地”小导演林超贤。
而周润发、周星驰、成龙,甚至一些曾经颜值很好的女星,也一样有大批的拥趸存在,只是散落四周,无法汇聚成一股力量。
但是又如何呢?
的确,内地的娱乐行业已经越来越自主,有很成功商业的ip,比如《盗墓笔记》,比如《唐人街》。大家各有各的喜好,没有高低之分,但各司其职,你们有小鲜肉,我们有养老院,大家都很公平。
香港电影从来不曾远去,也许它有日彻底变为华语电影,也许它的卡司经已老去,也许,我们小时候看的片,00后不会再看到了。
但不要紧,因为只要你知道香港电影对中国人曾经的文化塑造,在看到以后所有热闹、精彩的华语片时,都会想到它的影子,它们每一部都不是港产片,同时,它们每一部,都系香港电影。

全文完。


楼主 HomeAlone丶  发布于 2018-04-15 23:51:00 +0800 CST  

楼主:HomeAlone丶

字数:1735

发表时间:2018-04-16 07:5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12 12:01:53 +0800 CST

评论数:30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