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望长安 2015.07

西安,古称长安,在这片热土上孕育了许多文明,也为这片土地留下了很多故事。 在以西安为中心的渭河平原是中国文化始终传承和发扬的地区,西安历史文化的完整性持续的存在影响着中国。 如果谈论世界史不提西安,那么基本上判断这不是完整的世界史,如果谈论中华文明不提关中平原,那么肯定纯属于扯淡。西安在中国史和世界史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作为拉开世界史大幕的主轴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它始终以卓尔不群的魅力影响着世界和中国。

首先,从其宏大的历史文化和伟大的创造力谈起,贯穿整个渭河平原的历史大事来叙述。便可知西安的影响力。

70万年前在西安附近生活着蓝田猿人,这是北亚最早的直立猿人。20万年前大荔县生活的智人,是中国最早的智人之一。六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也是发源于华山脚下。据传说华夏和中华的华都是从华山得来的。这些考古的证据都说明渭河流域始终有人类的足迹。人类的踪迹从这里走了几十万年始终没有中断。从仰韶文化的最初形态,从渭河平原到后来范围扩大影响几个省份,中原文明开始露出曙光,与中国南方的文明日月同辉。

从"中华祖母"华胥这个母系社会的首领,到羲皇娲皇故里天水,再到炎黄部落,这些上古时期创造中华文明的初祖都曾主要在渭河流域创造他们的文明。从尧舜禹到夏商周,这里也理所当然的在华夏文化的见证。

西周开始这里就是中国两千年时间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直到五代十国。在中国的政治中心不断东迁以后,封建社会开始走向衰落,直到大清帝国灭亡,标志封建帝国的终结;但是封建社会曾经最有活力最富张力的时代还是长安时代。一个个伟大的政治家从这里走出,一批批文人能士在这里施展抱负,一次次伟大的改革从这里开始。在这里,历史变革不止是那些大人物施展抱负的平台,也是俗世小人物的精神追求中所向往的理想之地。 大人物与小人物们共同的追求,赋予了时代朝气,长安焕发出勃勃生机,以至于她走得很远,影响了整个世界。


辛亥革命打碎了封建思想的美梦,五四运动又开始着中国的造梦运动,这个时候大江南北的文化学者们都在忙着整理中国文化,文化非常繁荣,这时中国共产党也在社会中萌芽成长。这个潮起潮落的时代勾勒出跌宕起伏的人生、团体和国运,在不同的势力碰撞的时候抗日战争打响。在抗日前夕,张杨主演的西安事变改变了国共内战,西安以及延安对于中共历史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时期。在此后的岁月里陕甘宁的中共中央与国民党共同御敌。日本投降以后内战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角逐,解放前夕,在延安驻扎了十三年之久的中国共产党完善了很多政治、文化、经济上的措施。这个漫长的时期是中共和延安人民共同创造新社会的时候。这个时候中共的新文化已经萌芽。曾经中国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古朴浑厚充满活力的延安与这次新文化发生了紧密的关系。陕西,不失其时的跟共和国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从延安走出来的中共就像从汉中走出的刘邦一样,羽翼丰满,开始振翅高飞。


回望历史,这里从来都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文化革新的历史重要关头,陕西都在参与着历史建设,以其强大的文化生命力在推动着时代的步伐。曾经与”北京人“相近时代的蓝田猿人,曾经与丁村人、马坝人相近的“大荔人”,曾经母系社会中国的“始祖母”华胥,曾经影响华夏的仰韶文化源头的半坡遗址,曾经引领华夏族的炎黄部落、曾经夏商周时代的集大成者丰镐二京、曾经影响世界进程的秦皇汉武隋文唐宗、直到现在的共和国文化新的生命力。以西安为中心的渭河平原再到更大范围的陕西,一直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强大的生命力始终见证着中国文化的发展进程,延绵不绝。


---贡献: 从华胥在这里生活开始,注定了此处的不平凡。这里千年万年以来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黄帝引领“炎黄部落”大一统中国是中国第一次的大融合;西周总结了夏商周的文化,使得西周出现了奴隶制繁盛时期,华夏族在此成熟;秦朝第二次大一统中国,是中国在政治上过渡到先进的封建制;西汉总结了周朝至秦汉的文化,政治文化的强盛造就了“汉武盛世“,国民开始有了民族意识国家意识,中国形成了理智的民族国家;隋文帝大一统分裂几百年的中国,这个时候罗马已经四分五裂,这是中国的第三次大一统;唐朝总结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文化成果,文治武功发展到了又一个新的阶段,理性和个性并存的文化在唐人身上体现。见证着几千年的文化中长安政权一直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三次大一统(黄帝(政权根据地不确定)、始皇帝、隋文帝)、三次文化阶段式总结(西周、汉、唐)、三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世(”成康之治“、”汉武盛世“、”开元盛世“)使得中华日新月异,博大精深,文化成果丰硕。

楼主 春生慢_yf2333  发布于 2016-05-09 21:57:00 +0800 CST  
上 --- 遗风


西安,中国民族发祥地之一,中华文化杰出代表。西安位于秦岭山脉北糜关中平原,依赖关中地理屏障,曾经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着巨大作用,首先介绍关中平原这个孕育文明西安的地方。说起陕西,西安东边神话宝莲灯的华山、金庸写的华山派或着南部重阳宫、钟馗故里,陕南的汉中张良庙、张骞墓,或者西部钓鱼台、封神的拨仙台或者北部的陕北民俗革命圣地都不太重要,它们共同的影响力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果说西安以十三朝古都文明,那么陕西的十三座墓葬在中国历史上也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如果仔细考虑这十三座陵墓的主人的影响力,就会发现他们的每一位对中国的影响力是举足轻重的。

黄帝陵:”天下第一陵“黄帝陵 是轩辕黄帝的陵墓,为中国历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皇帝的场所,黄帝故里位于河南新郑市。古华夏有熊部落联盟首领,被认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以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因在中华文明中有很多建树,尊为中华人文初祖。


炎帝陵:宝鸡炎帝故里炎帝陵,是炎帝部落最早居住的地方,此后逐渐东移,创造了中华文明。自炎帝部落以后,中国进入农耕文明,尝百草开医药先河等很多功绩,为华夏文明贡献良多,与黄帝被称“炎黄”。

周陵:周陵千年以来被认为是周文王周武王的陵墓,但是实为秦惠文王和秦悼武王的陵。因文王武王陵墓很可能在陕西,所以暂时用“周陵“替代。文王演周易,武王创建西周、周公旦理政为周朝发展奠定基础。 华夏一词创造者与最初指代,西周初期“成康之治”标志着中国奴隶制社会进入鼎盛时期,华夏文明发展的重要时期,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老子墓:楚国苦县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著有《道德经》,主张无为而治,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与后世庄子并称“老庄”。

秦孝公墓:秦孝公嬴渠梁是一位力挽狂澜的秦国君主,是商鞅变法图强的第一推动力,是秦帝国奠定基石的君主。废除奴隶主世袭制的特权,促进封建经济发展,加强新兴地主的中央集权,使得秦国日渐强盛。秦孝公继位秦国新君的时候,"六国卑秦,不以盟之",秦孝公发愤图强下求贤令招募天下名仕,其后与商鞅变法强秦,使得秦国从西部弱国一举成为战国七雄之首。此后秦惠文王逐鹿中原,攻灭巴蜀,占领汉中,使得秦国国土扩大,并且拥有三大良田(关中、汉中、巴蜀),随后秦昭襄王远交近攻,凭借强大的后勤和杰出的兵家白起长平之战大破赵军,奠定秦统一战争的胜利。

始皇帝陵:话说秦国到了嬴政执政时期统一中国的所以条件都已具备,那么始皇帝的功绩多少呢?嬴政执政时期的贡献良多,首先是统一中国,车同轨书同文,对中国后世领土统一观念影响深远;其次将中央集权制推广到大一统后的中国,对后世封建制度影响深远;为统一需要,修灵渠、都江堰、郑国渠等一系列水利工程,这些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水利给中国人民提供了很多福利,而且形成了统一后以长安为中心的道路运输网;将长城连接起来第一次形成具有攻击性的大型军事工程,长城是一堵墙?它跟城墙、关口功能差不多,准确的说是军用高速公路。若敌来犯,必定以最快的速度支援前线,打击敌方。让我们来一段虚幻的想像:在秦朝强盛的时候,以长安为首都,在与它不远的北方有一条军用通道,通过秦直道到达长城,以长安为中心东西兼顾的快速军事打击系统形成,而长城则是重要的通道。先进的武器、军事理论和运输能力保证了帝国强大的军力。此时,长城不仅是一座墙,一条高速公路,而更像是盘踞在中国战事前线具有强大威慑力的一条中国龙。

长陵:刘邦,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出身的皇帝,大汉王朝开国皇帝,承接中央集权制,废除秦朝苛政。使四分五裂的中国统一起来,凝聚民心。对汉民族的形成、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突出贡献。

茂陵:刘彻,开创汉王朝军事最鼎盛时期,改革政治,加强统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首开丝路,击溃匈奴,征服西域,吞并朝鲜。首创年号,兴太学。

法门寺:释迦牟尼佛佛指骨舍利安奉之地,皇家寺庙,世界第九大奇迹。出土两千多件大唐国宝重器和数件佛教至高宝物。文化内涵丰富,见证了中国茶道文化、瓷器文化、中西文化交流和佛教密宗唐密曼荼罗结界。本来释迦牟尼佛舍利安奉地很多,但是随着岁月的磨蚀,很多不太出名。其中法门寺于唐朝最知名,被唐代尊为皇家寺院。此后为释迦牟尼佛舍利安奉知名地点。

泰陵:隋文帝,隋朝开国皇帝,在位期间灭陈国,成功统一了严重分裂数百年的中国,击破突厥被尊为“圣人可汗”。开皇年间,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是中国农耕文明的辉煌时期。隋末,隋炀帝开通丝绸之路、兴建洛阳行都、开凿京杭运河,为唐朝盛世打下基础。

昭陵:李世民军事才能卓越,助其父统一中国,灭东突厥等国,扩充教育机构,笼络国家人才,对外开放,开创“贞观之治”。

乾陵:李治与武则天合葬墓,高宗时期勤政为民,军事上屡有建树,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女皇帝,改国号“唐”为“周”,

唐泰陵:唐明皇李隆基,早年的李隆基勤于政事,经过多年的改革,开创唐朝极盛时期“开元盛世”。当盛世华章遇上绝代佳人,这个多愁善感的老男人开始感情泛滥,书写了绝代爱恋;与此同时,政策上的失误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加上李林甫、杨国忠奸相掌权,使得朝廷人才缺失和腐败,最终导致“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极盛时期的同时为唐衰败埋下伏笔。

上述之十三陵或为华夏之祖,或对华夏文明阶段性发展贡献重大,或帝皇或文化名人。从老子、释迦牟尼、周公和汉武帝,对儒释道文化影响深远、或者说炎帝和文王不断完善着中华文明、或者说黄帝、始皇帝、隋文帝、汉唐集中国独一无二三次大一统两次全盛于一身,为中华文明发源和发扬的重要时代。 陕西的历史非常丰富,但是有一件事情却很是奇怪,使我想不明白。黄帝陵为历代官方祭拜之地,本应该是比较正式的祭拜地点,同为重要的祭拜场所黄帝故里却冠名很多,成为比较出名的祭拜地点。


我想这可能是比较注重其追根溯源的“原创”特点。宝鸡炎帝陵够“原创”了,祭拜炎帝的重要场所却在炎陵县,这可能是注重其最终成就吧。而楼观台为老子晚年活动地方,成就斐然,但是祭拜老子的地方出名的又在老子故里。 我琢磨了很久,不知道什么原因,为什么陕西那么多文化地区,在祭拜方面总是擦边而过?好不容易想着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塔够出名了吧!内涵丰富,但是佛教菩萨四大道场,灵隐寺等寺庙却很是搏眼球。中国大乘佛教八大宗派,除了在陕西的六个祖庭比较没名气外,天台宗和禅宗祖庭都是比较出名的祖庭,白马寺更是有中国佛教“祖庭”之称。终南山道教祖庭重阳宫为道教圣地,但是道教之外,它的地位到底有多高呢?如此差距只能说陕西丰厚的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楼主 春生慢_yf2333  发布于 2016-05-09 21:58:00 +0800 CST  
---安史之乱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当玄宗在深宫深情思念时,常常自言自语,就这样郁郁而终。自此,安史之乱的六个人都死去,只有玄宗一人善终。

安禄山、史思明、李林甫、杨国忠、杨玉环、李隆基等六人是安史之乱的主要人物,其事情发展的主要路线是玄宗怠政任用李林甫、杨国忠先后为相,李林甫在职期间以权谋私长达十九年,杜绝言路,排斥忠良。杨国忠在任期间只知道搜刮民财,以至群小当道,国家人才缺失,朝政腐败。于此同时军力部署外重内轻,使得中央之外军力尾大不掉,内部朝廷奢靡之风盛行,外部边区胡化严重。被朝廷疏远的人才都被排挤,其中最为出名的是李白、杜甫。李白忙着喝酒,杜甫忙着写诗,都在抒发愤懑之气。李白是个有才气的人,在朝廷不被重用,但始终也算是吃香的喝辣的。或出入妓院,或与朋友拼酒。杜甫就不同了,整天忙着躲难,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看见别人的骄奢淫逸,仇恨值爆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李杜虽然知道社会黑暗,但是也是无能为力。安禄山与杨国忠的矛盾逐渐深化,终于安禄山率兵南下以讨伐杨国忠的名义叛逆谋反。而在作战期间玄宗又听信杨国忠谗言,导致战争失败,只得出逃长安。在马嵬驿时杨国忠在兵变中被乱刀砍死。杨国忠自私自利导致安禄山起兵原因之一,在战争期间又因宦官诬告处斩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本可凭借函谷关天险死守,因为与杨国忠有过节,被杨国忠借刀杀人,最终都城攻破。看看整个过程,玄宗后期手底下都是这些自私自利的人,导致大唐最强大的军队倒戈,刺向帝国心脏的凄惨一幕。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甲午战争,在朝廷腐败的同时军队也在腐败,李鸿章的外交一手促成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当战争爆发时,明明是败仗却上报胜仗邀功。在一次次被击败后朝廷才知道真相,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用英雄联盟来解释,就是1v9的游戏,谁能有多少能耐呢?朝廷的极度腐败在于人才缺乏,而人才缺乏又在于专权跋扈的掌权者,历史总是那么的相似。 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国开放包容盛唐之风不在,唐朝全盛时期的瞬间衰落以及此后的五代十国深刻的影响了宋朝统治者,宋朝走向了重文抑武的极端。比如唐朝军事外重内轻,而宋朝则是内重外轻。秦汉隋唐崇文尚武,特别是唐朝出将入相文武合一。宋朝重文抑武,中国文武分途,从此中国尚武之风大大减弱。

宋朝国策受到影响,重文抑武致使弱宋一直处于外族侵扰,最终亡国;外族政权第一次执政中华,元朝对汉族的种族歧视严重,明朝闭关锁国,而清朝这个第二个外族政权集元明之大成,闭关锁国加民族歧视。正是从闭关锁国开始,世界发生着剧烈的变革,此时中国脱离世界,自认为天朝。中国的发展从元朝开始的种族歧视,致使人才选拔和社会发展扭曲,国家发展缓慢。明朝闭关锁国,虽然有郑和下西洋,那只是为了解决明朝的财务危机,从那以后每况愈下。而清朝的种族歧视更加阻碍国家发展,汉人政权旁落,而满清又只顾家族,使得马背上的强大民族最终软弱无能,日渐落后的中国在人才方面和汉人权利上的严重畸形。直到农民起义,曾国藩汉人将领平叛以后只得急流勇退,防止朝廷猜疑。而李鸿剿灭章太平天国、平叛捻军等”功绩“(中国西北的村子叫做堡子是因为平捻军时建的防御型工事),兴洋务、建海军。在中国是了不起的大人物,有卓识远见,也只是个”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军事家。为什么从隋朝都有了科举制,而在清朝时期都不是任贤用能呢?中国的衰落,与闭关锁国、种族歧视、军事不振脱不了干系。而软弱腐败是上述的因种下的果。

而在此论事只是想表述中华民族团结的意愿,民族歧视拖国家后腿,最后在这块领土共同居住的各族人民无一幸免。即使以前有过战争也算是民族合并的内战,只有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中华民族才会更加强大。

楼主 春生慢_yf2333  发布于 2016-05-09 21:59:00 +0800 CST  
中 ---长安
看洛阳,看洛阳,看洛阳兼看阳落,看阳落,看阳落,看阳落后看洛阳; 望长安,望长安,望长安时安长望?安长望,安长望,安长望处望长安。 长安洛阳,这两个姊妹城在千年前宋朝建立后,身价一落千丈,曾经两个都城沦落成地区重镇。也许是长安真的支撑不起一个首都的消耗,也许是江南经济和东部经济超越了长安,这个曾经被称作“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发达地区,在唐末的战乱中已经疲惫不堪
。再也不能跟中原和江南一争高下。丝路陆路如同断流之水,经济不能再和当年一样汇聚于长安洛阳。衰败在所难免,中国历史上贡献良多的“长安政权”土崩瓦解,从此一蹶不振。
历史中的“长安政权”没有江南的多愁善感,没有中原的温文尔雅,而是自强尚武的硬汉气质。清晨、清风、细雨、微凉,每当这个时候,只要我醒来就会被这种氛围感染,接着就会从被窝爬出来,读读书或者写点什么。边思考边眺向远方的农庄,雨季或者雪季的关中平原非常美丽。从自然景色上来说,水量充沛年份的关中不输任何地方,从白鹿原或者少陵原或者楼观台或者马嵬坡,无论哪个地方去看平原都有一种君临天下之感,这时的天下沃野千里,交通发达,景色宜人。不觉让人想起千年之前,正是因为关中农业的发达和几千年长期作为中国的重要城市的基础,在一次次重要的历史关头,才被赋予独特的历史使命,长安也不负所托,在中国历史上一次次“领衔主演”。


从西周的建立,“长安政权”正式开始了她的辉煌,分封制、井田制、宗法制、礼乐制在西周发展成熟,对后世影响深远。封建制西周“成康之治” 标志着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 战国时期“长安政权”的秦建立封建制,后来由嬴政推广至全国,中国从此进入封建社会。汉朝开丝路,兴太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民族和汉文化形成。隋朝时期隋朝确立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一系列的政治成就最终催生出盛唐气象。至唐朝,中国又一次迎来继汉朝以来的全盛时期:政治开明,世界经济中心,文化昌盛,艺术璀璨、军事强大,民族平
等,宗教自由。承东启西、通南达北、攘外抚内,雄踞九州之曜,气吞八荒之势,囊括御宇之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过百万的城市,成就中国封建最大的都城:唐长安城,也是汉人政权里疆域最辽阔的朝代(1240万平方千米,龙朔年间)。


当我们谈到历史的时候,总有“长安政权”的身影,”长安政权“创造出周、秦、汉、隋、唐等古代强盛帝国,使得中华民族在世界知名,
也为西安赢得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的美誉。而在此之外,“长安政权”一直在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战国时期我们所尊崇的屈原,是一位不世之才,却被秦国攻下郢都,自杀殉国,是我国伟大的爱过诗人;荆轲刺秦王未得手,被害身亡,体现了其伟大的英雄品格,不畏强暴,孤身赴秦;信陵君魏无忌,率众国两次大败秦国,为战国末期四大君子之首。却被秦国离间计所害,死于魏国,十八年后,魏亡;西楚霸王项羽,是秦末豪杰,起兵伐秦,被刘邦所败,死于垓下;淝水之战中东晋遭受前秦侵略,风流宰相谢安大败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为东晋赢得一百多年的太平;北齐兰陵王,以邙山之战大败北周,扬名天下,士兵为其所创的《兰陵王入阵曲
》史上留名,可惜被高纬所猜忌,赐死。数年后,北齐灭亡;陈后主陈叔宝,才华横溢,却荒废朝政,被侵略者北周所败。我们所谈到的“长安政权”总是感觉那么的霸权主义,历次在乱世中充当侵略者,以强权的形式存在,正是“长安政权”这样的武力征服,才使得中国在屡次的分裂中得以重新统一。

如果是德国历史学家看到长安的历史,估计会嫉妒。精心筹划的欧罗巴合众国,在一次次进展后却不能合并欧洲大陆,原因可能很多,但是与英美的屡次”打击“脱不了干系,美国怎么能容忍一个这么庞大的西欧统一? 强大的西欧会威胁到美国的地位,以国家利益最大化,欧洲不能统一。统一西欧恐怕永远是德国一个沉重的话题,好不容易屡次维持的局面却总是被破坏。回忆当时的普法战争,也许是德国的骄傲,俾斯麦大败法国军队,曾经不可一世的拿破仑时代的法国是多么的辉煌,但是此时德国统一大典却在凡尔赛宫举行。统一这个话题往往是宏大的,并非国内兼并战争那么简单,而是强大政权内部兼并与外交的总和。

在”长安政权“的一次统一未遂的例子中明显看到,统一不是说说而已。前秦军队苻坚,这个第一次统一北方的非汉族政权,在淝水之战中被大败,随即灭亡。本人并不反对少数民族执政,只是厌恶那些为了少数着利益而专权的民族歧视,这样只会拖国家后腿。从建康建都史中看,建康政权并不热衷于北伐,虽有桓温三次北伐,但是对北部没有根本性影响。宋朝将领岳飞北伐,也只是短暂的胜利。试想,在历史中如果没有长安政权的强势统一,今天的大一统的观念和辽阔疆土又从何谈起?

隋朝借助经验,在灭完北齐以后,分裂突厥。万事俱备以后精心布局,最终统一中国。秦奋六世之余烈,以一挡六,强势统一。对中国的历史影响深远。”长安政权“在中国历史上两次大一统,使得中华民族傲然于世。艺术家们说书“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都只是艺术,而背后使得中国始终有统一意识的非秦皇汉武莫属,二帝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贡献非同寻常。非隋文唐宗可以企及,更不用说后面的皇帝。始皇帝兼并六国,车同轨书同文中央集权,而汉武帝伐匈奴通丝路独尊儒术使得中华民族有骨有肉。“长安政权”一系列的政策巩固统一,使得中华民族没有像罗马帝国那样四分五裂。至今形成广阔国土和统一观念的政治传统,民族意识。

楼主 春生慢_yf2333  发布于 2016-05-09 22:00:00 +0800 CST  
---辉煌成就 说到长安,不得不提的就是洛阳,如果把长安洛阳合并,那就是整个中华文明最集中的发祥地、发扬地。由此可见,洛阳对于中华影响之深远。但是,长安在历史上的贡献却比洛阳多很多。

制度:长安以征服者的身份,屡次建立新制度,使得中国的制度文明于世。无论是西周时期完善的奴隶社会、秦国完善的封建制、西汉完善的汉民族制度、隋朝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时期开放的制度都对中国的影响非常之深刻,也对世界产生影响。长安屡次开创制度之先河,洛阳承之。继承与发扬之间,多了些默契,长安却有首开之功。

经济:汉唐的国际影响力中包括长安洛阳的贡献。丝路首开在西汉,东汉经营,隋朝时期洛阳修京杭运河,为唐朝之兴盛打下基础,意义重大。唐朝继承隋朝遗产,经营到极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彼此影响下早造汉唐盛世。在汉、隋、唐的历史中均由长安开创,并且执政时期较长。所以其经济上的影响力远胜于洛阳,却与之密不可分。

政治:长安盛世多,如”成康之治“、”汉武盛世“、”开元盛世“,就这三个盛世,使得长安的为众古都之最耀眼的明星,也是长安文明的原因。 此外还有“文景之治”、“开皇之治”、“贞观之治”。
文化: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的文化熏陶是中国文化的里程碑式进步。”长安政权“使得中国从一个懵懂的文化时代进步到理性的时代,那个时候百家争鸣的同时世界其他地方的理性之光也开始萌发。从西周的礼乐到大秦的法制,从西汉的鼎盛到大唐的包罗万象,无不是中国历史的里程碑,从西周到唐,先后有十三个政权建都于此,总计建都时间1077年,中国古代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古都,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都城。被列为四大古都之首,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长安政权”时期的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 洛阳在文化上也很是繁盛,从夏朝到唐朝,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在此见证,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中国古代神话多传于此,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河图洛书”就出于此。对内长安是影响中国最深刻的古都,使得中华文明发生了急剧变化;洛阳是影响中国较深远的古都,两京都共同创造出中华文明。 对外,长安西汉时期对世界产生影响,长安唐朝时期的文化为开放国际化文化,长安同时也是当时世界国际大都市。对比起来,长安更加有价值且更有国际范儿。

百家: 中原出文人,中华文明历史中屡有例证,中国道家、儒家、释家起源于洛阳,法家、纵横家、兵家多在中原流行。道家虽出于洛阳,函谷关是西周所修,出名于秦国,无论是尹喜还是函谷的道家五千言都是当时"长安政权"辖区,楼观台同样是道家发源地之一, 且是老子晚年活动处,羽化于此地;儒家起于孔子在洛阳问周礼,一方面周礼完善于西周一方面儒家于西汉汉武帝独尊儒术,在政治上儒家实践地在长安;中国佛教源于东汉洛阳白马寺,到唐朝达到成熟形成影响东南亚的中国汉传大成佛教八大宗,其中六宗祖庭于西安,原因与四大翻译家(鸠摩罗什、玄奘、不空、义净)都久居长安有关,且四大翻译都圆寂于长安,三位葬于长安。除此之外,长安也是商鞅变法、张仪合纵重要的实践地。

长安、洛阳为中国著名的两大古都,在许多方面二都相辅相成,最终政治地位一起衰落。 长安对世界的影响力和贡献也比较突出,从秦朝时期,外国人称国人”秦人“,汉朝时期以后称国人”汉人“,唐朝以后称国人”唐人“。这充分显示出“长安政权”对于外部世界的影响力。与开罗、雅典、罗马并称世界四大古都。

政治:长安与罗马于古文明并称”西罗马、东长安“,长安在世界政治方面影响力分为汉唐两个时期,见证着便是”丝绸之路“陆路,作为东西文明交流的重要手段,丝路的开通与中国外交有重大的关系,丝路上的交流实际上是中国政治力量的外部扩张,整个丝路沿路有
许多国家,如果没有强大的国力作支撑,丝路很难保持安全和长期通畅。所以说丝路便是长安对世界的影响力。由中国发起的世界文明发展交流会,主要场所就在长安,中国也成为“丝绸之路陆路为中心”时期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之一。说道世界四大文明古都,我不知道它们的评定界限是什么,但是”长安政权“从公元前1046年就开始深刻的影响中国的历史进程(连续影响,从西周时期中国结束了”不问庶民问鬼神“的时代)到公元900年的2000年间,应该超出了所谓的文明古国的时代界限。超出的这一部分,中国又是在影响着世界。所以在世界上”长安政权“不仅是世界文明古国。 经济:中国的经济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特别是宋朝时期的经济规模。长安也不例外,在经济活跃的唐朝,与诸多国家发生贸易往来,而且制定世界贸易规则,是世界的经济中心。在经济来往的同时促使人类进步,维护世界秩序和地区安全。


文化:公元前195年-公元25年,公元580-公元900年的两段时间里长安城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在公元元年到公元1000年之间的一千年内的540年,做为世界上最大的都市。长安作为中国文明及东方文明史上最负盛名的全球著名都城。”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是唐朝时期盛世的写照,在其发展的极盛阶段一直充当着世界中心的地位,吸引了大批的使节与与朝拜者的到来。当时来长安与唐通使得国家、地区多达300个。

军事:在中国的众古都里面,长安应该算是最尚武的。正是因为尚武的传统,使得”长安政权“在屡次的兼并战争中取得胜利,成就了中国秦、隋两次大一统。而这种传统在汉唐时期表现在对外的强大军事打击能力,保证中国在对外的经济、政治、文化的通畅,使得长安在对外推动着国家之间的和平来往,文明交流。而秦朝、汉、隋、唐长安的军事能力非常强大,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秦朝时期的万里长城军事工程,汉朝击败匈奴,隋朝分裂突厥,唐朝灭东突厥,西突厥。 一系列的武力征服,使得当时中国强盛太平,却没有剥削其他民族,彰显出中华文明互睦共处的传统。

宗教:长安是中国宗教重镇,道教祖庭重阳宫于西安户县,佛教大雁塔久负盛名。还有终南山,为修行的最佳地之一。在世界上也出现过奇迹般的一幕。曾经的长安城汇聚拜火教、景教(基督教分支)、伊斯兰教、犹太教、佛教、道教等当时世界著名的宗教,其中
景教传教210年,与唐密等一起绝迹与会昌灭佛。各教徒汇聚长安,没有宗教战争,没有宗教分歧,“百教争鸣”显赫一时,展现出开放、包容、向上的民族精神。长安在世界宗教史上可谓独树一帜,与圣城耶路撒冷悲壮和厚重比起来,长安展现出来的是恢弘大气,体现了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

唐朝在玄宗时期达到顶峰,他本人又亲自为唐朝衰败埋下伏笔。当玄宗理政后中国国力进一步增强,就在这时,玄宗以为已经天下太平无事可干,便开始不理朝政,与杨贵妃天天歌舞升平。此时奸相李林甫掌权,盛世时期的腐败拉开序幕,中国国力达到巅峰时期,便开始暗流涌动,以最快的速度凋亡。开元盛世长达几十年的腐败最终导致庙堂黑暗,安禄山兵变以后,唐朝开始一蹶不振。唐朝末期,本来富裕辽阔的关中平原由于滥伐树木导致关中缺水,再也不能负担起一个首都所带来的压力,终于不堪重负,衰败了。

曾经水草丰茂诗经里面描写《蒹葭》的地方,曾经被张良称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关中平原现在已经破烂不堪,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无论是当下和前景,都被东部和南部永远取代。在多方面的不足之下,终于退出历史舞台,不再扮演首都的角色。这一退出就是身份的一落千丈,不得不令人惋惜,曾经雄霸天下的长安政权在最精彩的时候迅速凋落,关中平原成就了这个“长安政权”,而“长安政权”带给关中人的是一份丰富的遗产和落后的地理环境。直到今天西安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农业发达,工业繁荣,有良好基础的城市。
说西安是汉唐的代表,但是“长安”这个名号被剥夺了好久;如果说它是秦隋的代表,但是没有函谷关的“秦”能算是强大吗?只能说“西安”很多方面不足以代表长安,只是继承了长安的大部分遗产而已。

她出现时就以美艳而惊动四方,在她停留过的地方,都留下了美名和动人的故事。人们乐此不疲的追寻她的足迹,她的每一步总有许多人在细细回味。回忆往日那娇美的声音,倾世的面容,回忆那留不住的款款细步如潺潺之水,轻柔之态似锦云飘飘。每每提起她,总有道不完的话,品不尽的美。许多人都追随她,倾慕她,久久等待她的回眸,天长地久也心甘情愿.。每当她离开万众瞩目的场合,离开众人的视角去短暂休息,总有数不尽的抱怨。终于,她来了,她在逐渐接近,距离模糊了她,只留下纤纤倩影。她迟迟归来,却在众人面前小憩了片刻。这一憩,惊世骇俗!

楼主 春生慢_yf2333  发布于 2016-05-09 22:01:00 +0800 CST  
---西周以来的长安政权的文明演变

人创造了财富,又被财富所累。 人生的价值比名利更为重要。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朝代的开始,从夏至商,中国在不断的摸索适合中华文明发展的方式,历经数百年的历程,走到商末时期国家逐渐迷失方向,事事占卜,而且对于民众也不予关心,"不问苍生问鬼神"。至西周初期,开始有所转变。"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从四大制度的确立,以农业为主导的发展方式开始形成 。中国逐渐摆脱神明,开始回归人间。这时的国家发展逐渐成熟,礼乐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用礼来规范社会。“礼之用和为贵”,这个时候的中国是一个和谐,重视人民的社会。周人在这片土地制定了周礼,塑就了华夏的精神模型。从西周开始的教化民众,到春秋战国分封制导致的列国并起,中国进入理性时代,这个列国纷争伐交频频的时代,各国都希望平息战乱一统天下。然而对于国家怎么强大,怎么治理这些现实问题涌现出来,诸子百家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为中华文明开辟了璀璨的一页。战国后期形成四大家:儒、法、道、墨,秦国在采用商鞅变法后强大,大一统中国,使得国家在制度上和文化上达到了一致性。

到了汉朝经过休养生息后的汉政权逐渐强大,汉武帝击败北方匈奴后汉朝真正强大起来,然后开始与各国贸易友好往来,这个时候汉朝人为自己的国家骄傲,民族意识形成。自古以来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大一统后中央集权制国家此时赫然立世,民族国家形成。这是从西周开始到汉朝时期形成的理性的民族国家。而东汉以后大乱儒家理论已经崩塌,曹操篡位,司马昭篡位魏晋开始出现,加上此后朝代的屡次更迭,使得中国迫切需要一个提升国力治理国家的理念。这时儒释道开始显现,魏晋玄学风靡的同时中国的佛教传播在此时开始加速。从汉末到隋初的几百年里中国的文化方面开始了深刻的变动,如果说汉朝以前是理性民族的的形成过程,那么汉以后到唐朝是任性的个体人性的自觉,其中道家与释家思想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这句对话是人性自觉的胜利。 钟会仰慕嵇康的才华,希望与嵇康讨论学问,但是嵇康因在政治上的意见分歧不想与钟会会晤,即使钟会是名门望族,即使钟会是封疆大吏,即便钟会是
亲自去找嵇康,嵇康还是不理睬,气得钟会含恨而去。这是两个知识分子的独立讨论,没有阶级之间的区别,正是为后世的知识分子的人性觉醒和独立树立了榜样。嵇康在世也是个与世沉浮的人物,在政治上希望有所作为,但是面对谋朝篡位他选择了拒绝招安,与对立政权决绝,最后死于政治上的不合作。但是他对儿子的期望同样是希望他做一个与世沉浮的人。

长达几百年的大分裂最终在隋朝政权强势统一以后,像秦汉一样,隋唐开始梳理这几百年形成的文化,在唐朝的法律、制度、文化层面和个人等多方面都开始对个人关怀,科举制、唐律、学派等催生出一个人性的社会。这时候的中国开始显现出人性的光辉,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个体生命的自觉使得唐朝的繁盛达到一个开放大度兼容并蓄的时代。 秦朝建立之始以嬴政这个名字为代表,显示出民族性,国家性质的文化在大一统以后正式开始,“嬴政”赢得政治上的胜利,这可能是那个时代的代表,理性社会的开始;而在唐朝时期具有代表性和美学的名字李白,显示出个性张扬时代的开始,这个时候政治、文学、文化、宗教、艺术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太宗、玄宗、李白为代表的能文能武出将入相的人很普遍,他们继承的是几千年来的文化积累,既有对社会有责任感的儒士风范,也是一个个性张扬的个体。李白在武术、政治、文学等方面都颇有才气。放到现在既可以做一个安静的大文豪美男子,也可以跨马执鞭做一个战士,还可以上奥运会去赢得剑击奖牌,当然也有才能做国家的智囊。他的理想是理政后使得国富民强,却遇到奸臣当道。无奈之下只能感叹,但是在其他方面他还是一个大才子,在权贵面前从不低头,显示出他伟大的人格,要知道他是那个时代的当红明星,在众多的诱惑下毫不堕落正是一个人精神上的超凡脱俗。他也成为了当时继屈原以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人格上为后世树立了一个高大上的形象。这就是唐朝,这就是李白。

继唐的是宋,宋朝在很多领域也有很大的突破,无论是经济、农业、科技还是文化都有成就,宋朝开始发行纸币,农业手工业非常发达,在科技方面也有长足进步,四大发明在宋朝已经发展成熟。在远远小于唐朝版图的条件下无论是人口、经济规模、科技都胜于唐朝,在小小的土地上养活了上亿的人口,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但是宋朝的重文轻武为整个朝代埋下了祸患,一系列的绥靖政策致使北方民族养虎为患。羸弱的军事致使宋朝成为第一次汉族政权彻底灭亡的王朝。而元朝的武力泛滥征服了宋朝,也使得东方文明开始
衰落。元朝政权用生化武器打开了欧洲的黑大门,东方的科技涌向西方,欧洲开始文艺复兴、经济发力,中国的四大发明使得欧洲发展迅速,指南针和火药使得航海进步和海洋军事进入热兵器时代,造纸和印刷术使得欧洲的开始活跃起来,最终为了贸易而崛起。宋朝军事上的缺陷使得中华文明凋零,为他人做嫁衣。且用一首田园诗来比喻中华民族这个悲壮的时代:
田间雾势翻,抬头夜压山。 天边有残火,烧得余晖颤。
大宋的军事不振导致最终亡国,是它自己把自己推到了水火既济的地步,看看大唐就比较聪明。虽然有贞观之治,但是对外唐王朝始终将自己与外部交流,此时处在火水未济的位置,有军可事、有政可治、有经可济、有文可化,使得唐王朝对外一直是强大而不容侵犯的。而宋、明、清却是将自己置于水深火热,只能说nozuonodie,要是宋朝能将自己对外的角色摆正,出现的结果就大不相同。在当时的国际影响力宋可能会超越唐,这样中国对于世界的影响就更大了,中国对世界影响就会很大了,世界科技交流和经济交流会产生一个更加强大的宋,加上科技支持的军事上争取的版图会使得人口和经济当量猛增,真是风景美如画,想到这里让人扼腕顿足,深感可惜。从中不难看出,道也好易也好,都是讲不同角色用数字表示,而这些数字是活的,可以随意变动,就看当权者有木有意识。

然而,从历史中看,除了长安政权,好像其他的政权都没有这种魄力,历代的大一统都由长安完成。从近代开始,屈辱撞的中国封闭大门一个窟窿,中国才不得已对外摆正姿态,直到现在中国还是像个小树,在茁壮成长,生机勃勃,选对了方向是多么的重要,在军事上中国也需要强硬来为中国保驾护航。

楼主 春生慢_yf2333  发布于 2016-05-09 22:04:00 +0800 CST  
----长安崛起


在中国的众多次政权竞争中,为什么总是长安脱颖而出? 在屡次的对外竞争中,为什么是长安站在了世界的舞台? 在中国的文化发展中,为什么总是长安会深刻的改变国家的规则,在一次次的蜕变中使得中国愈发强大?从“长安政权”诞生的时候,就一直有一个威胁,那就是戎狄,从西周到唐朝一直是这样。西周时期,解决了戎狄的问题以后,由于在农业上的成绩,使得西周不断扩张,商王朝看见西周的实力不断的加强,就开始怀疑姬昌,把姬昌囚禁起来。 回到西周的姬昌知道要么停止要么要加速扩张,日益发展的西周开始有了某种忧患意识,加上纣王暴虐,周乘势联合诸侯,大败商朝,从此中国的历史进入周朝。在周朝没有了威胁之后又停止了征服,开始把周原的文明带到所有的征服地,西周长足发展。到东周的末期,秦国又面临了两面夹击的危险,便开始谋国,重用商鞅实行耕战制度。使得秦国脱离险境,进一步的强大,开始了又一轮的扩张。从那个时代看,周和秦只是不想被游牧民族所兼并,连年的侵略使得周秦不得不自强扩张,目的是解决被侵略,然而持续强大扩张又使得东方的政权感到不安,怎么办? just beat it!起风了,唯有生存,自强才能保存自己,这也成为了立足的策略。从这里看出,这个地区的政权有一点少数民族文化基因在里面,同时吸收东方先进思想吸纳人才,只为强大。直到后来的北周时期宇文泰的势力在三国之中较弱,经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得北周国力强大。关中的四周为关口,有重要的地理优势防止外敌入侵,但是也有一段时间始终存在着威胁,在此地扎根的政权只能借助着这片土地的优势,在西周、秦、隋创业的时候,一方面加强综合国力,一方面加强农业,因自强而有了广阔胸襟,海纳百川,包容的心态。面对着东方始终富足的土地,唯有扩张,才能消除威胁,随着扩张所需要的很多条件需要积累并且判断是否实用,博闻天下学问,丰富自己。最后国力强大的时候,以武力的形式开始外延。在汉唐时期为消除外患而不断进取,最终平定外患以后又开始和平来往。在历史中我们看到,因忧患意识而不断自强,一个重实用、开放、尚武的“长安政权”,我们也看到,强大自己。一个农业发达、善于吸纳各国贤士、屡次创新、能征善战的“长安政权”。归纳起来,“长安政权”具有自强、包容、博闻、尚武的开拓精神。


武力的启示:说到武力,它只是一种国力的表现形式,综合国力才能支撑得起强大的武力。当武力强大之后,世间的事情才能如人所愿,武力只是一种特殊手段,而不是目的。“忘战必危,好战必亡”,知战知止才会利益最大化,这是古人的智慧,武力的背后和目的都是国家利益;国家之间也存在着微妙的关系,一个国如同一个大容器,民是永不枯竭的有生力量。如果把国力比作水,那么民是生水的物质,国家是一个容器,等到这个容器的水溢出的时候,国家实力就会向外延续,以外交、军事的形式向外扩张。至于它的利害
,是由掌控那个容器的国家机关决定。我们可以看到,唐朝时期中国灭东西突厥,消除外患后,再也没有强行扩张,而是主动吸纳,以文化软实力和物质交流来获得国家利益。民为本,国为末,才能使得国家有持续的强大综合国力。当国家遇到危难的时候政府就会消耗那些水来保证容器的完整,但是民众会加重负担,这是必要的,这个时候需要以容器的完整为第一目标。在和平时期需要以民生为治国之本,如果不断的消耗那些和水的话,待到别的国家侵略之时,水干了,容器也会被毁。而持续的生水,利用溢出的水和容器20%的水结合都可以形成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既保持了生水的活力,也可以利用剩余力量获取更大的利益。

楼主 春生慢_yf2333  发布于 2016-05-09 22:04:00 +0800 CST  
------长安身后

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200年,长安影响中国历史进程,从奴隶制过度到封建制,公元前200年到公元900年长安影响着世界,达到封建国家的全盛。 那个时候的长安是什么地位呢? 中西部强省?还是北京上海?更合适的应该是纽约伦敦。 “长安政权”作为举世闻名的都城,为西安留下了很多有价值的遗产,包括物质遗产和精神遗产。其中有许多关于中国文明的珍贵文物,还有许多世界级的珍贵文物,见证着古时候中国的辉煌。这些世界级的文物中包括中国珍品和西方珍品,是国际性文物, 这在中国其他地域的文物中是罕有的。

从世界史的角度看,长安与纽约伦敦媲美,在中国历史中,长安的贡献是世界性的。从世界史中来看,长安为封建帝国、伦敦为殖民帝国、纽约为金融帝国。 各自是时代的代表。可以说,在这个高度上来看,长安超过北京,洛阳,代表着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形象。而长安随着政权不断东移,地位下降。明朝时期被更名为“西安”。

长安虽然让人留恋,但是我们还是得回到现实,那就是一个影响力并不大的西安。从长安到西安,这个话题需要陕西人共同努力复兴西安。西安与长安差别比较大,但是只要我们利用好资源,起码会强大西安的影响力。我们继承了很多丰厚的文化产业,我们生存的土地与长安一脉相承。我们需要做的是利用好文化的影响力和恢复西安的生态环境,今天的关中平原比起东部和江南并不是那个水量充沛的长安,让有必要的地区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让关中平原更美丽。

如果我们用今天的眼光看西安,它甚至不能引领西部,但是它的价值却不仅仅是在gdp贡献上,更应该是中国文化上的高度集成,以及对人类的贡献,它更应该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西安有很多理由使得成为世界历史名城、国际化大都市、外国政要访问中国的站点。 如果你是中国人,你应该以西安为荣,如果你是西方人,欢迎来到东方世界的曾经的纽约伦敦。为什么这么说呢? 长安、伦敦、纽约不可能出现在同一个时代同事作为世界的“带头大哥”,所以它们各自的霸主时代是具有相同意义的,中国一系列的发明的全球化加速了各国发展的速度,也使得中国受益良多。

我们现在生活的年代,对于西安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当下如火如荼的“新丝绸之路”被列为国家的长期战略,而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在西安,西安可以抓住这个机遇发展经济,让西安的金融和贸易发展起来。与其他经济体互相影响,使得西安成为中国经济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丝绸之路的建立给西安带来了一个非常好的机遇,如果西安可以主动争取更多的机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于西安来说是一件好事。

在国家东西部经济不平衡的背景下,结合西安的很多条件,国家把西安列为国际化大都市,作为战略发展,让西安以自身的经济辐射带动西部经济。提出将西安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科技研发中心,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以及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让西安的科技实力和人才实力在本地可以发挥,工业和服务业得到长足发展,辐射周边城市。长安给西安留下了很多文化遗产,促使西安有很多文化方面的优势吧 ,皇城复兴计划是西安文化建设的一个大项目,建成后会使得古代皇城文化在此显现。另外,在皇帝、炎帝、周陵(虽然周陵不是姬昌、姬发的墓葬,但是已经形成了千年的祭祀文化)、老子等华夏族祖先墓葬进行祭祀,形成关中的祭祀文化。在这方面关中完全可以自成体系。与其他地区的祭祀相呼应,集成却更有影响力。如
果祭祀汉族祖先,可以在前面的的基础上加上秦皇(始皇帝)汉武(汉武帝)。

在前有的基础上如果可以开辟新的文化那就再好不过,传统文化的很多优点需要继承,可以按照这个思路开辟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主义精神,继承长安的人文精神,自强、包容、博闻、尚武。每个人只有清醒的认识自己,才能自发的努力起来,而自强包容是成长路上的美德,博闻尚武如果可以持之以恒,那么对于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帮助,像唐人那样,出将入相。做一个心胸开阔、见识卓远、学识丰厚、自信健康的人。

人的“性命”都是跟文化有很大的关系,文化对人的潜意识和行为思想都影响深远。就像在中国的儒道释一样,之所以一直存在,是因为它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影响着中国人,有需求而且达成互补。文化的传播有很多方法,最好可以跟着时代的步伐,不但效果好,而且
有可能适应时代而发扬光大。所以说,每个时代的文化传承都有事可做。西安,有潜力成为中国甚至东亚的宗教圣城,就像耶路撒冷、罗马、卢森堡在西方的位置一样。西安也有在历史中位置非常重要的先祖,也有在中国人曾经骄傲的世界影响力。在文化内涵方面,以西安为代表的陕西,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西安可以依托现有资源,倡导文化运动,在西安的南郊修建尚武馆,广纳有识之士,邀请道家人士,让道家的哲学和生命科学在这里开花;另外修建博闻馆,邀请道贤人能士或者国外知识分子,让人们的思想水平在这里提升,广博精微。再建立一些陪衬的建筑,如文化广场,文化栖息地;在传统文化精神的弘扬的同时,也需要与外界交流,并且让文化成果受益人民,让国家的根基稳固。处于这种考虑可以建设兴民会,与博闻馆尚武馆相呼应,提供解决广大底层人民的精神匮乏和物质匮乏的方法,让人民在精神层面饱满向上的同时可以追求自己的物质需求,达到“利生”的目的。当硬件设施建设好,邀请文人墨客,侠士武者,终南山隐士共谋“兴民”这件大事。未来的发展中,城市要有自己的气质和功能,西安就是一个很有历史底蕴的城市,在东方文化和宗教文化方面有很多条件,大有作为。西安虽大不如长安,但是豹死犹留皮一裘。

文化是相互渗透的一个过程,所以文化建设当然不是西安一个地方的事情,可以依据西安与外界产生联系,比如:与北京交流中国文化传承与发扬、与洛阳交流形成“两京文化走廊”、与成都的宗教和经济交流,西安与四川渊源很长,都江堰是秦人所修,而长安唐朝的两位皇帝避难都是在成都,包括诗圣杜甫落魄之时也是居住成都。毕竟都处于西部,合作是为了发挥西部经济文化的影响力、与上海合作,促进东西部文化和经济交流、与广东交流形成陕粤港文化交流、以“长安绿度母道场”和文成公主为依托,与大昭寺建立友好往来、以大清真寺为基础与宁夏新疆建立穆斯林交流,借助西安的优势凝聚中华民族的向心力。西安处于中国版图的中心位置,在这里建立文化交流,继可以连接的传统文化纽带,距离上与西北少数民族更亲近,适合广大人民参与;另外,以“大秦景教中国流行碑”为见证,与罗马建立文化宗教往来,最好在西安建立具有西安罗马友好象征意义的基督教堂,欢迎西方宗教信徒来西安;与耶路撒冷建交宗教交流,让古老的东西方宗教圣城相互拥抱。以真诚交流合作为目的,托起明日的西安。当西安做的足够好的时候,位于北京的道教协会和佛教协会中心就有可能迁址西安。

如果西安与国际建立宗教交流 、文化交流、经济交流,与国内建立合作,弘扬中国文化,这座古老的城市就会再次放光,成为东方历史名城、宗教圣城、文化都城,届时会辐射日韩东南亚影响世界。但是,西安只能说有这种潜力,建设方面任重道远。在推动这些事业的时候如果西安政府“无为”或者走偏路,这些优势就荡然无存。如果中央插手更好,起码提高到国家意志层面上,成功的机会会更大。如果民众自发倡导,在民间来推动和监督这件事,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

最后引用诗经的一首诗与君共勉:《诗经 · 国风 · 秦风 · 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楼主 春生慢_yf2333  发布于 2016-05-09 22:06:00 +0800 CST  
---政治陪都(不大胆,无未来)
从新中国开始,首都北京设在北京有很多原因的。1、从沙皇俄国侵掠中国的19世纪末,从莫斯科到北京的铁路就开始筹备了;2、北京是中国长达八百年的文化中心;3、北京靠近资源优越的东部沿海;有利于与日韩俄以及沿海国家交流。种种客观原因决定了北京作为首都的重要条件;从国家的战略角度考虑,北京很适合作为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改革发展30年,国家产生了重大的变化,东部经济欣欣向荣,与中西部比较差距逐渐拉大,东部的各种优势和国家政策支持促使沿海地区迅速崛起,相比之下西部越来越是落后。

为了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为了国家总体战略布局,为了平衡东西部经济,国家对西部开始重视起来。而在西部,西安的历史文化、科技、教育、科研以及自古以来的国际范儿等实力获得国家战略支持,因此西安成为国家定位的国际化大都市。在国家意志下,西安的发展不容小觑。2013年国家计划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影响世界。什么叫”丝路“? 我想大唐能给出充分的理由,它就像中国的任督二脉。陆路和海陆就像中国经济发展的左右手,一个有利于东部发展,一个有利于西部开发,最终形成全国经济一盘棋的局面,同时也会促进中国经济的内循环。使得东西部差距拉小,这也是最好的结果。2015年国家制定的”新丝路“计划也在逐步完善,亚投行创始成员国在国际喧嚣尘上,顿时 成为世界焦点。在提出”一带一路“的概念后很多人对此有不同的理解,主要是过剩产能输出和避免与美国发生战略冲突另辟行径。而不管怎么说,中美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也无法逃避。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会是什么结论?美国会干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而国家也会将一部分注意力分散在西部,包括军事、政治、经济。多年以后的某天,中国”丝路“陆路完成了产能输出和战略转移等任务。而且”快“的需求会促使日韩搭着这条”物流高速公路“游览中亚各国或者欧洲。

此时,中国政府将怎么看待这个经济走廊? 随着国力的逐步上升、多方面的经济需求,最终合力可能会促使着陆路延伸到西欧腹地,这是美国不想看到的。对于美国来说这是一件不好的事情。真是这样的话这条新丝路就真的发挥”丝绸之路“的价值---文化、价值观输入输出。有趣的是,几百年前美国凭借天然屏障使得它能和平发展,迅速成长。而此时这个地理”屏障“会阻碍它和欧亚大陆之间的互动,而被隔离出来。对此美国也不是省油的灯,在各种事情上层层阻碍,这是多事之秋的开端,情节越是发展下去,越给人以紧张气氛。与此同时中国的海权已经增强,东部经济发展活力十足,马六甲海峡也不再是中国经济的咽喉,沿海的冲突也会相对减少进而转移到西部。面对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扶持,西部开始展现活力,越是这样,越是依赖于政府的支持来维持经济的进一步繁荣。


政府此时也在海洋加强军事能力介入,海军力量平衡海洋权益逐渐增强促使海洋争端减少,中国与东南亚和东亚进入偶尔冲突与和平发展模式。在西部发展的召唤下,政府给予严重的关注和大力的支持。


西安开始闪亮登场,在地理位置上的特殊性,西安成为承东启西,通南达北关键节点,这里叫做中原。如果把中国经济比作一列火车,那么西安是什么角色? 它是火车头的零部件,是车厢的组成部分,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它担当中西部两节大车厢的锁链,试想,如果锁链松懈,火车速度越是快,两个车厢越是容易脱节。西安同时也初具国际化大都市规模,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西安担任更多的职责,在国家需要有一个得力助手来经营好这条丝绸之路陆路时,作为战略支撑点的西安以其在西北优越的环境资源、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文化内涵、强大的科教实力、扎实的研发能力以及活跃的经济市场等优势获得先机,来辅助经营这条影响力日益增大的”丝绸之路“,政府则负责统筹全局,而政治陪都本身的地位也会促进西部的发展。至此,西安作为中国政治陪都正式开始。

楼主 春生慢_yf2333  发布于 2016-05-09 22:07:00 +0800 CST  
---兴民会
西安文化底蕴深厚,历来的文化方面都有人才。关中人张载四言让人感佩之至,文人的一生应当学张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继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这四句在文人中的地位,应该像是“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兵家中的地位。今天所提及的,就是人民。 在写之前我想郑重声明,有的话写的很是无聊和乏味。但是,厉害总是从无聊做起。本人水平有限,只能这么发挥。从历史和社会问
题中去预判未来 ,本来就是一件荒诞的事情,我就将荒诞进行到底。未来文化的走向不是单纯的艺术范,而是很多行业合作互补 ,创造出一个庞大的新文化系统。

当我想起20世纪初中国的情形时,在思考一个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前这半个世纪,它对中国贡献是什么?应该是对“三千年之一大变局”的深入思考。此时中国的文化景象繁荣或者说是复杂。在政局动荡的年代,文化方面于风雨飘摇之中绽放出一朵奇葩。这个时期的中国文化名人和学说至今让人津津乐道,中西文化交流盛极一时。在我心中如同战国、魏晋南北朝同样重要。

回忆纵然美好,但是不得不回到现实,我们现在有什么呢?抗日神剧还是后宫内斗或者穿越剧,我不知道这种文化下会培养出怎样的人?而文化的渗透力确实不可小看的。教育的空档太大,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让人们有基本的常识和共识?中国教育没有达到,或
者说让人有立身的知识?确实有很多人达到了目标,但是凭借的是个人努力或者学历得来的跟你教育水平没有半毛钱关系。而很多的学生毕业以后不足以以校园之学立身。

人民道德缺失的今天,官僚腐败又成为了大众话题,社会问题频现,社会公德在不断滑坡。有人说是在社会中有害群之马,要让一部分人有道德起来。部分人商业道德缺失,假货、假药、高价药、地沟油、三聚氰胺等各个行业问题曝光,使得人们对于很多商品开始敬而远之,为了个人利益而损害别人的事情太多。为什么?没有约束,只需要抛弃道德便可获得更多利益,为什么不这么做? 以德治国只能说是一个悲哀,在工业化的今天,道德只会让少数人绝对遵从,而法律只会让少数人偶尔违反。 法律是一个国家对公民的底线,越过底线就得付出代价。用那根红线去束缚人的两面性,让人性恶的那一面认识到代价,才会控制住局面;另一方面阻止形成道德丧失的原因。才会正确引导人们向善。人的道德滑坡的诱导因素会是什么? 是经济困难?是肆无忌惮?是现实所迫?是精神没有寄托?还是利益熏心?种种的原因造成蔑视道德,丧失公德。如果说只是一句让那些人拾起公德,很难有说服力,一系列的社会或者个人原因造成人心不古。

处在财富和权利金字塔的人是少数,大多数的人民在底层。他们脆弱,能力小,但是数量庞大。如果能整体提升其素养,带动积极性,用文化的力量正确引导那股隐藏的力量,将会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和社会推动力。如有一个组织,与政府互动,与法律相呼应,引领人民的文化生活。以利生利民为己任,使得民间的力量强大起来,多数人民的价值观积极和生存能力得到提升,这样减少不道德的根源,人民团结积极,文化繁盛,每个人都有追求,国家才会真正强大。

法律只是一个国家的下限,然而不逾越法律也是可以做很多坏事情,还是留了一片很大的空间使得恶念滋生。如果有一个组织去竖立德行,让社会形成从善流之风。让对社会消极的因素降到最少。经常做好事是可以上瘾的,同样坏事也是一样。社会环境和人的处境都会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润物细无声的影响着人们的潜意识,这就是人的习气。然而,如果认识到这一点,就可以顺着规律去善导人民,竖立正确的事业观、生活观和幸福观,使得他们充实起来,强大起来。

“一个有利于人民的组织”听起来像是每个国家执政党,而“利生利民树德树行”让人民强大起来,这样的宗旨像是政党们的终极目标。但是一个这样的非政府组织出现有利于与政府互动,非政府力量或者政府机关经常性的举办文化活动,引导人民的价值观,共同实现目标。政府在权利的行驶下保证公民的公平竞争和国家意志的权威性。而民间组织可以充实人民的文化生活,用实践和工作来树德树行利生利民,在文化方面为国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因为与人民息息相关,并且是引导人民强大,因此用一个名字比较贴切“兴民会”。

楼主 春生慢_yf2333  发布于 2016-05-09 22:07:00 +0800 CST  
---文化复兴


上篇提到的民兴会可以起到监督和引导的功能,真正的实践这是在大众参与。而我希望民兴会建立是有用心的。从四月中旬开始为期15天的旅游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记忆,但是还是有比较让人难过的事情。 当我从南京出发本可以直接到达洛阳的,但是我花了很多的时间和费用去了一趟安徽,专程祭拜嵇康。费尽周折到了嵇康墓的时候才知道这座早已被盗的墓葬是因为石质差才被保存下来,而周围的石头都被开采了。30年过去了,它早被开石头的或者说周围的人所遗忘。依旧是那副惨象。旁边没有立什么保护设施甚至连一块介绍碑都没有。要知道,这里是采石的地点。可以猜想到,这个没有任何财富价值的地方连世代居住在此的民
众都已经遗忘,只有偶尔图个有趣的人到这里看一下。我有时在想,要是放在杭州西湖边上,这座嵇康墓可能会是一个著名的景点。


可惜,它在一个平凡的村庄,一个连距离最近的村民都没有意识保护的地方。此时此刻的它,一文不值。。。 此时,我的已经不再激动,心里别是一番滋味,想保护。但是我只是个过客,一个连自己都保护不了的人。那么,谁能保护呢? 政府?还是其他? 我能想到的就这么多。 要是能出现一个组织,能够一直保护它就好了。于是,我希望可以有一个新的组织保护它。 说到文化复兴,就得说推动文化复兴的因素了,时代的步伐、人文需求和商业利益。所谓的文化复兴不是说中国传统文化达到一个古典的状态,而是与西方文化相结合共同发展的局面。与时俱进,创造出新的积极的文化。

文化是潜移默化的教育,比如说在清明节举办朗诵会,朗诵自己喜欢的任何文章,古今中外的人。通过作品来传达对作者的一种仰慕之情,同时也是对自己的精神寄托。通过一次次的参与和体会,养成一种积极的文化氛围。像这样丰富多种节日内容为节点,组织一
次次活动促进文化内容深入人心。传统文化活动是我们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场所,继承优良传统,有利于我们精神的培养。与此同时,应当吸纳世界的先进文化,与时俱进。你可曾听说反乌托邦?你可知披头士、迈克尔杰克逊、比尔盖茨和乔布斯?看到西方反乌托邦作品的时候,我想了很多。当乌托邦遇上反乌托邦,世界会是怎么回事? 这些很天真的话题可能会在西方热切关注,认真讨论。然而在中国人的心里会是怎么个感受?是玩笑?是认真思考? 答案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我们今天关注的是什么?工资?工资?还是工资? 反正我很是关心 。但是,我希望过我心中乌托邦的生活。所以在此表述观点和期待未来。

在20世纪的西方国家发生了很多事情,西方国家对其的思考就像当年的普法战争。然而,冷战压迫着很多人的神经。在本人看来,披头士和迈克尔杰克逊不单单是音乐家,更是社会活动家,思想家。他们通过努力倡导自己心中的未来,这种思想行为在20世纪是一个伟大举动。我们总是追忆我们的过去,想着当年我们的精神领袖。而在欧美的他们那些创举又和嵇康李白这些人有什么区别呢?披头士的《helter skelter》被认为是重金属的先驱,而重金属音乐寄托的是在压抑世界的一种释放。本人觉得披头士音乐有种叛逆感,迈克尔杰克逊在叛逆的同时思考着很多的社会问题,并且力促四海一家的大爱情怀。他们的音乐造诣不是盖的,与此同时对社会的思考和行动是值得赞扬的,在今天文化的活力在于参与与互动。比尔盖茨和乔布斯的工业贡献也值得人仰慕,他们共同的努力改变了世界。无论是古典还是现代,我们要传承和发扬的是我们想要的,是不受命运摆布的未来。

楼主 春生慢_yf2333  发布于 2016-05-09 22:07:00 +0800 CST  
后记:在很长时间凌乱的生活里我不断的在尝试,使自己变得能够好一点,但是我有微薄之力。我在告别了他乡生活以后,选择了旅游来放松自己,满足自己,因为我早都想旅游了,为此筹划了半年。与此同时我期待平静的生活 ,来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但是生活总是步步紧逼,是的我写的只能是思考浓缩版本。我并不是不注重现实,而是希望我要的生活,作为一名理科生,我还得注重自己的发展方向,只能抽时间写这些。思考并且整理思绪,是我的兴趣。我喜欢历史,越是了解历史,越觉得现实是更加重要的,因为我们正在创造历史。 将现实结合是最好的结果,但是往往我想做的又与现实有点偏离。我总会给自己一点时间,让自己慢下来积累心得,在这个过程中有很是矛盾。当一个理科生喜欢上了文科,也许注定就是一场悲剧。我偶尔在想,仓央嘉措在职期间经常染尘世凡俗。其矛盾的心理不时体会得很贴切。“自古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我偶尔在生活中颓废着,放纵一下自己。但是我明白人难免有不如意的时候,可以偶尔颓废,但是不能堕落。谨用创作的一首诗来结尾《烟》 :

又到了悲喜时刻,
我与你重聚,
相拥亲吻。
我点燃亲吻的两端,
这头是看得见的火,
那头是看不见的热。


很多人都劝我与你诀别,
我也知道你的形象不好。
但是,谁又知道我们的共同嗜好?
懈垢了冬风的冷漠,
本能烧亮数载躯壳。
而相遇之期已过,
璀璨随一缕青烟漂泊,
与云比高,
与天比阔。
流下的是灰烬一钵,
这是故事,还是蹉跎?


你本是枯槁,无情无味;
我只求慰藉,口是心非。
遇见你,
是不期之期,
也是我假借你的名,
片刻颓废。
这种颓废,
是恒久不变的珍藏美味。


我们认识十年,
与你交心焦肺。
数次爱上却决绝了断。
我知道我们只能做朋友,
也不能分手。
在这种境遇下,
我看清了你,
你也看清了我。


这一回,
再次相拥,
物非人非,
我抛弃高位,
许你片刻华贵。

楼主 春生慢_yf2333  发布于 2016-05-09 22:08:00 +0800 CST  
@ 吧主

楼主 春生慢_yf2333  发布于 2016-05-09 22:11:00 +0800 CST  

楼主:春生慢_yf2333

字数:24223

发表时间:2016-05-10 05:5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12-06 13:21:47 +0800 CST

评论数:20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